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神启者说-第1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秦轲也是无奈,也没得什么可说的,何况蔡琰也确实是个好帮手。
这个柱国家的千金大小姐,虽然并没有亲自上山采过药材,但胜在天资聪慧,一学就会,加上她在家无聊时候看过的医书,到了后面她还帮着许多人辨别药材,像模像样的。
“呐,看见没有,这就是黄荆,一片叶子开五叉,就像是人的手掌一样,边缘呢,还有些锯齿,清热解毒是不错的。”
蔡琰说完,她身旁围拢过来的几人纷纷恍然,“这草我老家漫山遍野都是,居然还能入药?这下可好了,弟兄们敷上止血的草药,再喝一碗这黄荆水美美地睡上一觉,明天就又能壮得跟头牛似的了。”
蔡琰笑眯眯地道:“嗯嗯,那……还有谁要问问题?”
“我我我!蔡姑娘,你看看这是不是将军说的‘三七’?”
蔡琰看了一眼,点了点头,不过转而笑了,道:“三七是三七啦,不过你这是叶子,三七有用的是根,你得把它的根挖出来才行。”
“唔……原来如此。”
众人一开始知道她是个姑娘家的时候也有些吃惊,不过慢慢地,大家都挺喜欢这个整天笑眯眯,眼神清澈的美丽姑娘,有几个年纪和秦轲相仿的年轻军士看到了蔡琰洗干净的脸颊之后,更是与她一对眼就憋红了脖子。
不过很快他们都能看出秦轲和蔡琰的亲密,所以也没人敢做出什么“惊世骇俗”的举动。
只不过他们心里依然存着疑虑:秦轲明明是公输家那位尊贵家主的夫君,怎么这会儿又跟另外一个姑娘参杂不清了?
还是说……这是公输胤雪默许的随军丫鬟?
这大概是唯一可以用来解释的理由,虽然听起来荒谬得很。
夜里的时候,营帐虽然已经支了起来,但也因为这一次是急行军,没有带太多辎重,所以有很多人没有帐篷睡。
他们在地上用茅草和兽皮垫上一层,做成简易的床铺,彼此紧靠着睡觉。
而秦轲作为“将军”,自然是有资格进帐篷里睡觉的,虽说他看着那些睡在野外的士卒们心中有些不忍,可他的帐篷其实也只是急行军用的小帐篷,就算让给他们,也装不下多少人,所以他倒不必做那一套“爱兵如子,与兵卒同吃同睡”的样子。
不过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所有人似乎都忘记了给蔡琰准备一只帐篷,或者说,他们根本就没有把蔡琰当成一个独立的人看待,而是将她认作秦轲的“女眷”,与秦轲同睡一个帐篷自然无可厚非。
“我……去找他们再要一顶帐篷……不然我去和阿布挤一挤也行。”秦轲站在蔡琰身后,踟蹰着开口道。
“算啦。”蔡琰神情平淡,伸手在篝火上缓缓地烤着,温暖的火焰让她的手心手背都暖和了起来,“你和阿布能挤得下一个帐篷?我猜你最后肯定还是睡在外面将就着……其实你不用多想,你难道忘了当初我们离开定安的时候,在板车上,你、老高、阿布,我们四个人呢,不也常常挤在一块儿。”
蔡琰已经脱下甲胄,露出里面素净的衣裙,月光下能清晰地看到她衣裙里闪着异彩的金丝内甲,她伸了个懒腰:“一起睡吧。”
秦轲发了一会儿愣,终于点了点头,到底现今不比往常,这军中可都是血气方刚的汉子,蔡琰还是留在他身边最为妥当。
天知道那些成日里在军中操练的汉子们都是怎样的野兽心思,白天的时候看到蔡琰的背影都一个个目光发直,脸红脖子粗的……这样的夜里,他更不敢放任蔡琰离开自己的视线。
“咳,那我先进去了。”秦轲说着钻进了帐篷,兽皮垫子下方铺了一层茅草,很软,四面支起的毡布阻挡了夜里的凉风,帐中竟生出一股奇妙的暖意。
以他现在的修为,确实不大畏惧寒冷,可不知怎么身在这样温暖的帐篷里他反而有些瑟瑟发抖,背后的汗毛一阵一阵地竖立着。
他也不知道自己这是在畏惧什么。
片刻不到,蔡琰钻了进来,两人对视了一眼。
蔡琰的神情十分坦然,而当她躺下来的时候,轻得仿佛一片羽毛,两个人距离很近,尽管闭上眼睛,却彼此都能感受到对方的呼吸。
黑暗中,秦轲突然听见蔡琰说道:“你和公输胤雪睡在一起的时候,也是这样么?”
秦轲一个激灵,顿时觉得如芒在背,支支吾吾道:“你问这个做什么。”
“只是好奇……”蔡琰道:“你抱过她吗?”
()
………………………………
第四百五十七章 取舍
“没,没有……当然没有。”秦轲感觉后脖子一阵凉,整个脊背都跟着佝偻了一下,喉咙里好像塞了块甜腻的桂花糕,说道:“其实我和她也没睡多久,后来我都是睡的地上……”
“唉,真薄情。”蔡琰闭着眼睛,嘴角似乎淡淡地勾起了两下,语气却很是平稳地评价道:“好歹人家和你拜了天地,你也不多关爱关爱人家。”
“呃……”秦轲小心翼翼地问道:“那你觉得……我应该怎么关爱?”
“那我怎么知道!”蔡琰突然轻哼了一声,“跟她拜了天地的人又不是我!”
秦轲一窒,皱起了眉,他实在没法猜透蔡琰心中到底在想些什么,甚至自从与蔡琰相识以来,他一次也没猜透过她,她就像一只藏在暗处的猫,天气好的时候会踱步出来,一脸酣然地享受日光,可有时又会眼神轻蔑,或是显露出刁蛮……她的表情变化之快、之多仿佛戏台上轮番上阵的脸谱,令人眼花缭乱。
黑暗里,秦轲沉默了许久,最后才低声道:“等这次回去,我会从她的楼里搬出来的。”
只是他突然想到有天清晨醒来,却发现公输胤雪并没有像往常一样睡在床上,而是不知什么时候钻进了自己的被窝里,如一只乖巧的小兽般蜷缩着,面容恬静。
他的眼珠在眼眶里转了一圈,觉得这事儿还是不提比较好。
蔡琰没有回应,渐渐地,他能感觉到蔡琰的呼吸变得匀称而绵长,帐篷里安静得好像雨后的湖面,微风吹过也只能泛起一点点淡淡的涟漪。
秦轲轻叹了一声,也闭上眼慢慢睡着了。
凌晨的时候,秦轲突然被阿布摇醒,帐篷外的远方,天空泛着灰色的微光。
“阿轲。”阿布低声道:“出事了。”
秦轲一边揉着惺忪的双眼,听到这句话,却立即振奋了精神,问道:“怎么了?”
“斥候回来了。”阿布道:“他们说,就在前面三十里的地方,看见了一支唐国的队伍,人数大约两千人,步骑兼有,不出意料的话,一个时辰之内会经过我们这里。”
秦轲看了一眼还在熟睡的蔡琰,拽着阿布出了帐篷,又问:“两千人?能不能避开?”
阿布摇摇头:“想避开就只能回头,若是遇上追兵再被两头包围,情况会更糟。”
“那怎么办?”秦轲心情沉重起来,“我们能打吗?”
“还不好说。”阿布抬起头,想了想,“这样吧,让军官们先聚集起来议一议,是打是和,我们暂不独断。虽然王将军不在,可他回来的时候,我们还是要跟他做交代的。正面交锋,我们人数不足三千,即使能胜,也怕是两败俱伤。”
秦轲点了点头:“那照你说的做吧,带兵谋策,你远比我擅长。”
阿布在太学堂日子更久,学到的都是正正经经的实用学问。诸葛宛陵不仅仅安排了他们学习有关各家治国的道理,更是开设了数术、农垦、兵法、天文等各大科目,如今身在战场,要是全凭他这样的门外汉独揽大权,百害而无一益。
墨家军制并非始终如一,而是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老军,仍然沿用墨家最早的军制,后来,王玄微又创立了新的军制,分别用于步军和骑兵。
锦州军在挑选出这三千人之后,自然是按照王玄微的新军制进行排布:五骑设一长,十骑设一吏,百骑设一率……
而将以上的军官,每人都统领着两百骑,一旦开战,这些人会像统帅的手指,由更高一级的“千人”所带领,席卷整座战场。
三千人的骑兵,将以上的军官本该有十八人,只是昨天一战,这十八人终究折损了几位,当下聚集到秦轲面前的,一共是十四人。
“将军。”两名千人级别最高,也站得最靠前,他们背朝着天光,一人恭敬地对秦轲拱手行礼道:“除了一名百将受伤太重不方便挪动之外,人都在这儿了。”
“好。”秦轲点了点头,看了一眼身旁的阿布。
两人本就是要好的朋友,这一眼之中的意思,阿布已经十分明白,他上前踏出了一步,丝毫不露怯意地看着众人:“既然人已到齐,现在就商量一下,打,还是不打。”
派人去招他们来的时候,他们已经知道了那支离他们越来越近的唐军部队,所以当阿布话音落下,早有些按捺不住的众人顿时窃窃私语起来。
其实这种事情,他们也不见得能有什么妙计上策,毕竟在场的人里,有不少入军之前不过是个务农的山民,唐军肆虐各处之后,许多人流离失所,才慢慢迁徙到锦州,连自己名字都写不全的人,能有几个读过兵法?
所以真正能说上两句的,还是只有两名千长,王玄微之所以选了他们,也因为他们都是老卒,曾上过沙场,对于公输家乃至于整个墨家,更是忠心耿耿。
“将军,在我看来,这仗不能打。”那名个头高大的千长拱手道:“我军刚经历一场大战,受伤者不少,虽然说士气尚存,可唐军两千人齐齐整整,论战力,仍然强于我军……”
还没等他说完,身旁的另一名千长却不满意地嚷嚷起来:“老刘,你怎么光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不就是两千唐军?之前锦州城外多少人?十万唐军啊!我们这不是都冲出来了,还怕他两千唐军怎么着?”
身材高大的老刘眼神一动,嗤笑道:“你懂什么,十万唐军没拦住我们,那是因为有上将军。现如今上将军生死未卜,我们能上阵挥刀的也就两千出头,轻率出击之下有了折损,谁来负这个责任?”
“嘿?那就这样窝窝囊囊地缩进林子里?”想要出战的这名千长姓涂,名字叫作二狗,听着也是个山里人家出身的。
涂二狗道:“不打那就只能回头走,万一遇上追兵岂不是自投罗网?何况我们出来的时候本就没有带多少粮草,斥候探明了这两千唐军是押运粮草的队伍,如果能打掉他们,我们后边就不用担心吃饭的问题了呀。”
他转向秦轲,拱手道:“将军,我问过辎重官,我们的粮草只够五日之用,如果期间得不到补给……行军路上断粮是大忌,而我们军中有不少人本就奔着能吃顿饱饭才投了军,一旦断粮,万一兄弟们闹起事来后果不堪设想。想来这两千人也并非唐军主力,强攻之下说不定还会主动投降,将军!我们打吧!”
“不能打啊!还强攻?唐军入我墨家,粮草运送不易,这支队伍必定有重军护送,你就不怕碰上一块铁板?”
“那总好过饿死,有了粮食才有命,吃饱饭更重要!”
“我们骑兵接下来还得去支援行州,你有了粮草又能如何?带上粮草辎重,只会拖慢我们的行军速度,倒不如加快行军,沿途可从各郡县征粮……”
两人说着说着争吵起来,唇枪舌剑,你来我往,后面一直插不上话的十几名将官纷纷上前来劝,场面一度有些失控。
而秦轲却苦笑着和阿布相互对视,不知该说些什么,其实他们两人何尝不是左右为难?两名千长所说,都不无道理,打,胜负难料,即便赢了,也怕会有战损,他们的队伍看似浩浩荡荡,其实大多只是战马,而一人三骑,少了人在,剩下的三匹马就只是牲口。
可不打,前面只有这一条通路,后面追兵虽然未见,可唐军不可能不分派力量追击他们,只是时间的问题。
涂二狗说的粮草问题又确实存在,一时间,两人犹豫不决,难以取舍。
“你说打还是不打?”用兵一道,秦轲并无成算,更无信心担负这近三千人的生死,所以他希望这个时候阿布能给他一个更有把握的决断。
只是阿布愣了愣,并没有立即开口,他也是第一次上战场,或许在荆吴的时候他不止一次地参加过军演,并多次担任主帅,可军演毕竟是军演,去掉枪头的长木杆和那些没有箭头的箭矢落到人身上或许很疼,却终究不会致命。
而真正的战场上,每一步的决策,都可能伴随着鲜血与死亡,身为统帅,哪怕他做出的决定最终可以让局势走向胜利,这胜利背后的牺牲也会让他胆寒。
他低着头,手指在长戟的尖锐之处轻轻地抚了一把。
秦轲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道:“别担心,只要是你决定好的,我会照做。”
阿布咧嘴,笑容有些僵硬,心中几个念头飞快地转了转,才终于道:“在我看来,这一仗非打不可。”
()
………………………………
第四百五十八章 打!野!(上)
他的声音并不响亮,但却足以让在场的众人听见,两名千长本来吵得不可开交,此刻却一齐扭头,目光如炬地注视着他。
这些人当然能看出阿布与秦轲之间绝非主仆也绝非上下层级的关系,这个他们并不怎么熟悉的年轻人,昨日在战场上可谓是横扫无阻,一把长戟在他手中挥动犹如狂风游龙,不知有多少唐军被他一击毙命,坠马翻滚,所以他们心里多少对他怀有一份敬畏。
此时他一开口,众人都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竖起耳朵听着。
“或许我们这一仗会有损伤,可在我看来,胜的可能性更大。”阿布神情坚毅,“如果我们回头,一旦遭遇追兵,可能我们整支队伍都会葬送掉。”
老刘看着他,仍不太服气地说道:“你怎么这般肯定?或许项楚他们根本无暇顾及我们这一支,不到三千的骑军,还带着伤员,去哪儿都不成气候,想着身后有追兵这事儿,不过是我们自己在吓自己……再说,哪怕是真的撞见了追兵,我们一人三马,照样能跑掉。”
“一人三马,终究不是致命杀招。”阿布轻声道:“我们确实马多,但也一路奔波疲累,王将军之所以在城下做了那么一番动作,正是为了打散唐国骑军,让他们一时无法重振,无法抽身追击我们。可一时无法抽身,不代表一直无法抽身,以唐国征南军骑兵的战马脚力,不出一日,便能追上我们了。”
“长……那个哥……”他掩饰了一下,转而道:“我的老师说过,战场上的胜负,离不开一个“赌”字。上了战场,人人都是赌徒,没人预料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有的人可以凭借经验下注,有的人只能凭着直觉,但有一点我们现在就能确定,这一仗败了,我们也不会血本无归。可若绕路而行,或是回头,我们必定一无所有!”
老刘一时语塞,没有再出声反驳。而涂二狗则是忍不住竖起了大拇指,对着阿布道:“到底是将军的兄弟,一听就知道学过兵法,说话有鼻子有眼的。”
说着,他又用挑衅的目光瞟了老刘一眼:“听见没,老刘,学着点。”
“滚蛋!”老刘骂骂咧咧,扶着刀往自己的队伍走去,一边回头骂道:“别蹬鼻子上脸,小心我一脚给你踹沟里去。”
两人同为千长,都是战场上过命的交情,所以这一来一往的争吵倒更像兄弟之间的寻常打闹,并不会真的伤了和气。
而涂二狗也确实没打算蹬鼻子上脸,赶忙继续问阿布道:“那吕公子……哦不,吕将军!你说说看这一仗我们该怎么打?是不是可以趁其不备,打他个措手不及?一支押运粮草的队伍能有多厉害,大多以步军为主,肯定不会是唐军主力。”
只是阿布却摇头苦笑起来:“涂将军,不是我妄自菲薄,我们这支骑军,恐怕也算不上墨家精锐,论实力,这支唐军再差也是征南军里调出来的,能负责押送粮草,不会是等闲的新兵弱旅,征南军原本就是唐国的家底,是征集训练出来以报当年荆吴青州鬼骑横扫唐国的仇,这次进了墨家,也是所向披靡……”
“呃……”涂二狗噎了一下,脑子里顿时清明了许多,或许是先前王玄微麾下一仗打得太过凌厉,太多热血,让他们这些人多多少少有些膨胀,几乎忘记了自己只是锦州城里临时拼凑出的一支队伍,他们比起当初王玄微手中的“黑骑”,可差得太远了。
老刘在那头听见了这边说话,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揶揄道:“哟,老涂,你这一下子就想和墨家黑骑军并肩而立了?我记得在锦州的时候,你不还一直抱怨说自己领的是一支杂牌军么?”
“闭嘴!”涂二狗额头青筋爆起,“就算是杂牌军,兄弟们也照样从十万大军里冲出来了,至于黑骑军……我迟早能进的!”
骑兵开拔的时候,秦轲再度回到自己的帐篷里,远方有一道红光从山峦后逐渐升腾而起,日出的朝霞映照下,林中鸟雀拍打翅膀划过天际,美轮美奂。
秦轲的眉头却紧皱着,声音有些焦虑。
“蔡琰……蔡琰?”秦轲探了探蔡琰的额头,惊道:“好烫……这是怎么回事?”
或许因为昨日经历战阵,到底受了些惊吓,又经过一日纵马驰骋,夜露寒凉,蔡琰这个从小擅长骑射的“女侠”体质一时也没能适应调整,竟发起热病来。
看着她迷迷糊糊的样子,秦轲只能把她抱了起来,喂给她一些清水,又从下属那里要来了酒囊,把烈酒倒出些许搓在掌心,从她的脖颈处自上而下,一直梳理到脊梁,帮助她的气血疏散。
蔡琰眯着眼睛,却是咕哝了一声:“你这么小的力气,怎么起得了作用?”
秦轲哭笑不得地看了她一眼,低着头道:“我怕力气过头了你会疼。”
蔡琰少有地流露出无力感,索性伸手揽住了秦轲的肩膀,把头靠了上去,慵懒道:“我又不是那种坐在闺阁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娇贵千金……我头发里插着的牛角梳子,你拿下来,记得要顺着经络的走向……”
秦轲轻轻咳了一声,是,她的确不是娇贵千金,从唐国一路相伴,他就没见过这姑娘有一丝一毫的“娇贵”之处。
但他还是突然红了脸,拿下蔡琰头上的发梳,她的长发如锦缎般垂坠着,幽幽的木兰花香四散着涌入他的鼻中……
他另一只手使劲在自己头上锤了一下,方才冷静下来,手也跟着用力了一些,逐渐让手中的牛角梳也带上了滚烫的温度。
梳理气血完毕,他赶紧抓起了自己的斗篷,将微微发汗的蔡琰裹了起来,免得她再着凉。
“一会儿我带着你同乘。”秦轲低声道。
蔡琰点头,昏沉地睡着,此刻的她并不打算硬撑,也没必要去考虑避嫌什么的,倒不如好好睡上一觉,早些恢复,才能给秦轲减轻负担。
蔡琰整个身子都很轻,以秦轲现如今的气血修为,抱着她好像只是抱着一片羽翼。
阿布看到了也是关切地问了一声:“怎么了?”
“或许吓到了,还是累到了,有些发热。”秦轲握住马缰,看着身后的将士们都已经翻身上马,果断一挥手,下令立即拔营。
“那……严重么?”
“还好。我刚刚给她梳理过气血,出了一身汗,应该问题不大。一会儿再扎营的时候,给她熬些汤药就行……之前山中也找了不少祛风散热的草药。”秦轲低头看着怀中熟睡的蔡琰,脸上依旧忧虑不减。
阿布道:“要不让谁先带着她,你这样不太方便吧?一会……免不了要打一场的。”
“到时再说吧,交给别人我……我不太放心。”秦轲的声音也轻得好像一片羽毛。
马蹄阵阵,两人向着前方一路奔行,身后则是战马如洪水滔滔,从山坡上倾泻而下,如一幅万马奔腾图。
另一边。
板车的轱辘在并不平坦的道路上缓缓滚动,时不时因为地上的石子猛然一震,那些装满粮食的麻布袋子也随之一起一伏。
只是一身盔甲肃然的唐国将领看着这些粮草上下蹦跳,心中却满是厌烦。
“这锦州到底还多远撒?”唐国将领嘴里念念叨叨:“人家在阵前赚军功,我括倒好,光在这里运粮草,运粮草就运粮草,运到了还没得功劳,出了事情还得要拿人头谢罪,嘿哟……还得天天受那软蛋的气……”
说到这,他下意识地压低了声音,瞥了一眼不远的粮草督运,生怕被人家听到了他的这些抱怨。
但等他看清粮草督运的脸上的表情,他终于忍不住偷笑了两声。
那位粮草督运是个文官出身,虽然身上也套了盔甲,可仍撑不起他那羸弱的小身板,而当他时不时在马背上扭动身子,又不断地伸手去自己的腰间,腿侧,动作简直如一只大马猴般滑稽可笑。
文官自然不擅长骑马,这会儿更是有些坐不住了,似乎来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