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半吊钱娘子-第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啊,没想到洪因寺这里,人这么多。”
“能不多嘛,其他几个大寺这几年都不太接法事,大家都到洪因寺来了。”边上一个伺候的婆子,听两个小姐谈论,忍不住插嘴道。
锦文一看,是跟着李如月出门的刘家的下人,反正闲着也闲着,就问这婆子道:“这位妈妈,为什么其他几个大寺都不接法事了啊?”
“表小姐客气了,您叫我洪婆子就好。回表小姐的话,其他几个大寺也不是不接,就是接的少了,听说十次里也就接个两三次。这几年京城里,就数这洪因寺香火越来越旺盛。”
“佛门众生平等,难道他们还挑人吗?”锦文好奇了。
“也不是挑人,那些做法事的,当然有高门大户,可也有小门小户的。听说佛家就讲究个缘分,前年有京城远郊的人家来做法事,听说连供奉都不要呢。”那婆子感慨的说道,“像报恩寺,几年前有户人家从京城北面的邙县来寄存灵柩,寺里的师傅们都接了。”
“邙县?那不是离京城也快几百里远了吧?”
“是啊,听说是要运回北方,路过京城,实在是没钱了。也是,那次刚巧我当家的在城外,运灵柩前前后后据说都要几百人了,路上的嚼用就不少钱啊。那人倒是子孙兴盛,也算有福了。”洪婆子感慨着,“不过这种佛缘可不多,一年也就两三次。”
锦文和李如月听着闲话,有人禀告说王瑞来了,连忙收拾了出来。
出了洪因寺,锦文与知客僧行礼告辞,忽然心中一动,觉得有点不对劲,再看看这边的知客僧慈眉善目,让人叫洪婆子过来,问道:“洪妈妈,昨日你有没有跟着我们去毗卢寺啊?”
“跟着了,老奴昨天也是跟着两位小姐到毗卢寺的呢。”洪婆子回到。
“洪妈妈,毗卢寺那边的方丈大师,就是念方大师,他看上去年纪也不大,比洪因寺这边的知客僧师傅还年轻点呢。”
洪婆子看了锦文一眼,小姑娘就是不懂事,哪有背后议论大师们年纪的,嘴上还是回道:“表小姐说的是,念方大师是十来年前到毗卢寺的,听说当时与毗卢寺的方丈智光大师说法,智光大师觉得他佛法高深,自叹不如,自动让贤出去云游苦修了。这些高僧们做事,有时也是随性随缘的很。”
“是这样啊?”锦文点头,又问道,“报恩寺的方丈可惜今天没缘见到,不知道他年纪多大啦?”
“报恩寺的方丈大师,今年快七十多了吧,这几年出来的少了,也就是逢盛典出来主持一下。我们老夫人佛缘深厚,去年观音诞的时候,倒是有幸见过他呢。”(未完待续。)
………………………………
97章 寺庙可藏兵?
锦文和洪婆子正说着,王瑞跑了上来:“阿文,路边有个老和尚倒在路边。”
锦文和李如月听说是个老和尚,走了下来,王瑞连忙紧紧跟在锦文后面,阿文就是在京城受的伤,他可不能大意了。
老和尚倒在路边,神智还是清醒的,两个仆人上前扶她做起来,给他喝了点水。
老和尚精神好了点:“阿弥陀佛,多谢几位施主。贫僧是出来云游的挂单和尚,不知几位是否方便送我到寺院,要能挂单住宿的。”
“师傅,看你走的这条路,应该就是报恩寺方向,你有没有去过那边啊?”锦文看这条路,就是他们从报恩寺走到洪因寺的官道。
“贫僧就是从报恩寺过来的,他们说不方便招待云游僧人,让我往别处去。贫僧路上染了风寒,本想今晚在报恩寺歇几天。”老和尚叹口气,“没想到报恩寺不收,正打算去毗卢寺呢。报恩寺多年前贫僧倒住宿过,如今怎么不留云游僧人了。”老和尚连连叹气。
王瑞说道:“大师,这里走到毗卢寺也有点路,不如这样,我让人送您去吧?”再左右看看,这和尚都走不动了,让人背有点慢啊。
锦文想了想,这和尚年纪已约莫六十来岁,又是出家人,倒是不用忌讳太多,就跟李如月说:“月姐姐,我们到那边的树林外面歇息一下,先让大师坐我们的马车去毗卢寺吧。”
李如月对这种好事自然答应。
两个丫鬟上车,先把她们两人的东西搬下来,让一个下人跟着,让车夫将老和尚送过去,锦文拉着王瑞说了两句,王瑞又吩咐道:“你们两人先送大师到毗卢寺,若毗卢寺也不方便住宿,就送大师到洪因寺去。若洪因寺还不方便,就带大师回来,城里的报国寺总有收留的。”
老和尚连连道谢。
锦文、李如月和王瑞三人到树林边,找了块树荫,下人们铺上油布,三人就坐下来歇息。
“阿文,京城的寺庙怎么这么大气派啊,收留个云游和尚住几天都不行。”王瑞觉得还是自己家乡那些小庙好,庙里有和尚的,只要还有地方,借宿一晚可以。庙里没和尚的,不管你是和尚道士还是路人,自己找地方窝两晚都行。京城这么大寺庙,居然让一个生病的老和尚换别的地方去,你哪怕留人家歇一晚也行啊。
“十里不同乡,百里不同俗,可能京城这边,为了京畿安全,管的严吧。”锦文说着,又问洪婆子,“洪妈妈,是不是京城的寺庙不能随意留外人啊?”
“表小姐,这倒没听说过,出家人慈悲为怀,总是与人方便的多啊。”洪婆子从来没注意过,但也没听说云游和尚找不到地方住的,京城这么多寺庙呢,大大小小总不下十来处,“像报恩寺、毗卢寺这样的大寺庙,里面和尚都快有一两万了吧,老奴听说报恩寺里客房就有百来斤间呢,可能近日礼佛的人多吧。”
洪婆子也是信佛拜佛的人,自然不会对和尚不满,猜测是客房满了。
锦文听到大寺庙有一两万和尚,脑中闪过毗卢寺中所见到的那些总觉得和出家人气息不搭的和尚,闪过了哥哥说大皇子私组军队的事,若是京城郊外的大寺庙里的和尚都是兵,那不就要十多万人了吗?
这时,派去送人的马车回来了,那个老和尚送到洪因寺才算找到宿处。
锦文越想越觉得自己的猜测有可能成真,急急忙忙坐上马车,看的李如月和王瑞一阵心惊,连叫她慢些。
“虎子哥,我想到家里还有些事,你今晚不回营吧?”锦文上了马车后,连忙问王瑞道。
“恩,今晚我住家里。阿文,到底什么事啊?你急成这样。”
“我刚刚想起,晚上想给你们煲汤,那些要用的菜都没泡上呢。”锦文稳住心神,随便找了个借口。
李如月听了,以为锦文是心疼王瑞,取笑她:“阿文妹妹长大了,就是不一样,这还没过门呢,就心疼起人来啦!”
锦文听了才知道自己刚刚找的借口太烂了,羞红了脸,不依的扑到李如月身上呵痒。
“咦?他怎么在这?”马车外面,王瑞听了车子里两人的话,正傻笑着合不拢嘴,眼光一扫,却看到城门边的人很眼熟,而且那人看到他的视线,还略侧了侧身子,好像是想避开他。
“虎子哥,你看到谁啦?”王瑞的嘟囔声音并不低,锦文一下就听到了,停下玩闹问他。
“我刚刚好像看到文海了,一眨眼不见了,也可能我看错了。”王瑞回道。
“听说北戎使团的人,京城易装出来逛街呢。”李如月虽然不怎么出门,但是刘家刘大人等人回家,经常会说些京城里的新闻,像北戎使团这种异族人,自然是最受关注的,“我外祖父说,北戎人这种蛮人,肯定没见识过京城繁华。现在到了我们都城,肯定被繁华迷了眼啦。”
“我也听说过,还听说他们跟人差点打架。”王瑞在军营里,闲话也听到不少。
北戎使团来京后没被世宗立即传见,上交国书后又被晾着,老待在驿馆里也是闷气。
“虎子哥,那个文海,你经常见到啊?”锦文想起入城前那天文海的话,王瑞是他的杀父仇人,应该更仇恨刻骨吧。
“我不是待军营就是待家里,怎么碰得到他啊?回家路上倒是遇到过两次,不过没打过招呼,大哥让我少理他。”王瑞跟着锦文,早就对韩锦书叫上哥了。
为这王瑞和锦书可没少被人取笑,尤其是王瑞,军营里别人连你大舅哥都说上了,说起来这种是对女子名节有碍,但是认识的人都知道锦文落难住在王瑞家中的事,连太子殿下都说这两人是“天生一对,就等吉日”了。
锦文听到王瑞没和文海打过交道,觉得放心了,一行人被锦文催的急急进城,送李如月回家后,锦文又催着王瑞去把韩锦书叫回家来,又不具体说什么事。
王瑞还以为锦文有什么急事,骑马一路到兵部,拉着锦书就回家来了。(未完待续。)
………………………………
98章 爹,我要成亲
锦书以为家中出了什么急事,问王瑞又说不清楚,一路上就跟着王瑞一路催马奔回家。
锦文一看到他进来,连忙拉着锦书和王瑞到内室,让人下去后,兴奋的声音都有点发颤了,低声说道:“哥哥,虎子哥,我猜到大皇子把军队藏哪了。”
锦书眼睛一亮,看着锦文等她说下去。
“寺庙,哥哥,你想毗卢寺、报恩寺这种大寺庙,听说一个庙里和尚就要上万人。而且那个毗卢寺里的僧人,你昨日见过的,感觉一点也不像无欲无求的出家人,还有还有,我和月姐姐在里面走的时候,连个小沙弥都没见到,都是很壮实的和尚哦。对了,还有那个方丈,就是法号念方的,我觉得他也不像高僧的样子。”锦文越说越肯定,“还有报恩寺,连云游僧人都不接待呢。”
锦书听锦文说的有点道理,只是还有疑问:“像毗卢寺、报恩寺这种大寺庙,香火必然旺盛,怎么瞒过香客的眼睛?”
“穿上僧衣,香客们自然以为他们是僧人啦。”
“那练兵呢?上万人的军队,不练兵怎么行?”锦书又问道。
锦文没想过练兵这事,猜测着说道:“可是他们可以分开来练啊,几百个人一起练?”
“阿文说的对,要是这些兵部打算排军阵的话,只要每天强身健体就行了啊。”王瑞觉得锦文说的有道理,帮着说道。
锦书实在很想翻个白眼,开口就是阿文说的对,这种大事,好歹要慎重吧,不过王瑞提的倒也有道理,军队作战,要么排兵布阵整体厉害,要么单个士兵战力强。大皇子若是真陈兵京都城外的话,他肯定没打算来个军队对战,只要攻入城内就行,但问题是单个士兵的话,人数就不能比京城守军人数少太多。
“对啊,对啊,就像你们两个在家的时候,不就自己练练武嘛!”锦文接着说道,“我还问过洪妈妈,就是跟着月姐姐出来的刘家的下人,她在京城住了很久了。她说像毗卢寺原来的老方丈,是因为觉得自己不如念方大师佛法高深,可我记得听刘老夫人说,念方大师都不怎么公开说法了。还有寄存灵柩也很奇怪,什么邙县那边要扶灵返乡,接到到报恩寺就没钱走,把灵柩寄存在寺里了,是几百人送灵哦。也许送的是给寺里的财物,要掩人耳目呢。”
“你这猜测也有道理,我让人再打听一下。”锦书虽然有质疑,但是绝对锦文说寺庙藏兵,也是完全可能的,京郊四五个大寺庙,若是每个庙里藏个两万,那就等于有十万军队虎视京城。这可不是小事啊,“我先去禀告太子殿下,让他也注意一下此事,若有可能再试探一下毗卢寺的方丈。”
“我们4月就要在洪因寺做法事了,不然到时我多去转转吧?也许有发现呢。”
“胡闹!在事情没搞清楚之前,洪因寺的法事,要不先取消?”
“那怎么行?日子都定了,再说忽然取消还引人怀疑。”锦文分析道,“没有缘故,先是急着找寺庙做法事,如今定好了忽然又取消,太引人瞩目了。还不如法事照做,我保证做法事的那几天里,就待在洪因寺里。”
“万一有事,洪因寺离毗卢寺太近了。”
“那哥哥到时派些人保护我好了。”锦文笑着说道。
锦书知道这妹妹自来固执,认准的事不会轻易退让的,想着如今才三月,日子还不紧,也不急着说服她,先出门到东宫求见太子去了。
王瑞自从做了白虎营副将,基本上天天在军营里,难得能在家待个半天,锦文开心的想下厨去做几个菜,王瑞把刚刚锦书和锦文的话都想了一遍,跑厨房跟锦文说:“阿文,等四月初六,我向主将请假,到洪因寺陪着你哦。”
“不要,你才刚到军营里呢。”锦文打发厨娘帮忙洗菜,自己掌勺炒菜。
王瑞也不管她拒绝,吸了吸鼻子连说好香,好久没吃阿文做的菜了,厨娘在边上凑趣说“新姑爷是嫌弃我的手艺了”。
一声姑爷,让王瑞动起心思来,跑前厅等王远山。
自从在韩家住下后,王远山除了和福伯说说话,没别的人好聊天的。他嫌待家里闷气,经常到外面走走,有时在茶楼听听说,在街边的小酒馆听人吹牛,回家来还告诉他们市井传闻,倒是家里新闻最多的一个。
王瑞急的厅里坐不住,走到大门口,又走到门外,又走到福禄巷的巷子口,终于看到王远山慢慢悠悠的回来了,连忙拖着他往家里走。
一到家里的大厅,王瑞也不等王远山坐下,就说道:“爹,我要和阿文成亲!”
王远山被一路拖着还以为家里有急事,听他说这个,“你个傻小子,吓死老子了!还以为家里出事了!你想成亲,这又不是你想的事,你倒是去问问阿文,还有锦书啊。”
王远山对于儿子娶阿文,当然是千肯万肯的,可是进了京,看王瑞和锦文都没提,锦书更是一个字都没说。
锦书那官,做的可比虎子大,要是他看不上虎子怎么办?他心里有这嘀咕,就是不好跟王瑞说,今天听到这傻小子忽然开口了,他自然是想他们快点成亲,可想着两人连定亲都没定,自己父子两个还借着韩府住呢,这亲可怎么成啊?
王瑞没王远山想的那么多,他只是听到厨娘说姑爷,想着快点把阿文娶进门,做名副其实的姑爷才好,“爹,那等大哥回来,你就提亲哦。”
“今天提太急了吧?再说阿文现在张罗着给你韩家伯父伯母做法事的事,这当口提亲,不合适吧?”
“先提亲,好选日子啊。”王瑞这性子也不算急躁,但一想到两人若是成亲了,他就能寸步不离的守着阿文,也不用担心她遇到危险啦。
“知道了,知道了,今天他回来我就提。”王远山看儿子那副急样,没办法了。
等锦文端着菜上来,就看到王远山和王瑞伸长脖子的盯着大门口,连吃饭都没心思了。(未完待续。)
………………………………
99章 洪因寺法事照旧
大皇子府里,入夜的时候,有人来到皇子府门前,出示令牌后,被带入议事厅,大皇子正在厅里,还有一人背对他站着。
这人不敢多问,看来人没有避让的意思,料来无妨,向大皇子禀告:“爷,她们今日也去报恩寺了,最后定了洪因寺做法事,四月初六开始,应该没发现异常。”
“好端端的忽然要做法事,还转了几个地方,你们要小心,派人继续盯着。”秦显吩咐道,“若没其他的事,你早点回去,有事让人来报我!一切要小心,尤其要防着韩锦书!”
来人应了一声,退下了。
“大皇子殿下,你光这么干等可不行啊!”一个文质彬彬的声音响起,背对门口的人转过身来,居然是北戎使团中的文海,还穿着大商服饰。
韩锦书赶到东宫时,遇到李侍郎刚刚离开。两人点头示意,也未做交谈。韩锦书入内,将寺庙可疑之处告诉了秦昊,秦昊越听越觉得有可能,待听完后立即说安排人去查探。
事情谈完,本要安排酒菜,锦书推辞了,还是回家吃饭去。接下来,就等着太子爷命人查访后回信了。
若证实是真的,那阿文见微知著,两次寺庙之行,就发现如此隐秘之事,真是太能干了。
在太子面前,她并未说是锦文发现的,只说自己和王瑞两天寺庙之行所见,女子可聪慧可知书,但若是太聪慧,就不是好事了。不过王瑞应该不会介意妻子比自己聪明的。
一路想着,回到家里,福伯说王先生他们正等少爷回家呢。
一走到厅里,两双大眼就瞪了过来,王瑞热情的奔过来:“大哥,你怎么才回来?真是辛苦了,快点等你吃饭呢!”说着塞了双筷子到他手里,往他碗里开始夹菜。
平时王瑞对自己没这么恭敬热情啊!锦书眯了眯眼睛,肯定有鬼。
锦文也觉得今晚王瑞怪怪的,问他还不说。
一顿饭,就在王瑞异常的热情中过去了。
平时吃好饭,大家总会聊几句,锦文让丫鬟收拾碗筷,自己照例下去亲手泡茶去。
“那个,锦书啊,说起来惭愧,可是虎子催我说,”王远山在儿子的瞪视下开口,半天没说正题。
“爹,你说什么乱七八糟的。大哥,我想和锦文成亲。”王瑞受不了,自己开口。
“成亲?”你们还没定亲吧?媒人呢?白天还在猜大皇子军队藏哪里的事,自己出门一趟回来,开口就成亲,这也太快了吧?
“是啊,我一定会对阿文好的。我是想要是早点成亲,我就能天天守着她了。”
天天守着?这话没志气的,连王远山都不忍直视。
锦文刚好送茶过来,听到这话,又甜蜜又害羞,还好丫鬟和几个仆妇都不在,没别人听到,不然传出去,虎子哥要被人笑话了。
“锦书,说起来是我家虎子高攀了。阿文虽说只有你这个哥哥,可她还是官家小姐,只是他们两个处出来的情分,就算你看不上……”王远山看韩锦书不说话,以为他看不上,换自己也不愿意啊。
“王伯父,虎子,我不是这意思。不瞒你们说,我这做哥哥的对阿文有愧,没照顾好她,原本想多留她家里住些时候。再说虎子也刚任职。”向太子示忠时,他想过让王瑞到军中任职,再离京远些,带上锦文,两人远离夺嫡风险。若太子万一失败了,也不会波及他们。如今文宗金口一开,王瑞到京都四营的白虎营了,自己的打算不提也罢。
“我本来打算是今年让他们定亲,明年就在这福禄巷买个宅子,做他们的新房,然后再成亲。”
“京城买宅子?”王远山和王瑞都是不多想的人,韩锦书一说,才想起来新房的事。王瑞不知道,王远山可知道京城居不易,这种宅院,就王瑞那点俸禄得存几年啊?“锦书,这京城的房子,虎子买不起啊。”
“王伯父,不用你们买,是我买了送给阿文做嫁妆。所以想明年。”
“哥,我不要!你还是把钱存着娶嫂子吧。”锦文自然知道锦书现在的家底,“我和虎子哥可以租个附近的宅子啊。”
“不行!”王瑞反应过来,“阿文,我没想到房子的事。你等我存钱,我们先买个小点的宅子。”
“好了,就这么定了!宅子我已经在看了,你们两别操心了。”韩锦书拍板,“王伯父,今年年底给他们定情,明年上半年成亲,日子先选起来,您看行不行?”
“行!”王远山下意识回答,回完才觉得不对,成亲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可自己家这个,好像没自己什么事啊?王远山没找到为人父母的权威感,略有点失落。而且这事怎么总有点别扭感啊?
过了两天他才回过味来,韩锦书给锦文的嫁妆,做他们成亲的宅子,那自己家什么都不用出?这不是招赘啦?不过他都说行了,也知道锦书不是招赘的意思,跟王瑞说,那傻小子压根没当回事,也就这么过去了。
韩锦书和王远山拍板后,转头对王瑞说:“成亲前你离阿文远点,要是我父亲还在,成亲前你都别想见人了。”
“哥哥~”王瑞还没说话,锦文已经不依了。
“算了,我天天忙衙门的事,管不到家里。”韩锦书悻悻然,下次训王瑞,得避开妹妹!
“哥哥,你去东宫的事如何啦?”
“太子殿下会再安排人查探的,你就不要问了。爹娘在天有灵,也不会乐意你犯险。所以法事的事,依我看要不换时间,要不换地方吧。”
“不要,哥哥,这次能发现寺庙有问题,肯定是父亲母亲保佑。我们还是去洪因寺做法事,不要打草惊蛇。”只要能为父母报仇,能打击敌人,自己冒点险也值得,何况这也没什么危险的。
锦书看锦文一脸倔强,知道劝不住了,只好默认答应。他拉了王瑞去书房,商量如何保护。
王远山不知道这事,也不管孩子们的事,就盘算着京城不知道哪个算命先生厉害,得去挑两个吉日,还有聘礼也得看看了。(未完待续。)
………………………………
100章 昌平公主
在锦文的坚持下,洪因寺的法事还是定下来了。只是这到底有风险,锦文考虑再三,想着怎么把李如月撇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