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行官途-第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桑洋也客气的说道:“我会在赵书记的领导下,干好本质工作。”
桑洋原是大成乡党政办的一个科员,周罗达的远房亲戚,大学毕业之后,桑洋的父亲通过周罗达把他分配到了大成乡的党政办。
赵华点点头,说道:“现在开会,我听说我不在的十几天,大成乡的很多政策都发生了变化,现在农民的怨言很大,孟乡长,你可要负主要领导责任的啊!”
赵华这话表面批评孟伟,但是实际的矛头直指朱旭,朱旭的这些方针都是错误的。赵华也肯定了孟伟的领导地位,明确的告诉朱旭自己不在的时候,孟伟才是乡里的一把手。
孟伟岂能不知道赵华话里的意思,说道:“赵书记,你批评的对,我向你做出深刻的检讨。”
赵华和孟伟一唱一和,朱旭有点坐不住了,说道:“乡里的这些政策是经过党委研究决定了,代表了大多数党委的意思,也能引导我们大成乡走上繁荣之路。”
“那之前的决定就不是党委集体研究的吗?”赵华问道。
朱旭一时语塞,二个决定相差没有几日,唯一的区别就是赵华在不在场。
“我们改善乡政府的面貌,也是为了我们大成乡的形象,为了下一步更好的招商引资。”包志成也在一旁帮腔。
党政办公室主任戴永杰一贯他老好人的风格,不发言,只是不断的喝茶。
文启才说道:“投资的环境不是靠乡政府的面貌来改变的,商人来大成乡投资也不是看乡政府修葺的如何漂亮,而是看我们乡里的硬件措施,乡政府的服务质量,还有我们的人文环境。”
文启才的日子比孟伟好过了许多,虽然农经公司不归他负责,但是毕竟政府的一把手是孟伟,他主要负责政府的工作。
朱旭点了一支烟,吸了一口道:“所以我们要拓宽公路,改善街道的状况,这些都是我们为下一步的工作做铺垫。”
赵华散了一圈香烟,说道:“我同意朱书记的这个说法,拓宽公路不仅是为了招商引资,也是为我们的百姓办一件实事。现在我们大成乡的大棚蔬菜种植如火如荼,但是我们的公路无法满足大型卡车的进入,会给蔬菜的运输增添很多的成本。”
孟伟疑惑的看着赵华,赵书记这么怎么了,难道是向吴长贵屈服了,才换来继续回来当这个书记的吗?朱旭也不知道赵华在搞什么歪点子,竟然同意他的说法,只有文启才知道,这是赵书记一贯的风格,以事实说话,他相信赵书记还有下文。
不出文启才的意料,赵华喝了一口茶说道:“但是乡政府搞投资建设难道非要从农民身上获取吗?农经公司一下子把提成调到农民收入的百分之二十,那请问农民这样辛苦的弄蔬菜大棚有什么意义,收入和以前种粮食差不多,大伙还有积极性搞这个蔬菜大棚吗?”
农经公司的提成一下子提高到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这是农民承受不起的,农民的利润本来就只是不到百分之三十,还要交各种税收,所剩无几。这样一来,农民还不如原来种粮食呢。
赵华说道:“这样的结果只有一个,明年大家会把所有的蔬菜大棚给拆了,继续种粮食。”
朱旭之前没有做过任何的调查,对于农民的成本,利润也是一无所知,只是想当然的写出了一些数据。当赵华把这些确切的数据摆在他的面前,他也有点傻眼了。
朱旭吞吞吐吐的说道:“那我们可以下调我们的提成,百分之十我想总是可以的。”
“经济数据不是我们这几个人坐在这嘴里说说,百分之十,百分之五的,要经过充分的市场调研,要考虑到农民的成本,市场的风险等众多客观的因素。乡政府的建设不能依靠我们的农村,更多的要依赖我们的企业,状元令酒厂就是一个鲜活的例子,从目前的形势来看,今年状元令酒厂估计实现利税五百万不成问题。我们乡缺少这样的龙头企业,多几个这样的企业我们还愁没有财政收入吗?”
“五百万!”桑洋没有领导经验,首先惊呼道。
朱旭不屑一顾,五百万,你赵华在痴人说梦呢啊!状元令酒厂不过是前期销售了一千多万,还没卖出去了,今年那些经销商能够买完就不错了。区区利润也不到五百万,给你交这么多税收,酒厂还活什么。
其他委员也觉得赵华是在说大话,五百万的税收怎么可能,要是那样的话,就光酒厂就让大成乡打一个翻身仗。
赵华还觉得少说了呢,等过一二天央视的广告出来,他相信状元令酒厂的销售状况一定异常火爆。他已经吩咐王玉现在要加紧生产,不要害怕库存,酒又没有保质期。
当然赵华在抓产量的同时,也不忘提醒王玉不能盲目的扩大规模,一定要逐步的调整产业结构,像精品,品牌方向发展。赵华可不想步前生第一届央视标王孔府宴酒的后尘。
1994年11月2日,在首届中央电视台广告竞标中,孔府宴酒以3079万元夺得1995年“标王”桂冠。
几乎是在一夜之间,“喝孔府宴酒,做天下文章”的央视广告,让这家名不见经传的企业家喻户晓。夺标当年,“孔府宴”就实现销售收入9。18亿元,利税3。8亿元,主要经济指标跨入全国白酒行业三甲,成为国内知名品牌。
但决策失误、结构调整不力和盲目扩张使得企业很快陷入困境,加之自1996年国家对白酒行业实施的控制,2002年6月“孔府宴”品牌最终被零价转让给山东联大集团。
赵华说道:“这次我去北京,已经拿下了央视新闻联播后面的广告权,我想要不了多久,状元令酒就会名扬千里。”
赵华停顿了一下,说道:“朱书记提出的三年建设一个新大成的目标不变,但是之前所有的措施也不变,大家有什么看法没有?”
都不说话,赵华说道:“既然不说话,那我们表决一下!同意我的提议的请举手。”
孟伟文启才毫不犹豫的坚定的举手,桑洋犹犹豫豫的把手伸出来,被朱旭狠狠的看了一眼,又缩了回去。出乎所以人的意料,戴永杰把手坚定的举了起来。
赵华说道:“那就通过了,散会。”
………………………………
第七十六章 广告效应
戴永杰的态度出乎赵华的意料,他一向只是做好份内的事情,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还有点倾向于周系人马。政治立场很模糊。赵华不明白他为什么突然倒向自己,戴永杰开完会就直接回办公室,也没有什么表示。
赵华开完会,先后去砖瓦厂和农机厂实地考察了一下。这二个厂都已经停工了,砖瓦厂的空地上摆放着整齐的毛坯砖,上面的油布被刮的七零八落。高高的烟囱寂寥的树立在天地之间,没有一丝的活力。
赵华走进砖瓦厂的办公室,空无一人,办公桌上积满了厚厚的灰尘,各样的文件散落一地。
厂长匆忙的跑过来,看他那个样子像是从农田里过来的,陪同赵华一起来的是文启才,他小声的说道:“赵书记,他就是砖瓦厂的厂长杨天顺。”
杨天顺用搭在肩上的毛巾擦了擦头上的汗珠,道:“赵书记您好!”
“你这是在做什么?”赵华问道。
“砖瓦厂不生产了,不能喝西北风啊,我和家属盖了几个大棚!”杨天顺好不容易才把气喘匀。
赵华严厉的批评道:“一个厂长,不想方设法的盘活工厂,却自顾自的种地,像什么话啊!”
“赵书记,我们也想了很多办法,也试过,可是都不奏效,转头还是卖不出去,如今大家都去自谋出路了。”杨天顺似乎还有点委屈。
赵华说道:“现在到处都在建设,热火朝天的,你们生产的砖头为什么就销不出去?”
“唉,工人们工作积极性不高,上班是在混时间,生产出来砖的质量也不好,你说质量不好的砖,谁敢要!”杨天顺说道。
赵华点点头,还是体制的问题,要想盘活企业,就必须要打破体制上的局限。赵华想了想,说道:“要是这个厂是你自己的,你有没有信心把他搞好啊!”
“我自己的,这怎么可能?”杨天顺说道。
“你先不管可不可能,我只是想听听你的看法。”赵华心中有个大胆的计划。
杨天顺看了看赵华,说道:“说不准,我不太懂市场,虽然我是厂长,但是说到底也就是个农民,对于什么管理啊,市场啊真的是不懂。”
看来这些集体企业不仅仅是体制的问题,人才也是个极大的问题。
赵华随后又去了农机厂,厂里一个看门的老头,透过破败不堪的窗户可以看见里面的机器已经锈迹斑斑,再不使用恐怕就要报废了。
看门的老头要打电话给厂长,被赵华给拦下了,他只不过是实地来看一看而已。
以前只是听说乡里有这二个厂子,但是因为忙于农经公司的事情,一直都没有时间过来看,这次赵华就是想了解一下实际的情况。
文启才说道:“赵书记,盘活这二个厂子不容易啊!”
“这二个工厂虽然都是停产的企业,但是他们经营不下去的原因却不相同、砖瓦厂是体制的问题,建材市场是有的,农机厂是纯粹的市场问题,他的产品已经被市场所淘汰了。解决问题,只有找到产生问题的根源,才能找到良方。”赵华说道。
文启才兴奋的说道:“书记,你是不是已经有办法了啊!”
“天机不可泄露。”
状元令在央视播出之后,陈佩斯那搞笑的大眼睛,和父亲陈强抢酒喝的场景,常常让看广告的人会心一笑。状元令酒厂一夜之间红遍大江南北,供货商那边连连告急,缺货的电话是此起彼伏,不断有怀揣着大把现金的经销商要来代理。
但是状元令酒厂的那几个规定始终不变,代理商的数量也严格控制。
酒厂的工人们做梦都没有想到,一则小小的广告竟然有如此大的威力。酒厂的库存几天就被消灭一空,工人们加班加点的生产,但是还是没有办法满足供货需求。
工人们原来对王玉还心有怀疑,这一下对这个小姑娘佩服的五体投地。当工人们得知这则广告花了三百万,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不过他们也看见了产生的效果,自然也没有什么话可讲,还佩服王厂长的魄力。
最激动的是老厂长,当卞昌江听说这次广告花了三百万。卞昌江目瞪口呆,让这个小妮子当厂子真是一个绝对正确的选择,这么一个大手笔,虽然背后有赵书记的策划,但是要是换做自己,是绝对不敢这么做。
王玉她其实也是没有把握的,也不断的在犹豫中挣扎,不过有一点,她对赵书记是绝对的有信心。
王玉说道:“老厂长,我们酒厂现在的销售异常的火爆,工人们热火朝天的加班加点,大大小小的的干部十分的亢奋,车间主任朱佳春一直催促工人赶生产,上午还向我提建议,扩大生产规模。但是我和您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尤其是您,在酒厂的影响力是巨大的。”
“王厂长说的是质量吗?”卞昌江真的越来越佩服这个小丫头了,她没有被胜利冲昏了头脑,作为一个年轻人,实在是难得。
王玉点点头,说道:“质量是产品的生命,不管你的牌子多么的响亮,顾客最后喝的还是你酒的口味。第一次喝,可能是因为名气,但第二次喝的就是品质。只有优良的品质才能让顾客长久的喝下去,我们厂才能保持持续的繁荣。”
卞昌江点点头,说道:“我一定会严把质量关。关于扩建的事,我也不同意。现在酒厂严重缺少技术工人,一旦扩建,质量肯定会成为问题。”
“扩大规模要循序渐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王玉说道。
朱旭此时的心理很不是滋味,前二天还觉得赵华是在吹牛说大话,但是照这样的形势下去,不仅能达到赵华说的数目,还可能远远超过。
大成乡大大小小都干部都对赵华佩服不已,赵书记人家这才叫大手笔呢,和朱旭在农民那微薄的收入上做文章相比,朱旭显得小家子气了。
酒厂的广告效应还远非于此,市政府和县政府分别打电话过来,指定状元令酒作为接待用酒。
………………………………
第七十七章 企业改革讨论
谭良富的办公室里,赵华是来县里参加夏粮工作动员会的,这会议和大成乡关系不大,大成乡只有少量的农民在自留地里种了些玉米,面前很少。但是作为大成的党委书记,会议还是要参加的。
会议结束后,赵华首先来到了谭良富办公室,谭良富一副愁眉不展的样子,赵华问道:“谭叔,什么难题困惑着你啊!”
谭良富指着桌上的一份文件:“你看看这份报告。”
赵华拿起桌上的文件,是关于魏县企业上半年的经营状况的一个报告,报告中现实,魏县基本所有的国营企业集体企业都处在亏损的状况嘛。
谭良富说道:“去年全县的企业实行了厂长责任承包制以后,出现了短暂的繁荣局面,但是今年的情况不容乐观,很多企业甚至都发不出工资来了。你再看看这份文件。”
谭良富又从抽屉里拿出一份报告,是关于嘎子乡的私营企业的发展状况报告,相比国营企业和集体企业,却完全是另外一种景象。嘎子乡现在有十几家私营企业,企业的效应蒸蒸日上,有不少企业是成倍的增长。
“我就纳闷了,国营企业无论在资金还是政策方面都要优于私营企业,可是结果确实截然相反的呢。”谭良富显然无法理解。
这样的结果赵华当然不会感到意外,这当然不是魏县的个别相信,很多中小国营企业和许多大的国营企业都面临着这样的问题。
经济工作理应由吴长贵来负责,赵华问道:“吴县长有什么良策吗?”
谭良富摇摇头,要是县政府那边有什么办法,他也不用这么头疼了。虽然经济工作是由县长主抓,但是他作为书记,自然要主持全面的工作,如果魏县的经济工作一塌糊涂,他谭良富也要负主要责任。
承包经营责任制是在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基础上,按照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原则,通过签订承包合同,确定国家与企业之间的责、权、利关系,使企业具有自主权的经营管理制度。其基本形式是“两保一挂”,即企业保证完成承包合同规定的上缴税利指标,保证完成国家规定的技术改造任务,工资总额与实现利税挂钩。承包经营责任制具有包死基数,确保上缴,超收多留,欠收自补的基本特征,较好地处理了国家与企业之间的利益关系,调动了企业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活力。
赵华说道:“承包经营责任制的突出问题是,企业分配向个人倾斜,包盈不包亏,助长了企业重生产、轻投资、拼设备等短期行为。同时,企业承包制按一户一率,企业不能公平竞争的弊端也日益暴露出来。”
赵华喝了一口水继续说道:“承包经营责任制一个重大缺陷,承包制“一对一”谈判强化了政企不分,承包制只有激励没有约束,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了,但所有权不能约束经营权。经营者滥用经营自主权谋取私利或小集体利益,“内部人控制”,短期行为,以致普遍出现企业承包一轮,国有资产流失一轮,富了和尚穷了庙,后果严重。”
谭良富突然想到在自己代理县委书记赵华和自己就讨论过这个问题,当时企业就已经出现了这样的问题。赵华提到过股份制改革的问题,当时谭良富没有太在意,但是今天想想看来赵华是有远见的。
股份制谭良富也是有所了解的,但是谭良富还是想听听赵华的意见,谭良富说道:“你来谈谈股份制改革。”
“股份制企业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利益主体,以集股经营的方式自愿结合的一种企业组织形式。它主要有以下几个显著的特点:一:通过股份制公司这种财产组织形式,可以把不同形式、种类的资本组合在一起,形成资本集聚,充分发挥社会资本的力量。二、通过股份制公司这种财产组织形式,可以把不同性质的所有制经济,甚至完全对立、矛盾的所有制经济组合在一起,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共同推进生产力的发展进步。三,通过股份制公司这种财产组织形式,可以把分散的、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生产力迅速联合成为集中的、高层次的、集约的社会生产力。才能真正构造成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跨国经营的大企业集团。四:通过股份公司这种财产组织形式,可以为建立产权“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企业制度奠定良好基础。使企业真正具有法人财产权,可以独立运用和经营所有者投资形成的资本。五:通过股份制公司这种财产组织形式,可以形成新的监督和激励运作机制。国家按投入企业的资本额享有所有者权益,对企业的债务承担有限责任;企业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政府不直接干预企业经营活动,企业也不能不受所有者约束,损害所有者权益。这就可以使投资者、经营者和管理者发挥所长,实现动态最佳组合,以创造良好的业绩。明确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公司法人财产只能属于公司法人所有,而并非是股东所有。任何股东作为个人,无权干预公司法人对自己的法定财产行使各项法定权力。所谓的出资者所有权,既然出资者是股东,出资者所有权就是股权,而且只能是股权。”
谭良富想了很久才说道:“党内会有人诟病我们是在搞私营经济。”
“其实这样的改革在前年已经在悄悄的试点,不过影响力不大,还没形成一股力量。我认为股份制不是资本主义的专利,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是发达的商品经济的产物。无论中国现在不搞,今后发展恐怕还会有股份制这种形式存在,我是这么看的。那么,从它的内部机制来说,股份制我认为不是两权分离,而是三权的分离和统一。什么是三权的分离和统一呢?就是说,股份制是股权、法人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和统一。而且,它们各有载体,各负其责。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说,是一荣具荣,一损具损。”
谭良富听的很仔细,不断的纸上记录赵华说的话,赵华说完,他写了一会,才停下了笔。谭良富说道:“我想把他整理出一篇文章发表出来,让大家讨论讨论。”
“还是我来!”赵华说道。
谭良富也不推脱,这样的文章要在有影响力的报纸上发表才起到作用。他知道赵华能做到这点。
他提醒道:“不要再像上次那样,把你的大名签上去了。”
“吃一堑长一智,我会用笔名的。”赵华说道。
………………………………
第七十八章 砖瓦厂改制
赵华的文章还没有寄出去,他已经在着手对砖瓦厂进行改制,他也是在为谭良富做一个铺垫。要想在全县进行股份制改革的难度可想而知,非常之大。
对砖瓦厂的改制的想法其实赵华早就盘算过了,现在也刚好为谭良富做一个示范。其实赵华最开始的想法是通过变卖国有不良资产的方式,直接把砖瓦厂卖出去。
但是赵华觉得一口吃不了胖子,还是要一步步的来,就这股份制改革遇到的阻力都不会小。
赵华把杨天顺照过来,赵华开门见山的说道:“杨厂长,乡里要对砖瓦厂进行股份制改造,允许私人对企业进行投股,投股之后政府作为股东,只参与公司的分红和企业重大决定的讨论,不直接参与企业的管理和经营,不知道你有没有兴趣。”
本来赵华还满心希望,谁知道这个杨天顺直摇头,赵华有点高估了他的胆量和魄力。
杨天顺自然有他的小九九,赵书记虽然口头上说政府退出公司的经营,要是万一自己把钱投进去了,政府又不认账了怎么办。和政府打着官司,自己是没办法说理去的。
但是杨天顺的退却,并没有熄灭赵华要进行企业股份制改革的信心。
当赵华把这样的议题抛到党组会议上,一波掀起千层浪,党组成员都被赵书记的大胆吓的不敢说话。
朱旭第一个站出来反对,说道:“这不是把公有制改成了私有制吗,我提醒赵书记,这可是原则问题,我坚决不同意。”
“朱旭同志,你不要上纲上线嘛,我们的政府还是握有企业的股份的,只不过是退出了企业的经营管理而已。”赵华早就意识到会遭到激烈的反对。
包志成说道:“我们失去了对企业的控制,这样是要出问题的。”
赵华吹了吹漂在茶杯上的茶叶,喝了一口茶,停顿了一会,缓和一下气氛道:“一个小小的砖瓦厂能出什么问题,怎么能说政府失去对企业的控制呢,企业不过是生产经营活动,我们又要控制什么,只要我们的法律和行政进行监督进行监督就可以了嘛!我们改革就是摸着石头过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