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君谋天下之大夏帝国-第1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儿臣参见母后,母妃……”四人进来后向向没藏飞雪和三位皇妃行礼道。
“都起来吧!”
“谢母后!”
“说说吧!吵着要见本宫所谓何事啊?”
“禀母后,我们想要参军。”三皇子李德站出来说道。
“你们的年龄还太小,本宫不同意。”没藏飞雪直接否定道。
“可是母后,当年代王哥哥和秦王哥哥参军的时候也就吧我们大一岁,如今国难当头,儿臣身为皇子,自然要为国尽忠,也算是给天下百姓做一个表率。”李德继续说道。
“三哥说的对,母后要是不答应,我们四个就赖在这不走了。”六皇子李庆一屁股坐在地上耍无赖道。
李欣上去揪住李庆的耳朵说道:“好小子,翅膀硬了,你们四个赶紧给我滚回宫去。”
“皇姐,今天就是你把弟弟的耳朵揪下来,我也不回去。”李庆顶嘴道。
“好了,不要闹了;德儿、克儿、浩儿、庆儿,你们的心情本宫理解,这样吧!只要你们母妃同意,本宫这里没有意见。”没藏飞雪说道。
“禀母后,儿臣在来之前已经在征得母妃同意了。”四皇子李克说道。
“儿臣也是。”五皇子李浩说道。
剩下的只有李德和李庆了,李德是诺移玲花的儿子,李庆是耶律月的儿子,二人可怜巴巴的望着自己的母亲,最终的结果二人都同意了;在得到同意后四人自然很高兴,但是没藏飞雪对四人说道:“这里是女兵营,你们不适合呆在这,这样吧!你们去楚王哪里吧!”
“儿臣领命……”四人接下军令道。
这四位即将走向战场的大夏帝国的皇子,最大的只有十六岁,最小的也只有十四岁;四人身为李谅祚的儿子,自然不会差,因为他们从小就开始接受李谅祚的残酷训练,每人都是文武全才,这次战争对于他们来说就是一次机会,当然他们这么小死在战场上也是极有可能的。
次日没藏飞雪就率领五万麻魁军和原本守卫兴庆府的一万禁卫军,离开了兴庆府连夜南下西平府了,如今夏军在西平府集结起来的兵力不过有十万人而已,而且又五万麻魁军,除了一万禁卫军算是精锐外,其余的四万兵马全都是老弱,依靠这些兵力想要死守西平府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西平府夏军大营,中军大帐内,没藏飞雪正在和众将商议军情。
委哥宁令对众将说道:“诸位,本王刚刚接到密报,宋军的一支前锋部队,已经距离不足西平府百里了,按照宋军的行军速度三日内便可抵达。”
没藏飞雪说道:“如今我军从各个方面与宋军相比都处于劣势,本宫以为想要击败宋军只有一个办法,坚壁清野、袭其粮道;宋军深入我国腹地,在沿途各军撤离之时,本宫曾下令让他们放火焚城,如今从东南地区到西平府一带已经没有任何人烟,大宋的军队要想不被饿死只能千里迢迢从关中调粮转运到前线;
另外我军缺乏粮草,抢劫宋军的粮草可以有效的缓解我军粮草的压力;至于这支前锋宋军,本宫的意思是将其全歼,我军连战连败,丢失了大片国土,如今正需要一场胜利来提升我军的士气。”
“那皇后娘娘以为,我军应该如何歼灭敌军?”梁洛瑶向没藏飞雪问道。
“我军以骑兵为主适合野战,但是白天与宋军交战目标太大,容易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因此此战最好是夜袭;如今宋军正值骄傲自满的时刻,我军连战连败的情况下,他们觉对想不到我军敢前去袭营。”
“皇后娘娘言之有理,老臣请命此次夜袭由老臣前往。”委哥宁令向没藏飞雪请命道。
“皇叔壮志可嘉,可是此次夜袭需奔袭百里,本宫担心皇叔的身体受不了,再说了这西平府还需要皇叔来稳定全局呢!”
“那皇后娘娘打算排何人领兵?”
没藏飞雪扫视了众人一眼发现,整个大帐之中竟然没有一个合适的人选,老的老、小的小、没经验的没经验,最后没藏飞雪将目光落在了小福子身上;小福子虽然是个太监,但是跟随李谅祚南征北战多年了,而且还曾经亲自领兵作战,无疑是最合适的人选。
感谢书友160507092636054的四张推荐,天宇感激不尽,也请大家多多支持天宇……
(本章完)
………………………………
第405章 主动出击
既然决定要主动出击,那就不拖泥带水,这是夏军的一向作风;在拟定好详细的作战计划之后小福子率领着一万禁卫军出发了,这是夏军在东线唯一的精锐部队,如果要是小福子败了的话,那对于夏军来说无异于是重大的打击。
深夜大军临出征之际,没藏飞雪亲自召见了小福子,没藏飞雪对小福子说道:“本宫可是将这一万铁骑交给你了,此战能胜最好,即便是胜不了,也要将这一万铁骑给本宫带回来,这是我大夏国在东线的全部精锐了,如果这一万铁骑损失了的话,那我大夏帝国恐怕也坚持不了多久了。”
“奴才明白,请皇后娘娘放心……”
小福子连夜领着这一万大军离开了兴庆府,小福子不知道在自己率军离开的时候,在自己的额军队当中混进了其他人,这几人不是别人正是李德、李克、李浩、李庆,出了这四位皇子,还有数百名护卫,毕竟身为皇子每人都有贴身的护卫,能把侍卫说服不去禀报就已经烧高香了,要想瞒着这些侍卫们出来根本就不太可能。
“三哥,你说我们下一步怎么办?”李克向李德问道。
“还能怎么办?想办法脱离大军,跟着他们我们怎么单独行动啊!”李德笑道。
“三哥,这样行吗?要是被父皇知道了,我们几个可是吃不了兜着走。”李庆有些害怕的说道。
“怕什么?只要我们立下战功,父皇到时候非但不会怪罪我们,还会给我们加官进爵,我们要让父皇看看,我们已经长大了,不再是只知道游玩嬉戏的孩子了,我们有能力帮助父皇保卫大夏帝国。”李德意气风发的说道。
“三哥,那我们离开大军去哪啊?”李浩向李德问道。
李德想了想说道:“我们去横山,哪里有我们党项人的部族,只要我们将部族百姓召集起来就能够组成一支大军,到时候我们就可四处袭扰宋军的粮道。”
“从这里赶往横山,这一路上可都是宋军的眼线,要是被他们发现了我们就惨了。”李庆说道。
“那依六弟你的意思是?”李德向李庆问道。
李庆想了想说道:“三位哥哥,你们想想现在全都是从东往西逃的百姓,而这中间要是有一股从西往东走的人,那肯定会引起宋军的主意,到时候我们想跑都来不及;依小弟愚见,我们不如扮成宋军,这样就不容易被发现了。”
“可是就算是扮成宋军,那我们也要有宋军的盔甲啊!这将近五百套盔甲可不是好弄的。”李德说道。
“这还不简单,我军现在要去袭击宋军的前锋部队,等战事结束,我们趁机弄几百套盔甲还不是手到擒来的事。”李庆说道。
“那也就是说现在我们还要继续跟随大军前进。”李浩说道。
“就按六弟说的搬吧!要好让我们看看着战场到底是什么样的。”李德兴奋的说道。
这四个小家伙全都是初出茅庐的小子,虽然兵法学了一肚子,可都是纸上谈兵,到了实际运用的时候就不是那么一回事了,对于他们来说跟随大军上战场也是一种历练,毕竟没上过战场的一帮熊孩子,看到那种场面不拉稀就不错了。
“将军,再往前不远即使宋军前锋的大营了。”一名副将骑马赶上小福子说道。
小福子看了看夜空说道:“这天马上就要亮了,这个时候是值夜班的人一天之中最为疲惫的时候,传令大军不做任何休息,立刻突袭宋军大营,冲入营中之后四处放火,搅得越乱越好。”
“是,末将领命……”
宋军连续作战本来就疲惫不堪,在家上现在宋军是连战连捷,自然傲的脚丫子都上天了,根本没把夏军放在眼里,而且这里距离夏军前线足足有百里之遥没有人会想到,连战连败的夏军竟然敢在这个时候发动进攻。
因此当小福子率领夏军杀到的时候,夏军跟本就没有任何的防备,很快就被宋军突破了营垒杀入到大营之中,在加上宋军是步兵作战,夏军是骑兵作战,因此在机动性上宋军并不占据优势,虽然在兵力上宋军是夏军的三倍有余,可是由于宋军大营之中空间有限,在加上宋军将领指挥不利,宋军根本无法组织起有效的防线。
夏军骑兵在突入宋军大营之后四处放火,将整个宋军大营缴了一个天翻地覆,整个宋军大营到处都是战火、混乱不堪,大营失守宋军残余部队自然是向东逃窜,小福子当然不会放过这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于是率领骑兵前去追杀,这一仗无论是对于宋军还是夏军来说都不足以影响全局,夏军虽然胜利了,但是只是起到了鼓舞士气的作用,对于整体的占据并没有什么大的影响。
但是这一仗对于李德兄弟四人的影响可是很大的,在冲入宋军大营之后,这四兄弟一直都在一起,这是他们第一次进入战场,对于这种以命相搏的场面还是有些胆怯,这是很正常的现象,让一个十五六岁的孩子拿着刀杀人这得需要多大的勇气啊!他们四兄弟在护卫的保护下左突右杀,虽然一路上杀了不少宋军将士,可是没有一个人是死在他们兄弟四人的手上的,整场战斗当中,这四人基本上就是出于懵逼的状态。
在宋军逃离大营,小福子率领大军前去追击的时候李德、李克、李浩、李庆四人率领不到五百侍卫却留了下来,这个时候正是抢夺胜利果实的时候;李德在一边边吐,边断断续续满脸难受的对侍卫长说道:“你立刻带人打扫战场,宋军旗帜、盔甲、兵器都要多带一些,能带多少就带多少,到时候本皇子有大用。”
“是,卑职明白这就去办。”
李德说完又向宋军大营看了一看,看着被战马踏成肉泥的尸体,李德又忍不住在一边狂吐;吐了一阵之后,李庆满脸狰狞的说道:“谁他奶奶的说沙场建功容易,容易个屁呀!本皇子从小到大就从来没有见过这么恶心的东西。”
“六弟,我们要慢慢适应这些,适应这样的战场和环境,以后少不了要自己领兵杀敌,替父皇开疆拓土、建功立业;等以后见多了就不吐了。”李浩刚说完,就又忍不住狂吐了起来。
另一边西平府,楚王发现四位皇子不见了,立刻将其禀明给了皇后没藏飞雪;没藏飞雪坐在帅椅上说道:“这四个孩子还真是不让人省心啊!这样皇叔你立刻派人去通知小福子,这几日城门一直紧闭,只有出去的这支大军,他们一定是跟随大军出去了,让小福子将他们给本宫带回来。”
“是,老臣领命。”委哥宁令接下军令道。
求推荐,求支持,稍后还有一更,从这个月起,天宇尽量恢复一天两更,请大家多多支持……
(本章完)
………………………………
第406章 初生牛犊
大夏帝国的四位皇子,李谅祚的四个儿子,在宋军被攻破的前锋军大营劫掠一番以后,带着盔甲、兵器和足够的粮草消失在了茫茫大地之上,这一路上这支小部队不但要绕过宋军,而且还要躲着夏军,一旦被抓回去屁股开花是肯定的。
横山位于大宋帝国和大夏帝国的交界处,东西长96千米,南北长100千米,面积4084平方千米,南部以丘陵沟壑为主,占总面积的70%,北部是沙漠草滩区,因此这里的土地十分贫瘠,人口稀少;如今这一地区已经成为宋军的后方腹地了,如果夏军能够在横山地区布置一支兵马,人数不必多数千人,就可以给宋军造成很大的麻烦,这里是宋军后勤粮道的必经之路。
在李德的带领下,这支小部队艰难的向横山地区挺近,对于李德来说进入到横山地区并不意味这胜利,而是意味着开始,更何况他们现在还没有到达,离开大部队单独行军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随时都有被宋军发现歼灭的危险。
“我们要想到达横山,必须要穿过盐州。”傍晚夏军的营地,李德对李克、李浩和李庆三人说道。
“穿过盐州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今宋军的两路大军正在想盐州集结,准备对西平府发动进攻,这两路宋军加起来有二十五万大军,分别有宋将徐禧统领的十五万大军和宋将刘昌祚统帅的十万大军;就我们这点人要是被人家给发现了的话,那可就只有死路一条了。”李庆说道。
“干嘛被人家发现啊!六弟你可别忘了,我们现在也是宋军。”李浩指了指李庆身上穿的盔甲说道。
“好了,不要闹了。”李德严肃的说道:“兄弟们,如今大夏帝国到了最为艰难的时候,宋辽两国背弃盟约兴兵伐夏,我们要在父皇和两位皇兄回来之前守住这份基业,如今宋军已经在战略上对西平府形成了半包围之势,宋军的三路大军都已经盯上了西平府,过不了多久张敦礼的十万大军也会转进西平府,到那时西平府城下的宋军将达到惊人的五十万,这还不包括为期运送粮草和保障后勤的民扶,据我估计总共加起来要达到百万人;
这么人宋军的粮草必将消耗极大,而这就是宋军的命门所在,母后已经下令坚壁清野、焦土抗战,也就是说宋军不可能在我大夏帝国的领土上得到丝毫的补给,因此无论是粮草、被服、兵器、盔甲都要从中原运到前线,而横山地区是宋军粮道的必经之地,只要我们能够断了宋军的粮道,宋军必将不战而败。”
“三哥,你就会说这些没用的,这些问题谁不知道啊!”李庆说道;“我们知道,母后知道,就连稍微有点常识的百姓可能都会知道;三哥你想过没有,连普通人都能够看得出,宋军将领难会不知道这个问题,能断了宋军的粮道当然是好事,可是宋军的每次运粮必定有大批兵力保护,贸然出击恐怕不但劫不了宋军的粮草,就连我们自己都有可能会搭进去。”
“六弟说的不无道理,三哥,我看这件事我们还需要从长计议,光凭我们这些人想要抢劫宋军的粮草根本不现实,我们必须要扩大军队的规模。”李克意味深长的说道。
“没有父皇的军令,私自募兵可是死罪。”李浩提醒道。
李德说道:“此一时彼一时,就算将来父皇治罪,有我担着。”
“三哥,你说什么呢!就算是将来父皇治罪也不可能让你自己担着,我们兄弟之间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李庆说道;“只是眼下扩军是个大问题。”
“扩军的事情我想过,横山地区很早就有我大夏百姓生活,而且生活在这一地区的多为党项部族,先皇麾下最为精锐的步跋子,父皇亲掌的突击营,所有的将士都是从横山地区招募的,我想我们以父皇的名义在此招募一支兵马应该不是很困难的吧!”
“那不就成了假传圣旨了?”李克说道。
“四哥,你要是不想干就算了。”李庆刺激李克道。
“你小子别那话来激我,我告诉你论领兵打仗你还嫩着呢!”
“行了,别吵吵了,今夜我们在这里休息一晚,明日清晨出发,争取早日进入横山地区。”李德对兄弟三人说道。
虽然李德嘴上这么说,可实际上李德心里也没谱,横山地区如此大,想要找到生活在这一地区的部落谈何容易啊!而且现在这种时候,横山地区什么情况他们是一概不知啊!这四个小子之所以敢这么做完全是靠着一番激情。
另一边小福子率领一万禁卫军追击三万弃营而逃的宋军大获全胜,在野战之中没有充足的准备步兵简直就是骑兵的活靶子,更何况是弃营而逃的宋军,三万宋军前锋被夏军全歼在前往盐州的道路上。
“将军,皇后娘娘密旨。”一名传令兵,将一封密信呈到小福子面前。
小福子打开密信看完以后大吃一惊,密信当中主要说了两件事情,第一件事情就是李德四人混入大军出城了,让小福子抓紧时间派人将他们四个给找回来了;第二件事情其实是关于宋军的,小福子虽然在这里击败了宋军的三万先锋军,可是宋军围攻西平府的不光是这一路,另外两路已经也已经瞄上西平府了。
这其中距离西平府最近的是由种师道率领的十五万大军,种师道是宋军老将,在宋军诸将当中资格最老、战功最大,可以说是宋军为数不多的,久经沙场的老将,而种师道率领的这十五万宋军也是大宋军队最为精锐的一支兵马,如今这一路宋军已经攻破韦州,一路北上直逼西平府了,与徐禧派遣先锋军试探不同,种师道可是重兵压境,十五万大军倾巢而出直逼西平府。
西平府对于大夏帝国来说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西平府不光是兴庆府在南方的屏障,而且还是大夏帝国的东西南北交通要道,虽然大夏帝国官方并没有将西平府列为陪都,但是在夏人的眼中西平府就是陪都的存在,西平府是大夏帝国十分重要的交通、经济中心,一旦这里被宋军攻破的话,这对于夏军来说无异于是一个严重的打击。
小福子看完密信之后,立刻下达军令道:“大军今日在这里休整一夜,明日清晨撤军回西平府;另外派出一队斥候在附近搜索四位皇子的下落,记住这件事要秘密进行,对外就宣称是监视宋军的动向。”
“是,卑职明白……”
求推荐,求支持,第二更奉上,请大家多多支持天宇,拜托了……
(本章完)
………………………………
第407章 宋军新的部署
京兆府宋军大本营,自从与大夏帝国开战之后,宋军的大本营就由汴梁搬到了京兆府;京兆府其实就是大唐时期的长安城,这里在五代十国之前就一直是华夏的统治中心,原因就在于京兆府独特的地理位置;京兆府位于关中平原,渭水从这里流过孕育了八百里秦川,关中盆地西有陇山,东有函谷关、潼关之险,背面是黄土高原,南面是漫长的秦岭山脉。
其得天独厚的条件,让京兆府成为了伐夏大军的总后勤基地,同时也是宋军伐夏的大本营所在地,将大本营设在这里,可是使得大宋帝国东部和江南的粮草、兵器、盔甲等重要的战略物资源源不断的从后方通过大运河、黄河、渭水一直运到京兆府,再从这里经过陆运送到宋军前线。
为了能够一举灭亡大夏帝国,宋神宗这次不但下了血本,更是御驾亲征,这在宋室皇帝当中可是及其少见的;虽然宋神宗赵顼御驾亲征并没有亲临前线,但是能够移驾关中已经很不错了,由此可见宋神宗赵顼灭夏的决心有多大。
京兆府,宋神宗的行宫内,此时宋神宗正在跟王安石讨论着前线的战事,原本王安石应该在这一年就挂了,可是由于李谅祚的蝴蝶效应,这家伙依旧好好的活在世上,宋辽联军六路伐夏就是王安石积极推动的结果,自从王安石在大宋帝国实施变法以来,大宋帝国的国库日益充盈,在与大夏帝国开战之前,大宋帝国已经积累了大量的财富,并且这些年在关中各地囤积了大量的粮草、兵器、盔甲,这些都是为伐夏做准备的。
这么说吧!大宋帝国经过王安石变法以来所积累的财富已经不是可以用多少金钱来衡量的了,首先变法为大宋帝国新编了五十万精锐的军队,其次大宋帝国经过变法已经囤积了在全国各地囤积了大量的粮草,这些粮草足够全国百姓不吃不喝消耗三年之久,要知道这个时期大宋的人口已经接近一亿人了,除了粮草还有大批的丝绸、金银、瓷器等等。
“陛下,前方最新的战报。”王安石拿着一封急件交到宋神宗的手上;如今王安石在大宋帝国内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王安石如今的官职是左丞相(虚衔没有实权)、枢密使(掌握实权相当于宰相)、骠骑大将军、魏国公;换成现在的话说,王安石的实权官职相当于*****兼军队总司令;对于王安石,此时的宋神宗可以说是言听计从。
宋神宗接过密信后,王安石继续说道:“禀陛下,如今各路伐夏大军进展神速,徐禧率领十五万大军已经抵达盐州,下一步就是西平府,刘昌祚的十万大军已经攻下了银州、石州、夏州等地,正在率军赶往西平府与徐禧大军汇合;
种师道老将军率领十五万大军已经拿下了韦州,正在想西平府进军;只有张敦礼将军的十万大军依旧被阻挡在兰州,另外李宪将军的十万大军进展缓慢。”
宋神宗看着地图说道:“李宪哪里是朕让其方面进攻速度的,此时辽军正在大举西进,夏军必将全力阻挡,这个时候我们动手虽然能够取得意想不到的战果,但是很可能会与辽军发生冲突,这不是朕愿意看到的,幽云十六州必须收回,这是太祖太宗的心愿;但是也不可莽撞行事,等夏宋两军两败俱伤之后我们再动手。”
“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