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关山纪年-第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亓芷终于停止了在地图上的勾画,随着她最后一笔落下,众人围在地图旁查看,这纹路与长城的走向果然出奇的一致!

    春亭见我们终于发现了其中的玄机,将山海环重新交还到我手中,看着我认真的说。

    “你手中这指环之所以叫山海环,就是因为这指环上的纹路暗合天下几处重要山川河流的走向,虽然不知具体何意,但是想来魁首一定在这山海环之内蕴藏了某种秘密,你身为魁首转世,时机一到你自然会清楚。”

    “而这万里长城,确实不仅仅是魁首用来抵御匈奴入侵的防御工事,在关山的记载中虽未言明,却隐晦的提了几笔,说到这里有天大的机缘,而至于其真正的作用却并未记载,我也并不清楚,只是隐隐猜测或许与龙脉有关,若有一日你能真正的完全驾驭这山海环,或许就能从中得到一切的真相。”

    听见春亭又说到我鬼谷转世的身份,我没好气的白了他一眼,接过山海环重新戴回手上,看着眼前的华夏地图,试图将他所说的这些串联到一起。

    战国末年之时,白起为秦昭襄王扫平天下统一的所有障碍,接着鬼谷神秘失踪,白起诈死隐世,此时的关山弱水进入了一个难得的休眠期。

    而等到白起再度出世之时,却已经换了一个身份,从此世间再无人屠,而是多了一名在秦帝手下率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收复河南地的大将,多了一名真正做到令“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的一代名将,蒙恬。

    蒙恬在秦帝统一六国后,自榆中至阴山连设三十四县,渡过黄河,占据阳山,而他最终的目的,却是修筑了那西起陇西临洮,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把原燕、赵、秦长城连为一体,在明面上为防御工事,遏制了匈奴的南进,而在暗地里另有玄机。

    而听春亭的意思,这长城的修建居然隐隐与龙脉有关,我们已经知道龙脉的源头在昆仑,也就是传说中的天柱不周山,如此看来,这修建长城确实是一个关乎华夏兴亡的举动,也难怪后世之人,无论那朝那代都一直修缮扩建,从未有过懈怠。

    而既然都说到了这里,那无论如何都绕不过一个人。

    一个哪怕再过千年,却依然无人能比之人。

    千古一帝,祖龙嬴政!

    嬴政其人,自古不能以常理度之,后人对他一向毁誉参半,曾有评价曰始皇出世,李斯相之,天崩地坼,掀翻一个世界,是圣是魔,未可轻议。

    春亭说过,鬼谷子无法铸造出镇压神州的器物,并非是因为他没有这个本事,而是因为他没有帝命,无法一统天下,从而去收集天下之铜,我们身为后世之人自然清楚,最后真正扫平六合一统天下之人,并非鬼谷子,也不是白起,而是祖龙嬴政。

    既然长城的修建是鬼谷子失踪前与白起所谋划,以他二人的本事,修建这样一座长城一定不会仅仅只是用来抵御匈奴的进攻,而白起既然化身为蒙恬,那他的所作所为就一定要得到嬴政的允许,这修建长城真正的目的也一定瞒不过祖龙嬴政。

    况且春亭刚才也已经承认,祖龙嬴政就是第三代关山魁首,如此说来,嬴政在其中到底又是什么样的身份?

    嬴政到底仅仅是因为身怀帝命,才在关山的帮助下成为了这天下之主?

    还是说他已经知晓整件事情所有的来龙去脉,从而心甘情愿的镇守神州去做那救世之人?

    而且据春亭所说,关山历代魁首最后的下落成谜,无一人是死亡离世,全都是最后莫名失踪,从此杳无音讯。

    可是史书上记载的很清楚,秦始皇东巡途中驾崩于邢台沙丘宫,而祖龙嬴政既然身为关山第三代魁首,按照春亭的说法,自然难逃失踪的宿命,这到底是史书记载有误,还是春亭记忆出现了错觉,又或者是他对我们有所隐瞒?

    想到这里,我看向春亭,语气中不自觉的充满了对嬴政的尊敬。

    “春亭,看来我们是不是要说到祖龙嬴政了,这千古一帝在关山的千年计划中,又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身份?”


………………………………

第十三章 千古一帝 祖龙嬴政

    春亭也笑了,点了点头,言语间满是由心底发出的尊敬。

    “没错,我们是该说到祖龙嬴政了。”

    沈浪好奇的看着我们,看样子在他的想法中,无法理解为何我们提到一个千年前的古人,居然不约而同的心生敬意。

    “川哥,亭哥,为什么你们一提到秦始皇这么尊敬,连表情都变了一副模样,我听说他就是一个暴君,暴政残忍天怒人怨,至于你们这样尊敬么?”

    “一派胡言!”

    春亭听见沈浪所说,面目严肃,对他怒斥道。

    “若是把华夏自古以来所有帝王放在一起进行排序,其执牛耳者一定是祖龙嬴政,千古一帝绝非虚言!”

    沈浪缩了缩脖子,不敢继续开口,而我点了点头,对春亭的说法深以为然。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始皇出世,李斯相之,天崩地坼,掀翻一个世界,是圣是魔,未可轻议。

    如此种种的评价,不论是褒是贬,都掩盖不了秦始皇这个人对华夏千古以来的影响。

    秦始皇,赢姓,赵氏,名政,又称赵政、祖龙,乃秦庄襄王和赵姬之子,一生毁誉参半,可无论有多少诋毁,都阻挡不了后人为之神往,千古一帝绝非虚言。

    祖龙嬴政是首次完成天下大一统的决定人物,也是历史上第一个称为皇帝的君主,他横扫六国平定中原,南平百越北击匈奴,建立皇帝制度,修建万里长城,以一己之力,奠定了华夏两千余年来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他认为自己的功劳胜过之前的三皇五帝,采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构成皇帝的称号,是华夏历史上第一个使用“皇帝”称号的君主,所以自称“始皇帝”,后人俗称秦始皇。

    他不仅做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而且还规定后世之人,在自己死后皇位传给子孙时,后继者沿称二世皇帝、三世皇帝,以至万世,他想皇位永远由他一家继承下去,传之无穷,只是没成想这一统天下的大秦帝国,却仅仅十五年就分崩离析。

    贾谊在《过秦论》中曾写到,“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意思就是到了秦始皇的时候,发展秦国前六世遗留下来的基业,以武力来统治各国,将东周,西周和各诸侯国统统消灭,登上皇帝的宝座来统治天下,用严酷的刑罚来奴役天下的百姓,威风震慑四海。

    他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丞相有左右二名,为百官之首,掌政事,而太尉则执掌军事,为最高军事长官,并不常置,御史大夫是丞相的副手,掌图籍秘书,代朝廷起草诏命文书,同时负责监察百官,分工明确。

    在地方上,他废除了导致诸侯四起的分封制,改良为郡县制,改币制整交通,车同轨书同文,统一度量衡,为民族文化的融合一统做了天大的贡献。

    在军事上,始皇派手下大将对外北击匈奴,南征百越,修筑万里长城,修筑灵渠,沟通水系,却匈奴七百余里,使得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匈奴作为秦后历代王朝的生死之敌,在秦朝时同样不敢妄动刀兵,生怕秦帝一怒之下将其斩草除根。

    我们在一旁细数祖龙一生的功绩,沈浪听后,怯生生的开口询问,似是怕春亭再度迁怒与他。

    “可是,我常听老人说,说秦始皇暴政不堪,焚书坑儒,征集壮丁修建阿房宫建筑帝陵,是个残忍十足的暴君,为何你们口中的秦始皇差距这么大?”

    “荒谬,你口中的老人可曾亲眼看见过祖龙做了这些天怒人怨之事?”

    春亭气极反笑,开口讥讽道。

    “祖龙确实曾有过焚书坑儒之举,可他烧的都是无用之书,从未焚烧过医学、农牧等实用书籍,而坑儒更是滑天下之大稽,祖龙所坑乃是四百六十名欺世盗名的方士术士之流,从未冤枉过任何一个好人,这又何错之有?”

    “为了华夏安危,就连朱重八征集壮丁修建陵墓你们都可以理解,为何到了祖龙嬴政之时你们就满腹疑问?”

    原来如此。

    传说中的秦始皇陵看来同样是为了华夏安危所建,想来其中一定也安置有某尊雕像,难怪千年过去依然无人能够进入其中,取出秦帝珍宝。

    换句话说,也许终有一天,我也会进入那传说中“宝石为天,水银为河”的秦陵地宫,不知为何,想到这里我的脑中一片恍惚。

    并没察觉到我在一旁的恍惚,春亭情绪异常激动,他又开口询问道。

    “你们可知华夏帝王众多,为何唯独秦始皇被尊称为祖龙?”

    薛楠伸出手,拍了拍春亭的后背,试图让他平静一下激动的心情,同时开口,疑惑的回答道。

    “祖为开始,龙为人君,祖龙便是第一位横扫六合,平定天下的皇帝,也就是秦始皇,这个说法不对么?”

    春亭见薛楠的举动,目光一怔,随即开口的语气也柔和了许多。

    “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禹帝同样是天下共主,可为何从来没人质疑过始皇祖龙之位?”

    说到这里,他却猛然住口,似乎是剩下的内容现在还不能让我们知晓。

    见他闭口不言,我们猜测或许他有自己的打算,并未难为与他,薛楠在一旁沉默许久,她想起了春亭所说关于关山历代魁首的秘闻,又想到书中关于秦始皇最后的记载,忍不住疑惑,开口询问。

    “春亭,那到底秦帝最后是死了还是失踪了?”

    春亭整理了一下情绪,反问道。

    “你们好好想想书中的记载,难道就不觉得史书中记载的祖龙之死疑点重重么?”

    听他所说,我回忆起脑中关于嬴政驾崩的记载,发现果然如他所说,疑点重重。

    那祖龙最后到底是如同大禹鬼谷一般神秘失踪,还是真的如书中记载,东巡途中崩与沙丘宫?

    而我们本来是在探究九鼎的下落,现在居然牵扯到这千古一帝,难道九鼎最后在秦帝之手?

    这第二次镇压神州缺口的器物,嬴政倒是是否铸成,这神州缺口又是否被再次镇压?

    既然春亭已经说到这里,我们也就不再继续妄自猜测,而是看着他,等待他开口,说出关于这千古一帝最后的秘闻。


………………………………

第十四章 祖龙之死?

    春亭也没让我们失望,看他的反应,他果然知道其中玄机。

    看见我们期盼的眼神,他淡然一笑,拿起茶杯轻轻的啜了口茶,看样子情绪已经平复,淡定对我们问道。

    “换个角度,你们不妨想想,书中关于祖龙之死的记载,究竟有几分可信。”

    凌轩博学多才,此刻他终于有机会一一显露,在我们听见春亭所言认真思索之时,他自信的开口,从口中飞快的说出在史记中关于始皇驾崩的记载。

    “至平原津而病。始皇恶言死,群臣莫敢言死事。上病益甚,乃为玺书赐公子扶苏曰:‘与丧会咸阳而葬。’书已封,在中车府令赵高行符玺事所,未授使者。七月丙寅,始皇崩於沙丘平台。丞相斯为上崩在外,恐诸公子及天下有变,乃秘之,不发丧。……行从直道至咸阳,发丧。太子胡亥袭位,为二世皇帝。九月,葬始皇郦山。”

    见沈浪与亓芷不解的眼神,凌轩不厌其烦的再次开口,为他二人进行了翻译。

    他所说的是司马迁在史记中的记载,简单来说就是秦始皇在东巡的过程之中,于平原津得了重病,而当车队行进到沙丘平台时,秦始皇觉得自己已经支撑不下去,便留下遗诏给公子扶苏,让公子扶苏在他驾崩后,回到咸阳参加治理他的丧事。

    而当时这份遗诏却并没有交给使者也并没有公开,而是存放在中东府令赵高之处,等到七月丙寅日,秦始皇重病不止,在沙丘宫逝世。

    这个时候,丞相李斯认为皇帝在外地逝世,担心皇子们趁乱制造变故,就对此事严守秘密,并不发布丧事消息。同时每走到适当的地方就献上饭食,百官如同平常一样向皇上奏事,只有胡亥、赵高和五六个曾受宠幸的宦官知道秦始皇已经驾崩。

    由于秦始皇死在半路,李斯怕公子扶苏以及大将蒙恬知道秦始皇已死,天下有变,于是下令日夜兼程赶回咸阳,并将秦始皇的尸体置于车中,从井陉到达九原,时值炎夏,秦始皇的尸体在车中发出了臭味,他下令随从官员,让他们往车里装一石有腥臭气的腌鱼,用腌鱼产生的气味掩盖住尸体腐烂所产生的臭味。

    与此同时,赵高与胡亥、李斯秘密商量,拆开始皇赐给公子扶苏的那封传位之信,同时谎称李斯在沙丘接受了始皇遗诏,立皇子胡亥为太子,同时又写了一封信给公子扶苏、蒙恬,列举他们的罪状,赐命他们自杀。

    车队一路行进,从直道回转咸阳,到达咸阳方才发布始皇驾崩治丧的公告,胡亥继承皇位,就是二世皇帝,同年九月,将始皇安葬在郦山,也就是传说中的秦始皇陵,千古一帝,自此长眠于骊山。

    在曾经读这段记载中,因为我从来没有涉及到其中,所以不曾有过细想,可现在经过这么多的秘闻,我联系到一起仔细思索,只觉得诡异莫名,疑点重重。

    姑且先不论祖龙到底是驾崩还是失踪,仅仅史记中李斯更改遗诏这一说法,恐怕就解释不通。

    李斯师从荀子学得帝王之术,学成后入秦,为秦帝扫平六合一统天下起到了重要性的作用,最终官拜秦朝丞相,而始皇嬴政如此多疑之人,居然能信任一名并非秦国本土之人,最终让他坐到这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可见此人有多么的忠心耿耿与非比寻常。

    祖龙千古一帝,看人的眼光自然不会有误,李斯既然能够让他如此信任,必有其值得信任的地方,即使始皇真的驾崩与沙丘宫,他又怎么可能伙同赵高,在暗中更改始皇旨意,同时加害公子扶苏,蒙恬蒙毅,让那软弱无能的胡亥最终登上帝位,从而断送了大秦的基业?

    而大将蒙恬既然是白起化名,作为曾经杀戮百万的人屠,即使化名蒙恬,同样能够“却匈奴七百余里,使得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他被祖龙下令修建长城,我们已经有过猜测,这长城或许与龙脉有关,他既然负责如此重要的事情,又怎么可能仅凭一封信就自杀于世,怎么想这都并不符合他那杀神人屠的赫赫威名。

    而公子扶苏,据记载其刚毅勇武,信人而奋士。为人宽仁,有远见,受祖龙之命前往上郡,协助大将蒙恬修筑长城、抵御匈奴。

    虽然春亭故事中并未提到扶苏其人,可是既然素有贤名,又能与蒙恬一起去修建那事关神州龙脉的万里长城,想来也不是一般人物,如此人物自然也不会在口空无凭之下,仅仅因为一封书信就自尽而死,更何况蒙恬与他在一起,就算是有人加害,也难敌这杀神之威。

    以此类推,关于祖龙之死的时间与地点,同样大有文章。

    据《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驾崩于三十七年七月丙寅,但经过后世考证,该年七月并没有丙寅日。

    而在秦始皇驾崩的地点上,记载同样出现了问题,在《史记》中记载始皇崩于沙丘,可《赵正书》则记载始皇病重时已经到达柏人,两相比较之下,不难看出其中互有偏差,令人不解。

    无论是时间还是地点,关于秦始皇最后的死亡之谜,在各处记载中均有不同,让人很难不去怀疑,到底这些记载,其中究竟有几分真实可信。

    联系到李斯与蒙恬的诡异行为,我心中有了大致的猜想,或许这些史书中的记载并不写实,始皇当日并未在沙丘宫暴毙,而是另有蹊跷,所有记载都是由后人杜撰而成,只是不知此举到底为何。

    将我心中的疑问和盘托出,众人听后都表示大有道理。

    我们本打算依靠自己的努力,试图猜测出其中蹊跷,可是一番思考之后,脑中疑惑更深。

    无奈之下,只能寄希望于春亭,他是在座唯一知道这些上古秘闻之人,从他口中说出的故事,自然要比这些杜撰而出的记载要有说服力。

    春亭见我大致的猜出其中真相,终于不再闪烁其词,站起身,面向西北先深施一礼,然后转回身面向我们,面容威严,缓缓开口。

    “祖龙嬴政是多么通天彻地的人物,又怎么可能任凭赵高更改遗诏,其实他并未在沙丘宫暴毙,但是他也并未失踪!”


………………………………

第十五章 十二金人

    听见春亭所说前半句,我的脸上是一副果然如此的表情,可没等我缓过神来,他的后半句却让我大为意外。

    祖龙嬴政并未死在沙丘宫。

    这一点我早有预料,祖龙毕竟是华夏千古一帝,同时他既然身为关山第三代魁首,虽然不见史料记载,但是既然有这样一层身份,他的道法神通想必同样高深莫测,春亭说祖龙没死这件事情我丝毫不感到吃惊。

    可是祖龙嬴政却也不曾失踪?

    春亭曾说关山历代魁首最后都难逃失踪的魔咒,难道嬴政破开了这个魔咒?

    可祖龙如此惊才绝艳之人,既然没有失踪,为何要假死隐世,这大秦帝国虽然名义上是奋六世之余烈,但事实上却是他一手造就,在他假死之后,这庞大的帝国仅仅维持了三年就分崩离析,走向灭亡,若是他不曾失踪不曾死亡,为何不出来挽救这帝国最后的末路?

    如此想来,除非有比这天下一统的帝国更重要的事情需要祖龙去做,而正是因为这件事,令他放弃了让自己亲手建立的朝代能够流传千古的想法,而是放任秦朝的灭亡,直到最后一刻都不曾出手。

    建立一个能够千秋万世流传下去的朝代,从而让自己千古留名,这是一件令无数人神往之事,而能够比这更加重要的事情并不多见,可我恰巧知道不止一件。

    神州屏障以及神州龙脉。

    神州屏障第一次出现缺口之时,大禹铸九鼎,鼎镇神州,以保天下无恙。

    而第二次出现缺口之时,大禹失踪,鬼谷子又无帝命,无法以天下共主的身份收集天下之铜铸成器物,这个难题自然就交到了祖龙嬴政的手里。

    同时,白起化身蒙恬,奉祖龙之命修筑万里长城,事关神州龙脉,自然也不是小事一桩。

    看来,若不是因为神州屏障,便是因为神州龙脉,正是这两件事情其中之一,才导致直到大秦帝国走向灭亡之时,祖龙嬴政都不曾出手干预,非是他心中不愿,实是另有要事,无法出手。

    想了想,从理论上没有什么疑问,我不再犹豫,开口问向春亭。

    “既然如此,祖龙假死之后,到底是去镇压神州还是去维护龙脉?”

    “好,好,好,从细微之处做文章,居然能猜测的几乎没有偏差,不错。”

    春亭听见我的疑问,挑了一下眼眉,丝毫不掩饰自己的赞赏,大笑着对我回答道。

    “长城与龙脉的关联纯属我个人猜测,当不得真,祖龙诈死隐世,其实就是因为这镇压神州的器物已经铸好,但是此番由于缺口过大,单纯以器物镇压收效甚微,祖龙为了天下苍生,无奈之下只能放弃自己打造起来的王朝,带着这器物同时以自身为引,这才能保神州无恙。”

    亓芷听春亭的讲述,皱着眉头露着不解,疑惑的问道。

    “亭哥哥,如果真如我们所说,最后镇压神州之人便是祖龙嬴政,可我们为何从未听说他曾经铸过鼎?”

    春亭还是在笑,开口所说再一次让我们陷入自我怀疑。

    “又是谁告诉你,这镇压神州必须要铸鼎?”

    “明明就是你说的,你说鬼谷子和大禹最后想了一样的办法,需要收集天下之铜铸成器物……”

    沈浪开口反驳,说了一半忽然理亏,不再出声。

    我们也同时恍然,春亭自始至终说的都是需要铸造器物镇压神州,从未说过必须要铸鼎,我们只不过是因为大禹铸九鼎,所以先入为主之下,一直以为这第二件器物同样需要铸成鼎,这倒是我们想当然了。

    如果不是鼎,那么我想,我或许已经知道了祖龙嬴政所铸之物,到底为何。

    我看着春亭,他也正在用考量的目光看着我,或许他也在等着我的答案。

    见此,我朗声开口,虽然不曾确定,不过我心中确信,这就是祖龙所铸之物!

    “收天下兵,聚之咸阳,销以为钟鐻金人十二,重各千石,置廷宫中。”

    众人见春亭微笑着点头,如何还不知道我的猜测是对的,一时之间众人恍然大悟,凌轩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感慨的说道。

    “原来祖龙镇压神州之物,居然就是传说中的十二金人!”

    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