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快亏成麻瓜了-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也就随便吐槽一句,主要就是测试一下怎么发微博。
搞得他多不讲理似得。
不过这对新婚夫妇确实特别的会做人,言谈举止都特别的真诚。
可惜林冬没办法喝酒。
不是他矫情。
主要是他对酒精过敏,而过敏的反应也不是起红疹什么的。
他在小的时候第一次展现出巫师的天赋,是在他偷尝了一杯黑啤之后,当时他体内隐藏的魔力直接暴走了。
尽管随着他对魔法的掌控越来越纯熟,即便是喝酒也不见得还会暴走。
但是小时候的事情给他留下了极深的心里恐惧。
所以,他拒绝一切形式上的饮酒。
饮食中附带的酒精,比如啤酒鸭什么的反倒没事。
在申城待着等待电影节开幕的这几天,林冬是经常出去蹭饭。
单就微博关注的那几个人,就轮着请了林冬一顿饭。
孟超也没有失信。
真的带着林冬吃了申城一家山间堂赣菜馆。
林冬对瓦罐汤这东西赞不绝口。
接下来就是第14届申城国际电影节,这是林冬来申城的主要目的。
然而参加了之后,他才发现,红毯上全都是摆弄风姿的清凉女士,还有自以为很帅的油腻男士。
林冬的风格就是从红毯上匆匆而过,都不带停下来给人拍照机会的。
进去之后,他才发现里面竟然没有吃的东西。
没吃的?
没吃的!
这难道不应该是一场宴会吗?
而他只看到了一排排的座位。
举办方将他的座位和《钢之琴》的剧组安排在了一起。
他就全程一脸茫然的看着一部部的电影获奖、领奖、发表激动人心的获奖感言。
从中能够体验到电影人的艰辛不易以及奖项加深的荣耀。
但是这些跟他一点关系都没有。
为了蹭这一顿,他中午都没怎么吃饭。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肚子越来越饿。
就连旁边的人都能听到他的肚子在咕咕的叫。
还好,电影节结束了之后,《钢之琴》剧组请他吃了饭,不然这一趟的申城之行,将会给他留下无比痛苦的回忆。
《钢之琴》在本届电影节不算颗粒无收。
收获了传媒大奖的“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演员”、“最佳女演员”。
但是金爵奖主竞赛单元一个也没有。
不能不说是个遗憾。
张艋慎重的将“第十四届申城国际电影节,传媒大奖,最佳影片”的奖杯慎重的交给了林冬。
此后的一段时间,克莱斯特文化传媒的展柜中又增加了关于钢之琴的两个奖杯和两本奖项证书。
正如张艋导演在领奖的时候屡次说的那样。
如果没有这家公司的慷慨解囊,就不会有这部电影出现。
这也是克莱斯特文化传媒这个名字真正亮相于各大媒体——《失恋很多天》开机仪式那次不算,公司的名字甚至不如林冬本人吸引媒体记者。
歇了一晚上之后,林冬就踏上了返程。
“林总早。”
俏丽的前台宝贝儿在林冬走进公司的时候齐声问好。
其中一个分不清是宝儿还是贝儿的满脸激动的夸赞道:“林总您昨天在电影节上实在是太帅了。”
林冬很懵,他啥都没干。
“谢谢,七喜哥来了没有?”
“七喜哥没到,但是来了一位访客,他自称叫王影。”
钱没到账,心里就不踏实。
得到林冬承诺的王影,这几天一直处于煎熬的状态,今天他一大早就赶了过来,在公司门口等了快两个小时,一直等到前台小姑娘上班。
这个克莱斯特文化传媒公司为毛十点才上班。
而且空有这么大的场地,却几乎没有什么办公的人员。
王影等了半天,搭理他的就只有一个不断推销各种调酒的红毛非主流小年轻。
他不知道这种调酒要不要收钱,要收多少钱,所以他只能委婉的拒绝。
“让您久等了。”林冬很抱歉地和他握手,各自归坐。
“林总,这是我电影项目的立项书,我来帮您解读一下。”王影开始往外拿资料。
“不用了,”林冬摇摇头。
打了一下桌子上的办公电话,请财务的施珊珊进来,一起商量了一下合同的条款。
就这样,王影以极快的速度,签了合约,拿到了钱。
………………………………
第033章 做纪录片不如做综艺(求推荐票)
上次得到的系统起始资金是三百万,而这一笔投出去的却只有两百万,所以不符合结算的条件。
林冬得等杜启喜上班约见那个什么《箭箭扎心》的制片人。
可惜七喜哥一整天都没来上班。
林冬只好乖乖的做作业。
下周就是期末考试。
考不及格就不给学分,到时候毕业都毕不了才丢人呢。
想当初在霍格沃茨上学的时候,他怎么说也是学霸来着,要不然也不会顺利的成为一名傲罗。
杜启喜也没有回宿舍。
他的电话也打不通,如果不是他室友说什么七喜哥闭关去了,林冬都要打电话报人口失踪了。
直到林冬期末考试结束,开始放暑假了,他才灰头灰脸的出现。
“电影拍完了。”
“没过审,不给上。”
“他们说我拍的根本就算不上电影。”
俗话说男儿有泪不轻弹,一个看起来至少四五十岁的大老爷们哭成狗也是挺渗人的。
“呃……这都是小事,咱再拍一部不就行了。”
林冬不知道该怎么安慰他。
总不能说,现在失败不算什么,以后失败的日子还多着呢!
“林总啊,我实在是对不起你。”
“不,你没有什么对不起我,我觉得你挺好的。”
越来越像是肥皂剧的对白了怎么办。
林冬选择转移话题,问道:“七喜哥,我上次跟你说的纪录片……”
“林总,还是你看的真切,是我忘乎所以了。”七喜哥果然被转移了注意力,用袖子胡乱的擦了擦脸,抓着林冬的手说道。
“啊?”这又是几个意思。
“是我不知道天高地厚,连一部毕业作品都没弄好,就想着拍商业大片,幸好你提醒了我要脚踏实地。”杜启喜非常感激。
“我不是……”
林冬就是为了能公费吃喝。
“我明白你的苦心,你对我如此的看重,我一定不会让你失望的。”
杜启喜见缝插针的表忠心。
“七喜哥,咱先不说这个,我让你搞的节目你准备的怎么样了。”
林冬真的快受不了这家伙了。
你说话归说话,你能不能放开我的手。
刚才你擦眼泪鼻涕的,手上还黏糊糊的呢。
“林总,我经过了一番深思熟虑,觉得做纪录片太亏了。”遇到自己的强项,七喜哥瞬间就恢复了自信满满的模样。
“为什么啊?”
亏好啊,如果又能吃美食又能亏,那岂不是一举两得。
“你想啊,纪录片赚不到什么钱,就算咱们拍个三五集都不见得能够收回成本,而且咱们这个又属于山寨,搞不清楚那边的态度是什么,人家说封杀咱们就封杀咱们。”
封杀正好,一毛钱都赚不到,投多少亏多少。
但是眼前这货是个毒奶啊。
万一他说的都是反话,将来这纪录片超越了华视做的《舌尖上的吃货》,卖出了大价钱,岂不凉凉。
“所以我觉得,咱们不如把这个美食项目给做成综艺。”
综艺?
那是什么鬼?
而杜启喜显然不觉得林冬听不懂这种常识性的概念。
自顾自的继续说道:
“咱们做成一个美食综艺节目,每一期都去一个地方吃当地最有名的美食,一期一期的做下去,做出来卖给电视台,岂不比做成三五集的纪录片更赚钱。”
林冬不知道赚不赚钱。
他已经被七喜哥描绘的蓝图给惊呆了。
每一期都去一个地方吃美食,一期一期……
不,这不是一期一期。
这是一顿又一顿啊!
“七喜哥,我觉得能够遇到你,简直是我三生三世修来的福分啊。”
林冬才不管这个综艺节目会亏还是会赔呢。
他已经决定要做这个什么综艺了。
谁也别拦着他。
谁要是拦着他,他就给谁一个“痒痒咒”。
“嘿嘿,都是林总你慧眼识人。”杜启喜心情大好。
“那咱们什么时候开始?”林冬已经迫不及待了。
“咱们得找个策划,我不太懂这个。”杜启喜不太甘心的说道。
让这么一个喜欢吹牛的人都说不懂,那是估计是真的一窍不通了。
“行,那咱们就找一个。”林冬百依百顺。
“其实你们寝室的三胖就行。”杜启喜想了一下,还真的想到了一个人。
“三胖?张三胖?”林冬很惊讶。
“对,他应该是学过也做过一些策划的,能力虽然比不上我,但也算不错了。”杜启喜酸溜溜的说道。
行啊。
比你还差一点,那岂不也可以纳入不靠谱的行列。
林冬对同寝的张三胖印象颇好。
穿越第一天,就请自己吃了糖醋排骨,而且还没收自己的钱。
最近本来就打算把这哥们签过来,用他那猥琐的长相拉低电影质量,从而达到帮自己亏钱的目的。
没想到这哥们亏钱的本事不止一样。
当下,林冬就给张三胖打了电话。
这哥们现在正在一个剧组里打杂,专门给人当替身。
脸不行,演技又没有得到认可,替身似乎也就成了他混饭吃为数不多的途径。
接电话的时候,张三胖穿着一身宫装,上面还有十几个脚印。
没错,就是女装大佬的那种。
他身形瘦小。
一般都是给女的当替身。
“赶紧回来,急事!”
“我这正干活呢。”
“剧组那活就别干了。”
“哪能说不干就不干啊,再说了,副导演说将来等他筹到钱拍戏,就让我露脸呢。”
“一个月三万块,还有提成,来不来?”
“来!”那边毫不犹豫,张三胖嘶吼着叫道:“就算是有人想睡我,我也认了。”
月入三万块啊,很多正式的演员其实都拿不到这么多钱。
今年也就是2011年四月份统计局发布的首都平均工资,不过就是4672块而已。
“地址我短信发给你,快点啊。”
张三胖把这边的活直接就给交卸了,连工资都没结。
三万块钱一个月的活就在等着自己。
谁特么还从早忙到晚,领着一百块钱,穿着女装当替身。
然而,坐着地铁朝短信地址上赶的时候,他又有些心虚了,暗自懊悔不该这么武断。
万一林冬那小子是开玩笑的呢。
他都快混得吃不上饭了,如果有月薪三万块的工作,怎么不自己干啊。
越想越忐忑。
张锦程就这么晕晕乎乎的走出了地铁站,融入到首都最繁华地段的人流之中。
………………………………
第034章 我真的不想再努力了
林冬那个帅逼一定是攀上高枝了。
站在大楼的下面,张三胖仰的脖子都快酸了,也没数清楚哪一层才是自己的目的地。
门口的俩漂亮前台双胞胎,更是让张三胖差一点就迈不开脚。
双胞胎太麻烦了。
娶任何一个,都是对另一个的不公平。
万一以后没有分清犯了错误,那该怎么收场才好。
亲亲宝贝儿根本不知道他龌龊的脑子里都装了些什么东西。
其中一个带着他来到了林冬的办公室。
林冬和杜启喜已经在这里等他了。
“咦,怎么就你们俩在啊,这里的老板人呢?”
张三胖畏畏缩缩的进来,连坐下都不敢坐。
林冬没有坐在自己的办公椅上,而是和杜启喜坐在办公室小茶几前的沙发上,这落在张三胖的眼中,就是两个人和自己一起来面见大老板。
“什么老板,他就是啊。”杜启喜指了指林冬。
“七喜哥,你在逗我吗?”张三胖不信。
“三胖,来坐吧,事情有点复杂,咱们可以慢慢说。”林冬有点头疼,他实在不擅长解释这个。
“哎呀,我逗你做什么,这么跟你说吧……”杜启喜上来拉住张三胖,一把把他给按坐在沙发上,开始自顾自的进行脑补。
在他的口中,林冬家在东北属于隐藏豪富。
但是在求学期间他不拿家里一分一毛,全靠自己当群演撑了下来。
在历经了各种磨难之后,林冬做好了继承亿万家业的准备。
现在,林冬也不藏着掖着了。
你的室友,他其实是个富二代。
“我说的没错吧?”杜启喜摸了摸下巴,可惜没有胡子,也没有羽扇。
“其实不是你们想的那样……”林冬都被惊呆了。
“懂,我们懂,你想要低调,你放心吧,我们不会到处乱说的。”杜启喜打断他,为自己的善解人意点个赞。
“这里真的是冬子你的公司?”张锦程浑身都在颤抖。
“是的,克莱斯特文化传媒,这就是咱们公司的名字,三胖,你愿意加入吗?”
“我愿意!”
张三胖觉得,这辈子都不一定有这样的机会,如此真心诚意的说出这三个字。
好哥们是亿万富翁!
老天呐,你终于听到了我的呼唤。
我真的不想再努力了!
“入职的事不忙,随时都可以,七喜哥说你懂一些关于策划的东西,现在咱们公司打算做一个关于美食的综艺节目,你有什么想法没?”
“有啊,我特别有想法!”
张锦程已经把这个当成了入职考核,绞尽脑汁的开始胡言乱语。
最后还是杜启喜把他给拉走了,说是两个人商量一下,回头交出一份成熟的策划案。
七月十五号,《钢之琴》暑期档上映。
首映式林冬带着全公司的人去看了。
这也算是克莱斯特文化传媒的第一次集体活动。
电影播放进行时……
繁华总被风吹雨打去。
留下来的,只有满目疮痍。
林冬其实并没有作为一个东北人的经历,他对这一切都没有切肤的感同身受。
但是他觉得这电影真的很不错。
词穷的人只会说好,或者俺也一样。
而第二天的媒体和影评就专业的多了。
《搜狼影视》说《钢的琴》通过隽永的意境和深刻的内涵,在这商业大片汹涌奔腾、肆虐嚣张的影坛,依旧有它独特的魅力,撼动万里黄沙。
《影评网》说“我们总要试着做点什么。如果我们成功,它将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失败,它将成为一段美好的回忆。”
豆芽网影评人范舟称它是“国产电影中难得一见的真实的、克制的电影。”
微博自媒体大话电影写道:每一首动人的吟唱都会勾起一次难忘的回忆,每一种质朴的怀旧总会唤起一个群体的哀思。《钢的琴》是关于小人物的光荣和梦想的故事,它用高雅的语言述说着生活的琐事,以魔幻的色彩追缅着逝去的荣耀,当“钢的琴”出厂的时候,我们看到的还是一幅关于繁华隐忍谢幕的残卷,一首关于激情燃烧岁月的挽歌。
好评如潮!
超乎制作组想象的美好。
一周时间票房累计达到了三百万。
似乎一切都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只有林冬知道没那么简单。
果然,曲高和寡不是随便说说的。
它终究只是一部文艺片。
而且宣传的不到位,没有系统的营销策略。
又是暑期档上映,举目皆敌,拍片一周就直接撞上《变3》。
排片量的减少也就不奇怪了,商人都是看钱的,院线也更喜欢把资源分给商业片。
所以,林冬可以松口气了。
办公室里凝聚着一股沉重的氛围。
除了林冬,其他人都开始担心起公司的未来。
第一部上映的片子就赔了个底朝天。
咱还能发的出来工资不。
【公司的第一部电影上映了】
【本系统知道】
【我挺好奇的,你们怎么跨越时间来结算一个项目,任何意外都有可能让给电影扑街或者爆发吧】
【以你的智商,我很难跟你讲清楚】
【你一个机器人,还学会嘲讽了啊。如果我投了一个项目,结算过了之后,突然把导演给杀了,那结算的结果还能成立吗】
【……你和那些你看不起的麻瓜也没什么区别,终究还是个人类。时间、空间,都只是你们人类脑子里的认知概念,对于本系统来说,时间和空间都是不存在的】
【牛皮啊】
【谢谢】
【所以,我能请公司的人吃个饭庆祝一下吗】
【为什么是所以,这是怎么得出来的结论】
【你看,公司第一部电影上映了,不管赚了还是赔了,都应该庆祝一下不是嘛】
【没感觉哪里应该】
【哎我去,你怎么这么小气呢。要是大家都这么垂头丧气的,接下来的项目也会受到影响,还怎么帮你们亏钱】
【我觉得我改重启一下了】
【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你的程序没有任何问题,快点答应吧】
【那你不能吃的太过分,不然下次就不许你们吃了】
林冬说服了系统,宣布今天中午聚餐。
打车太浪费钱了,所以就楼下找个好一点的餐厅吃吧。
九个人,直接就吃了将近三万块钱。
原本还忧心忡忡的众人立马对公司再一次充满了信心。
………………………………
第035章 莫得感情
吃完庆功宴,杜启喜也带来了《箭箭扎心》的导演。
导演王征是摄影系的硕导、系主任,在北电开了两门课,林冬没有选他的课,但是杜启喜却上过一个学期。
按理来说,学生见老师跟老鼠见到猫也没啥区别。
这是天生的属性相克。
然而今天的氛围却非常的奇怪。
老师怎么了?
有钱的还是大爷呢。
当然,林冬对王征老师还是很尊重的,邀请他坐下,让调酒师泡茶。
(调酒师:就不能来一个喝酒的吗)
“真是年轻有为啊,真的谢谢你们。”王征老师同样很尴尬。
只是这种尴尬不足以让他放弃这笔投资。
“我就一打工的,帮着林总打理点琐事,主要是林总年轻有为,他听说是王老师您要拍这部电影,立刻就同意了。”有七喜哥在,那就不必担心会冷场。
双方寒暄一番之后进入正题。
需要讨论的只有两点。
一个是克莱斯特文化传媒的出资比例。
本来按照林冬的想法,干脆全都出了也没关系,但是王征老师已经从北影制片厂和华视电影频道谈了一些资助。
不愧是北影的硕导啊。
铁公鸡身上也能拔下来一撮毛。
最终计算下来林冬他们出三百五十万,占据85%的投资比例。
林冬无所谓,出多出少都行。
相比较一点三亿的系统资金账户余额,三百五和四百有区别吗?
另外一个就是答应给林冬的角色。
这个也没问题,但是导演王征还是决定丑话说在前头。
投资归投资,演戏归演戏。
投资的时候你是大爷,但是拍戏的时候我就是你老子,你要是演的不好,我可不会给你留面子。
“王老师,你放心吧,我们林总绝对不是那么轻浮的人。”杜启喜拍着胸口替林冬保证。
林冬只需要点头就行了。
如果自己技不如人,那被骂也是应该的。
“这是一部家庭剧,你的角色可能没那么讨喜,而且形象可能也会更普通一些。”
“没问题。”林冬没那么矫情。
“剧中人物语言主要是荆楚方言,你得多练习一下。”
“行,我这几天就找老师。”
“我回头把你的台词传给你,只要把台词的部分背熟就行了。”
“一定不会耽误剧组拍摄。”
“那你从现在开始把头发留长吧,下个月七号开始拍你的部分。”
导演王征松了口气。
他最怕林冬这个财主是个难搞的人。
“我们林总也应该有片酬的吧?”七喜哥开玩笑似得问。
王征愣了一下,好半天才反应过来:“哦,片酬啊,有的,当然有,只是预算比较紧,也给不了太多。”
你说你一个大老板,三百多万都拿出来了,还在乎那点片酬啊。
这不就是左手的钱放到右手里吗?
“唉,林总的意思呢,他作为制片人和作为演员是两码事,他学了三年表演,成为一名优秀的演员始终是他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