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君谋天下之大夏帝国-第2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虽然现在李秉常坐上了太子之位,但是其实并不是十分的稳固,这太子之位稳不稳固并不是李秉常和朝臣们说了算的,而是夏皇李谅祚说了算的,只要李谅祚一句话,李秉常就得乖乖的让出这个太子之位。
“来人,给本太子被车。”李秉常对着门外说道。
李秉常上了马车之后,直奔皇宫而去,李秉常此次入宫不是为了见夏皇李谅祚,而是为了见皇贵妃梁洛瑶,没藏皇后已经去世有一段时间了,可是夏皇却迟迟没有再立新的皇后,所以现在后宫一切以皇贵妃梁洛瑶为首,虽然皇贵妃梁洛瑶没有皇后之名,却有着皇后之实,而且在梁洛瑶的背后还有一个庞大的梁氏家族,他们就是现在太子李秉常最强于力的后盾。
延寿宫内,一名女官进来说道:“禀娘娘,太子殿下来了。”
正在品茶的梁洛瑶将自己手中的茶杯放下以后说道:“让常儿进来吧!”
李秉常进来后立刻向梁洛瑶行礼道:“儿臣参见母妃。”
“常儿快起来。”梁洛瑶走到李秉常的身边将其李秉常给扶起来说道:“常儿今日怎么有时间到我这里来呀!”
“儿臣是有事想要向母妃请教。”李秉常对梁洛瑶说道。
梁洛瑶说道:“什么事说吧!你一来我就知道有事,没事的话你能想起来看我就奇怪了。”
“母妃看您这话说的,儿臣不是最近事情比较多嘛!所以才忽略了母妃,请母妃恕罪。”李秉常对梁洛瑶笑着说道。
“行了,说正吧!到底什么事情啊?”梁洛瑶继续向李秉常问道。
李秉常回答道:“母妃,父皇已经下旨让李庆、李德和李克三人回京了,儿臣心里实在是想不通,父皇这么急着将他们叫回来到底是为了什么?母妃您说是不是因为太子之位?”
梁洛瑶摇了摇头说道:“你放心吧!你父皇让他们回来不是为了把你赶下去,否则当初干嘛费劲叭嚓的将你从西域给弄回来,回去以后好好的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其余的就不用管了。”
“母妃这……”
李秉常的话还没有说完就被梁洛瑶打断道:“回去吧!”
“是,儿臣告退。”李秉常向梁洛瑶行礼出去了。
其实不光是在皇宫当中,在朝堂上的官员在得知这个消息以后也十分的震惊,让三王突然回京这件事太不正常了,最起码在他们这群人的眼中是这样的,所以很多官员就坐在一起考虑这件事情,毕竟这件事情是跟他们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按照律法这些官员私下集会罪同谋反是可以杀头的,由此可见这件事带来的后果有多严重了,有多少人不惜冒着杀头的危险来做这件事情。
深夜大夏皇宫的御书房内。
夏皇李谅祚和老楚王李孝仁面对面的坐着,老楚王李孝仁对夏皇李谅祚说道:“陛下难到您现在就要实施那个计划了吗?”
“怎么,皇兄觉得有何不妥吗?”夏皇李谅祚向老楚王李孝仁说道。
李孝仁对李秉常说道:“陛下,虽然我们现在抓住了宋帝赵茂,但是大宋的抵抗依旧没有停止,如果这个时候实施的话,老臣担心会引起什么不必要的麻烦。”
“剩下的宋军都是虾兵蟹将了,很好对付的;实在不行的话不是还有浩儿在身边的嘛!这些事情他足够应付了。”李谅祚对李孝仁说道:“对了忘了告诉你了,朕已经下令让胡儿也回京了,估计这几天就应该到了,这次他也在这其中。”
“陛下,这胡儿还不够格吧!”李孝仁笑着对李谅祚说道。
“有什么够不够格的,这不是还有你呢吗?”李谅祚怼了怼李孝仁说道;“皇兄这么多年你跟随朕鞍前马后的也够辛苦的了,这是你们父子应该得到的,如果你不想让胡儿走,那就在帝都多住两年,或者你跟他一块去也行。”
“这个还是以后再说吧!”李孝仁笑着说道:“陛下,老臣就担心一旦这件事说出来,恐怕会有人别有用心啊!”
“他们如果想要玩的话,朕就配他们好好玩玩。”李谅祚眼光十分犀利的说道;“虽然朕老了,但是玩死他们还不在话下。”
时间过的很快一转眼几日的时间过去了,燕王李庆、梁王李德和齐王李克都回到了帝都,在回到帝都以后还没有进入城门三人就接到了夏皇李谅祚的军令,宣旨特使对三人说道:“陛下有旨,命三位殿下回府休息三日,钦此。”
三人跪在地上一同领旨道:“儿臣领旨,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三人起来后,齐王李克说道:“你们说父皇这是什么意思啊!着急忙慌的将我们给叫回来,现在有不见我们让我们回府休息,父皇这是要干嘛呀!”
“四哥,别说那些没用的了,父皇让我们回府就回府呗!”燕王李庆笑着说道:“这几日可是把我给累散架了,你们两个慢慢聊吧!我先回府了。”
看着离去的燕王李庆,梁王李德和齐王李克都摇了摇头,其实燕王李庆的心里也犯嘀咕,但是有用吗?没用,凡是按照自己老爹说的做就行了,不做就是违抗圣旨,那可是要杀头的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第811章 诸王狩猎
三日后,秦岭皇家林苑。
在紫微宫后面的秦岭一带方圆三百里内都是皇家林苑的范围,这里是专门供皇室打猎的地方,在这四周都有皇家卫队把守,而且夏皇李谅祚还在这里养了很多的珍惜动物,向什么豹子、老虎之类的都有,所以在这里打猎也是很危险的。
李谅祚骑在战马上,在李谅祚身后跟着的是太子李秉常,再往后是燕王李庆、梁王李德、齐王李克和越王李浩;再往后还有一大帮人,他们都是李谅祚的皇子;而有一个人却跟太子李秉常几乎是平行而走的,这个人就是老楚王李孝仁,在李孝仁的身后是他唯一的儿子楚王世子李胡儿。
“吁……”在到达地方以后,李谅祚勒紧了战马的缰绳。
在战马停下来以后,李谅祚在秦虎的搀扶下从中战马上下来,现在李谅祚年纪大了自己上下战马都有些费劲,不是下不来,而是怕下来的时候摔得太惨了;李谅祚从战马上下来以后,其他人也跟着从战马上下来了,李谅祚对他们说道:“不行了老了,这体力已经大不如以前了。”
“父皇您慢着点。”太子李秉常上前扶着夏皇李谅祚说道。
李谅祚在太子李秉常的搀扶下走到了狩猎台上,坐在龙椅上李秉常对所有人说道:“今天朕叫你们到这里来没什么大事,一切以玩为主,玩高兴了怎么着都成,今天你们都去亲自狩猎,打到的猎物就是我们今日的晚饭,以后再有向今天这样的聚会恐怕就不多了。”
“儿臣谨遵父皇圣瑜……”五人立刻接下圣旨道。
五人分别在亲卫的保护下离开了,随后李谅祚又对李胡儿说道:“胡儿,你也去吧!活动活动筋骨。”
“是,微臣领旨……”李胡儿领旨道。
在六人都离开之后,夏皇李谅祚和老楚王李孝仁两人站在狩猎台上,不一会儿禁卫军的骑兵就将一群猎物都赶到了距离狩猎他不远的地方,这些猎物都是小猎物,李谅祚拿着宝雕弓搭箭瞄准,一箭就射翻了一只野兔,射了几箭以后李谅祚就累了坐回到龙椅上休息,楚王李孝仁始终陪在李谅祚的身边。
此时在猎场的密林当中,越王李浩带着人找到了太子李秉常说道:“大哥,我怎么觉得父皇今日有些反常啊!”
“老五,你什么意思啊?”太子李秉常向越王李浩问道。
越王李浩向太子李秉常分析道:“大哥你想,父皇将我们五人聚集在一起,现在我们每个人之间只有亲卫,其余的课什么都没有,如果这个时候突然有人发难的话,你说会发生什么事?”
太子李秉常听到这里紧紧的皱着眉头,李秉常对李浩说道:“此事不要声张,告诉兄弟们现在开始加强戒备。”
“大哥,我的意思是,不如我们先下手为强。”越王李浩对太子李秉常说道:“在这里将李庆、李德和李克他们三人都解决了,永除后患。”
“不可。”太子李秉常果断的反对道:“如果让父皇知道这件事我们都得吃不了兜着走,如果他们赶来袭击我们,我们就灭了他们,如果他们不来,我们决不能主动的招惹他们,老五从现在开始你要寸步不离的跟在我身边,不要想着去干傻事。”
“是,臣弟领命……”越王李浩接令道。
另一边燕王李庆、梁王李德和齐王李克三人也聚集在一起,他们三人同样有这样的担心,毕竟这里是皇家林苑,在他们三人看来这里可是太子李秉常的地盘,如果李秉常想要将他们三个在这里彻底的做了实在是太方便了。
“老六,你说老大会不会对我们下手?”齐王李克向燕王李庆问道。
“他会不会下手我那里知道。”燕王李庆满脸情绪的说道;“现在我们的小命可是在人家的手里攥着呢!一会儿我们三个一起行动,如果要是出事的话,互相之间也好有个照应。”
齐王李克和梁王李德都互相点了点头,随后梁王李德说道:“刚才我最后进来的时候看到李胡儿也进来了,我们要不要趁此机会拉拢他一下,这样我们的实力可就不小了。”
“我看行,可以让李胡儿给我们当挡箭牌,如果李胡儿出点什么时候,估计皇叔能炸了。”齐王李克也说道。
“那好,那就这么办吧!”燕王李庆最终批准道。
在三人的策划下,他们跟楚王世子李胡儿来了一个巧遇,四人一起结伴而行,夏皇李谅祚将他们放到这里来打猎,可以说没有一个人有真正打猎的心情,心里装着的事情都多着呢!即便是看着李庆、李德和李克三人之间亲密无间,可是三个人的心里都各自打着自己的小算盘,至于太子李秉常和越王李浩之间也都有各自的心思没有告诉对方,李胡儿到是挺无所谓的,李胡儿更多的完全就像是一个局外人一样。
其实在他们四周的密林当中有无数双眼睛在盯着他们的一举一动,他们各自之间的这些信息都被送到了夏皇李谅祚的手中,其实这是李谅祚对他们的一场考验,其目的就是为了看看他们之间会不会自相残杀、手足相残;如果真的发生这样的事的话,恐怕先动手的那个指定就活不了了。
夏皇李谅祚最希望看到的结果自然是他们兄弟之间能够通力合作共同的围捕这些猎物,但是最终的结果让夏皇李谅祚有些失望,因为他们没有最终走到一起团结一致,而是分为了两派,一边以太子李秉常为首,另一边以燕王李庆为首;在他们六个进入到深处以后,更多的人都进去了,差不多有六十多人,他们都是夏皇李谅祚已经成年的儿子,至于没有成年的儿子还有一堆呢!
整常打猎持续了一整天,直到傍晚才得以结束,在夜幕降临之后,李谅祚带着所有人返回到了紫微宫内,打来的猎物被交给了御厨将其做成了美味的佳肴,在紫微宫的麒麟殿内,坐着的一共有七十二人,除了夏皇李谅祚、老楚王李孝仁和楚王世子李胡儿以外,其余的六十九人都是李谅祚的成年儿子,他们基本上都上过战场,有的是下级军官,有的则是一军主将,像这样的皇族大聚会在大夏皇族拓跋李氏当中可是从来没有过的。
感谢零的两张月票,Jiang的一张月票六张推荐,生活不允许你的软弱六张推荐和书友0643的两张推荐……感谢各位书友的支持,有票的请继续多多投票……
(本章完)
………………………………
第812章 诸王分地(上)
在所有的美酒佳肴全都上齐以后,李谅祚对小卓子和秦虎说道:“你们两个带着他们都下去吧!没有朕的旨意距离大殿五十仗以内不允许出现任何人,否则格杀勿论。”
“遵旨,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二人立刻领旨道。
在他们都离开之后,坐在龙椅上的李谅祚对着众人说道:“今天在座的除了皇兄和皇侄以外,剩下你们都是朕的儿子,大家都是一家人;朕承认自己这个老子当的不是很合格,你们当中啊!有很多人朕连名字都叫不出来,有的甚至没跟朕这个当爹的见过几面;朕自诩是一个好皇帝,但是却不是一个好父亲;都说无情帝王家其实说的不错,你们兄弟之间又有多少人的情感,会是我跟皇兄这样的;
古人云‘兄弟一心其利断金’,可是你们之间的心却从来没有齐过,相互之间没有打起来,就让朕已经感到万幸了,这里没有外人,有些话朕可以告诉你们,其实你们每天做的那点事朕心里都一清二楚,只要是你们说过的话,哪怕是一句废话都有人帮你们记录着,除非有些事情你们藏在自己的心里没有说出来,只要是说出来的朕都知道;
如今大宋已经亡了,虽然有些许反抗但是很快都会被镇压下去,要是你们从此觉得天下就太平了那就大错特错了,这天下还没有太平,也不会太平,它从来就没有太平过;你们觉得天下太平了,那是你们心里天下太小了,朕要告诉你们天下很大,大的超出你们的想象,朕还要告诉你们大夏帝国的疆域,不是到今天这样就行了,朕要的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只要是有土地的地方都将会是我大夏帝国的疆域;
一个如此庞大疆域的帝国不是一个人可以统治的,而你们都要去一些地区去守土就藩,也就是说在将来的每一天你们都会成为一国之君,当然了藩国的疆域有大有小,至于你们所辖封地的疆域范围那就要看你们有多努力了,具体的分地事宜朕一会儿会告诉你们,现在吃饭。”
夏皇李谅祚的话只说了一半,让他们哪有心思吃饭啊!而李谅祚却是狼吞虎咽的吃了起来,虽然是皇帝每天都锦衣玉食的,但是李谅祚的吃相从来没有改变过,就从吃相上看李谅祚怎看都不像是一个高高在上的皇帝,反而像是一个山野村夫一样,而且李谅祚虽然老了可是这食欲却丝毫没有减弱。
看着李谅祚吃的那么香,其他人也就是意思意思吃点完了,处了李谅祚面前的饭菜其余的基本上都没有怎么动;李谅祚扫了众人一眼说道:“怎么不合你们的胃口啊!这猎物是你们打下来的,再难吃也要吃,你们如果选择不吃的话,那就等于自己放弃了到手的猎物。”
李谅祚这话其实是有隐晦的意思的,更深一点理解就是,现在的这地盘打下来了,你们也都出了力的,如今该是分封的时候了,你们可以从现在的地盘上自己指定,但是如果你们自己不指定不和胃口的话,那就自己这个当老子的来划分了,到时候可别有怨气;这帮人虽然都是聪明人,但是在这会儿确实是犯傻了,根本就没有听出来李谅祚隐晦的意思,别说他们了今天这事就是换了谁都没有心思吃或者听李谅祚的这些废话啊!他们都眼巴巴的等着分地盘呢!
在李谅祚吃饱喝足了以后,李谅祚向众位儿子们问道:“朕已经吃好了,你们都吃好吗?”
“儿臣等已经吃好了。”众人齐声回答道。
“好,既然你们说自己吃了,那一会儿不要后悔。”李谅祚笑着说道:“刚才朕让你们把所有的都吃光可是你们竟然不听,那也就是说你们对朕在中原打下来的这片基业没有兴趣了,既然如此那以后你么就自己去外面闯荡吧!但是去什么地方要听从朕的分配,以为你们已经错过了自己能够掌握命运的机会……”
李谅祚的话自然让他们感到非常的后悔,但是其实就算是他们自己吃了自己打下来的猎物,李谅祚也不见得让他们在大夏帝国的现有疆域内指定封地,反正不管结果如何最终的解释权都在李谅祚自己的手中,李谅祚想怎么分配就怎么分配谁也不能怎么着。
李谅祚将众人带到了麒麟殿内殿里,在这里面挂着一幅巨大的地图,不过这份地图却被一块红色的绸缎给盖住了,李谅祚对李秉常说道:“常儿去把它给朕打开。”
当李秉常缓缓的打开地图以后,众人都惊呆了,因为这是一幅世界地图,包括新大陆和南极洲在内的世界地图,只不过这份地图却十分的不精确,不精确到什么程度李谅祚自己也不知道,反正大概的都是有的,比较精确的就是大夏帝国目前的疆域,另外在地图上还标注了路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大概路线。
李谅祚指着地图对众人说道:“这才是真正的天下,如今我大夏帝国已经雄霸东方,但是在整个天下面不过也是偏安一隅而已,如果不现在发展的话,早晚有一天会被他国所灭,因此我们要先下手为强。”
“父皇,那这些白色的是什么地方?”燕王李庆向李谅祚问道。
“这片白色的地区是美洲大陆,至于这上面有什么样的国家朕还不知道,这幅地图是朕在睡觉的时候一个老神仙托梦告诉朕的。”李谅祚继续对众人说道:“朕决定以大夏帝国的现有疆域为核心向四周同时扩张,朕将整个天下分为七大诸侯国,各地诸侯以皇帝所统治的华夏疆域为宗主国,对于封地各诸侯王只有使用权,而且每年要缴纳贡金,每五年一朝拜,各诸侯国世子须有皇帝册封,被册封的世子最少需要在帝都国子监就读十二年以上;
各诸侯王在其封地之内有统兵、行政之权,但是不得私自铸钱、收取赋税,所有律法一律以《新天盛律令》为准;各诸侯国所有官员包括国相在内,的任职升迁一律交由帝国吏部统一管辖,宗主国有权在各诸侯国驻兵,一切开销由诸侯国负责承担,宗主国有保护诸侯国之责任;
而当宗主国内发生叛乱时,七大诸侯王需要投票超过半数以上,七大诸侯国可以出兵进入宗主国进行平叛,一旦平叛完毕,各诸侯国军队需要立刻返回不得有丝毫停留……”
第二更奉上……
(本章完)
………………………………
第813章 诸王分地(中)
按照李谅祚的意思,将宗主国和诸侯国之间形成了相互的制约,当然在这里面看似宗主国的权利是很大的,但是其实你可以仔细想想,如果七大诸侯国有四个觉得宗主国不咋地,那可是可以以清君侧的名义起兵造反的,而且诸侯王看似掌握着行政权,可是官员的任命和调任都不在诸侯王的手中;你既然管不了当官的,那当官的还能听你的吗?
不过诸侯王的确是有军权,可是光有军权也不行啊!军队可是要吃饭发军饷的,而财权还不在诸侯王的手中,诸侯王不能自己收税,没有税收也就没有了经济来源;但是宗主国的皇帝敢不给诸侯王的军队发军饷吗?不敢不发啊!那可是一群当兵的,要是不让他们吃饭,不给他们发军饷那可是会武力解决的;因此李谅祚利用两者之间的关系,使得宗主国和诸侯国之间形成了相互的制约。
但是有人说了宗主国不是可以在诸侯国内驻扎军队嘛!他要是敢造反就灭了他;李谅祚下面的话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李谅祚继续对众人说道:“朕下面要说的是各诸侯国的军队问题,和宗主国在诸侯国的驻军问题;七大诸侯国兵力加在一起是宗主国的一倍半(1。5倍)七大诸侯国各国兵力二十万,宗主国的总兵力为九十一万;
朕之前说了宗主国有权在诸侯国驻军,而军费由诸侯国承担,但是诸侯国没有收取赋税的权利,因此各诸侯国需要在二十万正规军的军费当中拿出一部分军饷来养活宗主国在诸侯国的驻军,宗主国在诸侯国的驻军不得超过诸侯国总兵力的五分之一;
而且朕还会在七大诸侯国下面设立一些小的诸侯国,这个诸侯国归皇帝和当地的诸侯王一同管辖,小的诸侯国只有郡王级别的可以拥有军队,每个郡王的军队不得超过三万人,其军饷由宗主国和大诸侯国共同承担,一旦发生战事郡王所下辖的军队,应交由当地的诸侯王统帅……”
李谅祚的这一招真是绝了,李谅祚明白只要给他们军队,他的这些儿子们那个不是盯着皇位早晚会打起来,但是李谅祚就是用军队让他们之间相互形成制约,首先大诸侯王有独立领兵的权利,但是却没有军饷的来源,同时皇帝掌握着军饷,又可以在大诸侯王的封地驻军防止大诸侯王造反,而大诸侯王又可以联合起来一起清君侧。
而小诸侯王的军队需要由皇帝和大诸侯王统一拨军饷,如果小诸侯王听大诸侯王的皇帝肯定不会给钱的,但是如果听皇帝的大诸侯王又不会给钱,但是一旦打起仗来小诸侯王需要听大诸侯王,但是那些跟皇帝关系好的小诸侯王指定不停啊!这就等于使得皇帝在大诸侯王封地内的驻军增加了,使得大诸侯王不敢轻易的造反。
李谅祚扫视了一眼继续说道:“这宗主国和诸侯国之间的关系都听明白了吧!下面朕说说皇位继承人和七大诸侯王继承人的问题。”
李谅祚这话一出将太子李秉常给闪了一下子,这继承人的问题还有什么商量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