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凡人修炼APP-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第六十八章 嗤笑
“今天能得两位鉴定,这纹盘的价值肯定还能再高上一高啊。”
姓秦男子恭维一圈,发现姜凡还没开口,似乎有些冷淡明老的人,不由客气的让了让。
“这位明老晚辈,是叫小姜吧,你也给掌掌眼,说上两句。”
“既然他们都已经鉴定完了,我没什么不同意见。”姜凡平淡道。
姓秦男子听完也没多说什么,这个年轻人的意见,他确实不在意。
其他人的注意力此时也都没在姜凡身上,全都聚集到了第二件藏品上。
这回是梁老的高徒率先侃侃而谈,什么年代,出处,来历,说的头头是道,似乎非要给大家讲上一段故事,才能证明他学识渊博。
不过众人也是给面子,纷纷投来了一片赞许之声。
很快,就到了最后一件藏品。
只见一个老头拿着一个长长的盒子来到展示台,说道:“这件藏品是我前一阵去中城,从一个老友那里交换来一幅字,至于这字的来历我也拿不准,还请几位给个鉴定。”
这件藏品主人也是个老藏家了,在圈内眼力不错,很少被打过眼,不过今天这件物品他也拿不准特异带来让三老给他看看。
这个物品是明老选的,他选这个也是有意刁难一下这几个年轻人,告诫他们戒骄戒躁。
只见那老者小心翼翼的取出卷轴在展台上平铺开来。
在卷轴慢慢打开的同时,已经有人伸着脖子心急的看了起来,在他们看来,能被老张珍而重之换回来的东西绝对是一件价值不菲的字画,甚至说不定是在历史上留下名声的东西。
在场中的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了。
“好了,大家可以慢慢鉴定了。”老张说完,重新回到座位上坐下,只不过他这次脸上多了一丝高深莫测的笑容。
听到可以看了,许玲和方杰首先来到近前,仔细查看起来。
周围的人也忍不住纷纷凑上去看着,而且这次看的时间远远超过以往,许玲甚至用了放大镜,梁老的徒弟也是一圈圈的看了数遍。
期间甚至有人不断的赞叹声,一直过了半个小时,所有人一一回到自己的座位坐下,有的一脸沉思,有的彼此交头接耳,交流着自己的感悟。
“怎么样,有结果了吗?”梁老看着场上的三个年轻人慢慢说道。
这时,众人也都看向了场上三人。
许玲率先开口:“这是柳公的字!我仔细观察着书法风格,又检查了后面的落款和铃印,应该属于是他早期的作品了,此时他的风格还未彻底形成,其间很多字,仍有模仿多位名家的痕迹。”
姜凡不懂书法,许铃说的这个柳公,他也是知道的,柳公就是指的柳公权,唐朝著名书法家。
柳公权幼年好学,善于辞赋,懂韵律。官至太子少师,世称“柳少师”。是颜真卿的后继者,但惟悬瘦笔法,自成一格;
后世以“颜柳”并称,成为历代书法楷模。柳体,以骨力劲健见长,后世有“颜筋柳骨”的美誉。
“嗯,说的有理有据,和我判断的差不多。”台下有人说道。
“小方,你呢。”梁老对着他的爱徒说道。
人们顿时将目光投向了梁老徒弟,梁老就是以字画见长,今天这幅字由梁老徒弟开口断定自然更有信服力。
只见梁老徒弟颔首道:“应该是柳公权的真迹,看风格,确实是他早期的作品,其间确实能看到一些其他名家风格的眉眼。尤其有书圣王羲之的痕迹。”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柳公这幅作品,风格还未臻于大成,人们都知道柳公是以临摹王羲之的作品入门,受了其他名家的影响,但却是真迹无疑。
“老张,有这么个好东西怎么不早点拿出来,柳公权的作品,可是太为难得了!”看到这两位都判定为真,台下的众人都活络起来。
好几个老藏家一副恋恋不舍状,围在字卷上不肯放手。
老张嘴角上翘,露出得意神色,他看着许玲和方杰,拱手道:“多谢两位为我掌眼了。新城有方先生和铃姑娘这样的青年才俊,日后古董界必定更加蒸蒸日上。”
“客气,客气。”梁老徒弟方杰一脸的得意。
故意转头看向还没发表意见的姜凡,说道:“我这点粗浅的见识也未必正确,明老的这位高徒还没说话,不如我们听听他的看法,再定夺也不迟。”
姜凡的意见和他们都不同,因为在他的灵眼下这幅画没有任何岁月沉淀的气息,无疑是件赝品,但众人都说是真的,他也不愿多事,摆手道。
“我自己的字都跟狗爬的似乎,就不献丑了。”
“哦,哈哈,既然这位小姜兄弟不知道,那就不为难你了,以后可要跟着明老多学学。”方杰说着脸上的表情更得意了。
明老为人正直,脾气也又臭又硬,方杰之前想拜明老为师,结果被拒绝了,于是他怀恨在心,一有机会就要奚落一番。
颇有当初你看不起我,今天让你后悔的意味。
明老看着方杰这幅小肚鸡肠的模样微微摇了摇头,方杰的本事和天赋确实优秀,若有名师细心指导一翻,日后定能成大器。
但当初明老就是看出了他人品有问题,所以才没选他,
“真无聊,整个一大混子嘛,上来没说一句整话,哼哼啊啊的还跟我们比了半天。”许铃也不屑道。
“哎呀,铃妹妹你就少说几句嘛,谁让人家师从名门呢,用不着有真本事靠名声就能比咱们强。唉,想我像他这么大的时候,还跟着导师下过墓呢,比不了,比不了,真是名师出高徒啊!”方杰看似劝说,实则又是冷嘲热讽了一遍,还把明老也装里头了。
果然他这么一说,众人看姜凡的眼神就不那么客气了。
颇有一副你除了有个好师傅,你还算个啥的意思。
明老在一旁也跟着受了不少白眼。
姜凡听着他们你一言我一语的讽刺,也不准备客气了,我给你们面子没有当众揭穿你们,你们可好反倒嘲讽起我。
尤其这个方杰,小肚鸡肠,没一点文化人的风度。
“嗤!”就在这时,场中突然响起一声轻笑,异常刺耳,同时瞬间将所有注意力都吸引了过来。
………………………………
第六十九章 观字望气
当众人发现发出笑声的人是姜凡后,大部分都皱起了眉头,脸上明显挂着不满,虽然姜凡是跟着明老过来,但在他们看来姜凡就是个什么都不懂的小辈,在这里甚至连发言权都没有。
而让他们没想到的是姜凡接下来的话更不客气:“一群人连个赝品都看不出来,还互相吹捧,沾沾自喜,确实无聊。”说完便往回走去。
姜凡的声音虽然不大,但字字清晰,就像一记耳光,狠狠的扇在方杰等人的脸上。
方杰眼睛一竖,指着姜凡喝道:“你什么意思?就算你是明老的高徒,也要给我们说个明白。”
“哦,我说的还不够明白吗?”姜凡听见方杰质问更是气不打一处来,刚才就是你带的节奏现在还敢找我。
只见姜凡转身走到了他的面前,双眼直视着方杰道:“听好了,我再说一遍。”
“你方杰本事不怎么样,心眼还小,自称是书法行家梁老的得意门生,硬生生把一副赝品说成真迹,还沾沾自喜,我都替你老师丢人。”
“你!!”
方杰气的说不出话来,他没想到对方完全一副地痞混混的模样,直接撕破脸,说出这样的话。
像他们这种文化人都是话里藏刀,看似客气实则讽刺,要的就是这个骂人不带脏字的面子。
哪像姜凡这种指着鼻子骂人的。
“这位小友,饭可以乱吃,话不能乱说,既然你是老明带来的人,想必不是坑蒙拐骗之徒,就先给大家鉴定一番。”梁老见自己徒弟被人骂了,不由出头道。
“哟,梁老生气了,这小子完了,在梁老面前鉴定字画,那不是班门弄斧吗。”
“我看他一准什么都说不出来,就等着看笑话吧,明老也帮不了他。”
这时,明老也有些担心,问道:“小姜别急,你可看准了再说。”
他倒是不担心自己,只怕姜凡一会儿要是错了,下不来台。
“明老放心,这么点小事我还是有把握的。”姜凡云淡风轻的回到。
“嘿,这小子够狂啊,这柳公的字,放在拍卖会都能炒到千万的价格,竟然成小事了。”
“我看他就是不懂,小孩子好面子被方杰一激就瞎说了一通,估计心里早就慌得一比。”
方杰在一旁饶有兴趣的看着他。他自信以自己的眼力肯定不会看错,心里已经思考一会要怎么让姜凡更下不来台,好报刚才当众侮辱之仇。
而姜凡慢条斯理的来到桌前,对着众人敌视的目光,坦然自若道:“在书法方面我确实是个外行,但我就问一句话,你们说这字是柳公权早期的作品,确定吗?”
方杰不屑道,“这么明显的特点,我是绝不会看错的。想必在场稍有些鉴赏能力的人也都能看出来。”
下面的众人也都频频点头:“没错,一看就是早期作品嘛?笔风还没有那么雄浑沉厚。这都看不出来。”
姜凡面对方杰的嘲讽不以为意,“既然你们这么说,那这幅字就是假的,确定无疑了!”
“写这幅字的人,当时中气已绝,已到了油尽灯枯的年纪。写完这幅字后,一个月内必亡,药石无救。而柳公是出了名的高寿书法名家,如果这是他的早期作品,世上岂能还流传他那么多后来的大作。”
姜凡说完也不理众人,而是看向上首的三老,因为他知道自己再怎么解释也无用,最后还是需要三老的定夺。
而下面的众人听了一副哭笑不得的表情。
“什么呀?让他看字,怎么还整上看相上面去了。”
“我看他就是不懂,说一些和专业无关的依据在这忽悠人呢。”
但上首的三老听罢脸色却齐齐动容,他们选这副字就是为了磨一磨年轻人身上的锐气。这几个年轻人都是天赋极高之人,最怕的就是骄纵自负。
而这幅字也确实是赝品,是他们三老特意准备出来敲打小辈的。
老张之前便私下里找过三老鉴定过这幅字,起初连三老也看走了眼。
还是老张提出他在买这字时,卖家有些奇怪的做法,让他心存疑惑,他也是再三确认,看不出问题所以才买的。事后想找三老确定一下。
三老拿出放大镜又看了半天,最后梁老找出了自己的一副藏品与之对比,这才发现了问题。
这幅字竟然是出自当代的一个书法大家之手,此人最擅长的就是柳公的书法,完全可以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只是后来他书法到达了一定高度,便不再临摹了,而且那位老先生前不久已经去世,不知现在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幅字。
好在明老和那位书法大家有些交情,打电话过去询问,才知道这是老先生绝笔,他临摹完这幅字后,一个星期内就去世了。
所以,听到姜凡的这个回答,他们怎能不震惊。
人家不单看出了字是假的,连写字的人已经油尽灯枯都能看出来,这幅眼力不仅仅是好,而是神乎其神了。
许老感叹道:“古人云书文字画,皆有中气行于其间,故有望气之士能从中看出书家的穷通寿夭。没想到老头子我此生真的能看到这等奇术。”
同时许老一副羡慕的眼神看向明老,似乎在说,你是从哪里找到的这等奇才。
“哈哈哈,明老头怪不得今天你会带这个年轻人过来,你这是要给我们上一课啊,连弟子都要压我们一头。”许老爽朗的大笑道。
“不敢,不敢,小姜这身本事我可教不了啊。”
台下众人听着三老的谈话,一脸懵比。有人反应过来,不禁惊讶道:“难道这幅字真是赝品!”
许老心直口快,率先说道:“没错,这幅字确实是赝品,而且临摹之人也确实已到了油尽灯枯之时,这位小姜全说中了。”
哗啦一下,会堂里瞬间炸翻了天,有的人惊呼,有的人感叹,更多的人则是跑到了姜凡身边,套起了近乎。
什么?少年英才啊。青出于蓝啊等等。
要知道人家不光有真本事,还是明老的人,以明老的底蕴加上人家的本事,注定前途不可限量。
现在不拍马屁,以后想拍都拍不着了。就连许老的孙女许铃看向姜凡的眼神里也闪着光。
这一幕幕全都看在了方杰眼中,在他心里不由燃起了嫉妒之火,今天的风头不但都被这个新来臭小子全抢了,而且他看走了眼,今后的名声也臭了,
他可不像许铃,靠的就是字画方面扬名呢。
“小方啊,戒骄戒躁,看看小姜,你也多学习学习。”这时,梁老也借机敲打了一番方杰。
方杰那小心眼此时怎么还能听进去这种话,它就像火上浇油,一下子点燃了方杰的记恨之火。
“姜凡是吧,你眼力既然这么好,给我鉴赏一个物品如何?”
………………………………
第七十章 百辟刀
方杰说着转身离开了房间
姜凡不知的他葫芦里买的什么药,索性等着。
过了差不多五分钟左右,他抱着一个红木盒子回来了。
“小方,这是什么?”梁老看着徒弟拿来了一个他完全不知道的东西,不禁问道。
“老师,这是我在乡下收上来的一件古物,看不出出处正好让姜兄弟鉴赏一番。”
说着,他把红木盒子放在了桌子上。
姜凡凑到近前一看,只见这红木盒子上竟然刻满了密密麻麻的经文,姜凡看着头上的几个大字,好像写的是金刚伏魔经。同时盒子外还用一串菩提子的佛珠缠着。
这盒子和佛珠明显都是新的,而用它们盛放一件古董,显然是为了里面的东西特地准备的。
什么古董还要用刻着伏魔经缠着佛珠的盒子装着。姜凡不由好奇起来。
方杰小心翼翼的把佛珠取下,将盒子向姜凡的方向一推,露出一脸阳光般的微笑:“还请姜先生帮忙掌掌眼。”
姜凡一看就知道这小子没安好心,不过他到是不担心方杰耍什么花招,在场有这么多人,谅他也不敢。
当然就算有诈凭姜凡现在的实力也不在乎。
于是他毫无顾忌的一把翻开了盒子。
而看着这边方杰嘴角则不经意的露出一个笑意。
吸!
盒子打开的瞬间顿时一股寒气冒了出来,旁边离的近的几人直接打了一个寒颤。
姜凡定睛一看,里面竟装的是一把古朴的短刀,这把刀的刀鞘已经腐蚀的锈迹斑斑,看起来就知道是个年代相当久远的古物。
同时一股特殊的土腥味传来出来。这土腥味可和种地的土味不一样,这种腥味很刺鼻,就像是长了青苔的水,放的时间久了以后发了臭的那股味道!
姜凡虽然以前没接触这个行当,但也猜得出来,这东西估计之前一直被埋在很深的地下,也就是在墓里的东西。
“这是明器啊。”此时,姜凡听到旁边有人惊讶道。
明器也就是冥器,指的是从墓里掘出来的东西,古董圈的行话也叫它鬼货。
这种东西一般都是通过旁门左道的途径弄来的,而且如果是刚刚从墓里挖出来的东西上面有很大几率沾染着煞气,对人没什么好处,损害身体是小,就怕招惹来一系列的邪事,所以一般的古董商也不太敢收鬼货!
不过姜凡到是对鬼货很感兴趣,能被埋在墓里陪葬的多半都是好东西。
而且在姜凡灵眼的观察下,那股古朴的气息扑面而来,怕是得有近千年的时间了。
还不等姜凡有什么动作,后面的三老齐刷刷走了上来,这三位都是古董迷。在远处一搭眼,就看出了这柄刀的不凡,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都动了起来。
许老率先上前拿起刀的瞬间眼睛就亮了,他还没看刀身单看上面的刀柄就赞不绝口。
“这刀柄完全是青白玉做成的,已经有些年头了,上面的氧化物,用我们古玩的行话就是包浆,已经很厚了,这说明这把刀当初经常被人使用。”
“只是在地底下埋得年代久了,被其他矿物质已经沁入到了里面,形成了一些跟云母片差不多的亮晶晶的东西,不过倒是好看。”
姜凡也听说过,这沁色一般都会出现在古老的玉器中,是时间积淀出来的,很难做假。
现在就是抛开它对自己的战斗价值,单论古董也是价值不菲!
许老此时忍不住一把将这宝刀抽了出来,顿时寒光乍现,霎时发出一声剑吟,竟令许老吓了一跳!
这柄刀虽然不知道在地下埋了多久,但是却保存的极为完好,除了刀鞘腐蚀的厉害以外,刀刃几乎没有任何损伤,只是刀身上有很多黑色的锈迹。
许老被那一下吓得还没反应过来,许铃赶紧上前扶着爷爷向后退了退。
明老道了声差点走了眼,随即接过宝刀,连忙仔细看了起来。
“刀身上的黑斑应该是长时间被地下的浊气侵蚀所致,不过能保存的如此完整也极为难得珍贵了!”
“而且这刀光内敛,出鞘时有“龙吟”之音,刀背直且厚,刃长在七十公分以上,看工艺应该是东汉以后才出现的“百炼刀”,只是这血槽……”
明老说着也露出震惊之色姜凡不由看去,只见刀身血槽开的极深里面到现在还呈现出一种诡异的暗红色,那是沾染了无数人血才能浸出来的,也不知道这刀当初究竟杀了多少人。
而在刀柄的位置刻着两排小字,姜凡目力非凡能够看出刻的是“唯刀百辟,唯心不易”!
明老此时也看到这八个小字面色当时就变了,神情异常激动的说:
“这……这可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宝刀百辟刀啊!”
台下众人听到是百辟刀后,一下子哄乱了起来。
百辟刀相传是魏武帝曹操下令打造的五口绝世好刀,以龙、虎、熊、鸟、雀为识,共五柄,其中曹操给了儿子三把,自己留了两把,据说吹毛即断,锋利无匹,斩金截玉无所不能,所以有了百辟之名,只不过后世从来都没有出土过,所以它和“越王八剑”差不多,都成了一个传说。
“百辟刀可一直都是传说中的东西,到现在为止就出土过一把吴王夫差剑,几乎卖出了天价。”
“小方,这东西你是从那得来的?”明老眼光一凌说道。
这东西有这么浓重的墓土味,一看就是刚出土没多久的东西,它背后很有可能关系到曹操子嗣的墓,牵连甚大。
“我,我就是在一个朋友那收来的,别的真不知道了。”方杰眼神躲闪道。
明老目光锐利的审视了他一阵,然后缓缓点点头:“嗯,应该没大问题,这把刀上的图腾是个雀形。并非是曹操赐给他儿子的,龙,虎,熊。估计是后来被赐给了哪个武将,然后流落了出来。”
方杰见明老没有追究也放下心,对着姜凡道:“姜凡今天三位老师出面,也算给你涨涨见识。怎么样这把刀有兴趣吗?”
………………………………
第七十一章 方杰的阴谋
“你要买这把刀?”姜凡不由惊讶道。
说实话姜凡在第一眼看到这把刀时,就已经有了想要得到之心。
又听闻是曹操找名匠打造的宝刀更是欣喜,三国时期可谓是神兵利器频出,单曹操身边就有青釭,倚天。当时那还有方天画戟,青龙偃月等等神兵利器。
这百辟刀在那时候都能被称为神兵,想来至少也达到了吴江南口中炼器的程度了吧,甚至很有可能还要更高,只是没想到方杰会卖。
“今天初见姜兄弟,如果你喜欢我倒是可以考虑。”方杰见姜凡动心,脸上露出笑意。
明老在一旁听见方杰的话,突然训斥道。
“小方,这种东西你怎么能拿出来交易啊!!老梁你也不管管。”
说着明老看向了梁老,而梁老则站在一边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一副老神入定的样子,显然不想插手。
方杰见自己老师的态度,立刻也有了底气:“嘿嘿,明老师啊,今天的交流会本来就是互通有无为目的,我又不是强买强卖,既然姜兄弟喜欢,为什么不能买卖!”
“胡闹!小姜不懂这里面的门道,难道你当我也是傻子吗?”明老见状虎目一瞪怒道。
方杰立刻被吓得颤了颤,不过还是仰起头,一副不服的样子。
“小姜啊,听我的你别买这东西。”明老见方杰不退让,转身向姜凡劝到。
姜凡难得遇到这种好东西,怎么能放弃,一脸不解道:“是啊明老,这确实是个好东西,我为什么不能买啊?”
“什么好东西,出土的未必都是好的,而且在一些不是善终或者风水不佳的墓穴里出土的物件,还有可能是大凶之物。小姜,尤其是这古兵器不知杀过多少冤魂可不能乱买的啊……”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