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小户安好-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丫丫不好意思的点点头,其实她什么都不懂,怎么种豆都不知道。亏得阿爹这么信她,但就是因为她连黄豆绿豆都分不清楚。却又把这豆肥的事情说的这么清楚,大郎才坚定的相信这法肯定是书上说的,不然丫丫这么一个五谷不分的小丫头怎么知道的。
两人说了几句,在丫丫身边躺着一直处在失落期的六丫突然冒出来一句
“阿爹,咱家要种罗汉豆吗?”
“是,咱家要种罗汉豆”大郎点点头伸出蒲扇般的大手摸摸六丫的脑袋。' ~'
“阿爹,那我要吃罗汉豆串”六丫顿时精神了,连忙说道,她可喜欢吃罗汉豆了,可罗汉豆家里很少种。她就吃过几次,还只有一小把。
“什么,要种罗汉豆吗?我要吃兰花豆!”这边的声音大了,躺在那头听五哥儿吹牛说他又干赢了村里的谁谁的八哥儿耳朵尖得厉害,立马爬到这头说道。
“兰花豆?哪里有兰花豆?”吹牛吹到一半的五哥儿听见八哥儿的声音,顿时就停了下来,着急的问道。
“罗汉豆都还没种进地里哩,哪来的兰花豆?”王氏和二丫把屋里收拾干净了,也出来纳凉。听到五哥儿的话,已经得知大郎准备稻收割后接着就种罗汉豆的王氏笑道。
五哥儿只感觉自己瞬间从天上的云朵上掉到了大粪坑里,失落的整张脸皱成了包。顿时三个竹床上的人都呵呵笑了起来,噪的五哥儿提高把八哥儿抓回来,提高嗓门儿非要接着讲他把谁谁给打的落花流水。
大郎把罗汉豆种晒了又发了,见田里的稻都泛黄了,就赶着把豆种都撒进了地里。又过了四五日秋收就开始了。年年的这时候都是全家齐上阵割谷,收谷,捆谷,挑谷,晒了再打四沟的地广人稀,家家都有自家的打麦场。挑回来,晒了,用石磙碾了,接连忙了半个月这才弄完。
只是往年这时候可以歇着,今年可不行,地里的黄豆绿豆要炸荚了,也得赶着收回来。
早早的踏着露水,大郎就带着家里的孩去地里摘豆荚。( ・~ )屋里二丫又去了地里,祖母在屋外面的空地上晒干菜。冬日里天寒菜长的少,趁着八月果蔬多,晒干了做干菜吃。
“王阿婆晒干菜哩,我娘也在家里晒!”青玉顺着上坡的路,小跑了过来。
“嗯,青玉是来找丫丫玩儿的吧,丫丫就在屋里头”老王氏停下手里的动作慈祥的说道。
青玉笑了笑还没说话,屋里面的丫丫听了就已经高兴的牵着裙角跑出来。露出大大的微笑,一口小白牙。
“青玉姐姐你来了!”
老王氏看了丫丫的模样,虽然没有说什么,但脸色却是不好,只是还有外人在不好说的。
“去屋里玩儿吧”丫丫没觉察到什么,欢天喜地的把青玉迎进了屋。上回青玉过来找她玩儿教她打珞,又好玩儿打出来的珞又好看。
把门关上后,青玉在丫丫期待的目光下从袖中掏出个小口袋,沉甸甸的。倒出来一看,是一个个大拇指大小的小石儿,大约是河边捡的个个上面都很光滑。
“这是什么?”丫丫好奇的问,这些小石儿虽说都挺漂亮的。可就是用来摆着当装饰品看也太小了啊。
“我就知道你没玩儿过,我玩给你看一看”青玉得意的说道。
接着就双手捧起那袋石的一半,扬手,手一翻,手背上就落了四五个石。又将手翻回去,手心里就接住了一颗石。然后在地上的众多零散的石中找到了三个簇拥在一起的。手中的石高高的抛起,趁着这个空挡快速的抓起地上的三颗石,再接住空中落下的石。
“诺,现在这里有四个石,一个是自己赢的,另外三个再来一次”说着又抛出手里的石,落在手背上的有两个,接住一个。又抓了三个石。
丫丫看了会儿,大概的明白了规则。就是手背上要落石儿,手心里抓一个。抛高了在地上再抓三个,就有一个是自己得的。
“来来,我们两个玩,玩一盘需要交五个,若是你赢的个数没有五个就算是欠账了”青玉很快就张罗着两人开始玩儿。
丫丫这时候的手还没养回来,鸡爪似地。手背上老是一个都留不住。而青玉大约是个中老手的缘故,手背弯成一个好看的弧度,非常漂亮。接起石来也特别的方便。
两人一直玩到快到晌午吃饭的时辰。青玉已经赢了十来个,丫丫欠了二十来个。
老王氏和二丫一起把饭做好了,等大郎他们回来吃饭。便也进来屋里来,让两个玩的疯得丫头歇一歇。顺带着留青玉进来吃饭。
哪知掀开房门上的卷帘,里面的情景让她更是气不打一处来。丫丫蹲坐在地上,身上的浅色衣衫都沾了不少土,还皱皱巴巴的。额间的茸发也都被汗水沾湿而浑然不觉,手上自然是因在地上抓土而脏兮兮的。老王氏不禁反思,自打去年的事情以来自己就一直宠着丫丫,什么都不管,这是太多纵容了?
“丫丫,吃饭了,青玉也留下拉一起吃吧!”老王氏淡淡的说道。
听到老王氏的话,正在一边看着丫丫抓石的青玉急忙站起来。
“王阿婆,我回去吃,我娘亲还等着我哩”说着就要蹲下来把石装回去。急的丫丫忙喊
“青玉姐姐,别啊,我这盘还没玩完哩,我好不容易要翻本了”
青玉见状只能又把手收回来,念念不舍的说道
“那先放在你这里,我明日再来拿”这才出去。
老王氏这时候几乎已经是火冒三丈了,也没有多留青玉吃饭。待青玉才走,便把一脚踩在丫丫还在抓石的手上。
“呀,疼!”顿时就把丫丫的眼泪给逼了出来,眼泪汪汪的抬头看去,美人祖母铁青的脸色告诉她,事情似乎有些不妙。
“把东西还与人!”老王氏只踩了便转身离去,不再丢一个眼色给丫丫。
美人祖母发火了,据长期观察得出结论,后果很严重。不敢放肆的丫丫委委屈屈的收了石装好,没胆再去玩儿了。连带着中午吃饭都是老老实实的,不敢多说话。
午后顶着还有些烈的炎日。大郎王氏带着几个孩这才回来,豆禾是不能拿回来的,摘豆荚回来就成。大郎后背上的箩筐里满满的都是豆荚,他们是把箩筐装满了这才回来吃午饭的。
第二日一早,大郎他们又照例是下地去,丫丫心不甘情不愿的把石袋交给二丫让她代为转交给青玉。这才回砖屋里无聊的看着祖母继续在那里做针线活儿。
“你年小,我不教你那些条条规矩。但那小玩儿的石你怎去偷玩?袖挽的高!女有三处不许人看,一为脚,二为牙,三为手肘!”老王氏气道。
闻言丫丫虽老老实实的点头,但暗地里却是嘀咕了起来:女难道只有这三处不许人看?那胸,屁股,还有那啥啥**部位哩?
“你碎碎的在念叨些什么?”老王氏耳尖的听到丫丫的说些什么,又问。
“啊,没什么,没什么”丫丫忙抬头,做无辜状。
老王氏面色又是一沉,丫丫已经有七岁了,但说到女儿的规矩上却是什么都不懂。单单就是这长辈说话,还在下面说小话的事情就是不对。原打算是等她稍大些再来教一教的,看来是要提前些了。
&^^%#小户安好39_第三十九章 抓石儿是个有益身心的游戏更新完毕!
………………………………
第四十章 盖新房
小户安好40_第四十章 盖新房来自() 家中下地的人虽多,但三亩地可不是块小地方,六人又摘了好几日背了好几箩筐回来这才摘完。//om 7说网 更新快//''
豆还没打呢,瓢泼的大雨就落了下来。噼里啪啦的打的门前那块场地上灰尘飘的老高,看着大郎,王氏,三丫四哥儿,五哥儿,六丫都累的一天动都不愿意动。老王氏就带着二丫还有丫丫,八哥儿在家里剥豆。剥出来放到通风处吹吹也不容易上毛。
跟着美人祖母一起在屋里剥豆的丫丫才剥了一小篮。就听见外面儿的娘亲和阿爹在吵吵
“娃他爹,这接连一个月都没喘口气儿,你还要去拉犁头,你是不把自己的命当命是不是?”王氏抓着只在家歇了半日,就要提着犁头出门的大郎,劝说道。
“也就三亩地,不费多大功夫”大郎却是不听执意要出去。王氏示意三丫他们过来把大郎拦着不让他出门。
“这九月才下麦,你这么急着犁地作甚?”
“你一个妇人知道什么?”说着就去瞪拽着他的三丫他们。
“我是不知道,但我知道你也是人,又不是铁打的,这一个月来连口气儿都喘一喘,你现在非要去犁地作甚?”王氏被大郎一瞪,眼圈儿就红了。她是知道大郎有多累,以往还有个大哥儿,现在大哥儿也不在家里,活计不多都是大郎做。
这么吵吵着,屋里的老王氏放下手里的豆荚走到门口。
“大郎要去犁地?”
“嗯,娘”大郎见老王氏也过来了,有些不情愿的应道,他怕老王氏不让他出门去。
“秀儿,你去村长家中,把他家的牛租回来半日,说夜间就送过去”老王氏看看天色,这雨下了一上午了,晌午过后就见小,等牛过来了,估摸着已经可以出门了。' ~'
“诶,娘”王氏答应了一声,就出门去了。大郎只好又坐回凳上,继续歇一会儿。
这人拉犁和牛拉犁的区别可大了,家中的十亩水田大郎要拉上一个月。若是用牛,那只要三日就好,而且人也不那么累。但牛可是个大物件,不是每一家都买的起的,就是租借那也不便宜,一日要一百文,整个五沟村也就只有村长家有一头牛。大郎要犁的麦地,不用那么细致,三亩地半日就好。
牛一借回来,大郎立马就提着犁头去了地里。天黑了才回来,老王氏问了得知地已经全都犁好这才放下心来。还是训斥了几句
“秀儿那是心疼你,你摆那脸色给谁看?”
“……”大郎低头不说话。
“你这是找到一个可人,把你搁在心头上的媳妇儿,还不知足”
“……”大郎看一眼一旁眼圈儿有些红的王氏。
“你是家里的顶梁柱,你要是垮了这么大一家靠谁去?我王婆靠谁去?不知道心疼自己的身,你当你是铁打的?”
“……”
大郎被训的没说话,还是一旁的王氏又心疼,上来劝一劝这才作罢。
地里的事情总算是差不多了,忙了一个多月的全家人都歇着,哪里都不想去。稻谷一卖家中也有了余钱,收上来的租也有四吊半的银钱。还有大哥儿的每月的饷银五两也都交回家中。
趁着离冬麦下地还有个把月的时日。大郎数一数银钱,决计要盖房,这二丫已经要及笄了,大哥儿就是回来了也没有地方睡。家里的娃本来就多,来了客人也没待客的地方。建新屋怎么看都是最迫切的事情。
夜里趁着孩们都在外面纳凉的时候,大郎就找了砖屋里老王氏商量
“娘,我打算建新屋”
老王氏闻言搁下了手里的扇
“建新屋?有余钱的话不若买地吧,这儿不安全,建了新屋若是蛮过来了也是一把火的事儿”
大郎恭恭敬敬的听了然后压低音调说道
“娘,蛮不会再来了”
老王氏眼睛疑惑的望过来,大郎这话是什么意思?
“娘,是大哥儿说的,郎家军在咱五沟村前方二十里处建了军营”大郎压低了音调说道,要知道当初大哥儿告诉自己的时候也是千叮嘱万嘱咐的说不要外泄。
“此话当真?”老王氏身往前靠,离大郎近了些,眼睛牢牢的盯着大郎。
“是真的,大哥儿亲口和我说的”大郎神情认真的说道。
老王氏这才坐回去同意了大郎的提议,家中确实是要建新屋了。哥儿丫头都大了,这般住在一起也不太好。又与大郎商量了要建哪样的屋,屋的坐向如何等等。
第二日大郎就请了师傅过来做砖,这不同于土砖是石砖。他打算把屋的石墙垒的高些,这样泥砖也就更不易沾水,屋也能住的长久些。
“阿爹,要做新屋了吗?”跟在请来的师傅身后看着他比量比量的算一算要用多少口石砖,好回石场去打。原来这石砖都是在采石场去打的,石砖的价要四文一口。家中建的屋大约是要买上五千口石砖,剩下的泥砖自家做就好。只是还要买青瓦,也要花上十多两的银,再加上请的工匠,整个屋建下来怕是要六十来两银。
大哥儿已作了一年多的军爷,银都攒了下来,再加上家中卖粮攒下的,将将够。
这些丫丫可不知道,她和二丫还有三丫他们等拔了屋打地基的时候都住进了张大哥家中。张大哥家是来的时候就建的,建的又好又大,老王氏和几个丫头住一间屋,几个小住一间屋。
倒是把往日里都冷冷清清的张鸿云家住的是吵吵闹闹满满的。
老王氏把哥儿丫头们管的严严的。她可不许几个调皮的小去张哥儿的药房里瞎捣乱。只是她专顾着管那几个顽皮的,没记得管一直在她眼皮底下的。
丫丫偷偷的摸进张大哥的药房里,这里一面书柜上都是些药书,医书。而除了中间的空地,周边儿都搭上了架,用作摆放已经炮制好了药材。最近村里不少人都到张家来求医,看来张大哥的医术还挺不错的。只是医术虽好医德却不好,还骗自己上山去采那些调味品,害得自己被罚。
四处翻翻看看的,不多时就转到了中间空地的桌边上。侧过头一看,一张还没写完的信。做贼心虚的环顾四周,没人,凑过去一看。
上书:郎大人亲启
匈奴人入侵我大臻国境窃以为非全性本恶好杀淫掠草原之上并未有精种粮之人故每至冬抑或有天灾匈奴人入境做掠杀之事其欲为粮也若与之共商粮草贸易之事
写到这儿就停笔了,丫丫愣了一下,上回被人拿大刀在脸上来来回回的这么弄了几下,她一直都没再去回想。这想要杀人的匈奴人是为的什么,看来他们只要是因为冬季草原植被大幅度的减少。靠以放牧为生的草原人又没有存粮的习惯,自然会断粮断炊,只是他们的解决方法是到其他地方去抢。
那这样,草原人和大臻的将士们永远都不可能相容。
正想着,身后传来笑声
“我看王祖母这般管着那几个顽皮哥儿,却没防着你这个小丫头”
丫丫回头一看,身长玉立的张大哥笑眯眯的看着自己。顿时脸也有些红,她偷跑进来搞破坏还被抓了个现行的。低头看到自己手里的那张信筏,转移话题的问道
“张大哥,你真是透过现象看本质,把事情分析的这么在理”
“透过现象看本质?这个词儿用的不错”张鸿云从丫丫手里把信筏接过去,然后要带着丫丫出药房。
“张大哥,你想到解决的办法了吗?”丫丫连忙顿住脚步,问道。
“办法?”张鸿云摇摇头,这种积怨已久的事情,那是能那么一朝一夕能解决的。
看到张鸿云摇头,丫丫就得意了,这事儿怎么难办了?要解决问题就从根本出发,那匈奴人老过来抢为的不就是粮食吗?若是能给他们的粮食呢?
瞅见丫丫那得意的小模样,张鸿云玩笑的说道
“怎么,丫丫有办法?”
仰着脖,丫丫自以为特有高人风范的从嘴里蹦出俩词儿
“广通商,种地忙”
然后就蹬蹬的跑了出去,她要镇住张大哥,这样才能偷溜出去。美人祖母也就不知道自己来过药房还把药房弄的一团糟了。
张鸿云果然是听到这两个词,顿住了。他也想过法,要给匈奴人粮食,这样他们就不会过来抢了。但是郎大人摇头,说之前这个办法已经有人提议过,但朝中的那些文臣们说这样有失大臻国的尊严。好像是怕了那匈奴人,拿粮食养着他们一般。
让匈奴人来买粮食,莫说他们不肯买,就是想买他们也没有银买啊。
但通商就不一样了,商者互惠也。匈奴人的地盘也有我们大臻境内没有的东西,互通贸易往来不失一个上佳之策,只是这“种地忙”他就不太明白了。
&^^%#小户安好40_第四十章 盖新房更新完毕!
………………………………
第四十一章 二丫的大名——安巧
小户安好41_第四十一章 二丫的大名——安巧来自() 五沟村的人有的是力气,王家做新房又是农闲时节。//om 7说网 更新快//' ~'大家都过来出把力气,也不是多大的事儿,新房很快就建了起来。清一溜儿的青瓦白墙大瓦房,看着就觉着干净漂亮。
新屋落成了,大郎砍了一大捆竹,噼里啪啦的烧。响声都越过了五沟村传到了大山里头,接着就是开席,全村人都过来吃一顿,酒水管饱。
小孩们嘴里含着块肉舍不得吞下,手里还要攥着两块。大人们则是拿着大海碗的干酒,喝的都是酡红着脸颊,还不肯承认自己醉了。
这时候天还没转凉,喝的是东倒西歪的,往回走,走着走着头一歪,栽到了田地里。也不用担心天为被地为床,躺在这天地间和草里的蚂蚱们一起睡上一觉,反倒格外舒坦。
新家是两排的架势,前面是堂屋,小们的房间,中间空着块约四分地的小场地。后面是扒了原先地基的稍小一些的屋,是丫头们的房间。也没到一人一间,两个哥儿一间,两个丫头一间,大郎和王氏一间,老王氏一间。统筹七间屋,中间空着的小场地上是东头搭了厨房,西头建了猪圈儿和茅房,中间靠厨房的边儿把原先院前儿的枣树挖了回来。
两排屋间的空地用墙围了起来,门前虽然还是修了打场但是却没有了院只修了三节台阶。靠着猪圈儿那边儿开了个小门,外边儿连着的就是菜园,这样就是施肥也方便。
冬麦下地,罗汉豆的枝上也长满了鲜嫩的。用来喂猪是再好不过了,家里的小灰灰这时候早已是中灰灰了。相信等到了年关要杀猪的时候肯定是大灰灰。
丫丫得的屋是中间的那间,单扇木质门。里面是能收卷上去的竹制门帘,屋里面只有一张三人宽的火炕,到了夜里二丫和丫丫就睡在这张大火炕上,宽敞着呢。( ·~ )火炕两头一边儿一个百合柜儿,里面放了些当季穿的衣衫还有首饰。上头还放着个针线竹箩,就是做些针线刺绣的。
屋里头很空,一个立式的大柜现在用作放棉絮,还有冬袄。等冬日到了就换成夏季的单衣,薄衫。屋里剩下的就只有几个凳,空旷的很。但丫丫一点儿都不介意,不用和全家人挤着睡一起,不知道有多好。
十月十五日是二丫满十五岁的日,十五岁在这时候是女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日。一大早,屋里就热闹起来,先是牛婶儿过来了。又是村里老刘头的妻,刘婆也来了,然后是张鸿云到了。
丫丫还没醒呢,就听见外面儿的响起了说话声。摸一摸身边儿空的,迷糊的坐了起来,屋里这时候只有门缝透过来的光亮。坐起来穿了玉色的烟罗长裙,头发并未梳好后,就去撑开了窗户上的支板拉起了竹帘。
早晨的阳光的透进来,在窗户下边儿照出一块亮光。窗台下是一张单桌,丫丫把自己的镜搁在了单桌上。拿着一支木梳准备梳理一番,在院里正忙活的王氏见了,笑眯眯的招呼
“丫丫醒了啊,今儿是你二姐的及笄礼,你可要打扮的体面些”
“二姐的及笄礼?我怎么不知道”丫丫纳闷儿的问道,这可是大事儿啊,怎么她一点儿消息都没听到。
“你这不就知道了吗?”正想着,门就被推开,二丫和老王氏进了屋里来。二丫手里端着一盆水,老王氏穿着着青檀色的百褶裙。头发梳的一丝不苟,在后脑勺处挽了个发髻,拿木簪插着。这回进来也是想帮二丫梳最后一个双鬟髻,等待会儿再拆了,改梳成双平髻。
丫丫在一边儿看着,注意到二姐今天穿的也比平时好看,茜色的长裙。牛婶儿绣得月色镶边,看着就觉得鲜嫩。大约是紧张,二丫坐在那儿动都不动的。目不转睛的看了前面刷了青白灰的墙看了好久。见到丫丫在一边儿看的津津有味的,还是忍不住说道
“丫丫,我都给你打了水了,还不去洗一洗”
“哦”丫丫应了声,然后去了门后的高脚木架上摘了上面横架上搭着的帕。把脸细细的洗了一边,然后又小跑的跑回来,接着趴在二丫面前看。
“二姐,你今日就要有大名了吧”
“嗯”二丫听到丫丫的问话,脸就红了,一想到自己的名字是由他取得,心里就觉得害羞。
坐在二丫面前的丫丫托腮纳闷儿的了
“二姐,你脸怎么红了?”
“二丫今日就可以做许嫁笄,算是成人,可以嫁人了”美人祖母把最后一块发带把二丫的头发束好,摸一摸二丫背笑着说道。
“二姐要嫁人了?”闻言丫丫一惊,二丫才这么小怎么就可以嫁人了呢?
二丫白了丫丫一眼,她是可以嫁人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