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坐断东南-第2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没办法,府库里的钱一天天消耗,再不开源,他真怕到时自己入不敷出,导致手下军队哗变了。

    开源,当然也不是简单的事,刘风想来想去,最终只能把主意打到海上贸易上去。

    占据东南半壁江山,刘风治下的海岸线十分广阔,若是走海上运输,只要避开海贼和风暴,远比路上快捷,因为在海上,没有什么玩家,现在的领主玩家,基本上没有造大船的能力,能在江河中行走就已经不容易了,更不用说海路了。而陆地上,各州各郡,分布着密密麻麻的玩家领地,永远不乏富于冒险精神的玩家,就算商队有护卫玩家敌不过,但若是一路厮杀而过,不但要耗费很多时间,而且太多的损失还无法弥补损失。

    刘风一直想开拓海上贸易,但是因为水军不给力,只能把这个想法押后。尽管他曾经几次经海路一直上溯黄河,直抵洛阳,但那是有大军随同。而若是以自己的名义经商的话,是不可能带那么多人的,否则根本无法盈盈利。所以江东的海上贸易,一直都是原本的那些大族继续主导。

    这也是一直以来刘风未曾深入触及的地方。

    但如今,周瑜已经到了自己这里,只要水军训练完毕,有了一支强大的水军,到时候自己就有足够的力量为商船护航,赚取巨大的利润。

    尤其是,有了这支商队,就能把几乎与中原隔绝的交州与北方连接起来。

    还有,人口日益增多、逐渐富足的夷洲,到时候也该面世了。
………………………………

第六百二十五章、上表置郡

    不过,这也不是短期内能解决的,虽然已经有了规划,还是要一步一步的来。刘风的府库里还有一些积蓄,可以支撑一段时间。

    这就是独行玩家的悲哀,没有外界充足财力的支持,一旦游戏中的资金链断掉,很容易出问题。当然,刘风更享受其中的好处,起码不会什么事都由一大批不相干的人来开会决定,平白浪费时间不说,还会让人把精力投入到权力的争夺中,对游戏的大局十分不利。

    战争过后,就是修养。当然,这一点玩家几乎是不需要的,或许只要下线美美的睡上一觉,大部分人就可以继续精神饱满的继续战斗。

    而刘风,这段时间因为一直很忙,很少下线,就连过年也破天荒的没有回家,学霸同样也是如此。因此,将事情安排给自己的部属负责之后,就给自己放了个假,然后和学霸一起回老家待了几天,期间只是偶尔上线看看。

    果不其然,回家之后,刘峰让老爸老妈狠狠的说教了一番,在保证今年过年一定回来并且给他们带回个儿媳妇后,才终于被父母放过。他心里暗暗侥幸,幸好没有把自己跟学霸的事情暴露出来,否则不定会发生什么事呢。

    在家里待了几天,最终还是挂心游戏里的发展,刘峰还是接上了学霸,返回自己的在市区的别墅。

    明年,一定把父母接来。这是刘风此次回家后最直接的念头。

    是的,虽然社会生产力已经达到很高的地步,人们的生活也也得到了保障,但对这个向来人口压力比较大的国度,普通的民众也仅仅是生存上没有了压力,至少不会像曾经的那些同行,不舍得吃不舍得穿,辛辛苦苦半辈子,就是为了能在城里给子女买套房。

    但精神上的娱乐,除了电视、网络,很少有其他的东西,毕竟处于农村,即便如今交通什么的都已经很发达,但他还是农村。

    之前刘风也只能养活自己,有心无力,如今赚钱了,虽然不是自己的本职,而是“不务正业”赚来的,但至少也算得上成功了,所以他想把自己的父母接来,为他们创造一个更好的生活环境。

    不过,这要等下一年了,到时候把学霸的事情挑明,相信父母会很乐意的。只是未来岳父岳母大人会不会同意就很难说了。谁让他不经允许,已经和人家的宝贝女儿“同居”了两年。

    再次进入游戏,已经进入了夏季,江东的局势正如之前的规划一样,稳步发展,军队数量增加了不少,在修整之后,就已经投入了训练。

    如今的江东,兵力已经不再像之前捉襟见肘了,刘风正计划着,下次出战的时候,除了后勤运输的的队伍,作为主力作战部队,不再往其中增加普通军队,全都以精锐为基础。

    以前让普通军队上场厮杀,是因为自己手中的军队不足,只能让这些普通军队上场,以期能尽快杀出一支精锐。但如今,各路诸侯麾下的军队差不多都升级为精锐了,再以普通军队作战也占不到什么便宜,反而损失很大,白白浪费了人口资源。而今江东没有紧迫的大战,完全可以将军队训练成精锐之后,再上战场

    其实,刘风还有一个隐忧。同为精锐,战斗力也是各有不同的,甚至用天差地别来形容也不算过。就像当初袁术的禁卫军,就属于最顶级精锐,而刘风麾下,能与之抗衡的也不多,除了几个将领特别训练的军队外,只有当初最早进阶精锐的那些人能够媲美。

    更让他担心的是,听说曹操麾下已经出现百战精兵,孙坚麾下也有。虽然数量不多,但对刘风来说,这就是个信号,一个各路诸侯实力将再次飙升的信号。若是他不能把握住机会,在将来的战争中肯定要吃亏。

    除此之外,还有那些特殊兵种,也让刘风担心。比如曹操麾下的虎豹骑、青州军等,同为三国大佬之一,孙坚麾下的江东虎士也同样值得警惕,甚至袁术麾下也不排除有特殊兵种的可能。但是刘风自己,白建的血衣军没有着落,吴隐的魏武卒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练出来,典韦亲自训练的护卫军也没有任何特殊兵种的迹象。

    “随缘吧,只能加强自身的实力,一支万人左右的军队,改变不了战争局势。”刘风只能这样安慰自己。

    晋阳的诏书也再次发来,相比上次,这次就艰难的多,毕竟只是针对刘风一个人的,孙坚压根就不想理。不过最后,还是看在刘风曾经把朱治从徐州送回的份上,派兵保护了一下,以防被异人侵扰。

    各地的太守、郡丞没有反驳,直接同意并下发了任命文书,但几个请封将军的奏表,却只批复了三个。分别是白建的荡寇将军、周瑜的讨逆将军,还有贺齐的抚越将军,其他的全都被拒绝,连个偏将军都没有。

    本来刘风也没有报什么希望,但既然有额外收获,他就又打起了晋阳朝廷的主意。没过多久,就又再次上表。

    每天按时上班,处理好公文之后,就在自己的领地巡视,或者到某个部属家里去做客,表示自己的器重。或者就是召集江东盟的玩家,一起商议制定几个有针对性小组的建议。

    他完全没有想到,自己的奏表抵达晋阳时,又惹出了不小的风波。

    如今的晋阳,军队全部处于吕布的控制下,之前的护驾有功的白波军的统领,早已被解除了兵权。虽然朝廷中免不了明争暗斗,但总的来说,还控制的住局面。

    吕布向来只是管理军队的训练和战争,其他事情都交给了陈宫去做,还好陈宫的能力很强,在这些朝堂老家伙面前,借着吕布大军之威,压制的住那些人。

    制约吕布发展的,是人口和资金,比之江东都要困难。

    吕布一直在外领兵征战,去岁大败白波军,却又不留神让张白骑再次带人溜掉,而且因为后勤不力,想追都不可能。所以吕布统一并州任重道远。去年冬天,异族小规模南下,吕布都只能收缩再收缩,因为实在打不起来,只能等来年。

    但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刘风的奏表竟然在晋阳引起轰动,甚至吕布都放下前线战场,专程赶了回来。

    因为刘风的这封奏疏,是请求朝廷置郡。
………………………………

第六百二十六章、吕布的决心

    晋阳朝廷建立,吕布的日子并不怎么好过。

    资金、人口短缺还好说,慢慢来就是,但朝堂上有太多不满他擅权的人,总是在有意无意的拖后腿,牵扯了陈宫很大一部分压力,让他不能专于自身的发展上。

    不过话说回来,这些人还真是得陇望蜀之辈,当初在长安被西凉军的残暴压制的屁都不敢放,到了吕布这里,却一再想要在这个没什么作用的朝堂上攫取更大的权力。唇亡齿寒的道理谁都懂,都知道若是吕布这个尊重朝廷的诸侯覆灭,他们很有可能再次回到朝不保夕的日子,但能控制住心中**的,毕竟是少数,也就杨彪等寥寥数人而已。

    吕布对此种情况很是不耐,早想像西凉军那样大肆杀戮一番,达到震慑的目的,但陈宫劝住了他。因为晋阳朝廷建立不久,吕布还没来得及建立威望,若是传出其和西凉军一丘之貉,那晋阳朝廷就会再次失去好不容易得到的各路诸侯的认可,不但事实上,就连名义上也可能失去对诸侯的大义,而袁术就更有借口来分裂大汉疆土。

    陈宫当然也明白的大汉江河日下名存实亡的现状,他也自知自己没有那么大本事来挽救,只求辅佐吕布割据一方。但吕布毕竟实力弱小,若是再失去了名声,招来袁绍这样的强敌,这是自找死路。

    此外,因为资金、人口短缺,后勤方面的供应就很不足。而没有后勤的支持,吕布打起仗来就束手束脚,做不到一鼓作气消灭敌人。而且并州局势复杂,西河南部有白波军肆掠,北部是匈奴南单于的王庭,使匈奴中郎将长期短缺,导致南匈奴有些失控,内斗不断,前任单于被杀,于夫罗也带着自己的部众在中原流亡。

    而长城之外,则是鲜卑人的天下,并且还不时入关劫掠。也就是如今鲜卑分裂还处于内斗中,否则吕布根本就无法阻挡大规模南下的鲜卑人。因为战备物资短缺,在鲜卑小规模来袭的时候,他也只能放弃自己统兵的优势,在城内坚守。

    总之吧,吕布虽然回到了家乡,恢复了自主,比之前有了长足的进步,但却依旧步履维艰。而他的家乡九原,一直都在鲜卑人的铁骑之下。

    ……

    吕布回到晋阳,刘风的奏表只是个借口,其实是前线战争无法再打下去了,吕布回来是想找陈宫商议对策的。

    刘风的奏表是要重置新郡,这让朝廷争论不休。有人觉得本来已经对地方失控,刘风既然请求置郡,同意就是,这是对朝廷的尊重,君不见刘表、孙坚裂土置郡,也没和朝廷打过招呼。

    但也有人认为,本来朝廷就没有多少权力,若是想都不想就同意了刘风的请求,岂不是更加助长了各地实力诸侯的气焰,所以应该拒绝,抑制其野心的蔓延。

    各说各有理,在几位大佬不发话的情况下,在朝堂上争论不休。小皇帝依旧像以前那样,露个面就走,年纪太小,根本没有自己的想法。

    吕布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回到了晋阳。

    其实说起来,陈宫的长处在于军事,而不是政治,他是应该作为军师,随军出征的。但吕布的底蕴毕竟浅,身边没有什么得力的政治人才,只能由陈宫暂时负责。

    也就是如今吕布的对手是白波军,作为黄巾军的分支,残存到现在,也是没有什么厉害人物,若是换了孙坚或者袁绍做对手,没有陈宫在一旁,吕布分分钟就被坑死。

    吕布和陈宫交流了一下各自的情况,汇集起来一起商议对策。

    “一直以来,相比其余那些诸侯,刘子远对朝廷都相当尊重,我们短期内影响不到江东,他上表置郡,同意了就是,真不知道这些人还有什么好争论的。”吕布愤愤然,“还想继续掌握这个权力,说是天真呢,还是愚蠢,真是不知所谓。”

    “现在朝廷里就是这样,什么事都要争个高下,制定任何政策都会在这里耽搁。”陈宫说道,“所以有人阻止刘扬州所请,并不奇怪。”

    “公达,是不是我们之前的计划错了?那些人,都是不记打的,刚过了几天好日子,就忍不住蹦跶。”吕布阴沉沉的说道,“我不像董贼那样,手上有压倒性的实力,不惧任何人,所以才安抚他们,现在看来,却是错了。有他们在,只会拖我们的后腿。”

    “主公,您是明白的,您并没有那么高的威望,而且也没有那么强的实力,万一……”陈宫还有些犹豫。

    “就算天下人来攻,放手一战就是。”提起战争,吕布立即豪情万丈,“就算再艰难,总好过当初四处逃窜寄人篱下。就这么办吧,我承受的住。”

    “好,既然主公有意大干一场,属下誓死相随。”陈宫也被激起了斗志。

    “公台,给太傅、三公、九卿等宿老传信,就说明日散朝之后,本将军在家宴请他们。”吕布吩咐道,“至于刘子远所请,就暂且同意置一建安郡吧,以迎合天子。”

    ……

    晋阳宫中的争执,在吕布到来之后再也没有了声息,顺利通过了刘风请求置郡的奏表——虽然只是一个。

    能在朝堂上立足,没有人是傻子,陈宫是文士,对他可以倚老卖老,可以与之争论,可以给其脸色看,但吕布,在这些人的眼里,还是董卓麾下的那个屠夫,尤其是他还掌控着所有的大军,没有人敢和他理论,更何况他还有迎立之功。

    就算是吕布对朝廷表现出极大的尊重,给了百官很大的自由,但包括杨彪等三公在内,没有人敢违逆吕布的意愿。

    “诸公都是前辈,都是朝廷栋梁,朝廷有如今的局面,诸公居功至伟。”今晚的吕布府邸,十分热闹,刘虞、杨彪等人齐聚一堂,“但诸公也应该知道,这个局面来之不易,当初天子东归,没有一路诸侯愿意迎立天子,使銮驾不得不幸驻安邑,长达数月之久。是我吕某人,冒着被人攻击的危险,将天子迎至晋阳。”

    “诸公应该明白,并州向来是贫瘠之地,人口匮乏,如今虽然占据了包括河东在内的三郡,但如今什么都缺。在外白波军屡屡无法剿灭,南匈奴局势混乱,鲜卑频频入侵。东面还有占据冀州的袁本初,等他夺下青州之后,肯定也是会西向来夺并州的,我们的处境并没有多好。”

    “所以,如今的朝廷,禁不起内斗,本将军需要集中全部力量,尽快将并州统一起来,增强实力,以保证能和其他强大的诸侯抗衡。诸公都是明白人,吕某恳请诸公,约束一下百官,不要再有任何对大局不利的事情发生。否则的话,吕某即便不希望看到流血漂橹,但也不得不为之。”

    “诸公,吕某没有太多的时间,三天之后,将重定朝廷格局。”

    晚宴之上,对着杨彪、刘虞这一干重臣,吕布如是说。
………………………………

第六百二十七章、晋阳之变

    宴席散去,杨彪独自而行,直到刘虞赶来。

    “文先兄,有何感想?”在一众护卫的警戒下,刘虞和杨彪并肩而行。

    “原来是伯安兄,”杨彪苦笑,“还能如何,只怕以后的朝廷,又将成为某个人的一言堂了。”

    “是啊,吕布从来都不是什么好人,敢于连续两次弑父,其在董卓麾下时,可没少作恶,说是杀人盈野都不为过。”刘虞说道,“也就是他没有董贼的实力,否则早就把我们踢到一边了。也就是前两年战败退出长安,寄人篱下,饱尝了人间冷暖,这才变得沉稳一些,当初其趾高气昂,什么都不放在眼里,我在幽州都听得到传闻。”

    “是啊,这样的吕布才更不好对付。”杨彪说道,“尤其是在得到陈公台的辅佐后,更是抓住了最紧要的兵权。说来也怪,这个陈公台,明明是想为朝廷好,但却一直依附于吕布,不肯站到我们这边,否则的话……”

    “文先兄,你还没看出来吗,这是个乱世,像你我之辈,若是在治世,或可成一代名臣,但是居于乱世之中,是成就不了大业的,否则的话,老夫又岂会被一个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的汉室宗亲赶出幽州。”刘虞的声音有些感慨,“陈公台看的分明,吕布才有可能在这乱世中成就一番大业,所以他拒绝了我们的好意。”

    “即便如此,那陈公台的眼光也不怎么样。”杨彪说道,“吕布此人,勇而无谋,性格暴躁,而又轻狡反复,粗中少亲,刚而无礼,不过是匹夫之雄。陈公台看到他作战勇猛,但却忘了以他这种性格,作为一方诸侯,是无法长久的,终将反受其害。”

    “若是吕布能保持现在的状态,有陈公台的辅佐,或者真能成就一番大业。”刘虞说道。

    “人的性格是很难改变的,吕布又能坚持多久呢?”杨彪对此不看好,“并州虽然贫瘠,但却关系到北疆的安危,又是大汉战马的产地之一,袁绍、孙坚、刘备,哪一个不是虎视眈眈。等他们腾出手来,这晋阳还能有好日子吗!若是处于顺境,吕布可能还听得进去,若到了局势艰难需要做抉择的时候,就吕布那种极易受到亲近之人影响的性格,很难继续支持陈公台。一旦发生这样的事,其距离败亡也就不远了。到那时,朝廷又将何去何从?”

    “我们管不了那么多,只能先管好眼下。”刘虞说道,“刚刚从一个牢笼中走出,就算有我们这些人从中安抚,又有多少人舍得放弃刚刚到手的权力。这晋阳,只怕是要血流成河了。”

    “唉……”杨彪也发出一声长叹。

    ……

    在识人方面,还是这些历经沉浮的老人眼光犀利。

    不出刘虞和杨彪所料,他们费劲心力,向朝廷百官分析利弊,要求他们在以后全力支持陈宫主导的政策,有很大一部分人是同意了的,尽管其中缘由不同,尽管其中还有一部分人对杨彪这些身居高位的朝廷重臣不满,但终究还是答应了。

    很快,他们就为自己的明智抉择庆幸不已。

    因为就算是这些老臣出马,还是有一部分人拒绝配合,觉得他们自己才是一心为朝廷的国之栋梁,甚至还有人大骂杨彪等人尸位素餐,一心窃据高位而不顾大汉安危,拒绝配合吕布。

    然后,吕布就下了狠手,短短几天之内,吕布直接在朝议大殿杀下令诛杀了数十人。这些被诛杀的人,年龄大小不一,有年过花甲之辈,也有刚刚及冠少年官职也大小不一,有二千石的大员,也有六百石的掾吏……其罪名虽然名目繁多,但真实原因却是一意孤行和吕布作对。

    寒冬刚过,在晋阳的百官却觉得寒冬再次降临。

    吕布用滚滚人头告诉这些人一个事实:这是个乱世,实力才是一切的根本。

    君不见,就算是吕布一直保持着尊敬的杨彪等人,此次也没敢出言劝谏。因为他们知道,吕布对自己的尊重是流于表面的,若是他们真的不自觉,倚老卖老,只怕也会步了前尘。

    ……

    晋阳的惨剧瞒不了世人,尤其是还有大量的玩家见证,所以很快就传遍天下,吕布立即就成为士人口中的董卓第二,甚至已经有人叫嚷着要再次会盟,共伐晋阳。

    此等嘴炮,吕布自然不会放在心,关键的,还是要看各地实力派诸侯的动作。所以,刚刚整合完朝野下,吕布就就派出使者,前往各地安抚,给周边路诸侯加官进爵,尤其是袁绍,直接被加封为大将军,邺侯。

    消息传到邺城,袁绍也很高兴,次因为心有顾虑,袁绍没有出兵西迎天子,倒是让吕布捡了个便宜。本来他不在意,不想自己头有那么多管束,若是銮驾到了邺城,他要保持世家子弟的风范,不好做的太过,只能束手束脚。但袁术称帝之后,袁绍忽然觉得自己吃亏了,要是自己也能掌控住朝廷,做什么事岂不是都更加方便。尤其是看吕布操控朝廷联结诸侯,心中的这个心法更甚。

    但他才刚刚承认了晋阳朝廷,若是立即翻脸发动战争,总归不太好看。为此,之前他还有些郁闷。

    但现在好了,吕布直接把借口送来,出兵的理由都不用多想了。只等解决了青州之事,回过头来就拿下并州。然后集三州之力,一举击败幽州的刘备,携河北大势,威压中原。

    吕布即便不知道袁绍是怎么想的,也明白袁绍对并州的野心。但现在,他管不了这么多,只能走一步算一步,尽早统一并州,壮大自身的实力。

    ……

    刘风在收到晋阳朝廷统一分置建安郡的时候,已经又过了半个月。

    晋阳的流血事件,刘风早就知道,而且对于吕布,他深表同情。但同时,他也十分羡慕。

    是的,羡慕,相较于其他各路诸侯,吕布有着其他诸侯都没有的优势。

    那就是人才储备。
………………………………

第六百二十八章、建安郡

    不错的,就是人才储备。

    说起来有些讽刺,一向人才匮乏的吕布,相对其他诸侯来说,最大的优势不是他引以为傲的武力,而是人才汇集。

    但这却是存在的事实。

    因为吕布的统治下,有着大汉朝廷这曾经汇集了天下英才的所在。

    历史上献帝东归时,是得到李傕、郭汜等人的应允的,张济、杨定、杨奉等人还随行护驾,后来因为后悔,派人追击銮驾,造成不少官员身死。后来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