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云归-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老道士微微一愣,显然是被打断沉思,却并未生气,反而轻声笑道:“莫非,你以为这些被驾驭的飞禽走兽都需要那御灵器物控制不成。”
宁白峰疑惑道:“难道不是?”
老道士摇头道:“你有此想法,显然是因为前些日子在集市上看到的那件事。然而事实上并非如此,农家所用的御灵器物实际上更应该称其为御妖器物,一般而言,能成妖的兽类,对人族都不会有多大好感,即便不为非作歹,那也是冷漠处之,若是心存恶念,那可就是祸乱一方。而那些心性有灵的兽类,更愿意和人相处,自然就不需要那些束缚之物。”
柳风问道:“那如何分辨妖兽和灵兽的区别。”
老道士眯着眼,仔细思索片刻,说道:“无法分辨,也很容易分辨。之所以如此说,完全在于心中念想。然而心思何其难测,因此妖与灵也是难解难分,两者之间从未有过明确定论。儒家圣贤曾就此一事发生争论,最终儒家心圣在妖灵之辩上做出结论,妖灵之分,在于一心。若心性良善,则称之为灵;若心存恶念,便称其为妖。因此,农家御灵一脉,为控制妖物,制作与妖物性命交休的器物,控其性命,遏其心中恶念,以便为之所用。”
宁白峰点点头,将此记在心中。
似是想到什么,宁白峰迟疑道:“前辈的那头足飞烟⋯⋯”
老道士微笑道:“不必担心,时间到时,它自会跟上来。”
老道士说完便不再多说,闭目养神起来,而坐在旁边的元镇,早已消失先前的那股好奇劲,靠在侧壁上沉睡过去。
窗外风声呼呼,极易催人入眠,宁白峰也不免有些困顿,连续几天不眠不休的赶出三百里禁,然后又马不停蹄的离开东林集市,直到此时才歇息下来。
困意袭上心头,强忍不过,终于是沉沉睡去。
———————
东林集市,东林木楼的最顶层。
这里是林家从未对外开放过的房间,就连林家子弟都没有多少有资格来这里。然而,此刻却坐着两道身影。
两人隔桌对坐,佝偻着背的林厨子沉默的看着对面消瘦的男子,眉头紧锁,没有以往的豪迈。
消瘦男子端起面前的茶杯,轻轻泯了一口,开口道:“老祖宗,事情走到这一步,已经退无可退,想再多也是无益。”
林厨子皱眉道:“林自鸣,你们下的这盘棋我本不想参与,奈何老烟鬼执意如此,也只能顺水推舟。但你们将赌注压到那孩子的身上,是不是有些不智。”
消瘦男子笑了笑,平淡道:“老祖宗,这是个难得的机会,林家需要这么一个契机,必须赌一次。再说,你什么时候开始怀疑自己的判断了,结论是你下的,怎么现在又退缩了。还是说,你不相信那三张纸。”
林厨子眼神闪烁一下,却又坚定起来,“三张我法家宰执书写的一视同仁符,虽说放在祠堂香炉上吃了这么多年的灰,但其效用,不会有丝毫偏差。”
接着又沉声说道:“此事过后,我会离开东林,出门远游。你们,好自为之。”
消瘦男子举起手中茶杯,以茶代酒。
一饮而尽。
———————
不知何时,宁白峰被人拍醒。
只见老道士站在旁边,神色有些凝重。
宁白峰伸头往窗外看去,却发现此时已是深夜。
穿云舟停在一处雅致的别苑门口,老道士和宁白峰一行人下舟时,端坐舟首的男子早已垂手立于舟侧。
见几人下舟,青衣男子拱手行礼,“前辈,此处乃是林家在湘云府外的别苑,知道的人不多,足可在此安心歇息,晚辈还要回东林木楼复命,就不继续叨扰几位。临行前,叔祖曾有嘱咐,几位若是有何需求,只管对苑内管事吩咐,只要是林家能帮忙的,绝不推辞。”
老道士点点头,“回去告诉林厨子,他的心意老道记得,也帮我给他传个话,不要画蛇添足,给林家招灾,毕竟林家还没阔绰到能跟长孙皇室和孙家比拼家底,为了老道,不值当。”
青衣男子再次躬身行礼,转身踏上穿云舟。
“起”
一声轻喝,仙鹤腾身而起,拖着小舟破空而去。
别苑门口,苍老的管事对老道士行了一礼,说道:“几位仙师,老朽林十三,添为此处管事,有何吩咐但说无妨。”
宁白峰看了看苑门口的灯笼,然后对着老管事说道:“老人家,天色已晚,能不能安排我们先歇息一下,其他的明天再谈,如何。”
老管事躬身迎客。
别苑颇为雅致,老管事领着几人穿桥过廊,夜色里的灯笼下都能看出别苑雕梁画栋,飞檐斗拱。
最终几人来到一处小院,两联排的屋前种着一棵树,夜里看不清是什么,只闻到一阵扑鼻的香味。
老管事安排好几人的一应所需,便带着端水送茶的侍女退出小院,熄灭外边的灯笼后,转身离去。
一番洗漱,宁白峰坐在座前拨亮油灯,从怀里掏出林家执意自己收下的锦囊。
先前在穿云舟上,宁白峰并没有打开来看,不是不想,而是不敢。毕竟穿云舟飞在空中,若锦囊里有什么危险的东西,那就是个大麻烦。
翻开锦囊,宁白峰看着手中的物品,有些疑惑。
锦囊内的东西其实并不多,三张金黄色的纸张,巴掌大小,上面写绘着一些文字,宁白峰并不认识。
“这是什么?”洗漱完的元镇凑到桌前,捏起一张金黄纸张,拿在手里翻来覆去。
宁白峰摇摇头,“不知道,有些像是符箓,却又不太像,文字书写不太对,跟我们先前在三百里禁内用的轻身符区别很大。”
“这是法符,法家子弟画的符箓,上面是用古文书写的圣贤律言。”
一道声音响起在两人右侧。
宁白峰心里骤然一惊,立即起身向右看去。
元镇被这突如其来的声音吓得从椅子上摔下来,跌坐在地上。
却只见住在隔壁的老道士不知何时来到两人屋内,刚才出声的正是老道士。
看清来人后,元镇破口大骂:“老烟鬼,大半夜的你想吓死人是吧,说你是烟鬼,你还真跟鬼一样,还要不要人安生了。”
老道士没有理会元镇,走到桌前拿起一张金色符箓,仔细翻看片刻后,放在桌上。
老道士转头看着宁白峰,没有说话。
过了好一会,才开口说道:“收起来吧,是好东西,兴许能救人一命。”
说完,老道士一挥手,瞬间消失在屋内。
元镇骂骂咧咧的拍拍衣服,跟宁白峰打个招呼后,转身去屋内歇息。
宁白峰收起三张金黄色符纸,看着老道士消失的地方,握了握拳。
——————
清晨,宁白峰吃完侍女送来的早膳,站在门口看着外边散发着香气,长着金色细小花朵的花树。从侍女那里得知,树名叫金桂,开花时,香气能笼罩整片别苑。
未看多久,老道士过来这边,告诉宁白峰和元镇,收拾好东西,去湘云府城。
出门时,老管事安排好了马车,却老道士回绝掉了,理由是太过拖累。
元镇一听这话,老大的不高兴,对着老道士嚷嚷着,敢情不是你背着这么多东西。
老道士看了元镇一眼,话也没说,直接迈步离去。
离开时,老管事对着宁白峰欲言又止,最终还是嗫嗫嘴,将话咽回去,神色复杂的看着几人离开。
三人顺着宽阔的小路前行不久,绕过一块刻有金桂别苑的大石碑,一条笔直的官道呈现在眼前。
官道上行人如织,显然都是趁早赶往府城的,宁白峰三人踏上官道,如同三只蚂蚁汇入蚁路上,并未有什么显眼的地方,顶多就是旁边经过的行人会好奇的看一看元镇,一个腰挎长刀,背负小树的黑脸少年。
跟着人流一直向前,约莫在一个时辰后,一座城墙高大,长宽看不到边界的城池出现在眼前,高大的城门楼站在老远就能感受到其雄伟。
宁白峰也是头一次见到如此巨大的城池,滨海县城跟这里比起来简直就不值一提。
进城时,高大的城门很是让宁白峰和元镇两人震撼,穿过城门,街道上更是摩肩接踵,各色小贩游走叫卖,街道旁的店铺鳞次栉比,店铺门头上各色的旗帜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至此,几人才真正的踏入湘云府城。
正当宁白峰和元镇看得目不暇接时,一声娇俏的喝骂声传进耳朵。
“哎呀,你这人长不长眼睛,看不到前边有人么。”
………………………………
第一卷 离乱人 第二十六章 树起纷争湘云府
宁白峰循声看去,只见元镇光顾着观看周围的热闹景象,无意间撞到前边一位女子身上。
女子柳眉上挑,娇媚的脸庞上满是怒容。
元镇也是一惊,知道自己撞到了人,满脸窘迫,立即弯腰行礼道歉,“实在抱歉,无心之过,还请姑娘见谅。”
却不想由于离女子过近,弯腰幅度较大,后背上的小树树叶劈头盖脸的刷到对面女子身上。
元镇直起上身时,树枝又从下往上撩起。待到元镇再次看向女子面容时,只见女子头发散乱,上面似乎还挂着一片树叶。
宁白峰看见这一幕,心里一惊,不妙。却又很是想笑。
“啊”
街道上依旧熙熙攘攘,女子恼怒尖利的嗓音瞬间冲上高空,将周围的一切声音盖过,周边听到声音的行人,全都停下身上动作,看向发出声源的女子和形态怪异的少年。
在女子叫出声的前一刻,元镇就知道自己闯祸了,心中大呼不好。
女子愤怒的无以复加,指着元镇大声喝骂,隐隐带有一丝哭腔,“你这人怎么这样,撞人也就算了,还拿树枝伤人。”
说完,转头看向身后,“少爷,你也看见了,这人分明就是故意的。”
宁白峰这才注意到女子身后站着一位身穿水蓝色衣衫,气质儒雅的男子。
只是男子抿着嘴,强忍着笑意。
宁白峰心知己方有错在先,立即抢在男子开口前说道,“姑娘,我的这位同伴并非有意,实在是站的太近,没有留心身后之物,请姑娘见谅。”
被女子称呼为少爷的男子终于是没忍住,笑出声来。
似乎是憋的有些辛苦,男子笑的有些喘不过气来。
“少爷,小桃被人欺负了,你还笑得的出来。”女子羞恼的看着自家少爷,眼泪都开始在眼眶里打转。
男子笑了好一会儿,才对着女子温声说道:“好啦,少爷我看的清楚,别人真不是故意的,你就大人有大量,况且别人还送上赔礼,你就别哭了,哭花了脸就更不好看了。”
男子伸手捻下挂在女子头上的那片树叶,将其拿到女子面前,满脸笑意的看着自家婢女。
女子眼里含着泪,嘟嘴道:“这算哪门子的赔礼。”
男子摇摇头,转身看向元镇和宁白峰,视线落在元镇身后的小树时,目光多有停留,然后才落到元镇和宁白峰两人身上,最后转向面色平静,没有开口说话的老道士身上。
男子拱手行了个书生礼,微笑道:“家教不严,婢女冒犯诸位,还请海涵。”
老道士平淡道:“年轻人不必自谦。”
老道士转头看向元镇,“元镇,行礼道歉。”
元镇退后两步,弯腰行礼。
男子见背树少年道歉后,看着老道士,用商量的语气说道:“道长,这片树叶能否作为道歉礼,送给在下。”
男子没有说成赔礼,似乎是怕拂了老道士面子。
老道士看着男子,好一会才点头。
男子再次施礼后,带着婢女离去。
周围有些看热闹的,眼见事情结束,也就散去,有些人离去前,嘴里似乎还嘀咕着,怎么没打起来,没意思。
宁白峰看着男子离去的背影,又转头看看元镇背后那棵小树,依旧郁郁葱葱,翠绿欲滴。
经此一事,宁白峰和元镇两人再也没有光顾着看周围的热闹,而忘记看路。
老道士带着两人沿着大街一路前行,这让从未见过如此繁华景象的两位少年,很是大饱眼福。
老道士看到两位少年这么一副样子,叹口气,告诉两人,湘云府城不过是大宁东海郡的辖下府城,相比郡城都很是不如,更别提大宁国都。
三人从清晨出发,走到此时已经接近午时,肚内早已空空如也。元镇抚摸着咕咕叫的肚子,收回看向路边小摊上吃食的目光,嗅着空中的香气,狠狠的咽了一下口水。
老道士看了看元镇,又看向宁白峰。
宁白峰点点头。
老道士带着两人走向前边不远处的酒楼,在热情的小二带领下,登上二楼,在靠窗的位置坐下。
此时的酒楼内的一楼已是满座,二楼也坐了不少人,整个酒楼内饭菜飘香,热闹不已。
元镇闻着味道,立即嚷嚷着让小二送些好吃的,小二笑看着老道士,询问着需要些什么,老道士抬了抬手,示意按照元镇说的做就行。
不多时间,四五个菜上桌,元镇立即迫不及待的从盘子里的烧鸡上扯下一只鸡腿,塞到嘴里大口吞咽起来。
吃着饭菜,宁白峰不时看着窗外的热闹景象,收回目光时,瞧见放在椅子旁边的翠绿小树,对着老道士问道:“前辈,这树⋯⋯”
说话至半截,老道士停下手中筷子,轻敲一下面前的碗。“叮”的一声脆响,一股气浪扩散开去,抚在身上如沐春风般。
宁白峰扭头观看四周,发现并无异样,有些疑惑。
老道士看着宁白峰,“人多口杂,凡事都要谨慎。”
宁白峰这才明白老道士是做了类似之前在三百里禁看别人争斗时释放的小天地,随即点点头,将老道的话铭记在心。
老道士这才开口说道:“原先以为这树如同其他树木一般,离开三百里禁,不过一两日的功夫便会枯萎凋零,没想到却仍旧如此鲜活,若是能够种下来,不亚于宝库傍身。”
宁白峰看了一眼元镇,“那先前那书生,拿走那片树叶,是不是看出了什么。”
老道士吃口菜,说道:“是,也不是,他或许能看出此树不凡,但并不能确定是何物,就光是那片树叶,也是灵气盎然,若是利用得当,对凡夫俗子来讲,也是不错的好物件。”
元镇听到这里,鼓着腮帮子说道:“看吧,我就说这树了不起,咱们先前也看过结出来的果子,以后光是拿果子卖钱,都能不愁吃穿。”
老道士一听这话,手中筷子立即就敲到元镇头上,“吃都堵不上你的嘴。”
元镇立即瞪大眼睛看着老道士,嘴里塞满吃的,发不出声,只能呜呜䀚䀚的,活像一只鼓着大嘴的癞蛤蟆。
宁白峰端起茶壶给元镇倒了杯水,无意中瞧见对面的茶楼上出现一道眼熟的身影,却又有些不像,宁白峰摇摇头,兴许是想多了。
——————
茶楼内,宁白峰上午曾有过一面之缘的男子手中握着茶杯,不紧不慢的喝着茶,左手捻动着那片树叶。
身边的婢女关上窗户后,转身看着男子,娇俏的脸上早已没有先前的娇蛮委屈的神色,取而代之的是冰冷漠然。
婢女对着喝茶的男子说道:“公子,如你所料,他们果然在这附近的酒楼用饭,但是我们如此靠近拥有地仙实力的烟霞道人,实在太过于冒险。”
儒雅男子淡然一笑,“不用担心,我们一介俗子,不足以引起这些仙师的关注,安心喝茶就是。”
婢女挑了挑柳眉,看着男子手中的树叶,开口问道:“公子,昨晚我们收到消息后,你就在城门等候。本来只需要看着他们进城就行,为何还要奴婢凑上去,只为这片树叶?”
女子给儒雅男子倒了杯茶,接着说道:“公子为何对这树叶如此上心,不惜冒着被暴露的风险,也要将它拿到手里。”
男子看着树叶,微笑道:“有一个问题,据线报,他们三人进泽时并没有这样东西,然而出泽后就一直将那棵树贴身携带。事实上,从那秘地里出来的树木,基本上三天以内就会枯萎,但那棵树至今却仍旧鲜活,你说需不需要将它放到心上。”
婢女点头道:“这么说来,消息中所说的宝物,实际上就是那棵树,既然这棵树能在外面存活,结出的果实估计也是有别于秘地里的其他灵物。那我们赶紧传信回去,避免他们走脱!”
儒雅男子笑道:“信要传,但也不用太过于着急,他们短时间还离不开湘云府,老道士手上还有湘云书院的东西,走不开。”
婢女这才点点头,对着男子施礼后,转身走出茶楼上的雅间。
雅间门口的斜对面的酒楼上,正好可以看到,三个人影在用餐。
—————
酒楼内,三人吃过饭,歇息足够后就下楼离开。
兴许是午时的原因,街面上的人少了很多,老道士带着两人转过一条街道,看朝向是向北而去。
越是往北,人越是少了起来。
一直走到天色将近傍晚,几人才来到一处小山脚下。
通往山上的路口,一座高大气派的楼牌矗立在三人面前,楼牌正中写着四个气势雄浑的大字。
湘云书院。
楼牌左侧匾额为“授业”,右边匾额书写“解惑”。
穿过牌坊,三人迈步登山,顺着山道,将近半个时辰过后,一座朱红的院线隐现在树林间。
由远及近,宁白峰这才得以窥到书院正门全貌。书院正门两侧立着两尊一人多高的石像,模样甚是苍老,石像手中握着石头雕刻的书卷,对着来人慈祥微笑。
书院门口,一位比宁白峰还小的男童正拿着大扫把,打扫院门前的落叶。
男童看到几人走过来,停下手中的扫帚,开口问道:“此处是湘云书院,几位来这里有什么事么。”
老道士点头说道:“麻烦给书院山主传个话,就说许鹿好友,烟霞道人来访,有要事相商。”
男童放好手中扫把,弯腰躬身一礼,转身跑进书院内。
书院后,隐隐有读书声传来。
………………………………
第一卷 离乱人 第二十七章 湘云书院话许氏
跨过书院正门,一片广阔的广场呈现在眼前,广场上分布着一些石桌。如同棋盘上的棋子,方正,整齐。
亦如儒家行事,方正平和,一丝不苟。
棋盘广场的后方,错落有致的房屋隐在山林中,里面不时传来琅琅的读书声。
如山间的潺潺流水,其音清脆悦耳。
迎接宁白峰等人的书院讲授,名叫罗本,板着面孔,但语气却很平和,没有面孔上带来的严肃感。
此刻,宁白峰等人跟在罗本身后,穿过名为棋坪讲堂的广场。听罗本所说,这里是书院学子和先生每日清晨晨读的地方。
棋坪讲堂后面,书院迎客用的正殿虽不高大雄伟,亦没有雕梁画栋,但遍布在廊柱和门窗上的文字,让人肃然起敬。待到将几人引进正殿偏厅,罗本告罪一声,说山主正在给人授课,此前已经给山主传讯,需要几人在此等候片刻。
老道士点头,示意理解他们的为难之处。
罗本让书童奉上茶点后,便直言自己还有课业在身,不能久陪,便告辞离去。
待到罗本离开,肚子空空的元镇瘫坐在椅子上,一手抓糕点,一手拿着茶杯就往嘴里灌。一下午的行程,却是让他又累又渴,尤其是还挎着长刀和背着小树。
俗话说,远路无轻担,背着这些,一路走下来也确实累的够呛。
宁白峰喝完茶,打量着偏厅内挂在墙壁上的字画,虽然自己识字不少,墙上字画勉强能认出文字,感觉都写的极好。但若是让其讲出意思,好在哪里,那就有些强人所难了。
约莫半柱香后,一位发须皆白的的灰衣老者跨入偏厅。
老道士起身给灰衣老者倒杯茶。
客人给主人倒茶,怎么都有点反客为主的意思。
老者不以为意,喝口茶后说道:“烟霞真君晋位元婴,实在可喜可贺。”
老道士放下手中茶盏,看着灰衣老者,似乎在酝酿着措辞,然后开门见山道:“山主谬赞,贫道来此是为许氏一事,许鹿临终前祈请贫道将玉章送到书院,愿求书院出面,保下许氏。”
话说完,老道士从袖子里取出一枚鸡蛋大小的玉章,放到两人中间的茶桌上,乌黑油亮的桌面映衬着莹莹润亮的玉章,很是显眼。
书院山主看了看玉章,神色平淡的喝了口茶,然后对老道士说道:“真君对许氏一事或许不太清楚,待我将其讲明白后,你再想想要不要用这枚玉章来换取许氏。”
“许氏自祖上从滨海发迹,起起落落至今,只余下三支,主脉为前户部尚书一支,这些年来作为大宁的钱袋子,在走龙江那边不断失利,财政紧缺的情况下,很是给朝廷补了不少窟窿。另外一只,乃是前龙骧将军许单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