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先砍一刀-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寒气顿生!

    刚才,分明有东西迷糊了他们的视觉。

    这哪里是什么小溪,分明就是一条河啊。

    而现在,看四周。

    一些残缺的尸体扑倒在地上,看衣着,他们分明就是大宋的将士。

    他们被包围了,被逼迫的跳进河中,相互纠缠,被活活淹死。

    而没被淹死的,却遭到了大周将士的屠杀,他们的尸体就摆在了岸上。

    这里,分明就是一处战场。

    尽管战场规模不大,但依旧让难民胆寒。

    按常理说,这样的战场,大周的将士应该将其打扫干净才对。

    可是偏偏,却无人打扫。

    只有两种原因,一种是没时间,而另一种,是发生了变故,这变故,和妖有关。

    现在,已经证明了,就是后面的那一种。

    突然,一个老妪惊叫起来,她颤抖的指着天边。

    原来,不知何时,悬在头顶的太阳,已经落到了天边,眼看,已经落下一半,阴影蔓延,逐渐笼罩大地。

    此刻,已到黄昏。

    距离天黑,不远了。
………………………………

第七章 死水河边

    “跑!”

    不知何人喊了一声,一群人,就朝着战场外面跑去。

    然而,不知不觉中站了一天的他们哪里还跑得动。才走了两步,就纷纷倒在了地上,一脸虚脱。剩下的能跑得动的,也不跑了。

    因为周围,那些本该死去的大宋将士,纷纷歪歪扭扭的站了起来,拿着兵器,将他们包围。

    绝望,涌上心头。

    “死水河,这里是死水河!”坐在地上的老头仰天悲呼,道出了令人绝望的真相。

    死水河,别说下河了,就算乘着小舟,也不敢往这里过。

    而现在,这么多的人死在了这里,更增添了死水河的凶厉。

    河中,一个个苍白的脑袋浮上了水面。他们定定的看着岸上绝望的人们,默默的等待。

    怪不得,怪不得一群人会被迷惑了半天。

    原来,水中不止一个水鬼,而是一大群。

    他们一同发力,这群心力交瘁的难民自然是低档不住的。

    死而复生的僵尸们呆呆的站在那里,武器平端着,逼迫着难民,让他们一点点的靠近了河中。

    恍惚中,一个男孩似乎听到了清脆的铃铛声。

    然后,他顺着声音的来源看去,看到西方,太阳之中,出现了一名骑士。

    急促的马蹄声响起,其势快如闪电。

    那名骑士手持长刀,靠近了这群僵尸外围之后,也不弯腰,只是长刀微微向前一递,雪白的刀光闪过。

    刷!

    三颗头颅飞起,三具尸体倒地。

    死而复生的僵尸,再一次死去。

    这名骑士就像是一把锋利的剃刀,将僵尸的外围削掉了一片。

    这名骑士,自然就是鬼哭了。

    冲锋过后,他一挽缰绳,调转马头,双腿用力一夹马腹,再一次发动了冲锋。

    僵尸们迟钝的身体转的过来,还未等他们抬起武器,鬼哭已经冲到了其中。

    两个僵尸被战马撞翻,鬼窟挥刀左劈右砍,只是刹那,又冲了出去,留下了两个慢吞吞艰难爬起来的僵尸,和四具被砍掉头颅重新死去尸体。

    看到有人相救,难民们振奋了起来。

    五个难民甚至抓起地上的兵器,冲上去和僵尸拼杀。

    然后,他们发现,这群僵尸除了硬了一些之外,并没有什么好怕的。

    动作迟钝,力量一般。

    只是一交手,三个僵尸就被挑翻在地,虽然没死,但爬起来也要费一些时间。

    这些僵尸,只是徒有其表,其实力,甚至还不如他们一干老弱。

    只是,那浓郁的妖气,那可怖的面容,令人心生恐惧,使他们放弃了反抗。

    不过,鬼哭的出现让他们看到了希望。

    而五个老迈的难民一回合挑翻三个僵尸,直接戳破了僵尸的可怖面容,一下子让一群难民们明白了,这群僵尸并不可怕,他们甚至就连站立,都不稳。

    “杀出去!”

    他们大声吼着,纷纷抓起地上的兵器,如一股洪流,朝着外面冲杀。

    僵尸看似坚固的防线,一冲就破。鬼哭又一次调转马头,发动冲锋。里外接应,难民们很快就冲出了重围。

    哭泣声传来,一个小孩摔了一跤,被留在了僵尸群中。

    他瘦弱矮小的母亲大叫一声,抓着刀打算冲进去,却被人们抓着胳膊,拖了回去。

    僵尸们慢慢的靠近,小孩的哭泣声让人不忍卒视。

    他的母亲跪倒在地,哭泣着求着身边的人,救救她的孩子。

    然而,看到的却是躲闪的面容。

    毕竟,被包围的时候,他们的体力已经所剩无几了。

    凭着一口血勇之气冲了出来,体力消耗殆尽,再也无力再战,只想快一点离开。

    孩子的母亲,绝望了,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孩子,被僵尸逐渐靠近,消失在视野之中。

    就在此刻,急促的马蹄声如同战鼓在耳边响起。

    鬼哭骑着战马,直插成堆的僵尸。

    轰!

    几个僵尸被撞飞了出去,鬼哭连连挥刀,一片肢体横飞中,硬是杀了进去。

    然后,一个利索的弯腰,一般就抄起了被吓得腿软的小孩,又调转马头,劈波斩浪一般重新杀了出来。

    母子重逢,爆发出刺耳的哭嚎。

    母亲带着孩子,跪倒在鬼哭面前,连连磕头。

    “谢谢大人,谢谢大人,谢谢大人……”

    鬼哭有些不自在,他并不擅长应对这样的情形。

    扭过头看了一眼缓缓靠近的僵尸,又看了看天气,鬼哭道:“好了,快走吧,快天黑了。”

    众人一听,心头一惊,连忙互相搀扶拉扯,蹒跚着跟着鬼哭朝远处走去。

    夜晚,林中的枯枝黄叶被众人收集起来,在一片平地之中,一处小溪边,几堆篝火升起。

    因为白天的事情让人们产生了心理阴影,所以他们尽量距离小溪远了一些。

    鬼哭独自一人进入了林中深处,当他回来时,马背上多了一只死去的野狼。

    野狼被分成十多块,加入了几口大锅,混合着众人收集起来的草根野菜之中,加入了溪中舀起的清水,咕噜噜的煮成了汤。

    老人用颤巍巍的手,拿起了珍贵的盐巴,一口锅中放上了一点,完成了肉汤熬成。

    汤带苦味,略有肉香,算不上有多好喝,对于近百人来说,也算不上有多少。

    一众难民却喝得津津有味,干枯苍白的脸上,多了几抹红晕,麻木的眼眸中多了几丝希望,不由得看向了小溪中那个正在照顾战马的人影。

    他们并不认识鬼哭身上的衣甲,但却看得出鬼哭是个“大官”,很可能是个将军。

    对于他们来说,鬼哭很奇怪。

    鬼哭没有他们印象中那种大官的嚣张跋扈,贪生怕死,也没有印象中的将军那样凶神恶煞,视人命为草芥。

    反倒有点像戏文中的那样,是个大好官。

    “大人,吃点吧!”一个老人颤颤巍巍的端着一碗汤,送到了鬼哭面前。

    “多谢老丈。”鬼哭接过了碗,一口闷干,然后还给了老人,继续从溪中舀起水,为战马洗刷身体。

    马儿似乎很喜欢这种活动,老老实实的站着,不过不断的抖动鬃毛,将水珠甩了鬼哭一脸。

    也亏得鬼哭脱去了衣甲,光着精悍的上身,不然,怎么将衣服弄干都是个大问题。

    给马儿洗了个澡,又给自己洗了个澡后,鬼哭牵着马,到了几个篝火组成的圈中,找到了这次人群中威望颇高的老人,张老汉。
………………………………

第八章 问道入海

    刚才,也是他给鬼哭送来肉汤。

    “今日之事,多谢大人,否则,万事休矣!”张老汉叹息。

    原本有百多人,结果就是白天一事,只剩下了近百人,一成多的人,没能冲出来。

    “此事休提。”鬼哭摆了摆手,然后询问:“我想问老丈,您是否知道入海怎么走。”

    “是入海县?”张老汉询问。

    “正是。”鬼哭心道:原来是个县。

    “这个老汉倒是知道。”张老汉也不推脱,直接就说了出来:“从这里一路往南,然后沿江而下,遇到一个县城,就是入海,说起来,我们也正要去呢?”

    听到张老汉的话,鬼哭有些奇怪:“你们去入海作甚?”

    “渡江,渡江之后,就安全啦!”

    鬼哭表情严肃了起来:“是谁告诉你们的?”

    “县令大人。”张老汉道。

    鬼哭破口大骂:“胡扯!”

    张老汉被吓了一大跳,颤颤巍巍的道:“大人何出此言,老汉做错了么?”

    看到把张老汉吓到了,周围的人也露出了畏惧的表情,鬼哭搓了搓脸颊:“莫怕,我不是在说你们,而是在骂那个县令。”

    “县令大人怎么了?”

    “县令这个黑心眼的在害你等。”鬼哭深吸了一口气道:“战争一路从北打到南,现在,入海附近已经成了一片大战场,战场之中,你们过去,能有什么好。他让你们渡江,那是在让你们找死。”

    张老汉听闻此言,顿时如遭雷击,周围的难民也是一片哗然。

    那个县令算不上好,但也是一带父母官。

    并且他长得肥肥胖胖,时常笑眯眯的,看起来和蔼可亲。

    而鬼哭,面容冷峻,双目狭长微微上翘,仿佛一只毒蛇,一看不就不是什么好人。

    不过,他们更愿意相信鬼哭的话,只是因为鬼哭的行动,没了鬼哭,他们恐怕就葬身于死水河中了。

    也正是因此,他们无比慌乱。

    “为何如此,为何如此啊!”一想到自己这等人为避兵祸,背井离乡,一路到此,遭受如此苦难,到头来却是个骗局,张老汉不由得心酸,同时也手足无措,泪流满面的询问鬼哭:“大人,我等该何办?”

    “北上。”鬼哭用不容置疑的语气道:“越往北就越安全,对了,你们是哪里人?”

    “烟雨县人。”张老汉抹了抹泪,开口道。

    “烟雨县。”对于这个地方,鬼哭倒是有点印象,因为他们路过过烟雨县。

    “这样,你们回家。”鬼哭在地上画了一个图,让人们围过来,对他们指点:“但不能原路返回,而是要绕一个圈,在这里,风火原千万不能去,这里是战场,如今鬼魅横行,要去这里……”

    一番指点后,鬼哭又道:“如今战争快结束了,如果遇到大周的军队,莫要害怕,可以上前寻求帮助,他们就算不会帮你们,也不会驱赶你们,如果运气好,说不定会遇到顺路的。”

    大宋国君是个什么德行,鬼哭再清楚不过了。

    他善于逃跑,大周的人是抓不住他的,一旦等到他过江,一切都将成为定局,一路打来,大周也到了极限了,而且他们大多是北方人,南方水军强盛,大周是过不了江的,而且,他们还要防御西方的大秦,因此必定结束战争,休养生息。

    在这个时候,人口就尤为重要。

    那个黑心眼的县令之所以指使这帮难民往南走,为的就是给大周添堵。

    为了所谓的大局,让这些百姓横穿战场,心黑到了极点。

    “大人不与我们同行?”张老汉有些焦急的问。

    “我是蜀人。”鬼哭摇头解释。

    大宋的军队,水军大多来源于大江两岸,而陆军精锐,大多来源于巴蜀。

    也正是一群来自于巴蜀的精锐步兵,面对成功渡过黄河的大周骑兵,大宋才坚持到了现在,并且让大周骑兵受创不轻。

    鬼哭是蜀人,自然而然,就是大宋军人。

    因此,他不可能北上。

    张老汉无言,他不可能让鬼哭北上送死。

    “我的亲人,跟军队在一起。”

    这一下,进一步堵死了张老汉的话。

    “敢问大人,您的姓名?”最终,张老汉问出了这么一句。

    “鬼哭。”鬼哭道。

    这明显是一个化名,张老汉没再问了,只是暗自决定,为鬼哭修建长生祠。

    这一夜,没能进行修行,不过鬼哭心情愉悦。

    这功德,涨得有点快。

    第二日,黎明,天正黑。

    鬼哭往篝火里添了几把柴,留下了装着牛肉的包裹,牵着马,悄然离开。

    ……

    入海县城外,铁蹄纵横,营帐密布。

    大周将士,白衣黑甲,星罗棋布,锦旗林立,迎风招展,烟尘腾起,一声声山呼海啸般的呼喝声中,箭矢如雨,一块块巨石被投石机抛起,砸入了县城之中。

    入海县城内,一片混乱。

    人们哭喊着,朝城南涌去,大船小船,冲破箭雨的封锁,渡江而去。

    城墙之上,赤衣黑甲的将士面露疯狂,依靠着墙垛,躲避头顶的巨石与箭矢,准备着最后一搏。

    就在城楼之中,一抹明黄色的人影时隐时现。

    不知为何,大宋国君一改往日的狼狈逃窜,鼓起勇气,留了下来,决心奋力一搏。

    加之重金悬赏,这才使得士气高涨,将士们有了一拼的勇气。

    入海县虽然只是一个县城,但由于依靠大江,土地肥沃,交通便捷,十分富饶,因此,城墙高大坚固,一时间还能支撑。

    因此,单靠投石机,一时间是不可能摧毁城墙的。

    而偏偏,留给大周的时间并不多。

    作为背靠大江,有5000户的大县,入海县大多数人家都是靠江吃饭,因此船只众多,运力十足,加之调集了周围所有的船只。

    只要给他们一段时间,来回几趟,就能将挤在县城里的近十万人全部运光。

    所以,别无二法,强攻。

    勇猛的大周将士在重赏之下,疯狂的冲过了护城河,架起云梯,举着盾牌,就往上面爬去。

    然后,或者金汁从头浇下,或者头大的石头被扔了下来,又或者叉子叉起云梯,用力推出。

    伴随着一声声惨叫,不断有人从云梯上面落下。

    也有的,干脆连人带梯一同被叉了下去。

    喊杀震天,战鼓雷鸣。

    一名大周悍将叼着尖刀,举着盾牌拍开滚石,两三下爬上了城墙,一跃而起,连人带盾撞进了人堆,刀光闪过,肢体横飞,他怒吼的杀散了面前的杂兵,在城头占据了一席之地。

    但是很快,一群精锐将士就涌了上来,当头的一个手持陌刀,只是一刀,就劈碎了大周悍将的盾牌。

    尖刀对陌刀,短兵对长兵,人少对人多,即便大周悍将怒吼连连,奋勇厮杀,但依旧抵挡不住,陷入了颓势,不甘心的退下了城墙。
………………………………

第九章 无裤道人

    城墙之上,陷于胶着。

    大周大军之中,身材魁梧的大周国君马去病带着麾下一众大将来到阵前,于土坡之上眺望战场。

    看了一会儿,起了兴趣,他问身边之人:“你说,赵飞燕为何如此反常?”

    赵飞燕,并不是指某个美女,而是他对大宋国君的称呼。

    当然,大宋国军肯定不叫赵飞燕,名为文德,只是因为,这货实在是太能跑了。

    一路从北跑到南,每次眼看都能捉到他的,他却偏偏能够神乎其神的逃出生天。

    洛阳城如此,商丘如此,寿春城外还是如此。

    可却偏偏,到了这入海县,却一反常态,没有第一时间逃跑,反而坐镇于城楼中,安定军心,也不知道是个什么打算。

    大周国君马去病身边的是御林军统领,同时也是皇亲国戚,算起来,算是大周国君的表哥了。

    他姓马名飞字仲羽,他长得人高马大,体型壮硕,再加上宽鼻阔口国字脸,时常挂着一幅憨厚的笑容,看起来憨态可掬,似乎一个十足的傻大个。

    然而实际上,他可不傻,也不粗枝大叶,相反十分细心。

    正是因此,他才成了御林军统领,时刻呆在大周国君马去病身边,护卫左右。

    听到国君马去病的问题,马仲羽微微一愣,露出一个大大咧咧的憨笑:“陛下,俺也不清楚,俺猜,可能是他脑抽了吧!”

    “脑抽了?”马去病不由得被这憨货逗乐了,洒然一笑:“或许吧,不过,孤总有一种感觉,这一次,恐怕赵飞燕也能跑掉。”

    “怎么可能。”马仲羽看向城南,尽管距离这里很远,人就跟蚂蚁大小似的,可是船只还能看得清楚。

    他分明看见,在箭雨的压制下,几十艘船被射翻之后,已经没了船只胆敢靠近,也没有船只再次冲出了。

    于是,马仲羽连连摇头:“陛下错了,四面被围,赵飞燕即使真的长出了翅膀,也跑不掉的。”

    马去病微微一笑:“不如,我们打个赌怎样?”

    “好啊,如果我赢了,我要陛下的绝尘。”

    绝尘,马去病的坐骑之一。

    身为武将,马仲羽自然爱马,尤其是爱好马。

    而绝尘,曾经可是野马之王。

    因此,他早就对绝尘垂涎欲滴了。

    “你这憨货,原来对孤的绝尘图谋不轨,好吧,就依你,如果赵飞燕被抓住了,绝尘就归你了。不过,如果赵飞燕跑掉了呢?”

    “这个……陛下想要什么?”

    “你把史记抄十遍吧!”

    “不会吧!陛下,不要这么狠啊!”马仲羽心头一惊,连忙高呼。

    “就这么定了。”马去病淡淡的说:“还愣着干什么,赵飞燕可不会自己把自己绑着送过来。”

    马仲羽微微一愣,旋即反应过来,提着刀就是一抱拳:“陛下稍等,我这就去把赵飞燕抓来。”

    然而,还没等马仲羽前往,一人就闯了过来,高呼着:“陛下,密探来报,宋国君已至姑苏。”

    顿时,一君一臣呆立当场。

    片刻,马去病仰天大笑:“赵飞燕啊赵飞燕,孤终究小看了你。”

    而一旁,马仲羽搓着牙花子,满脸沮丧。

    抄史记,十遍,整整十遍啊!!!

    没过多久,入海县被拿下了。

    宋国君在姑苏的消息传了出来,军中人心就有些不稳了。

    跟着国君一路逃到这里,他们自然知道自家的皇帝是个什么德行,因此心中怀疑。

    很快,他们就发现了,原来,一直待在城楼中的那个是个冒牌货。

    这下,捶实了。

    顿时,苦苦支撑的军队崩溃了。

    然后,大周军队很顺利的就拿下了这座县城。

    大江对岸,一名穿着满是补丁的青衫书生跟随着人群一路往南。

    他心中彷徨不安,紧拽的手中之书。

    作为一个只会读书的书生,自从姐姐去世以后,在宫中任职的姐夫就成了他的依靠。

    后来,战争爆发。

    姐夫上了战场,而他因为姐夫的缘故,跟随的军队乘着马车,一路从北跑到南。

    然后,噩耗传来,姐夫战死。

    接着,他的马车就没了,每日的供应也愈加减少。到了入海县,更是陷入了无人管理的境地。好在,他偷偷的藏了一些钱,勉强没被饿死。

    后来,作为读书之人,他率先上了船,顶着箭雨逃到了大江南岸。而现在,他孤零零的一人,举目无亲,只得跟随着人流,卖得沉重的步伐,向南走去。

    他心中很是害怕,肚子的饥饿,身体的疲惫,更是让他惊恐万分。

    生怕自己一个不小心就摔倒在地,再也爬不起来了。

    天色,渐渐昏暗。

    书生跟随着人群停了下来,拾起树林中的枯枝,堆在了一起。

    一团团篝火被点燃,他挤在人堆中,看着晃动的火苗,怔怔发神。

    而就在此时,鬼哭终于潜入了入海县。

    铃铛声响起,心头一阵悸动,冥冥之中,他感应到了,与他有着执念的那人在这里呆过一段时间。

    他闯入了一间无人的房间,褪去了一身醒目的大宋制式铠甲,找到了一身灰色粗布衣服换上,然后趁着县城中的混乱,到处游荡,寻找着那人的踪迹。

    小心翼翼的,避开了士兵与趁乱而起的匪徒。

    最终,鬼哭来到了城南港口。看着滔滔大江,陷入了沉思。

    渡江去了吗?

    希望,你不要死啊!

    就在此时,铃铛响起。

    “咦,僵尸?”

    身后,破空声响起。

    鬼哭左手握着长刀,右手摸向腰间。

    拔刀,闪身,回头。

    短刀出鞘!

    “叮”的一声,刀剑相交,一声清脆交响,火花在刀口迸溅。

    拿剑的,是一位道人。

    道人一头长发有着几缕花白,胡乱的挽了一个发髻,看起来颇为杂乱。

    他脸上也是乱须横生,不过双眸甚为明亮,也没有一丝皱纹,让人分不清他的年岁。

    他穿了一身道袍,上面打满补丁,衣袖衣襟遍布油渍,老远就能闻到一股鸡肉香味,腰间别了个葫芦,一只手抓着剑,一只手拿着拂尘,脚下不穿鞋,也不穿裤子,只要一动,衣摆掀起,毛茸茸的腿毛就随风乱舞,看起来不甚雅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