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君谋天下之大夏帝国-第2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谨遵大帅军令……”

    次日清晨,在李钺的指挥下,夏军十万精锐兵临剑门关下,李钺通过望远镜观察了一下宋军的城防,从表面上看去宋军的布防却是不怎么样,连投石器都看不到几架,但是只有李钺清楚,但是李钺很清楚,这并不是宋军真正的防御力量,为了防止在炮击中遭到重大的损失,宋军将自己的守城利器都给收起来了。

    “传令,火炮、回回炮、床弩进攻……”李钺看着前方的城关下令道。

    在李钺的军令下达以后,宋军对剑门关发动了猛烈的进攻,守城的宋军将士全都躲在藏兵洞内,对于夏军的进攻方式,宋军士卒早就摸透了,先是用猛烈的炮火进攻,利用炮火掩护楼车等攻城器械推进,在攻城器械快要到城下的时候,停止远程进攻,然后开始登城作战,正是因为摸清了这个规律,宋军大部分兵马才会躲了起来,只留少数的几个人看守。

    在经过猛烈的炮火准备以后,夏军开始层层推进,宋军也开始登城作战,可是这一次意外却出现了,原本准备进攻的夏军将士突然之间全都趴在了地上,紧接着铺天盖地的火炮再次飞了过来,刚刚登城的宋军将士来不及准备,很多都葬身在了夏军的炮火之下,这一次宋军的损失无比惨重。

    在后方指挥的吴璘听到这个消息,破口大骂道:“李钺你这个混蛋,竟然敢跟老子玩阴的。”

    “副帅,我军守城军队损失惨重,请副帅速速发兵支援。”一名宋将向吴璘说道。

    “你回去吧!本帅亲自领兵支援你们。”吴璘对宋将说道。

    没过多久吴璘就亲率一支人马向城关而来,此时夏军正在发动猛烈的进攻,一部分城墙已经落入到了夏军的手中了,但是在吴璘率领援军到来以后,夏军的攻势立刻被遏制住了,两军在城墙上陷入到了一片混战之中。

    “快,将我们的震天雷和猛火油都给本将军投下去。”吴璘嘶哑着喊道。

    在听到吴璘的军令以后,宋军将所有的震天雷和猛火油一股脑的全都扔了下来,在关城下的夏军这些可是倒霉了,夏军损失十分惨重,但是李钺却并没有下令收兵;在李钺旁边的昔里仟部对李钺说道:“大帅,宋军的防御太强了,我军损失惨重,我们还是暂且收兵吧!”

    “这个时候收兵太可惜了,你没有看到我们的人已经登上城墙了吗?”李钺对昔里仟部说道。

    随后李钺下令道:“许达听命,本帅命你率领一万精锐前去支援。”

    “是,末将领命……”许达立刻接令道。

    “传令,火炮、回回炮准备……”李钺再次下令道。

    “大帅,城下还有我们的人呢!”昔里仟部提醒李钺说道。

    “本帅知道,但是打仗总是要有牺牲的。”李钺面色坚定的下令道:“攻击……”

    在两军正在交战的时候,夏军的炮火再次发动了猛烈的进攻……


………………………………

第738章 破局(上)

    “王爷,这么打下去我们的损失太大了,这还不到两个时辰的功夫,我军损失都有将近万人了,先撤军吧!”昔里仟部对李钺劝说道。

    如今攻城的人都是大多数都是昔里仟部的老部下,昔里仟部是益州军团的老将,益州军团组建之时,昔里仟部所所率领的部队是主力,这益州军团的大多数军官也都是昔里仟部带出来的,看着自己的部下伤亡如此惨重昔里仟部自然不忍心了。

    李钺冷眼看了昔里仟部一眼,然后对昔里仟部说道:“老将军,他们可都是益州军团的将士,不是你们昔里家的族兵,他们冲锋在前死在战场上是应该的,他们是为了父皇和大夏帝国尽忠……”

    昔里仟部听到李钺的话,被气得满脸通红啊!昔里仟部旁边的一个青年将领默默的将手按在了刀柄上,昔里仟部拍了拍身边的青年将领什么话也没有说;然后调转马头扬长而去,在昔里仟部离开以后,李钺下令道:“传令,鸣金收兵……”

    “铛、铛、铛……”鸣金的声音一响起,夏军就如同潮水般的退了下去。

    在李钺下令撤军以后,许达向李钺问道:“大帅,为何撤军啊!”

    “就算是死再多的兄弟,我们也攻不下这座关城。”李钺看着前方的剑门关说道:“要想破关需要另想办法。”

    再说昔里仟部在回到自己的大营以后,青年将领将自己的战刀扔到一旁,怒火冲天的说道:“爹,你刚才为什么不让我动手?他不过就是陛下的一个义子,真把自己当成皇子了。”

    “闭嘴。”昔里仟部训斥儿子道:“你懂什么,李钺虽然是陛下的义子,但是陛下一直那他当亲儿子看待,在加上他是由皇后亲自抚养成人的,就算是我也要让他三分。”

    昔里铭十分不满的说道:“那就让他骑在咱们脖子上拉屎撒尿啊!爹,这益州军团当年可是您跟梁王殿下一同创建起来的,自从李钺来了后一步步的将我们的人都给换了,今天更是让我们的弟兄去送死嘛!”

    “李钺的举动却是有点反常,这件事你就不要再管了,为父自有决策。”昔里仟部对昔里铭说道。

    “是,儿臣遵命……”

    另一边李钺的中军大帐内。

    许达向李钺说道:“大帅,您何必对昔里仟部客气,我看这老东西就是给脸不要脸。”

    “闭嘴。”李钺对许达训斥道;“昔里仟部没有你想的那么简单。”

    “末将愚钝,愿闻大帅高见。”许达向李钺请教道。

    “昔里仟部是父皇亲自培养出来的大将,父皇对其极为器重,一直以来都跟随父皇南征北战立下了赫赫战功。”李钺对许达说道:“而且昔里家族乃是大族,在大夏帝国根深蒂固,自先祖开国立业之时,昔里家族就一直鞍前马后,要想将昔里仟部彻底的赶出益州军团恐怕没有那么容易。”

    这么多年来李钺虽然在大夏帝国中的地位越来越高,但是对此李钺并不满足;在李钺看来都是儿子,自己跟李武、李秉常他们没有任何的分别,但是现实是就是有分别,李钺毕竟不是李谅祚的亲生骨肉,虽然是在皇宫中长大的,但是毕竟没有皇室血脉,很多大臣并不会向尊敬其他皇子一样尊敬李钺。

    而且最近几年朝中和皇宫都流传着一些流言蜚语说是夏皇李谅祚要给李钺封王,其实一开始李钺还真没有当回事,在李钺看来就是抛开义子的身份不谈,凭借着自己多年的战功怎么也能封郡王吧!可是后来李钺有听说,此时在群臣中遭到了极力反对,最后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了,但是这件事可是在李钺的心里埋下种子了。

    自从那以后李钺就变了,李钺突然发现自己看似高高在上,其实这些都是虚的,因为李钺根本就没有自己的嫡系力量,也就是没有支持者,在朝中根本就没有任何的根基;从哪以后李钺开始培植自己的势力,而且是在军中,以前李钺还只是搞一些动作,但是自从李钺接任了益州军团以后,李钺就开始排除异己提拔自己的亲信而是明目张胆,但是即便如此李钺现在也不能真正控制整个益州军团,如果李钺造反的话,跟他走的人没有多少。

    “大帅,我们下一步怎么办?”许达向李钺问道。

    “火铳兵和火炮我们能够掌握多少?”李钺又向许达问道。

    “火铳兵三千,火炮两门。”许达对李钺说道。

    “看来我们的计划该实施了。”李钺对许达说道。

    “大帅的意思是?”许达向李钺试探性的问道。

    李钺将自己的告诉了许达,最后对许达说道:“今晚你就领兵出发,三日后必须要拿下剑门关。”

    “是,大帅放心,末将领命……”

    当天晚上许达率领三千火铳兵秘密离开了夏军的大营,其实对于如何攻陷剑门关李钺早就有了自己的计划,之所以没有这么急着实施,李钺有自己的私心和考虑,川蜀之地得天独厚,如果能够占据川蜀李钺完全就有了能够割据一方的资本,但是要想达到这个目的,李钺就必须要掌握一直属于自己的大军,以此为根基来实现自己的目的。

    当然这个首要的目标就是拿下剑门关,在接下来的两天时间里,夏军对剑门关发动了及其猛烈的进攻,而进攻的主力无异于都是昔里仟部和死心忠于大夏帝国的人,而李钺的嫡系力量亲卫营和其掌握的三万中军基本上没有受到任何的损失。

    仅仅两天的时间,夏军就损失了三万余人,在上之前夏军损失的人马,整个夏军益州军团能战之兵只有六万了,而这其中有一多半还是李钺的嫡系力量,因为作战失利的原因,李钺裁撤了很多军官,换上了自己的心腹。

    “爹,李钺摆明了,这是公报私仇,他这是要造反,我们的人已经损失殆尽了。”昔里铭十分气愤的说道。

    “造反?”昔里仟部冷笑道:“他还没有那么大的胆子,就算是他想要造反能有多少人跟他走。”

    “可是爹,我们的人……”

    “不要说了,什么我们的人,他们都是帝国的军人,不是我们昔里家族的私兵,为国尽忠是理所应当,只要能够攻占剑门关,这些损失的都是值得的;李钺说明日就能够破城,本将倒要看看他是怎么攻破剑门关的……”

    第一更奉上,求支持……

    (本章完)


………………………………

第739章 破局(下)

    再说许达率领这三千火铳兵翻山越岭穿过一条羊肠小道,花了整整两日的时间终于翻过了大巴山,这条羊肠小道是夏军在无疑当中发现的,道路崎岖非常难走,为了穿过大巴山夏军付出了数十条性命。

    “将军,我们下一步怎么办?”一名校尉向许达问道。

    “今晚我们就炸开剑门关的南门,大帅早就在那边等着了,只要我们这边一行动,大帅就会立刻对剑门关发动猛攻,南北夹击一举攻破剑门关。”许达对校尉说道。

    在许达的带领下,三千夏军将士从山上下来,悄悄的摸到了剑门关的南城外,宋军将主要的防御兵力都放在了剑门关的北门,在剑门关的南门基本上没有多少人,而且守备及其的携带,这正好给而来许达可乘之机,六名夏军将士每人扛着五十斤重的炸药包,悄悄的来到了剑门关的城门外,这么多的炸药足矣将这整个城门给炸烂了;之所以用这么多的炸药,就是为了让对面的李钺听到爆炸的动静。

    “呲、呲、呲……”在药捻点着以后,夏军将士立刻向量两边跑去,过了没有多久只听到“轰隆……”一声巨响,整个剑门关的南城门都被炸飞了,在城门被炸开以后三千鸟铳兵就冲入了城中。

    剑门关宋军大营内,吴璘正在睡觉突然被这声巨响给惊醒了,吴璘醒来以后向身边的卫士问道:“怎么回事出去看看?”

    没过多久闯进来一名副将对吴璘说道:“副帅、副帅,不好了,夏军攻入城中。”

    “不可能,剑门关固若金汤,夏军怎么可能攻的进来。”吴璘不相信的说道。

    “是真的副帅,夏军是从南门攻进来的。”副将对吴璘说道。

    “南门。”吴璘皱了皱眉头立刻下令道:“夏军从南门攻进来的,一定是从大巴山绕过来的,兵力不会太多,快立刻组织兵力将夏军给赶出去,本帅这里还有数万大军,我就不信了守不住一个剑门关。”

    “副帅,要不要向大帅求援?”副将向吴璘问道。

    “对,立刻派人出城,向大哥求援,让他速派兵马前来救援。”吴璘再次说道。

    “是,末将领命……”

    在吴璘的军令下达以后,宋军立刻组织兵力前往南城与夏军交战;夏军这边在许达的带领下推进速度可谓是兵贵神速,三千鸟铳兵直扑北门根本没有向四周进攻,当在夏军面前的宋军只有一个下场,那就是‘死’。

    在“啪、啪、啪……”鸟铳的打击下,宋军的伤亡十分惨重,另一边夏军也开始从北门进攻,这次夏军动用了死士,这些人带着炸药包冲上城墙以后直接引爆,夏军疯狂的举动让宋军感到胆寒,在快要天亮的时候,宋军终于撑不住了,开始四散而逃,与此同时许达率领着夏军已经杀到了北城下,在打开城门以后,数万夏军涌入城中,整个剑门关在夏军付出惨重的代价之后终于被攻破了。

    剑门关一破,就意味着宋军失去了一个守卫川蜀的重要屏障,不过对此吴阶早有准备,吴阶知道剑门关不可能一直阻挡着夏军的进攻,剑门关不过是吴阶抛给李钺的一个诱饵而已,其目的就是消耗夏军的有生力量和战力,在拿下剑门关后夏军已经是强弩之末了,而且宋军在撤离剑门关之时烧毁了大部分辎重和粮草,夏军缴获的物资及其有限。

    剑门关,原本的宋军大营,此时已经成为的夏军的大营。

    此时在大营内没有什么庆功宴,李钺和昔里仟部正在招待太子李武派来的使臣;使臣对李钺和昔里仟部说道:“国公爷、老将军;卑职奉太子殿下之命特来传令,特命老将军返回汉中率领益州军团一部驻守金州,防备宋军进入汉中。”

    昔里仟部立刻领命道:“老臣领命……敢问如今南阳战事如何?”

    “如今宋军已经攻占邓州,太子殿下正在率领大军与之交战中。”使者对昔里仟部说道。

    在使者离开以后,昔里仟部对李钺说道:“大帅,此次末将返回汉中无需太多兵马,只需一万精兵即可,不过老臣需要三千鸟铳手和五门火炮。”

    李钺巴不得昔里仟部早些离开呢!听到昔里仟部开出大的条件,李钺虽然有些心疼,但是还是对昔里仟部说道:“好,本帅大营你的请求。”

    次日清晨,昔里仟部就带着自己的儿子昔里铭和一万精锐离开了剑门关北上返回汉中了,在昔里仟部离开以后,李钺的手下只有五万大军了,这五万大军中有七千鸟铳兵和五门火炮,其余的都是步骑混合;其中有三万骑兵,剩余的都是步卒。

    在昔里仟部率军离开以后,李钺对自己手中的这五万大军进行了再次的整编,将所有的军官都换成了自己的心腹,与此同时吴璘率领着残军逃回到了绵州,吴阶率领着川蜀军主力正驻扎在绵州。

    吴阶见到吴璘以后问道:“这次办的不错,没有给夏军留下什么破绽吧!”

    “大哥放心,李钺绝对看不出任何的破绽,他绝对想不到我们会用剑门关做诱饵。”吴璘诡异的笑着说道。

    “能不能收复汉中成败在此一举了。”吴阶对吴璘说道:“夏军最近有什么动静吗?”

    “昔里仟部与李钺之间的矛盾很大,如今李钺已经率领一万大军返回汉中了。”吴璘对吴阶说道:“哥,你说这会不会影响到我们的后续计划。”

    “昔里仟部乃是夏军老将,作战经验及其丰富,有他在再有一万夏军精锐,到时候恐怕还真会有些困难。”吴阶十分慎重的说道:“派人盯紧昔里仟部。”

    “是,大哥。”吴璘应答道。

    “对了如今各部已经准备完毕了,你也别闲着了,北上的任务就交给你了。”吴阶直接对吴璘下令道。

    “是,末将领命……”

    另一边夏军大营内,许达对李钺说道:“大帅如今我们只有这五万大军,而川蜀军少数也要有三四十万,兵力相差有些悬殊,您想好要怎么打这个一仗了吗?”

    李钺走到地图前说道:“此战必须要一战定乾坤,我们必须要以最快的速度消灭川蜀军的主力,另外还要尽量的收编宋军;要想做到这一点只有一个办法,置之死地而后生。”

    “置之死地而后生?”许达不解的皱了皱眉头。

    第二更来了……

    (本章完)


………………………………

第740章 陷阱

    蜀中魏城,李钺的五万大军已经抵达魏城城下,过了魏城以后就是绵州了,绵州是川蜀军的主力大军驻扎地,吴阶在绵州驻扎了十万大军,另外还有十万大军分别驻扎魏城四周,对整个魏城周围形成了包围之势。

    当然对于这些李钺并不知情,其实吴阶不光有这二十万大军,在成都、梓州两地还有数十万大军,依靠着富庶的川蜀军只要兵员足够甚至可以扩军百万,这对于李钺来说是及其不利的,如果不能一击制胜,那李钺面临的即将是全军覆没的危险。

    魏城城外夏军大营外,许达急匆匆的来到了中军大帐向李钺禀报道:“大帅、大帅;不好了,刚刚得到溃兵来报,剑门关失守了。”

    “你说什么?”李钺大惊从帅椅上站了起来;隔着帅案抓住许达的衣领问道:“你刚才说什么?再说一遍。”

    “剑门关失守了,我们回汉中的退路被彻底切断了。”许达向李钺郑重说道。

    李钺强打着精神坐在帅椅上说道:“这是一个陷阱,从一开始就是一个陷阱;吴阶这是要将本帅和益州军团引入川蜀之地,然后聚而歼之……”

    李钺说的很对,但是明白的就是太晚了,如今李钺率领的这五万益州军已经成为了一支孤军,如果不出以外的话,宋军不日就会派大军前来围攻,留给李钺的机会已经不多了,这五万大军能够生存下去的希望已经很小了。

    “大帅,我们下一步怎么办?”许达向李钺问道。

    “不要慌,本帅还有五万大军,火器犀利;只要我们击败了宋军就还有机会。”李钺从帅椅上起来,走到挂在中军大帐内的地图前,看着地图李钺的眼睛里闪出一道犀利的目光。

    随后李钺下令道:“传令,在宋军主力未到达之前,全军将士不得出营,所有人每日酒肉管够。”

    “大帅,这是什么意思?”许达不解的问道。

    “你照做就是了。”李钺十分冷漠大的说道。

    “是,末将领命……”

    从绵州到魏城路上,一支十万人的大军正在前行,其实不光是这一条路,从魏城四周的所有路上,都有宋军在向这里集结,为了消灭李钺率领的益州军团,吴阶除了调动这二十万主力大军,还从川蜀的其他地方调集了大量的新军,准备以绝对的数量优势,彻底的将李钺给压倒。

    “报、报、报……禀大帅,夏军自从到达魏城城外后,没有任何的动静。”一名飞骑前来传报道。

    “没有任何动静这不应该啊!”吴阶旁边的一个将领不解的说道:“大帅,你说夏军会不会有什么阴谋。”

    吴阶冷笑道:“能有什么阴谋?传令各路大军加速前进,即便是有阴谋,本帅手中的几十万大军还怕拿不下五万夏军。”

    各路大军在接到吴阶的军令以后,立刻加紧向夏军包围了过去;剑门关得而复失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大夏帝都紫微宫内,李谅祚在接到这个消息以后,皱了皱眉头向身边的高维问道:“高爱卿,如今益州军团的情况如何?还有多少粮草辎重。”

    “禀陛下,益州军团的损失惨重,大军辎重最多可以维持二十天左右。”高维向李谅祚禀报道。

    “不知爱卿可有何办法?”李谅祚向高维继续问道。

    “剑门关易守难攻,如果此时派大军从关中进入汉中,再攻打剑门关进入川蜀,少说也需要一个多月的时间,那个时候恐怕大军早就坚持不住了。”高维对李谅祚说道。

    “那你有何建议?”李谅祚向高维问道。

    高维指着大夏帝国的地图说道:“陛下请看,我军最快的支援方向应该是高原地区,陛下可命驻守在析支城的守军从高原俯冲川蜀,从侧翼袭击宋军,另外派遣使者前往大理国,让大理皇帝派兵北伐;宋军后路被抄以后势必会回师救援,如此虽然不能解救益州军团,但是也能够帮助益州军团减轻压力。”

    李谅祚点了点头说道:“这件事就交给你去办吧!以后这些事,你们自己商量着处理就行了,朕老了经不起你们折腾。”

    “陛下……”高维向李谅祚刚想说什么。

    就被李谅祚打断道:“朕累了,爱卿回去吧!”

    “是,老臣告退。”高维向李谅祚行礼说道。

    李谅祚确实是老了,精力已经大不如以前了,对于战事李谅祚更是身心疲惫,只要大的战略方向上不出现什么偏差,李谅祚一般情况下不亲自出面处理,如今夏军已经有了一套完备的指挥系统,而且武器装备更是大大领先宋军不知道多少年,这要是还打不赢,李谅祚干脆一头撞死算了。

    在大夏帝都的军令发出以后,驻扎在析支城的军队立刻进行动员,同时从析支主将从周围的部落当中临时招募了大量府兵,兵力达到了三万余人,而且都是骑兵,另外河湟谷地的夏军府兵也开始进行集结准备组成二路援军支援川蜀作战。

    大理国都城大理皇宫之中;大夏帝国常驻大理的使臣递上了求见大理皇帝的国书,这份国书是由一品堂通过特殊渠道,以最快的速度送到大理的,常驻大理的使臣接到了这封国书以后不敢有任何的怠慢,立刻求见大理国皇帝。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