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君谋天下之大夏帝国-第2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夏军这一次是破坏,纯粹的破坏除了必要的生活必需品外,所有的一切都被焚烧殆尽,燕王李庆也为此背上了一个‘玩杀屠夫’的恶名,随着杀戮的增加李庆麾下的这四万夏军也开始在悄悄的改变,他们的杀人技巧提升的很快,每个士卒都知道怎么样可以一招毙命,他们可以用最快捷最简便的方式杀人。
另外他们的思想也在改变对李庆唯命是从,他们已经渐渐的脱离了夏军编制,成为了燕王的私军,除了李庆任何人都无法指挥他们,他们悍不畏死是一群来自地狱的勇士,据统计在这一路上死在他们手中的宋人百姓不下四百万,也就是说他们每个人基本上的战果都是百人以上,整个江南最为富庶的地方基本上被摧毁殆尽了;李庆之所以这么做也是有着自己的考虑,其实很大程度上也是迫不得已。
润州城外四万夏军屯兵城下;深夜无法入睡的周洋来到了李庆的中军大帐,周洋向李庆问道:“王爷,末将有一事不明,还请王爷赐教。”
“有何话尽管说就是了。”
“王爷,我们这么杀戮是不是太残忍了;我军所过之处,村镇、良田、猪狗牛羊、妇孺百姓不是被我们毁了,就是被我们杀了,就连刚出生的孩子都没有放过;末将听说很多当地百姓都将我们称之为‘魔鬼军团’,说我们是一群惨无人道的畜生;末将不明白,我们虽然与大宋是敌人,但是这些百姓都是无辜的,我们为何要如此对待他们?”
“你错了,他们是我们的敌人。”李庆对周洋说道;“他们对我们犯下过滔天的罪行,他们的儿子、丈夫、父亲有的正在宋军当中服役,他们生产出来的粮食会被当做军粮运往前线,他们每织出的一匹布、做出的一双鞋都是成为宋军辎重,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宋军才能保持战斗力,才能够与我们对决疆场,所以他们才是大宋最为可怕的存在;
我们杀了他们,烧毁房屋、毁掉良田,做这些其实就是为了削弱大宋的综合国力,大宋百姓数以万万计,这些对于他们来说就是九牛一毛,今天就算我们毁掉整个江南,也不过是影响大宋一季的收成而已,但是这对于我们来说太重要了,少了这一季的收成,宋军数百万大军的军粮就会受到严重的影响,而这对我军来说则是最佳的战机……”
第二更……
(本章完)
………………………………
第664章 太后守城
润州位于江南运河与长江的交界处,是大宋在江南的重要工商业城市,不过此时燕王李庆已经率领四万铁骑兵临城下了,李庆号称有十万大军,在包围润州之前就向润州派出一名使者劝说润州知州投降,但是却被拒绝了;夏军的暴行已经传遍了整个江南,润州知州亲自率领全城百姓守城同仇敌忾。
清晨,周海向李庆禀报道:“王爷,润州知州拒绝向我军投降,而且还杀了王爷派出的使臣,末将请命领兵杀入润州屠城。”
“算了,我们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和兵力在这里白白的浪费。”李庆说道:“在润州城北长江和江南和交汇之地,有一个润州码头和数家造船厂,你带人将那里烧了。”
“是,末将领命。”
周洋带着几千人将润州城北的码头和造船厂都给烧了,在做完这一切以后李庆率军继续一路向西沿长江逆流上,此时江宁府和长江沿岸的百姓早就得到了消息,纷纷向西逃入江宁府内,一时之间江宁府人满为患。
此时江宁府的最高统治者是太后朱氏,她是宋帝赵煦的生母,一生经历坎坷,在太皇太后高氏还活着的时候,朱太后虽然贵为皇帝的生母,但是日子并不好过,知道太皇太后死了以后,宋帝赵煦才尊生母朱氏为皇太后。
在得知夏军攻入常州屠城三日的消息以后,朱太后并没有慌乱,而是出面稳固了宋廷的朝局,一面派人向宋帝赵煦告知消息,让其派兵回援,另一面派快舟向驻守在长江口的李宝传令,命起率领所有的水师战船回援京师,相比于宋帝赵煦的援军,江南水师的回援要快上一些。
除此之外,朱太后还命令大臣招募青壮守卫城池,同时将江宁府周围的百姓全部迁入城内,将城外周围百里内的所有粮草全部运入城中,并将城外的所有一切能毁的都毁了,朱太后这么做的目的实际上就是焦土抗战,在夏军兵临城下以后不可能就近夺得所需要的战略辎重。
“报、报、报……禀王爷,哨骑探报宋帝赵煦的大军已经到达无锡城。”
“报、报、报……禀王爷,哨骑探报宋廷已经将江宁府周围的百姓全部迁入城中实行焦土抗战。”
“报、报、报……禀王爷,宋军江南水师开始向西预计三日后到达江宁。”
李庆笑了笑说道:“看来我们的行动要加快了,大军何时能够抵达江宁。”
“禀王爷,大概还需要一个时辰。”周洋禀报道。
“传令大军加速前进,在江宁以东十里处安营扎寨。”李庆下令道;“周洋你带人前往江宁,替本王传令让江宁府内的人投降,否则入城之后鸡犬不留。”
“是,王爷。”周洋接令道:“王爷,您打算暴露自己的身份了吗?这实在是太危险了。”
“放心吧!没有什么危险的。”李庆笑着说道;“本王就是要让他们知道,本王就在这里,好让他们前来围剿,为我军争取时间。”
“是,末将明白了。”
在接到李庆的军令以后,周洋带着数十名骑兵先行一步,快马来到江宁府的东门外;周洋指着城门楼上的守将喊道:“赶紧通知你们城内最大的官,本将军是大夏燕王特使,特奉燕王之命前来拜见,请速速打开城门。”
“在这里等着。”守将喊道。
很快这一消息就传入到了大宋皇宫内,朱太后向身边的几位重臣问道:“诸位爱卿你们意下如何?”
“禀太后,此次夏军兵临城下有十万之众,而我城内的守军不足两万,其他都是青壮,如果真把夏军逼急了,可能他们真的会攻城;老臣以为不如见见夏军特使,先稳住他们,等陛下和李将军的援军到了以后再说。”
“司马大人言之有理,老臣复议……”
“老臣也复议……”
……
“既然如此,那哀家就见见这位夏军特使,传旨命他前往崇政殿前来见哀家。”
“谨遵太后懿旨……”
在一名官员的带领下,周洋来到了大宋皇宫的崇政殿,刚走到殿外周洋就被守殿的禁军给拦下了;周洋大怒道:“你们想干什么?本将乃是燕王特使,尔等胆敢无礼。”
“想要入殿必须解下佩剑。”守殿卫士强硬的说道。
周洋当场摆出佩刀,数十名宋军将士立刻将其围了起来,周洋笑着说道:“本将只是想将佩刀交个你,你紧张什么?”
看着满脸通红的宋军士卒,周洋大笑这走入殿内;看着在龙椅旁边坐着一个女人,周洋大笑道:“难道大宋没有男人了吗?竟然让一个女人出头露面。”
“大胆狂徒,见了太后还不赶紧跪拜。”一名宋臣出来高声喊道;“太后,贼子无礼,请太后退出去斩之。”
“本将巴不得你们将我斩了呢!”周洋笑道;“我家王爷命我来当特使,其实本将根本就不想来,我家王爷亲率十余万大军已经兵临城下,旦夕之间就可破城,怎奈我家王爷心存仁慈,只要你们肯开城投降,我家王爷保证你们城内所有人的安全。”
“狂傲贼子。”另一名宋臣说道;“我城内有数十万大军,而且两路援军不日就将抵达,如果你们现在肯归降的话,到时候老臣还会在陛下面前替你们说说话,放你们一条生路。”
“是吗?”周洋故作吃惊说道:“这城内竟然有数十万大军,可是本将入城的时候只看见了一群乌合之众啊!”
“夏使不必在言,让哀家投降是绝对不可能的,有能耐就让你家主子来攻城吧!”朱太后硬气的说道。
“既然如此本使告退……”
周洋出城以后夏军已经在城外安营扎寨了,周洋直接来到中军大帐对李庆说道:“王爷,江宁有朱太后亲自挂帅守卫,城内有数十万青壮,他们拒绝投降。”
“你小子是不是又放什么狠话了?”
“末将没有,请王爷明察……”
“本王还不知道你。”李庆笑着说道;“在你入城之前本王就知道江宁是不会归降的,这里毕竟是大宋的都城,如果连都城都没有大宋就等于亡国了。”
“那王爷,我们下一步怎么办?”周洋向李庆问道。
李庆诡异的笑了笑在周洋的耳朵边嘀咕了一番,周洋大惊说道:“王爷,这也太狠了吧!”
“抓紧时间去办吧!留给我们的时间可不多,明日本王必须要见到所有想要的东西,否则就来不及了。”
“王爷放心,末将定不辱使命……”
(本章完)
………………………………
第665章 玩把大的
次日四万夏军分头出击,在四周寻找合适的木料,不错就是木料,这也是李庆交给周洋的一个任务,至于为什么寻找木料那就太简单了,林枫这么做事为了扎木筏,对于如何攻打江宁府,其实林枫的心里早就有了计划‘借力打力’。
夜晚,周洋回到夏军大营向李庆复命道:“禀王爷,在长江一处芦苇荡中,末将发现了一批江船。”
“江船现在何处?距离我们有多远?”
“禀王爷,藏船处在淮水入江处以西十里。”
李庆随后说道:“明日你带人将这批江船运到江宁府以南的淮水东岸,另外将我们准备好的木料一并带去,扎好木筏等候本王军令。”
“是,末将领命……”周洋接下军令后,接着向李庆问道:“王爷,您真打算水淹江宁啊!”
“当然了,你当本王在说笑吗?”
“可是王爷,这么做是不是有点太……”
“行了,做好你自己该做的事,其他的少管。”李庆没好气的说道。
“是,末将告退……”
此日林枫带着亲卫营来到了长江堤坝上视察,长江南岸的堤坝修筑的一场坚固,如果是动用人力的话没有十天半个月根本就挖不开,而宋军根本不可能给李庆这么多的时间准备,根据消息明日李宝率领的江南水师主力就到了,后日宋帝赵煦率领的宋军主力也将要抵达,因此留给李庆的也就今日一天的时间。
“营中现在还有多少火药?”李庆向自己身边的将领问道。
“禀王爷大概还有千斤左右。”将领对李庆说道。
“派人将所有的火药全部搬来。”
“是,末将领命……”
在夏将去搬火药之际,李庆指挥着麾下的军士开始在长江堤坝下挖洞,这些洞都是有讲究的,一共挖了三个洞,三洞之间城品字形,如此火药爆炸就会形成相对的冲击力,从而使得火药的威力加倍;在火药填充以后又用石砖将其密封起来,为了防止火药受潮,李庆特意在四周全都铺设了一层油纸用来隔潮。
在这一切准备完毕以后,天色已经黑了,为了防止出现意外,李庆带着一队将士当天晚上就驻扎在长江堤坝上,至于到时候点火的人李庆已经选好了,人不用多,只要有几个就可以,至于逃跑路线是李庆亲自指定的,到时候只需沿着堤坝向东逃就可以,而且李庆将自己的千里马让了出来,所有留下的人配的战马都是夏军当中最好的战马,这个任务可以说是九死一生,稍有不慎可能就是全军覆没的下场。
为了防止自己麾下的精骑受到冲击,李庆下令将夏军全部转移到了淮水西岸,一夜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次日清晨李庆却没有向淮水西岸撤去,原本计划的炸堤行动停止了,这并不是李庆良心发现,而是李庆觉得只淹一个江宁府太没意思了,李庆决定玩把大的,李庆打算将李宝的江南水师和宋帝赵煦的主力大军一块都解决了。
正午长江面上迎来了数百艘战船,李宝率领江南水师的主力大军已经到了;一名夏将指着远处的战船说道:“王爷,您看是宋军江南水师的战船。”
“本王看见了,命令严密监视宋军江南水师战船的动向,没有本王的命令不得擅自行动。”李庆站在堤坝上下令道。
“是,末将领命……”
再说李宝率领江南水师的数百艘战船在江宁府以北的码头靠岸,运来了七万水师将士在这里上岸然后向江宁府而去,在所有的水师将士都登岸以后,为了防止战船被夏军夺取或者烧毁李宝下令将所有的战船全都调往了长江北岸。
江宁府,皇宫。
不顾疲惫的李宝立刻向住在福宁宫的朱太后觐见,在见到朱太后以后李宝行礼道:“末将李宝拜见太后。”
“爱卿免礼。”朱太后高兴的说道;“爱卿星夜前来勤王,辛苦了。”
“末将职责所在不敢言苦。”李宝说道:“禀太后此次末将带来了七万水师将士,请太后放心,有末将在定保江宁府无忧。”
“好,有爱卿这句话,哀家就放心了。”朱太后说道;“李宝听旨,哀家命你为江宁府守备大将军统帅城内所有大军抵挡夏军的进攻。”
“末将领命,太后千岁、千岁、千千岁……”李宝跪下接令道。
为了防止江宁府不测,李宝大军在进入江宁府以后一直龟缩在城内,李庆一直在堤坝上监视江宁府的一切动静,直到此时天快要亮的时候才打算率领麾下的将士撤离。
在临走之前,李庆告诉留下的几位将士说道:“兄弟们你们是真正的勇士,你们所做的事情将会名留青史,你们如果活着回去,本王为你们加官进爵,如果不幸的话,你们的妇孺老人本王替你们赡养……”
“我等誓死效忠王爷。”几人立刻单膝跪地说道。
“记住点火的时间,在宋军大军到达江宁府外以后。”李庆最后嘱咐道。
“谨遵王爷将令……”
清晨天刚刚亮,宋军的前锋就到了,在江宁府被包围以后,宋帝赵煦从大军中挑选五万精锐为先锋,先于大军开拔向江宁府而来,赵煦自己率领主力大军押后,不得不说赵煦的这个选择是十分明智的。
“快看,宋军大军到了。”一名士卒说道。
“点火之后立刻撤离。”军官下令道。
在众人上马以后,军官亲自点燃药捻,“呲、呲、呲……”药捻飞速燃烧,几人飞马沿着堤岸向东而去,过了没有多久只听“轰隆”一声巨响,原本异常坚固的长江堤坝瞬间就崩塌了,滚滚长江水从缺口处冲了出来,洪水的速度很快,那几名夏军将士根本来不及逃跑就成为了首先被洪水吞没的牺牲品。
接着洪水直接灌入到江宁府当中,整个江宁府变成了一片汪洋,城内的房屋遭到洪水的冲击有一部分已经被冲垮了,位于江宁府中心的大宋皇宫由于地基比较高成为了唯一没有被淹没的地方,但是基本如此皇宫地势比较低洼的一部分也被淹没了,很多幸存没有被大水冲跑的百姓爬到房顶、树上或者搬到城墙上,城内储存的粮草、布匹、武备等等所有的一切都被大水给淹了。
更为严重的在城外,正准比入城的三万宋军精锐当场被洪水给冲垮了,江宁府周围的千里良田全部变成了一片泽国,滚滚洪流让原本庆幸马上就要得救的江宁府瞬间再次跌入到了谷底。
(本章完)
………………………………
第666章 损失惨重
为了能够尽快的赶到江宁府,宋帝赵煦放弃了马车骑马而行,正在行军的赵煦突然皱了皱眉头说道:“什么声音?”
赵煦边说边向西北看去,只见一面水墙正在奔着自己而来,赵煦难以置信的瞪着眼睛,随即立刻下令道:“传令快撤,向东撤,向钟山撤……”
“陛下有令,撤往钟山,陛下有令,撤往钟山……”
由于宋军兵马太多,赵煦又是突然下达军令,所有很多宋军将士都没有反应过来,但是此时赵煦已经顾不了那么多了,在千余名亲卫骑兵的保护下向钟山逃去,反应过来的宋军将士也纷纷向钟山逃离,但是已经来不及了,无情的洪水很快就吞噬了没有来的及逃离的宋军将士,最终跟随赵煦从常州向江宁府进发的四十五万大军,只有十五万登上钟山侥幸存活了下来。
但是李庆这一招水攻却给大宋带来了沉重的打击,江水持续泛滥将淮水以东方圆千里的良田彻底淹没了,也就是说整个苏湖大宋最后一块明年有希望收获的田地也没有了,而且连同江宁府内的存放的大宋国库的储粮也全都被大水给淹了。
在看到洪水将江宁府淹了以后,李庆率领麾下的四万精骑立刻向西南逃离,原本李庆还打算在洪峰过去以后驾船前往江宁府捞一把,但是当看到滚滚南下的洪水,李庆立刻放弃了这个想法,洪水最终没有冲垮淮水的堤坝,由于是枯水期洪水没有那么大的冲击力,而且仅仅一天的时间洪水就恢复了平静,数日后洪水渐渐的退却了,夏军出动了大量的战船装满泥沙直接沉在被炸开的决堤口,这次没有造成更大的损失。
这一次大宋可是真的元气大伤了,宋帝赵煦要顾不上追击李庆了,安心的停留在江宁府收拾这些烂摊子,宋军开始由进攻转为了守势,同时赵煦下令从两湖和川蜀之地调粮前来赈灾,同时命令正在进攻汉中的吴阶停止攻势退回剑阁关防守以保证川蜀的稳定,防止夏军趁势进攻川蜀。
再说李庆水淹了江宁府以后,李庆率领四万夏军铁骑,进入太平州绕过丹阳湖西岸进入宣州,然后在水阳镇渡河经过固城湖南岸直奔建平,夏军并没有攻打建平而是绕过建平直奔东南的广德城而去,此时广德军已经离开了广德城向东准备收复湖州了,由于之前赵戈错失了良机,使得宋军在广德集结了十余万大军,面对着人数众多的宋军在赵戈只能边打边撤,赵戈麾下的一万倭兵已经损失惨重了,宋军兵锋直逼湖州城下。
但是宋军的好运到此结束了,李庆率领四万铁骑从后方攻打广德军,给宋军来个一个两面夹击,面对着四万夏军铁骑的冲锋,广德军很快就崩溃了,夏军追杀了一日一夜十余万广德军最后只有万余人逃走了,其余的全部被夏军斩杀,至此宋军唯一能够对夏军有威胁大的大军也完蛋了。
在接下来大的时间内,夏军开始进行了疯狂的扫荡,原本夏军没有到达的太湖地区夏军都扫荡了一个遍,面对着夏军的屠刀,百姓之内北迁寻求宋军的保护;李庆将所有的军队都交给了赵戈统帅,自己率领百余骑兵来到了杭州城。
周涛亲自率领驻守杭州夏军各级将领出城迎接,周涛在见到李庆以后,立刻跪拜道:“末将周涛拜见王爷。”
“参见王爷。”众将也跪拜道。
“诸位将军都起来吧!”李庆笑着说道。
在众人的簇拥下,李庆进入到了杭州城,当天周涛为李庆摆下了接风宴,长时间作战让李庆的神经紧绷,今天终于可以好好放松一下了,当晚李庆喝的酩酊大醉,许久不近女色的李庆在喝醉以后看着翩翩起舞的舞女色心大起,当即将一名最漂亮的舞女抱入自己房中蹂躏了一番才心满意足。
次日清晨,李庆在书房内召见了周涛说道:“周将军这段时间表现的不错,在班师以后本王定奏请父皇为你们兄弟三人庆功。”
周涛大喜拜谢道:“多谢王爷栽培,末将誓死为王爷效忠。”
“周涛现在你手中还有多少战船?”李庆突然问道。
“禀王爷,还有百艘战船。”
“本王给你五千精锐,你可敢带着这些人横扫大宋东南海岸。”李庆向周涛问道。
“只要王爷下令,末将就是上刀山下火海都可以。”
“那好你带领五千精锐八十艘战船即可南下,记住不可深入大宋腹地,此次你的任务是给本王抢海船,有多少抢多少,现在我们的海船还是太少了。”
“是,末将领命……”
另一边长江入海口余山岛,冯框得到了援军以后一直固守余山岛,当冯框得到情报说宋军突然放弃了东沙岛和西沙岛西撤了,一开始冯框很奇怪,但是当得知李庆率军水淹了江宁府以后,冯框立刻率军西进将宋军留在两岛上的兵马全部消灭,并且夺得了两岛封锁了长江口,对此冯框当然不甘心,在冯框的带领下北路的宋军水师又袭击了通州等地。
虽然李宝有心东进打击冯框的水师,但是已经被打怕的赵煦只命令李宝率领水师坚守江阴大营,这一次江宁一战宋军水师损失也非常大,原本停靠着长江北岸的水师战船,由于突然改变的水流,很多战船都被水流给卷走了,损失了大概近三百艘战船,七万水师将士损失将近四万,宋军江南水师元气大伤。
随后冯框率领水师将士沿海岸北上,横扫大宋沿海的海港抢夺海船,但是大宋北方的海港并不多所以掠夺的战船也不多;转过头来再看周涛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