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坐断东南-第1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还不是扬州刺史,没有对豫章的管辖权。而刘表,以镇南将军的身份,插手豫章的事务,倒是比主公合理一些。”
“那就这样决定吧,诸位回去之后,各自抓紧各自的责任,争取在最短的时间里,将豫章拿下。”又讨论了半天,刘风终于结束了这次会议。
之后,整个刘风治下就紧锣密鼓的行动起来,刘风立即召见会稽盟的几个脑,让他们派人打探建昌到底出了什么事情。因为刘风知道,玩家是无孔不入的,只要有一点点机会,就会被他们现端倪。刘表的人想要在短时间里解决公主府的3ooo护卫,至少要有要有同等以上的兵力,否则的话,就算有7阶武将统领也无法做到。而8阶的武将,目前为止,只有吕布一个,黄忠虽然提前出现,但却没有进阶到8阶。
董袭第一时间被刘风和白建召见,和全柔一起,带着刘风的命令前往阳羡,合会太史慈,准备前往建昌,士卒就从太史慈的麾下挑选。而全柔,将接替太史慈,主持阳羡事务。
除此之外,由虞翻行文的公函也被刘风往豫章太守府,送到华歆的案头。
……
华歆现年还不到四十岁,正是一个人年富力强的时候,身为太守,原本这样的年华正是该大展拳脚的时候,但华歆到任以来,基本上是沿袭黄老哲学,无为而治。
身为入门子弟,这无疑是对华歆最大的讽刺。
但他又不得不这么做,只因为,在大汉江河日下之际,朝廷的官员,若是自己本事不济,被架空的可能性极大。
华歆无疑就是被架空的太守之一,他的影响力,也仅仅在南昌周围,再也无法触及远方。
华歆字子鱼,青州高唐人氏,刘宏在位的时候,他被举为孝廉,迁为郎中,后来因病辞官。何进独掌大权之后,将他召进洛阳,授尚书郎,盖因华歆在当时很有名声。是和郑泰、荀攸齐名的人物。
华歆年轻时读书,和北海朱虚的管宁、同县邴原为友,号称一龙,管宁为龙尾,邴原为龙腹,而龙头,正是华歆,在当时很有名气。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几人之间的不同性格就显现出来了,华歆热衷于仕途,而管宁则潜心治学。据《世说新语》的记载,他们一同锄草的时候,挖到了金子,管宁视而不见,但华歆却拿起来仔细看后才扔下。还有一次。他们在同一张席子读书时,外面有达官贵人经过,管宁不为所动,而华歆则兴致勃勃的跑去观看。因此管宁认为,华歆和他不是同一路人,于是割裂席子,从此于华歆绝交。后人所谓的“割席断交”,即源自与此。
后人历来认为管宁高洁,但身为儒家子弟,都有着“达则兼济天下”的理想,华歆的选择又有什么错误。在刘风看来,真正能做实事的,还真是华歆这种人,管宁也就只能做做学问了,真要治理一方,未必能有华歆做的好。
世人之所以贬低华歆,其实不是他的能力有问题,而是他做了儒家君子所唾弃的事,那就是威逼汉帝禅让给曹丕,让曹魏取代的大汉的天下,这是作为儒家子弟所不能容忍的。
作为后世人,人们往往觉得华歆是个奸臣,但这其实是小说以及其他文学作品对华歆的抹黑。在史实上,华歆为官清廉,对待治下百姓十分之好,甚至在刘繇死后,百姓都愿意由他继承扬州刺史的位置。孙策进攻豫章的时候,也是未动刀兵,说服了华歆,执弟子之礼,以师事之。孙策死后,曹操调华歆前往许昌任职,孙权也十分不舍。到了曹魏,曹氏父子对华歆也十分器重,以三公之位待之。
华歆一生清正廉洁,家无余财,俸禄以及赏赐都接济了亲戚,朝廷赏赐的美女也都让他给嫁了出去,可以说,华歆就是当时为官者的表率。可惜就是因为禅让一事,让后人将他打入了历史的耻辱柱,不断将华歆丑化,以致后人多一位他是个奸臣。事实上,在曹丕即位的时候,华歆丝毫没有喜色,曹丕还因此把准备的相国一职改成了司徒。
此外,华歆在年轻的时候,就见识过人,同郡还有一个名士陶丘洪,自认见识过华歆,曾经冀州刺史王芬与许攸等人欲趁刘宏北上河间巡视之机,废除灵帝另立新君,曾暗地同华歆、陶丘洪商议,陶丘洪想参与期间,华歆制止了他,言废立皇帝这样的大事,就连伊尹、霍光都感到困难,王芬性情粗疏没有谋略,这事必定成功不了,不仅自己有杀身之祸,而且会祸及宗族,让他不要参与。陶丘洪听从华歆的劝告退了出来,之后王芬果然失败了,从此陶丘洪才服气了华歆的见识。
而且他还胸怀宽广,数次举荐和他割席断交的管宁,甚至愿意将自己的位置让给他。但是皇帝拒绝了,他认为华歆的德才更加难得。当然了,管宁也没有接受华歆的好意,自始至终没有出仕。
可以说这是一个品德和才学兼备的人物,但就是因为大汉失势,即便身为太守,也不得不小心翼翼,不敢触动当地大族的利益。
华歆当然不会甘心,但一直以来都没有机会。但如今,似乎,机会到了。
长公主的事他早已经听说,也派出人手区勘察,但他知道这没什么用。即便知道了是何人所为,他也没有能力去做什么。
但是现在,他手中拿着的却是安远将军刘风的公函。(未完待续。)
………………………………
第四百九十三章、平东将军
华歆不是没有见识的人,也曾听说过刘风的事情。天籁『小说』2当初刘风在洛阳扬名的时候,华歆也正在洛阳为郎。
别看刘宏当皇帝不怎么样,但他还健在的时候,就算荒淫了一些,也没有人敢对大汉起什么歪心思。在这个时期,就算已经经历了黄巾起义,洛阳还是凝聚了大汉八成以上的人才。因为有才、又德或者德才兼备的人,都被察举到了这里,除了极个别不愿为官的人。
等他死后,权臣就开始为祸朝纲,直到如今的局面。
虽然到江东的时间不长,但刘风的每一步行动,华歆都看在眼里,对于刘风的目的,他也是一清二楚,知道迟早会有轮到豫章的一天。但他怎么也没有想到,就在他安稳等待机会的时候,突然天降横祸。
驸马在公主的采邑失踪,三千护卫无一幸免。最初听到公主府使者的汇报的时候,华歆几乎不敢相信,若非来使信誓旦旦的保证事情的真实性,而他也知道来者不会给自己撒这么大的慌,他几乎想去装鸵鸟(好像还没有),把自己的头埋起来,掩耳盗铃,故作不知。
但作为一个想要有所作为的人,他当然不会这么做,安抚下使者之后,他当即派人前去探查。虽然明知道是不会有什么结果的,但表面上却要说得过去。因为对大部分人来说,他们需要的就是这种表面文章。
而且,驸马在他的治下出事,他必须给朝廷一个交代,否则朝廷动怒之下,一纸诏书下达,就能免去他这个太守。因为他不想别的诸侯那样有实力、有底气。换乘像刘风、刘表这样的一方诸侯,朝廷也不敢轻易拿下换成别人。当然,若是别有目的,则是又一说。
对于自己的未来,华歆是曾经想过的,如今天下大乱,诸侯纷争,在大汉无力管束的情况下,他既然不能成为其中一方,那就只能成为其中一个的附属。在这方面,他从来都是务实的,不想他的那个老同学,一心治学,不喜其他。而他,就是想要秉承亚圣“达则兼济天下”的理想,积极出仕,治理一方,一步步从底层走向权力的中央。
危机华歆不是没有遭遇过,当初在长安,他不想继续在董卓麾下做傀儡,趁着自己还是个小人物,就隐姓埋名,独自跨越秦岭来到关东,到了袁术的地盘上,被袁术留下。想要说服袁术继续讨董而被拒绝之后,又看出了袁术势力的隐患,就决定找机会离开。后来恰逢董卓身死,太傅马日磾在西凉军将领的指派下抚慰关东,就将华歆召为部属。后来马日磾袁术强留,华歆就找机会到了徐州,和王朗等人一起劝说陶谦朝贡,后来被拜为豫章太守。
可以说,就算是到目前,他的人生也是一部传奇了。
……
豫章太守府,华歆看着刘风的公函,心神不知跑到哪里去了,久久没有的动作。
“大人!”华歆的一个下属见状,轻声提醒道。
“哦,无事。”华歆回过神来,“建昌公主府出事,夷洲王已经知道,悲痛过度,安远将军拟派两万人进驻公主府护卫,吩咐下去,派人前去支应着,不要生冲突。”
刘风的目的,华歆能猜到,公函不过是蒙蔽其他人的,像他这样的聪明人,一眼就能出其中的内幕。当然,他不会说就是了。
“大人,那是外郡的军队,进入豫章合适吗?”下属小心问道。
“哦,”华歆看了他一眼,“那要你说,怎么解决公主府的问题?你看这太守府,是能派人去保护啊,还是能派人去查明原因?若是朝廷怪罪下来,谁来承担这个责任?”
“这……”那下属诺诺说不上来。
“安排去吧,不要节外生事,2万人而已,难不成还能生出什么大患?以安远将军的强势,相信各县也不会为难他们!”华歆再次吩咐道。
对于自己的处境,华歆也曾分析过,豫章夹在中间,无外乎是选择刘风还是刘表的问题。南面的交州被他自动忽略,北面的袁术他是更不会考虑的。
从内心来说,他更加偏向于白手起家的刘风,虽然刘风是个异人,但是崛起的度却相当之快,麾下的人才来源也十分广泛,异人最不缺的就是唯才是用。相反的,刘表依靠荆州大族站稳了脚跟,虽然在一步步抓权,但是却要完全依托荆州大族,若他到了刘表麾下,必定会被荆州大族排斥。
相比起来,还是刘表的势力更强,身份地位,刘风都无法何其相比,名望上也是一样。与八骏之一的刘表相比,刘风的那点名声还真不算什么。
但让华歆由于的是,刘风至今未派人前来接触,这次收到的公函还是第一次。而刘表方面,已经不止一次有人前来,游说自己带着豫章投过去,甚至暗示豫章已经有人跟他们合作了。
“唉,一步步看吧,毕竟不到最后,鹿死谁手还未可知。”华歆心里暗道,“早点分出个结果也好,在一个强势的诸侯之下,才能尽情施展自己的才华。”
……
豫章的问题有条不紊的解决着,吴县城里,等待了许久的刘风,终于等到了长安的诏书。
平东将军,领会稽太守如故,这就是刘风这次上表的结果。
当然,除此之外,白建的吴郡太守,虞翻、顾雍、盛宪的郡丞职位也都得到了朝廷的承认,算得上名正言顺了。
刘风知道,西凉军内部对自己的态度还未达成一致意见,一部分人对他敌意颇深,还有一部分人则是想远交近攻,结好刘风,毕竟他们是董卓身死的受益者——虽然西凉军从此困居关西。为了升职,刘风直接砸出去3oo万金,才有了这种结果。而原本,他是想成为镇东将军的,和刘表的级别一样,可惜被西凉军集团否定了。
但不管怎么说,平东将军,也勉强有了统领江东三郡的资格,刘风也可以因此给自己的部下提升一下职位了。
(未完待续。)
………………………………
第四百九十四章、刘磐
相比安远将军这种杂号将军,平东将军算得上是个重号将军了,级别已经很不错了,只在四征、四镇将军之下,当然也比不上四方将军、卫将军、等重要职位,但在权责上,是有权力插手扬州事务的。』天『籁小』说2
征东将军,统领青、兖、徐、扬四州,屯驻扬州,理论上来说,只要是四州之事,征东将军都有权插手。镇东将军、平东将军虽然地位不及征东将军,但权责大致是相同的。以平东将军领江东三郡,在理论上来说是可以的。
其实若按刘风的理解,扬州划归征东将军的管辖,还不如纳进征南将军的统属,因为从地理位置来说,江东之地在更南方一些。不过也幸好镇南将军管不到扬州,否则说不定刘表早就图谋豫章了。
平南将军无法开府,自然不能有自己的一套班底,将军府建立之后,还是只能按照原来统属,刘风虽然成为诸侯很久了,但和别的诸侯相比,境遇还是差的太多。
历数如今的诸侯,在官职上也就只有刘风最小了。长安的一票西凉军将军就不说了,袁绍、曹操、陶谦、孙坚刘表、刘璋……不是刺史就是州牧,唯独刘风的正职还是个太守。此外,袁术虽然不是刺史,但却掌握张大汉最富庶的州,以及天下第一大郡南阳,还有扬州江北的富庶两郡,虽然前次失败了一次,但依旧稳坐天下第一诸侯的位子。就连远在边疆的马腾和韩遂,一个征西将军,一个镇西将军,身份都在刘风之上。也就刚刚和刘璋闹掰的汉中张鲁,跟刘风一个级别,还有吕布,才刚刚占据了上党,夺下了一块地盘,自任太守,在并州恢复实力,跟刘风算是难兄难弟。因为西凉军再怎么分裂,但是表面上一致和吕布死磕是必需的,哪怕他们暗中也不希望和吕布为敌。
有袁术为敌,刘风是幸运的,至少袁术不会来打他的主意;但同时,也是悲哀的,因为袁术把江东看作自己的后花园,不允许任何人插手,刘风在他看来就是为他打地盘,只要他一出马,刘风自然会俯称臣。
所以,袁术占据了江北的九江和庐江,就没有人敢不经他同意而来当这个刺史。陈温死后,袁术曾自己任命下邳陈瑀为扬州刺史,意图拉拢下邳陈家,为将来东进徐州做准备。
但可惜的是,陈家一眼就看出了袁术的目的,他们当然不会让这个汝南第一世家入侵扬州。历史上陈瑀是在袁术兵败封丘之后,趁机拒之不纳,想要将断了袁术的后路。但可惜,他小看了袁术,最终却是被袁术逐走,跑到河北投奔了袁绍,被任命为故安都尉。至于是不是想要趁机离间兄弟二人,就不为人所知了。
游戏中,陈瑀也是曾经当过一段时间的刺史的,但他可没等等袁术陈留兵败,就因为和袁术不对付,辞官回乡了。自此以后,扬州就没有了刺史,也许是因为袁术的主要地盘都在豫州,他自己也不兼任扬州刺史,就好像扬州已经不需要刺史了。
所以,有袁术在这里挡着,刘风就算想自表为刺史,也不能够,因为这无疑是在激怒袁术,扫袁术的面子。现在的刘风还没有独自对抗袁术的能力,只能眼馋。
据长安传来的消息,前不久,刘繇还是被任命为扬州刺史了,但现在,扬州已经没有了可以任他挥的地方,就算想渡江移治都做不到,除非他愿意跑去仅剩的豫章。但刘繇还算是各聪明人,自知无法和袁术、刘风对抗,于是当即上表,言自己身体不适,无法远行,请辞刺史一职。
……
总而言之,虽然花了许多钱,但有了平东将军的称号,至少在表面上,治理江东三郡有了依据。在进行快调整的时候,刘风终于可以将慢慢提升自己的部下职位了。以前的时候,顶多就是个校尉,但现在,中郎将是可以封的了,虽然这两个职位的含金量都下降的十分严重。但最起码,也能解决一部分人的官职了,至少中郎将听起来比校尉好些。若是能在在前面加个称号,那就更好不过了,比如折冲校尉、靖海校尉,建威中郎将、镇远中郎将……
此时的刘风,还不知道刘表已经派人前去接触华歆了,否则的话,他就不会这么淡定了。当安排好一切,并联系会稽盟的玩家打探刘表方面以及建昌方面的消息或,就安心的在吴县等待学霸的到来了。
……
荆州、南郡,襄阳,州牧府大堂。
看着被自家侄子待会的这个唯唯诺诺的青年男子,刘表一脸的无语。
临时出差保护一下使者而已,怎么就弄出了这档子事?自己因为是大汉宗亲,这才得以以一介北军中侯的微薄之职,出任位高权重的刺史之位。现在自己的侄子将大汉的驸马绑了回来,让刘表不知道该怎么处理了。
“贤侄不必惊慌,暂且安顿下来,这是个误会,等过几天误会解除,本官再派人送贤侄回去。”刘表对着年轻人说道。
“能派人通知一下公主在下的消息吗?”年轻人自然就是失踪的驸马,却是被带来襄阳来了。
“贤侄放心,本官会安排下去的。一路劳累辛苦了,先下去歇着吧!”刘表皱皱眉,有些不高兴,还是点头同意了。但至于去不去做,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刘磐,谁给你这么大的胆子,将驸马绑回来?你可知道,这是谋逆大罪,换成往常,抄家灭族都是轻的。”年轻人走后,刘表对着一个堂下站立的着甲青年吼道。
“叔父大人息怒,小侄知道错了,请叔父大人责罚。”这个雄壮的年轻人认错道。
这个虎背熊腰的年轻人,正是刘表的从子刘磐,可以说是刘表的心腹大将,当初就是他带人一路陪着刘表杀入荆州,才使得刘表有了说服荆州世族的机会。再之后,在平定荆南叛乱以及反击孙坚的战斗中,又屡立战功,被刘表放到长沙去守城。虽然不是太守,但却执掌一半的兵权。
这次刘表派人去豫章游说华歆,就是派刘磐带人前去护卫的。但没想到的是,返回的途中,他居然将大汉的驸马给抓了回来,还杀了3ooo公主府的护卫。
——
ps:大汉的征东将军的权责未有找到,曹魏的征东将军屯驻扬州,统领青、兖、徐、扬四州,但曹魏的扬州只有江北部分,范围很小,不知道扬州在大汉具体从属于哪个方向,如有错误,请见谅。另,四镇、四平和四安将军,职责和四征将军一样,只是品阶不同而已。(未完待续。)
………………………………
第四百九十五章、徐州乱
看着堂下认错的侄子,刘表就是有火也不出来了。』天『籁小』说2
他兄长死得早,留下两个儿子,因为自小缺乏管束,不喜读书,倒是习得一身好武艺,当初若非是他们兄弟二人,自己能不能到荆州都未可知。,所以一直以来,刘表对这两个侄子都比较宽容,却没想到生了这样的事。
原本派人秘密前往豫章,是不需要经过长沙的,直接从江夏过去即可,但刘表为了保密起见,特意让使者从长沙出,在刘磐的保护下,一路赶往南昌,绕了老远的路途,为的就是不引人注意。虽然数千人进入豫章无法瞒得过所有人,但在豫章一些当地家族的配合下,几千人进入豫章,也不会引起特别的关注。就算有玩家看到这支行进的军队,也在没有任何标识的情况下,也猜不出这支军队的来历及目的。
当然,建昌出了这么大的事,玩家终究会反应过来的,以好事玩家的德性,不将这事扒个底朝天是不会罢休的。
“主公,其实这也怪不得小将军,是属下选择路线错误,恰好遇见了公主府巡视的护卫,引起了他们的怀疑。为了保密起见,小将军这才出手将他们击杀的。”这时,一边的一个文士出来解释道,他正是这次到访豫章的使者。
建昌既然是公主府的封邑,虽然公主府平素十分低调,但为了保证每年的赋税,公主府每年都会派人在全境范围内巡视,每年都会有两次,唯一不同的是,这次是驸马亲自带人出巡,才第一次,就生了这样的事。
此次的行程是要绝对保密的,目的不言而喻,就是为了防止刘风得到消息。夷洲王在刘风的地盘待了数年,天知道和长公主之间是不是保持着联系,所以听到这话,刘表的脸色缓和了一些,刘磐的做法是严格遵照了他的指示,也没什么错。虽然后果严重了些,绑来了大汉的驸马,但现在的大汉,区区一个长公主,还真不在刘表的眼里。
“行了,不用再苦着脸了,以后做事之前,要多想想,多动动脑子。”虽然认可了刘表的行为,但作为主公和长辈,刘表是不会轻易让刘磐看出自己的心思的,“今后就不用待在长沙了,去攸县守着吧,什么时候把鲁莽的性格磨平了,什么时候再回来。对了,还有那个黄忠,不是整天请求回来吗,这次也惹祸不小,那就让他留在襄阳,暂时免去他中郎将的职位,当个守城校尉吧。”刘表还记得当初射伤孙坚的黄忠,趁机将其留在襄阳。这等猛将,还是留在身边放心。
“叔父,黄汉升是心忧孩子,不想远离,之前张机就曾说过,他的孩子撑不了多久了,非药石可依,除非神仙出手,他就是想要多陪陪孩子,请叔父大人宽宥,此事侄儿一力承担就是。”刘磐赶紧为黄忠说话。
“好了,该怎么做不用你教我,自己好好领罚去吧!”刘表立即将自己的侄子赶了出去。
“主公无需动怒,其实这也没什么,就算让人知道了又能怎么样?”刘表身边的蒯良说道,“大汉长公主,名头虽大,但现在可不是汉武帝时期。”
“就是,这事肯定无法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