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坐断东南-第1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汉以后在各大世家之间流传,但具体的来源,却是语焉不详。没想到今天在这里,居然有人直接说出了天赐之物的起源。只是这到底是不是真的,白太守为什么会知道的这么清楚?

    天赐之物,从来都是稀缺的,甚至百年间都难得出现一个,今天一次看到三个,也算是头一遭了,估计历来都没有发生过这样的事。

    “看来主公有大气运啊,得到上天的青睐,否则也不会得到这么多的天赐之物!”荀攸感慨道。

    刘风摇头轻笑,却不出声,一副尽在掌握的样子。虽然古人迷信,但既然对自己有好处,淡然处之就好。

    其实他心里却想着,这所谓的天赐之物,跟之前的那些图纸相比,不过就是更加珍贵罢了,是具有唯一性的东西,也就是说,除了他之外,任何玩家或原住民都不会再拥有同样的东西了。而他手中的这几张图纸,全都是来自第一个升级领的的奖励。

    他知道这些东西贵重,甚至将这些东西提到关乎领地安全的地位了,但还是没有想到,原住民对此会有这么大的反应。白建和荀攸都是沉稳之人,见到的一瞬间也是失态万分。

    “这么说来,和氏璧应该是第一个天赐之物了,他的功能是什么?”刘风问道。

    “是不是第一个我不知道,但绝对是第一个被开发出来的天赐之物,而他的主要作用……”他瞥了下刘风的腰间,“就是镇压气运!”

    “镇压气运?你没来玩笑?”刘风有些不可思议,虽然自己手中由和氏璧一角雕琢而成的龙凤佩有增加个人幸运的功效,但却还是不能置信,“如果真是这样的话,为什么大秦统一天下十五年之后就灭亡了?”

    “那是因为始皇帝在统一天下的过程中,杀戮太重,若非和氏璧镇压国运,只怕几年间就有可能奔溃。本来和氏璧是能镇压住大秦国运的,但是胡亥以即位以后,胡作非为,终于导致了反噬,这才二世而亡。”白建愤愤道,“当然,大秦的灭亡是多方面造成的,仅仅归罪于一方是不合适的,但和氏璧镇压气运的作用是不会错的,这是我从先祖那里得到的信息。”

    “你们祖上会有这些信息?”刘风忍不住问道。

    “最初的先祖当然不会知道以后的事,但我所谓的家祖可不是特指,不仅仅是一个人,而且王家、蒙家也记载了不少,当初他们曾经是有过交流的。”白建说道。

    “和氏璧既然有这等功效,为何前汉还会被王莽篡国?”刘风继续问道。

    “就算是天赐之物,有着莫大的功效,又怎么和活生生的人相比。”白建说道,“再说了,和氏璧的功效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享受其作用的同时,当然也要承担相应的风险。”

    “这又怎么说?”刘风又不明白了。

    “天赐之物,也不是万能的,能带来好处,当然也有麻烦。就拿和氏璧来说,他能镇压气运,但同时也吸收气运,每吸收到足够的气运,就失去了作用,更严重的是,一旦他失去了这种作用,吸收气运的恶果就显现出来,这个时候,基本就到了王朝末期了,只有改朝换代,才能让和氏璧继续发挥功效。至于王莽为什么守不住江山,那就非我可知了,可能他的敌人更加强大!”

    “据传说,世祖皇帝受到天神垂怜,二十八星宿下凡帮他定江山,还有天赐的护国金龙!就是不知道是不是真的?”荀攸在旁边插嘴道,他也想到了刘风拥有的亢金龙和觜火猴。

    “是与不是,不是我们应该考虑的了,我只想知道,这事情怎么流传开的?”刘风问道。

    “当初在大秦,知道此事的只有寥寥数人,全都是显贵,他们自然不会泄露。”白建说道。

    “按说高祖皇帝得到这个消息,也是不会泄露出去的,因为那个时候他的实力不如项藉,走漏消息对他没有好处,建国之后就更不会了,这样有助于大汉的统治。如此一来,就只有是在新莽之乱的时候传出来的了,那个时候,各方势力众多,太过混乱,或者就被那个势力得到,不自觉的泄露出来了。”荀攸分析道。

    “既然有这么多人知道,那就更得小心了。”刘风说道,“只是这其中的风险该怎么解决?”

    “这个,图纸类的东西,肯定是需要建成之后才知道有什么风险,但可以肯定的是,利大于弊!”白建说道。

    “那就建吧,咱们商量一下,怎么做才好。自身的风险就不说了,万一传出去的话,引来别人窥视就不好了,现在我们的实力还是弱小了点,最好是悄悄解决。”刘风说道。

    “是该好好谋划一下。”荀攸沉声道,“地点、时间、参与人都要好好的计议,不能着急。反正十年都过了,也不在这一天两天了。”

    ……

    就在刘风潜心规划自己的未来的时候,兖州的局势再次发生了变化。

    就在袁术和袁绍将要开战的紧要关头,吕布突然调头,经河内的张杨处,率军进入了并州。

    这又是游戏的一大变化,历史上再没进入过并州的吕布,居然又回去了。

    虽然吕布为人不怎么样,但打仗还是很猛的,几个月之内就下了整个陈留,张邈灰溜溜的逃到、曹操哪里去避难了。将陈留移交给袁术之后,又被袁术任命为先锋,进攻东郡。

    这个时候,曹操刚刚从东郡撤离,将太守的位置让给从临淄逃离的臧洪。

    臧洪的能力是强过张邈的,凭借着袁绍的支援以及收拢的东郡残兵,竟然将实力再次下降的吕布挡在了濮阳之外,始终没有被吕布攻下。

    袁术想早点击败袁绍,袁绍也想给自己的兄弟一点颜色看看,于是后来不约而同向着濮阳增兵,就想在此地大战一场,分个高下。

    可就在这个关键的时候,吕布突然跑了,而且一跑就直接跑到了并州。

    (未完待续。)
………………………………

第四百八十七章、悲剧的袁绍

    如果可以的话,吕布巴不得永远不会并州,虽然这是生他养他的地方。

    吕布是并州五原郡九原县人,沿大河“几”字型北端东西走向以外,可以说这里是大汉的最北方边界,也只有幽州的辽东以及西域诸地能比这里更加荒凉。

    在这个时代,边界,就意味着混乱,随着大汉帝国的衰弱,并州的北方屡屡发生战乱,受到草原诸部的威胁,自北匈奴西去以后,越来越强大的鲜卑,定居于并州但屡屡叛乱的南匈奴,不时就会对这里进行袭扰。混乱的局势早就了并州彪悍的民风,虽然在对外作战中屡屡败局,但还是形成了强大的并州军。

    吕布就生长于此,少年起任侠游历,结交了大批的豪杰,高顺、曹性、魏续等人都是他在游历时结识的。少年总是仰慕强者,吕布就成了这些人的首领,带着他们纵横边疆,实力也因此一点点变得强大。

    董卓在并州任刺史的时候,就曾经遇见过吕布,还曾特意结交,想要收服吕布这些人。那个时候的吕布还很年轻,一心想提高自己的实力,于是拒绝了董卓的招揽,继续游历。这些是不为人知的,而且发生在吕布认识丁原之前。

    直到吕布觉得实力达到了瓶颈,这才带着众人投入军中,开始了杀场的征战。马贼、流寇、南匈奴,甚至鲜卑大军,他几乎都杀过。最让吕布在军中扬名的,是曾经使匈奴中郎将张修与单于不和,张修命人杀了南匈奴单于乎征,而当时的吕布就在张修麾下,奉命突破单于精锐亲卫大军的就是吕布,最后也是吕布抓了乎征,张修这才能将他处死。只是后来,张修被朝廷处死,吕布他们不得不遁走以保全性命,这才没有人知道他这种豪情壮举(虚构,这时游戏还未开始)。但是在军中,吕布的威名是传开了,后来的丁原也是因此而征召他入职。

    离开军队之后,吕布继续游历,在游历中碰巧得到了一杆长戟,非常喜欢,但因为长戟破损,他就四处寻访高人,想要将其修复,直到修复之后,这这才加入到丁原的麾下,后来被丁原看中,收为义子,并且在丁原的支持下,短短的时间里练出了并州狼骑这一强悍的特殊兵种,直到进入洛阳。

    然后就发生了人所周知的事件,吕布杀了丁原投入到董卓门下,被人骂做“三姓家奴”。

    无论真实的原因是什么,吕布毕竟杀死了自己的义父,由于丁原的并州的官声不错,受到并州人民的敬重,所以对并州,吕布自此就有一种厌恶的情绪,所以在历史上,他余生再未踏入进并州范围内一步,宁愿四处流离寄居他人之下。

    因为玩家的蝴蝶效应太大,游戏跟现实的变化太大,吕布在投奔袁术之后,帮他干了历史上孙策干的活,拿下了庐江郡,但自己的损失也很大,更是为袁术所恶,为了避免被袁术攻击,这才接受了袁术的命令,作为先锋为其开拓兖州。

    对于袁术许诺的在兖州给他一郡之地,吕布对此是即期待又怀疑的,因为袁术的人品,他信不过。

    在庐江的时候,吕布强征了一批军队,打下陈留之后,老兵损失很多,新征募的更是损失殆尽。袁术自然是不会为他补充兵力的,吕布只能在陈留劫掠,然后收集资金、资源来扩充自己的实力,如此以来,他的名声就更差了。打下了陈留,袁术自然是没有留给吕布的,反而命他继续北进,拿下东郡,进攻冀州,到时候将富庶的魏郡划给吕布屯驻。

    实力没人强,吕布不满也只能服从,驱逐了更为偏向袁绍的张邈,吕布就算想投袁绍也不可能了,只能向着东郡进攻。这个时候,当初高顺的建议又浮现于脑海,于是,在进攻东郡之时,吕布就没有那么卖力了,所以臧洪才得以保全濮阳,支撑到袁绍的援军到来。

    而吕布,心里有了小心思,就开始和手下谋划起来。虽然吕布杀了丁原,名声也不怎么好,但是在并州的时候,就是因为他的这支军队的存在,使得很多人因此收益,吕布在并州的威望并不算低。虽然会有一部分因为丁原的事厌恶他,但相比起来,估计还会有更多的人愿意接纳他。

    再说了,吕布手下的这些将领,大部分都来自于并州,手底下最精锐的军队也是一样,他们对并州,都有一种归属感,而且在并州的话,吕布也有更广泛的兵源地。

    所以深思熟虑之后,吕布召集自己最核心的几个部将合计起来,吕布终于放下脸面,选择回归。于是他派人和河内的张杨联系,表达了自己的意愿,而且得到了张杨的支持――同为并州人,他们的关系一直不错。

    于是,以久攻不下为借口,吕布亲自赶到陈留,向在这里督战的袁术建议,由他前去联系在和袁绍有仇的黑山军张燕以、黑山贼各部以及南匈奴单于于夫罗,一起围攻袁绍,尽快攻下冀州。

    不知道吕布跟袁术说了什么,反正袁术不顾手下的反对,同意了吕布的请求,派人代替吕布军围攻濮阳。而吕布撤出战斗之后,假意前往冀州,但在走出一定的距离之后,立即调头直奔河内,在张杨的配合下,通过河内直接去了上党,让袁术得知之后气的想吐血。

    不提袁术怎么气,吕布选择这个时候进入并州,正是时机。此时的并州,还很混乱,袁绍还没将势力扩张到此,刘备选择了去幽州,这些有朝廷官员、地方豪族、马贼流寇、南匈奴、鲜卑诸部、黑山军以及大量的玩家。若是再等下去,袁绍解决了手上的事,将势力扩张到此,以袁家的声望,基本上就没有吕布的事了。

    这就是大汉最雄厚家族的影响,不是吕布这等武夫能比拟的。

    其实说起来,因为玩家的蝴蝶效应,损失最大的几人,应该就是公孙瓒、袁绍以及孙策了。而这三人的变化,都和刘风有关。

    在北方安扎了刘备这个钉子,公孙瓒始终未能扩张起来,历史上横跨四州任命太守的那个公孙瓒不复存在,至今差不多要消失了。也是因为刘备,袁绍到现在也只能归属在冀州,无法向外扩张,甚至还有易县这个钉子一直无法拿下,只是在青州捡了公孙瓒留下来的便宜。

    而孙策,则根本就没有下江东的机会了。或者这对他来说也不错,毕竟孙坚未在荆州战死,而且至今还占据着颍川。虽然数次遭劫,但颍川作为大汉几个最富庶的郡之一,还是有些底蕴的。

    公孙瓒昙花一下,暂且不提,最悲剧的还是袁绍。刘备夺了(即将完成)幽州,黄巾占据了半个青州,现在吕布又来争夺并州,留给他的就只有一个冀州了,而且还不是太完整,外加半个被折腾的不像样的青州。

    吕布的结局如何,尚且不得而知,但刘风知道,吕布进了并州,袁绍想要再向历史上那样顺利夺取并州,是不可能了。(未完待续。)
………………………………

第四百八十八章、孙坚的动作

    吕布虽然走了,但兖州一触即发的局面却并没有改变,反而愈加紧张。

    吕布的离去无疑是狠狠扇了袁术一巴掌,让他在自己的属下面前丢了面子,尤其是当初反对吕布的那些人,袁术再见他们就感觉到不自在,仿佛他们无时无刻不在嘲笑自己。为了挽回自己的面子,袁术当即派人去联系啊黑山贼、张燕以及于夫罗,请他们前来助战。

    四世三公的名头,加上袁术继承袁家之后的雄厚实力,以及这些人和袁绍之间的恩怨,让他们轻易就接受了袁术的建议,当然,除了于夫罗的匈奴骑兵,张燕和黑山贼各部都没有前来。趁这机会,张燕再次出山,开始攻略常山的各县。

    而黑山贼各部,前次曾经趁着袁绍北伐刘备邺城空虚的时候,在长安任命的冀州牧壶寿的诱导下,在于毒等头目的带领下,勾结邺城内因种种原因不满袁绍统治的军队,一举攻陷了邺城,杀掉了魏郡太守栗成,在邺城大肆劫掠。

    不是袁绍不重视邺城,也不是留守的人太过无能,只是谁也没有想到会发生在这种事情,留守邺城的士兵居然有人叛乱,就算袁绍的几个儿子以及审配都在邺城,也无法再将进城的黑山贼赶出去,甚至自身因为兵力太守而出现了危机。幸好黑山贼的一部在故内黄小吏陶升的带领下,临时反正,保护着袁绍及其部下的主要家眷离去,这才让袁绍的部将没有奔溃。

    也就是袁绍新定冀州,邺城成为袁绍的通知中心还没有多长时间,否则的话,只要各家将私兵完全安置在邺城的府邸,就算邺城全反,这些部署的私兵集结起来也能镇压下去。要知道,袁绍的部下很多都是出身大家族,他之所以能这么快的整合冀州,就是得到了这些人的支持。

    而之所以最终作出放弃攻打易县的决定,也是有后方不稳的原因在内,对此袁绍十分生气。返回之后见到平安的家人,封陶升为建义中郎将,然后立即带人进攻了于毒在山里的老巢。

    于毒在占领邺城劫掠一番之后,自知是守不住的,又因为自己内部出了叛徒没有抓到几个袁绍麾下重要人物的家属,赶在袁绍回来之前就再次进山称王称霸了。但没想到的事,袁绍这次是铁了心要整治自己的治下了,而手下的将士也是同仇敌忾,直接就攻破了于毒在山里的老巢,将黑山贼的头目都弄死了好几个。而于毒却比历史上幸运,见势不妙提前逃走,不知所踪,只有长安任命的冀州牧壶寿被袁绍捉到斩杀。

    黑山贼实力因此再度大损,不得不老实了一段时间,这次听到袁术的召唤,有些人就又有些蠢蠢欲动了,不过他们也知道这次在魏郡是讨不了好处的,所以将目光瞄向了赵国,和张燕一南一北,在背后撤袁绍的后腿。

    濮阳这段时间就成了绞肉机,无数的士兵在这里前赴后继,但臧洪得到了袁绍的支持后,始终守得很稳,直到袁绍亲自到来,进驻濮阳,攻城战这才停下来。

    因为大决战就要开始了。

    历史上根本就没有发生这种事情,袁术北进是在曹操面前折戟了,袁绍顶多就是派人协助了一下,但在游戏中,兄弟俩却真正来了一次大战。

    袁绍兵精将强,袁术则是兵多将广,可以说黄巾之后,最不却兵力的就是袁术了,在濮阳城外,展开了一场长达几天的大战。

    袁绍不再是历史上的那个幸运儿了,实力大幅缩水,虽然能挡住袁术源源不断的攻击,却还是有些吃力的。尤其是跟他有恩怨的于夫罗,屠杀起他部下来,更是毫不客气,而且来去如风,没有了地形的优势,袁绍根本无可奈何。因为他才训练了没几年的骑兵,根本不是匈奴人的对手。

    好在袁绍不是孤军奋战,关键的时候,在一旁看热闹的曹操终于来了,不但他来了,而且还带着泰山应劭和山阳袁遗这两个兖州内部的诸侯来给袁绍助拳。

    曹操的打算不言而喻,就是想趁此机会清理掉兖州内部的钉子,放在往常他没有机会,因为要顾及袁绍的反应,但现在,就算袁绍明白了曹操的目的,也不能多说什么,反而要向他表示感谢。

    这是赤裸裸的阳谋。

    就算战后这两人还是要回当地任职,但实力大损之后,还能不能抵挡曹操不间断的侵袭就不得而知了。

    原本的兖州诸侯,济北相鲍信是完全倒向曹操这边的,陈留的张邈虽然之前一直对曹操不错,但却更加偏向于袁绍,现在已经被袁术占据,应劭也是和张邈一样偏向袁绍的,袁遗就更不用说了。曹操就是向将这最后两人解决的,成为名副其实的兖州刺史――甚至更进一步的兖州牧。

    连弱抗强,这是乱世生存的不二法门,就算将来要和袁绍为敌,那也是以后的事了,现在的曹操,是不肯能放任袁术占领冀州的,否则的话,还真没有谁能抵挡住袁术了。

    有了曹操的支援,两面夹击之下,袁术只能转攻为守,后来不得不一步步撤退,撤离的东郡,进入陈留,然后被穷追不舍的联军给击溃,败退豫州。而于夫罗,见势不妙之下,早就带着他的骑兵,一溜烟的的走了,不带走一片云彩。

    袁绍和曹操也不敢逼迫太甚,袁术退进豫州之后,就停了下来。袁绍当然不会在兖州久待,冀州的后方还有贼寇在不断的骚扰呢,陈留自然还给了曹操治理,而泰山郡兵和山阳郡兵在此战中损失惨重,已经不能给曹操带来威胁了,只要曹操动作快点,完全能趁机将二人架空。对此袁绍心知肚明,但却没有别的办法,只能抱着恶心曹操的心思,故意不将二人调走,反正曹操也不敢对他们动手。

    总得来说,此战袁绍是成功的,打下了袁术的气焰,让人看到了袁术并不是真的那么不可抵挡,也守住了自己的地盘,关东盟主的名头依然响亮,更能吸引一些士族前来投奔。

    而袁术,虽然损兵惨重,但却不到伤筋动骨的地步,只是威望自此大减。唯一的亮点是,他在南阳留了足够多的兵马,并没有让刘表趁机断了后路,让南阳不翼而飞。

    袁术败回开始修养生息,而数年来一直在颍川蛰伏的孙坚,趁机展露自己的獠牙。

    就在袁术败回不久,刘风就通过各种渠道,得知了孙坚派人悄悄占据了河南尹东部的几个县。

    自受伤退守以来,孙坚第一次露出自己的獠牙。

    (未完待续。)
………………………………

第四百八十九章、豫章来人

    自从进攻荆州失败,身受重伤,孙坚这几年在诸侯间的存在感十分薄弱,毕竟关东诸侯看来,孙坚已经成为袁术的附庸,用不着在意了。猛虎成了病虎,也就不让人害怕了。但他们不知道的是,这个猛虎受伤之后,不是成了病虎,而是成了狡狐,虽然在没有十分勇力,却更加难以对付。更让人所不知的是,他还培养出一个更加出色的儿子,麾下有了一个名叫郭嘉的年轻人。

    颍川的几年休养,磨平了孙坚性格中的那些冲动,已过不惑之年的他,变得沉稳起来,虽不再像之前那么气势惊人,却更有了一方霸主的气度。

    当初刘风前去长安朝贡,途径颍川前去拜会,就发现了孙坚暗地里的小动作,他自己老老实实待在阳翟,却把自己的手下全都派出,到各县去收拾局面。要知道,孙坚可不是像刘风,起家时就白建一个人还过得去,而是有着众多亲族以及部曲,这些人的能力都不错,就算有人不擅长,但治理一县还是绰绰有余的。而颍川虽然经历了几次打劫,残败不堪,但毕竟是大汉最富庶的几个郡之一,底蕴还是很深的,孙坚就这样在悄无声息中恢复着实力,袁术懵然无知。

    对于孙坚的发展,刘风是始终关注的,不管怎么说,自己是抢了他儿子的地盘,他当然对孙坚怀有敌意。所以在返回途中,他还拐弯抹角的提醒袁术要小心孙坚。可惜的是,不知道是因为什么原因,或者是因为孙坚使了什么法子取得了袁术的信任,或者是袁术自信的过了头,总之袁术并没有采取什么限制孙坚的措施,任凭孙坚就这么发展。甚至在北伐的时候,根本就没跟孙坚打任何招呼,好像孙坚存在的意义就是成为他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