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修修仙种种田-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人家柳圆圆就全家搬迁了。于是孙晓雷那段还没开始的爱情就夭折了。不过,这小子为了柳圆圆倒是到现在都没找女朋友。
从此以后,这丫的就对张伟有一种莫名的信任,只要张伟说做的,没有做不到的,也不知道是他运起好,还是真有这个能力,张伟前些天说来农村,这斯进了农村就发展了起来了。看见张伟在山村的发展,孙晓雷对张伟的信心暴涨。这边还没有把鱼苗放进水里,他就想着卖鱼的事情了。
这其中的奥妙,张伟自然是不明白了:“这和我现在养鱼有什么关系啊?”
孙晓雷也不点明,看张伟不反对,那就是这鱼的销售也是他的了,孙晓雷很期待着张伟养的鱼的味道,张伟好吃黑鱼,孙晓雷这丫的却是啥鱼都喜欢吃。期待着吃,也更期望着他的鱼能尽快上市,这样他才可以赚钱啊。
“嘿嘿,哥们对你有信心,说定了,这鱼苗我供应,鱼让我负责销售好了。”
孙晓雷张口把鱼苗前都给包下了。不过,既然有人出钱,张伟自然也乐意。
“还有个事情要给你提个醒,咱们省农科院的可能盯上了你的种植技术。昨天我爸拿那黄瓜去做鉴定,听我爸说过几天农科院可能要来人考察,如果可行准备让你把这个技术给推广起来。”
如果真的推广了起来,这样对于小青菜的垄断销售的孙家,并不是什么好的事情。不过,技术掌握在张伟的手里,推不推广也在张伟,在这个事情上他们孙家绝对不会说什么,说不定推广了以后他们可以继续做大也说不定。依他们和张伟的关系,有钱赚第一个考虑的绝对是他孙晓雷,绝对不是别人。
如果这种技术让国家看上,自己也不介意推广开来,毕竟是为国家有利的事情嘛,可是张伟知道他这种作弊的手段种植出来的作物根本没有推广的可行性,就算张伟在爱国,也不会把芥子交出去的。那可是他修仙的最后的希望了,张伟虽然知道这蔬菜可能会引起别人的注意,只是没想到这么快,才开始就这样了以后,得想个办法了没有了芥子内的息土,这种技术也就没有推广的可行性。不过,这件事情也给张伟提了个醒,以后,还是小心点吧。种的东西能不卖就不卖,留着自己吃也可以。原本张伟除了小青菜,就没指望其他的东西能卖多少钱。
既然有了戒心,张伟自然要把这事情弄个明白:“农科院是什么时候开始注意这菜的?他们是怎么和孙叔说的?”
“这事我看你心里注意点就可以了,不过,我看你们这村就张爷你们俩种,估计这技术也不是好推广的事情。临来的时候我爸让我告诉你,他说农科院在鉴定出来小青菜的时候就开始注意了,他们一开始准备用你的小青菜作种苗然后结种子来自己在培养新品种,可是他们种上你的小青菜以后,那青菜就是长棵,愣是不开花,没办法,他们说这是一种新的基因技术。自己也破解不开,当我爸拿黄瓜去做营养鉴定的时候,他们知道了你又有了新的品种,于是就告诉我爸,说是农科院准备和你合作推广这项新的种植技术,让我爸转告你,过几天农科院会来人,让你准备一下。”
孙晓雷在这个事情上可不敢打马虎,很仔细的把事情的始末转告了张伟。
只要没有自己的息土,那就不会有高营养蔬菜的种植,那么,这项技术就没有推广的可能:“推广是不可能的,他们要来人也随便他们,你回去让孙叔转告他们,这技术没有推广的可能,如果要来考察的话,随时欢迎,只要他们能把技术学走,那就是他们的。”
既然事情已经出现了,堵是堵不住的,那就疏吧,反正芥子在自己身上,也不怕他们偷了去,就是偷了去,这个芥子也已经认张伟做主了,他们也打不开。再说了,现在带玉的这么多,相信还没人会注意到他这个假田黄石上面来吧。
第二十一章 回家
如果是真扎的技术,张伟还是真的可以推广一下,推广还可以赚钱不是,人家农科院是和自己合作,而不是收购自己的技术,但是,张伟这是作弊,你作弊了还敢和政府合作,那不是找死吗?
送走了孙晓雷,张伟满脑子里也都是这种事情,没想到只是想安稳的生活,如果可能,在平淡的修修仙,这事情咋就这么难办呢?不过,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事情还没有发生,张伟这丫的也就不去管他了,再说,眼前的事情还不少呢。其实,做个农民也挺不容易的,盘算着自己手里的活,张伟这斯又开始又点感慨了。
庄稼活,不用学,人家咋着咱咋着,说起来挺容易的,其实也不是那么回事情。就比如插秧,张爷教了两遍张伟如何去插秧。可是这丫的就是插不直,说是比照着第一颗秧苗当作参照物,然后退着向后插,同时还要观察一下旁边一垄的距离,不过,张伟插着插着就歪了,愣是插不直。
人家张爷插过去垄垄给线打的似的一照一条线,棵棵如同列队的士兵一般,可张伟插的就是歪扭七八的,看上去如同长虫过路,扭扭曲曲,不过还好,虽然扭曲,但是并没有差别太大。用张爷的话说,总体还算在能接受的范围,就不用返工了。不过,后边的几垄,张伟插的还可以了,虽然不可能是仪仗队列队,但是,总体看上去也像新兵入伍了不是。
张伟爷俩把水稻给插好了,接下来就要整理水路的问题了,二亩水稻田分成两份,一边一亩,一亩在中间留上一条一米宽的水路。所谓的水路就是把这一米宽的部分在挖深三十公分就可以了,当水稻田的水少的时候,这部分水路不会太浅,依然能游鱼就可以了。又花了一天的时间顺好了水路,不过,看看时间今天都是四月二十八号了,收拾东西,明天回家。
这两天老妈可是一个电话接着一个电话的崔,如果再不回家让老妈杀到这里来那可不就是多么美妙的事情了,如果不回去,老妈电话里说的可清楚,以后就待在家里吧,什么时候结婚了,什么时候才让出来。如果真的是那样,那可就完了啊。
也许就像张爷所说的那样,人那,怎么可以离开了土地,两脚不沾地,接不到地气,是不行的。也许是因为在天庭就是土地神,反正,张伟是挺喜欢现在这样的生活的。种种田,卖卖菜,小日子也挺舒服不啊。
不用冒着风雨雷电去上班,天天也不用看谁脸色受人管,小日子过的挺滋润,月月收入也不凡。现在连同黄瓜一起每天收入怎么说也有三百块。吃不愁,花不愁,唯一的不好就是修仙还没什么来头。
于是,二十九号一早,张伟又起了个大早,一早上摘黄瓜,拔青菜,忙的不亦乐乎,黄瓜捡最嫩的,青菜捡最好的,既然给老妈带,当然要带最好的。忙碌了一早上,张伟终于把自己认为最好的蔬菜都给老妈带了些。
绿油油的小青菜,顶花带刺的嫩黄瓜,小擀杖粗大葱,味道极浓的蒜苗,还有没有吃过的白白胖胖的大白萝卜。连同张爷给带的山货,整整搞了两大筐,估计老妈吃上半个月是没问题。让中午到来拉菜的孙晓雷看的眼都直了。直怀疑这张伟是不是把菜园里的菜全部都给他老妈摘了去了。
坐上孙晓雷的小皮卡,一路平安的送到家,张伟虽然离家不到一个月,可进小区门了却有进家情怯的感觉,张伟一说,孙晓雷笑张伟没出息。
张伟,孙晓雷二人把蔬菜抬进家,小区的人看到了直问张伟妈是不是改行贩卖蔬菜了。不过,张伟妈到没什么,笑呵呵的说着这是他儿子种的,带回来孝敬她老人家的,眼看着儿子种点菜,一人的收入菜居然赶的上他们老伴俩人的收入,张伟妈也就逐渐的不那么反对儿子在老家种菜的事情了。当然,儿子在农村种菜这种事,张伟妈也打算不准备在隐瞒下去了,现在金钱社会,有钱就是爷,甭管你干啥,金钱至上啊。
平时张伟妈的蔬菜多了吃不完,也曾送给小区的邻居吃,极品的蔬菜自然是很受人青睐,吃完后那些人都纷纷的问伟妈在那里买的菜,张伟妈自然不好意思说是儿子给的,只有说是超市特供菜,便宜买的多,没吃完。张伟妈自然不好意说是他儿子现在在老家种菜呢,毕竟你说你一大小伙不在城里好好找份好工作,跑到农村种啥菜不是,再说,现在社会你没份好工作连个媳妇都不好找。
儿子还要找媳妇,更没好工作,这种菜的事情自然不能给别人说,到后来张伟妈被人问的找不到地,那些人去超市自然买不到这蔬菜啊,以后张伟妈再吃不完的菜也就不送给别人吃了。孙晓雷去张伟那拉菜,那是一天一趟,张伟妈吃的菜当然也是新鲜菜,自家地种的菜,不值啥,但是一卖给别人真的就值啥了。
最近孙晓雷给张伟妈自然没有少送青菜来吃,孙晓雷家有的自然也少不掉张伟家的份,不过,张伟这次用筐来送,还是太多了点吧,被邻居看见自然以为张伟妈这是该行买菜了怎么滴。虽然他们也知道张伟妈还不至于改行卖蔬菜,但是这菜成筐的向家抬,也没听说长伟家有啥事,邻居们自然很吃惊,在加上这蔬菜显色鲜艳,卖相极好,长买菜的妇女都知道这是极品的蔬菜。
看见邻居在那夸蔬菜好,张伟妈也就不在隐瞒张伟种菜的事,反正这么多蔬菜也吃不完,张伟妈当场决定来个蔬菜大派送,一筐张伟特意选拔了半个早上的青菜被张伟妈送的几乎底朝天,还好另一筐萝卜黄瓜的算没向外送。不过,张伟妈送出去的蔬菜自然有收获,张伟种植的蔬菜不但在小区里打响了名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小区凡是拿到张伟妈蔬菜的都答应帮忙给张伟介绍对象。
同时,住在这个小区的虽然不算这个城市最上层的人,但是张伟种植的特种青菜还真有人吃过,经过这么一说,张伟这个平时闷实的小伙子真的还成了小区里的名人。
第二十二章 相亲
儿走千里母担忧,虽然张伟并没有他老妈想的那样黑瘦的模样,并且看起来白白嫩嫩胖的,皮肤一点都不像经过风吹日晒的模样,不但不显老,反而更显嫩,但是老妈依然是问寒问暖,唏嘘不已。
人要衣衫马要鞍,换上一身名牌西装的张伟看起来到也人模狗样,配上那白嫩的皮肤,年到二十七的张伟居然给人有种奶油小生的感觉,装扮完毕的张伟从四月三十号就开始了他的相亲大会战,五一加上星期总共七天假,张伟妈可是把行程安排的满满的,看来在张伟没来以前老妈就已经把事情准备好了。
其实,这找对象,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上辈子是神仙,自然没有谈过恋爱,这辈子以前的时间就想着下界时间到了再回天庭做神仙,这一个月的时间忙着种田,想办法筑基修陆地仙,更没时间想这个问题。不过,现在是陆地仙没修成,张伟自然也是凡人了,在说了,张伟走在大街上看人家青年男女亲亲喔喔,甜密的样子,张伟的心里,真的还有点羡慕不是。既然做不成神仙,上辈子又不知道女人的滋味,这辈子,张伟真的也想找个伴儿了。
当真的想找的时候,其实就是这么难,这几天来张伟每天最少见俩对象,多了要见三四个。可最终的结果不是他不满意,不是别人看不上他,本来有个和他聊的挺好的,一听张伟说自己是个种菜的,对不起,俺是找老公,不是找农民。这弄的张伟郁闷了好久,这老公和他是个种菜的有什么关系吗?再说了一般人真的吃不上他种的菜呢。
还有的女孩更直接,上前先来大吃上一顿,接着拉着张伟就去逛专卖店,完了还让张伟去付帐。饭吃了,衣服买了,一听张伟没车还没房,那就一句话,以后再聊吧,临走还给张伟来一句:没车没房你谈什么恋爱啊。
有的讲工作,有的讲世家,有的讲车房,有的还要讲身份。以前张伟见面根本是应付,现在真的找起来才知道真的不容易。为此,这两天老妈没少在自己旁边说自己没诚意。
几十个女孩见过去了,张伟彻底对这没了信心,但是,总把不住老妈的苦苦哀求,五月五号,张伟在老妈的威胁下上午在去见了最后一次面。老妈保证这还是有素质的人,等张伟见了面才知道老妈为什么这么说。高等教育当然要有点素质不是。
早早的吃过饭,在老妈的催促下,梳妆打扮整齐,张伟手里拿上老妈昨天给买的一束玫瑰花,按照老妈给人家约定好的见面方式,来到了哥顿咖啡厅。在二楼找了个靠近窗户的位置,要了杯咖啡,把玫瑰放在了桌子上,这枝玫瑰就是见面的信号。然后拿起了本杂志坐在那里看了起来。
此时时间才八点左右,本来就靠下午营业的咖啡厅并没有多少人,听者萨克斯吹奏的轻音乐,张伟看着手里的读者,感觉到这次老妈的安排,还挺让他满意的。
约莫在十点半左右的时间,张伟才等到他要等的人。
“请问,你是张伟先生吗?”
正在聚精会神看杂志的张伟听到有人叫自己的名字。嘴里一边应是,边合上杂志去看来人。
一眼看上去,挺清秀的一个女孩:脚上穿着一双白运动鞋,白袜子,下身穿着一条颜色略淡的牛仔裤,上身穿一套大红绿格子衬衫,一头乌黑的青丝用一条粉红的丝巾略微的束在肩被上。一张面孔虽然不是很漂亮但是看上去给人的感觉却是很舒服。
“你好,我是张伟,你是刘丽女士吧。”
应付第一次见面张伟已经游刃有余,丝毫不见紧张,站起来的张伟随手把杂志放下然后请对方做下。随后又招来了服务员。
“不好意思张先生,昨天和几个同学玩的太晚了,今天没起早,让张先生你久等了。”
看刘丽略微有点紧张的模样,张伟感觉到对方可能没有经过相亲的考验,随后刘丽也点了一杯咖啡。
“其实,张先生,我先给你说声对不起,这次来相亲只是我妈妈强安排来的,我来是为了应付我妈妈,请你别见怪。”
刘丽搅动着杯子里的咖啡,头低着,有些不好意思的先把来的目的说了出来。
刘丽这话说的张伟一楞神,没想到女孩子还有和自己以前的命运一般,只要有时间就被老妈拎着去相亲见面,而其还很直爽的开始就把目的说了出来,这让张伟心里很喜欢。
“这道没什么,我以前也有过这样的经历,老妈命令,莫敢不从啊。”
张伟看着眼前的刘丽,又想起了自己被老妈逼着相亲的以前,自己这一次不也是为了应付差事吗:“其实我们俩来到这的目的都是一样的。”
刘丽听张伟也和自己一样的目的,也是一愣神,既然来了,那怎么也都要应付一下差事不是,这可是老妈托人给找的,又不是介绍所给整的,如果是介绍所直接回绝就是了。为此,昨天晚上她可是和几个相过亲的同学讨教了好几套方案来应对不同的人。
进门先观察,这个刘丽也观察了好一会,二楼上午本来就没几个人,而桌子上搁玫瑰花的也就一个桌子,并且是个打扮讲究的男人在那里坐着,不要想这也和昨天老妈说的接头暗号相符合。观察就大观察一会了吧,刘丽自己在楼梯上站了将近十分钟,这男的就是在看杂志,而且貌似很专心。说明这个男的并没有等的很不耐烦,那也就是说这个男的修养还可以,根据同学的意思,那就是可以聊聊了。
因为是通过朋友介绍的,如果不去,也太说不过去了。本来在楼梯间都已经想好托辞的刘丽最后还是选择了以诚待人。本以为等待的是对方愤怒而去,没想到对方和自己是一个目的,既然都一样,刘丽本来还有点紧张的心里顿时就放松了下来。
人一放松下来,自然也不免的打量一下张伟:一张脸孔看上去给人的感觉很和善,白白嫩嫩的皮肤让刘丽看的嫉妒不已,自己的脸上到现在还有两个小痘痘,这个张伟看上去也就像是自己的一个学弟一样年轻。
张伟并不是多健谈,也不擅谈,刘丽也完全把张伟当作了一个学弟看待,等张伟说出了实际年龄他是怎么都不相信。
一杯咖啡两个人,几个话题,一座就是一上午,相谈甚欢,结果却双方一个知道对方叫刘丽,在校研究生,另一个叫张伟,一个种菜的,其他的,彼此双方连个联系方式都没留。
第二十三章 鱼苗进稻田
五月七号,张伟坐着孙晓雷的皮卡,连同孙晓雷联系好的送鱼苗的车,一同开往了童山镇张哇村,两千尾黑鱼苗,五百条黄鳝,准备正式落户在张爷的稻田地。张伟他们的车还没到。村头上已经很多人在等着观看了。这是张哇村继张兵稻田养鱼失败后,又一次稻田养鱼。
这个时候的村民可以说是最清闲的时候,稻子已经插在了地理,只要平时稻田管理跟上,不出现不可抗拒的天灾,人们就可以在家等着收稻子就是了。
当车到了村头的时候,只要在家里的村里人几乎都来观看,张爷的身边放了两盘很大的红鞭炮,看见车刚进了村,一挥手,旁边的两个小年轻就噼里啪啦的燃放了鞭炮。张爷头前带路,整个村里上百口人声势浩大的开去张爷家的稻田地。
田里的稻子经过了一周的生长,已经进入了高速生长的时期,放眼望去,绿油油的一片,整片稻田都是长势喜人,淡淡的青香随着和风飘荡,让人心醉,让人流连。
刚下了车的孙晓雷看着满眼的碧绿稻子都已经几乎遮挡住了下面的水面,微风吹动,碧浪起伏,清新的空气瞬间流淌全身,洗涤着人的灵魂,一阵舒服的感觉流淌在心头,孙晓雷现在有点明白了张伟为什么这么喜欢这片小山村了,但是,他孙晓雷虽然向往,现在却不是他定居的时候,如果老了,养老到是个好地方。
这边张伟忙碌着向村民门散着烟,张爷那边招呼着村里的几个身体力壮的人从卡车上帮忙把鱼苗抬下来。已经有一两重的鱼苗看起来已经是不小了。两千尾黑鱼苗分装十个水箱子,黄鳝苗装载了一个箱子里。黄鳝种苗也是稻田放养的大种苗。
看着箱子里的鱼苗缓缓的被放进了稻田地,张伟的心情顿时有点紧张了起来,毕竟,他也没有把握一定能够成功。不过,孙晓雷倒是信心十足,看着鱼苗一尾一尾的放进了稻田,仿佛看见了一张张老人头在向他招手一般,满眼的金光闪烁。
“小伟,这鱼苗这么大,这次一定投资了不少钱吧?”
一直站在张伟旁边嘴里擒着烟,迷者眼睛的老村长问着张伟。老村长永远一幅仿佛都睡不醒的样子,样子看起来很和蔼,不过,在村里面威信绝对是没一个人敢说个不字,虽然现在已经不任村长了。因为他,曾经在闹饥荒的时候,村里没有饿死过一个人,国家动乱的时期,他的辖下村庄依然平静如常。村长做了大半辈子的村干部,在这个村上没有受过他恩惠的人真的还不多。
最主要的是老村长不为私,肯为村民谋利益,就算现在不做村长了依然把村民放在第一位。这位看起来仿佛是快要睡不醒的老头子,张伟不但听老爸多次提过,张爷称赞过,甚至全村人说起来都要尊重的人,张伟也是出自内心的尊重他。张爷更是每天都要摘上新鲜的蔬菜给他家送上一把。
“是的村长爷爷,这次黄鳝和黑鱼苗一起投资将近一万多块,这还不算鱼饲料,估计到了收鱼的时候可能也要将近两万块吧。”
老村长的辈分在村里很长的,虽然他不做村长了,还是很喜欢别人在叫他的时候能加上村长这个称呼。
“嗯,这次投资的不是小数目啊,有把握吗,小伟?”
听见张伟亲口说出一次投入这么多,老村长那双眯着的眼睛也略微的挣开了一下,毕竟,近两万的投资对他们村上的人来说还不真是个小数字,能拿的起的估计是有,但是真正舍得投的真还不多,就是上次张兵家养鱼也只是投了三万块吧,那还是普通的鱼苗。
“应该还可以吧,我这也是第一次试验,只有到收鱼的时候看情况。”
说真的张伟心里也真的是没一点把握,本来以为几百尾黑鱼苗在加点黄鳝,也用不了多少钱。没想到孙晓雷这小子一下子把黑鱼苗增加了几倍,貌似这个价格也不便宜。既然买来了,如果真的失败了,张伟还是打算把这个钱再补给孙晓雷。
老村长听到张伟含糊的回答,心里也有了计较,本来吗,这鱼苗还没撒到水里完呢,谁也不敢给你保证一定成功不是。
“小伟啊,你看这个稻田养鱼有推广的可能吗?前几年张兵家养的时候最后根本没成功,养的鱼不是不合格,出不了水,就是死亡率太高。最后弄的是没钱赚,还赔了不少钱。这两天咱们村出外打工的年轻人都打电话回来说最近厂子不景气,问回村能干点啥的,你是城里的孩子,也是大学生,有见识,到时候给出出注意。”
老村长为村民着想,为村民们谋福利,这让张伟很敬佩。敬佩归敬佩,但是他这是作弊啊,作弊就不可能摆在阳光下。
“这个,村长爷爷,我知道你是为了大家能过上好日子。不过,我对这方面也不怎么知道,对农村的情况也是不熟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