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官家-第1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简简单单的几句话,将李刚等人听得汗流浃背。什么叫“结合组织部现在的实际情况”刘部长这是明白告诫大家,下不为例。
现在的组织部,是我刘伟鸿当家。
周云舟心里也并不轻松,一直在猜测刘伟鸿知道这个事情之后,有何反应。
他之所以不直接找刘伟鸿,还是基于刘伟鸿的性格。此人的桀骜不驯走出了名的,周云舟自认还没有达到能够让刘伟鸿敬重的程度,万一起了争执,被刘伟鸿抢白几句,却是何苦来哉?
心里这么忐忑着,刘伟鸿的电话就打了过来。
“你好,周书记,我刘伟鸿啊。”
刘伟鸿的声音,在电话里很是平和,甚至还带着一分亲切之意,当然是那种同志似的亲切。似乎刘伟鸿与周云舟之间,一直是关系很好的同事。
不过他俩也确实一直都未曾发生过正面的冲突。
“哈哈,刘部长,你好你好……刘部长有何指示?”
周云舟也是笑呵呵的,还开起了玩笑,似乎他一直都在等刘伟鸿这个电话。
刘伟鸿笑道:“周书记这可折杀我了,我哪里敢指示你啊?听说周书记对我们组织部的工作,有新的指示,我想当面听取这个指示,不知道周书记中午有没有时间,一起吃个饭?”
周云舟吃了一惊。刘伟鸿和他开门见山,在周云舟的意料之中。但没想到刘伟鸿会请他吃饭。这个可真是比较私人的邀请了。貌似周书记和刘部长之间,没有什么私交啊。
刘伟鸿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周云舟的脑子高速运转起来,嘴里却也没有闲着,打着哈哈说道:“刘部长,这个可不敢当啊!”
“没关系嘛,周书记是我的老领导了,又是前辈,我该当好好向周书记请教才是。”
“刘部长千万别这么客气,一起探讨吧!要不,刘部长现在有时间吧?如果方便的话,我过来拜访你,一起探讨一下?”
很快,周云舟就有了决断。对刘伟鸿吃饭的邀请,巧妙地避了开去,直接提出了马上会面的要求。和刘伟鸿单独吃饭,要是传到慕新民的耳朵里,还不知道老慕怎么想呢。虽然还看不出老慕是不是那种特别敏感的性格,但在这种特殊的时候,慕新民肯定比平常更加敏感些。搞不好就会将他周云舟当做了墙头草。真要是那样的话,周云舟就“亏”大了,两边不讨好。
刘伟鸿哈哈一笑,说道:“周书记召见,我哪里敢没有时间啊?”
周云舟立即说道:“那好,我马上就过去。”
“周书记,还是我过去吧。请你过来,不合道理啊。我马上过去!”
刘伟鸿谨守礼节。
实际上,刘伟鸿是比较遵守官场规则的,他很清楚,一个不守规则的人,很难在圈子里立足。只有当别人不守规则的时候,刘伟鸿才会采取非常规方式反击。
“呵呵,刘部长,大家都是老同事了,就不必这么客气啦。谁过去都是一样的。”
周云舟有点矜持地说道。不过他的心里,确实是不想这个时候去组织部。刚刚找李刚他们谈过话,此时出现在组织部,谁知道别人会怎么议论他?说不定就要有点瞧不起他了。
周书记怕了刘部长嘛!
对周云舟这点小心思,刘伟鸿明镜似的,肯定要给他一个面子,就算周云舟是“敌人”起码也不是最主要的敌人,该当示好的时候,还是要示好。没必要结仇太深。
“周书记,那就这样说好了,我马上过去。”
“那好,我在这里恭候刘部长大驾光临!”
第477章刘伟鸿野心勃勃
周云舟在三楼办公,其实隔得挺近的,两个人上下班的时候。经常会碰到。刘伟鸿很快就来到了周云舟的办公室。房门是虚掩的,周云舟早就站在办公室中间迎候刘伟鸿。
周云舟没有慕新民那样的底气,投靠慕新民只是一种策略,不到万不得已,也不愿意公开和刘伟鸿起冲突。当然,如果情形需要,周云舟也不惜撕破脸皮,和刘伟鸿一战。前提是要有足够的好处。
“你好,周书记!”
刘伟鸿微笑着,彬彬有礼。
“你好,刘部长!”
周云舟亦是笑容可掬。慕新民坚持在公众场合称呼刘伟鸿为“小刘同志”却并未取得应有的效果,除了慕新民自己,整个林庆县,再也没有第二个人敢于如此“嚣张”包括邓仲和在内,都是规规矩矩称呼刘伟鸿的职务。
刘伟鸿的威望,是实实在在“杀”出来的。这种威望,绝不会因为慕新民的小手腕而改变。相反,慕新民给人一种“死要面子”的感觉,不少干部私下里在笑话他。
“刘部长,请坐!”
周云舟说着,亲自为刘伟鸿泡了一杯茶水。看来今天这个谈话,周云舟不打算让任何第三者知道。
两个人分别落座,都坐在长沙发上,以示地位平等,不分彼此。
“刘部长,我听说你在部里搞了个新的干部考察评议制度和干部教育办法,觉得比较新鲜,就请李刚等几位同志过来随便聊了聊,了解一下基本情况。呵呵,本来打算直接和你谈谈的,又担心你事情太多,怕耽误你的公事啊……”
周云舟感慨地说道,看上去很是诚恳。
对于周云舟这种老官油子说的话,刘伟鸿历来是你怎么说,我就怎么听,绝对不会当真相信的。周云舟这是明明白白向李刚等人提了醒,要谨慎,不要冲动,不要跟着刘伟鸿胡闹。只是方式比较隐晦罢了。不愿意公开和刘伟鸿撕破脸。
刘伟鸿微笑说道:“很感谢周书记对组织部工作的关心。”
“呵呵,刘部长这么说就有点见外了。我也是组织部出去的人,对这个工作就多了一分关注。没有别的意思,只是希望组织部的工作在刘部长的领导之下,能够更上一层楼。”
“更上一层楼不敢当,只是做了份内的工作而已。干部考察和教育,本就是组织部工作的两大重点。”
刘伟鸿脸上依旧带着微笑。
周云舟心里略略有些不悦。刘伟鸿这是在讥讽他没有将组织部的本职工作做好,县委组织部变成了县委书记的应声虫,完全缺乏独立性,不过是周云舟用以换取自己个人利益的工具而已。哼哼,那是你刘伟鸿年轻气盛,不懂得基层官场的基本生态。别看你现在热情很高,用不了多久,你那个所谓的干部考察评议制度,一样的会流于形式。这么多年,大家都是如此过来的,林庆县官场岂能因为你刘伟鸿一人而改变?
“刘部长锐意进取,这种精神我是很佩服的。不过,我跟李刚同志他们闲聊的时候,也有点担心。林庆这么大,一个城关镇十个区,再加上几十个县直属单位,单是正科级以上干部,就有上百人。如果再加上副科级,那就是近千人了。组织部才十几个组工干部,要全面考察评议这么多的中层干部,人手上就不敷分配。全面评议是好的,就怕走马观花,最终又流于形式了。我个人觉得,还是应该抓住重点。”
周云舟的脸色略略严肃了几分,缓缓说道。
这倒不仅仅是“斗争需要”也算得是一种忠告吧。
刘伟鸿认真地说道:“周书记说得很有道理,我也认为,单纯依靠组织部的人手,对全县的副科级以上干部进行全面考察评议,确实难度很大。所以我们在制定干部考察评议制度的时候,充分考虑了这一点。也不仅仅是依赖组织部,而是各个区镇的干部考察评议制度都要健全起来,区镇的党群副书记和组织委员,以及下面乡镇的组织委员,都要纳入到这个考察评议的体系之内。他们平时都和区镇的同志在一起工作生活,对情况更加了解。县委组织部,主要是针对各区镇的党政一把手和主要副职,以及县直属机关的一把手与重要副职进行考察评议。这样一来,这个网络就算比较健全了,监督也能比较到位。”
周云舟笑了笑,没有急着说话。
刘伟鸿说的这个方式,李刚他们也早就跟他谈过了,周云舟有点不以为意。不要说各个区镇乡有分管组织教育培训,他们也将列入第一顺位的考察评议对象。考察不合格,或者不作为,县委组织部将建议对他们进行调整甚至会给予处分。
周云舟双眉略略一扬,眼里闪过一抹讶异和警惕之己。
这个却是李刚他们不曾说过的。
单纯从理论上分析,刘伟鸿这样干,还真的会有一定的效用。如果能成功将这些人都纳入县委组织部的直管范围,组织部和刘伟鸿的权力,必将大幅扩展。当然,处于这样重要的职务上的干部,很多都是有一定后台的,没有靠山,他们也未必上得去。但不可否认,也有相当多的一部分组织干部,后台不那么硬扎,或者干脆就已经退休了,这批人却正在寻找新的靠山,这个时候刘伟鸿站了出来,朝他们伸出双手,欢迎他们加入,对这些人的吸引力,不可谓不大。而且组织干部向县委组织部汇报工作,听取指示,程序上没有任何问题,是必须要做的。
就算刘伟鸿不能将这些组工干部全都聚集在自己麾下,能够拉过来一部分,实力就会大涨。
现在看来,这种可能性很大,而且外人还不大好阻止。
任何人,包括慕新民在内,都不可能阻拦下面的组工干部向县委组织部汇报工作吧?
刘伟鸿还真是敢想敢干啊,而且方式方法十分正确,充分利用了文件的规定和官场的规则,展露勃勃野心的同时,还叫人无话可说。
“刘部长,这样一来,你的工作就很忙了,工作量很大啊。”
周云舟闷了一阵,才略带一点感慨地说道。
刘伟鸿微笑道:“这个问题不大,多做点工作也是应该的。”
“这倒是,你年轻嘛,身体底子好,这个可没人能比得上。”
周云舟笑道,拿起桌面上香烟,递给刘伟鸿一支:“来,刘部长,抽烟!”
“谢谢!”
刘伟鸿接过去,点了起来。
周云舟自己也点了一支,抽了两口,缓缓说道:“刘部长,干部考察评议制度和干部教育办法,我认为是很不错的设想。不过眼下的重点工作,还应该放在调整干部的考察之上。这个名单,我们已经在书记办公会议上讨论过了,估计很多干部都已经知道了。这个调整还是应该迅速到位才行。时间拖得太长的话,会影响工作的。一些不再本次调整范围内的干部,对他们的考察评议,我建议押后进行。”
刘伟鸿答道:“周书记,我们就是以调整干部的考察评议工作为主的。基本上也进行得差不多了。”
周云舟笑了笑,说道:“刘部长,我怎么听说,你亲自考察了土管局的柳树林同志?我记得名单上好像没有他的名字吧?”
无论如何,苏志坚和周云舟的关系算得不错,眼见吴栋和毛石如都“叛变”了,周云舟就想给苏志坚留下这最后一丝脸面。
刘伟鸿淡然说道:“对柳树林同志的考察,也是有原因的。根据慕书记的提议,对于在同一个单位工作对间太长的主要负责干部,要调整一下,柳树林就是这种情况。土管局一成立,他就在这个单位上班,时间确实比较长了,应该调整一下。”
周云舟就被憋住了。
刘部长这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啊。
看来刘伟鸿对苏志坚意见很大,下定决心要将他的面皮全部录掉,不留一星半点了。老苏这一回,怕是要大大的吃一回瘪。
第478章太反常了
研究干部调整的书记办公会议再一次召开,距离上次会议,已经过去了二十几天。之所以间隔这么久,在于组织部的干部考察流程,一直未曾做完。
出人意料的是,慕新民并没有催促刘伟鸿。在大家想来,慕书记大概也走出于无奈。这样的事情,主要是靠刘伟鸿“自觉”催是不好催的。慕新民真要是催了,刘伟鸿只需要一句话就将他顶回去,干部调整是很严肃的,考察工作更要认真细致。
组织部要对县委负责嘛。
慕新民无缘无故的,送上门去碰钉子干什么?
时间已经到了五月份,小周早早将会议室的窗户都打开了,窗外阳光明媚,绿树成荫,县委大院一片鸟语花香,显得环境十分之好。这种天气,还不算太热,打开窗户就无需吹风肩了。县委的领导们,基本都是老烟枪,空气流通点好,不那么呛人。
以往的书记办公会议,慕新民都来得比较早。似乎他早早在会议室落座,能够都副手们造成某种心理压力。
一把手都先到了,你们怎么拖拖狂拉的?
不过这一回,却出了点意外,大伙都到齐了,慕书记才姗姗来迟,看上去心事重重的样子。当然,一走进会议室,慕新民的脸色便恢复了平静,甚至还在脸上挤出了几分笑容,显得十分的和气。
邓仲和等人不由相互对视了一眼,都有点茫然之意。
慕新民转性子了?
以往慕书记就算要笑,充其量也就是那么一丝笑容,像现在这样有了好几分笑容的情形,似乎自慕新民上任以来,都见得很少。
最令大家吃惊的是,慕新民一坐下,就对大伙一一点头致意,就算对刘伟鸿都不例外,仔细观察的话,还能发现慕书记面向刘伟鸿的时候,笑容益发的“灿烂”出鬼了!
发生了什么事?
刘伟鸿却波澜不惊,微笑着向慕新民点头答礼。
慕新民看上去,似乎暗暗松了口气。
尽管这个表情变化及其细微,却如何能够逃得过邓仲和徐文浩等人的眼神?这几个人,无一不是老官油子,也无一不是人精。见了这般情形,邓仲和徐文浩等人便在脑海里翻腾开了。
事物反常即为妖。
难道慕新民和刘伟鸿之间,取得了某种默契,达成了某种利益交换?
想想觉得不大可能啊,这两位的性子,实在都太不平和了。虽然说官场上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但确实很难想象刘伟鸿与慕新民之间,会“化敌为友”真要是这样的话,这两位也太“可怕”了,任何规则,在他们身上都会颠覆。
邓仲和随即否定了这种可能性。慕新民也许很老奸巨猾,但刘伟鸿不会是那样的人。这一点,邓仲和觉得还是比较有把握的。身为县长,在“相人之学”上,不可能一无所知。这么多年官场混下来,多少有了些心得体会。刘伟鸿纵算要和慕新民达成什么“协议”应该也会与他邓仲和商量一下,互通有无。至少眼下在林庆县,他们要算是盟友。真将他邓仲和撇到一边,对刘伟鸿可没有什么好处。和慕新民达成协议,与邓仲和保持良好关系,并不冲突嘛。
这事有点意思了。
刘伟鸿却心里有数。昨天他和云汉民通过电话,得知《人民日报》将会在今天出刊的报纸上,刊登一篇社论,旗帜鲜明地支持明珠市委机关报有关继续深入进行改革开放的观点。经过“漫长”时间的观察思考,云汉民终于做出了抉择,按照刘伟鸿说的那样,表态支持首长!
因为时间的关系,今天出刊的《人民日报》要下午才能送到林庆县,在此之前,除了刘伟鸿,也许只有慕新民能够提前知道这个内容了。省城那边,应该已经看到了最新的《人民日极》慕新民是省委宣传部下来的干部,在宣传部有些旧时同事,如此惊人的消息,肯定会第一时间打电话通知他。
《人民日报》跟所有其他报刊的份量都绝不相同,乃是正式的党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社更是全国唯一的正部级报社。在《人民日报》上刊发的社论,应该代表着中央的最终决定。传递给下面干部的信息,是很准确的,至少在大家看来,姓什么的争论已经有了结果。
当然,刘伟鸿不这么看,仅仅《人民日报》刊发社论表态,还不能说路线之争就已经尘埃落定。在他的记忆之中,就发生过同样一份报纸,前后几天时间,出现了两篇观点截然不同的社论,而且是全国性的大报,影响很深这的。
但是以云汉民谨慎的性格,能够做出这个决定,必然是经过反复考虑的,而且必然和其他的大人物沟通过意见,算是比较靠谱的。刘伟鸿前不久和大伯刘成胜也通过电话,刘成胜很隐晦地告诉他,金秋园那边,亲自拜访过老爷子。谈话的内容,刘成胜没有透露太多,只是说老爷子谈到了要努力摆脱贫穷落后的现象,要争取让群众都过上好日子。金秋园的施政方略,随之有所变化。
综合这些消息来分析,刘伟鸿得出了非常乐观的答案,他的努力已经开始起作用了。老爷子的观点正在逐渐改变之中。老爷子观点的转变,对整个国家大势的走向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也许,在另一个平行世界将要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亦会因之改变。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重生之前导致刘成胜败走麦城,老刘家就此中落的事件,其发生的几率基本归零。整个家族的命运,即将因此而彻底改变。
至于最终的结局如何,刘伟鸿现在还不好妄加猜测,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但刘伟鸿的信心,却是大增。如同他对云汉民说过的那句话:没有正确或者错误的时机,只有正确或者错误的策略。
只要策略正确,何事皆可为!
慕新民曾经对明珠市委机关报的观点,持全盘否定的态度,现在得知《人民日报》出了这么一篇社论,其心理压力之大,可想而知。对刘伟鸿的态度,忽然转变,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他们这代人,都亲历过十几年前的那场大动乱。路线错误,是他们不能承受之重。
自然,刘伟鸿也不会天真到认为凭《人民日报》的一篇社论,就能彻底转变慕新民对他的态度。慕新民明显是“受人所托”而来,理论之争,都慕新民的影响没有那么重要。严格来说,慕新民这一级别的干部,压根就不够份量参与其中。但无论是谁,在忽然受到巨大“惊吓”的时候,判断都会出问题。至少在短时间内会是如此。
刘伟鸿必须牢牢抓住这个机会,尽可能达成自己的目标。
“今天请大家来,还是要研究一下有关干部调整的问题。刘伟鸿同志跟我说,县委组织部已经完成了干部考察的工作。下面,就请刘部长谈谈吧!”
慕新民进行了简短的开场白,眼望刘伟鸿,很和气地点了点头。
是真的变了!
不再是“小刘同志”而是正儿八经的“刘部长”所有与会的县委领导,都情不自禁地挺直了身子。
“好的,慕书记……慕书记,诸位领导,按照上次书记办公会做出的决议,组织部对预备要进行调整的二十一名干部,依据文件规定,进行了全面的考察评议。现在,我考察结果向诸位领导做一个简单的汇报……”
刘伟鸿打开面前的笔记本,不徐不疾地说道,对慕书记礼数周到。
既然人家老慕的态度转变了,刘部长自然也要尊重慕书记,可不能显得刘部长没气量,还不如人家老同志那么虚怀若谷。
尽管刘伟鸿说是简单汇报,但一次性汇报二十一名干部的考察评议情况,谈何容易?单是将这些同志的官方简历念一遍,都要花费不少时间。不过刘伟鸿还是一丝不芶地汇报起来,绝不肯草草了事。这个会议,上午开不完没事,下午可以接着开。太草率了,肯定不行。那是个工作态度的问题。刘伟鸿可不想在这样的事情上为人诟病。
见刘伟鸿摆出了“长谈”的架势,慕新民、邓仲和等人也便做好了“心理准备”随着刘伟鸿抑扬顿挫的汇报,县委领导们听得益发的认真,看得出来,刘伟鸿和组织部这一回的考察,还真是下了一番功夫,考察结果之中,有了许多新东西,是大家以前没有想到的。原来干部考察还可以从这样的角度进行。刘伟鸿甚至引用了审计局的一些数据作为说明。
刘伟鸿尽量控制发言的时间,汇报的时候,略略加快了语速,对于干部们的官方履历,尽可能简短汇报,这些东西,在座的每一位都比较熟悉,没必要浪费太多的时间。重点放在考察的结果之上。饶是如此,还是花了大约一个半小时,才基本汇报完毕。
大家的眼神,又都重新落在慕新民的脸上。
第479章刘部长的幺蛾子还不少
“嗯。组织部这回的干部考察工作,搞得很扎实。”
又是一个出人意料,慕新民先就对组织部进行了表扬。在座的县委领导们都极快地对视了一眼,再一次从对方眼里读到了讶异之色。
“下面,请同志们谈谈意见。现在已经是五月份,这个干部调整的工作,要落实下去了。不然会给下面的工作衔接造成一定的困扰。大家有什么意见,都可以开诚布公地谈出来,我们集思广益。”
慕新民的眼神,在与会干部们脸上一一扫过,平静地说道。
邓仲和等人都点起了烟来,没有打算急着说话。实在慕新民的态度转变得太“离谱”刘伟鸿似乎也有那么一点“暧昧”让大伙心里不托底了,还是看看再说。
“刘部长,你刚刚对这些干部进行了考察,对他们的情形应该是比较了解的,你先谈谈吧。”
大家不急着说话,似乎也在慕新民的意料之中,略略一顿之后,再一次点了刘伟鸿的名。
“好的,慕书记,那我就先谈谈吧,算是抛砖引玉。有失误的地方,请诸位领导批评指正。”
刘伟鸿微微一笑,益发的彬彬有礼,一贯勇往直前的刘部长,似乎成了绅士。这也很好嘛,党内会议气氛和谐,一团和气,很有必要。
“对此番的干部调整,我有几点不同的意见。第一个,我还是认为龙华同志暂时不适合调整。根据我们组织部对龙华同志的考察他在担任县建委主任期间,工作还是比较得力的。另外邓县长在年初的两会之上就提出来要加快城关镇的城市化建设,扩大城区规模。这个时候,县建委是比较关键的部门,龙华经验丰富,在这种情形下临阵换将,不是那么合适。我建议由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