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官家-第2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伟鸿顿时长长舒了口气,只觉得整个人都轻松起来,仿佛一个巨大的包袱终于卸下了地。
“爷爷,我明白了,看来我还是太执着了。”
“嗯,你能认识到这一点,那就很不错了。执着不是坏事,但太执着,进一步就是僵化了。很多东西,不一定全都要拿在自己手里。有舍才有得,这一点,你要牢牢记住!”
老爷子缓缓说道,威严之中透出淳淳善诱之意。
“是,我记住了!”
刘伟鸿恭恭敬敬地说道。
“嗯,你接着说!”
“如果戈尔巴乔夫真的走出这最后一步,苏联执政党乃至整个苏联,都有可能不复存在。苏联分裂,俄罗斯重新独立,但无论从哪个方面看,新生的俄罗斯都不具备全盘接收苏联遗产的能力。至少短期内是不会有这个能力的。苏联当初搞的那个经济布局,不科学。一旦分裂,很多产业链都会被割断,没办法进行有效的整合。俄罗斯在今后十年乃至二十年之内,都不大可能成为苏联这样的超级大国。换句话说苏联一分裂,冷战就会结束。美国将成为全球霸主,唯一的超级大国。这种情形,是最糟糕的。”
刘伟鸿缓缓说道,声音和神情都沉重起来。
老爷子和马国平俱皆神情严肃,轻轻点了点头。
刘伟鸿分析得很有道理。
“美国这个国家吧,历来都是老子天下第一,有喜欢干涉其他国家内政的坏习惯。以前苏联存在,华沙条约国对美国和北约都是最大的牵制。美国的大部分精力,都放在欧洲。那是他们的后院,必保的,不容有失。相对来说,美国在亚洲的投入,力量就不是那么足。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啊……我们就有比较充足的时间,也有相对稳定的外部环境来发展我们的经济,积蓄我们的实力。但是现在苏联要是垮掉,美国就会把注意力放在我们身上了。他们一定会千方百计的阻扰我们的进步。他们总觉得他们那套制度,才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总是想要全世界都照着他们的方式搞,这对我们的发展,是很不利的。不过,苏联垮台,我看是迟早的事。这个还真是难办。”
刘伟鸿很忧虑地说道。
老爷子哼了一声,轻轻一摆手,说道:“美国也没什么了不起的,纸老虎罢了。”
老一辈革命家从枪林弹雨里厮杀出来,都有这种大无畏的革命气概。尤其老爷子不是没跟美国佬交过手,就更加不会对美国心存畏惧了。
战略上要藐视敌人,但战术上必须重视敌人。
当然,这句话刘伟鸿没有说出口来,他想了想,说道:“爷爷,发展是必须的,也是必然的。不管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将会对我们采取何种遏制措施,都不能阻挡我们的发展,不过在策略上要有所讲究了。可能发展的代价也会变得高昂一些。国家要崛起,民族要崛起,总是要付出代价的。”
老爷子微微颔首。
马国平说道:“现在最关键的是我们自己要稳住阵脚,内部的意见必须统一起来。不能给别人可趁之机,来钻我们的空子。”
刘伟鸿连连点头,说道:“对,我完全赞同姑父的话。”
老爷子略一沉吟,忽然提起了另一个话题:“伟鸿,我听说,你现在是县委组织部长了?”
“是的,爷爷,今年四月份任命的。”
“嗯,听国平说,你搞了个干部任免公示制度?这是怎么回事,谈谈吧!”
老爷子的眼神,在刘伟鸿脸上一扫而过,很是威严,似乎对这个问题,也很感兴趣。
刘伟鸿连忙说道:“是这样的,爷爷。我认为,现在我们的干部队伍建设,在干部的选拔、考察和监督方面,都还不是十分的完备。文件是不少,规定也不少,但到了下边就变样了,很难真正落实下去。很多的选拔考察和监督,都流于形式了。所以我提出来,搞了这个干部任免公示制度,发动所有的干部群众,都来对领导干部进行监督。”
“那实际效果怎么样呢?”
老爷子紧盯着问了一句。
刘伟鸿说道:“目前只实行了一次,从效果上来看,还算不错。接到不少反映问题的信件,我们经过调查,也确实发现了个别干部以前存在的一些问题,拿下了一个错误比较严重的干部,对其他同志的震动还是很大的。目前林庆县的官场风气,也在逐渐的转变之中,干部们都比较专注于自己的本职工作,这种变化,比较可喜。我认为这个制度有必要坚持下去。只要建设好了干部队伍,我们的发展就有了基本的保障,不怕任何外敌的威胁,也不怕内部出问题。”
刘伟鸿这话,说得很是大气。
老爷子赞许地微微点头,往后靠了靠身子,脸上略略露出一丝疲惫之色。近年来,老爷子已经很少和人进行过这么长时间的交谈了,颇为劳神费力。
刘伟鸿吓了一跳,赶紧站起身来,说道:“爷爷,您休息一会吧。”
马国平也跟着起身,脸上满是关注之意。
老爷子轻轻摆了摆手,说道:“好,你也先去休息一下吧。这么急着赶回来,辛苦了。”
刘伟鸿连忙说道:“不辛苦,我年轻,没关系的。”
老爷子慈爱地点了点头。
当下马国平去叫了卫士和保健医生进来,照顾老爷子,便和刘伟鸿一起,告辞而去。
“伟鸿啊,你搞的这个干部任免公示制度,我看很不错。要不,你把这个经验总结一下,汇报上来。”
马国平缓步走出客厅,对刘伟鸿说道。
刘伟鸿微笑说道:“这几天我正在组织他们总结经验。不过,姑父,要把这个经验报上去,可不是我一个人说了算的。单是咱们县委慕书记那一关,只怕就不是那么好过。”
马国平脸色微微一沉,略带不悦地说道:“嗯,这个情况,我也听说过。这个同志有点不大像话啊。党同伐异,嫉贤妒能,还过份了点。”
刘伟鸿笑道:“昨天,他还开大会批判我来着,批到一半,苏联就政变了。”
马国平先是一愣,随即也笑了起来:“有这种事?”
刘伟鸿点点头。
马国平笑了几声,说道:“这个你别管他,他要是不同意,你就直接上报。如果真有困难,我考虑请李逸风同志亲自点个名。”
“好的,谢谢姑父。”
第529章一切都不可逆转了
林庆县出了一个怪现象。
县里威望最高的干部,不是县委书记,也不是县长,而是组织部长。
只要向耘通知哪个乡镇的干部,说刘部长要去他们那里视察工作,该乡镇所有的干部都紧张得不得了,打叠起十二分的精神来迎接。
甚至有一个区,得到通知是刘部长要来,当即由区委书记区长领头,集合了区委区公所两套班子全体成员和所有下辖乡镇的党政一把手,一齐赶往边界伫立迎候,那架势,地委书记下来视察工作也不过如此。
不料这一回,马屁拍到了马腿上,当场被刘部长好一顿批评,说他们不该搞这样的名堂。
刘伟鸿可是真板下了脸,半点面子都不给。
区委书记和区长红着脸,点头哈腰的向刘部长认错,深刻检讨。心里头却谁也不以为意。哪有当领导不爱人奉承的?刘部长这是怕树大招风呢,样子是一定要做出来的,只怕心里会大为受用。
年轻人嘛,谁不爱个奉承?
这不,刘部长批评过后,也没有掉头就是,依旧去了区里视察,对大伙的工作予以了肯定。
官场上就是这么个套路,谁要是将领导这种场面话当了真,谁就是个棒槌!
其实刘伟鸿也委实有点无奈。他当初写那篇文章,可不是想要在林庆县的干部们面前显摆能耐的,主要是给最高层的领导人提个醒。无意间在林庆县树立起了无上威望,也是意想不到。
也不怪大家对他如此敬畏有加,苏联的局势,等于是依照他刘伟鸿的布置在“一丝不苟”地演出着呢。政变三天之后,戈尔巴乔夫从克里米亚度假地赶回莫斯科,重新掌控了局势,紧急状态委员会解散,所有参与政变的高官,全部被解职,内务部长普戈自杀身亡。戈尔巴乔夫随即任命了新的国防部长内务部长克格勃主席等要害官员,政变平定。
但事情的发展,远没有随着紧急状态委员会的解散而平息,反倒越演越烈。
如同刘伟鸿向老爷子汇报的那样,俄罗斯总统叶利钦随即着手夺权,宣称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的所有反宪法行动,都得到了苏联执政党领导中“新斯大林主义”核心的秘密批准。在紧急状态委员会成员被逮捕的次日,叶利钦以俄罗斯总统的名义签发命令,停止苏联执政党在俄罗斯境内的一切活动。戈尔巴乔夫对这道命令表示支持,苏联执政党中央大楼被查封,中央大楼正面的党旗被十月革命前俄罗斯的红白蓝三色国旗所取代。
八月二十四日,戈尔巴乔夫发表声明,宣布辞去苏联执政党总书记职务,要求苏联执政党中央委员会自行解散,各共和国内的执政党和地方组织自行决定自己的前途。执政党的财产交苏维埃保管。
叶利钦“配合默契。”
立即发布命令,宣布苏联执政党和俄罗斯执政党的全部动产和不动产均为俄罗斯国家所有。
消息传来,令人震惊不已。
马国平亲自给刘伟鸿打了电话过来,通报了最新的消息。听得出来,马国平心中很是郁闷,有些意想不到。如同《大话西游》里面,紫霞仙子最后说的邢句话:我猜到了开头,却没有猜到结局。
“这个戈尔巴乔夫,脑子里到底在想些什么?”
马国平在电话里很奇怪地说了这么一句。
在大多数国内高官想来,戈尔巴乔夫此举简直是不可思议。刘伟鸿当时分析,紧急状态委员会的人在“过家家。”
不能成事,马国平也认同这一点。但对刘伟鸿后面分析的苏联走势,马国平持保留的态度。照说戈尔巴乔夫平定了政变,重新执掌大权,头脑应该清醒了,该当马上强力控制苏联执政党各级党组织,利用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召集苏联执政党中央全会,重新大洗牌,牢牢控制住中枢力量,才是彻底巩固权位的手段。不料戈尔巴乔夫却跟着叶利钦“胡闹。”
竟然解散了苏联执政党。
这不是自毁根基吗?
哪有这样子当权的!
奇怪的是,刘伟鸿竟也早就“预料”到了,明白指出,苏联执政党和苏联国家都会解体。这可真是打破脑袋也想不到。
刘伟鸿缓缓说道:“姑父,这是必然的结果,戈尔巴乔夫从来都没有真心相信过苏联执政党的同志们,他就是窃取了最高领导权。这个人,已经不能代表苏联执政党了。”
“苏联执政党……嘿嘿……”
马国平冷笑了两声。照这个情形看来,苏联执政党已经没有可能存在下去了。苏联解体,基本已成定局。马国平笑过之后,又说道:“伟鸿,你真是料事如神啊,老爷子已经亲自和首长交换了意见,也和董老等人交换了意见,都是按照你那个分析谈的。”
这一点,刘伟鸿倒并不奇怪。
在青松园的时候,刘伟鸿就知道,老爷子已经完全把自己的话听进去了。面对这样的剧变,国内的几位老人,肯定要详细交换意见,好好商讨应变之策。
“姑父,苏联崩溃已经没有疑问了,关键是我们必须要提前做好应对的准备。”
说到这里,刘伟鸿轻轻叹了口气。他还是太年轻了,地位太低,人微言轻,不足以改变整个大局。接下来,共和国就要面对益发残酷的国际局势了。
马国平现在对这个侄儿的言语,已经没有任每轻视之意,连连点头,说道:“放心吧,我会尽量向老爷子提建议的。伟鸿,你们那个材料,要抓紧报上来。”
“好的,姑父。”
刘伟鸿放下电话,开始督促李刚等人,抓紧出材料。
不过这是个系统工程,太急了肯定不行。马国平的意思已经很明白了,就是要把这个事情,搞成“全国经验。”
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既然如此,就不能搞得马虎了,必须搞细致点,深入点。组工系统的全国经验,那能开玩笑的?
应该说,马国平对刘伟鸿的关照,可谓是不遗余力了。刘伟鸿在《号角》上发表的那篇文章,被事实证明是“高瞻远瞩,真知灼见。”
但在实际上,却不一定能帮得了刘伟鸿多少忙。最关键的问题就是刘伟鸿的“高屋建瓴”和他二十四岁的年纪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再怎么提也有个限度。难道还能选举一个二十四岁的中央委员不成?刘伟鸿现在的职务,都已经是全国罕见,惊世骇俗了。这篇文章的最大作用,只能是帮刘伟鸿提高知名度,让当朝诸公都知道,老刘家有这么一个厉害的年轻后辈横空出世了,将刘伟鸿这个名字记在心里。短时间内不会有多少实质性的助力。等得刘伟鸿年岁渐长,此事造成的巨大影响也就慢慢的淡了。最多以后提拔刘伟鸿的时候,提上这么一嘴,大佬们有点模糊的印象而已。甚至过得几年,现在被刘伟鸿“震惊”到了的老人们,都相继凋零了。
所以现阶段,刘伟鸿还必须有能够和他的职务、年龄相匹配的硬邦邦的成绩。刘伟鸿鼓捣的干部任免公示制度,刚好凑得上去。
这个才是合用的“东西”马国平深信,自己这么干,一定会让老爷子满意的。
老刘家出了千里驹,老爷子能不记挂着么?只是以老爷子的身份地位,断然不能亲自对一个副处级年轻干部的提拔重用,发表什么明确的意见,那也太着相了。马国平身为老爷子的女婿,中组部干部二局局长,这样的事情,是一定要出面代劳的,不然反应未免迂手迟钝。
除了向老爷子邀功,马国平也确实想要好好栽培一下刘伟鸿。这个侄儿年纪轻轻,便表现出了如此不凡的天赋,假以时日,必成大器。马国平自己的子女还小,终有一天,有仰仗刘伟鸿关照的时候。至亲归至亲,该结好的那张关系网,必须要提前下功夫。临时抱佛脚,总不是那么得力。
刘伟鸿这边埋头整理材料,苏联那边则在如火如荼的将“分裂事业”进行到底。八月二十九日,苏联最高苏维埃通过决议,终止苏联执政党在全国范围内的活动。整个苏联国内,涌现出“分裂”的高潮。各加盟共和国的执政党或被终止又禁止活动,或被迫自动解散,或在原来的基础上改建新的党派,甚至个别地方政府直接宣布苏联执政党为非法组织,予以取缔。苏联执政党中央办公厅主任克鲁奇纳跳楼自杀,曾任苏军总参谋长和戈尔巴乔夫军事顾问的阿赫罗梅耶夫元帅在办公室上吊自杀,一大批苏联执政党的前领导人或被逮捕,或自杀,大批执政党干部加入失业大军。短短几天,具有九十三年历史,执政七十余年,拥有党员一千五百万的苏联执政党烟消云散。
曾经显赫一时,不可一世的老牌帝国,瞬间走到了分崩离析的最后阶段。
世界局势,必将因此而改变。
第530章认输服软
林庆县的局势,也已经改变了。
刘伟鸿拿着组织部准备好的材料,亲自去了慕新民的办公室。
从刘伟鸿第二次从首都回来之后,李刚、林格、许彪等三位副部长,就变得十分积极,主动碰了头,组织了队伍,加班加点赶写“干部任免公示制度”的经验报告,林格坐镇组织部,每天和一批笔杆子在一起写材料润色,李刚和许彪则下乡去,找干部们谈话,组织第一手资料。办公室主任张俊玲全力搞好后勤支援。
大家心里都清楚,这不但是向刘部长表功的好机会,也是林庆县委组织部实实在在的功劳。一旦这个事情也搞成了“全国典型”头一份功劳固然是刘伟鸿的,但作为组织部的一员,大家从旁相助,也不无微劳。一旦刘部长得了彩头,日后高升了,自然也忘不了今天这些努力工作的部下。他们也会和夹山区的干部一样,成为刘部长的嫡系人马。
前景相当美好啊!
十天时间,这个经验报告三易其稿,终于出台。文章做得花团锦簇,当真是字斟句酌,字字珠饥,那水平,就是上《人民日报》也足够分量了。
刘伟鸿还是按照规矩,先送呈给党群副书记徐文浩审阅。
徐文浩自然没有半点迟疑,大笔一挥,就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赞誉有加。这事情搞好了,组织部有功劳,他这个分管党群副书记,那也有一份功劳。国内官场就是这样子的,花花轿子人抬人。
刘伟鸿亲自前往慕新民处拜访,自然也是不想此事再起任何波澜。尽管马国平明白无误地表过态,如果有必要,可以让李逸风亲自出面点名。但刘伟鸿觉得,假若自己能搞定的话,还是不要麻烦李逸风的好。他现在确定无疑已经进入了高层大佬的法眼,背后探出太多的大手,不见得能留下多好的印象。
小周亲自在楼梯口迎候。
刚才慕书记已经给他打过电话,告诉他刘部长要过来。
虽然慕新民没有说别的,小周心里很清楚,慕书记这是要他亲自迎候。以往这个礼节,慕新民只给了周云舟一个人,就算是县长邓仲和,也不曾有这样的“待遇”至于刘伟鸿,那就更加不可能。
现在一切都变了。
见到刘伟鸿高大的身影出现在楼梯口,小周立即微微弯着腰,疾步迎了上去,满脸堆笑,说道:“刘部长,您好!”
刘伟鸿微笑点头。
“刘部长,慕书记已经在办公室等候,您请!”
“谢谢!”
刘伟鸿昂首向前,见小周紧紧跟在身边,一副十分恭谨小心的样子,便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以示安慰。机关干部的小日子,其实也是比较难熬的,尤其处在小周这个位置上“跟错”了人,还不得不跟下去,个中滋味,实在不大好受。刘伟鸿倒是很体谅小周。他对慕新民有意见不假,但没有必要将这种意见“转嫁”到小周的头上。
小人物自有小人物的难处,得饶人处且饶人。
这轻轻一拍,小周顿时受宠若惊,激动得浑身都有点微微发抖,脸上的笑容更加殷勤了。
进得慕新民办公室,慕新民也早就在待客沙发区坐等,一见刘伟鸿进门,立即站起身来,硬挤出满脸笑容,迎上前来。
“呵呵,伟鸿同志来了,你好你好……”
刘伟鸿依旧微笑着,伸手与慕新民相握。
小周“惊恐”地发现,刘伟鸿用的是单手,而慕书记用的却是双手,就好像见到上级领导一样,紧紧握住刘伟鸿的手,连连摇晃,恭谨之意表达得淋漓尽致。
看来慕书记也已经非常明白自己的处境,现在是在全力谋求自保。
“伟鸿同志,来来,请坐请坐。”
摇晃了好一阵,慕新民才一迭声地邀请刘伟鸿落座。
“谢谢慕书记。”
刘伟鸿微笑点头,在沙发上落座。
等刘伟鸿坐了,慕新民才在刘伟鸿身边坐下来,礼节十分周到。一坐下,就紧着给刘伟鸿敬烟,小周小跑着奉上香茗,两个人都将刘伟鸿当做了上级领导。
“伟鸿同志,听说组织部正在总结干部任免公示制度的相关经验?”
小周刚一退出去,慕新民便主动提起了话头。尽管他对刘伟鸿拿出了对待“上级领导”一样的态度,心里头还是忐忑不安,实在也没有什么话可以与刘伟鸿寒暄的,只能主动谈到正题上去。不然就太尴尬了。
“是的,慕书记,我们做了个简单的总结,徐文浩书记已经做了批示,今天我是专程过来向你请示的。”
刘伟鸿平静地说道,依足了官场规矩。
慕新民可以对他恭敬,但他不能倨傲,不然气度上就落了下乘。到了眼下这个阶段,胜负已经分明,慕新民就是个死老虎了。慕新民如今唯一要做的,就是寻求如何体面地离开林庆县。
就算上级领导不将他调离,他这个县委书记也做不下去了。
还有人会听他的吗?
他在林庆县一天,就会被人耻笑一天,这日子何等难熬!
刘伟鸿确实很不待见慕新民,但事有轻重缓急,自己锦绣前程和痛打落水狗之间,孰重孰轻,要分清主次,不能搞颠倒了。先把该落实的事情落实下去,万事大吉了,再来考虑怎么打落水狗,才是一个头脑清醒的领导干部应该有的格局。
慕新民强笑道:“伟鸿同志太客气了,大家都是班子里的同志,凡事应该多商量多沟通,对于组织部推行的这个干部任免公示制度,我是完全赞同的。这是个好办法,对于干部队伍的建设,有着至关重要的积极意义。”
刘伟鸿微笑点头。
看得出来,慕新民现在是完全清醒了,明明白白告诉刘伟鸿,这是组织部推行的干部任免公示制度,没有硬将这个功劳往县委的手里抢。就眼下这局势,慕新民还敢争功吗?就算争到了手,又有何用?既然下定决心向刘伟鸿认输服软,姿态就要放到最低,工作一定要做到位。不然前功尽弃,终难善了。
“谢谢慕书记表扬。慕书记,这是我们搞的一个初稿,请慕书记审阅!”
刘伟鸿说着,从公事包里拿出一大摞材料,怕不有一二十页,轻轻摆放在茶几上,向慕新民面前推了一下。
“好好,我看看我看看,伟鸿同志的工作一贯做得非常扎实,这一回,肯定也不会例外的……”
慕新民满嘴谀辞,连忙伸手拿过了那份厚厚的材料。
实话说,慕新民以前在省委宣传部的时候,面对部长、副部长这些顶头上司,都不曾如此奉承过。只是此一时彼一时,不可相提并论。他以前不拍领导的马屁,最多只是不能升官,眼下不“糊弄”好了刘伟鸿,下场实在堪忧。尽管慕新民心里腻歪到了极点,却也不得不放下身段,对比他年轻了三十岁的刘伟鸿,低身下气。
刘伟鸿端起茶杯,轻轻往后一靠,慢慢品茶。
这份经验报告,足足有一两万字,慕新民速度再快,看完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