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坐断东南-第2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迎接事宜很顺利,没有任何波折。三方战场失利的消息已经陆续传来,虽然还未彻底传开,但高层官员都已经知道。在这种情况下,庐江的局势显得格外重要。若是胜利了,袁术还能保留一点面子,若是失败,呵呵……
刘勋也再没闹腾,他已经得知回去后将升任九卿的消息,庐江之事于是直接交给了周尚,甚至巴不得赶紧离开这个旋涡。但同同样的,在得知消息的同时,也接到了一个命令――配合禁卫军监视周家的一举一动。
情况紧急,周尚到任后连家都没有回,就直接召开了会议,商议破敌之策,这让禁卫军很满意,这至少证明了周家不会密谋,因为之前周瑜也只回了一次家,而且全程有人陪同,根本没有任何异常。
舒城兵少,根本没能力做太多事,反观刘风,则可以源源不断的增兵,或者将出兵的士兵轮换。
“周将军,大军都准备好了吗?明日可能全力出击,击破东门敌军。要知道,如今其他战场局势不好,就靠我们力挽狂澜了。”了解了情况之后,周尚直接向周瑜发问。
“回禀将军,一切准备就绪,随时可以出战。”周瑜用一种坚定的语气答道,个中意味不足为外人道。
“好,明日大军出城,本将为你击鼓,一举扫平东门外敌军,然后再迎战南城。”周尚点头朗声道,声音中充满自信。
……
“主公,属下已经想明白,周瑜到底在图谋什么了?”在曹操击破桥蕤、周尚还未抵达舒城的时候,荀攸对刘风说过这么一句话。
“所谓何来?”刘风问道。
“就是在等他叔父周尚从彭城离开啊!”荀攸叹道。
看清爽的小说就到
………………………………
第六百一十五章、破舒(上)
恋上你看书网 630bookla ,最快更新三国之坐断东南最新章节!
“嗯?”刘风对这个答案表示疑惑。
从周瑜抵达舒城到现在,已经有一段时间,期间刘风没有联系上周瑜,而周瑜本人,却借着对抗江东军,在城里很是一番折腾,尤其是其公开与刘勋翻脸,以刘勋无能为由,拒不服从命令。
也是因此,才有了周尚此行。
但刘风怎么也无法想到,周瑜折腾了这么久,闹出这么大动静,甚至不惜在舒城上下伪装成一个桀骜嚣张、目中无人的猖狂少年,只是为了能将周尚从彭城引回来。
在刘风得知的消息中,自周瑜从彭城抵达后,出入都有袁术的禁卫军随行,回家探视也是由禁卫军全程陪同,一点隐蔽的事都做不了,更无法和周尚取得联系。若做这一切都是为了蒙骗袁术,让其将周尚从彭城派出,那这需要多么深沉的心机?又需要谋划多久才能成功?
“公达,不至于吧!”刘风感觉自己的话音有些颤抖。
“至于,当然至于,各方面的情报主公也都了解,说实话,我们都小看了当年的那个小子,这几年他成长的速度很快,属下虽然一向自负才智,却也不一定能超过他了。”荀攸感叹道,“也许当初在接受命令带兵前来庐江支援的时候,他就已经想到了今天,其布局可谓简单大气,但却有效。不得不说,那小子的心机很深。”
“能不深吗,若是心机不深,怎么可能在历史上以区区三万人,击破曹操数十万大军?而且在后世历代,都是天下名将的典范。”刘风在心里自语,“历史上周瑜才活了三十六岁,如今虽然年纪尚轻,还不算巅峰时期,却也正是处于上升期,能谋划这么久也能说得过去。”
“公达,你说了这么多,但我还是只知结论,还请公达解惑。”回过神,刘风请教道。
“这……”荀攸尴尬了一下,然后才继续解释,“当初刘勋出城决战,被我们一举击溃,而我们为了不吸引袁术的注意,放了他一马,让他带着残兵逃回,没有趁机取城。或者当初,周瑜就看破了我们的目的,当他被委任带兵前来支援庐江时,就已经和周尚定下了计策,那就是趁机与袁术决裂。因为不管怎么说,袁术叛逆是不会错的,即便如今诸侯争雄,但天子依旧是大家公认的刘氏。”
“周家在袁术治下出仕的只有他们叔侄二人,家眷都在舒城,只要他们离开,庐江在为我们所破,周氏自然就能脱离袁术。所以周瑜一来,便立即发起进攻,就是为了携大胜之威,从刘勋手里夺权。而且其伪装成为一个得志猖狂之人,骗过刘勋也骗过了袁术,为了压制周瑜,袁术只能将周尚这个老成之人派来。因为他知道,袁术手下人才虽多,但真正能为其所用的很少,能够来舒城的更少。属下肯定,若这次来的不是周尚,周瑜一定会继续跟来者闹翻,直到周尚到来。而且在这种情况下,袁术为了舒城的安危,还不敢将他调走。”
“周氏一族向来和主公有交情,袁术也心知肚明,对其不可能不加防范,周瑜的身边时刻有袁术的心腹跟随,以保证他不会在暗地有有小动作,相信周尚身边也一定如此。这也是属下对其佩服的原因,许久之前一次定计,直至如今即将完成,中间没有出现大的波折。换成属下来做,未必能够成功。”荀攸叹道。
“也就是说,他拿数十万上百万士卒的性命,来换周尚一个人的安全。”刘风琢磨着荀攸的话,“那可是有一多半的精锐啊,就这么白白损失了,若是真的,这代价也太大了吧!”
刘风有些不乐意了。本来他就是走的精兵路线,从来不敢大规模募兵,现在周瑜因为一个人,坑了他近百万军队,让他如何不心疼。
“这可未必。”荀攸对刘风的话不认同,“当初我们决定放刘勋一马,就已经有了损失惨重的准备,无论来的是谁都一样,依靠着坚固的城墙,他们能有效阻止我们的进攻。周瑜这么做也无可厚非,而且对阵这么久,估计他也该掌握军队大权了,除了袁术派来的心腹以及刘勋自己的嫡系,恐怕舒城的军队都已经被他控制了,这也是为我们消灭了潜在的敌人。”
“换个角度想想,周瑜这么做也无可厚非。若是周瑜不顾周尚的死活,一到舒城就依靠周家直接夺权,在当时的情况下,势必会引起舒城大乱,就算得到了舒城,也不过是个烂摊子。再说了,若是一个如此冷血的人投过来,主公还能像以前那样对待他吗?”
“所以这种感觉很矛盾啊!”刘风语塞,只能感叹。
“主公没有时间来感慨了,如今曹操已破桥蕤大军,直逼徐州,颍川、汝南方向势必会趁机决战,无论结果如何,这场持续已久的战争也该结束了,否则等大雪到来,谁也不知道会有什么变故,在如今的大好局面下,他们是绝不会给袁术翻盘的机会的。而我们,也要尽快结束舒城甚至整个庐江的战事,否则其他战场结束,只剩下我们自己,就有些显眼了,万一袁术为了维护他‘天子’的脸面,要坚持保住舒城,将我们赶出庐江,那之前的努力就白废了。”
“这个问题,周瑜一定也看得明白,所以当周尚到来之后,他们一定会有大动作。而我们,现在就应该着手准备了。”荀攸建议道。
“好吧,希望公达的判断无误。”刘风说道,“那我们该如何做?”
“东门是此战的突破口,我们现在就可以秘密向东门转移精锐士兵。”荀攸答道,“而南门这边,一旦开战,立即出动中型投石车,全力压制城头,并创造近战攻城的机会。若有可能,在最短的时间里夺取舒城,以维护舒城的稳定,而不是一个被打烂了的大型城市。”
……
数日之后,当颍川战场孙坚击破张勋、刘表和张济联军攻破平舆并追击数百里的消息传来后,刘风终于对荀攸的话不再怀疑。而此时,江东军事前拟定的计划也已经秘密完成。
而这个时候,周尚也已经抵达舒城,做出了全力出战击溃东门敌军的决定。
看清爽的小说就到
………………………………
第六百一十六章、破舒(中)
天气渐寒,冬季已然悄悄来临,虽然尚未下雪,但谁也无法保证明日依旧是个晴天。
刘风是建安二年四月底将近五月时,出动水军开始清扫袁术的水寨,时至今日,已经过去将近半年,跨越了夏秋两季。随着伤亡的增大,后勤的供给也逐渐紧张起来。储备多年的物资,一战之下耗费了大半。
虽然战备物资依旧有不少,但显然不可能都花在这场战争上,刘风需要保证随时可以调动至少有一个月的物资供给大军。
越是大战,刘风越是明白江东底蕴的浅薄,这片未曾开发的土地,和中原以及河北相比,差距太大了,大到还需几百年的时间,才能赶上北方,而想要达到“江南熟天下足”,更是需要千年时光。
历史上的孙吴集团,从孙策统一江东起,到八十年后司马氏灭吴,其范围内的起义数量多达一二十次,平均下来,三四年就有人要起来闹腾一番,贺齐就是凭借镇压内部的叛乱而成名。孙吴集团即便是后来兼并了半个荆州和交州,也没能有多大的改变,能在三国鼎立中坚持那么多年,并成为抗魏的中坚,也的确是个奇迹。
难得一个好天,阳光明媚,天才一亮,整个舒城尤其是军营、城门大营的气氛就变得压抑起来。
吃过早饭,舒城的东门再次打开,一支支的军队从城内走出,背依城墙列阵。
舒城里的军队已经剩的不多了,刘勋原本就将舒城的军队折腾的只剩下六七十万,周瑜自淮陵带来的大军也已经折损大半,这段时间虽然又紧急招募了一批,但是训练根本来不及,只能匆匆上城作为守军使用。也就只有袁术前后两次派来的三十万禁卫军,基本上没有损失。
即便如此,加上周家本家支援的部分军队,如今周瑜能拉出来作战的军队也不过一百万,这已经是集结舒城近乎全部的战力,留在城中尤其是南城守卫的,只有10万精锐,其余全是新招募的军队,没有作战经验。若是此时江东军从南门强攻,只怕守不了多长时间。说到底,他们就是在赌,赌一个机会,就连刘勋也认可这个计划,否则以舒城目前的状况,根本无力击败江东军。
周尚和周瑜有别样的心思,出战前就言明寄希望于江东军前段时间作战常态,不会突发奇想从南门攻城,因为若不如此,他们根本无法组织起足够的军力来歼灭东门外的五十万大军。
即便如此,他们还要速战速决,不给南城敌军救援的机会。
舒城这边的动作不断,凌操的大营自然不能没有反应。已经得知整个计划的凌操、张纮和鲁肃,自然不会躲在营寨里任人来攻,而是要诱敌深入,将周瑜身边几乎从来不动的袁术禁卫军拖入战场,一举歼灭,然后夺城。
“咚咚咚”鼓声响起,令旗挥舞,战争正式开始。
双方已经是“老朋友”了,开战之前,各种技能已经加持到出战的军队身上。率先进攻的,依旧是周瑜自己的部队。
没办法,袁术的禁卫军,不到最后关头,是不会轻易出动的。这些人,在袁术军中,可以说是精锐中的精锐,战斗力及其强悍。
进入弓箭的射程之后,箭雨从后方飞来,导致双方的阵型一阵混乱。但这没能阻挡双方的脚步,继续冲锋前进。
这是双方在对攻,只有迅速和敌军混战在一起,才能让弓兵不敢随意开弓。
很快,双方就过了箭雨的覆盖范围,绞杀在一起。
论数量,周瑜的军队将近凌操的两倍;论质量,如今周瑜麾下的军队全都是精锐,比之凌操军中还有部分普通士兵,也强了很多。随着双方投入的军队数量越来越多,凌操这边渐渐支持不住。
当然,其中有没有故意放水,那可就不好说了。
“子敬,保护好子纲先生,该我上场了。”中军已经全部压上去,如今凌操的位置,已经变成了后军。
“你是一方主将,不要轻易涉险,要不还是我去吧!”鲁肃建议道。
“不必再争论了,正是因为我是主将,亲自上场才有可能将袁术的嫡系吸引入战场,从而给大军围歼的机会。”凌操阻止了鲁肃,“放心就是,就凭袁术麾下这些喽啰,要不了我的命。再说了,不是还有后手吗!”
凌操带着最后的十万人杀入战场,立即改变了战场的局势。毕竟是历史人物,比之大部分无名的7阶要强的多。尤其是主将亲自上场,对士气的提升不是一点半点。
“嗯?”周瑜皱起了眉头,“袁将军,这些天都是你派人监视南门的敌军,不知南门有没有大军调动的迹象?”周瑜一边观察战场,一边问道。
“没有,这几天虽然东门停战,但南门的敌军却依旧正常攻城,今日也是如此,并没有大军调动的迹象。”那袁将军回答道。
“如此,”周瑜又看了一眼战场,“袁将军,东门的战事不可持久,江东军支持不住,定会向南门处求援,所以我们必须在南门敌军反应过来前结束战争,回城防守。如今敌军主将已经亲赴战场,再也没有后备力量,所以,袁将军可否带着禁卫军出战,侧面插入战场,击败甚至将阵斩敌军主将,以迅速达到作战目的?”
“你也知道,如今其他几处战场溃败,我们没有太多的本钱,也不能在这东门损失太多。万一不能及时击败一面敌人,那之后恐怕”结果怎样,周瑜没有说,让袁将军自己去发挥想象。
“可以,但是,你的安全要不,留下十万人保护你吧!”袁将军思考了一下,同意了周瑜的建议,但对自己的任务还有疑虑。
“背后就是城墙,莫非袁将军以为,城里还有人放冷箭不成?还是说袁将军对刘太守或者镇东将军不放心?”周瑜问道。
“那怎么可能?”他当然不会说袁术派他来是监视周瑜的,但也明白现在舒城尽快缩短战争时间,以防有变。
“那就去吧,三十万禁卫军出马,本将希望一刻钟之内结束战斗,去吧。有本将自己训练的这三千将士,虽然战力不怎样,但此时也足以保证我的安全了。”
………………………………
第六百一十七章、破舒(下)
目视三十万禁卫军离去,周瑜的脸上露出笑容。
“若是连这点默契都没有,那就真不要怪吃亏了。”他在心里想道。
此刻的周瑜,身边只剩下三千人,与之相比,鲁肃和张纮身边仅剩千余人,若是有玩家此刻能够秘密调集军队潜伏到附近,说不定还能做出一番大业。
但可惜,那是不可能的,为了保证计划的进行,东门周边数十里范围内,都被刘风的骑兵清扫过,根本藏不住大军。
如今刘风的骑兵,在袁术禁卫军的情报中,在北门之外向西城方向运动,若是战斗进行的顺利,他们可以在骑兵得到消息赶来之前结束东门的战争。即便是略有超出规模,那样无妨,袁将军早已安排好阻击计划。
当袁术的禁卫军从侧面杀入战场后,形势顿时为之一变,刚刚因为凌操亲自带人上场带来的一点点优势,立即又被压下去。面对两倍于己的敌人,凌操也只能苦苦支撑。
当袁术的禁卫军出动之后,后方观战的张纮和鲁肃终于有了笑容,于是令旗挥动,鼓声再次响起,听到信号的凌操在和禁卫军接战后,开始缓缓后撤。
“想要逃跑?可惜已经晚了!”袁将军立即看出凌操的目的,攻势更加猛烈。
袁术禁卫军出动的第一时间,刘风就从异人那里收到了消息,于是当机立断,命令在前线指挥的白建加强攻击,并不惜动用早已准备好的中型投石车。
“嘭嘭嘭”数十架中型投石车加上上百架小型投石车,在接到命令的第一时间,就对舒城发起了进攻,直接将舒城的投石车压制的不敢露头。
刘晔是有本事,指挥的投石车无论是速度还是精度,都远超江东军,但无奈城中一直缺乏投掷物,勉强搜集一些,也在每天不间断的战斗中消耗殆尽,江东军这一发威,他就只能避其锋芒。
“什么,南门总攻了?该死,一定是收到东门这边的消息了,这是围魏救赵。”在东门城楼观战的刘勋得到消息,大惊失色,“城墙损失严重,江东军已经准备强行攻城,刘晔干什么吃的,为什么不压制敌人的投石车该死,又是缺乏投掷物”得到南门处一个接一个的坏消息,张勋愤怒之余,也有些不知所措。
“周将军(周尚),南门正遭受江东军强行攻击,情势危急,该怎么做还请示下。”终于,刘勋想起自己已经不是舒城最高指挥了。
“敌军首领的眼光很准啊,知道我们兵力不足,这才敢如此行事。”周尚叹道,“如今之计,只能和敌人抢时间了。刘太守,南门的守御一直是你负责,这样吧,你现在就赶去南门指挥守城,只要坚守一个时辰,等着这边解决掉敌人回城,立即就去支援南门。放心,本将会督促他们速战速决的,否则若是让南门敌军钻了空子,就算我们围歼了东门敌军也毫无意义,这点我想不但我们知道,袁将军他们也都知道。”
“还有,只要守住这一波攻击,本将军亲自给刘太守请功,或者还可以派刘太守前往彭城,向陛下陈述利害,青来援军。”周尚思考了一下,威逼利诱,给刘勋下达了一个任务。
“好,本官接令就是,还请周将军这边催促一下,尽快结束这边战斗。另外,不要食言。”请功什么的刘勋不稀罕,但若是为了能早点离开舒城,刘勋还是愿意暂时跟周家和解的。
“当然,刘太守放心,本将军用性命担保。”周尚保证道。
情势危急,刘勋也没有再废话,得了周尚的保证,立即带着自己的亲兵前往南门。
周尚看着刘勋匆匆离去,也露出了笑意。
最后一个绊脚石也离开了,是时候行动了。
刘勋离开,城外的战斗也已经到了**,酣战正浓。凌操逐步撤退下,已经几乎撤到了大营外,但终于被舒城守军围住。
此刻,距离出战前周瑜所说的一刻钟,已经超出了一些。
就在袁将军想要进一步加强攻击,彻底解决这些人的时候,变局终于出现。
凌操大营的后方以及左右,出现了密密麻麻的军队,正奔着自己迅速而来。
“反包围,上当了!”袁将军心中涌现了这个念头。此时他已经无暇去想,为什么自己散出去的斥候没有发现任何异常。
“回城,只有立即回城,才能保全有生力量,让舒城在江东军的攻击下多坚持一段时间。”袁将军想道,“这个周瑜,果然是个废物,中了敌人奸计都不知道,回去之后一定要他好看。”
“前锋殿后,后队转前队,缓缓后撤。”回头看着已经打开的城门,袁将军开始下达军令,指挥后撤事宜,“吩咐各校尉、司马注意,让舒城守军为我们禁卫军阻挡敌人。”
“援军以致,开始反攻,拖住敌人,不要让他们逃走。”同一时间,凌操也给自己的部将下达命令。
在大军围攻中,即便是身为七阶武将,他也也有些喘息了,若是埋伏的援军再不出现,他也不知道自己还能不能坚持。
“叔父,家里应该都准备好了,传令吧,就让袁术这三十万禁卫军,成为我们摆脱袁术控制的大礼吧!”周瑜已经入城,来到了城楼上。
若是袁将军知道此事,估计会气得吐血。当初周瑜回家,是他一路陪同,未曾让周瑜离开过自己的眼线。但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周瑜依旧给自己的家族传递了消息,让周家做好了应变的准备。
“诸位,生死存亡的关头到了,今日就是城破之时,逆贼袁术的大军已经完了,此刻正是我们周家反正的大好时机,外面有我们周氏子弟掌握的大军,也将一起加入到反正中来,讨伐叛逆。现在,是我们报效朝廷的到时候了,你们愿不愿意?”周氏大宅中,数万人集结在一起。为首之人,正是周瑜的兄长周瑾。
如今的周氏,虽然老一辈依旧掌权,但已经渐渐放权给第三代人了。就连还尚年轻的周尚,都感觉到压力很大。
“报效朝廷!报效朝廷!”冲天的呼声,响遍半个舒城。
袁将军的撤退计划终于没能得逞,等到禁卫军做好准备想要留下舒城守军先行撤离的时候,忽然发现舒城守军“变节”了,向自己的部属挥起了屠刀。
“什么情况,战场叛乱?难道这些人不怕被混乱之下被敌人杀死?”这是袁将军的第一个想法。
但是当他无意间看到紧闭的舒城大门的时候,他终于明白自己成了弃子。尽管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发生的事,但周瑜叔侄乃至整个周家背叛袁术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建安二年十月,刘风破舒城,周氏一族背离袁术。
………………………………
第六百一十八章、目的达成
战乱后的舒城,很是萧条,虽然战争已经过去了三天,但还是很少有人敢随意出门。而之前失去了住所的百姓,则成了刘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