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坐断东南-第2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其实刘璋留下的势力没有表面上的那么强,没有了他的压制,很多矛盾就暴露出来。赵匙跋扈,看不上刘璋,隐隐有尾大不掉的趋势;虽然因为刘诞的缘故,刘璋尚未对张鲁的母亲下手,但汉中的张鲁,已经对成都的命令阳奉阴违了,翻脸也是迟早的事……

    在刘焉的丧事期间,刘诞就趁着混乱,逃出了成都,在支持他的沈弥等人接应下,来到巴郡,准备另起炉灶。这些人都是不满刘璋的性格的人,对刘焉也比较忠诚,希望在一个明主的引领下,继续刘焉未竟的大业,甘宁就是其中的一个。

    后来就是刘表得知消息,暗中联络,最终导致了益州内乱的爆发。

    刘璋其实在刘诞刚逃出的时候,就想发兵将其擒获,但他自己地位不稳,手下的将领不怎么指挥的动,加上又是刘焉的丧期,就一直拖延了下去。直到现在,刘诞公开起兵,他才急忙召集手下将领议事,商议对策。

    刘风丝毫不担心刘璋会输,因为双方的实力根本不在一个层次上,除非刘表愿意全军出动,直接和益州开战。这当然是不可能的,所以,仅仅占据了巴郡一小块地方的刘诞,根本不会是刘璋的对手,因为刘诞的行为,是危害到他们全部的利益的,而之前之所以没有这么积极,也不排除有些人“养寇自重”的心思在内。

    ……

    在益州内部战乱没有结束的情况下,刘表的重心只会是在这里,刘焉在世时,益州给他的压力太大了,即便现在刘焉死去,也只有如此消耗益州的实力,才能让荆州西部变得安全,他才能放心,才有更多的精力来攻略他方。

    益州内乱,是刘凤的好机会,这不是历史的重演,而是游戏的变动,刘风觉得,刘诞怎么着也能坚持几个月,所以他要趁着这个机会,迅速敲定豫章之事。

    太史慈到建昌之后,得到公主府的支持,立即大肆扩军,很快就超过了县兵的规模,给建昌长极大的压力。虽然这些人没有什么大的行动,每天待在城外公主府的一座庄园里练兵,但只要听见那个数字,建昌长就有些心惊。

    于是他将事情禀报太守府,期待太守派兵前来,因为这毕竟是严重的违制行为,但没想到,等来等去,就等到了一句话。

    由他去吧!

    由他去吧!

    由他去吧!

    这让建昌长很是无语,自己一个邑(县)长,都这么关心国事,你堂堂一个太守,除了无为而治,就什么也不做了?不过想想天下的形式,建昌长就什么也不说了。

    因为没用。毕竟连天子的生死都在别人的手里了,谁还会有精力去管一个公主违制不违制。当然了,若是有那个诸侯势力范围之内的侯王出现违制现象,他们也不介意以此为借口将整个王族驱逐出去,省得在自己的治下碍事。

    但没想到的是,公主府得寸进尺,在初步训练完成之后,就打起了县兵的主意,想要掌控全县。不多久,太史慈就在长公主的推荐下,被华歆任命为建昌县军司马――来此之前,太史慈已经去职。

    刘表当初就派人来拉拢过华歆,希望他投靠自己,驸马失踪的事也是因此而起。华歆不愿意投靠荆州,他更看好的是刘风,所以表面上虽然两不相帮,实际上还是倾向于刘风的。若非自己无法掌控全郡,说不定他真的率领全郡投降了。

    所以,长公主的信函到后,他据顺势答应,将太史慈任命为军司马。

    太史慈的能力当然不是一个小小的县尉能比的,不久之后,就被太史慈收服了自己的部下,然后带着他们出去剿匪。华歆也很配合,几次下来,太史慈就成了校尉,虽然和在刘风麾下不能比,却已经成为建昌的最大力量。因为他手下,还有数十万托庇于长公主府的部下。

    建昌当然不是所有人都倾向于刘风,和刘表勾结的大有人在,建昌长对双方都无可奈何,只能放任不管。于是在太史慈再一次出去剿匪的时候,就遇到了埋伏,山贼、大族私兵联合起来想要围剿太史慈。太史慈当然不会让他们如愿,他早已做好准备,董袭带着刚刚训练完毕的人,来了个反包围,彻底覆灭了建昌大族的私兵和山贼,太史慈也因此积功升为县尉,掌控了建昌的大权,然后逐渐将建昌全境收服。自此,建昌大族再也不敢有异动,顶多是暗中向刘表汇报。

    但刘表又不能直接出兵,以免引起袁术的关注,只能来信安抚各县大族。但这样做的效果很小,很多人逐渐失去了对刘表的信心,当然,对刘风也是依旧敌视。

    益州内乱爆发,刘表更加无暇顾及豫章,太史慈因此以剿匪为借口,不时跨越建昌境内,在周围各县进行剿匪。这既是为了得到百姓的认同,为将来占据这里少些麻烦,也是为了刺探周围的消息。

    华歆依旧对此不闻不问,即便有不少大族强烈要求太守镇压太史慈这个不守规矩的人,华歆直接就以没钱糊弄过去。

    太史慈已经成了气候,在长公主的全力支持下,兵力几近百万,长公主也是拼了,整个建昌的青壮除了职业人才,大部分都被征召入伍了,此外还有一些从俘虏转化来的人。虽然成军的时间不长,但因为太史慈不停的剿匪,战力还是很可观的。想要剿灭,至少要数倍于此的兵力才行。而要动用这么多士兵,仅仅郡城是不行的,还要征集各县的军队,花费就更大了。

    华歆不想掏钱,他也没钱,因为出去必要的开支,府库真的就没什么了,大头全被这些大族瓜分了。但想要他们自己出兵剿匪,那更是不太可能,别的不说,钱粮、武器各家出多少,就需要很长时间的讨论,等他们讨论完,还能不能胜利就不一定了。

    太史慈如此大的动作,当然瞒不过玩家,他们自然之道刘风要对豫章动手了。这是必然的情况,刘风想要学孙氏坐断东南,那就必须那些长江天险,豫章是必须的,荆州也是必须的,这点他们早有准备。但如此快速的动手,还是出乎玩家的意料。于是,豫章的玩家开始行动起来,不想在刘风治下混饭的早早的就另选他处去了。

    还未正式开战,威名就吓走了无数的玩家,可见刘风在游戏中的强悍了。

    江东盟(前身会稽盟)的高层,是最先得到消息的人,于是在战前分散赶来,准备协助太史慈作战,扫平豫章全境。

    “我要去豫章!”这是刘风在召集属下议事时才有的想法。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他突然决定前去豫章。
………………………………

第五百一十九章、暗流

    刘风当然不是心血来潮,而是早想行动了,只是尚未和手下人说过,所以才显得有些突兀。

    他可是知道,历史上这段时间,豫章可是比较混乱,仅仅是太守就出了好几个。华歆、周尚、周术、诸葛玄、朱皓,都是这段时间的豫章太守,任职长短不一。华歆几乎是和王朗一起呗任命为太守的,到最后别人都玩完了,还是他继续当着豫章太守,然后投降了孙策。

    这其中的事情比较复杂,史料的记载也自相矛盾,刘风也弄不懂,总之就是曹操控制的朝廷、刘繇、袁术、刘表几人对豫章的争夺。游戏中就比较简单了,刘繇迟迟不敢上任,江东三郡也在早早就被刘风平定,豫章未乱,华歆安稳的做他的太守,虚与应付刘表的拉拢。

    刘风此去,就是为了拉拢华歆。

    历史上刘繇死后,孙策是派了虞翻轻身前去劝说华歆投降的,但在游戏中,刘风可不敢让虞翻单独出门,否则的话,那些敌对的玩家还不拼了命的要把虞翻弄死。

    即便豫章夹在三大诸侯之间,即便华歆偏向于自己,刘风也不认为华歆会轻易投降,说白了,就是读书人的那点小心思作怪,谁也不想让人小看了自己不是。若是一点声响都没有就直接投降,那多丢读书人的面子。

    这就是自古读书人的心态,换句话说就是矫情,历史上华歆投降之后,小霸王可是以师礼待之,可谓给足了面子。但最终,华歆还是到了许昌,成为曹操的人,最后帮着曹丕篡汉,成为文学作品中的大奸臣。

    当然,这其中是有很多事情是后人无法理解的,华歆当初到许昌,对孙氏政权的巩固未必没有好处……总之华歆虽然在后人心目中的名声不好,但在这个时候,他还是很有名望的。

    刘风做了决定,荀攸等人也没有反对,在他们看来,若是能不大动刀兵就解决豫章的事,那就最好不过。所以很快,刘风一行就出发了。

    去豫章路上当然不会多安全,不欢迎刘风的玩家、敌对的异人都是恨不得刘风早死的,但是带的人多了,未必就能到达南昌,那只会让豫章本地大族觉得刘风要立即对他们动手,就算持中立态度的人也会变得敌对起来。所以此行,刘风就带了典韦和他训练的5000将士随军保护,当然,也抽调了几个小将随行。而文士,就只有荀攸和张纮这两个7阶,其他人都忙着建设,根本抽调不开——相比起武将,治理地方的文士还是太少了。

    大将分南北,刘风和袁术各据一面,都没有掌控长江的意思,双方相安无事。袁术是不喜欢往水军上投入,在他眼中,传统的徐兖青冀才是能代表身份的地方,偏远的扬州江东不重要。刘风倒是想占据整个长江下游天险,担忧怕激怒了袁术,随从他十分痛心。因为荆州的刘表控制的长江,往来商人所贡献的税收,就足以养活数十万军队,而在他这里,就白白流失了。他更是不敢和袁术合伙,若是引起了袁术的贪恋,提前到来,更是麻烦。

    一路乘舟沿江而上,直抵彭蠡泽(鄱阳湖),然后调头南下,沿着赣江逆流而上,直至南昌。

    行程已经知会了豫章方面,沿途倒也没有发生什么乱子,就算有当地大族比较敌视,但没有刘表的支援,也不敢对刘风动手。

    两艘中型楼船,七艘小型楼船,再加上数十的斗舰艨艟,水军方面刘风派来一二十万,刘风上岸之后,这些人就在赣江中游弋,必要时完全可以上岸厮杀。为了自己的安全,刘风从来不吝投入,太史慈也在刘风的命令下,向东逼近,进入建成县剿匪,随时可以支援刘风。

    “华太守,劳您就等,愧不敢当啊!”抵达南昌城时,华歆早已在门外迎接,刘风立即说道。

    “将军客气了,豫章能迎来将军这等英杰,也是他们的荣幸。”华歆笑道。

    “华太守过誉了,愧不敢当啊!”这话就差直接说“我看好你哟”了,刘风自然不会不明白,所以他很高兴。

    寒暄很快过去,双方表面上其乐融融,华歆也介绍了豫章的郡丞及各曹官,当然他们心里怎么想刘风就不知道了。

    五千大军直接随刘风入城,华歆也没有阻止,还给他安排了一个距离太守府很近的庄园驻扎。当然也不是没有人反对,但华歆坚持同意,刘风又表明这是自己的亲卫,必须随行保护,也就这么糊弄过去了。

    “我靠,羡慕啊,玩游戏还是要做到这种地步才牛逼!”大军入城,之前被隔离开的玩家们又聚集起来。

    “是啊,换了别人,那个能带这么多人进城?那个守将敢放这么多军人入城?刘风军战斗力强悍,五千人都能影响异常战争的胜负了。”一个玩家也是叹道。

    “该走的早点走吧,第一城主都亲自来了,豫章迟早要被他统一,早点走了,还可能少损失一些,真要等到战争开始,那就不一定了。”又有人说道。

    “第一城主这是断人财路啊,老子走到哪,他就扩张到哪,要不要这么狠啊?真要逼老子北上幽冀去发展吗?”有人不忿。

    “早就有人说了,第一城主走的是孙家的老路,不但豫章,淮南、荆州交州都是第一城主的目标,不想在第一城主手下混的,还是跑远点的好……”

    ……

    南昌城中,东城的一个偏僻的宅邸,几个玩家正在这里商量事情。

    “还有人没有来吗?”一个看起来像是首领的人说道。

    “破天还未到。”一个玩家闻声说道。

    “来了来了!”就在这时,门外走进一个人来,“这地方实在太远,也太偏僻,总是找不着地方。”

    “城中繁华的地方多得是,钱也有的是,问题是你能买的着吗?”大公会的人都是不差钱的主,但缺的是关系,虽然系统允许玩家在城里购买房屋等不动产,但有些东西,不是有钱就能买得到的。

    “好了,废话少说,直接说说打听到的情况吧!”首领模样的人说道。

    “根据多方情报汇总,刘风此次带来5000军队,战舰大小近百艘,预估水军不下十五万,还有就是太史慈在建成虎视眈眈,随时可能到来。”一个军师模样的玩家说道,“至于领兵之人,暂且未知,刘风对自己麾下的将领意向保护的很严。”

    “太史慈就不用考虑了,就算是发生战斗,也是在短时间内结束的,他根本就赶不及。刘风军的战力强悍人所共知,诸位都说说,我们要不要全力拼搏一次?”首领模样的人问道。

    正在和华歆言笑晏晏的刘风好不知道,他才刚到南昌,就已经有人准备对他下手了。
………………………………

第五百二十章、华歆归降

    豫章郡很大,这里所说的大,不但是指地方的大小,也是指人口的多寡。

    豫章地大,扬州也就会稽能比拟;地大自然人多,豫章有二十一城(县、邑、侯国),按照《后汉书》记载,东汉永永和年间,豫章有“户四十万六千四百九十六,口百六十六万八千九百六”,将近167万的人口,就算比不上南阳和汝南,也绝对是前五的存在,在南方,也只有吴郡未曾分离出去的会稽能与其相提并论。而现在,豫章在江东绝对是数一数二的大郡。

    所以无论是袁术还是刘表,都想占据这个地方,但又都因为某些缘故,放不开手脚,这才给了刘风机会。

    豫章虽然人多,但也许正是因此,这才导致文风不盛,整个豫章郡,就没有大世家,也没有出过什么名人,最近的一个,还是王勃在《滕王阁序》中赞扬的那位徐孺子,距今已经数十年了。纵观三国近百年历史,豫章除了寥寥几个起兵反抗东吴的首领,还真就没出过什么人才。

    豫章没有能主导全郡的大世家,各县都是由本地地主控制的,但各个县中,大部分也不是一家独大,而是至少有几个豪强,人一多,事情就多,相互制约,各家都无法超越其他家族。

    这就是豫章的现状,也是华歆能在此稳坐钓鱼台的原因。因为这些大族之间并不和睦,矛盾重重,单一的一两家又无法对华歆造成威胁,所以他的日子还是很滋润的。当然这也仅仅是说他本人,要是他真想做点什么,全郡的大族都会联合起来一起反对,让他知道到底谁才是豫章的主人。

    这是刘风进入豫章之前收集到的信息,一路上他已经看了好多遍,脑袋浑浑噩噩,十分难受。这豫章给他的的感觉就是一盘散沙,想要尽快解决根本不可能,还是需要一个县一个县的去攻略,哪怕华歆真的投降了,也无法过多的影响这些人。

    “主公,华太守请主公赴宴。”下午的时候,刘风正和荀攸张纮闲聊,说说豫章的情况,典韦进来说道。

    “终于来了,都等得着急了,走吧,我们去大吃一顿。”刘风对二人说道。

    这是早就定下来的,荀攸二人也不奇怪,在典韦带人的保护下,一路进了太守府。

    晚宴还是很和谐的,聊得都是一些琐事,直到结束之后华歆才单独和刘风等人会面。

    “子鱼先生,你可是太热情了。”见没有了外人,刘风就直呼华歆的字,以示亲近。

    “将军敢冒风险前来豫章,这是对老夫的信任,老夫很高兴,但也就只能做这些了,别的还真什么都做不了。”华歆说道。

    “子鱼先生,咱们就直奔主题吧!”刘风也不再绕弯子,“想必我的来意,子鱼先生已经猜到了,但我还是想问一句,子鱼先生愿不愿意来我麾下任职?别的不敢保证,但至少不会让子鱼先生的满腹才华空废。”

    “将军能亲自前来,是给老夫面子,按说老夫不应该再有什么诉求,但是将军也知道,在豫章,老夫能掌控的地方很少,就算老夫愿意归顺,对将军入主豫章也没有多大帮助。”华歆说道。

    “子鱼先生过谦了,小看自己在豫章民众心目中的地位了。”刘风笑了,别的可以先不管,只要华歆愿意归降就好,“诚然,那些大族或许可以无视太守的态度,但那些平民,追随太守的才是多数。毕竟朝廷虽然落难,但这天下任然是大汉的天下。对于平民而言,太守是代表天子的,他的决定不会有错。”

    “所以,子鱼先生,你的态度很关键,这关系到我拿下豫章能否得到民众支持的问题,希望你能理解。进兵豫章是必然的,我也没有幻想得到你的支持后就能轻易接收全郡,但那也需要在你表态之后。”刘风说道。

    自家人明白自家事,华歆孤身到任,虽然在任数年,但却没有什么人可用,掌控的也不过是郡城南昌的近半兵马,其余的都在大族手中把控。他只能保证,在他改变旗帜从大汉的属臣变为刘风的私臣之后,南昌城里的郡兵不起来反对,至于其他县及各大家族,他就无能为力了。

    “将军可知,刘荆州曾派人来说服我投向他那边?”想了想,华歆问道。

    “当然知道,驸马失踪之事也和这件事有关,那又如何?”刘风对此毫不在意。

    当初驸马失踪,长公主求救于刘风,这才有了太史慈带兵入建昌的事,之后太史慈以此为基,迅速发展实力,华歆对此放任不管,还隐隐偏袒。刘风敢于亲来豫章,华歆的倾向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当然,除了太史慈入建昌,刘风还发动了大量的玩家探查刘表军的动向。显然,玩家是无孔不入的,在付出了大量的金钱之后,终于明确打探到在此期间,有一支军队从豫章回到襄阳,确定了此事是刘表所为。但刘风并没有声张,现在他和刘表之间没有撕破脸皮,相安无事,一旦真的暴露,他就不好做了。

    刘表肯定是不会承认的,甚至说不定为了销毁证据,直接把驸马弄死。刘风也没有这个幻想,但是开战迎回驸马,又非他所愿,消耗巨大不说,还会便宜了别人,对自己的发展不利;不闻不问吧,又又显得自己特没良心,所以就干脆装作不知道。

    或许长公主也已经猜到,但是他也没有再跟刘风提什么要求,就带着两个孩子守在公主府,一应事务都交给刘风派来的人。

    “或者老夫已经投向荆州方面了,将军不怕老夫故意如此,欺骗将军来此?毕竟老夫的名声可不怎么好。”华歆故意问道。

    “正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只是个人的选择罢了,芸芸众生,真正超脱物外者,能有几人?即便被人割席断交,但华子鱼的名声我还是信得过的。”刘风当然知道华歆所谓“名声不好”,是曾经管宁割席断交的事。

    “没想到时至今日,才有人懂我。老夫就是不想一身所学空废在书中,这才积极入仕,想要做些什么。”华歆叹道。

    “你若是早点接触玩家,早就能遇到无数‘知音’了。”刘风心里暗笑。

    “实不相瞒,将军,豫章郡的大族,很大一部分对将军治下实行的政策不满,所以他们积极联络刘表。虽然我不知道到底有多少人,但相信绝大部分大族都是这个意思。”华歆坦白道,“还有一部分是想保持现状,既敌视将军,也排斥刘表,这些人将是阻挠将军入主豫章的最大障碍。还有一部分是无所谓的态度,根本不管谁能得到豫章,算是持中立态度,只有极少的一部分,才是欢迎将军到来的。”

    “嗯!”刘风边听边点头,见华歆说完,不由诧异道,“难道没有人希望袁术到来吗?”

    “就算有,那也得袁术愿意来啊!”华歆一脸嘲讽的说道,“人家的野心可大着呢,目标是青徐兖冀,哪里会看得上这不毛之地!”

    这他妈不就是占着茅坑不拉屎吗?刘风心里腹诽,或许连“占”都谈不上,就是我不上,也不让你上。想想历史上,袁术还真没有派军队到过江东,只是曾经在丹阳和豫章排过太守,但也没有待多久。

    游戏之中,显然更为复杂,袁术在江北待着,刘表就算再觊觎豫章,也不敢派兵占据,以免让袁术觉得扫了面子。也就是刘风这个没背景的人,才能在袁术的纵容之下横扫江东,否则真要换了历史上的小霸王,还不知道游戏中会发生什么呢!

    “豫章没有世家,那些大族也就在本县横一点,更本就不再袁术眼里,连说话的资格都没有,他才不会对这里上心。”华歆继续道,“若是有一天豫章除了变故,他也不吝顺手派一个太守过来。”

    “好吧,这些我都知道了,那不知道子鱼先生愿不愿意投向江东这边呢?”见话题有些跑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