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官家-第1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刚才那些话,并不是他一时心血来潮讲的,而是经过了深思熟虑。有关今后两年,老刘家的“方向问题”本来就是此番刘伟鸿打算向老爷子汇报的。依照另一个平行世界的历史,依照刘伟鸿眼下所了解的最高层的政治动向,尤其是老爷子的寿命,令这个问题变得非常重要。一步不慎,就算不是上辈子的结局,也会给尚未完全成型的“刘系”以致命打击。
当然,如果老爷子能长寿几年,那一切自又是另当别论。
但天命之事,却是不能寄托在这个上头的。万一自然不可逆,老爷子依旧和前世的记忆一样,在两年后西去,问题就很严重。
故此刘伟鸿丝毫也没有慌乱,神情很是沉静,缓缓说道:“首先,我们可以讨论一下姓社还是姓资的问题。这个话题,眼下很热,许多人都在参与讨论,包括很多著名的专家学者。”
刘成胜的眉头皱了一下,随即舒展开来。
姓社还是姓资的话题,眼下确实很热,讨论得非常热烈,各自理念的支持者,纷纷在各种媒体杂志上发表文章或者公开演讲,宣扬自己的理念。而这样轰轰烈烈的大讨论,历来不会是民间行为,内里包含着很复杂的政治原因。甚至有海外媒体称这是共和国执政党内部两大不同理念的斗争。
最高首长,是改革开放路线的制定者,自然坚定不移推行改革开放政策。但任何大变革,都一定会遇到阻力,这也是必然的,很辨证的唯物主义。两种不同执政理念的冲突,自共和国确定改革开放的总路线之后,就一直没有停止过。
因为国际大环境,以及去年那场政治大风暴的影响,这种理念的争执和冲突,今年升级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这种冲突,事实上也影响到了很多老的政治阵营正在逐渐分化,向各自坚持理念的掌舵人靠拢。
“那你是怎么看的?”
刘老爷子又问了一句。
大家的神情便有些骇然。这在家庭聚会上,是很难见到的情形。老爷子竟然一连数次追问刘伟鸿的意见,足见他对这个问题的重视程度。
“爷爷,请恕我直言。改革开放的总路线是完全正确的,无论从国际大势还是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都已经验证了这条路线的正确性。事实证明,闭关锁国是行不通的。世界在高速发展,西方发达国家的合作越来越紧密。如果我们不坚持改革开放,不走出国门,吸收全世界的先进理念和先进技术,我们在科技上与西方国家的差距就会越来越远。今后国与国之间的竞争,不是资源的竞争,而是科学技术的竞争。科技发展越快,对国家经济、国防等方面的影响就越大。现在美国正在向海湾集结重兵。美国远在万里之外,却能干涉波斯湾的战争,远涉重洋,将兵员武器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往海湾,这就是强大科技能力和工业能力,以及强大组织能力的直接体现。没有强大的科技实力和经济实力做后盾,美国是断然不敢这么干的。”
刘伟鸿字斟句酌,说得很慢,也说得很清楚。
刘成胜不自禁地望了刘成家一眼。刘成家在军事内刊上发表的那篇文章,刘成胜拜读过的。对于这位兄弟在军队的发展,刘成胜自然很是关注。刘伟鸿现在说的话,基本上就是从刘成家那篇文章上搬过来的。当然,这篇文章的初稿,就是出自刘伟鸿之手,这个刘成胜又不大清楚了。
老爷子“哼”了一声,说道:“那是伊拉克太弱,完全没有像样的空海军。换一个国家,美国人这么干肯定不行。”
老爷子这一代元勋,谁都是枪林弹雨里面冲杀出来的百战英雄,对于战争,有自己的理解。尤其是经过五十年代的朝战,老一辈军事家,都对美国军队有自己的认识,毫无畏惧之感。
不过刘伟鸿清楚,老爷子这么说,仅仅只是表示对美国佬的藐视,却不是反对他的意见。科学技术必须发展,才能富国强军,老爷子也是赞同的。
“正是。伊拉克国土面积窄小,又是沙漠地带,一马平川,基本上没有什么天然屏障可以阻挡美国陆军机械化部队长驱直入。我认为,海湾战争持续不了多久。美军一旦完成兵力集结,便会迅即时伊拉克进行全方位的空中打击,切断驻科威特伊军与本王的联系,地面战争一开始,用不了多久就会结束。在美军压倒性的空中优势面前,伊拉克军队几乎完全不能机动,甚至连有效集结都难以办到。这会是场完全一面倒的战争,解放科威特,比伊拉克攻占科威特还要快速。”
刘伟鸿就这个话题发挥了几句。
毕竟是家庭聚会,没有必要过手拘谨,可以有一定的自由发挥空间。只要他说得有理,老爷子料必也不会过分责怪他。
刘成家的眉毛微微一扬。这个,却是刘伟鸿以前那篇文章里面没有写到的,但昨天军区首长问到了。刘成家给出的答案,和刘伟鸿现在所言,基本一致。却不是源于先知先觉,而是源于自己的精确分析。只不过刘伟鸿说得更加肯定。
刘伟东忽然插口道:“伟鸿,这是你自己分析的意见,还是二叔的教导?”
刘伟鸿瞥了他一眼,微笑道:“我爸跟我聊过有关的问题,我自己也是这么分析的。”
这话回答的很得体。
刘伟东微微一笑,说道:“伟鸿,我看你对军事问题很感兴趣,也有天赋,是不是打算去军队发展啊?”
说着,刘伟东便用眼睛的余光,观察了一下老爷子的神情,老爷子似乎并无不悦的表示,甚至好像还在思考刘伟东这个提议的可行性。
刘成胜父子在政界发展,刘成家父子在军界发展,貌似是一个很不错的策略。至于刘伟鸿现在已经是区委书记,正科级干部,是否能够转到军队里去,却是完全不必在意。其他普通地方干部,要转到军队去,确实十分艰难,对于老刘家来说,丝毫也不成问题。刘伟鸿现在转过去,马上就可以担任正营职干部,甚至担任副团职都有可能。
刘成胜的双眼,也是一亮,仿佛觉得刘伟东这个提议,很是有理。
如果刘伟鸿真去了军队,有刘成家的关照,前程不可限量。另一个方面,老刘家的政治资源,也能最大限度地使用到刘伟东的身上,正是一举两得。
刘伟鸿淡然笑道:“我暂时还是想留在地方发展。保家卫国固然十分光荣,不过我现在已经喜欢上地方建设的工作了。看着贫困山区的群众逐渐富裕起来,生活质量得到很大的提高,挺满足的。我们党的宗旨,就是为广大群众谋福利。改革开放的最终目标,也是让全国群众都富裕起来,过上幸福生活。民富自然国强,这本就是相辅相成的。”
刘伟鸿不动声色,又将话题拨回到“正轨”上来。
老爷子雪白的寿眉轻轻一蹙,说道:“伟鸿,让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生活,当然是很重要的。但如果不重视干部队伍的建设,就很容易造成严重的贪污腐败现象。这一点,你仔细考虑过吗?”
听上去,老爷子对刘伟鸿的观点有些不大认同,但还是一个提点的意思在内。
“爷爷,任何事务都有两个不同的方面。改革开放带来民富国强的同时,也会将西方腐朽没落的生活思想带进来。但这是阳光和苍蝇的关系。打开了窗户,我们能享受到灿烂的阳光,也会有苍蝇趁机飞进来。那不要紧,我们花力气打苍蝇就是了。不能因为讨厌苍蝇,就将阳光也拒之门外。”
刘伟鸿微笑说道。
只是他自己心里也明白,说起来挺轻松的,似乎打苍蝇毫不费力。事实上,在另一个平行世界,后世的苍蝇遍地皆是。几乎任何一个能接触到“肉”的人,都有很大的可能变成苍蝇。而手持苍蝇拍打苍蝇的人,说不定就是一只更大的苍蝇。
这个问题,越往后去,就越是成为一个事关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大事情。
但眼下,刘伟鸿只能这么说。改革开放的政策,还是应该坚定不移推行下去的。闭关锁国,就不是苍蝇的问题,而是更大的祸患。
老爷子缓缓点了点头,说道:“你的意见是,经济要高速发展,腐败现象要严厉打击。不搞一刀切?”
“是的,爷爷!我们不能因噎废食,但也不能任由干部队伍腐化,必须齐抓共管。我认为这个观点,是值得认真考虑一下的。”
刘伟鸿恭谨地答道,语气却十分肯定。
就在这个时候,老爷子的卫士长谢光荣领着一个中年干部急匆匆地走了进来,见到此人,刘成胜、刘成家等人都情不自禁地站起身来,可见是一个了不得的人物。
第340章最高首长召见
“刘老好”中年干部走到老爷子面前,深深鞠躬,很恭谨地请安问好。
这个人,刘伟鸿也是认识的,乃是他的死党程辉的老子程九凌。程九凌名义上是中办工作人员,实际上是最高首长办公室的工作人员。
最高首长办公室的工作人云之中,有人和老刘家不大对路,但也有人和老刘家关系不错。程九凌属于后者。
老爷子微微一笑,说道:“九凌来了。”
“是的,刘老。不好意思,打扰您了。首长想要请刘军长去他那里坐一会,有些部队的话题,想和刘军长谈一谈。我打过电话去集团军办事处,办事处的同志说,刘军长回家探望您了。所以就过来打扰了,不知道刘军长现在是不是方便过去一趟?”
程九凌彬彬有礼地说道所有人都有些惊诧之意。
其实最高首长的心态很年轻,很喜欢和小字辈谈话沟通,首长的居所,也并不如外间传说那么神秘。一些二三十岁的小年轻,经常会出现在大内最高首长的宅邸,陪着首长聊天说话。刘伟鸿小时候,也跟着爷爷去过最高首长家里,最高首长还亲手抱过他。但这一回,很明显不是这种“窜门子”似的拜访,最高首长是正式召见某主力集团军军长刘成家少将。尽管最高首长已经在去年和今年相继辞去了党的军委主席和国家军委主席职务,但这丝毫也不影响他在全党全国全军的崇高地位。最高层的重大决策,依旧由他掌舵。
最高首长忽然在此时召见刘成家,无疑是为了他那篇有关海湾局势分析的文章。
老爷子点了点头,说道:“好,成家,你跟九凌过去吧。注意掌握谈话的时间。”
最高首长比老爷子还要年长几岁,已经将近九旬高龄,老爷子叮嘱这么一句,自然是为了首长的身体着想,丝毫也没有托大不敬之意。以两位老人风雨数十年结下的深厚革命情谊,老爷子的话,不会引起任何人的猜测和误解。
“是!”
刘成家答应了一声。
“打扰了,刘老!刘军长,请!”
程九凌又向老爷子鞠躬为礼,转过身来微笑着对刘成家说道。
刘伟鸿与程辉的关系很铁,程九凌与老刘家的关系也不错,但主要是和刘成胜的关系与刘成家之间,沟通就比较少。毕竟刘成家一直在部队工作与程九凌的交集,不是很多。
刘成家随程九凌一起,并肩出门,向不远处的最高首长住所走去。程九凌很自觉地略略落后了半个身子。倒不是双方地位有何差别,而是待客的礼节。
“伟鸿,听成家说,有关海湾局势的分析,你给他提了些参考的意见?”
待得程九凌和刘成家相继离去,老刘家诸人重又落座,老爷子望着刘伟鸿,问道,眼里微有诧异之色。
这个孙子,有点意思了!
刘伟鸿忙即答道:“是的,爷爷。我是提了些参考意见,但中心思想,还是我爸的。”
刘二哥当然只能如此回答,难道跟自家老子抢功劳?
老爷子点了点头,又说道:“你刚刚说的,也有一定的道理。年轻人,肯开动脑筋想问题,张开眼睛看世界,是很好的,值得肯定。但是,你现在最主要的,还是要脚踏实地,搞好你的本职工作。明白吗?”
刘伟鸿连忙欠了欠身子,答道:“是,爷爷,我明白。”
“嗯!”
老爷子微微颔首。
“成胜,一些理论上的东西,你暂时不必去理会。你刚刚担任省委书记,重要的是团结好班子里的同志,将江南省的底子摸透,才好对症下药,采取合适江南发展的政策。另外有一点也要注意,往往经济比较发达的省份,贪污腐败分子也比较多。对这些坏分子,绝对不能手软,必须严肃查处。我们党的名声,不能被一小撮坏分子破坏了。”
老爷子转向刘成胜,很严肃地说道。
刘成胜连忙欠身应诺。
刘伟鸿则在细细思量老爷子对大伯的教导。很显然,老爷子这话,不是普通的叮嘱,尤其在眼下如此敏感的时候,更有深刻的内涵。
归根结底,老爷子吩咐刘成胜的有两个要点。第一个要点,就是慎重表态,或者说,不要忙着表态,“一些理论上的东西暂时不必理会”第二个要点,则是立威。团结班子里的同志,当然是必要的。但团结同志,不是无原则的妥协,和稀泥,一团和气。重点在于严查腐败分子。据刘伟鸿所知,贪污腐败案不是孤立存在的,往往一个金额较大的腐败案子,一查下去,就能揪出一窝坏分子来,到最后不得不控制范围。所谓控制范围,说白了,就是看谁的后台更一点。真正的大老虎,一般都在“范围”之外。
刘成胜如果在江南省大力反腐倡廉,揪住几条小辫子,主动权也就抓到手里了。至于最后怎么“控制范围”自然由刘成胜这个省委书记来拍板定夺。处理谁不处理谁,中间有很大的操作空间。先下重手,将江南这潭水搅浑了,搞得人人自危,谁都不得不向省委书记靠拢,以求免祸。一打一拉之间,省委书记的威望便建立起来了。
老爷子轻轻几句话,便点中了要害。
刘伟鸿暗暗佩服。
马国平忽然问道:“伟鸿,你们楚南搞了个林庆经验,主要内容是有关基层党建工作的模式,这个事情,你知道的吧?”
刘伟鸿笑了笑,说道:“知道。这是我们县委朱建国书记亲自抓的,抓了大半年吧,刚好与中央最近的文件精神暗合。地委和省委听取了汇报之后,都觉得很有现实意义,决定树立为全省基层党建工作的典型,在全省大力宣传,适当的时候,进行推广。省里的材料,已经报到部里来了吗?”
马国平点了点头,说道:“嗯,昨天报上来的。李逸风同志亲自来的部里。”
其实,马国平这是和刘伟鸿演了个双簧。这个事情,刘伟鸿老早就在电话里向马国平汇报过,毫不隐晦地请马国平大力支持,争取在中组部通过这个材料,成为全国的典型。此事关系重大,不但与朱建国的前程密切相关,也与刘二哥的“秘密计划”密切相关,刘伟鸿不可能不预先和马国平通气。
马国平当着老爷子的面问刘伟鸿,除了表现自己的“存在”还有一个意思,也是想要让老爷子知道这回事。要将所谓的“林庆经验”运作成全国基层党建工作的典型,单纯凭借马国平一个人是难以办到的。马国平虽然是中组部部务委员,毕竟还不是正式的部领导。这样的大动作,至少需要中组部常务副部长力挺,才有通过的可能。
中组部和中宣部之所以联合发出这个文件,其用意何在,马国平心知肚明。
这个模式,最初就是由老贺家的大小子,在《号角》杂志上发表出来的。贺竞强去了东南某省担任县委书记半年多时间,也到摘果子的时候了。
但马国平没想到刘伟鸿竟然斜刺里杀出来,想要硬生生将这颗果子摘到自己篮子里去。一开始,马国平还有点顾虑。这么搞,摆明是要将老贺家往死里得罪。刘伟鸿与云家丫头之间有感情纠葛,马国平是知道的,然而用到这样的手段,未免太过。
不过当马国平听了刘伟鸿的解释之后,才知道里面另有隐情。合着是老贺家出阴招在先,打算将刘伟鸿在林庆县彻底打倒。甚至不惜说动了楚南省纪委书记方东华插手。
既然如此,那就没什么好客气的了。
你能做初一,我就能做十五!
何况老刘家与老贺家,一贯不是那么对路,能够阴贺家大小子一把,也不坏。所谓开弓没有回头箭。此事已经开了头,就必须运作成功,不然就会变成笑柄了。
马国平和刘伟鸿力量不够,但如果老爷子肯发句话,那力量就足够了。
能够让中组部和中宣部联合为贺竞强发个文件,量身定做,老贺家那边,肯定也有大人物出过面。说不定贺老爷子都发了话的。
老爷子寿眉一掀,问道:“什么林庆经验?”
马国平连忙将大致的情况向老爷子做了个汇报,自不免为刘伟鸿和朱建国美言几句。
重视党员队伍建设,尤其是基层党组织建设,正是老爷子十分关注的问题,闻言轻轻颌首,很是赞同,说道:“嗯,这个不错嘛。如果情况属实,确实值得肯定,也可以宣传推广。”
马国平和刘伟鸿对视一眼,都露出了心照不宣的微笑。
刘伟东的眉头却轻轻一蹙,很快又舒展开来。他尽管还没有放外任,但对于贺竞强等几个与他齐名的红三代子弟的情况,一直都是很关注的。马国平将所谓的“林庆经验”一介绍,刘伟东立即心知肚明。
刘伟东不反对给贺竞强背后一棍子,他之所以略感不悦,主要还是马国平对刘伟鸿的态度,转变得太多了。不过自然也不会站出来反对。
涉及到老刘家与老贺家的竞争,身为老刘家长孙,大方向是不能错的。
第341章还是不动为宜
两天之后,刘成家和刘伟鸿父子俩,再次出现在大内青松园。
刘成胜开完会议,已经返回了江南。
这两天内,继最高首长召见之后,军委三位主要领导,也先后召见了刘成家。对他发表的那篇文章,表示了浓厚的兴趣。
刘成家这是来向老爷子汇报召见情况的。
小客厅里很安静,只有老爷子、刘成家和刘伟鸿祖孙父子三人,老太太不在,林美茹陪着老人家,逛街去了。别看老太太年岁大了,思想可还“新潮”经常会在女儿媳妇的陪同下,上首都城里逛逛,见识一下新鲜事儿,回来之后,陪老爷子唠唠磕,也是老爷子了解外界变化的一个消息来源。
“爸,封伯伯说,总参二部那边,正需要扩大战线,问我有没有改做情报工作的想法。如果愿意过去的话,可以考虑挂总长助理衔,兼二部部长。”
刘成家身子挺得笔直,沉声说道,神情很是严峻。
他嘴里的封伯伯,非同小可,乃是军委主要领导之一,刘伟鸿一帮小字辈,背地里尊称为封二爷。封二爷的年纪,比刘老爷子略大,两家之间,也有些日常的交往,因此刘成家尊称其为封伯伯。
老爷子双眉微微一扬,随即又垂了下去,淡然问道:“你自己的意见呢?”
刘成家说道:“我一直都是搞军事的,在野战部队习惯了。情报工作,我不是那么熟悉。”
老爷子点点头,不吭声。
刘伟鸿忽然问道:“爸,金秋园那边的意见怎么样?”
所谓金秋园,正是储君的居所。
最高首长已经正式退休,现今储君是军委的主要领导。
老爷子的眼睛,落在刘伟鸿身上。这个年幼的孙子,要紧关头,总是能有些新思维,老爷子其实也挺感兴趣的。
刘成家沉吟道:“金秋园那边,倒是没有这个意向,只是询问了一些海湾局势发展的情况。”
当然,一些鼓励的言辞,储君肯定也是说了的。对刘成家的态度,也非常的亲切。刘老爷子对储君的某些施政方针,是比较支持的。储君对此心知肚明。
刘伟鸿点了点头,不再说话。
毕竟在这里,他是小字辈,老爷子和他老子,才是谈话的主角他就是个陪衬。刘成家之所以领他一起过来,主要还是想让他在老爷子心目中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
老爷子却笑了笑,问道:“伟鸿,你怎么不问首长那边的意见?”
普天之下,现今能被老爷子尊称为“首长”的,一人而已。
刘伟鸿微笑说道:“爷爷,首长那边的意见,我爸已经跟我说过了。首长主要也是了解一下我爸对海湾局势后续发展的看法,还有军事现代化建设的一些意见。”
这样重大的事情,父子俩之间,肯定早就沟通过的。
“那你的意见呢?”
老爷子不动声色地追问道。
刘伟鸿忙即挺直身子,说道:“我的意见,和我爸的意见一样。我爸一直都搞军事工作,参加过实战。我想还是继续留在部队的好。现在刚刚掌握部队没多久升得太快,未必是好事。些许虚名,不要也罢。”
老爷子哈哈一笑,说道:“些许虚名……呵呵,你倒是看得很开。”
严格来说,封二爷是给了刘成家一颗很大的甜枣。总参二部也是正军级单位,刘成家如果调任二部部长,算是平调。
但挂总参谋长助理衔那就非同一般了。总长助理,进一步就是副总参谋长,只要熬两年资历,副总长的乌纱帽是必然要落到刘成家头上的。或看到时候外放就是大军区正职。
封二爷这个提议,扎扎实实是给刘成家官升一级。
并且总参二部掌管外军情报工作也是举足轻重的职务,其重要性,绝不在主力集团军军长之下。隐性权力,更是庞大得多。
到刘伟鸿嘴里,竟然成了“些许虚名”口气着实够大的。
刘伟鸿笑道:“爷爷,情报工作不是那么好弄的,十分复杂。军情系统,也历来都是山头林立,各有一套人马。我爸以前没有搞过情报工作,贸贸然过去接手,我看够呛。一着不慎,就会被人当枪使了。我爸是战斗英雄,冲锋陷阵才是他的本行。”
在自己爷爷和老子面前,刘伟鸿有话直说,没有藏着掖着。
“还有吗?”
老爷子不置可否,继续问道。
刘成家便向儿子投去鼓励的目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