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官家-第1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现在下面这些干部们,谁不是人精?谁又知道他们到底有些什么关系呢?拖一拖,让他们尽可能将自己的关系网抖落出来,领导才好做出最终的决定,应该也是最正确的决定。所谓正确,自然不是这个干部有多胜任新的工作岗位,而是领导不会因为情况不明朗,而莫名其妙地得罪了不该得罪的人。
刘伟鸿点点头,说道:“那么,慕书记有没有正式找你谈话?”
王化文还是摇头:“也没有。嘿嘿,他恐怕是不会找我谈话了。
说着,王化文嘴角流露出一丝鄙视之意。慕新民这是怕早早给王化文漏了底,王化文会“捣蛋”不配合他的工作。
刘伟鸿将酒杯凑到嘴边,轻轻抿了一口,忽然问道:“王主任,有没有消息,可能是谁来县委办?”
“米贤华吧,可能是他。”
王化文嘴里说出一个让刘伟鸿有点意外的名字。
“米贤华?”
刘伟鸿略感诧异地反问了一句。
“对,很有可能是他。这段时间米贤华很活跃,据说过年的时候,专程去了大宁,到过慕新民家里。慕新民对他也很欣赏,已经不止一次在公开场合表扬他的工作做得好了。”
王化文有些恨恨地说道。
尽管要将他换下来是慕新民的意思,主要还是因为王化文是前任书记朱建国的亲信,据说与刘伟鸿的关系也很不错。但对于将自己挤开的米贤华,王化文自然也不会有好印象。
刘伟鸿却笑了微笑说道:“嗯,这个安排很见功底,慕新民还是很有一手嘛。”
王化文虽然很不待见慕新民,却也不得不承认刘伟鸿说的有道理:“是啊,慕新民以前在机关工作,搞这些拉帮结派的东西,很有心得。”
米克良、米克林兄弟双双进了大狱,土坪米家遭到“沉重打击”米贤华的威望不足以取代米克良,这个本土势力的小圈子,差点就瓦解了。这一点,也是上级领导看重朱建国的原因之一。朱建国的手腕很了不起嘛。但是上坪米家,依旧是整个林庆县最庞大的宗族势力之一,米克良原先安插在各个部门的米姓族人以及外戚朋友,不在少数。比如县建委主任龙华,还是稳稳当当地坐在建委主任的位置上。只要重新将这些人整合起来,就是一个不小的力量。
现在能够整合老米家势力的人,无疑就是米贤华了。
当初刘伟鸿建议朱建国提拔米贤华进县政府班子,为的就是安抚上坪米家的宗族势力,稳住他们不闹事。但不让米贤华进县委班子,自然也是为了制约米贤华的权力,让他无法变成第二个米克良。事实证明,这一手很漂亮,效果也很好。
而慕新民似乎也正是看中了这一点,加上米贤华又主动靠了上来,刚好一拍即合。慕新民重用米贤华,就等于获得了林庆最大宗族势力的支持。而老米家,对朱建国和刘伟鸿,那可叫恨之入骨。这样的人,用起来肯定顺手。
大家都有一致的目标嘛。
很多事情,恐怕用不着慕新民吩咐,米贤华就会主动去找刘伟鸿的不自在。
一个县委办主任的位置安排,既去掉了朱建国的亲信,削弱了刘伟鸿的关系,又增强了自己的话语权,还为刘伟鸿培养出一个强劲的对手,正可谓一箭三雕。
慕新民久在机关,玩这种手腕,确实颇有水平。
“听说这一回两会召开,孙主任也要退了?”
刘伟鸿又问起了县里其他可能的人事异动。
朱建国调离得过于突然,为了避免慕新民找张妙娥的麻烦,刘伟鸿又不得不将张妙娥从县委办调了出来,去了县里的农产品经纪服务公司。与县长邓仲和的合作,尚在磨合阶段。
而且邓仲和自重身份,自也不可能什么事都主动和刘伟鸿沟通。现在刘伟鸿在县委大院,真正靠得住的朋友,也就王化文了。刘伟鸿确实感到消息有点闭塞。
王化文身为县委办主任,消息来源,自然是最广泛的。
“是啊,孙主任也六十出头了,到了必须退的年龄。”
王化文耐着性子说道,心里头颇有几分焦虑了。刘伟鸿绕来绕去,总是避而不谈他王化文的事情,到底是个什么想法?
朱建国让他找刘伟鸿,实话说,王化文也很是将信将疑。知道刘伟鸿了不起,但以前多数时候,大家还是将这个“了不起”与朱建国联系起来。县委书记带过来的人嘛,当然是牛皮哄哄了。朱建国越牛,刘伟鸿也就越牛。王化文只是隐约猜到一点,觉得刘伟鸿可能还有更硬的后台,毕竟没有确凿的“证据”单凭猜测,可也不保险。
官场上,历来都有很多小道消息传扬,孰真孰假,确实难以分辩。
王化文也是抱着死马当作活马医的心态请的刘伟鸿。毕竟刘伟鸿太年轻了,将自己的身家前途寄托在这样一个年轻得过分的小伙子身上,王化文自己想着,都有点好笑,甚至有点悲哀。
官场上混了半辈子,最终却要求一个比自己小了一半的年轻人,这都叫什么事?
王化文的焦虑不安,刘伟鸿焉能看不出来?却只做不知道。怎样营造谈话气氛,怎么掌握谈话的主动权,可都是上位者必修的功课。
让王化文再焦急一会。
任何东西,得来太轻松,就不会珍惜了。
“呵呵,孙主任这一退下去,又不知道有多少人要动心思了。”
刘伟鸿微笑着说道。
“是啊。”
王化文没精打采的点着头,但是随即,却双眼一亮,目光烁烁地望向了刘伟鸿。
去县政协,基本便是养老了,但如果能够去县人大,那就不一样了。须知现在的县人大主任孙文阁,乃是县委副书记。人大的实权和政协也全然不可相提并论。老孙头是因为年龄到站,而且性格上有点软,不喜欢与人相争,这才在县委书记办公会议上当起了“看客”算是明哲保身,给自己的儿孙们留一笔“人脉财富”倘若王化文能够去县人大担任正职,还能兼任县委副书记的话,那就不是贬职,而是扎扎实实的官升一级。
四十几岁的县人大主任,未必就没有前途,运作得当的话,还颇有空间。哪怕不能提升,合适的时候调出去,不做县委书记也能搞个县长当当。
王化文在基层打滚了大半辈子,早就没有了多大的野心,能够保住现有的位置,就心满意足。假如有朝一日,还能更上层楼,那可就是意外之喜了。
不过,王化文的眼神马上又黯淡下来。
想什么呢?
这个难度未免太大了。
县委书记不待见了,还能官升一级,世界上哪有这种好事。地委领导也绝不会干出这种事来,那是公然打慕新民的脸,祝联盛能够答应?只怕到时候,羊肉没吃到惹一身臊。
想到慕新民那个强劲无比的后台,王化文便很是心虚气短。
省长!
不是他们这种小小基层干部能够仰望的。至于“放对”那更是再给他三个胆子也不敢啊。
刘伟鸿再牛,还能比省长牛?
刘伟鸿伸出筷子,夹了一大片羊肉,慢慢吃了,微微一笑,说道:“王主任,我倒是有个想法。”
“你说你说,刘书记。”
王化文连忙竖起了耳朵。
“我觉得,你在林庆县工作的时间太长了,这个不大符合干部使用的惯例。适当的时候,如果能够走出去,也是很不错的。到时候天地就开阔了。”
刘伟鸿脸上继续带着微笑,不徐不疾地说道。
王化文双眼又是一亮,急急说道:“对对,刘书记说得完全正确。哎呀,我们林庆的干部,就是交流得太少,交流太少,见识就不够,眼界也局限了,确实很不好啊。”
刘伟鸿就笑,举起杯子和王化文碰了一下,轻轻抿了一口酒,说道:“王主任,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有些事情,你也不要太放在心上,说不定时机一到,就柳暗花明了。”
王化文望着刘伟鸿,依旧有点将信将疑。
第421章真相令人如此震惊
离开火锅店,刘伟鸿没有回夹山,连夜驾车去了浩阳。
唐秋叶正在家里看电视,再也想不到刘伟鸿从天而降,顿时惊喜交加。
刘伟鸿轻轻搂住了唐秋叶丰腴的身躯,笑着在她红彤彤的脸颊上亲吻了一下,问道:“店子还没打佯呢,怎么就回家看电视了?”
唐秋叶穿着一身棉质的睡衣睡裤,丰满的胸脯在粉红色的内衣下高高鼓起,双手搂住刘伟鸿的腰,仰起头来说道:“不是你安排的吗?服装店找一个合适的人来管理。我找到人了,小周在我店里做得最久,人也靠得住,就让她试试。反正都是明码标价,打折也有规定。”
唐秋叶唧唧嘎嘎的,很快就将事情说了个大概。
明码标价,打折有规定,库存多少都有明细账可供查究,加上店里不止一个人,委托给别人管理,也不是那么难。
“我现在啊,主要是在搞电器城。”
刘伟鸿就笑,伸手捏了捏她娇嫩的脸颊,说道:“电器城啊,这么威风的名字?”
“是啊,就在综合市场二楼,一共六个门面,打通了,一两百个平方,很大的。我就觉得,卖电器还是要地方大一点,显得气派,顾客进了门,见了这么大的场面,也有信心。”
唐秋叶说着,便眼巴巴地望向刘伟鸿,希望得到他的夸奖。她的心思是很单纯的,跟了刘伟鸿,就一心一意地跟着,男人给予她的任何夸奖和鼓励,都能让她高兴好一阵子。
刘伟鸿轻轻摸着她的脸,笑着点头:“有道理,我家秋叶越来越聪明了。”
唐秋叶就欢天喜地的,说道:“你还没吃饭吧,等等,我这就给你做饭去,冰箱里有新鲜的菜。”
刘伟鸿微笑摇头:“不必了,我吃过饭才来的。今晚上我还得在浩阳办点事,你先等一下,我打个电话。”
“哦!”
唐秋叶便很乖巧地点头,放开了刘伟鸿的腰。
刘伟鸿来到沙发边坐下,拿起了茶几上的电话,拨了一个号码。
“你好,张阿姨吗?我是林庆县的刘伟鸿,对,是我,张阿姨,陆书记在家吗?如果方便的话,我想来拜访一下。好,好的,我马上过去!”
刘伟鸿这个电话,是打到陆大勇家里。
春节期间,刘伟鸿去陆大勇家里拜访过。这也是礼节所必须。哪一回,陆大勇对他很客气,陆大勇的妻子张阿姨,自然对他有比较深刻的印象。
“伟鸿,你还要去见客人啊?”
唐秋叶就在一旁问道。
“对,去地委见陆书记,我有些事情,要向他汇报,应该不用多长时间就回来了。秋叶,给我准备两瓶酒,两条烟。”
刘伟鸿吩咐道。
“好。”
唐秋叶手脚麻利,拿了一个塑料袋,装了两条中华烟和两瓶五粮液。这些好烟好酒,唐秋叶这里都时刻为刘伟鸿准备好的。唐秋叶虽然不在官场,却也知道,当了干部,总归是要送礼的。世道如此。反正现在她手头很有钱,给刘伟鸿又不要,说是存在她那里最保险。唐秋叶自然要将一切都为刘伟鸿准备得妥妥帖帖。
做个好妻子,这些都是必备的。
刘伟鸿拿了烟酒,出门而去,唐秋叶追到门边叮嘱了一句,让他早点回来。
浩阳市新城区建设速度很快,地委大院的主体工程已经竣工,但还有些内部装修要搞,预计过了今年的三伏天,好好晒一晒房子,去了湿气,下半年就能帮过去办公生活了。眼下陆大勇等地委领导,还是住在浩阳市市委大院内。
没办法,新建地区,条件简陋,只能先将就一下了。
刘伟鸿在浩阳工作过几个月,一切倒是轻车熟路,很快就将车开进了市委大院,径直去了后排的单元楼。浩阳市委大院的住房,其实也很紧张,这三室一厅的套间,都是临时调剂出来的。地委行署人大政协四套班子,正副职领导几十个,不可能全部挤在市委大院内,只能分散解决。比如有的地区领导,就住在下属局机关的单位宿舍里,军分区的领导,则暂时借用市武装部的场地办公。好在这种情形,不久之后就要解决了。
省里为了新建浩阳地区,可是拨下来不少的款子。
陆大勇住在二号单元楼的三楼,本就是浩阳市的常委宿舍,三室一厅,也不算太逼仄,只是和其他的地委书记比起来,有点委屈了。以前在青峰地区,陆大勇身为专员,自然也比这边住得宽敞。
刘伟鸿来到单元楼下,正好碰到几个干部模样的人从楼上下来,带着小心翼翼的笑容。估计这些人是刚刚从陆大勇家里出来,为了接见刘伟鸿,陆大勇提前下了逐客令。
刘伟鸿提着塑料袋,缓步上了三楼。
一按门铃,门就开了,张阿姨笑吟吟地给刘伟鸿打招呼。张阿姨和朱建国的妻子于阿姨差不多年纪,都是四十几岁,身材比于阿姨富态,更有领导夫人的气度。
“张阿姨好。”
刘伟自微笑着问好。
“是伟鸿啊,进来,进来。”
张阿姨对刘伟鸿的印象很好,觉得这个年轻人帅气又懂事,年纪轻轻就做到了区委书记。至于陆大勇是不是给她说了有关刘伟鸿的来历,那就不得而知了。
陆大勇坐在沙发里,见到刘伟鸿,便即缓缓起身,微笑点头:“伟鸿来了,过来坐吧!”
“陆书记,你好!”
刘伟鸿疾步上前,向陆大勇鞠好行礼。
“呵呵,不必客气,请坐!”
“是,谢谢陆书记。”
刘伟鸿在一侧沙发上坐了下来,腰杆挺得笔直。
陆大勇拿起手边的香烟,递给他一支,微笑问道:“伟鸿啊,最近这段时间,工作怎么样,还顺利吧?”
刘伟鸿坦然说道:“谈不上太顺利。慕新民同志对夹山区的建设,有不同的看法。似乎对我们的工作,不是那么满意。”
料必慕新民在《楚南日报》上发表的那篇通讯,陆大勇是一定看到了的。甚至于内参上的消息,他也能通过一些途径探听到一些风声。春节那回拜访,客人多,拜访的时间不长,算是纯礼节性的,刘伟鸿就没有和陆大勇谈起工作上的事情。
陆大勇眼里闪过一抹尴尬之意,笑着说道:“慕新民同志是从省委宣传部下来的,对地方工作有自己的看法。再说,工作之间有分歧也很正常嘛。”
慕新民是何种来路,陆大勇也很清楚。省长祝联盛亲口推荐的,陆大勇不能没有一点顾忌。谁也摸不清楚祝联盛与慕新民之间,到底有何种内在的关系。身为地委书记,需要陆大勇协调的方方面面的关系太多了,他确实也有自己的难处。
“陆书记,我听朱辰说,过两天你要上首都一趟,去国家部委跑一下项目?”
刘伟鸿撇开自己的工作,径直问道。所谓朱辰,乃是陆大勇的秘书,自从上回在林庆宾馆与陆大勇第一次见面之后,刘伟鸿便加强了与朱辰的往来。朱辰脑袋瓜子转得极快,属于极其聪明的那一类人,颇得陆大勇的信任,和刘伟鸿关系处得很好,地区的很多消息,刘伟鸿都能在他那里打听得到。
陆大勇双眉微微一扬,说道:“是有这么一回事。我们地区是新建的,基础比较差,很多方面,都需要国家部委大力支持啊,就是对国家部委不是那么熟悉,怕是……伟鸿,你老家是首都的,是不是有什么门路啊?”
说看,陆大勇眼里闪过一抹试探的神情。
刘伟鸿微笑说道:“我是没有太多的门路,不过我小姑父以前在国家计委工作过,现在调往中组部。陆书记如果方便的话,我倒是可以给你联络一下,你到了首都,和我姑父见个面,他也许能帮得上忙。”
“哦?是哪位啊?”
陆大勇顿时来了兴趣。
“马国平。中组部干部二局局长!”
“马局长?”
陆大勇大吃一惊,双眼顿时就瞪大了,失声叫道。
“对!”
“马局长是你姑父?”
“是的,亲姑父。”
“……”
陆大勇怔怔地望着刘伟鸿,半晌说不出话来,脸上神情极度震惊。中组部干部二局是管地方干部的,当然,只要是管到省级干部,地区级干部,还是由各省掌控的。但像陆大勇这样的地委书记,已经是地厅级干部中含金量最高的职务,抬腿一迈,就进了省部级的行列,对中组部干部二局局长,焉能不熟悉?
马国平可是刘老的女婿啊!
刘伟鸿却说马国平是他的亲姑父。
陆大勇脑子里乱哄哄的,好一阵才算是理清了这中间的关系——也就是说,坐在他面前的这个神态恭谨的年轻人,是刘老的孙子!
“对不起啊,陆书记。我家里的意思呢,是让我在基层多锻炼,扎扎实实的做一些事情。以前没有跟你说明,不是故意要隐瞒什么,请你多多体谅。”
刘伟鸿微笑着说道,脸上的歉意很是诚挚。
“不,不是,伟鸿,我不是那个意思……”
一时之间,陆大勇还不能从混乱的思绪中回过神来。
第422章要多开动脑筋
林庆县的两会,定于三月底召开。县委办、政府办、人大办和政协办四家联合起来,为了这一年一度的盛会开始做准备。虽然是召开两会,但还是以县委办为主来进行筹备工作的。王化文是县委常委,很多事情由他出面协调,比较合适一点,其他单位都会买账。
一时间,县城很是热闹起来。
夹山区也很热闹。
司州煤矿的施工队,已经正式开赴夹山,开始进行基建工作。煤矿的生活很艰苦,司州煤矿的同志们,由一位副矿长带队,就在矿山上搭起了简易的棚子,用帆布一铺,算是住所,便即热火朝天的干了起来。副矿长四十几岁,高级工程师职称,是个比较古板的知识分子,小身板一点不壮实。刘伟鸿担心山上太冷,生活太差,副矿长高工只怕受不了,便邀请他在区公所入住,每天去矿山上班就是了。谁知这位执拗的副矿长一定要住到山上去,与工人们同甘共苦。据了解,副矿长参加工作二十二年,劳模也就当了二十二年,先进工作者更是年年不落。
这样一位老夫子,叫他丢下他的施工队伍,一个人住在区里,却如何能够做通思想工作?
刘伟鸿又是敬佩又是无奈,只得吩咐区里的干部,一定要保障施工队的后勤物资供应,吃的用的以及取暖的柴火,千万不能少了。硬性规定,施工队在山上施工的情况,至少每三天要向他汇报一次。
矿山一动工,便即开始带动周边几个村庄,也活跃起来。施工队就近雇佣了几十个壮劳力为他们做事,工钱月结,附近村庄的一些农产品,譬如家禽鸡蛋之类,也能销到山上去。
刘伟鸿和陈博宇在电话里面商定,要尽可能争取今年年底矿山投入生产。
除了矿山那边其他工作也是全面铺开,刘书记忙得晕头涨脑。
这不刚刚在办公室坐了不到两分钟,才泡好了一杯热茶,尚未来得及喝,毛凌就闯了进来,笑呵呵地说道:“书记,我有个事情,要向你汇报一下。”
毛凌是饲料厂的厂长,饲料厂去年投产,一直都在盈利厂里的福利待遇很是不错,毛凌这个厂长,就当得威风凛凛的。财大气粗嘛!
刘伟鸿有规矩,只要是工作上的事,不管是区里的干部还是下边乡镇的干部,随时都可以找他商量。这些干部们也早就习惯了刘书记的工作方式,一有事就直接向书记办公室闯。
“呵呵,毛凌啊来来,过来过来坐!”
刘伟鸿对这个年轻的厂长很是喜爱,微笑着地向他招手。
毛凌笑嘻嘻地坐到了刘伟鸿对面,掏出烟来,敬给书记一支。通常来书记办公室的干部,都喜欢“共刘书记的产”这人有钱,抽的都是好烟。据说他首都的那个女朋友,在江口做大生意,每个月都给他寄上千元钱,敞开了花。
这种“土豪”不打白不打!
不过毛凌现在也抖起来了,就不能在浑水摸鱼啦。
赚了钱,当得请书记抽好烟才合道理。
“哟,发财了鸟枪换大炮了,中华呢!”
刘伟鸿接过香烟,笑着调侃了毛凌一句。
毛凌搔了搔头,说道:“嘿嘿,刚刚招待客人的,剩下几根我给拿过来了。”
刘伟鸿点点头,却说道:“毛凌啊,招待客人当然不能太小气,但也不能太大方。你们饲料厂刚刚赚钱,可不能做败家子。我怎么听说,你们厂里,常年在夹山酒店包了几个房间啊?”
所谓夹山酒店,也是去年年底建起来的,用的是以前夹山供销社的房子,翻修了一下。是夹山镇一个在外边做生意的居民搞的,据说和区里的副书记张贤福沾点亲带点故。目前要算是夹山镇最好的酒店了。那个老板,已经搞了一块地皮,正在下基脚,准备正儿八经地建一个上档次的酒店。
夹山这一年的变化,有目共睹。工厂建起来了,养殖场建起来了,路也翻修了,农民们种棉花养猪养牛,手里很快就会宽裕起来,发展前景极其乐观。有眼光的生意人,立即便看到了商机,抢先一步占据市场的制高点。
对这样的“投资”刘伟鸿和区里都是十分鼓励的,给予了很多的优惠政策。
夹山镇要迅速扩展,仅仅依靠公家的力量可不行,主要还是得依靠民间的力量,众人拾柴火焰高嘛。
毛凌陪笑说道:“书记,这不是厂里客人多吗?包几个房间,也算是为客人服务。您教导的,销售渠道一定要畅通,客人就是上帝啊!”
“哼哼,毛凌,你别跟我打马虎眼。我告诉你,销售渠道要畅通,客人是上帝,这个都没有错。但你小子,就是没当好这个家。我问你,你们是不是每天都有好几位客人在镇上住宿啊?没有吧!多数时候,这几间房子是空着的,你们晚上好打牌吧?”
刘伟鸿瞥了一眼毛凌,神情变得严肃了几分。
毛凌顿时便紧张起来,支支吾吾的,不知该如何回答。
夹山区就这么屁大点的地方,饲料厂现在又是耀眼无比的“明星”他的所作所为,岂能瞒得过刘书记的耳目。实则打牌也没有多少次,主要还是陪着客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