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半吊钱娘子-第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远山听到儿子被称为王将军,也是笑了,看福伯忙的脚不沾地的样子,忙帮忙一起招呼那些护送的亲兵们,亲兵们知道这是王瑞的爹,连连抱拳行礼示意。

    李如月听到锦文对王远山的称呼,惊讶了一下,前厅人多口杂,也不适合问询,默默跟着锦文到后院去了。(未完待续。)
………………………………

89章 锦书的亲事

    锦文和李如月到了后院,两人虽说是第一次见面,但是李如月早就听韩锦书说过无数遍了,当初找不到锦文时锦书每每自责,在朔州城里逛,看到这家店说阿文最喜欢他家的衣服,那家吃食阿文最爱吃等等,

    如今一见面,李如月只觉得是见到自己失散多年的妹妹一样,锦文难得有个同辈姐姐,又温柔又关切,也是喜欢。

    聊到朔州城里的种种,两人回忆着,说笑着,想起双方早亡的父母,又都忍不住热泪盈眶,一时两人只觉得说不完的话。

    福伯让人进来禀告说韩锦书让人送信回来,今天宫中先要论功行赏,晚些时候还要赐宴,估计回家很晚了,让锦文管自己吃饭歇息。

    李如月在边上听了,知道是见不到韩锦书了,心里有些失落。

    锦文看她脸上遮都遮不住的失望,知道月表姐是对哥哥有心思了,她今年十七了,也不知她外祖父母有没有给她定亲。说起来自己哥哥的年纪也不小了,要不是父母没了,这几年又是打仗,早就该张罗娶妻啦。如今家中父母没了,也没人帮哥哥相看,这月表姐若是哥哥也喜欢,又还没定亲的话,正是好人选呢。

    没办法,没长辈帮忙,只好自己这个妹妹多花心思了,心里有这想法,锦文下意识的用挑嫂子的眼光看人了。

    李如月敏感的感觉到,锦文忽然不停看着自己,笑道:“文妹妹怎么一直看我?难道我脸上忽然长花啦?”

    “姐姐脸上没长花,只是觉得姐姐越看越好看呢。”锦文咽下了想问有没有定亲的话,自己这未嫁的姑娘可不能莽撞了,又说道,“姐姐,今晚哥哥回家可能晚了,我们也是骨肉至亲,正该聚聚,不如明日,邀姐姐一起家宴吧?”

    “真的吗?好啊,只是不知明日外祖家中是否要用马车……”

    “小姐,今日出门的时候,老太爷还交代说,让您邀表少爷和表小姐到家中做客,接风洗尘呢!”小玉看自家小姐********想着怎么过来,忘了老太爷让她邀请的话,连忙提醒道。

    “对哦,文妹妹,我外祖父今日特地交代我,说你们回京后,一定要到家聚聚,给你们接风洗尘呢。想着我能带话,就不下帖子了。”

    “好啊,那等哥哥回来,我就让他定哦。”

    “对了,让王先生和王小将军一起来啊,将来也是一家人了呢。”李如月取笑的说道,刚刚锦文说起自己失散后的事情,自然也说到了王远山和王瑞,李如月听说一战成名的少年英雄居然是阿文的未婚夫,还刚巧就在韩锦书的账下,直呼太巧。

    锦文在乡下待了这么多年,乡下没有这么严的礼教规矩,听如月取笑,也不恼,只嘻嘻一笑。

    李如月定下了让他们来家做客的日子,想着锦文刚刚到家,路上奔波总是劳累,就先告辞,上锦文好好休息。

    锦文送李如月到了正厅,看她登车离去后才回屋收拾。

    这边韩锦文盘算着韩锦书的亲事,那边庆功宴上,文宗皇帝也正关心这位少年将军的亲事。

    酒过三巡,文宗皇帝慰问了在座将领的征战辛苦后,转向锦书,看他文质彬彬,俊俏模样,问道:“韩锦书,你年纪也不小了,听说还未成亲啊?”

    这话一问,在座的一些大臣都竖起了耳朵。这少年将军不到二十,将阶已经是从三品了,明日封赏,三品官是跑不了了,多少人熬了一辈子连三品的边都摸不到。

    照如今看,肖大将军对他赏识,太子看好他,此次大战的将领们,年纪都比他大,对他连连高升却没不满之意,韩锦书将来必定是大商的一位大将军,若还未娶妻,自己家族有个大将军女婿多好啊!

    韩锦书也是愣神,不知道文宗忽然提起亲事,是闲聊家常,还是有什么用意?他斟酌着回复:“谢圣上关心,末将父亲从小教导,男儿要先国后家,这几年征战,所以还不曾想过亲事。”

    “你今年快十九了吧?说起来年纪早该娶亲了。”文宗居然连人年纪都记住了?

    “是的,过了生辰末将就十九满了。”

    “虽说韩学士教导你要先国后家,但是你为国耽误了亲事,朕心里也不安,不如朕给你做个媒?”文宗玩笑般说道。

    昨晚淑妃与文宗抱怨,他只关心皇子们的亲事,也不多关心一下公主,他们的小公主昌平公主今年都十六了,他这父皇也不上心挑挑驸马。

    淑妃生的一子一女都是文宗疼爱的孩子,小公主昌平更是娇养,原本还说要多留几年,如今淑妃一说,他将朝中的世家子弟们比较盘算起来。

    “圣上,昌平一直说要嫁个英雄,您可得给她好好挑啊!”

    “英雄?镇国将军家三公子文武双全,是个人才!”

    “镇国将军家?圣上,说起少年英雄,明天不是有个更合适的?”

    “谁啊?”

    “韩学士之子,韩锦书啊!圣上若招他做驸马,岂不是皇家礼遇功臣的佳话?”

    “韩锦书?明日朕看看,是不是配得上我们昌平。”

    有了昨晚爱妃的提醒,文宗今日观察下来,对锦书非常满意,谈吐儒雅,学识出色,武艺又受称赞,绝对当得起驸马啊!于是庆功宴上就问了。

    有些聪明的大臣一琢磨,皇帝这是看上这女婿了?得,自己家族肯定没戏了,谁敢和皇家争女婿啊。

    秦昊也猜到文宗的用意,如今自己的皇妹,年纪合适又未嫁的公主,只有淑妃所出的昌平公主了。

    韩锦书一听文宗要做媒,心里咯噔一下,也想到了尚公主的可能,大皇子很可能是自己的杀父仇人,连忙说道:“圣上给做媒,是末将的荣幸。只是当年父母临终前,放心不下幼妹,要末将答应一定为妹妹找个好人家后,才能成亲。”

    “韩学士这是疼女儿不疼儿子啊?”文宗笑道,“朕也是做父母的,说起来我们为人父母的,对儿子总是严厉些,对女儿,想着女儿总要出阁,总是娇养些,是吧?”他环顾着有女儿的几位大臣问道。

    “圣上说的极是!”几位大臣连连附和着。

    “朕的几个女儿,两个大的远嫁了,小的昌平公主,她母妃舍不得她远嫁,朕也一直想着要嫁的近点,这丫头从小淘气,还叫着非英雄不嫁呢!”文宗暗示的说道。(未完待续。)
………………………………

90章 锦书拒婚

    文宗皇帝暗示的说了几句,只要不是傻子,都知道他有意嫁公主吧?又问韩锦书:“你妹妹今年多大啦?可定了人家?”

    王瑞一听问到锦文,紧张了。戏文里的皇帝,没事就爱给人赐婚。都怪韩锦书,刚刚拿阿文做挡箭牌,赐婚这事可别落阿文头上。他心里一紧张,下意识就捏拳头,结果忘了自己正拿着杯子呢!咔哒一声,竟然把酒杯捏碎了。

    文宗问话的用意很清楚了,大家正等着韩锦书回话,没人说话的殿上,王瑞弄的声响就格外刺耳了。

    韩锦书看王瑞还拿着酒杯碎片傻愣着,咳嗽了几声,王瑞才明白过来,连忙请罪道,“我……末将不小心,求圣上赎罪!”

    “无妨无妨,宫里的杯子太薄,抵挡不了你的神力啊!”

    王瑞一打岔,倒是给韩锦书解围了,他正想着这事暂时先过去了。

    “父皇,不管韩姑娘有没有定人家,儿臣看您还是可以先做媒的。韩将军索性先定亲,待令妹出嫁后再成亲,也就不算违背诺言了。”秦显却不肯轻易放过这话题。

    “你这主意倒是讨巧!”

    “大殿下这主意,末将本来还想把心思藏着掖着点,看来一定要说实话了,”韩锦书笑着说道,“圣上,其实除了对父母承诺之外,还有一个原因是,末将从小看家父家母鹣鲽情深,也想有这福气。圣上不如赐个恩典,等末将看上哪家小姐后,圣上给末将赐婚?”

    “哈哈,这倒也是,总要两情相悦才是佳偶。”文宗听到这话,也不好多说了。皇帝赐婚是荣耀,但是韩锦书都说要自己相看中了,再求他赐婚。在庆功宴上,他总不好硬塞个妻子给功臣。

    皇帝的女儿不愁嫁,文宗可不愿落个逼婚的名声。

    秦昊在边上暗暗吐了口气,若父皇当众说招驸马,那今日之事就难了了。

    “韩将军,你不会已经心里有人了吧?”黄勇达在边上起哄道,其他几位将领也跟着起哄灌酒。

    “当兵三年,母猪赛貂蝉!锦书啊,你可不能瞎选啊。”有军中的老哥开玩笑。

    韩锦书连喝了几杯,脸色都有了酒意。

    文宗说:“庆功宴上,光有酒可不尽兴,朕这主人可不能怠慢客人。”

    边上的太监听后,招手示意了一下。

    殿后琴乐齐奏,两队妖娆美丽的少女鱼贯而出,歌舞开始了,意味着谈话总算告一段落。

    歌舞上来后,大家更放松了些,有美人看,总是好事嘛。

    王瑞是第一次参加这种宴席,刚刚还闯了个小祸,现在更紧张了。

    酒不敢多喝,菜不敢多吃,连舞蹈也不敢多看,只觉得浑身不自在。

    再说,对他来说,这歌舞实在看不出好坏,还不如以前,跟阿文在青凤镇街头看的杂耍好玩呢。

    “王瑞!王瑞!”边上的将军狠狠捅了他一下,他才知道自己又走神了,文宗皇帝正问自己话呢。

    “王瑞,觉得这歌舞如何啊?”文宗看他愣着,又问道。

    王瑞想了半天,还是决定实话实说:“圣上,末将是乡下长大的,这歌舞,末将看着……额……还是杂耍好看。”

    “哈哈哈”,王瑞的话,让殿上一片笑声,连韩锦书也笑着摇了摇头,这傻小子,也太实诚了。

    “哈哈!是朕疏忽了,下次,朕请你们看杂耍!”文宗难得听到这么真性情的话,倒是不以为杵。

    大皇子看韩锦书明着拒绝了文宗招婿之意,知道此人已不能收归麾下了,不归自己,那就肯定向着太子了?心头着恼。

    宫中的庆功宴,一直到天擦黑时才散。一群将领们,在肖元帅带领下,告辞离宫了。

    韩锦书慢慢走着,王瑞怕他喝醉了,正跟在边上。

    后面有几个小太监快步走过来,可能赶着办什么差事。

    为这些将军们领路的太监,看了后面那些人一眼,低头继续领路了。

    “哎,黄大哥,你说圣上那意思,是不是想给韩将军做媒啊?”有憋不住的人,看看周围没啥人,问黄勇达。

    “圣上是关心锦书,你个大嗓门,轻点吧。”黄勇达呵斥道。

    “锦书,你干嘛不要啊?”这位还不消停,转头问后面的韩锦书。

    王瑞在边上接了一句:“当然是自己喜欢的好啦!”

    “哈哈,自己喜欢的好?你喜欢谁啊?急着娶媳妇啊?”几位将军取笑起王瑞来,大家一起从朔州过来,都知道王瑞与韩将军的妹妹,肯定是好事将近了。

    王瑞笑了一下,忽然发现后面跟上来的那队小太监,领头一个狠狠瞪了自己一眼。

    这小太监长的好娘们啊!他心里嘀咕着。

    冷不防一声鞭响,那小太监居然抽出一条马鞭,向王瑞打来。

    “哎!你怎么乱打人啊!”王瑞自然不会被这种差劲的身手打到,右手一探一抓,已经把马鞭夺到手上,“你谁啊?在宫里还乱打人?”

    “你!你大胆!”那小太监看马鞭被抢,怒气冲冲的呵斥道。

    众人都听出是女子声音了。王瑞还以为太监变声,问他:“做了太监,原来声音都变娘们啦?”

    “你才太监呢!”那小太监更加气红了脸,右手出拳打来。

    王瑞身子一侧,用马鞭柄部架开了他的拳头,左手就打算将他右手扭到后面。

    “虎子!”韩锦书在边上,刚刚酒意上头,反应有点慢,看王瑞还要动手,连忙把他拉离,嘴里致歉道:“公主殿下,不知者不罪,还请赎罪!”

    “昌平!你怎么会到前殿来?”秦昊走在前头,才赶过来,仔细一看,这小太监正是昌平公主。

    “我告诉你,我父皇就算要我嫁给你,我也不会要你的!”昌平也不离其他人,对着王瑞叫道,“长的黑炭头一样,本公主可看不上你!”

    原来昌平公主听人说父皇和母妃要把她嫁给韩锦书,想溜过来看看这人什么样子。没想到人没到殿门口,就听人说韩锦书婉拒的事,气愤的要来看看。她拒婚可以,别人拒绝她?小公主的自尊心受不了。

    路上刚刚王瑞应别人的话,让昌平公主以为他就是韩锦书了。

    “昌平!你说的什么胡话?”秦昊又呵斥了一声,“你们还不赶紧送公主回宫去?”

    “昌平?你怎么在这?”大皇子也走了过来。

    “哼!你给我等着!”昌平公主白了王瑞一眼,带人走了。(未完待续。)
………………………………

91章 效忠太子否

    王瑞很无辜,自己什么都没干,这公主有病吧?

    其他人看了都是暗自感慨,皇家的公主太尊贵,不是谁都配得上的,可那脾气,也不是谁都消受得起的。

    等大皇子走近前时,昌平公主已经离开了。

    锦书和王瑞出了宫门,与其他人拱手告辞,秦昊亲切的约他们明日过府饮酒,两人答应了,上马往福禄巷家中赶去。

    锦文和王远山已经用过晚饭,看他们回来了,连忙问要不要再上菜,锦书连说不用了,要碗醒酒汤。

    王瑞人还没坐下来的时候,已经滔滔不绝说了皇宫多大,皇帝的衣服,宫里的酒菜等等,议论皇家本是不恭的事,可锦书和锦文看王远山听的津津有味,王瑞说的口若悬河,想想还是不打扰他们的兴致了,没外人听到就好,反正王瑞说的都是赞叹的好话。

    王远山则自豪的看着王瑞,没想到自己儿子还有见到皇帝的一天。

    “不过圣上真的和戏文里一样,喜欢做媒赐婚呢!”王瑞又感慨道,“幸好韩大哥没答应,那个公主好凶。”

    “公主?虎子哥,怎么回事啊?”锦文一听又是赐婚又是公主,急忙问道。

    “别听他吓唬人!”韩锦书在边上说道,“圣上关心我的亲事,我说要等你嫁出去再说呢。不过现在看,等不了多久了啊。”他装出一脸遗憾,眼睛往锦文手里的茶看去。

    锦文一看他那眼神,嗔怪的说:“哥哥,你自己说要醒酒汤的,我才没给你倒茶。”

    “哎!反正是女大不中留,王伯父,看来我这妹妹,心早不在家里了。”

    “呵呵,阿文早就喊我爹了,自然要向着我们啊!”王远山笑眯眯的说。

    “爹,哥哥,我不理你们了!”锦文又气又羞,跺跺脚,把茶放桌上,下去端醒酒汤了,“哥哥喝多了,要多喝几碗醒酒汤。”

    大家看着锦文落荒而逃的样子,更是哈哈大笑。

    文宗皇帝为了体恤将士们的辛苦,将军免三日上朝,士兵免三日操练。所以第二天,韩锦书和王瑞都不需要早起。

    早饭时锦文告诉韩锦书,昨日李家表姐李如月来过,刘老大人还邀他们过府饮酒,接风洗尘。

    韩锦书今日答应太子要去太子府饮酒的,就让福伯让人送帖子到刘家,明日上门拜访。他和王瑞刚想出门去太子府,黄勇达已经找上门来。

    如果说太子对韩锦书是知遇之恩,其他皇子们觉得自己还有拉拢他的希望的话,那黄勇达就是太子的死忠派了。黄勇达今年三十多岁,太子还是幼时他跟在身边当侍卫,后来是侍卫长,再后来北戎战事爆发被太子荐到肖元帅账下。

    肖平收下黄勇达,其实就有向太子示好的意思了。

    黄勇达一进府,就催着韩锦书和王瑞快走,免得太子等急了。韩锦书笑笑,今日过府,也就是自己表忠心的时候了。

    “黄大哥,太子真的是当年那个白大哥吗?那我见到他该叫什么啊?”

    “当然是叫太子殿下啦。”韩锦书在边上插嘴回道。

    “哦,对哦。”王瑞讪讪的憨笑。

    “太子殿下带人亲和,你也不用见外啦。”黄勇达看了韩锦书一眼,对王瑞说道。心里有点摸不准韩锦书这话是不准王瑞和太子亲近?难道他不打算效忠太子吗?只是他与韩锦书看着关系不错,却从未私下深交过,也不好开口直白的问。

    韩锦书自然知道黄勇达这一眼的意思,没有开口,大皇子与自己有杀父之仇,这仇现在不能说,但自己兄妹两人心中都明白,所以绝对不会帮大皇子的,太子是可以帮,但是王瑞这种傻小子,他却是妹妹心中喜欢的人呢,自己这做哥哥的,只好连妹夫一起照顾了。

    三人骑马,很快就到了太子东宫。

    太子早朝后就已经命人等候了,守门侍卫看到黄勇达,都是亲切的叫道“黄老大,你回来啦?”这些侍卫们大部分都是黄勇达一手带出来的,见到他都很亲切。

    “回来了,回来了,你们这帮家伙有没有好好办差啊?”

    “哪敢怠慢差事,大家伙都怕您的拳头呢。”

    “哈哈,好,还怕就好。”黄勇达说笑着,指着韩锦书和王瑞介绍道,“这是韩将军和王将军,以后就不是外人啦。”

    韩锦书拉着王瑞笑着回礼,黄勇达这个介绍,是逼着给他们定性了,自己看上去这么像要跑的人?

    “你们可算来啦。”太子殿下的声音在门内响起,三人连忙想要行礼,被拦住了,“今日就我们四个,不用拘礼,快进来,我可备下不少好久。”秦昊亲切的说着,当先走进客厅。

    每次见到秦昊,韩锦书还是叹服这是个天生的帝王,喜怒不形于色,知人善用,能隐忍又奋发,文宗真是太不识才了。

    “锦书,一晃又是几年没见了。”秦昊坐下后招呼道。

    “是啊,太子殿下安好?”

    “还好,左不过琐事缠身,你如今有什么打算?”秦昊亲切的问道。

    韩锦书却知道,上次太子让人带话想让自己在京任职,如今再问,一是为了确定自己是否为他所用,二是看自己希望做什么了。

    “殿下,末将听殿下的安排。”韩锦书毫不含糊的应道,秦昊是他看好的皇子,也是几位皇子中,他最熟悉的,这个选择,根本不用考虑,“殿下,只是王瑞,末将希望他能待在军里。”

    “哦?”秦昊抬头,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不瞒殿下,末将这么建议是有私心,但殿下也知道,王瑞性子直爽,军中才是适合他的。”

    王瑞一听韩锦书的建议,知道他是一心为了自己好。

    “恩,虎子这性子,是还在军中磨磨的好。”黄勇达也赞成道。

    “孤也是这么想的,王瑞在军中多磨练磨练也好,只是虽然肖元帅的驻军常年在京畿之地,但肖家军是肖将军一手带出来的,王瑞在里面若想长进,也还是要看机会。”

    “太子殿下,其实我就跟着大哥好了。”王瑞听到讨论自己的去留,连忙表态道,这可是阿文交代的,让他跟哥哥待一起互相照应,互相保护。

    “呵呵,你这是赖上你大舅哥啦。”秦昊取笑道,“男儿丈夫,总要有点出息,多长长世面。”(未完待续。)
………………………………

92章 杀父之仇,不共戴天

    秦昊与韩锦书和王瑞闲聊几句,确认了韩锦书的心意后,关切的问道:“我听勇达说起韩学士之死有蹊跷,你心里有什么猜测吗?”

    锦文已经告诉过锦书,在宫中曾经见过怜儿,告诉过太子怀疑自己父亲之死不正常,现在秦昊再问,应该是问自己,对父亲之死怎么看了。

    “殿下,我父亲确实是中毒身亡,母亲也是,而且是死于同一种毒药。”韩锦书郑重说道,心中沉重一时也没有关心措词,只是继续说道,“舍妹告诉过末将,说在宫中曾经见到一个故人,我怀疑那人就是下毒的凶手。当然,幕后指使肯定另有其人。末将只想求殿下一件事,若抓到怜儿,将她交给末将,我要拿她的人头祭拜父母,其余仇人,末将也是不共戴天。”

    “除了韩学士夫妇身上验出的毒,还有什么证据?”

    “家父曾经留下书信,怀疑大皇子私组军队,傅伟贪墨的军资,都是为了供养这支军队。这书信就是藏在舍妹当初的首饰里,父亲病倒时刚好是妹妹生辰,所以那件首饰是作为生辰礼送给妹妹的,我们这么多年也一直未多想。”韩锦书缓缓说道,“末将想大皇子会派人到云州的王家村,也是为了找这东西。但是舍妹当年颠沛流离风餐露宿,首饰也泡过水,末将看到书信时,已经残破不堪,只能依稀辨认出‘大皇子’、‘私组军队’等话,详情殿下还是安排人查探为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