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君谋天下之大夏帝国-第1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们再动手。”

    “陛下圣明。”王安石拍马屁道。

    “爱卿啊!根据目前的战况来看,我军第一阶段的战略已经完成了,下一步应该就是一鼓作气攻下兴庆府了吧!”

    “正是,可是陛下,我军虽然进展神速,但是暴露出来的问题也不少,虽然我军攻下了大夏帝南部边疆的所有重镇,但是夏军在撤离之时什么也没有留下,有些地方甚至烈火焚城,如今我前线各路大军都面临着断粮之危;

    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让将士们空着肚子打仗恐怕不妥吧!闹不好还会及其兵变,微臣的意思是我们第一阶段的战略已经完成,陛下看看是不是应该暂时让大军休整一段时间,以便补充粮草军械,为之后一举灭夏做准备。”王安石对宋神宗建议道。

    “爱卿言之有理,朕即可下旨各军停止进军,就地扎营防守,待大军补充粮草军械以后再战。”宋神宗当即同意道。

    “陛下,微臣还有一个新的建议,从京兆府向前线大军供给粮草太远了,微臣建议在银州、宥州、夏州三地交界处修建新的城池,将我前线大军所需的粮草暂时储备在哪里,这里已经成为我宋军腹地,将粮草大营设在此处极为合适。”

    “好,就按爱卿所言,这件事就交由徐禧办理。”

    “是,微臣遵旨。”

    宋神宗看着地图向王安石问道:“爱卿刚才说,张敦礼所率领的十万大军还没有攻下兰州吗?”

    “兰州地势复杂,在加上这里是夏军河湟边军的驻地,因此守军不少,所以张将军一直没有能够攻破兰州。”

    “传令张敦礼放弃攻打兰州,留下部分兵马监视兰州的一举一动防止夏军的袭击,张敦礼率领主力大军北上与种师道老将军会师,准备灭夏战役。”

    “是,微臣立刻派人前去传旨;可是陛下我们将张将军的十万大军调走了,那河湟军要是东进如何?微臣以为为了保险起见,陛下可以掉周围的西军前往兰州周围地区驻防,毕竟此次发现只动用了十万西军精锐,还有二十万西军驻扎在各地呢!河湟军兵马并不多,有五六万兵马就可以将他们堵在兰州城内。”

    “好,此事就依爱卿说的办。”

    就在此时一名侍卫进来禀报道:“禀陛下,辽国使臣到了。”

    “辽国使臣这个时候来干什么?”宋神宗皱了皱眉头说道。

    王安石笑了笑说道:“无非就是想要要些粮草而已。”

    “哼!”宋神宗冷哼一声说道:“耶律洪基真是打的好算盘,这些年朕花大价钱从辽国购买战马,可是你看看朕买的都是什么呀!拿劣马充当战马,他朕当朕眼瞎啊!等朕灭夏之后,回过头来再收拾他们。”

    “拿下大夏帝国,陛下就可以获得河西走廊和漠南草原的大片马场,到时候我宋军定能够组建一支雄壮的铁骑,微臣在这里先恭贺陛下了。”

    宋神宗被这马屁拍的十分舒服,笑着说道:“宣辽使觐见吧!”

    感谢书友160507092636059的四张推荐,天宇感激不尽,也请大家多多支持天宇,稍后还有一更。

    (本章完)


………………………………

第408章 小试牛刀

    “外臣,耶律仁先拜见大宋皇帝陛下。”耶律仁先见到宋神宗躬身行礼道。

    “阁下远道而来辛苦了,来人赐坐。”宋神宗大手一挥说道。

    在耶律仁先坐下之后,宋神宗向耶律仁先问道:“不知阁下此次来宋所谓何事?”

    “奉我家陛下致命,特来向陛下桃夭粮草、兵器。”耶律仁先直接开门见山说道。

    “粮草、兵器。”宋神宗冷笑着说道;“我们可以向辽国提供粮草、兵器,不过辽国是不是也要向我大宋提供优良的战马啊!”

    面对宋神宗的质问,耶律仁先一时之间不知道该如何应对;看着沉默的耶律仁先,宋神宗继续说道:“如果辽皇在真的有诚意的话,朕可以答应与大辽在边境互市,但是大辽要想换取粮草和兵器,必须要用优良的战马来换;以前的事朕就不在追究了,朕希望以后贵国能够诚心相待。”

    “此事,外臣一定回朝后禀报我家陛下。”耶律仁先说道;“另外外臣此来还有一事,如今宋辽两国联手灭夏,宋军已经逼近西平府,大夏帝国灭亡在即,我家陛下特受外臣前来洽谈灭夏之后地盘分配的事宜。”

    “不知贵国对此事有何看法?”宋神宗向耶律仁先问道。

    耶律仁先向宋神宗说道:“依外臣的意思,灭夏之后,原本夏国侵占的辽国领土需要全部归还,剩下的领土则有两家平分,河套、宁夏两地归大辽,河西走廊、河湟谷地归大宋,至于西州、西域两地,就要各凭本事了。”

    “哈、哈、哈、哈……”宋神宗大笑道;“辽皇真是打的好算盘啊!灭夏之战我大宋投入的军队、人力、物力和财力都远远高于辽国,可是在分享胜利果实的时候,辽国尽然还厚着脸皮多吃多占;朕不妨告诉阁下,灭夏之战其实有没有辽国都是一样的,我大宋雄狮独自也能灭夏;朕邀请你们辽国,是给你们面子,你们不要得寸进尺;

    至于灭夏后的胜利果实,等灭夏以后再说,如今桃子还没有熟呢!就想着怎么分,这也太早了点吧!另外辽军的推进速度朕实在不敢恭维,如果将来辽军进入兴庆府晚了,可不要叫唤。”

    宋神宗的话,说的耶律仁先十分不好受,耶律仁先铁青着脸说道:“宋帝如此说话,就不怕伤了两国和气,我大辽军既然能够将夏军打的溃不成军,也同样能够消灭任何的敌人。”

    耶律仁先说完这句话拂袖而去,看着离去的耶律仁先,王安石向宋神宗说道:“陛下,这个时候与辽国闹翻了的话,恐怕不太合适吧!一旦辽军将兵锋直指我们大宋帝国的话,这局面可是对我们大大的不利啊!”

    “放心吧!就是借辽军十个胆子,他们也不敢在这个时候,与朕作对;如今我们的大敌依旧是夏军,如今战事之所以能够如此顺利的进行,完全是因为夏军主力都在西域,一旦夏军主力回国事情就没有那么简单了,因此必须要在夏军主力尚未到达之前攻克兴庆府;这一点辽军比我们急,如今辽国正处于大夏帝国的两面夹击当中,这个时候他们比我们更急于灭亡大夏帝国……”

    横山地区,自送宋军越境之后,宥州、石州、夏州、银州的大部分百姓都纷纷西逃,当然还有一部分百姓逃到了横山深处,这里不是丘陵就是沟壑,想要在这里生存下去是及其困难的,可是整个时候他们再想出去基本上已经不可能了,如今宋军已经封锁了所有西行的道路,这些百姓一旦出去被宋军抓住的话就会立刻沦为奴隶。

    当然逃入横山深处的除了百姓还有部分夏军的边军,这些边军人数不多只有不到千人,而且四散在各处各自为战,原因就在于在这一带已经没有夏军的将领,能够将他们组织起来了,如今在这一带的夏军领头的都是一些小喽啰,最大的也不过就是一个百夫长(队长)而已。

    再说李德等人,虽然李德等人换上了宋军的盔甲,但是一路之上也不敢有丝毫的大意;由于宋军已经完成了第一阶段的战略,因此宋军各部都已经转入到了休整状态,这给李德等人带来不少的方便,由于初战取得了如此大的胜利,因此此时的宋军正处于一种十分放松的状态,因此李德这支假宋军轻而易举的就蒙混过关了,毕竟无论从相貌、语言、文化上大夏帝国已经和大宋帝国没什么两样了。

    “越过前面的那条封锁线,我们就等于进入到横山地区了。”李德指着前方不远处的一个宋军营寨说道。

    就在此时前去侦查的六皇子向这里飞奔而来,;李庆回来之后对李德三人说道:“前边的情况已经侦查清楚了,那原本是我军在边境的一个哨所,如今在哨所内有两三百宋军,只是让我感觉到奇怪的是,这里已经是宋军的腹地了,他们干嘛还在这种地方驻扎兵力,真是奇怪?”

    “别说那么多没用的了。”李德对李庆说道;“我们要想进山只有从宋军的这处关隘穿过去,如果错过这这个山口,下一个还不知道要走多远呢!因此必须从这里直接穿过去,另外我们的粮草也所剩不多了;大家都想想吧!我们该怎么过去。”

    “无非就是两条路,第一打过去,第二骗过去。”李克说道。

    “四哥,这打过去好理解,这骗过去怎么说啊!”李浩向李克问道。

    李克指了指李浩身上穿着的宋军盔甲说道:“别忘了,你现在不是大夏帝国的皇子,而是宋军的一名士卒。”

    李庆想了想提出自己的建议道:“我觉得我们到是可以打过去,一则我军粮草不多,进山之后能不能找到我们自己人,多久才能够找到这都很难说;另外也可以通过此战来锻炼一下我们的作战能力。”

    “可是,如今敌人就龟缩在营垒内,要是硬攻的话,我军势必会伤亡惨重啊!等到敌人的援军到了,那我们可就惨了。”李德说道。

    李庆说道:“这一战我们要智取,而不是强攻,我们穿着宋军得盔甲,他们一定会认为我们是宋军,就会打开营门放我们进去,到那时我们再动手,以两倍之力攻之,我就不信我们拿不下这座营垒。”

    “老六说的好,就这么干。”李德首先赞同道。

    “对就这么干。”李克和李浩说道。

    守营的宋军将士还不知道,死亡已经降临到他们头上了。

    第二更奉上,求推荐,求支持,天宇感激不尽……

    (本章完)


………………………………

第409章 为生存而战(上)

    为了让这支夏军看起来更像是宋军一点,在发动奇袭之前,李德兄弟四人商议将所有的战马都藏了起来,而且从军中选出以为比较年长的侍卫临时扮演副指挥使的角色;宋军的编制与夏军完全不同,宋军分为禁军(中央军)、厢军(地方守备部队)、乡兵(预备役部队)、番兵(雇佣军)。

    宋军的编制为厢、军、营、都四级,每厢下辖十个军,每军下辖五个营,每营下辖十个都;每厢设厢都指挥使一名,每军设军都指挥使和军都虞侯各一名,每营设指挥使和副指挥使各一名,每都设都头(马军称为军使)和副都头(马军称为兵马使)各一名;宋军一个都为一百人,相当于夏军的一个百人队;按照此推算宋军的一个营为一千人,每个军为五千人,每个厢为五万人,但是实际情况有时有的军队会超编一点。

    李德兄弟四人率领的这支部队不足五百人,于是就让一个年长的侍卫扮演副指挥使的角色,根据李庆得到的情报,守卫营垒的宋军在两百人到三百人之间,也就是有两个都而已,一个副指挥使足够压制这两个都头了。

    “快,把营门给老子打开。”副指挥使(假)站在营门下高声喊道。

    守营的宋军将士,看到城门下有自己的军队并没有立刻打开城门,而是对身边的人说道:“快去叫两位都头大人。”

    很快两位都头被叫了过来,副指挥使立刻破口大骂道:“你奶奶的,赶紧给老子开门,没看到老子身后的弟兄们都累的不行了吗?”

    两个都头看着城下的宋军并没有什么异样,在加上副指挥使的叫骂,本能反应就是立刻打开城门放这支友军进来,在宋军连战连捷的情况下,谁会想到竟然会有一支夏军小部队乔装成宋军呢!更何况这里已经算是宋军的腹地了,夏军早就被打的抱头鼠窜了。

    于是两个都头立刻从低矮的城墙上跑了下来打开了城门,笑脸相迎说道:“大人一路辛苦了,是兄弟招待不周,大人里边请。”

    副指挥使冷笑道:“你们招待的很周到,不过以后你们再也没有机会招待了。”

    副指挥使说完立刻拔刀将两个都头给干掉了,那动作简直就是行云流水,两刀直接命中在两个都头的脖颈处,当场血喷的老高了;城门已开也就意味着宋军失去了有利的地势,这支假宋军立刻杀入到城内,由于大家都穿着宋军的盔甲,所以宋军根本分不出谁是敌谁是友,但是夏军却可以分的一清二楚,原因就在于每一名夏军的手腕上都绑有一根红绳,这个细节自然没有让宋军发现。

    往往夏军两个将士互相假打,将真的宋军将士给吸引过来,然后联手将宋军给干掉;夏军原本就在兵力上占据优势,在加上诱敌之策,宋军没有统一指挥,因此在不到一个时辰内,夏军就彻底将守卫这个营垒的宋军给全部解决掉了,而夏军仅仅付出了数十人的伤亡代价,但是战果收获颇丰,除了两百多套宋军的兵器盔甲外,还有数百石粮草和数百两银子,另外还救出了一批夏人,主要是一些妇女,他们已经完全沦为宋军的营妓了。

    当然这一路之上,李德等人见到的悲惨景象不单单如此,从盐州往东,这一路上到处都可以看到大夏百姓的尸体,他们大多数人都死在宋军的屠刀之下,死的多为老人和小孩,壮丁一般都沦为了宋军的奴隶,而女人则成为营妓,每天都要承受着宋军的侮辱;这个时期发生这种现象很正常,古代的军队就是一群土匪,所过之处就如同被蝗虫啃过一样,在本国境内还好点,一旦到了敌国那就是兽性大发呀!

    在救出百余名百姓之后,李德对其余的三个兄弟说道:“此地不宜久留,传令全军带走所有有用的东西立刻撤往大山里。”

    “是三哥,我这就去办。”李克应声说道。

    进过这场战事,李德、李克、李浩、李庆四人已经渐渐适应了战场,虽然还有些翻江倒海的感觉但是也不至于哇哇的吐了,在所有的东西都收拾完毕之后,李德率领着这四百余军队和百余名百姓向横山深处撤去,在这茫茫的大山之中,李德首先要做的就是要找一个栖身之地,然后才能够谈发展袭击宋军的粮道。

    李德在被救的百姓当中找了一个年轻人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狗蛋。”

    “狗蛋,我问你,你知不知道这附近有没有什么村落?”李德问道。

    “禀大人,小人也不到,我们都是从夏州逃难过来的百姓,对这里不熟悉。”

    “大哥,依我之间,我们现在应该找一个易守难攻的地方先扎营再说,这人得慢慢找,反正我们现在有人手、有粮食,想要活下去并不难。”李庆向李德说道。

    “只能如此了。”李德无奈的说道。

    李德、李克、李浩、李庆四人谁也没有想到,这领兵打仗竟然有这么困难,更何况他们现在是孤军深入,所有的一切都要看他们自己,从小锦衣玉食过惯了的皇子们,猛然间过每天粗茶淡饭的苦日子还真有些难以适应,但是这一切都是他们自己选择的,这个时候即便是想打退堂鼓都不可能了,每当夜晚的时候,这小兄弟四人都会找个没人的地方四人抱头痛哭一场,直到今天他们才明白什么是真正的战场,这大夏帝国的万里江山是怎么来的;不是坐在大帐内出两个主意就行了,而是他们的父亲和哥哥们一刀一剑的打出来的。

    哭是最没有用的,在大哭一阵之后,他们兄弟四人还是要面对着一切,因为他们现在不单单是自己一个人了,在他们的身后还有四百余夏军将士和一百多百姓,他们的生死存亡完全就在这四人的掌控之中,尤其是李德,李德是四兄弟当中最为年长的一个,这个年仅十六岁的少年,从今天开始就要带领着自己的三个弟弟和这五百多人,在这茫茫的横山当中存活下去,他们的所有粮食、衣服等等所有的生活用品都需要自己解决,而要解决这些只有一条路那就是从宋军的嘴里去抢去夺。

    现在李德、李克、李浩和李庆不再是是单单为了切断宋军的粮道而战了,跟重要的是为了自己的生存而战,因为只有活下去才有机会切断宋军的粮道,连最基本的存活都不行的话,其余的一切都是扯淡。

    感谢昊月星辉的两张推荐,书友160507092636054的四张推荐,天宇感激不尽,稍后还有一更,请大家多多支持……

    (本章完)


………………………………

第410章 为生存而战(中)

    不知不觉半个月的时间过去了,在正面战场上这半个月宋夏之间并没有爆发什么大战,双方这段时间都比较克制,都在积蓄的力量准备着最后的决战,在这期间没藏飞雪曾经派出数支兵马前往各处寻找李德、李克、李浩、李庆等人的下落,可是最终的结果都是杳无音信,对于没藏飞雪来说现在没有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

    宋夏之间虽然没有大战,但是小战不断;但是夏辽之间可就没有那么太平了,辽军已经逼近弘州,不过此时集辣思义已经结果了大军的指挥权,这位老将一直都是大夏帝国在北方的柱石,虽然多年不曾领军,但是如今在这里守卫的兵马多为集辣思义的嫡系,当年的跟随集辣思义的南征北战的士卒,有的今天都已经成为军官了,这些人见到老长官自然十分亲切。

    随着辽军一步步的逼近弘州,集辣思义作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决定,那就是撤军将弘州拱手让给辽军,集辣思义的做法让所有的将领和士卒都不解,其实集辣思义之所以这么做也是一种无奈的选择,如今夏军在北方战线的兵力不足两万,而且多少新兵,集辣思义必须计算这使用自己手中的兵力,而对面的辽军却又十余万之众。

    除了北方战线,还有东方战线也就是由高维统帅的安东军,安东军完全是一个特殊的存在,对于辽东的广大地区,大夏帝国一直处于半管理的状态,因为在辽东的广阔疆域上分布在大大小小的诸侯国,而且辽东地处关外,是一个独立的地理单元,在辽夏开战之后,位于辽东的安东军就是辽军背后的一把刀子,因此耶律洪基不得不分出相当一部分兵力防备安东军;如今安东军与辽军正在锦州一带对峙,另外安东军还有渤辽军和渤海军相助。

    如今夏军的各个战线上基本上都没有战事,但是在横山山区深处一场变革正在悄然发生,在这半个月的时间内,李德等人也没有闲着,除了四处出击袭击落单的宋军之外,就是寻找藏匿在大山深处的夏人村落,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前两天终于找到了一个几十户人家的小村庄,有了第一个就有第二个、第三个,毕竟这些世世代代生活在大山深处的人们,明白自己周围都有什么村子,所以在找到第一个村子之后,局面就一下子打开了。

    在村民的带领下,李德、李克、李浩、李庆兄弟四人要前往一个位于横山山区深处的一个部落,这个部落就是横山部,横山部是由李谅祚亲自册封的,当年李谅祚在征讨四方的时候,横山地区的百姓给李谅祚提供了不少的精锐兵员,这些生活在大山深处的人们稍加训练就可以成为一直强军,在加上横山各部在太祖、先帝时期所作出的卓越贡献,李谅祚下令将横山地区的所有百姓整合成一个大部落称为横山部,一直以来横山部在大夏帝国都处于特殊的地位,李谅祚曾经也试图将他们迁出大山,可是这些百姓都不愿意离开生活已久的故土。

    如今横山部的大首领是诺移辰轩,诺移辰轩是诺移家族的旁支,安国公诺移赏都就是诺移家族的家主,而按照辈分诺移辰轩也就是诺移赏都的族侄;自从宋夏开战以后,横山部就一直蠢蠢欲动想要和宋军大战一场,可是无奈横山部缺乏兵器、战马,而且又缺乏会领兵打仗的大将,因此至今没有任何的作为,只能将逃到山区的夏国百姓进行一个妥善的安排,虽然横山部无法去攻打宋军,但是宋军也攻不进来。

    在村民的带领下,李德兄弟四人来到了一个小盆地当中,这个地方易守难攻是一个绝佳的栖息之地,很快李德等人就在一个大院内的大堂上见到了横山部的大首领诺移辰轩,横山部是由很多的小部落组成的,因此除了大首领之外,还有很多的小首领,一般情况下大家都是各自生活各自的,一旦有事所有的首领就会举行会盟商议,这也是党项族的古老传统。

    诺移辰轩虽然生活在大山里,但是也并不是一个土包子,作为部落大首领诺移辰轩并没有什么经天纬地之才,也不会领兵打仗,但是治理地方却又两把刷子,因此诺移辰轩在横山部内的威望很高,而且作为横山部的大首领,诺移家族的旁系,每年都会前往兴庆府面君和拜见家主。

    虽然李德等人并没有表明身份,但是诺移辰轩一眼就认出了李德,李德是诺移赏都的外孙,诺移辰轩曾经在安国公府见过李德,在见到李德之后诺移辰轩连忙躬身行礼道:“微臣参见三皇子。”

    “舅舅快快请起。”李德连忙向前扶起诺移辰轩说道;“舅舅我向你介绍一下,这位是我四弟李克,这位是我五弟李浩,这位是我六弟李庆。”

    “辰轩参见诸位皇子。”诺移辰轩十分客气的说道;“不知诸位皇子怎么会来到这里,如今这横山地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