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半吊钱娘子-第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探为好。”

    涉及皇家的事,父亲留下的书信里提了不少东西,锦书早就斟酌再三,没打算让秦昊亲眼看到父亲的遗书。

    “韩学士能确定?殿下可以查查朔州那几年的军备物资情况,朔州军队人数是登记有册的,那几年又没有战事。后来殿下不是发现云州粮库空了的事,末将怀疑也与此有关。”

    云州粮库搬空,当时秦昊一怒之下,将云州太守等相关人等都斩首了,云州这条线,不知道还能查到什么。

    一时几人都有点沉默,王瑞早已经听过大皇子私组军队这事了,可再听一次,还是觉得蛮严重的。

    黄勇达则是吓住了,私组了一支军队,这军队在哪里?有多少人?若是就在京城里……那殿下就算是皇帝驾崩前一刻还是太子,也未必能够登基啊。

    太子秦昊也是吓住了,没想到大皇兄准备了这么久准备的这么周全是,这是防备着父皇不立他为太子的话,他就要带着军队杀下皇位吗?

    “锦书,你说的这事,可非同小可啊!”黄勇达声音干干的。

    “我自然知道这事事关重大,所以今日才跟殿下提起,”韩锦书说道,“这种事只有尽早查证提防,家父已亡,就算当年家父手里有证据,后来家里被伯父带人查翻几次,也早就不在了。”

    “锦书,你觉得我大皇兄私组军队这事,怎么查证为好?”

    “殿下,末将想进兵部。”

    “兵部?”

    “天下兵马变动,总离不了兵部。兵部尚书,是傅家家主,末将觉得,大皇子若是私组军队的话,傅家总不会毫不知情的。”

    “你说的有理。”秦昊思量了一下,韩锦书提的却是是好办法,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而韩锦书的确是好人选,文武双全,为人谨慎,加上有军功在身,谋求个兵部职位并不难,“只是你要是进了兵部,就要受委屈了。”

    “只要大皇子不知末将已经发现家父家母是中毒身亡,那末将就安分的待在兵部的话,还是可行的。”

    “哈哈,那倒是,大皇子还想着要把昌平公主嫁给你呢。”

    “那公主还是算了,那么凶。”王瑞说道。

    “锦书,你若是进了兵部,以后再要回军中可就难了。”秦昊很现实的提醒道,以韩锦书打仗的才华,将来必定是领军一方的大将军,但是进了兵部,以后就只能待在朝中了。

    “殿下,为人子女,若不能为父母报仇,那就是愧为人子。何况,我父亲生前一直希望末将走科举之路。如今末将算是讨个捷径,不用下场科举了。”韩锦书说着,又正色道,“但末将求殿下一事,”他说着站起身郑重一礼,说道,“害死家父家母的真凶,末将希望将来能看到他们付出代价。”

    这就是说,若秦昊登基,希望不要放过淑妃母子了。

    “好,我答应你。韩学士也曾是孤的老师。”秦昊认真的答应道,淑妃母子谋划这么多年,多皇位是势在必得,将来就算自己太子登基,也不会是太平的,韩锦书不想放过淑妃母子,是条件,也是有一次向自己示忠的表示,杀父仇人,不共戴天!

    谈完正事,几人觥筹交错饮起酒来,说着说着就说到了当年的王家村,黄勇达笑着对王瑞道:“真没想到当年那个小姑娘,居然是锦书的妹妹。他这妹妹,可够凶悍的!”

    “说起来,舍妹被迫做了秀女,还要多谢殿下照顾呢。”韩锦书含笑道谢。

    黄勇达还不知锦文做过秀女,听了一遍后大骂余县令混蛋,有机会将来要揍他一顿。

    秦昊对王瑞和韩锦书道:“说起来是孤惭愧了,没有照顾好韩姑娘,让她在东宫受伤了。”

    “殿下说哪里话来,太子妃娘娘要教训舍妹,那我们还有什么说的。”韩锦书客气的说道,但那不满是一点都没掩饰。

    “殿下,太子妃娘娘乱打人可不好,你应该教训她才是……”

    王瑞还想为锦文抱不平,韩锦书喝止道,“虎子,不许对太子妃娘娘不敬!”

    秦昊苦笑着摇了摇头,“太子妃的确有错,她会向韩姑娘致歉的。韩姑娘在东宫时,帮了孤的大忙,孤还没能感谢她呢。将来你们大婚时,孤一定要补个厚礼。”最后一句,他向王瑞说道。

    王瑞大言不惭的说:“殿下,那你赏个什么,要阿文以后没人敢打她好了。”

    “哈哈,你这提议好,孤会好好考虑的。”

    原来李家在太子心里并没太大分量啊!韩锦书心里衡量道,那他有机会可要为阿文出这口气了。

    接下来两日,韩锦书又接连到大皇子府、八皇子府饮酒了,王瑞未被邀请,乐的在家陪锦文。(未完待续。)
………………………………

93章 论功行赏

    三日免朝后,第四日上朝,王瑞因为品阶不到,连站在殿外听政的资格都没有,回到军中报道了。

    下朝后,锦书回来,带回来一个好消息,王瑞被破格提升为四品副将,安排到白虎营中任职。据说是文宗皇帝听说王瑞小名叫虎子,笑着说“虎子,刚好去白虎营这个虎窝去待着”。

    韩锦书做了兵部右侍郎,朝中不少大臣为他惋惜,可惜将来大将军无望了,肖元帅为这还要为他抱不平,被他劝止了。

    朝中一直僵持不下的御林军将军和大内侍卫统领人选,也定了下来,黄勇达做了御林军将军,镇国将军家的公子做了大内侍卫统领。

    这一次,大皇子依然没有占到便宜。因为二皇子和八皇子虽然对太子秦昊不服气,但是却更不想让他占到便宜,一直否决了他提议的人选。

    黄勇达无疑是太子殿下的人,秦昊见好就收,拿下御林军将军这个职位后,大内侍卫统领这块肥肉就丢出来,让他们去抢了。

    大家僵持不下,只好折中选个大家都服气的中立派。镇国将军家,一向是朝中的中立派,至今没见他们和哪位皇子走的近,让镇国将军郑经家的公子郑成宇来做大内侍卫统领,是几位皇子都没意见的。

    北戎之战中,其余将领各有封赏。肖元帅带兵驻守京畿之地,朔州另外派人守卫。

    在朔州冀州之战中,阵亡的官员们被追封,李岳夫妇被追封为忠义将军和将军夫人,可惜李岳夫妇只留下一女,没有儿子可代父承职了,当封赏的旨意到刘家时,李如月跪谢皇恩,想起惨死的爹娘,哭得不能自已。

    虽说李家夫妇都已经过世,但被封赏总是好事,锦文还是一早就到刘家看望李如月。

    她到刘家时,刘家接旨的香案撤下了,李如月伤心过度,正在自己房中歇息。刘夫人看锦文也不是外人,索性直接让人带锦文到如月的闺房,里面正坐着两个姑娘,锦文知道这两个应该是刘家的小姐们了,连忙见礼。

    三人坐下一起劝慰李如月,李如月看到锦文想起姨父姨母也是早亡,拉着锦文说了一声“妹妹和我一样,都是父母亲缘薄的”,接着泪如雨下,其实她心里觉得锦文没了父母,好歹有锦书这个亲哥哥,自己如今寄居外祖家,表姐妹表兄弟虽然亲近,哪比上一母同胞的。

    刘家大小姐劝道:“月表妹不要伤心了,姨父姨母只有你一个女儿,如今更盼望你好的。他们在天有灵,若是看你又这么伤心,肯定也要担心的。”

    锦文也体会她的悲伤,又想起父母过世后,兄妹二人为了逃离伯父伯母的黑手,连父母法事都不能好好做完就仓皇离开了,一直和哥哥商量着要给父母做一场超生道场,却还没做。听到刘家大小姐说的在天有灵,跟李如月说道:“月姐姐,我跟哥哥商量着要为父母做超生道场,如今舅舅舅母也没了,不如我们一起找家寺院,为他们好好做一场法事吧。”

    李如月自然是肯的,刘家两位小姐也没有拦着的理,四人商量着京城哪家寺院有名,听人说哪家高僧佛法高深,又让人请了刘老夫人和刘夫人来参谋。

    李如月到京城时年纪尚小,没有想起为父母做法事的事,长大点后知道外祖家就外祖和舅舅的俸禄,一家又是清贵不善经营,经济上拮据了些,也不好意思让外祖父母和舅舅舅母拿这银子。李家的银子在朔州也没带出来,如今有了圣上的封赏,倒是能好好尽尽心了。

    对文宗皇帝来说,对内的封赏解决了,北戎使团也已经被晾在驿馆好几天,这下马威也给了。所以这日封赏完的早朝后,文宗皇帝终于召见了北戎使团的正副使,收下他们递交的国书。

    北戎正使禀告道:“大商皇帝陛下,我主为了两国睦邻,特地派了我们十公主一起前来,期望能缔结姻亲,世代友好。”

    李丞相接口道:“正使大人,大商多年来一直敦亲睦邻,但你北戎无故犯边,杀我大商百姓,如今这求和的诚意,难道就是让一个公主来和亲吗?”

    李丞相这话也够毒的,意思就是又杀人又放火又抢东西,完事打不过了,回到老巢送个女儿过来,就算完事了?东西要不要赔啊?谁不知道北戎国主生儿子不行,到现在也才两个儿子,女儿都生了二十几个了。

    北戎正使连忙说道:“丞相大人请了,我国十公主,是我主掌上明珠,爱若珍宝,国主让公主来和亲,一是为了两个世代友好,二是为了显示我们国诚意。此外,我国主还愿奉上牛羊各一万头,良马三千匹,珠宝若干,作为公主的嫁妆。”

    嫁妆?

    众位大臣都是人精了,一听这话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北戎国主是为了给自己脸上贴金,不愿意被人说是打败了赔东西,而是嫁女儿给嫁妆。

    皇子们却是又多想了一层,嫁妆?那是不是意味着谁娶了这公主,谁就拿到这些东西呢?

    太子秦昊看了李丞相一眼,李丞相明白过来,立即说道:“北戎国主这是拿我们大商开玩笑吗?所谓议和是议和,和亲是和亲,两个事怎么能混为一谈?”

    北戎正使还是不慌不忙,还是说道:“丞相大人误会了,刚刚我说的是嫁妆,另外我主还准备了同等东西,作为议和之用。”

    也就是说,北戎打算赔牛羊两万头,良马六千匹,珠宝若干若干,一分为二,一份是公主的嫁妆,一份是议和的赔偿?

    “良马才六千匹?北戎打发叫花子啊?”武将列里,有人阴阳怪气的说道,话虽然粗俗,但是意思已经明白无误了。

    北戎使者自然也知道,这些东西大商肯定不会满意的,但所谓漫天要价,坐地还钱,反正大家总是要慢慢磨的,他露出一丝狡猾的笑意,关键是皇子们只要对十公主或者十公主的嫁妆有意,那就可以了。

    韩锦书在边上看着,自然知道北戎这挑拨离间之意,大商皇子们争斗不休的话,对北戎来说就是机会,若是大商再有内乱,那就更佳了。(未完待续。)
………………………………

94章 寺院客房要整修

    朝廷的事,自然有朝廷中的大人们解决。

    锦文回家后,告诉锦书自己到刘家看望李如月,想起为父母做法事的事。

    这种事,锦书自然不会反对。他想起李如月孑然一身寄人篱下,又提醒锦文,银子上要多出些,不要让刘家为难。

    锦文笑着说道:“哥哥真是的,妹妹我又不是这么不懂事的人,你就放心吧。明日我和月姐姐约了先去城外毗卢寺看看哦。”

    “好,那让王瑞陪你们去?”

    “不用啦,虎子哥刚到营里报道,我让他先多待在军营里,先跟里面的人混个脸熟也好。”

    韩锦书摇了摇头,懒得多说了,反正这妹妹对王瑞的在乎和照顾周到,他已经被打击了很多次了,“那我送你们过去?”

    “好啊好啊,麻烦哥哥了。”锦文一听连连点头,眼睛都亮了起来。

    “有什么阴谋?你怎么笑成这样?”

    “没有啦,没有啦。”

    “明日我还有事,送你们过去后要先走,你两个丫鬟都带上吧,”韩锦书到底也是刚进兵部,事情自然也多,“到晚间让虎子来接你们。”

    “恩,好的。”锦文对这安排当然没意见。

    第二天一早,韩锦书护送着锦文坐的马车,先来到讲堂巷刘家,接了李如月和她的丫鬟小玉,因为刘老爷的岳父生辰,李如月也不想让外祖家多麻烦,所以就带了几个婆子,一起出发了。

    马车停在刘家大门,李如月一出门,就看到马车旁牵着马的韩锦书。当年护送自己到京城时,韩家表哥也才十六岁,多少男子十六岁时还像个孩子呢,可表哥带着他躲开北戎人,一路食宿安排周到细致,体谅她父母初逝,一路嘘寒问暖关心备至,那时表哥在她眼里,是天神一般的英雄。如今表哥都十九多啦,不止是自己觉得他是英雄,是整个大商人都知道他是一个少年将军是一个英雄呢,而且也更好看了。

    李如月有点羞红了脸,轻轻叫了一声“表哥”,就走到马车边。

    锦文从马车里探出头,看到这情形,笑道:“月姐姐,快点上来,哥哥送我们去毗卢寺呢。”

    “那真是麻烦表哥了。”李如月又是一礼。

    “表妹客气了。”韩锦书含笑回礼,李如月还是如当初那样,有些腼腆有些羞涩,印象里好像一直是小尾巴一样,这小尾巴和锦文不一样,阿文小时候自己要是不理他,就敢扑上来闹。李如月从来不这样,只是静静的站在边上,看着,听着,自己要是理她她会笑着招呼,自己若是没理她,她就静静站着,“表妹还和小时候一样,不过,长大了,好看了。”

    李如月一听这夸奖,更是羞红了脸,不知该怎么回话了。

    “哥哥,你军营里待久了,怎么跟兵油子一样。”锦文嗔怪的说了一句,拉着李如月说,“月姐姐,快上来。”

    李如月答应了锦文一声,上了马车,脸上的笑容一层层泛开,他说我好看呢。锦文看着,心里暗笑,看来很有戏啊,幸好自己把虎子哥挡开,让哥哥和表姐多见几次面,表姐太害羞了,也不知哥哥知不知道她的心意啊。

    韩锦书被锦文一说,才惊觉自己孟浪了,连忙老实的护着马车走。

    毗卢寺是距离京城最近的一座大寺庙,在京城南郊的南山上,从京城坐马车过去,一个时辰就可到了。

    锦文一行人吃好早饭出来,到毗卢寺时,刚好太阳也不大。锦书送两人入内求见毗卢寺方丈,被告知方丈正在会客,还要稍候。锦文和李如月就让韩锦书先忙正事去,锦书想想在寺内也没什么事,叮嘱两人的丫鬟好好照顾,又叮嘱她们等王瑞来接回家,才走了。

    锦文和李如月等了约莫半个来时辰,才等到了方丈。这毗卢寺的方丈长相跟她们想象的不一样,很壮实,浓眉大眼的,锦文觉得王远山要是装扮成方丈应该就是这样的。

    那方丈走进来,合掌行礼道:“劳两位女施主久候,贫僧念方有礼了。”

    “大师有礼了!”锦文和李如月连忙起身还礼,锦文又说道,“我们久慕毗卢寺高僧雅地,今日有幸得见大师。”

    一寺方丈,自然是有一定地位的,尤其是京城这种地方大寺庙,背后都是会有大恩主的,比如毗卢寺,据说傅家老夫人最信奉,年年都要来烧香上供。

    原本听说是傅家,锦文是有点忌讳的,但是刘家老夫人和刘夫人都说毗卢寺当年的方丈佛法高深,深受推崇,如今继任的方丈虽然没有那么有名,但好歹名声还在,而且有不少人在此祈祷后心愿得成,所以香火还是很旺盛的,再说先来看看,若觉得不好还可以到其他寺庙看看,权当散心了。

    锦文觉得有礼,所以才过来的,如今一见这方丈,只觉得这毗卢寺真是特别啊。

    方丈大师自然也不会和两个小姑娘坐谈什么佛法,只是因为韩将军是朝中新贵,李家又是作为功臣被封赏过,出家人只是出家还是在红尘的,自然要接待一下。

    李如月想着自己年纪大点,便开口问道:“大师,我们父母亡故后,为人子女一直未尽心意,实在有违孝道,所以想今年给父母做场法事,不知大师觉得可妥?”

    “做法事?”

    “是的,我们想做七七四十九日法事。”

    “七七四十九日啊,”方丈大师沉吟着说道,“那两位女施主早出晚归,很是辛苦啊。”

    “大师,寺内不是有客房的吗?”锦文奇怪的问道。

    “不瞒两位女施主,敝寺的客房,前段时间有香客住宿时,发现有蛇。说起来敝寺的客房也是年久,有些失修了,所以打算选个吉日要整修一下客房,到时女施主只怕不能住宿呢。”

    啊?要整修了?锦文和李如月相视着,一时也没辙,不知该直接告辞还是问问什么时候整修好啊。

    方丈大师看她们的表情,知道她们的为难,又说道:“两位女施主既然来了,先在敝寺盘恒半日,看看风景,若做法事,不如到洪因寺,那边距离京城也近。”

    “如此多谢大师了。”锦文和李如月道谢,念方方丈也就告退了,让人为她们安排斋饭等等。(未完待续。)
………………………………

95章 做个法事很难?

    锦文和李如月吃完斋饭,又在寺院里转了转。

    这毗卢寺里的僧众不像锦文以前跟母亲去过的寺庙里,还有小沙弥或者年长的知客僧引路,这里的僧众都是挺年轻壮实的,让两个年轻姑娘也不好意思乱逛,吃完斋饭在寺庙前院看了一下,本来还想去寺庙后山看看风景,只是寺门被锁了,两人总不能让人专门为自己开门,只好又逛了回来。

    锦文想起在王家村时,普济寺那边的庙会,跟李如月说起当时庙会的热闹来。

    李如月说京城里就有庙会,下次可以一起去逛逛。

    转悠半日消食,还好王瑞没等到太阳下山就来接了,不然两人都不知要如何打发时间才好。

    王瑞是营中做完晚课,衣服都没换,就跑来接人了,一路上看到马车旁有个军爷,其他路人都不敢抢路了,倒是比来时快了很多。

    毗卢寺不行,念方方丈推荐的洪因寺,锦文和李如月都觉得还想再看一下,约好明日上午早点出门,先去北郊的报恩寺去,再去洪因寺。

    锦文本来想邀李如月在家里一起吃晚饭,李如月虽然很想再见韩锦书一面,但想着王家父子到底是外人,自己又出来一天了,还是告辞先回刘府去了。

    晚上韩锦书回家,锦文告诉他今日在毗卢寺,抱怨毗卢寺这么大的寺院,居然客房要一起整修,不知道分着一个院子一个院子来吗。

    王远山笑道:“你这又是孩子气的话了,人家寺庙又不是生意人,干嘛怕一下整修吓跑香客啊。”

    锦文想想也是,自己也笑了起来。

    第二日还是韩锦书送他们到报恩寺,路上李如月对韩锦书没有昨日的拘谨了,三人隔着马车聊天,李如月说:“昨天我舅母说,现在京城外几个大寺庙,京里好几家人家想做法事,都被拒了,报恩寺那边我舅母说也拒了上月周侯爷家的老夫人,不过可能方丈不好让周侯爷面子太难看,给念了三天经,又送了老妇人一尊亲自开光的观音像。”

    “那你们今日还要去报恩寺?要不直接去洪因寺?”韩锦书问道。洪因寺和毗卢寺同在南山,毗卢寺在南山的南麓山顶,洪因寺在南山的北麓山脚,回到城里都一个来时辰的路程,报恩寺就比较远了。

    “哥哥,既然要做法事,总是要选高僧吧。报恩寺听说也是精研佛法的,洪因寺到底寂寂无名了些。”刘夫人和刘老夫人都说高僧法力高强,超度当然要法力高强的人来啊。

    韩锦书觉得跟妹妹讨论这个,就是自己白费力,女孩子执拗起来,根本不听劝。何况阿文和月表妹都觉得自己未能为父母尽孝,心中内疚,更是想要选好的,就像要把最好的东西给最喜欢的人一样。

    上过沙场的人,对这种鬼神敬畏就少了,但是让妹妹们散散心也好,他索性也不争论了,尽责的把人送到报恩寺,与昨日一样,又赶回部里办差了。

    锦文和李如月到了报恩寺,寺里知客僧迎客招待,告诉他们本寺方丈正在闭关,不能接见。两人都有点失望了。

    两人也不在报恩寺多待,想着赶着去洪因寺吧,报恩寺在城北,洪因寺在城南,距离可不近。两人坐上马车,下人簇拥着马车慢慢往前走,又走了一个多时辰,才赶到洪因寺。

    在洪因寺,倒是很顺利,见到了主持方丈,约定了四月初六开始做法事,吃好午饭就到寺院客房中歇息了一下,等着王瑞来接他们回家。

    洪因寺不是京城名刹,规模和其他几个大寺不能比,但是这次还算她们赶巧了,刚好4月这日子空着。

    “阿文,我们还是挺走运的啊。要不是其他人生辰犯冲,这四月可订不到了。”

    “是啊,没想到洪因寺这里,人这么多。”

    “能不多嘛,其他几个大寺这几年都不太接法事,大家都到洪因寺来了。”边上一个伺候的婆子,听两个小姐谈论,忍不住插嘴道。

    锦文一看,是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