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坐断东南-第1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安民、招抚、丈量土地、统计人口、恢复市场……一项项的工作导致人手实在不够用,就连刘风亲自上场,忙的焦头烂额。
忙了几天,从当地招募了些小吏配合工作,刘风这才有了空闲,吩咐人把朱家和施家的人带来谈话。
朱家和施家,绝对是阻挠刘风入故鄣的主力,可以称的上是顽抗分子。其实他们也没太多的选择,朱治长期跟谁孙坚作战,已经打上了孙坚的标签,所以他们绝对会被人当成孙坚集团的中坚力量,就算不愿意都没用。
刘风前来夺城,他们只能抵抗到底,想要拖到吴景的到来。
但显然,他们失败了。
很快,两家的主事者都被带来,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孩子。
朱家的主事者,是朱治的同宗,施家的主事者,正是朱治的姐夫,而那个孩子,就是施然,今年刚刚10岁,是刘风特意交代带来的。
施然可能不会有多少人知道,但朱然就有名的多。历史上,朱治30多岁还没有儿子,于是就向孙策请求,将他姐姐的儿子过继给自己,改名朱然。朱治算是捡了个大便宜,朱然后来的成就比朱治还高,曾经是孙坚的伴读,后来接替了吕蒙的职位,还和陆逊一起,大破刘备的东征,官至东吴左大司马。
别人刘风可以不在乎,但这么有培养价值的少年人才,刘风可不打算错过。他已经想好了,就把施然扔到学霸的学堂里待两年。
“尔等阻我天兵,可知罪否?”回过神来,刘风看着堂下的几人喝道。
“府君何必如此?各为其主罢了,我等无话可说。”施然的老爹说道。
“各位其主?恐怕未必吧,你们的主子是谁?孙文台吗?”刘风冷笑道,“你们自以为是人家的部属,可人家未必会承认。孙文台在中原待得好好的,可没有下江南的意思。你们奉此人为主,无疑是缘木求鱼,他能保证你们的安全吗?”
“君理每年来信,又岂会是假的?乌程侯只不过是被限制住了,早晚会回乡,到时候这江东就是他做主了。就算是现在,吴太守不也是进兵丹阳了吗?”朱家的主事者反驳道。
“现在的局面是,你们已经成了我的俘虏,而孙文台重伤殆死,以后是什么情况还不一定。至于吴景,那带的是袁术的兵,接受的袁术的官,就算打下丹阳,也是袁术的丹阳。”刘风说道,“再说了,有本官在,他吴景拿不下丹阳。”
“现在,我只问你们,愿不愿意归降,投效于我?”刘风咄咄逼人。
“可是君理在乌程侯麾下……”施然的父亲说道。
“朱治是朱治,只能代表他个人,无法提朱家和施家做主,孙坚来不到此处,一切都是空谈。与其寄希望于未来,不如把握住现在。将来孙坚若是能来江东,再提也不迟。”刘风淡然道。
“我等愿意归降。”二人对视了一眼,说道。
“很好,既然归降,那就是一家人了,回去之后,对你们家里的限制就会放开,本官治理地方的理念也会传达到,照做即可,本官不需要不同的意见。”刘风说道。
“属下遵命。”二人应命道。
“这个就是施然吧,施家的千里驹,正好本官在山阴城开办了一家学堂,今后就送去入学吧。好好学习,将来封侯拜将不再话下。”刘风又看向施然道。
“属下遵命。”施然的父亲无奈道,他知道,这是人质,刘风对他们放心的条件之一。
……
打发几人离开,刘风再次陷入了沉思,短短几天里,吴景就已经做好了和周昕开战的准备,调动了300万大军,汇集于丹阳县,下一步的目标,就是周昕势力中的芜湖和溧阳二县,就是不知道他会先打哪个,还是两个同时进攻。
在吴景的穷兵黩武之下,他兵力已经超过刘风,想要将吴景驱逐,就必须打一场恶战,而且是正面击败。
会稽军,需要一场这样的大胜。(未完待续。)
………………………………
第三百八十三章、周昕
刘风出征以来,一直注重平衡发展,绝不竭泽而渔,因为他占领了这些地方,就从未想过离开,这里将为他提供源源不断的财富,为他的继续发展壮大提供动力。
出会稽的时候,他带出了200万军队,等占领了阳陵出征泾县的时候,还是只能调动200万大军。每占领一个县,他所招募的军队,除了补充损失,和他留下来就地驻防的军队数量一样,只不过新招募的士兵会被带走,一边赶路一边实战训练,留下来守御的都是老兵。
但是,因为在泾县停留的时间太短,所以向故障进发的时候,军队就只剩170万人,现在,故障也刚刚拿下,想要继续出兵,就只能调动150万人了,只相当于吴景的一半。而这还只是吴景目前的军队,谁也不知道吴景会不会继续征兵。
可以说,刘风的这些兵,有一半都是打下这几个县之后招募的新兵,没有经过大的战事,而以200万大军攻略一县,太过简单,根本起不到多少历练作用。
在故鄣又停留了两天,就在刘风犹豫是就地停留整顿还是继续出兵的时候,忽然有护卫来报,周昕的使者到了。
“周昕派来的使者?”刘风有些纳闷了,“这个时候周昕派使者来干什么?”刘风想了一会,想不明白,就派人去请荀攸。
“主公何必为这个烦恼,直接召见问问就是了,就算有什么计划,等了解到之后再商议也不迟。”荀攸说道,“据属下推测,不会是什么坏事。”
“为什么这么说?”刘风问道。
“只看周府君将泾县、故障的守军调去北方防御,就知道他对主公没有太多的敌意。”荀攸说道。
……
“咦,仁明兄,怎么是你?”见到周昕的使者,刘风大吃一惊,这人居然就是周昕的弟弟,之前在豫州袭击孙坚、弄死公孙越导致公孙瓒和袁绍大战导火索的周喁。
刘风在洛阳的时候见过周喁,那时候他们三兄弟都在洛阳,也是何进的幕僚,跟袁绍的关系比较紧密。曹操起义兵的时候,周喁是跟着曹操的,然后袁绍任命其为豫州刺史,夺取孙坚的豫州,被孙坚击败之后逃到阴陵,协助周昂守卫九江,但不久前又被刘勋击败,和兄长周昂一起逃回宛陵周昕这里。
现在,他居然被周昕派到刘风这里,要知道,吴景已经开始对芜湖发起了攻击,刘风实在想不明白周昕到底是怎么想的。周喁就算吃了几次败仗,也是个人才,周昕手下又没有什么能人,不用自己的这个弟弟,居然把他派到自己这里。
“怎么,致远兄不欢迎我?还是说致远兄发达了,现在又是在下乡里的父母官,看不起在下了?”周喁说道。
“哪里哪里,只是没有想到会是仁明兄到此,我还以为仁明兄在帮泰明忧心战事,可想不到仁明兄会这么悠闲。”刘风笑道,“我们相识也有数年了,近来虽各居一方,但交情是不会变的,小弟至今还念及泰明兄去信家里给小弟帮忙,当初北上会盟,泰明兄还给了小弟一万兵马支持小弟,如今想起来,依旧历历在目。”
“致远兄只要还认在下,那这次我就没有白来。”周喁笑道。
“仁明兄哪里话,你可是袁盟主的座上客,那是我这种小人物能得罪的,要是袁盟主知道了,还有我好果子吃?”刘风开玩笑道,“不知仁明兄至此,所为何事?”
“受大兄委托,特请致远兄宛陵一晤!”
……
“主公,值此关键时刻,怎能随意涉险?属下不同意主公去宛陵。”周喁的来意让刘风很惊讶,也引起了刘风麾下将领的关注,在集体议事之时,白建直接就表示反对。
“周泰明有君子之风,敢前来邀请主公赴约,应该不会有什么恶意。”阚泽说道。
“那也不能让主公身涉险地啊!”王英反驳道。
……
大家议论纷纷,还是反对的居多,赞同的较少。
“公达,你怎么看?”刘风看向一直沉默的荀攸。
“属下赞同主公去赴约,或许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荀攸回过神来。
“军师……”白建还想争取荀攸的支持,却被刘风挥手打断。
“公达为什么这么说?”刘风问道。
“当然是从周昕的表现。”荀攸答道,“最初攻取于潜的时候,他只是抗议一下,后来主公再南下攻占歙县等地,他连问都不问了,最近又是把泾县、故障的军队调走,这还不明显吗?更重要的是,周家的根,在山阴,他们绝不敢对主公不利。”
“公达说的不错,我也是这么想的,而且,我还有一个理由,这个理由,或许你们不会认同,那就是,我是个异人,就是真的身死,也能再次复活。”刘风环视众将,“所以,我有资本,而他们赌不起,一旦走错,那就是全军覆没的结局。这一次,我必须去。”
“主公即便要去,也要带足护卫。”白建退了一步。
“无需太多,子巨带着我的亲卫就够了。”刘风自信道。
……
带的人少,又没有器械的拖累,5天之后,刘风就进入宛陵,在太守府中再次见到了周昕。
也许是因为战事的原因,他显得有些憔悴。刘风也听说了,吴景攻芜湖甚急,而芜湖只有100万军队,没有什么大将,谁也不知道能守多久。再说了,周昕治下各县是以政治手段多来的,未必所有人都和他一条心。
周家兄弟在历史上没什么名气,要不是刘风人在会稽,估计也不会知道他们,在《三国演义》中,周昕就是个被孙策一枪刺死的龙套,但实际上,人家是个文人,师事太傅陈蕃,博览群书。陈琳在檄文中夸他为“当世隽彦,德行修明”,曹操起兵,他也多有支持。
“致远,没想到你真的会来!”见到刘风,周昕感慨道。
“泰明兄相邀,小弟哪有不来的道理!就是不知道,泰明兄请小弟见面,有什么大事?”刘风问道。
“刘府君,周某欲以一郡之地相托,不知可敢接受?”原本刘风玩笑似的一句话,竟引出周昕如此慎重的回答,内容更是让刘风吃惊。
以一郡之地相托,那就是要放弃丹阳郡了。难不成周昕的心里承受能力这么小,吴景这边才发力攻击,他就觉得挡不住了,想要脱身了?
历史上,吴景还未攻下丹阳的时候,向周围放过狠话,百姓敢从周昕者死不赦。周昕叹曰“我则不德,百姓何罪“于是解散了兵马,自己回归乡里。孙策定会稽的时候,周昕帮助王朗作战,被孙策斩杀。
现在,他又准备上演历史上的那一出,只不过对象换成了自己。(未完待续。)
………………………………
第三百八十四章、对阵吴景
“泰明兄,你这是什么意思?朝廷对你信任,这才让你担任丹阳太守,牧守一方。值此关键之时,你却要推卸责任。”虽然知道周昕有很大可能是真心让出丹阳,但是姿态还是要做的。再说了,他也不知道周昕在这里面有没有别的心思。
“不错,因为职责的原因,小弟带人进了丹阳,因为不忿有人对小弟持到来不满,所以占据了几个县城。但只要泰明兄说句话,小弟立即就撤出丹阳,绝不多留一天。”
周昕一听这话就心里吐槽,你丫要是会听我的,在于潜的时候就撤走了。明明就是贪图丹阳之地,却非要装出一副一心为公的模样。
不过话说回来,谁不是打着正义的旗号来行事呢?就连吴景这个袁术任命的丹阳太守,来夺自己这个正牌的朝廷任命的太守,不也是打着“救丹阳民众于水火之中”的旗号吗!
“致远误会了,不是为兄要推卸责任,实在是力不从心啊!”周昕恢复了正常的语气,“为兄学儒家经典,为的是治国安民,可大汉江河日下,以致乱象丛生,实在应付不来,只好将丹阳委于致远。”
“为兄孤身赴任,两三年间,也只将周围6县控制在手,而且还有许多潜藏的敌人,不服为兄,实在羞愧。两个弟弟也是不堪大就,被人驱逐。只有致远兄,在这江东4郡,实力雄厚,可档次重任。”周昕解释道。
“泰明兄的心意,我明白了,只怪这个乱世,荒废了泰明兄一身的才学。”刘风感慨道,“只是小弟不明白,吴景也在丹阳,用兵如神,为何泰明兄不将丹阳交给他?”
“致远既然这么说,那我也就直说了。之所以放弃吴景,有几个原因。”周昕说道,“第一,就是吴景是为袁公路来的,而致远你知道,我看好的是袁本初,本初与公路决裂,就算如今他远在河北,我也不能为袁公路的扩张提供助力,平白将丹阳让给吴景。”
“第二,吴景此人,为了占据丹阳,不惜穷兵黩武。他渡江之时只有50万人,现在就能拉出300万大军攻伐,给北部6县的民生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不体恤生民,我又怎么放心把丹阳交给他。”
“第三,你有胆识、有魄力,敢于亲身前来。要是你不来或者带着大军到来,我是不会做这种决定的。”
“最后,当然是你和本初、孟德他们的关系不错,所以我还有一个条件,只要你答应,我就立刻把还控制在手中的几个县交给你。”
“好,你说。”要是真没条件,刘风才不放心呢。
“刚才我也说了,看好的是袁本初,要是你能同意,如果有一天袁本初打到江南,我希望你能把丹阳让出来。虽然我也知道,这几率不大,但还是心存侥幸。”周昕说道。
“这是什么意思?”刘风心里直犯嘀咕,“如果是这样的话,那简直就跟白送差不多,期望袁绍打到江南,还不如期望我北伐中原呢!周昕这么说,难道袁绍真有那种可能?”
“不,不,一定不会,那样的话,曹操怎么办?刘备又怎么办?现在的袁绍形势远不如历史上,难道还能翻盘不成?不会,一定不会,就算袁绍下江南,也绝对是被人逼来,仓皇逃命的。对,一定是这样。”刘风心里想道。
“致远,你觉得怎么样?”见刘风沉默不语,周昕又追问道,“我已经没有别的要求了。”
“啊,对不起,走神了。”刘风回过神来,“我可以答应泰明兄,但是仅限袁本初本人,而且,还必须是他携大势而来。若是他逃命至此,乞求庇护,泰明兄就不要怪我不讲情面。”
“好,我答应你就是。”周昕心想,袁本初被袁家本家抛弃,就算是南下,也一定是一种炫耀的姿态来的,要是他真的落魄,绝不会下江南的。
“我还有一个条件。”刘风又说道。
“致远尽管说。”周昕口上如此说,心却悬了起来。
“我希望泰明兄继续担任太守之职,直到战争结束。”刘风说道,“此外,就算将吴景击退之后,我也希望贤昆仲继续留下来帮我。”
“原本我们兄弟想着,将丹阳交给致远之后,就回乡闭门著书,但既然致远这么说,那我们就再为大汉尽一份力。”周昕放下心来。
“那好,我这就联系部下,尽快赶来,阻挡吴景的进攻。”刘风站起来,沉声道。
……
收到刘风的消息,白建和荀攸以最快的速度安排好故鄣的事情,带着150万大军开赴宛陵。花了20天的时间,才进驻宛陵城,接手宛陵的防务。
“白校尉,你带上80万人,立即出发,前去芜湖支援。以守为主,等我这边整合完毕,汇合之后,再行反攻。”刘风下令道。
芜湖的大战持续了近月,依旧僵持着,但城里士兵的损失非常大。要不是站前做了充分的准备,以及周昂亲自守城鼓舞士气,只怕早就被吴景攻破了。
刘风可不想让吴景拿下已经属于他的县城,当即派出最强的将领前去支援。至于宛陵城里,他相信有荀攸和一众将领在,绝对能搞的定。
但可惜还是耽误了太多是时间,白建还未赶到芜湖,吴景就已经破城,周昂带着仅剩的20万人匆匆撤退,半途遇上白建的大军,直接被白建收编。分析下形势,白建考虑良久,让分兵一半,以凌操为主,让他和周昂一起去防守溧阳。而自己,则带着大军驰援春谷。
溧阳是周昕的重点屯兵地之一,也有100多万大军,再加上这次的50万援军,守住是不成问题的。而春谷,也是被抽调了一批军队离开,正规军就只剩几万人,要是吴景先赶到的话,说不定直接就投降了。
好在这次,白建赶在了吴景之前,提前进驻春谷,接管了防务,同时下令就地征兵。丹阳民风彪悍,青壮是最合适兵员,稍加训练,守城不是问题。
在周昕的配合下,刘风很快就掌控了宛陵,有不配合的大族,在刘风杀了几家杀鸡儆猴之后,也变得老实起来,知道这位新来的管事者,不像之前的太守那么好说话。
接管了宛陵的周昕的士兵之后,刘风亲自掌管的军队达到130万人,留下了50万守城之后,刘风和荀攸带着其余大军赶赴春谷,准备和吴景作战。
不错,就是春谷,吴景在攻破芜湖之后,大肆泄愤两天,立即带人出征春谷。想要以兵贵神速,拿下春谷县,可惜被白建挡在城外。刘风次来,就是要和吴景正面作战,以决定丹阳最后的归属。(未完待续。)
………………………………
第三百八十五章、丹阳兵
刘风兵不刃血拿下宛陵,惊掉了一地眼球。
本以为玩家无论怎么努力,都只能一点点打下地盘,就像之前的第一城主那样,就算占据了县城,也要一个乡一个亭的推进。虽然还没有别的玩家能做到打出去,但是因为刘风的行为,他们已经形成了固定的思维模式。
但现在,第一城主又生生将这个常理打破,直接接管了周昕手中的几个县。虽不能说势力一下子扩张多少吧,但对他拿下丹阳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最起码,在形势上,他不弱于吴景,而且,有周昕在,他依旧掌握着大义。吴景就算再强,就算被袁术任命为太守,也无法抹去周昕是朝廷委派的正牌丹阳太守是事实。
“诸侯就是牛逼啊,这一下子就得到3个县,其中有一个还是郡城,大型城市,这是多少人所期盼的啊!”论坛上,不出意料的再次轰动起来。
“就算,若非吴景动作太快,周昂不堪大用,说不定芜湖都能守住。娘的,老子这次损失惨重,城里的产业被抢光不说,就连领地也被吴景手下的兵抢了,就差没摧毁领地了,真是一夜回到解放前。”
“活该,谁让你们这些领主保存实力,不尽心帮着守城,否则只要再撑上几天,第一城主麾下的军队就能到了。没听会稽盟的人说吗,人家是半途折向春谷县,这才赶在吴景的前面进入县城。”
“楼上误解,不是我们不尽力,而是敌人太强悍。吴景一到就围城,四处劫掠乡里维持战争的消耗,我们又怎能抵挡的了。”
“就是啊,为了征兵,为了供应战争,整个丹阳北部混乱不堪,除了那些迎合吴景的大族,没有人不骂他的。”
“就是,真羡慕你们这些在第一城主治下的领主,虽然权力有限,但最起码有保障啊,不会随随便便就被人怼了,哪像别的地方,只要是敌人战胜了,哪还有活路啊!”
“就是啊,之前还听他们抱怨第一城主治下太严厉,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要是他们经历过我们的乱象,保准再不会这么说。”
“得了吧,这种经历,绝不会有人想再经历,完全就是给原住民送资源、送装备的,吴景能这么快拿下丹阳北部,除了横征暴敛,我们玩家不知道给他提供了多少便利。”
“就是,真希望第一城主赶紧击败吴景,让丹阳恢复秩序。”
“是啊,连环计马上就要开始了,第一城主要是搞不定丹阳的战乱,就没心思去管那么远的事了。第一城主不参与,估计就没玩家能介入其中了。”
……
而此刻,被玩家们寄予希望的某城主,刚刚在吴景不远处扎起大营,和春谷成三足鼎立之势。
丹阳的事情,肯定是瞒不过吴景的,在他渡江之前,就知道刘风已经对丹阳下手,他之所以如此急切、不惜暴政也要征兵敛财掠地,也是为了和刘风抢时间,早点拿下宛陵,驱逐周昕,定下丹阳大局。但令他愤怒的是,周昕居然直接投向了刘风。
要知道,刘风才是先带兵进犯丹阳的,他只不过是随其后罢了,但周昕居然选择了刘风,让他想不明白的同时,愈加愤恨。若非宛陵作为大城难以攻下,他就带人杀向宛陵了。最终经过权衡,还是决定先蚕食周围,再聚大兵,围攻宛陵。
反正已经落入敌手了,再着急也没有用。
原本吴景想要趁刘风新到立足未稳,袭击刘风大军的,毕竟他的人手远超刘风。但荀攸是什么人,那里会给他这个机会,扎营之前,就做好了防御的准备。吴景刚想不计损失派人强行攻击,城里的白建就做好了出城战斗的准备,逼得他不得不放弃。
吴景知道,自己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