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君谋天下之大夏帝国-第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高维噼里啪啦的说了一通,彻底将集辣思义说服了;说实话高维的策略的确很高明,就像是当年夏军以协助防御为名,侵占朔州一样,这一次夏军同样可以以救援耶律沐的名义,很快的接手耶律沐还剩下的地盘,并且将其合法化。

    数日后当集辣思义麾下的河套军一切准备完毕以后,开始执行当年李谅祚制定的既定战略兵分两路向大同进军,南北两路大军各分五万大军,北路大军出宣德经焦山到大同,南路大军出朔州经怀仁到大同,南北两路大军对大同形成南北夹击之势。

    按照人的常理思维来说,既然耶律沐求援是真的,那集辣思义率领的河套军完全可以很从容的进入到大同,根本没有必要再费九牛二虎之力,来这么一次两面夹击;其实集辣思义这样做也有自己的考虑,如果耶律沐反悔了,夏军照样可以按照自己的原计划进攻大同,两者的差别其实不是很大,一个是和平接受,一个是军事占领,对于西夏国和集辣思义来说大同已经是囊中之物了。

    夏军在李谅祚绝对独裁的统治下已经出兵了,而比西夏更早传出要出兵的大宋,此时依旧是雷声大雨点小,大宋迟迟没有出兵的原因就是在扯皮,此时的大宋朝廷依旧分为主战和主和两派;主战派以欧阳修、王安石、徐禧等人为主,主和派以昌王赵颢、吕公著、富弼等人为主;其实无论是主战还是主和,双方都有自己的考虑。

    大宋朝堂之上紫宸殿内,新的一天开始了,扯皮大赛也同样开始了,早朝在各种礼节完毕之后,所有的大臣按部就班站好,宋神宗高坐在龙椅上俯视着群臣,关于出兵北伐的事宜已经提出来好几天了,底下的大臣也已经面红耳赤的挣了好几天了,可是宋神宗现在还迟迟没有做出决定,面对着双方的意见宋神宗陷入到了两难的境地。

    大朝会一开始,主战派首先发动进攻,王安石首先站出来说道:“启禀陛下,如今辽国局势混乱不堪,根据微臣所了解到的情况,辽国皇室已经分裂为了三大势力,分别为耶律洪基、耶律涅鲁古和耶律沐;他们之间互相攻伐使万千百姓陷入水深火热之中,另外位于辽国统治下的女真族也发生了叛乱,此时此刻辽国已经大乱,正式我大宋出兵解救百姓、收服幽燕的最佳时机,微臣请陛下三思。”

    王安石话音刚落,昌王赵颢就站出来反对道:“启禀陛下,臣弟以为此时不应该大起兵戈北伐,我大宋与大辽自澶渊之盟其数十年来,两国一直和平相处,从未再起刀兵,大辽乃我盟国,此时辽国内乱我们不但不帮忙,反而还要从人家背后捅刀子,这岂不是有损我天朝上国的威仪。”

    “昌王殿下言之有理,陛下如今国库空虚,实在不易大起刀兵,请陛下三思。”富弼也站出来说道。

    “陛下。”徐禧站出来说道;“自太祖太宗时期起,就曾数次北伐,为的就是收复幽燕,幽燕支持乃是北方中原抵御草原民族南下入侵的屏障,只有占据了幽燕之力,才能更好保我大宋河北之地,更好的保证我大宋都城汴梁的安全;

    刚刚昌王殿下说我大宋自澶渊之盟其,已经和平共处了数十年,可是殿下可知当初我大宋几乎有亡国之危,当年二十余万辽军自幽州南下,一路长驱直入饮马黄河,兵锋直指汴梁,要不是当年真宗皇帝御驾亲征,怎还有我大宋今日;幽燕之地关系到我大宋的国运,为我大宋千百年计,请陛下速速决断,战机稍纵即逝,一旦错过了时机为时已晚。”

    ……

    为首的大臣一开头,底下的大臣就开始,整个朝堂就成了菜市场,大臣之间互相攻击,一时之间整个紫宸殿内成了一锅粥,宋神宗看着底下大吵的群臣一时之间头痛不已,而主和派和主战派为首的两位大佬,欧阳修和吕公著二人老态龙钟站在一旁还不停的打瞌睡。

    看着这样的情景,宋神宗怒拍龙案而起大怒道:“够了,全都给朕住嘴,朕决定了,即日起出兵北伐;以王安石为统帅、徐禧为先锋大将起大军二十万北伐幽燕。”

    众臣一看皇帝龙颜大怒立刻闭嘴,整齐的跪在地上高呼道:“臣等谨遵陛下圣谕。”

    既然皇帝下旨要出兵北伐了,那就赶快准备吧!可是宋军的动员实在是太慢了,与夏军和辽军不同,宋军大部分是步兵;像夏军和辽军出兵一般都很迅速,准备个两三天就可以了,骑着马嚼着肉干就出发了。

    可是宋军不行啊!宋军北伐靠的是两条腿,而且还需要大量的民夫为其转运粮草,虽然宋神宗下令二十万大军北伐,可是真正作战的兵力也就十余万人,其余的多是后勤兵,另外还要向民间征集大量的民夫,要保证十余万大军的粮食供应,后面必须要有三十万民夫为其运输粮草;所有吃的、穿的、用的都要从中原甚至江南地区运到战争前线。

    感谢无名书友的推荐,天宇感激不尽,还请大家多多支持……

    (本章完)
………………………………

第198章 幽燕风云(续)

    要说宋军的动员能力,我实在不敢恭维,从宋神宗决定出兵,经过准备到真正意义上的出征,这期间足足用了一个月的时间,然而大军汴梁出发,到达河北前线十余万大军靠的是两条腿,这段路程走了大半个月。

    虽说宋军前期动员比较差劲,但是后劲却十分充足,宋军后劲的强大几乎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事先说明一下,这里的后劲指的不是宋军的战斗力有多强,而是指宋军的后勤供应能力大宋时期的河北地区和我们这里有很大的不同,当时的河北两路遍布着很多河流,这些大部分是人工河多为东西走向;这些东西走向的河流大部分都与大运河相连。

    也就是说小船通过这些东西走向的河道,将宋军所需要的物资运送到任何所需要的地方,宋朝时期中国的经济中心已经南移,此时中国南方比北方要富裕的多,宋军此次北伐大部分的物资需要从遥远的南方调集,得益于大运河的开凿,宋朝的漕运船只可以从将南方的物资源源不断的运往北伐前线,运送物资的漕运船练满不决。

    无论在何时打仗打的就是后勤,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宋军拥有如此大的后勤保障能力,即使其战斗力不强,只要朝廷肯花血本,就是用人命堆也可以将幽云十六州给堆出来,更何况宋军的战斗力也没有那么弱。

    在宋军大举北伐的时候,夏军同样也在行动,只不过夏军的行动靠的是四条腿,比宋军的两条腿要快的多,河套军在集辣思义的带领下很快就到达了大同府,并且兵不血刃的就占领了这座城池,随后夏军与耶律沐麾下的燕军组成夏燕联军,十万夏军陆续的接管了应州、蔚州和奉圣州部分地区。

    夏军的到来让耶律沐终于安心了,可是郑浑却越来越担心,很快郑浑就发现自己原来是引狼入室,前边的老虎还没有打死,结果又来了一只比老虎还要凶狠的狼;一时之间郑浑头痛不已,但是事情已经出了,后悔也没有什么用,最重要的就是想解决的办法。

    大同丞相府,郑浑派人将燕殊找了过来,在郑浑的斡旋下燕殊已经重新回到军营之中担任主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耶律沐麾下本来就缺少领兵将领,只能从矮个子里选个高的,燕殊自然就成了一个最为合适的人选。

    自从迁都大同之后,耶律沐的威信已经降到了极点,如今大同的所有军政要是基本上都是郑浑在管理,而且耶律沐此时除了会醉生梦死已经不会别的了,每日除了饮酒作乐,就是调戏歌姬,原本不畏生死的勇猛燕王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现在的燕王是一个身体孱弱、连刀剑都拿不起来的懦夫。

    丞相府书房内,郑浑对燕殊说道:“燕将军现在你对燕军还有多少掌控能力?”

    “末将虽然刚刚回到军营,但是燕军中下层军官有很多都是末将的旧相识,末将已经基本上掌握了这三万大军。”燕殊对郑浑说道。

    “好。”郑浑说道;“有了这三万大军,本相心里就有底了。”

    “丞相请放心,这三万大军都是幽州子弟,而且都是汉人……”燕殊对郑浑说道;“只是末将不明白,丞相今日为何突然提起此事?”

    郑浑对燕殊说道:“如今情况越来越复杂,自夏军进驻之后,大同府、应州、蔚州之地全都落入到夏军的掌控之中,说白了我们现在完全在夏军的掌控之内;这是本相的过错,本相没有想到夏军竟然会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有这么大的动作。”

    “那丞相打算下一步怎么办?”燕殊向郑浑问道。

    郑浑对燕殊说道:“如今我军的后勤供给,基本上是由西夏供应,如果本相没有猜错的话,下一步夏军就会进军南京道;到那时夏军一定会让我们配合出兵;燕将军你要记住,你手中的这三万大军是我们能否夺回南京道的关键,至于燕王麾下的两万契丹军是指望不上了;

    在配合夏军进攻时,尽量的保存我们自己的实力,能不打就不打,等夏军和东辽军两败俱伤之后,我们在出手。”

    燕殊听完后皱了皱眉头说道:“丞相,我们这么做是不是也太阴损缺德了,这不是明白这坑夏军嘛!人家又不是傻子,怎么可能平白无故的让我们坑呢!”

    郑浑一听燕殊这样说,当场大怒道:“你懂什么?本相这么做还不是为了大辽国,先帝对本相有知遇之恩,本相就是背上一个不仁不义的名声有如何……”

    郑浑噼里啪啦的将燕殊给训斥了一顿,燕殊也觉得自己十分委屈,本来嘛!燕殊也没有什么大错,而且燕殊从小为人正直,如今郑浑这样做自然让燕殊心里不是滋味,在不知不觉之中,燕殊和郑浑二人的关系正在发生破裂;原本二人如果精诚合作的话,最起码也是一直不可忽视的力量,可是如今二人关系紧张,这就不好说了。

    郑浑在算计集辣思义麾下夏军的时候,高维也同样在算计燕军,在集辣思义的大帐内,高维和集辣思义二人正在进行秘密谈话,高维对集辣思义说道:“大将军,下官刚刚接到陛下的快报,陛下已经拿下了漠北中部草原,如今正在向东进军;陛下希望我们能够尽快的掌控燕云十六州,最好能够一举拿下辽国。”

    集辣思义满脸笑容的说殴打:“没想到啊!陛下仅仅在一个多月的时间就拿下了整个中部草原,让老将佩服不已啊!只是陛下想要吞并辽国实在是太心急了,如今辽国虽说是一片散沙,但是真要是将他们逼急了,恐怕也会给我们带来不小的损失啊!”

    “大将军,所虑甚是,可是如今陛下心意已决我们只能照办了。”高维对集辣思义说道;“现在的问题是,我们自己身边也有不安定因素。”

    “先生的意思是这五万燕军?”集辣思义问道。

    “不错。”郑浑对集辣思义说道;“正真让下官担心的其实是燕殊麾下的三万燕军,至于耶律沐麾下的两万契丹军,根本不足为虑;大将军如果有可能的话,下官希望能够在接下来的战争中将这三万燕军彻底的消耗掉,去除我们的心腹之患。”

    “先生这招是不是太阴毒了。”集辣思义有些毛骨悚然的说道:“连自己的盟友都算计,这也太……”

    后边的话集辣思义没有说出来,高维却笑着接着说道:“太卑鄙无耻了是吧!只要是为了陛下,为了大夏国,即使在卑鄙无耻的事情下官也愿意做。”

    就在集辣思义与高维秘密谈话的时候,一匹快马正在急速向集辣思义的大营飞驰而来。

    今天一更奉上,请大家多多支持……

    (本章完)
………………………………

第199章 三国混战(上)

    西夏同化八年十月中旬,天气已经开始渐渐转凉了,但是辽国内战的热度却丝毫没有降温,反而还在不断的升温,十月初大宋的二十万大军已经兵临辽宋边境了;二十万宋军屯兵雄州,随时都有跨过边境进攻辽国南京道的可能;另一边夏军和东辽军已经在石门关交上火了,当然进攻的是夏军,而守关的则是耶律涅鲁古麾下的东辽军。

    石门关位于居庸关西北,是居庸关在西北的一道屏障,夏军如果想要从北方进入到南京道必须要跨过两道重要的关口,第一个就是石门关,在一个就是居庸关;在很早以前这两个关口是中原王朝防御北方游牧民族南下的重要屏障,在幽云十六州落入辽国手中之后,石门关和居庸关就成了辽国的内关,其地位就大大降低了,相比于在中原王朝手中固若金汤的城关,现在的城关已经很破旧了。

    但是尽管这两关很破旧,但是也是天下少有的雄关,夏军猛攻石门关三天,愣是没有将这座关城拿下来;由此可见夏军虽然野战能力很强,但是攻城能力却不怎么样,在李谅祚对夏军重新组建之初,给夏军定的是以骑兵为主的标准野战军,可是现在要让这些骑兵去攻打城池,这不是开天大的玩笑嘛!

    在古代攻城战往往是最为惨烈的战斗,要想拿下一座城池,首先要具备合格的攻城兵;对于古代的攻城兵很多人可能都会忽视了,其实培养一个合格的攻城兵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且攻城兵的伤亡率比其他兵种要多得多,往往精锐的攻城兵都是在历次攻城战中幸存下来的老兵,这些老兵的对于攻城战十分有经验;而夏军以前的战斗多少野战或者守城战,只有在当初的河湟战役中发生过攻城战,只不过那也仅仅是夜间偷袭,根本算不上真正的攻城战。

    攻城战是夏军的一个短板,也是李谅祚一次重大失误,原因就在于李谅祚对攻坚战(攻城战)从来没有引起过重视,原因也很简单李谅祚从来没有想过会这么早就会遇到攻坚战;由于没有充足的准备,夏军在此次攻打石门关的战役中,不但举步维艰而且损失惨重,短短三天的时间里河套军已经损失了五千兵马,这是河套军自组建以来损失最为惨重的一次。

    石门关外河套军大营内,集辣思义急的如同热锅上的蚂蚁,无法完成李谅祚交的的任务,这如何不让他心急,集辣思义两眼死死的盯着石门关及其周围地势的沙盘,向要从中找出辽军防御的破绽,在看了很久之后,集辣思义对外面的守卫喊道:“传令,擂鼓聚将。”

    “咚、咚、咚……”伴随着战鼓声,各级将领以最快的速度来到了集辣思义的中军大帐,集辣思义坐在帅椅上看着下面的诸将说道:“都说说吧!眼前这事怎么办?”

    看着众人都不说话,集辣思义训斥众将道:“一个个的都哑巴了,平时不是有很多鬼点子嘛!怎么现在一个出来放屁的都没有啊!全都给本将军想,要是想不出来就都别吃饭了,什么时候想出来什么时候吃……”

    在训斥完众人,集辣思义望向坐在一旁一言不发的燕殊,集辣思义虽然是河套军的统帅,但同时也是此次夏燕联军的最高指挥官,而燕殊则被提名为副统帅,当然燕军基本上是来打酱油的,只不过这一次集辣思义将目光对准了燕殊。

    集辣思义对燕殊说道:“燕将军,再怎么说我夏军此次出征,也是应你们的邀请,你们总不能白吃白喝,不出力干活吧!在怎么说,这也是你们自家的事情,如果连你们都不上心的话,那本将军也爱莫能助了。”

    燕殊呵呵陪笑道:“大将军,您应该知道燕军根本无法和夏军比,连你们夏军都无法拿下石门关,末将麾下的燕军就更加的不可能了,这事末将看早晚还要夏军出马;夏军乃是天朝王师,何人能拦得住夏军前进的步伐。”

    ……

    二人扯了一顿皮之后,集辣思义也是没有招了,反正燕殊是‘死猪不怕开水烫’燕军已经这样了再坏还能坏的拿去啊!反正集辣思义无论怎么说,燕殊就是死皮赖脸的不肯出兵,反正燕殊是不着急,燕殊不着急可是集辣思义急啊!

    在众人都离开之后,集辣思义对自己身边的副将说道:“传令,从即日起断了燕军的粮草供应,我倒要看看没有粮食他燕殊还能不能如此的硬气。”

    “是,大将军,末将这就前去安排。”副将接下军令道。

    就在副将离开之后,一名传令兵急匆匆的跑了进来向集辣思义汇报道:“报、报、报……禀大将军,前线军报,宋军已向东辽军发动大规模进攻,东辽军由于防守不利接连战败,目前宋军已经连续攻克霸州、容城和新城三地,宋军兵锋直指涿州。”

    集辣思义听完后大惊失色,他没有想到宋军的动作竟然如此之快,短短的数日内已经连克三座辽军城池,而且竟然快要打到辽国在南方的重镇涿州,此时涿州对于辽、夏、宋三方来说都极其重要;对于辽国来说涿州是防御宋军北上的重要屏障,对于大宋来说是涿州是北上攻打析津府的必经之路,对于夏军来说涿州也童谣重要。

    因为此时正有一支夏军正在悄悄的进行迂回作战,这是集辣思义和高维在出征前共同制定的一个作战方略,夏军实际上是兵分两路,北路是集辣思义率领的主力大军,南路是高维率领的一直奇兵;高维与集辣思义在顺圣分兵,主力大军由集辣思义率领继续东进,而另一路择由高维率领由河套军中最为精锐的一万五千大军秘密南下,一路经过定安、蔚州、飞狐关,经紫荆岭口、奇峰、白马山等地直插涿州。

    夏军所过之处,基本上都是人烟稀少、道路崎岖之地,所以尽管行军不是特别快也不容易被发现,夏军这路奇兵的目标一样是涿州,夏军占领涿州的目的有两个,第一是为了阻断宋军北上之路,第二是为了从背后袭击东辽军,以达到预期的战略目的。

    现在的涿州可以说是出于三方势力的风暴眼上,而且三方势力对于涿州都是势在必得,一场三方角逐的大乱战即将上演,毫无疑问胜利的一方将会得到南京道的控制权,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夏军其实无论在兵力、人员,还是后勤供给上都不占据优势,唯一的优势就是没有人知道夏军的存在。

    感谢贪狼、88小说啦二人的推荐,天宇感激不尽。

    (本章完)
………………………………

第200章 三国混战(中)

    南辽国涿州城,此时驻守涿州城的是耶律涅鲁古麾下第一大将萧挞凛,萧挞凛是辽国少见的文武兼备的帅才,耶律涅鲁古之所以能每战必胜,有一半的功劳应该是属于萧挞凛的;萧挞凛从小熟读兵书,指挥军队作战同样也是神鬼莫测,耶律涅鲁古将其称之为‘鬼才’。

    涿州东辽军军营,萧挞凛的中军大帐内,此时萧挞凛正在等待前线送来的军报,作为一名合格的统帅,萧挞凛对情报的搜集极其看重,在萧挞凛的军队中斥候队是由单兵战斗力最强的士卒组成,而且这些人都有老兵组成。

    “将军,前线送来军报,宋军已经到达岐沟关,兵力大概有二十万左右。”副将进来后,向萧挞凛禀报道。

    萧挞凛皱了一下眉头说道:“二十万,看来这次大宋朝廷可是下血本了;我军只有三万大军,此战不能硬拼只能出奇制胜。”

    副将向萧挞凛说道:“将军,宋军所在的岐沟关距离涿州城仅有八十里,按照宋军的行军速度一天半就可以到达;只是末将不明白,将军为何将岐沟关拱手让与宋军。”

    萧挞凛对副将说道:“宋军兵多,我军兵少;与其分兵梯次阻击,不如将所有的兵力全都集结在一块,岐沟关失守是早晚的事,还不如直接让与宋军;你说说此次宋军大举来袭,他的软肋在什么地方?”

    副将一听萧挞凛这样问,想了想对萧挞凛说道:“粮道,宋军虽然兵多,但是需要的粮草也及其巨大,而且宋军的粮草都是从中原或者江南运来的路途遥远……”

    “说的不错,孺子可教也。”萧挞凛笑着说道;“宋军害怕我军将其各个击破,所以并未分兵,而是一路向我们杀了过来,如此没有其他兵马策应乃是孤军深入,一旦我军切断其粮道,宋军必定军心大乱,我军趁此下手必将大获全胜。”

    “将军英明,末将钦佩不已。”副将拍马屁道。

    萧挞凛对副将说道:“行了,不要拍马屁了,现在最关键的问题是,要搞清楚宋军粮道有何处运抵,这件事交给你去办,如果出现差错体人头来见。”

    “是,末将领命。”副将接下军令说道。

    在副将离开之后,萧挞凛陷入到了沉思之中,萧挞凛虽然刚才跟副将说的很轻松,好像宋军不堪一击一样,但是萧挞凛也清楚,双方兵力相差的太过悬殊,宋军完全有足够的兵力保护自己的粮道,如果宋军粮草有重兵保护,要是贸然进攻的话就有些得不偿失了,此战在萧挞凛看来,东辽军要想取得最终的胜利,必须要以最小的代价将这二十万宋军打得大败。

    既然在兵力上不占优势,又不能损失过大,就必须要在战略战术上下功夫,宋军被大败一次还可以重振兵力从头再来,可是萧挞凛不行,一旦失败就标志着涿州城失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