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们的冠军-第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我的媒体朋友,居然还想去集中炒作,不懂球的体育老师带小学生球队夺得县足球赛冠军,这样的新闻。
是,这样的报导既嘲讽了中国足球现状,发人深省,又能鼓励条件不成熟的学校勇敢地开展校园足球。
可是,更严重的后果是,如果因此导致一大堆不专业的人涌入校园足球,然后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惨重的代价,最后发现,越追逐,越遥远。
我们的校园足球,不光没爬上山坡,结果还倒退了,然后骂声一片,球队绝望坍塌,就像前些年的青训一样。
一定要做大中国的校园足球文化产业,一名初中生都可以梦想成为伟大的球队主席,我又怎会落后呢!
陶持一暗下决心,说做就做,明天就回北平。
真是没想到,这趟来中雅附中,真是有心栽花花不成,无心插柳柳成荫。
王弋昊去欧洲的事情虽然没促成,但是摸索到了解决王弋昊问题的方向,这总是好的。
最大的收获,是王弋昊的这个方向,指引我找到了可以为中国足球开辟的更广阔的前景!
说真的,或许,通过所有人的努力,王弋昊将来会成为中国校园足球走出去的国脚呢!
等等,我又想到什么?中雅附中!
如果,这里能成为培养王弋昊进阶国脚的摇篮,我们为什么不可以投资中雅附中足球队?!
人家金韩壹一个小孩子都能想到,都敢于去尝试,我们为什么不可以呢?
陶持一兴奋得跳起来,一改平时的端庄矜持,突然一把抱住金韩曦,又跳又笑,还忍不住亲吻小姑娘的额头。
她真是要感谢这对龙凤胎,帮助她打开这一扇门,通往崭新的足球人生。
金韩曦大囧,这个大姐姐怎么了,好端端地发什么疯呢,比小孩子还不如。
陶持一很快冷静下来,不好意思地笑笑:“谢谢你,韩曦小妹妹,你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呢!”
金韩曦宠辱不惊,甜甜地笑:“能帮到大姐姐就好,妈妈说过,团队最重要的就是相互激励相互启发呀!也许下一次见面,就是我麻烦大姐姐呀。”
这是什么样的家庭培养出来的孩子,真好。
陶持一再次压下去八卦这对龙凤胎家世的念头,她认真地看着金韩曦小姑娘,把她当成大朋友,郑重地说:“只是,你弟弟想买这支球队,要遭遇强大的竞争对手了。”
金韩曦聪明得紧,甜甜一笑:“大姐姐也想投资这支球队呀,真好,这样弟弟可以学到更多东西呀。”
陶持一再也不能抿着嘴笑,呵呵地露出牙齿,伸出右手:“如果我和你弟弟共同经营这支球队,你会转学来这里么,姐姐真喜欢你。”
金韩曦伸出两只手,紧紧地握住陶持一的手:“中国挺好的,我早就想回来呀,大姐姐,我觉得你是认真的,你为什么相信我弟弟说的话呢?”
陶持一笑得更加灿烂:“因为,像你们这么大的时候,我也是这样说话,同样,有人相信我呢!”
金韩曦高兴地点头,心想,真好,这个大姐姐,为她小时候编过的故事,吹过的牛,奋斗到现在吧。
金韩壹,加油呀,老姐我可是看好你,为自己吹过的牛奋斗哦。
………………………………
第九十八章 杨帆远要当战略武器
每个路人,都可能成为别人生命中的贵人。
金韩壹显然没有想到,在自己这样的年纪,随时随地都能涌出的新奇想法,会给陶持一带去这样意义深远的启发。
现在的他,只是竭尽全力跟上王弋昊的传切节奏,努力同队友一起去撕开对手的防线。
踢球时,他要做场上的发动机;生活中,他要做团队的领导者。
这样的想法,产生于他身处异国他乡的孤独感;坚持做到这些,却得归功于他人生中的每一次被信任。
被足球队接纳,他就努力提高传球水准,要让每一位队友接球时感到舒服;被队友、教练信任,委以中场组织重任,他便竭力提升组织能力,再苦再难,也要扛着球队向前;他天真的想法,每一次哪怕只是被路人认可,他也认真琢磨,但凡有一线可能,就去努力尝试。
所以,就有了这样的金韩壹,踏实勤奋却又充满想象。
也就有了今天打了鸡血般不断提升的王弋昊。
要知道,从来没有人这么竭尽所能的去配合王弋昊:杨帆远不用说,他追求的是另一种极致,并不是配合;即便是覃鹰,是,他是天生的领导者,可是他心里装着的是全队,他得照顾每一个人,他能跟王弋昊配合,却绝对无法像金韩壹那么全心全意。
金韩壹总是不着痕迹的跑位,出现在最合适的位置;王弋昊传去的球,金韩壹总是能接得恰到好处;金韩壹也会时不时传出神来之笔,迫使王弋昊“跳一跳摘桃子”,而这恰恰是王弋昊一直渴望的。
杨帆远看着越来越欢腾的王弋昊,对于“黄金搭档”这个词,他终于有了清醒认识,原来,信任队友,又被队友信任,会产生如此巨大的能量。
他也看见覃鹰和丁徐诺互为呼应,拼命为对方补位,总是在即将被王弋昊他们的传球洞穿那一瞬,力保防线不破。
而杨帆远自己,虽然一对一能力远胜金韩壹,但是却多次被金韩壹传球戏耍,幸好他身后还有季一鸣补防,才没有被打穿。
屡遭戏耍,杨帆远却越来越冷静,他心里清楚,金韩壹能突破他的原因,是他的心神分了一大半在王弋昊身上。自己正是在他们的传切牵扯下,变得犹豫不决,才会错漏百出。
覃鹰和丁徐诺说得没有错,队友是自己的战略武器,即使他们没有直接参与进攻,因着大家的团队默契,他们的存在就是一种威慑,会牵扯对手的注意力。
就像现在的王弋昊,他的一个眼神,一次沉肩都有可能影响到杨帆远的判断,因为杨帆远不敢肯定他是会寻求同金韩壹配合,还是要自己突破。
想明白的杨帆远开始尝试转型,他以前独,只是因为没踢过比赛,并不是他不喜欢团队,他对球队的爱不会比任何人少。
现在,他也想做战略武器,想成为队友的依靠,只是,世间很多事,不是你想做就一定能做好。
他首先要挑战的,就是自己七年一对一踢球养成的习惯。
毕竟,这一次,他不是要扮演墙的角色,他是要转型,要做一名团队选手,想承担组织重任,要成为球队的战略威慑武器!
习惯就像急速滚动的巨轮,当他拿到球的瞬间,他的身体已经做好了盘带准备,什么,主人你要传球?那行,容我刹个车先。
就这样,杨帆远竭尽全力做出调整,终于给队友传出一个好球,可惜,队友没有接应到,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这就是杨帆远想要转型面对的第二个挑战了,他的传球技术不用怀疑,历鲲鹏手把手教出来的,只是,比赛中的传球和一对一的传球,是两码事。
就拿他刚刚传给队友的球来说吧,直接打王弋昊身后,只要队友拿到球,就有威胁。可是队友没拿到,原因很简单,金韩壹把队友起跑的路线挡了一下,队友就缓那么一缓,只能眼睁睁看着球从脚尖溜走。
比赛中的对手可不是一个人,他们的防守体系是立体有层次的,你的传球不可能只考虑个体因素。
而且,比赛中的队友也不可能只考虑你这一个因素,他们的跑位、传切是出于团队的需要,所以他们想的东西,和向来追求个人完美的杨帆远想的东西,是不一致的。
这就造成,杨帆远自认为传的好球,队友并不这么想,杨帆远自认为自己跑到的位置很恰当,而队友并不这么看。
这样一来,想要转型的杨帆远踢得特别认真,却也特别难受,他感觉别扭,队友也不好过。
十分钟不到的时间里,他们似乎在进行失误比赛,球不是传大了就是传小了,人不是跑过了就是没到位,错的一个比一个离谱。
杨帆远的辛苦只换来一次次失误,幸好,他们身后,是爆发出中超级水平的历鲲鹏和奔跑吧门神谭海瑞。
就见历鲲鹏迈着大长腿四处补漏,谭海瑞挥舞着长臂高接抵挡,这才力保球门不失。
杨帆远没有沮丧,因为所有人都在夸他。
历鲲鹏几乎是每一次补漏之后都会大吼着表扬,要知道,杨帆远缺乏团队意识他也有责任,这个问题他纠结也不是一两天了,现在看到杨帆远开始尝试改变,他不知道有多开心。
当裁判的桑珊有时候还会中断比赛,点评杨帆远的进步,并帮助他分析传球和跑位怎么做可以更恰当,这次金韩壹带来的队内比赛,给了桑珊太多惊喜,她意识到,这些惊喜的意义,已经超出了训练赛本身。
丁徐诺和覃鹰也会及时同杨帆远沟通,甚至,他们开始学金韩壹,竭尽所能地逼自己去跟上杨帆远的节奏,以示对杨帆远的肯定。
连王弋昊也给出了极高的评价,这次,他没有念台词,跑到杨帆远跟前,竖起大拇指:“自从上次我们用踢墙式配合逼平瓷城队,我就知道你和我是踢同一种足球,今天,你迈出的这步离我更近了。不过你放心,我不会让你追上的!”
杨帆远笑:“身高我可能真的追不上,足球嘛,可不一定哦。”
大家闻言哈哈大笑,特别谭海瑞,都蹲在地上捶草大笑。
金韩壹也乐呵呵的,看着这支温暖的球队,他再次涌起要买下这支球队的念头。
………………………………
有人要给我打白银盟,我拒绝,吓得赶紧去改文章,晚上更。
有书友给我私信,鼓励我好好写作,我满口应承,这个成长的故事当然要好好写。
没想到,临了,书友问我什么时候上架,扬言上架要赏白银盟,把我吓得啊,我一个新人,有个盟主就已经激动得冰天雪地打滚。
我赶紧义正言辞地拒绝,内心一点小窃喜都被这压力碾碎,作者得想啊,万一那啥,到时候读者吐槽作者水平咋办?不行,我得赶紧去修改,要给读者看自己最好的东西。
所以,一个中午都在改文,下午上班,晚上更,大家见谅。
也谢谢你们的支持,我一定更用心写好这个故事。
压力就是动力。
谢谢你们一路相伴!
………………………………
第九十九章 收获,新的开始
这样欢快的氛围,大家沉浸其中,没了心事牵绊,忘了训练苦累,而杨帆远,也淡了转型阵痛。
很快,桑珊吹响了比赛结束的哨音,大家只觉意犹未尽。
郑成章这几个,一屁股坐在地上,才惊觉,今天这场球,居然踢得这么累,坐下就不愿意动弹了。
金韩壹看见了,皱起眉头,然而不等他说话,覃鹰就吼叫:“起来!散架啦。”
然后覃鹰就开始踢离他最近,瘫坐在地上的丁徐诺的屁股。
王弋昊居然也学覃鹰,去踢郑成章的屁股,一边踢,一边念台词:“王命令你们起来!教练怎么说来着,训练完马上坐下去,白练啦!”
杨帆远自然有样学样,啪啪啪踢得可欢乐,要不是被他踢的季余望实在没力气,还不起来弄他?
季余望累得连打闹的欲望都没有,只得鼓着眼睛,骂骂咧咧地站起来。
等大家都站直喽,历鲲鹏才满意地点头,开始带大家做结束动作。
金韩壹捋顺了眉毛,暗自赞叹,有9号和10号在,这支球队还真有些职业队的样子,不愧是我看中的球队。
这场因金韩壹而发起的训练赛,大家踢得很累,却收获颇丰,虽然是拖着疲惫的身躯,坚持着做结束动作,他们脸上却挂着满满地微笑。
金韩壹不消说,虽然中雅附中足球队的实力,确实要逊于他就读的青森山田学园,可是,他从中雅附中足球队这里,感受到不一样的,亲切的东西,重新建构了他对中国校园足球的认知。
父母要回国发展,一开始他是既高兴又抵触的,高兴是终于可以回到出生,度过幼年时代的家园,抵触是他喜欢日本的足球文化,梦想以后能从事足球文化产业,他害怕回到中国,遗失梦想。
如果说,他第一次想要买下中雅附中足球队,是一时灵感闪现,也许愿望很容易就能被打消。
那么,他再次想起要买下这支球队,就是真的心动,并开始有所规划了,他的愿望已经强烈到很难动摇。
只是,他不再贸然开口,毕竟他意识到,自己这样一个半大小子的话,教练怎么可能轻易相信呢,这事,得回去和老爸好好说道说道,以长远计。
而做出足球生涯最重要尝试的杨帆远呢,他累个半死,洋相百出,在全队的支持帮助下,虽然没能立刻改善他积久而成的问题,但是,他找到了通往团队足球的大门,这就足够他开心了。
王弋昊却比所有人都更高兴,也许,他终于在这里找到了他想要的足球?
当然,覃鹰也很高兴,他感受到家人的转变、进步。
尤其是他关心的丁徐诺,似乎正在走出泥潭。
要知道,丁徐诺年少无知时被诱骗嗑药的丑闻差点被网络引爆,虽然他选择复出就做好准备面对,可是准备面对和真正面对是两码事,他一整天都在纠结都在忐忑,惶惶不可终日。
这一场训练赛,成功地帮助他释放了内心的惶恐。
而进球后,大伙把他抛向云端再稳稳接住的庆祝方式,则助他解开心结,他彻底想通,自己有这群值得信赖的伙伴,失去全世界又如何?
争端、非议、黑历史,就让他们在网络里见鬼去吧!
他的身体,已经很难再踢职业,自然也无需去想象,历鲲鹏当年在场上面对万人国骂的场景,自己这一辈子,就给中雅附中足球队了,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
什么风暴,都在网络里见鬼吧,我哪也不去,就踢球;踢不动了,就学历教练,教球。
全世界都不爱我又怎样,我爱足球,我爱球队,是,因为自己傻,把足球梦毁得差不多,但是只要我还能踢,还能教,我就要为中雅附中足球队做贡献,哪怕燃烧生命。
想到这里,丁徐诺昂起头,从这一刻起,我就像武侠世界里的某人,眼睛瞎了,耳朵聋了,但是我能听见队友,看见球门。足球,它就在我心里,俗世的风雨你再凄烈,与我何干?
不少人感受到丁徐诺的变化,都偷偷在心里长舒一口气,明知要来而迟迟未来的危险更让人恐惧,随之而来的纠结就更折磨人,这种折磨,旁观者很难体会。
不过现在好了,局中人总算是能跳出来,这段经历,是丁徐诺的灾难,大家的苦痛,却也给大家上了弥足珍贵的成长课。
看到大家走出危机,获得成长,桑珊放下心来。她打算和陶持一好好谈一谈王弋昊的问题,这场训练赛,她看到了王弋昊的变化,开始认同历鲲鹏的观点,也许,校园足球,真的会是王弋昊人生的新起点。
桑珊没想到,陶持一不仅想明白,还想得更远。
不等桑珊开口,陶持一已经主动收拾行囊同桑珊告别。她得第一时间赶回北平去,更需要时间和空间去厘清思路。
怎么样劝服老男孩们,特别是王爸,同意王弋昊继续踢校园足球;怎么样说服老男孩们,把工作重心转移到校园足球上,并投资校园足球;校园足球具体该怎么发展。这些,都亟待陶持一去解决。
陶持一轻轻地来,匆匆地走,除了桑珊和历鲲鹏,其他人甚至还不知道这位年轻的美女记者,每天在场边架着摄影机是来干什么。
可是,她如蜻蜓点过中雅附中的水面,留下的可不仅仅是一圈圈涟漪。
作为老男孩们的代言人,她为中国足球播种希望,虽然未见成效,可是中国这么大,足球这么惨,不正是因为有了她这样的人,中国足球才不至于绝望,总还有些凤凰涅槃的念想么。
有件事桑珊没有说,认识陶持一这段时间,她很庆幸,自己生命中又拥有了像女足姑娘张江影那样重要的人。
每当身边有人嘲讽中国足球,负能量爆棚时,桑珊总能想起陶持一,还有陶持一背后这群老男孩,她明白,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不是一个人,她才能变得更坚韧,一步不退。
于是,两位年轻的美女就此挥手告别,再见面,也许会互相传递中国校园足球的好消息吧。
………………………………
第一百章 你为什么不去?
做完结束动作,还得收拾整理运动器材。
中雅附中的足球少年们,有像覃鹰这样,一边吼叫指挥,一边手提肩抗的。
也有像郑成章这样,一边说说笑笑还想趁机偷工减料的,当然,他逃不过谭海瑞的监督。
谭海瑞就像个话痨,总是嚷嚷着,追在像郑成章这样,想偷懒的少年后面,督促他们接着干活。
而不属于中雅附中足球队的金韩壹,也一丝不苟地收拾着,并不言语。等到大家都收拾完了,要换衣服走人时,金韩壹才挨个鞠躬,向大家道别。
青森山田学园乒乓球队明天将启程去申城,同著名的刘雁中乒乓球学校交流,清早就出发,他得和金韩曦一道走,顺便去看看申城的校园足球。
大家也收起嬉闹,礼貌地同他告别,相约再见。这个小个子在球场展现出来的东西,值得大家尊重。
只有谭海瑞,许是好久好久没有用激情冲刺来释放精力了,一种叫“话痨”的被动技能似乎在他身上得到强化。
他毫不客气地拍着金韩壹的肩膀:“申城啊,丽水路学校你替我们去一趟,有一对叫什么雷什么宇的最佳搭档,就比我们差一点点,狠狠踢,别客气!”
不等金韩壹有反应,覃鹰照着谭海瑞的肩膀就是一下:“是周雷、陈鸿宇!踢十一人,人家比我们强。”
王弋昊深以为然:“一年后,比我们差一点点。”
杨帆远眨眼睛,心想,哇哦,戏精这句台词不带王字,却霸气,我喜欢。他赶忙跟上:“嗯,比我们差一点点,一年后!”
金韩壹眼睛发亮,心道,是吗,那得去领教领教。然后,他不再言语,微笑着和大家挥手作别,然后走到金韩曦身边,示意,时间到了,该回去休息,运动员生活得规律。
金韩曦只得同杨璟澂再次热情拥抱,含泪挥手作别,场上是对手,场下有聊不完的话题,女运动员的友谊就是同男运动员不一样。
金韩壹、金韩曦这对龙凤胎就此离开,如果此生无缘再会,那么这段记忆就会尘封在彼此的记忆里,成为生命中曾相互影响的路人,念念不忘。
若有朝一日,杨帆远踏上职业赛场,大杀四方笑傲风云,面对媒体采访,他或许会笑着回首往昔:“那一年,我十三岁,遇到一个人,告诉我一加一大于二……”
其他人又何尝不是如此?
比如谭海瑞,现在大家都各回各家,各找各妈,谭海瑞却找王弋昊,跟得寸步不离,好几次欲言又止。
王弋昊本来没理他,自顾自走着,一路念念有词,后来觉得不行,这个奔跑吧小将这是有事吧,不然没事怎么变得比我还能演?
他站住,盯着谭海瑞,也不念台词:“有事说事,我赶时间。”
谭海瑞用大拇指抹抹自己鼻子,一咬牙,说吧:“历老大说,你入选国少队,没去!”
好吧,谭海瑞代替历鲲鹏守门时,历鲲鹏下意识对他说的那些“比赛升级”、“王弋昊入选过国少,没去”,被他一直记到现在。
看来,奔跑吧小将对待足球,并不只是像他表现出来的那样大大咧咧、吵吵嚷嚷。
王弋昊环抱双手,歪头看着谭海瑞,不说话。显然,戏精对这话题,挺抵触。
谭海瑞得不到王弋昊的回应,只好接着说:“就前几天,国少队输得很惨。”
谭海瑞一边说一边观察王弋昊的表情,奈何王弋昊就是没反应。
奔跑吧小将已经打开了话匣子,又怎么关得住:“这届U14国少,就前几天,在荆州,1比3马来西亚,0比1泰国,1比2马来西亚。输得干净,网上又在调侃,‘留给中国队的弱队不多了’。”
“片面。”王弋昊面无表情,惜字如金,“2比1胜阿联酋,3比1胜韩国。”
谭海瑞急得挠头,心里一万句你特么的飞驰,你连赢球输球的比分都知道,怎么就一点反应都没有,你知道,我不是跟你说比分。
可是,王弋昊就是没下文了,继续这样面无表情地看着谭海瑞。
“你入选了,为什么不去国少?”谭海瑞一咬牙,一跺脚,质问脱口而出。
王弋昊还是不说话,如果王妈在这里,她肯定知道,这是儿子今天心情好,也是真喜欢中雅附中这支足球队,要不然,现在王弋昊就该念着台词走开了。
质问已经出口,谭海瑞停不下来,这个中二少年,因着对中国足球的荣誉感,有些话如鲠在喉,不吐不快:“你根本就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