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神级投资-第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实在不清楚该怎么跟这个年纪孩子聊天。

    没多久,父亲出来了,他低声跟常东道:“咱家现在也不缺钱,我寻思着,过段时间,带他去燕京大医院,再瞧瞧,你觉得呢?”

    常东点头:“成。”

    不管他多么讨厌大伯,他毕竟是他父亲的亲大哥,总不能不管不顾。

    常父闻言满意笑了。

    正月初三,常东家在渔家酒店,宴请姜茹雪娘家亲戚。

    大姨一家也来了。

    本来,常东意思,关系那么僵就不要请了,而且他对大姨家印象也确实糟糕,请过来就是碍眼。

    但是他母亲实在好心,觉得其他亲戚都请了,不请大姨家实在难看,索性招呼一声。

    怎想,这一声招呼,大姨一家四……不,算上婴儿,五口人悉数到场。

    不得不承认,真是人不要脸天下无敌。

    常东没给大姨家什么好脸色,甚至迎接时候,直接佯装看不见。

    说实话,这场面,要是给有点骨气的,怕是能直接走人。

    但是大姨一家愣是满脸堆笑的凑了进去。

    姜茹雪娘家亲戚不多,也就两个哥两个姐,但是算上一票家属,好家伙生生坐了两大桌。

    这幸亏常东不差钱,提前就估摸着可能都带亲属,订酒店的时候,留了个心眼,要了个双座大包间,不然这大过年的,还不容易找空座。

    这桌酒席按照姜茹雪意思,就是亲戚联络联络感情,毕竟爹妈走得早,兄弟姊妹再不走动,这最后亲戚味也都没了。

    但看现场情况,姜茹雪的担忧明显多虑了。

    两大桌子,二十多口人,全围着常家转。

    搁在心思阴暗眼中,还觉得这是常家故意宴请亲戚,享受这份风光呢!

    酒菜过三旬,一直不怎么说话的常东,端着酒杯站了起来。

    他这动作一出,本来热闹之极的酒席,唰的安静了下来。

    心思敏感的心中那是直咋舌。

    常东现在果然厉害啊!

    常东笑道:“各位舅舅姨夫老表,我说一句话,说不好听,看在我是晚辈份子上,原谅则个。”

    “原谅原谅。”

    “常东你啊,啥都好,就是太谦虚。”

    “对对对。”

    席间众人一阵奉承,但很快落了下来,谁也不敢耽误常东讲话。

    “大家这么说,我也就放心了。”常东笑道:“祖宗保佑,让我这几年赚了点钱,当然,说一点钱,大家肯定又要说我谦虚,那我也就不谦虚了。”

    “我现在很有钱,怎么个有钱法呢,大的例子我就不举了,就说给各位一家一套别墅,都是小意思,当然了,只能是临江,不能是燕京。”

    常东这话,令众人眼珠子瞪大,心跳加速,莫非常东要送他们一人一套别墅?不,哪怕是一套百平方的房子,也足够令人激动的啊!

    就在大家满怀期待之时,常东话锋一转道:“但说我没钱,我其实也挺穷的,这话还真不是我在讲笑话,我可以告诉大家,汉东百亿投资,临江十一亿投资,基本都是银行钱,我现在负债远远高于净资产。”

    常东这话,顿时又令大家兴奋起来的情绪,熄了下来。

    不少人面面相觑,常东这莫不是要哭穷吧?

    “我说这些,不是想哭穷,我只是想告诉大家,想赚多少钱,就得承担多少压力!我常东现在很风光,走在临江,到处都能看到我的照片,但是没人知道,我承担了多少压力。”

    “我欠银行的钱,都是以亿为单位,利息都是百万千万级别,我走得战战兢兢,一旦资金链断裂,一旦我投资的项目赚不到钱,银行贷款瞬间就能压垮我。”

    常东的话,令屋子里一片安静。

    所有人都意识到,讲这话的常东,大概是有大事要宣布。


………………………………

157 家族基金

    常东目光犀利的扫过两大桌亲戚,继续沉声道:“这话我其实不想说,因为我不想让爸妈为我担心。”

    “我告诉你们这些,只是想告诉你们一件事,做人靠谁都不如靠自己!我常东现在风光,说不定转眼间,资金链崩溃就会成为阶下囚,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现在我有钱了,不少人找我家借钱,我一直拦着我爸妈,当然他们私下里借没借,我就不清楚了,我不是反对借钱,谁没个大灾小难急用钱的时候?”

    “但是我为什么反对爸妈借钱?很简单,斗米恩,担米仇。”

    “有个故事是这么说的,有个富豪每天路过酒店,都会给一个乞丐一百元,某一天,他身上没带钱,就没给,不想乞丐怒火冲天的质问他:你今天为什么不给我钱?”

    “看看,这就是人性。我高中在学校包餐,不喜欢吃蒸鸡蛋,每次都把鸡蛋给了一个朋友,结果有一天,我拿到鸡蛋送给了别人,然后我就失去了这位朋友。”

    “我讲这两个例子是什么意思,大家应该清楚。”

    “常东——”姜茹雪喊了一句,觉得儿子这话讲得太严重了。

    实际上,这不是觉得。

    而是饭桌上众人脸色已经难看起来。

    常东虽然很努力的把话说得很委婉,但是还是令亲戚们脸色有些难堪。

    怎么,合着我们跟你常家好,就是为了借钱?

    好吧,虽然其中一半人不是明明晃晃直接借钱,但是到底啥目的,大家其实都清楚。

    说到底,跟借钱也没什么两样。

    不过现实是,有些事哪怕大家心知肚明,也不能说出来。

    这就是人际交往!

    常东笑了笑:“妈,你听我说完好吧?”

    常父拉了拉姜茹雪。

    姜茹雪脸色有些尴尬,但到底没有制止。

    常东继续道:“但我们一大家子毕竟是有血缘关系的亲戚,血浓于水的道理,我还是懂的。”

    “我母亲一直念叨着,让我帮帮大家,我也一直琢磨着怎么帮?我想了几天,想到了一个好办法。”

    常东顿了顿:“我决定成立一支家族基金,以我父母血脉为始点,三代以内所有血亲成员,全部享受家族基金特别照顾。”

    “照顾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意外疾病方面,三代以内所有家族成员,我会自费帮你们购买全品种保险,任何成员遭遇意外,都可以通过家族基金获取保险理赔。保险理赔不到的范围,家族基金全额垫付。”

    “换言之,大家以后无论是生病,还是遭遇任何意外,所产生的经济损失,家族基金统统弥补。”

    “二,教育方面,三代以内所有家族成员,任何教育支出,都由家族基金垫付,只要你有能力,你就是念到博士后,念到五十岁,哪怕你去念老年大学,家族基金都照付不误!”

    常东的宣布,令包间里的亲戚们惊呆了。

    我滴个乖乖,这两个方面,看似不大,但等于囊括了生活中一个占比很大的支出。

    如果常东的说的是真的,大家每年能省多少钱?

    不少人心中已经暗暗计算起来。

    “我这么做的目的,就是想告诉大家,人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利,但是请大家用自己双手去争取,而不是靠着歪门邪道,靠着借钱,靠着别人施舍!”

    “我无法面面俱到每一个人,所以我能做的就是充当最后一道安全网,让大家不至于因为天灾人祸,一朝回到解放前,大家使劲的去拼!去争取幸福!家族基金站在你们身后。”

    “另外,我决定,每家免费赠送两百万创业基金。什么意思?就是大舅、二舅、大姨、二姨,乃至我大伯,每家两百万,我随便你干什么,做生意也好,买房子也罢,不管我的事,这笔钱也不用你们还,但是从此以后,不要试图从我手里借走一个铜板,这是我的斗米恩,我不希望它变成担米仇!”

    轰!

    常东最后这个宣布,令包间里彻底沸腾起来。

    “什么?两百万?”

    “常东你说的都是真的?”

    “免费赠送?这意思是白白送给我们?”

    相较于前面两项隐形福利,这最后一项实打实的现金,那才叫一个真实!

    一时间,包间里所有亲戚们瞬间亢奋起来,哪怕是之前暗暗嘀咕常东指责他们“借钱不还”的亲戚们,这一刻,看向常东也变得格外顺眼起来。

    常东看着包间里疯狂热议的亲戚,心中叹气。

    真是一群目光短浅之辈!

    这三项福利中,最好的其实是前两项,偏偏他们却为了最后一项两百万现金而欢呼。

    也罢,花个千把万,买个好名声,哄了父母开心,顺便解决掉家族这群累赘,这生意不亏!

    另外,常东组建家族基金,归根结底的目的,其实还是为了自己。

    亲戚家才多少人?

    满打满算也就三十来口人,根本花不了多少钱,三代以后,常东就不管了,别人也没法指责他什么。

    甚至还得挑起大拇指,夸他一声重视血脉家族。

    因此这家族基金,最多管到方宏志的后代。

    以后家族基金运作成熟之后,管的还是他常家,也就是他自己的后代。

    因此这是提前进行练手呢,省得老来组建出现问题时,有心解决,无力回天。

    等到人群逐渐逐渐冷静下来,常东继续道:“正月十六号之后,我就会正式组建家族基金,下个月中旬到下旬,大家就能领到创业基金了。”

    “最后,我把丑话说在前头,谁要是不干正事,吃喝嫖赌把钱耍光了,不要过来装可怜,没人会同情你!还有医疗教育支出,不要试图给我骗钱,任何骗钱行为,一旦发现,立即将该家族踢出家族基金。”

    常东说这话的时候,若有若无瞥了一眼大姨哥一眼。

    这一眼,很多人都看到了,自然看得出来,常东这是在警告大姨一家。

    “放心吧,我们怎么会坑你。”

    “是啊是啊!”

    “哎呀,还是咱们常东大气啊,两百万说拿就拿。”

    “是啊是啊!”

    一时间,各种恭维之声扑面而来。

    常东笑了笑,浑然不在意。

    饭局快要结束的时候,酒店老板突然端着酒杯进来,却是认出了常东,特意过来敬酒来了。

    常东笑呵呵应承下人家这份心意。

    ……

    常东假期仅仅到了正月初六,便宣告结束。

    正月初七,临江官媒发布一条新闻,再次引起临江热议。

    “常龙王,建龙宫,初期投资十一亿。”


………………………………

158 那是不是你常哥

    公元二零一五年,正月初七,宜祭祀。

    一大早,洛湖最大的洛戏旅游公司码头上,就聚满了人群。

    偌大的旅游公司几乎全员到岗。

    码头上,五步一岗,三步一哨,站满了漂亮小姐姐。

    她们在清冷的寒风中,穿着精致却略显单薄衣衫,面带微笑,充当着人形背景板。

    下层职员如此,上层老板更是如此。

    一个个为了风度,精神抖擞的穿着修身西装,三五成群聚在一起,一边窃窃私语,一边忍不住跺脚取暖。

    大约在九点钟,人群忽然传来一阵骚动。

    “来了,来了!”

    “都打起精神来。”

    洛戏高管们连忙吆喝起来,一个个也连忙检查一下仪表,露出最热情的微笑迎了上去。

    没多久,三辆商务车抵达。

    不是主角,他们是随队记者,提前三分钟过来,摆好阵势。

    三分钟后,一列车队缓缓驶来,车队头部还有摩托开道领航。

    待车队停下,有的车子尚未停稳,便有人匆匆冲下来。

    有的则慢条斯理。

    常东推开车门,突然从温暖如春的车里离开,外面的寒冷,吹得他忍不住紧了紧黑色羽绒服。

    洛湖,风真大啊!

    他快步向前,走向车头下来的刘文泽。

    刘文泽穿的比他还精神,西装革履,看得常东直咋舌。

    不过,等到他看到码头上,在寒风中衣衫单薄的礼仪小姐后,常东隐隐又能理解刘文泽的穿着。

    “欢迎欢迎!”洛戏旅游的老板高管们,连忙迎了上来,点头哈腰的招呼着。

    常东亦满脸笑容回复。

    他扫了一眼洛戏旅游的隆重接待场面,不知道,还以为奠基仪式地点就在这里呢!

    实际上,常东等人过来,不过是搭个游轮前往洛湖岛罢了。

    一行人在码头并未停留,略一寒暄,便分批搭乘游轮,离开了。

    在寒风中站了一个多小时,幕后不知准备多久的礼仪小姐们,最终仅仅是为了五分钟露面罢了。

    不知道,这到底值,还是不值!

    常东自然不会思考洛戏旅游公司在场接待上投入了多少人力物力。

    此时他坐在游轮上,正在和刘文泽聊着天。

    两人的话题受到刚刚洛戏旅游公司影响,忽然聊到了“智慧旅游”上。

    这并不是一个全新概念,2010年,就已经有城市在搞了。

    刘文泽道:“常东,你是生意人,头脑好,你看看,咱们有没有可能再利用洛湖优势,开发智慧旅游,打造一个水上乐园?”

    常东扫了一眼这鸟不拉屎的洛湖,心中苦笑。

    他知道刘文泽在打什么主意,估计琢磨着让他投资开发旅游项目。

    然而常东脑子再不好使,也知道这不太可能啊!

    还是那句话,想要富,先修路。

    你旅游项目建设得再好,仅靠本地人,肯定是养不活的,必须得需要吸纳外地游客,结果外地人过来,除了大巴车,也就只能自驾游,这吸引力必然十分有限。

    更何况,临江能玩的地方实在太少了,人家过来就玩个水上项目,然后……没了。

    这还不如去那些旅游城市。

    常东对此只能苦笑委婉拒绝。

    不过,这件事也让他看出临江对投资有多么渴望。

    九点四十分,一行人登上洛湖岛。

    此时的洛湖岛上杂草已经被清理干净。

    常东等人步行来到岛中央一座摇摇欲坠的小庙前,这座庙正是洛湖龙王庙。

    这座庙,可以说已经鲜为人知,也就是一些靠着洛湖水生活的渔民知道一二。

    龙王庙很小,小得只剩下一个空壳,里面一张腐朽长桌上摆着一只瓷碗。

    不要误会,这不是古董,这座庙里的古董,早就被窃光了,如果不是建庙的清代砖实在不值钱,怕是这座庙都不会留下来。

    常东来到这座庙前,从属下手中接过一炷香,恭敬插在瓷碗里,然后双手合十,抵在额前,态度虔诚的念念有词。

    刘文泽是仕途人,自然不好拜龙王庙,他站在一旁含笑看着这一幕,目露一丝欣赏。

    这座庙不会拆,恰恰相反,常东还会出资,请专家修缮这座龙王庙。

    未来这座庙,将会成为数字中心的核心。

    受到高规格保护!

    十点钟,常东和刘文泽等临江高层,在庙前五十米处,举行奠基仪式。

    在略显刻意的动作下,常东背靠龙王庙,手持铁锹,将一锨土倒进奠基石碑上的画面,永远定格在相机之中,同时疯狂传遍临江。

    “常龙王,建龙宫!”

    “常龙王回馈家乡,十一亿大动作,这还是前期投资。”

    “临江骄傲,二十四岁,身价百亿,真正白手起家!”

    铺天盖地的宣传,随着奠基仪式的举办,轰动临江!

    之前临江虽然也在宣传,但是因为工程未落地,任何变故都有可能发生,所以宣传的模模糊糊,大家也就知道,貌似一个叫常东的富豪,要投资临江。

    具体投资什么大家就不知道了。

    到时候,若是真的有变故,常东随便投资千把万,就能把这个新闻糊弄过去。

    话说,既然如此,临江为何还提前宣传?

    这自然是一种舆论上的造势以及逼宫。

    毕竟新闻都打出去了,你常东不投资,合适吗?

    好在,一切顺利。

    如今工程落地,人心安稳,临江自然要使劲的宣传,振奋士气。

    伴随着官方定下大基调,临江各路小媒体也不甘落后,纷纷蹭起热点。

    “常东为何拥有‘常龙王’绰号?”

    “‘呼风唤雨’常龙王!”

    “起底常东发家历史!”

    一时间,常东在临江风头无两,这股风一度刮到了大化镇常家庄。

    正月初七,晚上六点钟。

    这个时间点,常媛媛父亲向来很早就会挪到床上,听听录音机,看,准备睡觉。

    但是今天,他却守在堂屋,早早打开家里最值钱的电器——一台23寸大屁股彩电,守着临江本地电台。

    常媛媛趴在桌子旁,趁着电灯补着作业。

    她倒不是贪玩,故意把作业拖到后面,仅仅是家里活太多了。

    她每天一睁眼,就要准备早饭,做好饭,匆匆忙忙吃过,就得喂小鸡。

    她家还养了一群鸭子。

    鸭子比小鸡难养,吃食多,不添膘,经济效益很低,她家选择养鸭子的唯一原因是,西边有条沟是她家的,勉强能靠这条沟,喂活七八只鸭子。

    但仅此是不够的,所以周末有空,她还会赶着鸭子去田野沟里找点吃的。

    赶鸭子的时候,她还能顺便捡点干柴。

    等到赶完一趟鸭子回来,就能做晚饭了。

    如果柴火多,她还能奢侈的烧点热水。

    但是大多数时候,柴火连做饭都勉强。

    这大概也是她脏兮兮的原因——她没时间洗衣服,也没有几件换洗的衣服,能保持脸上干净,已经竭尽全力。

    六点钟,临江本地卫视开始播放新闻。

    常媛媛对此不感兴趣。

    她努力写着作业,只求今晚多写点,后面就能稍微轻松点。

    电视灯光将屋子里昏暗的白炽灯照得明暗不定,某一刻,她父亲突然激动道:“快看电视,那是不是你常哥?”


………………………………

159 戳脊梁骨

    常媛媛愕然抬起脑袋,表情顿时怔住了。

    只见画质略显模糊在电视上,前几天前才来过她家的常哥,赫然出现在画面中。

    他穿着黑色羽绒服,站在一群中年人之中,手持铁锹,正在往一座写着“奠”字石碑上,泼着泥土。

    她不懂常哥在干什么,但是她还是意识到,常哥似乎……很不一般。

    或者说,在她感觉中,能上电视的都不简单。

    “你常哥现在了不起啊!人家现在身家上百亿,我听说,他打算成立啥家族金?反正以后啊,你上学看病钱,他全部出了,还会给我们家两百万哩!”

    “等这段时间忙过了,你叔叔带我去燕京看看腰。到时候,你在家要乖点。我会给你留笔钱,来家饿了,不想做饭,就去村头买点凉菜。”

    “对了,这两天把家里鸡鸭都给卖吧,等我从燕京回来,咱们搬去镇子里住,你上学也能少跑点路。”

    “丫头,咱们苦日子过去啦!”

    “你一定要好好念书,考个好大学,等念好书,好好报答你常哥。”

    “……”

    常媛媛父亲絮絮叨叨着说了一大堆。

    常媛媛呆滞的趴在桌子旁,听着父亲的絮絮叨叨,看着电视画面中那个光鲜亮丽烨然若神人的堂哥,只觉得脑海彻底嗡嗡直响,感觉父亲似乎在说梦话。

    “去把柜子里那瓶大曲拿来……”常媛媛父亲顿了顿,又道:“再去村头整两碟凉菜,捡你爱吃的买。”

    “哎!”

    常媛媛晕乎乎地出门去了,门口小黄欢快的冲她呜呜叫喊,兴奋的直甩尾巴。

    才六点多钟的村口小卖部聚了一堆人。

    大人围着一张八仙桌旁打扑克,一群小孩到处乱跑玩着炮竹。

    村里几个七八岁小孩看到常媛媛,顿时兴奋起来,一个个冲她吐舌头,还有几个点燃炮竹往她身上扔。

    旁边大人看到之后,满脸笑容,没人说什么,甚至觉得自家小孩挺厉害的,以后长大,肯定不受欺负!

    也就一个大婶子,喝止了自家孩子。

    常媛媛缩着脑袋,佯装不在乎的买了凉菜,在一群小孩子的嬉笑声中,跑回家中。

    回到家,她父亲已经吃力的将破旧的八仙桌收拾好了。

    常媛媛将凉菜摆在盘子里,又端来一大碗尚未吃完的鱼冻,配上一碟邻居送来的咸菜,恰好凑出四个菜。

    说起来,鱼冻,是常媛媛最喜欢的冬季菜。

    因为鱼便宜,赶在收摊前,几块钱就能买到一堆死掉的鱼杂,回来随随随便就能烧出一大锅炖鱼杂。

    晚上吃不完,一晚上就能冻成鱼冻,能连续吃好几天呢!

    这大概算是现代版的“划粥断齑”吧。

    只是常媛媛没有范仲淹的志气,她仅仅是贪恋那一点点舌尖上的鲜味罢了。

    这顿加餐,常媛媛吃得很开心。

    她沉默寡言的父亲,絮絮叨叨讲了很多,大多都是对未来的憧憬,对她的歉疚。

    常媛媛不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