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君谋天下之大夏帝国-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三营、第六营、第十营为行军步兵师授飞虎旗;任命昔里钎部为主将、秦虎、安庆贵为副将。

    以后各部主将也各司其职,回到国都之后朕会任命主簿、监军、军司马等人,你们的职务并不是永远坐下去的,要是有谁做的不好,朕立刻撤职。”

    “臣等领命,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众将一起磕头行礼道。

    在新军改变完毕之后,李谅祚带着新军离开了摊粮城,此时的新军所有的兵器盔甲全部到位,可以说是装备精良,从摊粮城到国都兴庆府新军仅仅用了一天的时间,而且是用最慢的速度行军的。

    新军威武的雄姿震撼了沿途所有的百姓,白衣黑甲的将士从这一刻起成了西夏百姓心中的战神,在返回兴庆府之后,新军的所有将士全部驻扎在城外的军营当中,在大战前一刻李谅祚给所有人放假三天,三日之后新军将会迎接自己的第一战。

    在群臣的簇拥下,李谅祚身穿黄袍金甲在亲卫的保护下进入兴庆府,与三年前相比兴庆府富裕了不少,李谅祚所过之地,沿途百姓都自发的朝拜,当晚李谅祚大宴群臣表彰他们的功绩。

    “陛下,各位娘娘都在后宫等着呢!”小福子走到李谅祚身边小声的说道。

    李谅祚苦笑道:“今晚恐怕朕要不好过喽!”

    原来在这三年的时间内,李谅祚后宫的三位皇妃轮番到摊粮城看望李谅祚,可是没有连李谅祚的面都没有见到就被打发回来了,对此三皇妃自然怨气不少,在宴会结束之后,李谅祚措手搓脚来到了皇后没藏飞雪的寝宫。

    “唧、唧、唧……”

    还没有进门李谅祚就听到了皇后寝宫内织布的声音,由于李谅祚裁减了后宫用度,就连身为皇后的没藏飞雪都亲自着手织布,以便补充后宫的用度开销,皇宫中的宫女也被组织了起来织布绣花,这些出自皇宫的布匹在市场上价格高昂。

    李谅祚进来之后,走到没藏飞雪的身后说道:“爱妃,忙着呢!”

    没藏飞雪没有搭理李谅祚,就当没有李谅祚这个人一样,继续织自己的布,李谅祚一看没藏飞雪没有搭理自己,于是继续说道:“爱妃,朕知道错了,可是朕当初可是对着所有将士们发过话的,所有人三年内不得见女人,你总不能让朕言而无信吧!这以后朕还如何统领大军啊!”

    没藏飞雪还是将李谅祚当做空气,李谅祚什么好话都说了,可是就是不顶用,无奈李谅祚离开了皇后的寝宫,来到了梁洛瑶居住的地方,和皇后没藏飞雪一样,李谅祚再次被当做了空气,好话说尽了没有用。

    随后李谅祚来到了苏妃的寝宫,苏巧儿到时没有在织布,而是在绣花,李谅祚坐在苏巧儿的对面也是好话说尽,说的自己口干舌燥,可是苏巧儿就是不看李谅祚一眼,李谅祚深深的叹了一口气,拄着脑袋坐在苏巧儿的对面,不知不觉李谅祚两个眼皮开始打架,随后趴在桌子上睡着了。

    苏巧儿看着趴在桌上睡着的李谅祚叹了一口气说道:“去把两位姐姐请到这里来吧!”

    “是,娘娘……”怜儿领命道。

    苏巧儿给李谅祚拿了一件披风披在身上,自己有开始继续刺绣,过了没有多久没藏飞雪和梁洛瑶都来到了苏巧儿的寝宫,三人不敢审问李谅祚,可并不代表不敢审问小福子啊!

    没藏飞雪坐在主位上,梁洛瑶和苏巧儿坐在两侧,小福子恭敬的站在下面;没藏飞雪向小福子问道:“小福子,这三年你一直跟着陛下,陛下是不是在外面又纳妃了?”

    小福子立刻回答道:“禀三位娘娘,这回你们可冤枉陛下了,这三年陛下别说纳妃了,就是连女人都没有见过,三年内陛下每天最多只睡两个时辰,每天从白天忙到黑夜,哪里有时间纳妾啊!三位娘娘要是不行的话,可以去新军打听听看看奴才说的是不是真的。”

    经过核实三人终于确认了小福子说的话是真的,看着李谅祚趴在在桌子上都能睡的这么香,没藏飞雪对苏巧儿说道:“苏妹妹,今天陛下就睡着你这里吧!”

    谢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谢谢大家的票票,也请大家以后多多投票,谢谢大家。

    (本章完)
………………………………

第71章 三年改革成果(下)

    第二天当李谅祚再次醒来的时候,太阳早已经晒屁股了,这是三年来李谅祚睡的最舒服的一个晚上;李谅祚睁开眼的那一刻,蹭的一下做了起来,看着外面晴朗的天空,李谅祚心想这下完了,早朝的时间早就过了。

    李谅祚坐在龙榻上大声吼道:“小福子,快点滚过来……”

    “陛下,您醒了。”苏巧儿走到李谅祚身边说道。

    李谅祚笑着对苏巧儿说道:“爱妃,朕睡过头了,快给朕更衣,这早朝晚了少不了挨皇叔那帮老家伙说三道四的。”

    苏巧儿一边给李谅祚穿衣,一边说道:“臣妾已经让小福子告诉诸位大人早朝推迟了,陛下不必这么着急。”

    李谅祚苦笑道:“这是三年来第一次早朝,朕去完了自然不好;还有你告诉皇后和梁妃,昨天晚上的事情朕可是还记得呢!等朕早朝回来之后再收拾你们。”

    李谅祚穿上龙袍急匆匆的赶往议政殿,同时派人宣群臣入宫议事,其实说是议事不如说是听取各部门的汇报;这三年来,虽然李谅祚通过奏章对内阁政事有些了解,可是总没有当面听取汇报了解的更多。

    李谅祚端坐在龙椅上,下面的大臣依次站出来汇报;这三年西夏可以说在高速发展中,西夏此时的人口达到了两百七十余万,每年的税收已经达到了四千万贯,百姓生活富足各地开始繁荣发展。

    “禀陛下,按照陛下的旨意在河套地区大面积种植蒲桃,种植面积已经达到了三万顷,到目前为止还在扩大种植;今年就可以酿出第一批蒲桃酒。”委哥宁令向李谅祚汇报道。

    李谅祚点了点头说道:“皇叔啊!这蒲桃终究是经济作物,河套地区还是要以粮食种植为主,毕竟我大夏国粮食紧缺;蒲桃的种植面积达到十万顷之后停止扩大,下一步朝廷的重心要放在河套地区,修缮自汉唐以来的沟渠,向河套进行大规模移民,将河套打造成同宁夏一样的富庶地区,成为我西夏的粮仓。”

    “陛下圣明,陛下圣明……”众臣向李谅祚称赞道。

    周文泰站出来说道:“陛下,微臣有事启奏。”

    李谅祚俯视群臣说道:“周爱卿有何事尽管说就是了。”

    周文泰立刻向李谅祚说道:“禀陛下,自从与大宋讲和以来,虽然税收有所增加,但是并不理想,从中原前往西域的客商依旧不愿意在我大夏国境内经过。”

    李谅祚皱了皱眉头问道:“这是为何?难道是你的商业税定的太高了。”

    “并非如此,由于我朝多年大宋交恶,从中原前往西域的客商,多从河湟地区经过,走南面的路线;虽然现在我朝与大宋讲和,但是这些客商依旧不愿意北上,他们对我们还没有完全的信任。”周文泰对李谅祚说道。

    李谅祚思虑了一下说道:“周爱卿,以朕的名义颁布一条榜文,所有经过我国的客商,西夏的军队一律沿途提供保护,在西夏国内的损失,一律由朝廷承担。”

    “是,微臣领命。”周文泰接令道。

    “高爱卿,书院的情况怎么样了?”李谅祚向高智耀问道。

    高智耀站出来说道:“禀陛下,现在从国子监、太学和皇家书院完成学业的学子每年达到一千余人,各地州县学堂学子人数已经达到五万人,这个人数还在持续上升。”

    李谅祚点点头说道:“这些完成学业的学子如何安排的?”

    “大部分学子选择了入朝为官,还有一部分选择了从商,或者前往各地担任教书先生。”周文泰对李谅祚说道。

    “对于这些完成学业选择从官的学子,必须要通过吏部的考核,然后派往各地担任副手,在实践三年之后才能转正,朕要的是能够理政治民的官员,不是只会填词作赋的文人……”

    这次早朝让李谅祚对现在的西夏有了一个更加全面的了解,西夏正在进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大部分百姓已经解决了为温饱的问题,下一步西夏就要开始向富庶的小康生活迈进了。

    能有如此大的成就,与李谅祚的支持有着直接的关系,这三年来除了每年的财政收入全部投入之外,李谅祚还从周胜财走私中拨出一部分交给朝廷。

    正式由于李谅祚的全力支持,西夏才能够如此快的再次崛起,财政收入增加李谅祚也开始提高官员的俸禄,与三年前相比各级官员的俸禄翻了一倍,而且对于政绩较好的官员由吏部上报李谅祚,对这些人进行赏赐。

    俸禄增加,李谅祚对官员的要求也更为严格,西夏官员对贪污打击的十分严厉,贪污一两就会人头落地,三年来被砍的官员已经不下十几个了,因此现在的西夏官场政治清明、官员清廉,整个西夏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在下朝之后,李谅祚回到了后宫,对于朝廷的政务李谅祚基本上不插手,除了把握大的方向之外,就是听取一下汇报,这也是李谅祚离开国都三年,西夏能够正常运转,并且还使西夏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李谅祚前脚刚回到后宫,小福子就对李谅祚说道:“陛下,三位阁老求见。”

    李谅祚抱怨的说道:“刚下朝屁股还没有坐热就追来了,让他们进来吧!”

    “陛下有旨,宣三位阁老觐见……”

    李谅祚懒洋洋的坐在龙椅上对三人说道:“有什么事情不能在朝堂说,非要追到后宫来。”

    委哥宁令、诺移赏都和周文泰互相看了看,委哥宁令站出来说道:“陛下,如今陛下的年纪也不小了,我大夏国也富裕起来了,陛下是不是应该充实一下后宫了,毕竟到现在为止陛下还没有皇子,这对也不利于政局的稳定啊!”

    李谅祚笑了笑说道:“听皇叔这意思,朕好像随时都有可能驾崩的可能啊!”

    李谅祚这话一出,委哥宁令立刻跪下请罪道:“微臣不是这个意思,微臣这是希望陛下能够早日开枝散叶,为皇族增添皇嗣以告慰先帝的在天之灵。”

    “玩笑而已,皇叔起来吧!”李谅祚笑了笑说道;“此事朕知道了,三年前你们不是为朕选好了两位嘛!就然他们二人入宫吧!不过要等到朕征战回来以后。”

    三人听到这话大吃一惊,诺移赏都向李谅祚问道:“陛下要向何处用兵,微臣怎不知晓。”

    李谅祚看了一眼诺移赏都说道:“朕要南下灭了唃厮啰,这次朕只用新军,军务院就不必插手了;唃厮啰是我大夏国的心腹大患,要灭了他是早晚的事,另外朕也想检验一下新军的战力到底怎样。”

    葡萄在汉书中称为蒲桃,禀不是那种生长在南方的‘蒲桃’。

    (本章完)
………………………………

第72章 唃厮啰政权

    虽然只是简单的一句话,但是这里面包涵了太多的含义;李谅祚不让军务院插手这次战役,很明显就是不让军务院插手新军的事宜,新军从训练到军官的任命都是没有经过军务院,西夏新军已经成为了一个独立的体系。

    在从李谅祚哪里离开之后,诺移赏都对委哥宁令说道:“王爷,您看到了吧!陛下这是打算撇开我们另起炉灶啊!”

    委哥宁令笑了笑说道:“那你想怎么办啊?”

    诺移赏都也笑着说道:“我能怎么办?对唃厮啰开战这么大的事,无论怎样陛下总要告诉我这个军务使一声吧!可是现在陛下根本就没有让老臣插手的意思,很明显也是不愿意带着老臣玩喽!

    你在看看现在的朝堂,这朝堂上有一半都是汉官,虽说这内阁中只有周文泰一人,可是周文泰可是握着钱袋子,这假以时日还不得把我们都赶出朝堂啊!”

    委哥宁令叹了一口气说道:“陛下目光深远,重用汉官是为了将来一统天下;回去告诉那些后生以后都夹着尾巴做事,现在的陛下已经不是原来的陛下了,要是真出点什么事本王也保不了他们。”

    这三年来李谅祚大力提拔汉官,从朝堂道地方汉官几乎占了一半,这让那些党项贵族大为不满,但是有委哥宁令和诺移赏都两人压着,这些贵族也不敢怎么样;在李谅祚有意无意的操作下,原本拥护李谅祚的保皇党一分为二,一部分是由党项贵族组成的旧党势力,另一部分是以周文泰等汉官为首的新党势力。

    “那两个老家伙说什么了?”力量向小福子问道。

    小福子立刻对李谅祚回答道:“也没说什么?就是埋怨陛下要攻打唃厮啰的事情不跟他们商量。”

    “周文泰呢?”李谅祚继续问道。

    小福子说道:“周大人直接回了财政司,到是没有说什么?”

    李谅祚笑了笑说道:“有时候没说什么比说了什么更加的可怕,现在的朝堂已然形成了两党势力,但是新党崛起的太快也不是什么好事……”

    这两日李谅祚将所有的政事都交给了内阁处理,自己则专门陪三位皇妃,三年没有尝到女人味的李谅祚,这两天几乎都忙于造人运动,本来还想来一次大被同眠的,可惜被三位皇妃竟然全都拒绝了。

    三天的假期很快过去了,新军的将士也陆续回答了大营,对于唃厮啰作战的时间已经不多了,唃厮啰政权位于西夏南部,是吐蕃诸部的一个重要分支,占据河湟谷地和青塘城,其首领就是唃厮啰。

    吐蕃王朝最强盛的时期曾经占据整个青藏高原,曾经一度控制河西走廊和部分西域地区,但是随着吐蕃内乱,强大的吐蕃王朝也随之瓦解,唃厮啰政权几乎是和西夏一同崛起的,当时与西夏一起崛起的还有盘踞在河西走廊的潘罗支政权。

    只不过后来潘罗支政权被李德明给灭了,在潘罗支政权被灭亡之后,大量不愿意接受西夏统治的吐蕃、回鹘以及汉人,全都投身到唃厮啰的麾下,因此唃厮啰的势力发展的很快,由于受到西夏威胁,唃厮啰一直奉行的是‘联宋抗夏’的政策。

    因此唃厮啰得到了大宋的强力支持,唃厮啰控制的疆域达到三千余里,治下人口有一百五十余万,带甲之士三十余万,是盘踞在西夏南方的一个重大威胁。

    另外唃厮啰控制的青塘和河湟地区还盛产战马,是大宋得到战马的唯一途径,每年唃厮啰与大宋交易的战马数量达到了四万余匹,除此之外唃厮啰还控制着大宋通往西域的南方路线,在西夏与大宋交恶求见,大量来自中原和西域的客商都通过唃厮啰的地盘前往东西方进行交易。

    因此唃厮啰还及其的富庶,当年李元昊时期曾经两次对唃厮啰发动战争,可是两次都铩羽而归,而且兵马损失了十余万使得西夏元气大伤;无论从从战略、经济,还是其他的方面,注定唃厮啰是西夏的死敌,因为唃厮啰地处西夏肘腋之间,对于西夏来说无疑是一大隐患。

    从各方面将唃厮啰都将成为李谅祚未来战略的第一步,因为灭亡唃厮啰对于李谅祚来说就好比一根鱼刺卡住了自己的喉咙,另外灭亡了唃厮啰就等于切断了大宋唯一的战马来源,这对于西夏来说是极为有利的。

    “末将参见陛下。”新军的十位将领来到御书房向李谅祚参拜道。

    此时在李谅祚的御书房内摆放着一幅巨大的地图,这是一幅青塘和河湟地区的地图,地图上将唃厮啰疆域内所有的城池堡垒都标注的清清楚楚,能有这么精确的地图全都靠一品堂的功劳。

    李谅祚指着地图对众将说道:“这幅地图你们应该都认识,这是唃厮啰的河湟八州之地,先帝曾率军两次亲征唃厮啰都失败而归,而且还损失了十余万大军,而且唃厮啰有大宋的支持实力不容小觑;

    所以此次作战要速战速决,朕当初给你们十五日的期限,到目前为止还有十二日,十二日之内必须拿下西宁、廊、湟、兰、河、熙、洮、积石这八州之地,少一处十人一律治罪。”

    “诺,末将领命。”众将领接下军令道。

    “此战胜负在于第一战,新军主力一日之内必须赶到青塘城下,两日之内必须攻占青塘城,青塘城是唃厮啰的首府,没有了唃厮啰的指挥,吐蕃军队必将混乱不堪,我大军分为左右两路,沿南北两线以最快的速度拿下其余七州之地……”李谅祚将大致的战略说了出来。

    很明显李谅祚打算以最快的速度拿下唃厮啰,因为一旦时间长了宋军势必会前来救援,到时候夏军就被动了,此战的核心就一个字‘快’,在吐蕃军队和大宋的军队还没有反应过来之前,战争就已经结束了,可以说这是这个时代的闪电战。

    灭亡唃厮啰对李谅祚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为了能够一战而下,李谅祚严密封锁了这个消息,在下达完军令之后新军连夜出动,李谅祚秘密离开了皇宫随新军前往青塘城,一场大战已经不可避免,这一战是新军的第一战,也是关系李谅祚整体战略的第一战,因此对于李谅祚来说只能胜不能败。

    而此时年事已高的唃厮啰却不知道一场灭顶之灾已经降临了;得益于李谅祚系统的训练,新军的行动能力十分迅速,大军一昼夜急行军一千余里来到了青塘城下。

    关于唃厮啰的资料太少了,根据史料唃厮啰的人口有一百万户,如果按一户五口人计算的话也有五百万人,天宇以为这里面的水分太大了;幸好在网上找到了一篇关于唃厮啰的论文,说唃厮啰这个时期有一百五十万人口,天宇觉得这个还算比较合理。

    (本章完)
………………………………

第73章 青塘城之战

    深夜,一队来自北方的铁骑真在向南急行军,在夜幕的遮挡下如果不仔细看根本就发现不了,这支军队就是李谅祚的新军,新军的行军速度不可谓不快,一昼夜行军一千余里对于这个时代的军队来说,简直就是神话一般的存在,可是这确确实实发生了。

    “报……禀陛下,前方五十里即将到达青塘城。”探马跑到李谅祚的身边汇报道。

    李谅祚看了看夜色向身边的李毅问道:“天亮还有多久?”

    “大概还有一个半时辰。”李毅对李谅祚说道。

    李谅祚回头看了看行军的将士说道:“传令全军就地休息,天明之后开始攻城。”

    “陛下,末将请命立刻攻城。”秦虎不知道什么是后来到李谅祚身边说道。

    李谅祚看到秦虎笑道:“没想到你们步兵师骑车挺快的嘛!骑了这么远的路你小子还有力气攻城。”

    秦虎坚定的说道:“末将愿立军令状,天明之前拿不下青塘城,末将甘受军法。”

    “好,有股子士气。”李谅祚满意的说道:“秦虎听命,命你率军攻占青塘城,朕将血狼特战队暂时交给你,拿下城门之后立刻发信号,朕亲自领兵支援你。”

    “是,末将领命。”秦虎接下军令道。

    接下军令的秦虎,立刻率本部兵马向青塘城赶去,说实话这个时候新军已经是强弩之末了,要想拿下青塘城只有偷袭这一条路,一旦偷袭失败注定就是一场恶战,而恶战的结果势必导致新军损失惨重,这也是为什么李谅祚允许秦虎立刻攻城的原因。

    秦虎带领本部兵马秘密来到青塘城下,此时守城的吐蕃士卒十分的松懈;作为唃厮啰的统治中心,青塘城的城墙由青石建造高三丈有余,是青藏高原最为高大的城池,如果强攻此城势必会伤亡惨重。

    在城墙上一队巡逻队离开之后,血狼特战队拿出了特质的弓弩,这种弓弩发射的不是弩箭而是飞虎爪,在飞虎爪勾住城墙之后,血狼特战队的数十名战士先攀登上城墙,然后以最快的速度解决周围的看守,守住这段城墙保护后面的人安全的攀登上来。

    仅仅一刻钟的时间就有数百人攀登了上来,之所以有这么快的速度完全得益于步兵师平常的攀登训练,这数百人在秦虎的指挥下开始向城门摸去,留下的几个人负责保护其余的人上来。

    “你们几个守在城头上,你们跟我下去将城门打开。”秦虎对身边的几个人下令道。

    行动进行的非常顺利几乎没有遇到什么抵抗,因为吐蕃人根本就没有想到会遭到攻击,在打开千斤闸之后,城门顺利的被打开了,顺利的简直不像话,守城门的吐蕃士卒在睡梦中就见了阎王。

    “发信号,迎接大军进城。”秦虎对身边的将士下令道。

    随着城门打开埋伏在城外的一万大军顺利的杀入城门,除了一声哨箭没有任何的声音,秦虎的入城方式完全就是‘打枪的不要,悄悄的进村’,所以在夏军入城之后吐蕃军根本就没有发现,秦虎派人一面守住城门,一面向城内的王宫杀去。

    “啾、啾、啾……”沿途的响箭响彻天空,李谅祚难以置信的说道:“我靠,这小子竟然真的拿下青塘城的城门了,这也太顺利了吧!”

    “陛下,下令骑兵出击吧!”李毅兴奋的说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