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关山纪年-第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众人见春亭微笑着点头,如何还不知道我的猜测是对的,一时之间众人恍然大悟,凌轩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感慨的说道。
“原来祖龙镇压神州之物,居然就是传说中的十二金人!”
传说中在秦都咸阳,秦王殿前屹立着十二金人,每个金人重逾万斤,身着外族服装,浑身雕有精细的花纹,个个耀武扬威,精神抖擞英勇无比,日夜守护着秦王宫殿。
虽然名为十二金人,但实际上,却是十二个重逾万斤的铜人,传说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防止金属流通,同时防止人民反抗,所以收集天下金属,用收缴得来的铜所铸成的十二个铜人像,可惜早已失传,后世从未有过铜人显世的记载。
据坊间传闻,秦始皇在统一全国后,创立了皇帝的尊号,自称始皇帝,但由于吕不韦曾经把持朝政的阴影,所以他始终在忧虑,如何才能确保江山的代代传承,而想要坐稳天下,必须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要销毁流散民间的各种兵器,只有这样,才能防止有人以武力夺取天下。
而这个时候,真好有临洮的一个农民送来一条消息,说是见到从天而降十二个巨人,同时当地还传唱着一道童谣:渠去一,显于金,百邪辟,百瑞生。
所谓渠去一,渠在古代有大的意思,大字去一,便是人字,而显于金指的是依附金器就能显赫,最后两句则是百邪回避,福瑞丛生之意,整句话的意思,就是秦始皇若想要世代繁荣,必须多造金器,这样百邪回避,福瑞丛生
秦始皇听后,龙颜大悦,于是他依托这个虚无缥缈的故事,说这是顺应天意,下令收缴民间兵器,集中到咸阳铸成十二个铜人,而实际上秦始皇收兵器铸造铜人,完全是出于巩固自己皇位的考虑,为了后世能够江山永固,从而实现自己当初宣布子孙称二世、三世,以至万世的宏伟愿望。
祖龙嬴政何许人物,一统天下扫清寰宇,实乃千古一帝,更何况我们已经知道他与关山的联系,而且在沙丘宫他也只是诈死隐世,秦国灭亡之时都不曾出手回天,又怎么可能为了这样的原因去收集天下之铜,去铸造什么百邪回避的铜人?
他之所至这样做的理由只有一个,那就是效仿大禹,收天下九牧之铜,铸造器物以镇神州,唯一不同之处,也许就是大禹铸鼎,而祖龙所铸为铜人。
如此说来也解释了为何从来没有过祖龙铸鼎的记载,大隐隐于市,祖龙假借天降巨人之说,铸铜人以保平安,如此说来有理有据,已经足够堵住天下人悠悠之口,而铸造完成之后,这铜人随着祖龙镇守神州,后世之人自然无缘得见。
我看着春亭,沉思许久,问出心中仅存的疑问。
“如你所说,假九州鼎流传于世,而真九州鼎却被人所熔,这熔了九州鼎的只怕正是祖龙嬴政吧?”
春亭神秘的一笑,语不惊人死不休。
“这假九州鼎鼎倒是确实与祖龙有几分渊源,可这真正镇压神州的九州鼎,却并不是祖龙所熔!”
………………………………
第十六章 秦始皇陵
九鼎被熔居然不是祖龙所为?
听完春亭所言我再一次陷入深深的自我怀疑之中。
既然春亭说真正的九州鼎已经被人熔解,用来铸造新的镇压神州之物,而祖龙嬴政便是鬼谷子所选身怀帝命守卫神州之人,那十二尊金人便是他所铸之物,这九鼎被熔又怎么可能不是祖龙所为?
春亭看出我的疑惑,却不发一言,转而看向我的左手,似有深意。
我顺着他的目光看去,原来他注视之物,是我手中戴着的山海环。
这山海环与鬼谷令同为鬼谷至宝,据说其中隐藏着鬼谷毕生绝学……
不对,春亭现在让我注意的分明不是这一点,而是另外一点。
这山海环,代表着的是鬼谷一脉。
既然九州鼎所熔不是祖龙所为,而能够知道这等隐秘之事,同时又有这个能力去付诸行动之人,或许也只剩下鬼谷子一人而已。
难道,这真正的九州鼎是鬼谷所熔?
不想再继续胡乱猜测浪费时间,我大致理了理其中细节,便开口对春亭询问道。
“春亭,莫非九州鼎是鬼谷所熔?”
“没错,九鼎被熔正是魁首所为。”
春亭点头承认,向我讲述了其中的玄机。
原来,由于禹帝曾经收集过一次天下九牧之铜,并于荆山铸造了十八尊大鼎用以镇压神州,而到了祖龙之时,即便他能够成为天下共主,有收集天下之铜的能力与身份,可毕竟天下之铜经过禹帝先前的收集,存量有限,已经不足以再次进行铸造。
可神州安危乃是刻不容缓的大事,魁首在祖龙登基之前就曾经进行过考虑,再三思索之下,想到九鼎中禹帝神力已经消耗殆尽,于是决定熔九鼎铸铜人,再次镇压神州缺口,而这一切都发生在秦帝登基之前,等到处理好这一切,鬼谷失踪,祖龙出世。
而临洮的那个农民所见从天而降的十二个巨人,并非虚构,而是确有其事,只不过并不是什么天降祥瑞,而是祖龙为了堵住天下悠悠之口,而命关山中人所演的一场戏,那首似是而非的童谣,也同样出自关山之口。
说到这里,春亭忽然一笑,居然还有心情向我考量。
“既然禹帝铸九鼎以镇神州,为何祖龙却足足铸造了十二个铜人?”
听他的意思,十二这个数字似乎大有文章。
据我说知,在古时人们把天与地分成十天干与十二地支,用干支作为纪年的方式,而这十二地支统合起来就代指大地,同时代指天地万物,无论是地理现象,还是四季更替五行生克,都离不开这简简单单的十二地支。
与此同时,还有另外一种说法,这种说法便是把天下分成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每个方向再分出两个方向,如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归结到一起就是四面八方,四面八方相加既为十二,可见十二这个数字可以代表天下,而且是没有战乱,和谐统一的天下。
而由此可见,十二这个数字,象征着天下,象征着神州,而祖龙所建立的正是第一个天下统一的王朝,这个数字寓意着天下一统,神州安宁。
同理,一年四季,一季三月,一年十二个月,如此往复便是千秋万代,这几者互相结合,十二这个数字解密后就是神州不再受战火侵扰,能够天下统一,同时千秋万代,永世流传。
而祖龙既然在最后秦朝灭亡之时都并未出山干扰,看来他所希望的,不是自己建立的基业能够永世流传,而是希望神州千秋万代不受邪祟侵扰,如此大义,着实让人敬佩。
春亭听我所言,却摇了摇头。
“你这只是一知半解,可知十二地支与天下四方的关联?”
凌轩见我茫然,在一旁替我结尾,他轻轻开口,对我解释这十二地支与天下四方的关系。
少阳见于寅,壮于卯,衰于辰。寅卯辰属木,司春,为东方。
太阳见于巳,壮于午,衰于未。巳午未属火,司夏,为南方。
少阴见于申,壮于酉,衰于戌。申酉戌属金,司秋,为西方。
太阴见于亥,壮于子,衰于丑。亥子丑属水,司冬,为北方。
十二地支,每三支为一组,每组代表一个方向,这又是为何?
凌轩的解释让春亭大为满意,他不再故弄玄虚,对我说出其中的关联。
“祖龙虽为人皇,有着属于自己的道法神通,但是他毕竟不如禹帝那般神威莫测,由他所铸造的一尊器物并不足以镇压缺口,所以他铸造了十二金人,分别以十二地支代称,分别在神州东、南、西、北四处,每处以三尊铜人进行镇压,这才能够万无一失,以保神州安宁。”
亓芷掰着手指头,似乎是对这个数字有些疑问。
“亭哥哥,可是秦始皇一共就铸造了十二个金人,若是全部镇压四方,那神州正中又该怎么办呢?”
春亭微微一笑,赞赏的看了一眼疑惑的亓芷,目光看着我,再度开口询问。
“你可还记得,对于夏商周三朝所供奉的九鼎,其下落又可曾有过记载?”
我当然记得。
在战国之时,祖龙的祖父秦昭襄王攻破周朝,准备取走九鼎迁回咸阳,谁知在搬迁途中,代表豫州的那尊鼎居然落入泗水之中,苦苦寻觅许久也找不到一丝踪影,秦昭襄王无奈之下只得将剩余的八尊大鼎运回秦国,直到始皇死后,这传说中的九州鼎便再无消息。
而既然九鼎真实存在,真正的九州鼎又被鬼谷子熔解重铸,这剩余的八尊大鼎按理来说不应该没有下落。
“那些都是后人虚构,九鼎其实从未落于泗水之中,只不过存放之地并不为人所知。”
春亭见我的反应,知道我又有了新的疑惑,还未等我出声询问,他便缓缓开口。
“始皇初即位,穿治郦山,及并天下,天下徒送诣七十余万人,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满之。令匠作机驽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
春亭口中缓缓吐出的记载之处,居然是秦始皇陵。
那剩余的八尊九州鼎,居然就在秦始皇陵之中!?
我们的震惊自然瞒不过春亭的眼睛,见我们的反应,他知道我们已经清楚他口中所说之地到底为何,接着他起身望向西北,面色一正。
“那是你最后的终点之处。”
春亭缓缓开口,眉宇间除了尊敬之外,竟然还隐隐透露着恐惧。
“你何时入秦皇地宫,何时就能见到被夏商周三朝所供奉的九鼎。”
“祖龙正是以十二金人镇守四方,同时将九鼎置于秦皇地宫之中,然后以自身为引,于华夏中极之处镇守神州!”
………………………………
第十七章 和氏璧的下落
最后的终点居然是传说中的秦始皇陵。
传说中祖龙刚刚继位,就挖通了郦山,而等到一统天下之后,更是从全国各地征调了七十多万民工劳役,在骊山凿地有三重泉水那么深,然后灌注铜水,填满其中的缝隙,同时把外棺置于其中,修建宫观设置百官位次,把各种珍惜的宝物全部都放入帝陵之内。
同时祖龙命令工匠制造由精妙机关操纵的弓箭,如果有人试图盗墓,只要走近就会触发机关将其射杀,在地宫内用水银做成江河大海,用机器递相灌注输送,顶壁装饰成成天文图象,地面放置有地理图形,取人鱼的油脂做成火炬,以保其万年不会熄灭。
如果这秦陵真的如同春亭所说,倒是可以理解了为何祖龙嬴政身为关山魁首,却如同俗世之人一般,不惜劳民伤财来建造这陵墓之地,原来这秦始皇陵另有玄机,竟然是涉及到神州安宁的关键之处。
春亭面向西北,并未回头看向我们,而是带着恭敬继续说道。
“魁首失踪前,先是去到神州缺口之处,取出之前放置的和氏璧与随侯珠,然后将失去神力的九鼎熔解为铜,同时将和氏璧,随侯珠与熔铜的地点交给白起,让他在祖龙继位后转交与祖龙,随后就神秘失踪。”
薛楠忽地打断了春亭的话,诧异的问道。
“等等春亭,听你的意思是……鬼谷子从未见过祖龙嬴政!?”
“正是如此。”
春亭转过了头,脸上同样是未加掩饰的疑惑。
“这也正是我好奇之处,禹帝失踪鬼谷出世,而鬼谷失踪祖龙出世,这三者如同宿命的轮回一般,出奇的相像,彼此之间互相从未见过面,也不知道这关山的传承如何交接,只是略有猜测,这传承可能与和氏璧随侯珠有关。”
沈浪在一旁小声开口,似乎还是对刚才春亭的怒斥耿耿于怀。
“那又有什么用,和氏璧后来被雕刻成传国玉玺,随侯珠据说也被秦始皇带入皇陵陪葬,看来我们是没有机会解开这个疑惑了。”
“这两样宝物可并没有失传。”
春亭看来也不是真的想要怒斥沈浪,而是刚才一时激动,没有控制住情绪,他看向沈浪歉意的一笑,语气中带着笑意。
“你们想想这和氏璧能有多大,而这传国玉玺又有多大,若是传国玉玺真的如传言一般,由和氏璧所雕刻而成,实在是暴殄天物,和氏璧其实依然流传于世,只不过是换了个样子而已。”
沈浪一听有宝贝的消息,也不再纠结刚才春亭对他的态度,兴高采烈的凑到春亭身旁,开口询问道。
“亭哥亭哥,你既然这么说,一定知道这两样宝贝的下落,随侯珠我倒是不清楚,那和氏璧可是足足能换十五座城池的宝贝啊,现在这宝贝在哪里?”
春亭神色诡异,他一边看着我,一边仿佛漫不经心的回答沈浪。
“我倒确实是知道这宝物的下落,可惜这两样宝物终究与我无缘,你要是想看看那传说中的和氏璧如今是什么模样,不妨去找你川哥。”
又是喜闻乐见的场景,春亭口中轻描淡写,我们众人目瞪口呆。
不顾沈浪那发亮的双眼,我强忍住心头的惊讶,向春亭开口确认。
“你是说……这宝贝在我身上?”
春亭看着我,脸上满是看热闹的神情,毫不犹豫,点头应道。
“准确的说,在你的左手上戴着十五座城池。”
我鼓起勇气看向我的左手,看到了春亭口中的十五座城池:山海环!
山海环在幽暗的房间中仿佛忽然有了光彩,令人心悸。
和氏璧与随侯珠被鬼谷子所取走,同时这山海环与鬼谷令同为鬼谷一脉的象征之物,传承有序,若说这山海环便是和氏璧倒也算情理之中,只是不知为何鬼谷子要如此去做。
春亭不再调戏与我,他正襟危坐,向我说起了山海环与和氏璧的前世今生。
“祖龙身负帝命,自然会再次镇压神州,这和氏璧与随侯珠已经不用再放置于神州缺口之处,魁首取出这两样宝物之后,不知出何原因,竟然将和氏璧打碎,然后用自己无上的神通将其重组,重组之后精心打磨,就制成了这代表他身份的山海环。”
我不敢置信的抚摸着山海环,第一次从中感受到了历史的沉淀,同时颤颤巍巍的开口询问,生怕自己身上还有什么千古遗留下来的稀世珍宝。
“那随侯珠呢,总不会也在我身上吧……”
“随侯珠倒是并未流传,那还是一颗光芒逼人的宝珠,野史传闻的没错,随侯珠最后随着祖龙镇守神州,自此消失于秦陵地宫之内不见天日,有朝一日你到了地宫,自会见到那稀世珍宝。”
听见春亭所说,我长出了一口气,我本是一介俗人,可这一路走来不光身份曲折离奇,若是这些上古时的宝贝都与我有关,那实在是更加让我难以接受。
春亭却并未在意我难以平静的心情,继续开口,说出了祖龙嬴政最后的结局。
“魁首安排好了一切,转而失踪不知去向,而等到祖龙继位之后,白起化身蒙恬,将魁首安排好的的一切交于祖龙之手,祖龙不负众望励精图治,奋六世之余烈,终于横扫六合天下一统,建立起了空前强大的大秦帝国。”
“他征调民工劳役,不顾天下人劝阻,哪怕被人称作暴君也在所不惜,在骊山之处大兴土木,开始修建秦始皇陵,收集天下的兵器,结合被熔解的九鼎,暗中铸造十二金人用以镇压神州四极。”
“而整件事情的最后一环,同时也是整件事情最为重要的一环,便是祖龙以他自身充当最重要的阵眼,在十二金人镇压四极之后,命人将九鼎置于皇陵之中,用自己以及九鼎,一同在骊山镇压神州中极,以保神州安宁。”
而祖龙嬴政在以身镇神州之前,曾经留下过这样一段话。
朕十三继位,纵横捭阖扫清寰宇,统六国令天下归一,筑长城镇九州龙脉,护我社稷安我神州,今日,朕以祖龙之名号令三界,朕若在,当扩土开疆横扫六合,定我大秦不朽根基基,朕若亡,必将英灵不灭护我神州,佑我华夏永不陆沉,此令日月为证,天地共鉴,神魔鬼神共听之!
以下内容不足200不收费。
即将开始新的旅程,敬请期待。
Ps:最后一段话改编自《大话秦始皇》,实在是太喜欢了,请作者见谅。
………………………………
第十八章 归家
祖龙嬴政绝不愧千古一帝之称,果然名不虚传!
仅仅是最后这段他镇守神州前所留下的话语,就已经让我抑制不住汹涌的澎湃之情,忍不住在心中生出满满的敬仰之意。
只恨生不逢时无缘得见,否则真想亲眼看看祖龙究竟是何等的盖世人杰,才能够扫六合定八荒,一统中原,坦然的说出这豪气万分,气冲斗牛的誓言。
平静了一下心情,到了现在,我们终于听春亭讲完了这段冗长的上古秘辛,之前围绕在心中的疑惑一扫而空,众人围在一起议论纷纷,一会说到大禹一会说到鬼谷一会说到祖龙,时不时还会传来一阵惊呼之声。
薛楠心思细腻,最先整理清楚这段错综复杂的秘闻,她联想到我们为何会谈论至此,于是好奇的看向春亭,出言询问道。
“春亭,那你既然曾经派凌轩调查过滑县这个地方,难道是与祖龙所留十二金人有关?”
“其实我也不知。”
春亭坦然开口,看其神情不似作伪。
“我只是在记载中隐约有所察觉,这地方似乎与这十二金人有所关联,应该极为重要,所以才派凌轩前去查探,但是凌轩并无收获,我想着既然没有异动那就不必过多干扰,至于具体其中有什么玄机,我也并不清楚。”
凌轩讪讪一笑,似乎是对于之前的调查没有收获而心生愧疚,我们却全都包容的看着他表示理解,这毕竟是事关神州的上古秘闻,如果轻易就能发现岂不早已天下大乱。
春亭既然能把这事关华夏的秘闻记载全盘托出,想来也没有必要在这种小事上对我们隐瞒,看样子是他真的不清楚具体情况,只是隐约间对此有过猜测,所以才派遣凌轩暗中调查,可惜并未能够发现其中端倪。
而沈浪从春亭说出山海环便是和氏壁开始,因为过于震惊半天没有发言,现在听春亭和盘托出,终于不再是那副呆滞的表情,他试图理清这段故事,一边看着我手中的山海环,一边对春亭询问道。
“亭哥,你的意思大致上我清楚了,就是说当年大禹铸九鼎镇守神州,到后来第一次的缺口修复完好,九鼎不再需要的时候被鬼谷子所熔,而熔解的铜全部留给秦始皇铸造了十二金人,滑县这个地方也许就与这十二金人有关,对吧?”
春亭见沈浪终于不是那副傻傻的样子,满意的点了点头。
“朽木可雕孺子可教,没错,正如你说的这般。”
不同于沈浪听到回答之后的傻笑,亓芷孩子心性,就算是如此爆炸一般的上古秘闻,她听后却第一个恢复如常,似乎与她并无关联,她可爱的歪着头,问出了另外一个问题。
“川哥哥,春亭哥哥,那我们现在要准备干嘛?”
我听后一怔,一时之间也不知道到底是该去白马渡口调查雕像的安置之地,还是该去滑县,去寻找传说中的十二金人。
春亭见亓芷所说,却并无我这般犹豫不决,他淡淡一笑,揉了揉亓芷的头,斩钉截铁的开口。
“事有先后,先不管这滑县与十二金人是否有关,现在我们都要先回家休整,准备充足去往白马渡口,待到寻得雕像的安置之地并将其取走之后,再去探查这十二金人的下落,大家休整一下,准备回凌云阁。”
语毕,他转身出门,行走如风不加犹豫,屋中只留下我们几人,继续在这里消化着这从他口中所听见的上古秘闻,人人眼中都是止不住的惊叹,没成想这上古之时,居然还有这么多不为人知的隐秘之事。
春亭为人威严,不爱玩笑,做事更是一向雷厉风行,我们还没从听到秘闻之后的惊愕中平复过来,就已经坐上了他安排好的归途列车。
在车上,细数这第二次的金陵之行,我不禁哑然失笑。
因为萧衍晚年礼佛,所以我们去了一次鸡鸣寺,结果却什么收获都没有,不知萧衍晚年为何几次三番出家为僧,也不知陈庆之为何回到南朝性情大变,他们好歹还出去游玩一番,我和春亭就没走出过居住的房间,这一次可真是来的有些亏。
可再一想,从白衣男子留下的线索之中,我们知道下一处雕像的关键在陈庆之身上,由此才有了下一步的进展,虽然在鸡鸣寺没有收获,但是在我吸收了獬豸雕像上残留的神力之后,獬豸恢复原状,同时在其背部,出现了那四句暗示地点的文字。
而且,由于吸收獬豸雕像的缘故,我在梦境中见到了当年那场北伐之战的源头与真相,从中了解到关山与弱水在那个年月的纠缠纷争,从最后梦境中人那句隐隐对我所说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