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坐断东南-第2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所以将朝廷安置在这里,是有很大风险的,一个不慎,甚至真能引来异族的攻击。
所以吕布迫切希望天下诸侯承认既成的事实,哪怕是表面上不合自己作对就行,他需要时间来稳固自己的势力,一方面逐渐掌控朝廷,另一方面完成对整个并州的控制,将战争场所向北迁移。
此刻,晋阳的建议行宫里,杨彪、刘虞等几位朝廷大臣,正在和吕布商议,如何处理和各路诸侯的关系。
“合纵连横,远交近攻,这是自古以来生存的不二法则,除非你强大到可以不顾所有人联合起来反对。”陈宫刚刚被任命为太原太守,此刻在众人面前侃侃而谈,“显然,我们没有这个实力,而且周围的隐患还不少,觊觎并州的诸侯也不会少,所以当务之急,就是要壮大我们的势力。”
“下官不才,对周围的局势进行分析,初步将潜在的敌人进行划分,威胁最大的,是起于西河的白波军,以及北方的异族;其次,是离我们最近的孙坚和袁绍,或者刘备也算一个;最后才是离我们较远的曹操、袁术、刘表等人,若是没有意外生,短时间里甚至不会和这些人有交集。”
“白波起于西河,但其势力却不仅仅在西河郡内,河东、上郡甚至太原郡中,都有白波军的活动,这是我们的第一要务,一定要在最短的时间里,将白波军剿灭赶紧。不过在此之前,还有更重要的事,那就是以朝廷的名义,逐步接管那些依旧倾向于朝廷的郡县,这样才有能壮大自己的实力,对抗随时可能到来的异族,毕竟雁门、云中、五原等郡,已经有很多地方失控,根本不在朝廷的掌握中了。”
“孙坚暂时是不会与我们为敌的,最起码在袁术彻底倒下之前,因为他知道袁术的底蕴,一旦和我们僵持,最终只能是两败俱伤,平白便宜了袁术;袁绍一直想夺取青州,因为青州的价值远远大于并州,所以在青州事了之前也不会无故树敌,青州黄巾已经在齐国郡挡了袁术一年相信他们还能继续坚持一段时间。至于刘备,”陈宫看看刘虞,见他脸色有些不好,但还是坚持说道,“毕竟起于微末,底子太差,幽州的事还未处理好,也不会轻易前来。而稍远一些的西凉军,在没有一个新的能服众的人出现统合各部之前,对我们没有任何威胁。”
“更远一些的,最起码在部分诸侯分出胜负之前,不会对我们产生威胁,可以交好。所以诸公,下官提议,立即交好各路诸侯,赏赐册封,安抚他们,然后尽快出兵,先整合并州,这样我们将来才有机会和其他诸侯对抗。否则的话,等其他人分出胜负,我们就再也无力回天了。”陈宫建议道。
“如此,倒也可行,那就商议一下怎么封赏吧!”杨彪等人商量了一下,也觉得陈宫说的不错,久同意了这个方案。
然后就开始了长达数天的争论,针对各个诸侯的实力、地位、出身等情况,不断变更之前拟定的方案。
此事,像吕布这种政治头脑简单的人是插不进话的,倒是陈宫,不时为众人分析情况,渐渐得到杨彪等人的看重,甚至后来,大部分的封赏都是按照陈宫说的来的。甚至杨彪还起了继续给陈宫升官的念头,但考虑到陈宫才刚刚接任太原太守,就作罢了。至于原来的太守,当然是被平调到另一个位置了。太原太守如此重要的位置,吕布当然不敢大意,手握兵权的吕布,还是能在杨彪等人面前说上话的。
此事议定之后,马上就要派使者前去宣召,但就在这时,陈宫又说话了。
“诸公,不久之后,我们就将对外讨伐叛逆,但并州向来民少,士子更少,所以将来夺下新的郡县,还望诸公将朝堂上的一些人下放去任职,治理地方。”
杨彪十分感慨,这陈宫还真是为朝廷着想,或者将来能把他从吕布那边拉过来,成为自己人。毕竟虽然如今朝廷的地位比在长安好多了,吕布对朝廷也有应有的恭敬,但一家独大不符合朝廷的局势,万一吕布有了异心,他们根本就无还手之力。
“好,公台,你尽管去做就是,只要有机会,本官一定会准你所说。”杨彪笑着,拍着陈宫的肩膀说道。
当初董卓西迁,可是将大部分洛阳人迁走,甚至整个河南尹都千里无人烟。洛阳可是帝都,天下文人最羡慕的地方。有太学,有东观,还有更多的游学士子,以及来此为郎的孝廉、茂才,可谓是读书人最多的地方。虽然这几年死去了很多,但随着銮驾东返的也有不少。如今的朝堂显然用不着那么多人,不但因为格局小,而且还因为养不起,很多人都只是在朝堂挂名,根本没有俸禄――吕布太穷养不起。
陈宫的建议,正和杨彪的心意。但他绝对想不到,陈宫此举,是为了逐渐分化这些人,以达到控制朝堂的目的。等这些人拿吕布的东西多了,最后跟谁一条心还不一定呢!
杨彪世宦数十年,不是没有想过这种可能,但他不敢去想,也不愿去想。这个世界变化太快,杨彪依旧守着忠于朝廷的准则,已经跟不上世界的变化。虽然有7阶的实力,用来治民是能吏,但要是让他谋划大局,还是欠缺了一些。否则,他逃离洛阳就不会等到李儒来提醒了。
当刘风见到朝廷的使者,听到诏书的内容后,简直不知该说什么好。
镇东将军,上虞侯――这是平白升职的节奏啊,刘风都有些莫名其妙,这等好事怎么就轮到自己头上了。
………………………………
第五百七十七章、割裂的准备
镇东将军,这是之前张济的官职,由平东将军升阶而来,但权限却没什么变化,实际地位也是一样,也就是个人身份提高了一截。
而张济则是由镇东将军改任为征东将军,也算是升了一级,但和历史上巅峰时期的骠骑将军相比,那却是差了一截,这也可以看出,张济在游戏中的权势还比不上在历史中的地位。
上虞侯,是县侯,食邑一县,可以说到现在为止,刘风的爵位才赶上那些诸侯,要知道在八年前,孙坚就已经是乌程侯了。
很快的,各路消息传来,不只是刘风,很多诸侯都有不同的赏赐。
刘璋终于被扶正,被任命为益州牧;刘表由镇南将军改为征南将军;袁术由左将军升为卫将军,并兼领徐州牧;曹操接任左将军,兖州牧,这次是朝廷承认的;孙坚为后将军,豫州牧;袁绍也是一样,朝廷正式拜为骠骑将军,冀州牧;而刘备,则是拜为征北将军,幽州牧;还有吕布,被拜为右将军,并州牧。
而原本的西凉军将领,李傕是车骑将军,被改任左车骑将军,郭汜为右车骑将军,至于樊稠,改为前将军。原本册封的征西将军马腾和镇西将军韩遂,则是没有变化,谁让他在此之前又被定性为反贼了呢,那个时候,天子还未东归,还在李傕等人的控制下。如果可以,杨彪等人恨不得将这些反复无常的人全部革职。
原本升官了,刘风还是很欣慰,但是当消息传来之后,他又郁闷了,因为这些人的官职都比他高,就连只占了半个南阳的张济,将军封号也比自己高了一级。
“看来,想赶上原住民,还很是任重道远啊!”这种话,刘风当然只能对学霸说。
“知足吧,相比起来,不知道有多少人羡慕你!”学霸白了刘风一眼,自顾忙自己的。
“说的也是,是我贪心不足了,”刘风笑道,赶走心底的阴霾,“不过这样也好,省的树大招风,还好没有给我封个扬州牧,否则都不知道怎么跟袁术解释。”
“你都占据这么大底盘,拥有这么多兵马了,还那么怕袁术?”学霸不解道。
“倒不是说怕,只是没有必要和正处于巅峰的袁术为敌。”刘风解释道,“游戏可不是历史,袁术四世三公的家族底蕴太深了,虽然吃过几次大亏,但从来没有动摇根基。不见这次,就算袁术把大部分兵力投入到徐州战场,刘表和张济联合也还是在平舆折戟。若是现在和袁术对上,别说取胜的几率不大,就算能够,也是损失惨重,到时候怎么应付对扬州虎视眈眈的刘表!你没接触过,不知道袁术的性格,十分多以,而且爱面子,还是个二世祖,若是我当了扬州牧,让他误解,以为我在捣鬼,发狠起来,不顾一切再次开战,那我多冤枉啊!”
刘风这话,和荀攸、张昭、张纮等人都讨论过,最终的结论是,晋阳的朝廷有人在给自己帮忙,否则的话,就连孙坚都成豫州牧了,自己没理由连个扬州刺史都不是。
所以在接到诏书之后,刘风很快就表示服从朝廷的命令,并对朝廷迁移到晋阳表示祝贺,言自己将再次派人前去朝贡。
……
刘风说的没错,晋阳朝廷之所以这么安排刘风的官职,是为了刘风着想,主意还是陈宫出的。
陈宫的理由和刘风所想差不多,那就是刘风身为大汉宗亲,又在袁术这个最强的诸侯身边,不能太过出风头,这才改变了杨彪等人以刘风为扬州牧的想法。
其实陈宫的真实想法是,刘风偏居东南一隅,和吕布和朝廷之间至少十年内不会有利益冲突,相反保证刘风继续强大,一方面可以遏制袁术的发展,另一方面,也是把袁术的目光牢牢吸引在中原,引起中原的动乱,吕布才能从中渔利。若是袁术掉头南下,没有了这个引子,他怎么实现自己的抱负?
陈宫的有判断依据,那就是传国玉玺在袁术手中。只要袁术心存异志,总有一天会等不及,经不住诱惑而称帝,到时候就是群起而攻之时,中原地区将会再次洗牌。
而对于身边的袁绍和孙坚,陈宫采取了不同的措施。
袁绍势力稳固,如今的势力还赶不上袁术,手下的派系之争也不明显,凝聚力比较强,暂时是不能得罪的,所以陈宫给袁绍正名,并命令其剿灭青州黄巾叛军。甚至还暗示,等到袁绍功成之际,可以将青州牧一职授予袁绍的儿子。因为即便不这样,也是既成的事实,还不如做个顺水人情,这样更能将袁绍的注意力牵制的青州,无暇关注并州的形势。
相比之下,孙坚就惨多了。
远交近攻,陈宫玩的很溜。
首先,后将军一职,虽然地位还在四征将军之上,甚至偶尔还会有开府的待遇,但却不像四征将军那样,可以统管一州或数州兵事,所以在孙坚这里,只是个虚职,用来提高自己地位的。
而豫州牧,这是直接将孙坚和袁术的矛盾公开,如果孙坚接受诏令,自此以后,两人之间的矛盾就再也无法调和。豫州依旧是袁术的地盘,若是身为豫州牧,对自己的治下的领地没有控制权,那将对孙坚的威望造成巨大的打击。若是不接,孙坚就等于是拜拜放弃了这个机会,今后再想有这个机会就不容易了。尤其是他所处的位置,可谓四面皆敌,越来越没有扩展的空间。
还有就是,领了豫州牧一职,就代表着孙坚现在占领的河南尹、河内以及陈留三郡是不合法的,得不到承认,别人完全可以夺回来,一旦孙坚表现出虚弱的迹象,这事很可能立即发生。
有这样的机会吗?当然有,因为孙坚接受了诏令,正式接任豫州牧一职。据说袁术原本在郯城很高兴的和徐州世族宴饮,收到消息后直接摔了酒杯。
孙坚也不想现在就完全撕开最后那一层伪装,和袁术决裂,但是他没有别的选择。郭嘉给他分析了两种选择的利弊,他还是选择了这条路。因为他知道,若是这次他再退缩,那从此将完全屈服于袁术的阴影之下,甚至有可能,一些看好自己的人才也会因此驻足不前,拒绝投效自己。
如此一来,孙坚和袁术的关系骤然紧张,根本无力关注并州局势,晋阳的朝廷和吕布终于得到喘息之机。
而刘风,在知道孙坚的选择之后,沉思良久,最终召集几位重要属下,吩咐他们做好和袁术割裂的准备。
:。:
………………………………
第五百七十八章、改元
此举不是无的放矢,而是刘风有着自己的判断。 。
和原住民相比,玩家最大的优势是什么?能够识别历史人物,知道那个是人才只是基本,更重要的是,了解历史展的轨迹。
所以从游戏一开始,所有的玩家就开始为黄巾起义做准备;董卓乱政之时,想要参与的玩家也是提前将军队运动到位……每一次大事件生之前,都有无数的玩家为之付出。
虽然到目前为止,因为刘风这个bg般的存在,很多历史都被改变,但大汉日趋奔溃的大势不会改变,一些该生的历史事件依旧会生。比如说,袁术最终得到传国玉玺;再比如,他会忍不住称帝,过一下皇帝的瘾……
荀攸他们不会知道,也想不到袁术会称帝,因为以袁术目前所处的局面,并不适合称帝,因为周边皆是敌人,都觊觎着袁术占据的富庶之地。他们就等着袁术犯错,然后以此为借口,共同围攻袁术。
刘风是玩家,对于袁术称帝一事,他是早有准备的,而且他相信,得到传国玉玺之后,袁术一定会称帝。如今,袁术虽然再次丢掉了半个鲁国和汝南数县,但却成功夺取了徐州全境,势力不增反降。要知道,大汉最为重要的几个州,就是兖豫青徐冀,就连帝都所在的司隶都算不上,而徐州就是其中之一。而且徐州也是有名的王都,彭城、下邳都曾经是王都,尤其西楚霸王都于彭城,虽说结局令人遗憾,但徐州的地位还是很高的,这也是袁术一直想要夺取徐州的原因之一。
如今的袁术,可以说势力已经展到巅峰,再想扩大基本是不可能的,曹操、孙坚、张济、刘表包括刘风都会竭尽全力对抗袁术的扩张。若是往北进攻青州,那将直接和袁绍对上,毕竟在袁绍的眼里,已经把青州视为自己的地盘,虽然一年来,他进攻青州一直不顺。
尤其是他知道,当孙坚表示接受朝廷的诏令时,就已经做好了和袁术开战的准备,之前刘详撤退留下的几个县城成为孙坚对抗袁术的桥头堡,被布置了重兵。一旦等袁术解决完彭城之事,开战是必然的。
所以现在,刘风就要求自己的麾下做好准备,若是和袁术开战,就不是短时间能结束的。哪怕是面对周边几大诸侯的围攻,采取守势的话,袁术绝对能坚持很久,因为他的兵马实在太多了,说是穷兵黩武也不为过。但在战斗力和军纪方面,就不好说了,反正白建自认为,自己绝对能击败大部分两倍于己的袁术军――当然,是在正常的两军对垒情况下。
也就是说,从现在开始,刘风就开始为下一战准备了。他不知道袁术什么时候会迈出那一步,但只要袁术不南下江东,他巴不得越晚越好,最好袁术再和曹操等人大战几次,然后他再去捡便宜。
不怪刘风有这么懦弱的心态,只因为他这个邻居太过强大,哪怕是荆州的刘辩,刘风现在都敢去碰一碰,但对上袁术,哪怕袁术在历史上的名声再差,能力再低,他也有些憷,公认的关东第一诸侯,可不是说笑。历史上直到袁术击败公孙瓒,一统四州,才真正的过了巅峰时期的袁术。
……
就算袁术再恼怒那些落井下石的人,也知道目前不宜开战,在汝南和鲁国,他下令坚守城池,对被夺走的城池不闻不问,而全力整顿徐州。他要在最短的时间里恢复徐州的秩序,提升自己的实力,然后一一还回去。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但显然,二世祖袁术是不会等的,他恨不得立即还回去。
鲁国的战争在陈宫叛变的时候就停止了,等袁术夺下郯城,刘表和张济也不得不退兵,中原地区再次进入了诡谲的和平。刘风知道,下一次战争开始,将是一场更为惨烈的战争。相对于现在的几路诸侯,陶谦就是个弱鸡。
袁术的处境不好,其实孙坚也是一样,和袁术公开决裂之后,他已然是四面皆敌。
袁术不用说了,刚刚夺了曹操的陈留,关系能好了才怪,不立即开战就不错了;宛城的张济可是宿敌,虽然有暗中的联盟,但谁都知道这是不可靠的;西面也是一样,函谷关可还是在西凉军的段煨手中,随时都可能给孙坚后方插上一刀;至于北方,陈宫如此明显的意图,是敌是友他还是能分的出来的。
虽然恼怒,但孙坚只能克制自己的怒火,拖延和吕布开战的时间。否则的话,不等这边分出胜负,袁术就能达到他的老巢,或者还要加上一个曹操。
孙坚如此,其实吕布也是一样,看似大局掌控在吕布手中,其实整个并州是千疮百孔。不服吕布的大有人在,就连原本的上党,也是一个烂摊子,陈宫想要帮助吕布统一并州,就必须先把内部的事处理好――尤其是财政问题。
并州本来就贫瘠,突然涌入这么多人,还真负担不起。所以陈宫需要时间来解决这个问题,他也不希望和孙坚生冲突。对于袁绍,他是全力安抚,刘备也是一样,就是为了给自己留下足够的时间。
让陈宫略感欣慰的是,天子到晋阳的时候,已经是年终了,之前入寇的异族大军已经逐渐从雁门等郡撤离,今年不会生大的战事了。等到明年,他有自信帮吕布强大起来,再不用那么瞻前顾后了。
等到各路诸侯接到消息,表示对晋阳朝廷认同的时候,晋阳的朝廷才终于松了口气。最艰难的日子过去了,今后将会越来越好,对此他们充满了信心。所以,当一切稳定下来的之后,再一次朝会上,有人提出了改元的建议。
遇大事改元,已经成了有汉一朝的惯例。如今天子终于脱离西凉军的控制,实在是一大幸事,不改元怎么行?于是大家一起商议了几天,几经争吵,终于达成一致,明年正月起改元。
初平这个用了七年的年号,也应该改一下了。
………………………………
第五百七十九章、建安时代
偏离历史发展的轨迹,又终于被拉回轨道,建安这个年号,虽然较历史上晚了一年,但终于还是来了。
初平八年正月初一,新年第一天,天子正式下诏,改元建安。
常人眼中的三国时代长达百年,自黄巾起义始,至东吴国灭而终,但实际上,真正形成三国,是公元222年孙权被曹丕册封为吴王之后,等到邓艾灭蜀之后就已经结束,不过四十余年。
事实上,三国时代让人印象深刻的,是汉献帝刘协在位的这三十一年,而这三十一年中,建安这个年号用了二十五年。对此后华夏格局影响巨大的一些列事件,都是在建安时期发生,可以说是三国最为重要的一个时期。而此后,三国时代发生的能让人记住的事情不多,也就是火烧连营以及诸葛亮和司马懿之间的对抗让人津津乐道,精彩纷呈的局面已经结束。
建安时代,涌现了诸多的英雄人物,诸如袁绍、曹操、公孙瓒、吕布、刘备、孙策、马超等诸侯,还有周瑜、诸葛亮、郭嘉、关羽、张飞、张辽、典韦、许褚、甘宁、周泰等一批文臣武将,上演一幕幕精彩大战,文学方面也出建安七子、三曹、蔡文姬等大家,也算是刘协这个大汉亡国之君能让人记住的原因之一。
据《后汉书》记载,建安元年春正月癸酉,郊祀上帝于安邑,大赦天下,改元建安。也就是在不久之前,经过数次大战,天子才逃离李傕郭汜的控制,抵达安邑。改元建安,一方面是因为身处安邑,当然更重要的,是想开启一个良好的时代,一个“安”字,就代表当时朝臣的心态,他们希望安全、安定。
也就是这一年,孙策脱离了袁术,转战江东,开创了吴国的基业;曹操迎天子与洛阳,迁都于许,开始挟天子以令诸侯,一步步统一北方。
建安元年,天下大体是安稳的,所有人都在抓紧时间恢复,只有袁绍,在继续大张旗鼓的攻打青州黄巾。
去岁一年,集结了袁绍麾下麴义、颜良、文丑三员大将,以及郭图、沮授等谋士,整整一年的时间,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才堪堪拿下齐国郡,临淄城坚固无比,当初臧洪在此坚守了很长的时间,现在又整整阻挡了袁绍一年。
黄巾军的数量,从来都是最多,尤其是当黄巾军占据了半个青州之后,之前隐藏起来的溃兵都聚集于此,虽然战斗力不高,但数量多也是一个很大的优势,至少不担心无人可用。以目前的态势,北海国失陷是必然的结局,袁绍占据两州即将成为事实。
刘备一直在休养生息,一方面是进一步消化刘虞留下来的势力,另一方面也对辽东进行小规模的战事。尤其是担任幽州牧以来,他就更加有理由对辽东动手了。但相比早已在幽州打出声势的公孙瓒,刘备的威望太差,他的敌人不但有公孙度、袁绍,还有幽州北方草原上的异族。
马腾韩遂就像是打不死的小强,一旦有机会就会复起,而且很快就能拉出一支人马,再次被李傕郭汜等人联手击败之后,这一年也处于蛰伏中。但是李傕和郭汜之间的矛盾再次加剧,为了争夺地盘又开始了大战。郭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