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坐断东南-第2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独自对上袁术,就算刘风现在已经不怵,但损失太大了。

    这一年,诸葛亮已经岁,依旧不知所踪,逊也有了,早已离开学霸的学堂,成为刘风势力的一员小吏,过不了多久,刘风就会将其调到地方去历练,着重培养。

    但今天,刘风所关注的对象,不是诸葛亮,也不是在自己手下的逊,而是一个从战场上积功而升起来武将。

    吕子明。
………………………………

第六百四十四章、吴下阿蒙

    吕子明自然就是吕蒙,东吴的第三任大都督,历史上他最出名的战绩就是白衣渡江,一举断了正威震九州的关羽后路,逼得其败走麦城,断送了性命。

    人物履历自不必说,在游戏中,刘风粗略算算,吕蒙加入到江东也有十余年了,从当初的懵懂少年,成长为一个猛将。

    吕蒙进入江东,还是当初刘风讨董归来,在汝南募兵时,随自己的姐夫邓当加入到江东,当时刘风还曾专门看了他一下。

    但吕蒙是属于自学成才的人,不像周瑜、陆逊世族出身,有良好的家教,也不像鲁肃家境殷实,有足够的财力支撑,相反的,他是出身于贫寒人家,靠着自己的努力和战功才升职,成为鲁肃之后江东将领的领头人。所以一直以来,刘风都没有去干涉吕蒙的生活,等待着他漏出锋芒的那一天。

    游戏之中,吕蒙的姐夫邓当没有病死,当然也更没有战死,或者说整个江东军中,因为没有遇到过强敌,从未有高阶武将战死,甚至就连6阶武将,也很少有人死在战场邓当显然是幸运的,6阶时安全活了下来,而且在武圣塔中晋级到了7阶。

    但是吕蒙的成长,有些出乎刘风的意料,他并没有像刘风期待的那样成为又一个天才,直到如今,二十三四岁了,依旧只是个6阶武将。

    或者对别的玩家来说,6阶武将已经是难得的人才,但刘风不同,在他的麾下,6阶武将不说多如牛毛,也是一抓一大把的,游戏进程20年,早已不是当初得到一个三级武将都那么兴奋的时代。在这一众6阶武将中,吕蒙并不显眼,只是一个有勇力的武夫罢了,校尉之职,是靠先登积功得来的。

    纵观吕蒙到江东的经历,和历史上差不多,少有武力,喜欢战场,十三四岁的时候,就瞒着姐夫邓当进入军中,后来被发现,邓当劝阻不了,只能由着他去。而吕蒙也差不多经历了江东军扩张以来的所有战事,征丹阳、夺吴郡、攻陶谦、破袁术、收豫章……直到前不久的讨江夏,击黄祖,十余年间,吕蒙参加了江东扩张的所有战争,大小数十战,负伤也不止一次,曾先登入舒县,也曾夺取黄祖的中型楼船……但直到如今,却还只是一个6阶武将,和其历史的名声严重不符。

    要知道,周瑜不足二十就独立进阶到7阶,鲁肃刘风不清楚,但想来也不会年纪太大,一向低调的陆逊,在离开学霸的学堂前,也已经悄悄进阶……但偏偏吕蒙没有动静,依旧在6阶徘徊,让刘风好生失望。

    刘风手下的人才是有一些,7阶都已经不少,但放在广大的江东地区,还是略显不足,在军中更是如此。吕蒙是个帅才,可以独立领军的大能,由不得刘风不重视。

    仔细研究了吕蒙的生平后,刘风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吕蒙在让人另眼相看之前,曾经有一个重要的转变期。

    孙权劝学。

    这是司马光在《资治通鉴》记载的,也是选入中学教材的名篇,刘风自然不会生疏,只是之前一直没有在意。

    所谓孙权劝学,是孙权以自己为榜样,劝执掌军队的吕蒙多读书,吕蒙听从了孙权的建议,数年之后,鲁肃路过吕蒙的驻地,前来拜访,惊讶的发现眼前之人已经不是原来的“吴下阿蒙”了,就算后世不了解历史、不知道鲁肃吕蒙的人,也绝不会对“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的说法生疏。

    也正是因此,原本有些看不上吕蒙的鲁肃,才诚心和吕蒙结交,后来在其临死之际,向孙权推举吕蒙代为大都督。而吕蒙也不负所托,白衣渡江,一举夺回被刘备占据的荆州,逼得关羽败走麦城。

    ……

    “吕子明是吧,坐。”看着面前有些拘束的将领,刘风心里有些好笑,历史名将也有这般的时候――虽然只是游戏中。

    “多谢主公。”吕蒙施礼,然后坐下。

    “不比拘束,我们也不是第一次见面了。那个时候,你还是个孩子,一转眼,这么多年就过去了。”刘风说道。

    “主公好记性,属下到江东已经十二年了。”吕蒙回答道。

    “十二年,是不短了,从军多久了。”刘风问道。

    “记不太清,但应该超过十年了,当初主公还在会稽,从丹阳之战起,属下参加了几乎每一次战争。”吕蒙说道。

    “也就是说,十三四岁就开始上阵杀敌了,可曾负伤?”

    “是的,当初姐夫觉得我年纪小,拒绝让我从军,最初是瞒着他,后来他见我一心如此,也就不再劝阻。但是在军中,对属下多有照顾。”吕蒙说道,“至于负伤,身处战场,又岂有幸免之理,更何况属下常为先登。但身为军人,职责所在,自当尽力而为。”

    “十三四岁从军,确实有点小,但也不是独一份。王英校尉知道吗?当初我遇见他时,年纪比你还小,就已经开始与山贼厮杀,保护村子了。与他相比,你也不遑多让。”刘风夸赞道。

    “属下岂敢与王校尉相比。”吕蒙谦虚道,在江东这么多年,他可是知道王英在刘风势力中的地位,那是元老中的元老了,从夷洲随主公一起杀过来的。

    “不,你不比他差,甚至在我看来,你甚至比他更出色。”刘风说道。

    事实也是如此,王英最初跟随刘风时,对手可没什么入阶武将,而到吕蒙之时,前后差了十年,这十年间,高阶武将层出不穷,虽然吕蒙的实力更强,但在战场上,遇到危险的概率更大。虽然有一部分名人效应,但吕蒙能活下来,还是说明了他的能力。

    “如今你也是校尉了,去年讨伐黄祖有功,就加号讨逆,自今而后,你就是本侯的讨逆校尉了。”刘风又说道。

    “多谢主公。”吕蒙心下大喜。别看都是校尉,有号的和没有号的也是天壤之别,加号之后,至少独领一军是可以的了。

    “别忙着高兴,今后可要用心做事,若是懈怠了,别怪本侯军法无情。”刘风给吕蒙交了盆冷水,“说说看,平日里都做什么了。”js3v3
………………………………

第六百四十五章、士别三日的期待

    一  “操持军务,整训军队,有闲暇时间,就努力练功,希望能尽快突破到更高一层。”吕蒙不知道刘风的意思,老老实实的回答道。

    “可曾读书?”刘风问出了自己最关心的问题,也是他找吕蒙来的主要目的。

    像孙权一样劝学。

    “军务繁忙,那有时间读书。”吕蒙摇头,说出了刘风预料之中的事。

    吕蒙出身贫寒,虽然识字,但毕竟受教育少,像从军中成长起来的大多数人一样,对读书学习不感兴趣。总以为只要自己训练好士卒,就能带着军队打胜仗。

    就像新中国成立的过程中,很多将军都是所谓的“泥腿子”出身,很多人都没怎么受到正规教育,但却打赢了战争,建立了新中国。所以当让他们进军事院校学习时,很多人都有些抗拒。但在接受了教育之后,才终于明白学习的好处。

    道理是一样的,刘风就寻思着怎么才能把吕蒙劝到历史的轨迹上去。

    因为他不是孙权,自己也不怎么读书,无法像孙权一样拿自己作榜样。

    “那倒是不错,校尉吗,麾下多少也有数万人马,确实是挺忙的。而如你所说,从未懈怠,的确值得夸奖。”刘风笑道,“但是子明,你觉得白都督忙不忙?”

    “大都督执掌我江东千万大军,自然很忙。”吕蒙下意识的答道。

    “你觉得他会不会比你更忙?”刘风继续说道。

    “那是自然。”似乎意识到了什么,吕蒙变得局促起来。

    “但据本侯所知,白都督无论再忙,每天也会抽出半个时辰以上的时间用来读书。”刘风淡然道。

    吕蒙的冷汗一下子就冒了出来,彻底明白了刘风的目的。

    “水军都督周公瑾是不是很忙?但本侯亲眼见过他深夜读书的情形。”

    “荀军师是不是很忙?但从来都随身携带着书籍,一有闲暇就拿出来看。”

    “张别驾……”

    “华治中……”

    ……

    刘风一连举了十余个例子,让吕蒙愈不安,只能连连点头应和。因为这些人,每一个的官职都远于他,每一个所负责的事情都比他多,每一个的实力也都强于他,就算想反驳都找不到理由。

    “当然,本侯虽然实力不济,但也一直坚持读书,时常会觉得大有裨益。”最后,刘风恬不知耻的将自己也加上去,“子明,你觉得这是为何?”

    “属下不知,但想来应该是会对人有帮助的。”吕蒙小心回答道。

    “这个问题,本侯说了不算,你要自己去寻找答案。”刘风摇摇头道,“子明你或许不知道,这许多年来,本侯虽然未曾单独见你,但却时刻关注着你,对你的期待绝非如此。年轻一辈中,除了周公瑾和鲁子敬,本侯最看重的是你,甚至还在贺公苗与伯言等人之上。但是现在,连少你两岁的伯言都已经成功进阶阶,而你多年来却一直在阶徘徊,这让我十分失望。这,也是今天本侯叫你来的目的。”

    “多谢主公器重,属下愧不敢当,让主公失望了。”吕蒙诚惶诚恐,立即起身施礼。

    “本侯相信自己的眼光,你也不要妄自菲薄。”刘风说道,“你得知道,让你读书,不是让你去当博士,而是学习其中的道理,以此印证于自身。”

    “你是个勇敢的人,每战先登,披坚执锐,但这只是匹夫之勇,而我对你的期待,是独当一面的帅才。而想成长为一名统帅,你就必须读书。记住,匹夫之勇不足持,在战场上,你能依靠的,是所能调动的士卒,如何最大限度的挥他们的作用,如何以最小的损失换来最大的战绩,这才是一名统帅需要考虑的问题。而想要做到这些,是需要你从书中寻找答案的。”

    “子明,你是聪明人,不用我多说,应该知道怎么做。去吧,不要让本侯失望。本侯希望,下次再见面的时候,你能给我一个惊喜。”刘风语重心长的说道。

    “主公垂青,属下感激不尽。”吕蒙一副感激涕零的模样,“今后属下定当遵照主公嘱咐,多花时间读书,定不让主公失望。”

    ……

    吕蒙走后,刘风也长舒一口气,轻松了不少。在属下面前维持主公的威严,也实在太累了。好在成绩不错,成功将吕蒙忽悠住了。或许再过一段时间,吕蒙就能有脱胎换骨的变化。

    士别三日的期待,想想还有些小激动呢……

    然后,刘风又次陷入了沉思。

    上次上表,表奏了几个将军,但刘风一直没有收到回复,没有了下文,显然是被否决了。这一次,随着庐陵置郡的诏书一起到达的,还有吕布的私人信函,吕布表示可以给刘风三个杂号将军的名额。

    当然了,这肯定不是无条件的,吕布说的很明白,需要刘风拿一些东西来换。

    要么花钱去买,一百万金一个;要么就继续起战争,搅乱中原局势,让这些诸侯无暇顾及晋阳朝廷,为其稳定地方争取时间。

    这些时日,他也和荀攸、张昭等人商议过,每一个的好处和坏处都摆在眼前,选择其中任何一个,都将会影响今年的计划。

    但是刘风却必须接受吕布的这次讹诈,因为这三个杂号将军,对江东来说,有很重要的意义。

    凝聚军心。

    说到底,为什么会有那么多有才的人愿意跟着刘风,不是因为他有多么惊才艳绝,也不是因为他有什么过人的本领,而是因为他手上有能改变命运的实力。

    本质上来说,刘风只是个普通人,只是当初走运,流落到夷洲,然后收复了白建这个阶巅峰的隐藏人物,游戏初时,阶巅峰绝对是bg般的存在,然后依靠着三族遗民的支持,一步步展壮大。

    但身为玩家,即便是早已成为独立的诸侯,即便现在已经成了吴侯、征东将军、扬州牧,但和原住民相比,还是有天然的劣势,因为他不能自己任命将军。他的权限,是在他只能范围之内。

    比如说是,身为扬州牧,可以任命各郡太守、都尉,可以有将军府的长史、司马,可以在军中任命司马、校尉甚至中郎将,但却无法任命任何一个将军,爵位就更不必说了。而其他原住民诸侯则不同,他们任命将军没有任何问题,但到了刘风这里就无法通过系统。

    所以,白建即便资格再老,功勋再大,也只能成为大都督。

    然而,很多人跟着刘风,为的是封侯拜将,若是刘风手底下连个将军都没有,没有个念想,又如何压制的住那些人的野望。

    所以,这三个杂号将军,刘风必须要,也就必须做出选择。

    考虑了这么久,也是时候做出决定了。
………………………………

第六百四十六章、庐陵太守鲁子敬

    白建、荀攸、张昭、张纮、周瑜、贺齐、贺辅、张允……一众麾下再次被刘风召集起来,商议建安六年的发展大计。

    人才济济!

    这是刘风面对这些人时候的第一个念头。

    但越是如此,刘风就越感觉到吃力。

    原因无他,责任太重了。

    若是普通的游戏,就算他手下的人再多也无所谓,但这个智脑主导的游戏,代入感太强了,从第一次进入游戏接触到白家村的人,刘风就没有把他们当成冷冰冰的数据,而是像常人一般对待。直到今天,随着势力愈发壮大,无数鲜活的生命在他的命令下沉眠于战场,尽管其中绝大多数人他不认识,从未曾说上一句话,但这些人却依然为他去赴死。他不是铁石心肠,虽然多年的游戏生活让他练就了狠下心来的本事,但心中依旧对生命充满了敬畏。

    游戏时间的流速远超现实,甚至他会害怕,在游戏的时间长了,会影响到自己现实的生活。毕竟相对而言,他在游戏中的时间已经远超现实。所以后来,除了日常,每一次大战结束,他都会离开游戏一段时间,以此来平复心中的异样,保留自己作为一个法治社会下的正常公民。

    他在努力控制着自己,不让游戏中的情绪左右自己的思想。

    但这不可能完全消弭游戏对人的影响,潜移默化中,他已经被影响了很多。比如说性格,比如处事方式,最明显的,是游戏给他带来不菲的收入,经济条件大为改善。

    对于那些普通出身的士卒,向来很少接触的刘风感触还不大。一将功成万骨枯,他早已经接受这个道理,虽然心里存在着善念与不忍,但该下决定时从不犹豫。但是,对于那些经常接触到的历史名人或重要人物,就不能那么平淡了。不说朝夕相处,但也是时时见面,刘风与他们之间,有着太多的交集,这种经历,真真切切的存在于感知中,无法抹去。

    这些人来到刘风身边的时间长短不一,长者入白建,已经20年,短的也有一两年的时间了,他不是冷血动物,而是有情感的活生生的人,明知道这只是个游戏,明知道是两个不同的世界,两种不同的存在方式,但还是忍不住动了真情感。失去其中任何一个,刘风都会感觉痛心。不仅仅是利益上、战略上的,还有包括情感方面。

    所以,在战略选择上,刘风从来不敢大意,一向是小心小心再小心,他知道自己的能力,从来都是让这些智者讨论出几个方案,他再做决定。

    实力越强,势力越大,这份责任感就越强,压力也就越大。

    没有人分担,这是独行者的坏处,也是独行者的好处,至少没有什么掣肘。

    ……

    “诸位,去岁远征江夏,我们收获不小,如今庐陵置郡晋阳朝廷的旨意已经下达,江东再添一郡,加上庐江,我们已经拥有六个半郡。这都是诸位尽心的结果,本侯十分感念。”见人到齐,刘风笑道。

    “主公言重了,这是主公高瞻远瞩,体恤民心,爱护士卒,这才将士用命,属下等不敢居功。”立时,一片谦虚的声音。

    “好了,诸位的功劳本侯都记在心里,不会忘记。今次召集诸位,一是为庐陵太守人选问题,二来是今岁我们的战略选择问题。诸位畅所欲言,先来说说庐陵太守的人选吧。”刘风没有太多的废话,直奔主题。

    “庐陵郡所辖数县,地方偏院,一向比较贫瘠,又兼刚刚置郡,一切都要从头开始,为太守者,必须能在民生方面有所作为,稳定民心。”张昭率先开口。

    “不然,庐陵新郡,南有意向不明的交州各方势力,西与荆南长沙、桂阳相邻,如今荆南地区,张羡盘踞于桂阳,零陵也在荆南宗贼手中,桂阳太守赵典盘于长沙募兵,讨伐张羡,战乱随时可能发生,唯有大将镇守,才能对内稳定民心,对外震慑敌人。”白建反对道。

    “新郡建设,以怀柔为主,不可大动干戈,还是选派一位牧民之士……”有人建议道。

    “乱世之中,哪有安稳之地,只有军力强大,才能安稳明心,让他们放心耕作……”有人反对。

    ……

    一时间,众人纷纷谏言。有同意张昭的建议的,也有同意白建的建议的。文武之分,已经初见端倪。

    不过这不是问题,江东虽然在玩家看来势力强大,但在原住民诸侯面前,依旧是个偏远势力,不被重视,四面皆敌。就算有政争,也会在外来的压力下缓和。

    “公达,你怎么看?”刘风看向这个自己最为倚重的谋士。

    “诸位同仁所言,俱有道理,只是侧重点不同罢了。既然有争议,何不各取所长,选一能干之士,既能上马领军镇守一方,又能下马牧民治理一地,岂不是两全其美。”听刘风发问,荀攸这才说道。

    “公达所言虽好,但奈何我江东奇缺这等人物啊。”张昭说道,“主公总不会把公瑾放出去任庐陵太守吧。”

    张昭所言,显然是认可了周瑜文武全才的属性,在他眼中,江东年轻一辈,也只有周瑜有这等能力了。

    “如今的局势,水军断然是离不开公瑾的,荆州水军虽遭重创,但黄祖还是保留了一些中坚,想要再组建起新的水军,也不是什么难事。所以,在水军未曾彻底击败荆州,成为大江流域乃至整个大汉疆域第一前,公瑾那也不能去,只能待在水军。”刘风一句话,彻底决定了周瑜未来几年的地位,“但我江东人才济济,并不是说除了公瑾外,就没有文武全才之人了。”

    “哦,主公指的是……”张昭不解道。

    “子布虽对江东大小事务了如指掌,但个人好恶却是太强了些。”刘风的话在张昭听来就有些批评的意思了,“虽然我不知道子布为何对鲁子敬有意见,但他确实是能独当一面的人。”

    “鲁子敬?”张昭想起当年曾经护送他的家眷回到临朐的那个年轻人,事实就是如此,他虽然感激,但却看不惯鲁肃的作风,觉得此人惯放大话,心下不喜。所以到达江东后,即便同在刘风麾下效力,却没再和鲁肃联系了。如今听了刘风的话,张昭想想,鲁肃还真是个有才能的人。

    “属下知错,今后定当竭力改正。”被刘风当面批评,张昭也坦然认错,虽然他性格耿直,好恶明显,但却是敢于承认错误哪怕刘风是在这么重要的场合直接指出他的缺点。

    “主公的意思是,调鲁子敬担任庐陵太守,这倒是可行,那庐江呢?相对来说,这里更加重要,更需要人镇守。”张昭问道。

    “不错,我相信以鲁子敬的能力,足以将庐陵打理好。至于庐江,是很重要,但在鲁子敬的治理下,如今局面已经有所改善,是时候更进一步了这也是我们今天的第二个议题。”刘风沉声道。

    众人皆是一惊,听出了刘风语气中的沉重。

    “主公是要对袁公路开战了吗?”好一会,周瑜才出声道。
………………………………

第六百四十七章、百战精兵

    对袁术开战,这并不难猜,从鲁肃被调离庐江这一举动,在场许多人都有所预料。

    鲁肃此人,治民能力不错,善茬谋划,指挥战斗也不含糊,个人武力也很强,但其为人却不像他的能力,总体来说,不张扬,以稳为主。

    历史上的鲁肃,绝对是个有胆略的人,敢弃官从如日中天的袁术麾下逃离,初见孙权,就提出鼎足江东二分天下的策略,敢于单刀赴会怒怼关羽,维护江东的利益……他的性格虽不至于张扬,却绝不是低调之人,尤其是年轻的时候。张昭也正是因为见不惯鲁肃狂言,这才对其不待见。

    但也许是《三国演义》给人的印象太深了,在中,鲁肃完全就是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