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官家-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朱玉霞丝毫也没有因为父亲的安慰而感到轻松,“哼”了一声说道。
“所以我们才去大宁嘛……放心,爸爸在大宁的那几个老战友,还是有些能耐的,肯定能打听到消息。只要知道谁是评委,咱们就有办法。你的论文是在首都发的,档次是摆在那的,只要有个评委肯帮着说句话,不说一等奖,二三等奖总能评上一个吧!”
朱校长很有自信的样子。
朱玉霞脸色略有好转,说道:“但愿如此吧。”
刘伟鸿算是有点明白了,敢情这父女两个,是上省城去拉关系的。有关评职称的事,刘伟鸿可是很清楚内幕。上辈子,他在楚南省农科院呆了那么久,年过四旬才终于评上副高的职称,还是云雨裳给省里有关的人士,打了个招呼,不然就算到退休,这个副研究员也休想到手。
而有论文在省级的评比中获奖,是评中级职称的主要条件之一。
省中医学会年年都要评奖,但年年获奖的,都是头上有乌纱帽的重要人物,无职无权的普通医生想要获奖,那是千难万难。
刘伟鸿对这里面的暗箱操作手法,基本了如指掌。
通常来说,在不了解内幕的人看来,这个评奖的程序,肯定是先定下奖项,一等奖几个,二等奖几个,三等奖几个,奖金若干。奖项定下来,再定评奖的标准,接下来就是按照这个评奖标准,将符合评选条件的论文圈进去,然后就是定评委,最后评审论文,投票,决定获奖的对象。
但实际操作,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
省卫生厅和中医学会的主办人员,头一要定下来的就是个年有哪些重要人物必须获奖,张三李四王五麻子,先就将获奖者的名单划拉出来了。然后就是谁一等奖,谁二等奖,谁三等奖。这也是根据职务高低,影响大小来定的。假如省卫生厅的厅长、副厅长或者中医学院的院长、副院长之类人物想要参加评奖,一等奖就没有别人什么事了。
他们是制定规则的人,好东西难道还会落到别人手里去?
把必须获奖的名单定下来之后,才是制订评奖的标准。这个标准呢,肯定也是给那些重要人物量身定做的。甚至获奖者的年龄都会有规定。这样做,并不是确保这些人最终获奖,他们获奖是定下来了的,对外公布这些评奖的标准,只不过是堵住大家的嘴,证明这次评奖是完全公正的,获奖者完全合乎条件。没有获奖的论文,不是关系不好,是不合获奖的条件。
让你有苦难言。
至于评委,那是真的没什么作用。说起来都是德高望重的泰山北斗级人物,真正操作的时候,可能连论文的影子都看不到。他们得到的,不过就是一张早就拟定好了的获奖名单,然后在获奖名单上签字,拿一个大红包走人。
如果哪个评委犯傻,居然想要看看论文,当真投票的话,对不起,那也没你老人家什么事了。
一个省内,知名学者可也不止一个两个,少了张屠户难道还吃拔毛猪?
第033章潜规则
听朱校长父女对话,说是要去找评委,刘伟鸿知道,他们的方向压根就错了。刘伟鸿想了想,觉得有必要提醒一下朱校长,要走门路就要走对,不然的话,白花了冤枉钱,最终什么也捞不到。
当然,怎么提醒领导,那也是个技术活。直通通的说出来,就没意思了,还伤面子。你这回伤了领导的面子,就算事情搞成了,也会在领导那里留下浮躁,不稳重的印象。十分功劳能剩下五分就不错了,搞不好还有负面影响。指望领导和你讲道理,那是不可能的,傻子才这么想。官场的规则和平民的规则,完全是两回事。
“校长,想不到你战友遍天下,连省卫生厅也有战友。”
刘伟鸿微笑着说道。
“没有啊,我在省卫生厅没有战友。”
朱校长性格比较直爽,马上便否认了。
“那是在中医研究院有战友了?”
朱校长又摇摇头,还是没有意识到刘伟鸿话里的含义。这就证明,朱校长是真的还没有进入官员的心态。不然的话,早就应该有所“警惕”了。
刘伟鸿随即决定改变方式。既然朱校长“不上道”暂时还没有必要用对付老官油子那一套去对付他,朱校长还需要“慢慢培养”刘伟鸿老实不客气,在心里将自己当做了朱校长的“导师”“校长,朱医生,这个中医学会的年会吧,我也了解不多。但我有一个同学的哥哥,是在首都卫生局工作的,他对这个年会的评奖流程,了解得比较多,闲聊的时候,也跟我们谈到过……”
说到这里,刘伟鸿打住了,想要看看朱校长是个什么反应。
朱校长还没有吭声,朱玉霞就已经说话了,声音很冷淡地说道:“道听途说,做不得准的。”
竟是压根就不想听刘伟鸿说什么。
大约在她想来,刘伟鸿就是个“小屁孩”年纪比自己还小着几岁,能有什么见识?只怕那个所谓的“同学的哥哥”也是杜撰出来的,不然能那么赶巧,自己要去省城找关系,他偏偏就有一个同学的哥哥是首都卫生局的?无非是为了显示自己的“博学多识”想要在朱校长和自己面前表现一下而已。
对于这种浮躁的小年轻,朱玉霞一贯不是很感冒,更不愿听他们夸夸其谈。
没的聒噪!
朱玉霞这么想,也不能说是错了。刘伟鸿那个“同学的哥哥”还真是杜撰出来的,为的只是引出一个谈话的由头。说得太直白,怕伤了朱校长的脸面。
刘伟鸿淡然一笑,随即闭口不言。
既然朱玉霞不感冒,执意要去省城碰钉子,那也由得她去。这人吧,总是要碰几回钉子才能懂事的。朱玉霞看上去年纪比自己要大一两岁,估计平时在家里被朱校长和于阿姨惯坏了,没在社会上吃过什么苦头,所以满脸傲气。
刘伟鸿不由又想起云雨裳来。
两人的年岁差不多,云雨裳的家庭条件和朱玉霞的家庭条件比起来,自然是一个天生一个地下,但云雨裳就没有满脸傲气。
云雨裳的傲气,在骨子里头,由内而外,自然而然形成了一种高人一等的气质。
两个月没有通音讯,不知道她与贺竞强的婚是不是结了。真要结了婚,刘伟鸿会不开心的。因为他知道云雨裳与贺竞强在一起,不开心。
也许是担心刘伟鸿尴尬,朱校长说道:“反正到大宁还早,一路上这么闷着,也是无聊。伟鸿啊,你说说看,你那个同学的哥哥,是怎么说的?”
朱校长的社会经验,毕竟不是朱玉霞可比。刘伟鸿在他心目中,与普通的年轻教师也颇为不同。料必不是信口开河,应该是意有所指的。
刘伟鸿倒没有和朱玉霞置气。上辈子窝囊潦倒,固然让他有了愤青的潜质,却也知道了世间的很多无奈。或许与其他四十几岁的中年男人比较起来,刘伟鸿还有点毛躁,但与真正的年轻人,自是不能相提并论。
“是这样的,校长。我那个同学的哥哥说,这种评奖,评不评得上,其实与评委没有多大的关系,早就内定好的。”
刘伟鸿言简意赅,直接点到了要害之处。
“有这种事?不可能吧……”
朱校长吃了一惊。
“基本上就是这样……”
刘伟鸿大致将自己所了解的情况说了一下,用词比较简略。瞧朱玉霞的样子,是不大喜欢与人交流,自己若是打开了话匣子,滔滔不绝,只怕她又要大皱眉头了。
饶是如此,朱玉霞脸上还是露出了完全不信的神情,扁了扁嘴,有点不屑地说道:“不可能,肯定是你那个同学的哥哥瞎说的。首都的事情,我不清楚。楚南这边吧,前几年评奖的评委里面,就有杨光楚教授,他可是国家中医学会的理事,博士生导师,全国知名的学者,著作等身,连省中医研究院的龙院长,都是他的学生。你说杨教授能是傀儡吗?他若是秉公说话,龙院长敢把他的评委拿掉?开玩笑!”
朱玉霞这话,就等于是直指刘伟鸿瞎说了。
刘伟鸿笑而不语。
事实上,不了解的内情的人,还真不会相信暗箱操作竟然到了这种地步。规则,完全掌握在制定规则的人手里,谁不会向着自己?
但朱玉霞一定不信,刘伟鸿也就不再饶舌。
朱校长皱起了眉头,说道:“玉霞,你说的那个杨教授,他今年是评委吗?”
朱玉霞摇摇头:“不是,他去年就已经过世了。从前两年开始,评委名单就不公布了。怕一些没有评上奖的人不服气,去找这些评委闹。”
刘伟鸿嘴角闪过一抹微笑。
这就对了!
为什么有人不服气,有人要闹,就是对这种规则不满。索性连评委的名单都不公布了。人家反正也是走个过场,以自己的学术名气换个红包,可没有义务给主办方擦屁股。再说了,不公布名单,是为了更好的控制局面。
学术界的名人之间,也一样有竞争的。卫生厅和中医研究院请了这几位做评委,不免冷落了其他知名学者,反倒生出许多是非来。不公布名单,那就全是主办方说了算,说谁是评委谁就是评委,说谁不是,谁就不是。
你猜去吧!
“这就麻烦了,连谁是评委都不知道,这个关系比较难搞啊……”
朱校长蹙眉道。
看样子,不但朱玉霞不信刘伟鸿的话,连朱校长也不信,还在想着要从评委身上下手。这也难怪,思维定式一旦形成,要改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不了解内情的人,总也不相信,评委全都是摆设。
当然,像杨光楚教授那样的评委,也许是个例外。作为中医研究院院长的老师,他如果一定要评上谁,说不得,主办方也是要给个面子的。大不了临时增加一个名额就是,一张荣誉证书和几千块钱,对于两个厅级机关来说,不当什么大事。老爷子的面子,值得这个价位。
但这除了说明杨教授其实也是主办方的一员之外,再也说明不了别的。
规则,始终掌握在制定规则的人手中。
刘伟鸿自然不会再开口。
司机开了百把公里之后,将车停了下来,朱校长便急匆匆的下车,看似是上厕所,其实是抽烟过瘾去了,刘伟鸿也便下了车,陪他抽一支。
朱玉霞更是不高兴,刘伟鸿再次上车的时候,朱玉霞甚至移动了一下身子,刻意和他拉开了一段距离。也不知道为什么,这女人竟然对刘伟鸿产生了很大的反感心理。
刘二哥也只好苦笑。
谁说男人长得帅,就一定人见人爱的?
凡事都有例外!
青峰地区距离大宁市两百多公里,国道线路况非常一般,吉普车愣是跑了四五个小时,到达大宁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五点多了。
“伟鸿啊,晚上还有去首都的火车吗?”
朱校长问了一句。
“有的吧。这个要去火车站看了才知道。”
刘伟鸿没有说自己要去坐飞机,省得朱校长大惊小怪的。一个刚刚参加工作才一年的小老师,回家探个亲居然飞来飞去的,未免奢侈。还是不要这么张扬的好。
“那这样,我们一起吃个饭,待会送你去火车站。”
刘伟鸿客气道:“这个怎么好麻烦朱校长?你们只管去办事,我在前面的公交站下车,坐公共汽车去火车站就是了。”
上辈子,他在大宁市生活了许多年。虽然眼下的大宁市远远达不到二十一世纪那样的繁华程度,基本的城市格局,刘伟鸿还是十分熟悉的。
朱玉霞冷淡地说道:“爸,你不是约好黄叔叔一起吃晚饭的吗?”
朱校长还待要说,刘伟鸿笑着抢在了头里:“校长,不能耽误你的正事,你去忙吧。能搭个顺风车,已经很感谢了,省了十几块钱呢!”
刘伟鸿“演”得很是到位。
教书先生就要有教书先生的样子,不能充“大款”“那好吧,下次有机会一起吃饭!”
朱校长能这么说,已经十分给面子了,足见刘伟鸿在他心目中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第034章回家
刘伟鸿提着简单的行李,走出首都机场。
在接机口,刘伟鸿一眼就看到了母亲林美茹。
林美茹一件黑色的短袖T恤,一条黑色的长裙,明黄色的高跟凉鞋,头发烫了小波浪,看上去远比实际年龄要年轻得多,往那一站,那种端庄的气质就出来了。
林美茹身边则笔直地挺立着标枪一样的谢光荣。
刘伟鸿笑着上前,很洋气地给了母亲一个拥抱。
“这孩子,多大人了,还这么调皮!”
林美茹嘴里责怪,双手轻轻拍打着儿子厚实的背脊,满脸都是笑容。
“妈,你真漂亮,气质又好,我爸当年那眼光,真是赶赶的……”
刘伟鸿拥抱过母亲之后,退后一步,上下打量着林美茹,啧啧赞叹不已。
“这孩子,怎么嘴巴变得这么甜了?青峰地区的山水,就这么特别,与众不同,能把人来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
听了儿子的夸奖,林美茹更是欢喜,笑眯眯的,也是不住地打量着刘伟鸿,连连点头:“嗯嗯,比上回还要壮实了,这个好、这个好……”
谢光荣上前一步,主动接过了刘伟鸿的旅行包。
这也是前所未有的,老爷子的卫士,还没有谁对刘伟鸿这样客气过。
出了候机室,刘伟鸿更是吓了一跳。
门外竟然停着一部大红旗。
刘伟鸿一眼就看了出来,这是老爷子的二号配车,也就是备用车。虽然老爷子通常乘坐的都是一号配车,但将二号车派出来接他,当真是非同小可。
这个牌照,是在中央警卫局存档了的。
“妈,这是……”
刘伟鸿指着那台大红旗,征询地望向林美茹。
“嘿嘿,这可是老爷子钦点的。他指明要小谢开这部车来接你!”
林美茹微笑说道,脸上都放出了光彩,显见得老爷子给自家儿子这么大的脸面,连她都没有想到。就算是刘成胜,等闲也不能使用老爷子的二号车。
对于那些规矩不是很严的世家豪门来说,小字辈偶尔动用一下老爷子的配车,也不算大事。但老刘家的规矩,自来特别严,动用二号车给刘伟鸿借机,当真是破天荒的第一回。
谢光荣将刘伟鸿的旅行袋放进后备箱,打开了车门。
“妈,您先上!”
刘伟鸿挽着母亲的胳膊,将她送上了车,自己坐在母亲的身旁。
对于刘伟鸿的懂事,林美茹深感满意,脸上露出发自内心深处的笑容。
大红旗一路畅通无阻,甚至进入大内之时,卫士都没有检查,就直接放行了。大红旗径直开到了“青松园”刘伟鸿还没有下车,就看到刘伟东亲自站在门口迎接。
大红旗一停稳,刘伟东迅即上前,给林美茹打开了车门,微笑着叫了一声“婶”做出了搀扶的样子。林美茹四十几岁,自然无须搀扶,刘伟东这就是一个姿态。
林美茹脸上露出了矜持的笑容。
尽管她是长辈,刘伟东还从未有过这样殷勤的时候。
这个脸面,都是儿子挣来的。
林美茹特别开心。
刘伟东这才扭头向刘伟鸿打招呼,笑哈哈的:“伟鸿,这么急催着你回来,一路辛苦了!”
“还好,反正年轻,辛苦一点也没什么。”
刘伟鸿微笑答礼,主动上前握住了刘伟东的手,刘伟东看似很随意的将另一只手也放了上来,刘伟鸿自也照做,兄弟俩四手相握,摇晃了好几秒钟。
“走吧,老爷子,我爸,还有二叔,小姑都在等你呢!”
刘伟东笑容可掬。
刘伟鸿又吃了一惊,这个阵仗可是摆得有点大,在刘伟鸿的记忆之中,好像就是最高首长亲自登门,老爷子也没有把出这样齐整的礼节。
当然,也不是说刘伟鸿的份量就超过了最高首长。关键还在于他是老刘家的人,今儿个,也算是一个家庭聚会吧。不过大姑刘成美和姑父胡奋强没有到,这中间,也折射出一个信号。今天这个家庭聚会,带有十分明显的政治倾向。
刘成美和胡奋强都是企业干部,便被排除在外了。
老刘家的规矩,自来就是这么严格的。
尽管老爷子已经以实际行动向刘伟鸿表达了“欢迎回家”的意向,刘伟鸿还是不敢露出半点骄傲的神色。今天既是表扬,未尝就不是考验。
看看那个飞扬跳脱的刘家二小子,是不是真的变了!
或许只是凑巧为老刘家立了一功?
刘伟鸿估计,到现在为止,家里的长辈,都不一定完全相信,那篇文章是出自他的手笔。或许只是被什么人利用了,却刚好赶上这场巨大的政治风暴,某几位大人物出局,反倒让老刘家捡了个现成便宜。
要说刘伟鸿一个小年轻,有那样的政治远见,也确实令人难以置信。
大家都满腹疑窦。
刘伟鸿礼让着母亲林美茹在前,与刘伟东并肩而行,略略落后半个身子。在一个规矩很严的大家族之中,要想得到多数长辈的认可,那就必须严守规矩。
经过上辈子惨痛的教训,刘伟鸿早就意识到了这一点。
因为写了一篇“凑巧”的文章,就试图一步登天,与刘伟东相提并论,未免有“小人得志”的嫌疑。
官场大忌!
老刘家,谁说不是一个微缩的官场?
一走进客厅,老爷子和老太太居中端坐,刘成胜、刘成家和刘成爱下首相陪,甚至于刘成爱的丈夫马国平也不曾在座。
儿子和女婿,自然是有区别的。
见刘伟鸿进来,刘成胜当即起身,刘成家和刘成爱也跟着起身,脸上露出微笑。
“伟鸿回来了?好,好!”
刘成胜微笑着,连连点头,完全不是昔日高高在上的派头,笑容说不出的亲切。
“是的,大伯,我回来了。”
刘伟鸿恭谨地答道,又向刘成家和刘成爱问好。随即大步上前,给老爷子和老太太深深鞠了一躬,规规矩矩请安问好。
老爷子和老太太脸上都难得地露出了慈祥的笑容。
“嗯,好!坐,都坐吧,自己家里,不必拘谨。”
老爷子笑着吩咐道。
这句话,可不仅仅是说给刘伟鸿听的,就算是刘成家、刘成爱等人,在老爷子面前,平日里也不能完全放开。
大家依言坐下,刘伟鸿就坐在林美茹的下首。这还是刘伟鸿成年之后,第一次在青松园的客厅里拥有座位,以前都是站着。
“伟鸿,这段时间,在农业学校做些什么工作?”
老爷子缓缓问道。
“爷爷,这几个月,我都在教学,中间参加了一个篮球比赛,地区文教系统组织的,我们农校队得了冠军。六月份提前放了暑假,我就在宿舍里看看书,巡逻一下学校。”
刘伟鸿规规矩矩地答道,言简意赅,没有丝毫修饰之词。
任何花架子,在老爷子面前,都不能摆出来。
“嗯,好,能静得下心,沉得住气,不错,有进步了!”
老爷子微微颔首。
刘伟鸿心中一动。看来老爷子真正看重的,还是这些品质。他虽然是老爷子的嫡孙,上辈子可着实不大清楚,老爷子到底喜欢什么样的性格。
接下来,老爷子又问了一些日常工作之间的事情,问得很细,丝毫也没有涉及到什么“大的层面”就好像普通人家的两公孙在拉家常。不过刘伟鸿可不敢怠慢,每句话说出口之前,都要在心里转一圈,确定没有什么纰漏才会说出来。
政治世家的生活,本就不是常人能够理解的。
刘伟鸿很清楚,这个依旧是老爷子对他的考验。
两公孙对答之时,刘成胜刘成家等人,都是脸带微笑,绝不开口说半个字,甚至于老太太都不插口,只是倾听,偶尔会端起茶杯喝口水。
刘伟鸿注意到,伯母杜于馨并不在场。
大约十几分钟之后,杜于馨出现了,老爷子便停止了问话,转向杜于馨。杜于馨忙即说道:“爸,妈,饭菜都已经准备好了,是不是先吃了饭,再聊?伟鸿大老远的赶回来,肯定也饿了。”
说着,杜于馨便向刘伟鸿点了点头。
刘伟鸿忙即欠了欠身子,对伯母的关心表示感谢。
搁在以前,杜于馨可很少有这样的动作,更不用说当着老爷子的面表示关心了。以往刘伟鸿在这个客厅里,和空气没什么区别。
“好,那就先吃饭,吃完饭再聊。”
老爷子一摆手,做了决定。
刘成胜和杜于馨便分别上前,搀扶老爷子老太太起身。
刘伟鸿忽然惊异地发现,今天老爷子竟然不怎么需要搀扶,就能自己站起来。也不知道是不是人逢喜事精神爽。又或者,老爷子的身体状况,有了好转。
在刘伟鸿的记忆之中,现在已经进入了老爷子生命之中的最后几个年头,身体状况是比较糟糕了。两年多之后,最高首长正式确定接班人之时,老爷子实际上已经不能下床活动了,不久离世。而那一次,刘成胜又站错了队!
一连两次站错队,加上老爷子离世,便造成老刘家的“万劫不复”好在,刘伟鸿回来了!
一切,或许还来得及吧。
第035章动机
家宴的规模不大,就是这几个人。
老刘家规矩严,每时每刻都体现出来,吃饭也是规规矩矩的,没什么人说话。不过,今天老爷子破例喝了一小杯黄酒。
老爷子虽然是军人出身,战争年代出生入死,打了无数恶仗硬仗,好几回死里逃生,酒量却一直不是很大,以前都是喝白酒,后来改喝黄酒,黄酒养生。上了年纪之后,基本上不怎么喝酒了。
这一小杯黄酒,无疑是为了刘伟鸿破例的。
刘伟鸿还好,林美茹却是激动得了不得。因为她的平民出身,二十多年来,在老刘家一直小心翼翼,不敢行差踏错。尤其是刘伟鸿前几年叛逆非常,林美茹更是在家里抬不起头来。如今老爷子给了刘伟鸿这么大的脸面,林美茹怎能不心花怒放?
“伟鸿,你吃,多吃点,农村生活艰苦,你正是长身体的时候……”
林美茹也顾不得老刘家的规矩,给儿子夹起了菜。
“谢谢妈,还好,学校生活不错,能吃饱也能吃好。”
刘伟鸿笑着说道,心里头不由又想起了唐秋叶。自从两人“挑明关系”之后,唐秋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