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官家-第2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到了维德俱乐部,李鑫接风洗尘,更是奢华备至。看着满桌的高档酒菜,刘市长甭提多心疼了。这可都得刘市长买单。公事上,刘市长走出了名的老抠。他不抠点也实在不行,浩阳市的财政,着实不宽裕。刘市长缺钱花!
为了改造一下乡村小学的校舍危房,刘伟鸿都要到处求爷爷告奶奶的打秋风。眼见得一桌酒饭,就吃掉一个农民家庭一年的口粮,刘市长心里那个颤悠啊!
简直有犯罪的感觉。
但这个面子还得讲,王二就是个好讲究的货,千里迢迢跑到大宁来给刘二哥捧场,刘二哥总不能请人家吴总经理去路边大排档用餐。那也太不够意思了,刘二哥丢不起那人。
当然,刘二哥也可以私人请客吃饭。
不过这样的先例真要是开了,也挺不好的。你刘市长是有钱人,为了公家的事情私人掏钱请客,那没事,你承担得起嘛。只是刘市长这么干了,叫其他市领导怎么办?也自掏腰包请客?明显不现实!可要是不自掏腰包,似乎又是不向领导看齐,也是个麻烦。
刘市长真要这样子搞,那叫费力不讨好,花钱找难受。
在哪个圈子里就得遵守哪个圈子的规矩,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晚宴之后,照例要请吴喜忠一行好好舒服一下,大伙搞了些娱乐,这才安歇。次日上午,正式进行谈判。谈判就是在王禅所居的别墅客厅里进行的。但王禅却不在,他呆不住。
谈判这种事情,太枯燥了,王二少完全没有心思陪着他们耗费时间。李鑫便邀请王禅和美月,去大宁城有名的几个景点参观游览去了。
别墅的客厅里,就剩下刘伟鸿、王卓立、向耘和吴喜忠以及天平矿业有限公司的一名办公室工作人员,是个漂亮的女孩子,至于和吴喜忠什么关系,却是不必深究了。
“吴总!”
刘伟鸿笑着拿起茶几上的黄熊猫,递给吴喜忠一支。
吴喜忠没事就往京师跑,是个识货的人,知道这是特供副总理以上级别高干的香烟,连忙双手接了过来,有点好奇地打量这刘伟鸿。
昨晚上,大伙已经见过面了。当时李鑫给的“官方介绍”比较简单:刘伟鸿,浩阳市市长!
那会吴喜忠就愣怔了一下。
刘伟鸿满嘴京片子,吴喜忠还以为是跟着王禅一起来大宁休闲娱乐的京师公子哥呢,瞧那架势,气度不凡,家里来头肯定不小。不料却是浩阳市长。
这样的小年轻,竟然就是一市之长了?
随后,王禅也告诉了他,请他过来,就是商量一下双方合作事宜。浩阳市有色金属藏量丰富,看看双方是否能够合作开采加工。
吴喜忠更是惊疑不定。
天平矿业有限公司是部属大型企业,与浩阳市合作开发有色金属产业,程序上没有任何问题。关键是这个引介人的身份,过于惊人。
王禅是什么来头,吴喜忠清清楚楚。这个刘伟鸿,是何方神圣,竟然当得起王禅如此相帮?不但王禅自己到了大宁,还一个电话将他也叫了过来。
全颠倒了!
什么时候见过求人的人,如此牛皮哄哄的?被求的人颠颠的跑到他的地头来谈判?
吴喜忠不是笨蛋,马上就意识到,刘伟鸿的身份,绝不止是浩阳市市长这么简单。一个偏僻县级市的市长,要人家王二少拿那只眼睛去看待呢?
但吴喜忠很机灵,王禅既然不介绍刘伟鸿的“真实身份”吴喜忠也绝不乱问,一本正经地称呼刘伟鸿为“刘市长”很是客气。
刘伟鸿这么点年纪,能够当到一市之长,要说后面没有推手,打死吴喜忠也不相信。国内官场的运作内慕,吴喜忠能不明白?
“刘市长,浩阳的有色金属储量丰富,这个我早有耳闻。是个大宝库啊,好好开发出来,了不得。”
吴喜忠拿起打火机,给刘伟鸿点着了烟,主动提起了话题。
王禅既然叫了他过来,只要刘伟鸿那边提的要求不太过分,这个事就必须办成了。这一点,吴喜忠心里有数。他担心的就是刘伟鸿“恃宠而骄”提出一些实在难以接受的条件,让他为难。
刘伟鸿微笑说道:“吴总说得很对,不但是浩阳市,整个浩阳地区的有色金属储量都非常可观。目前我们就是缺乏开发的资金和技术,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些宝藏埋在地下,干着急。”
吴喜忠笑着说道:“只要有货,总是有办法的。”
“确实。卓立,你把浩阳有色金属的分布情况,向吴总汇报一下。”
刘伟鸿笑了笑,转身吩咐王卓立。
前不久,浩阳市委组织部已经正式发布了干部任免公示,王卓立拟任浩阳市招商局局长。此番人事安排,当真出人意料。苑红秋拟任市政府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樊建华拟任招商局副局长。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个安排完全体现了刘伟鸿的意志。宋晓卫倒也爽快,并未阻拦,不过在拟任之前,先后找王卓立、苑红秋等人谈过话,对他们进行了慰勉。
宋晓卫这也是没办法,刘伟鸿抢先一步下了手,占据先机,他只能捏着鼻子认了。如果在这个,事情上出什么幺蛾子,不但不能“破坏”刘伟鸿的布局,反倒会进一步促使苑忠兴、樊国生等人和刘伟鸿“结盟”而且这也算是正常的人事安排,宋晓卫不能一上任就和市长拧着干,那也太着相了。
怎么,你宋晓卫做了市委书记,市政府就连正常的工作都不能开展了吗?
明知道是一个“瘪”也只能吃下去!
眼下王卓立的职务还是市政府办副主任,公示期尚未过去,正式任命还没有发布。不过刘伟鸿没那么多时间可以耽搁,已经吩咐王卓立,开始着手招商局的组建,暂时兼管市政府办的日常工作。王卓立就比较辛苦了。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王卓立可以兼顾招商局的工作,毕竟招商局是个新建单位,一人身兼两职,别人也不好说什么。但尚未正式任命,就让苑红秋过来接管市政府办工作,那就不好了。市委宣传部和市政府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部门。
须知干部任免公示制度,亦是刘市长搞出来的,自己总不简带头破坏这个制度。
好在王卓立的能力确实很不错,身兼双职,居然也能应付裕如,并没有手忙脚乱。
听了刘伟鸿的吩咐,王卓立恭谨地答应一声,从公事包里取出一张浩阳矿产分布图,就在茶几上摊开来,指着地图,向吴喜忠一一解释浩阳市的矿产分布情况。
原本这个工作,不一定非要王卓立完成,甚至于刘伟鸿此番前来大宁,亦可以不带上他。刘伟鸿之所以这样做,自然亦是对王卓立的一种栽培。
对于自己看重的人,刘伟鸿总是不遗余力地加以培养,对夹山区的干部如此,对向耘如此,对王卓立亦复如此。
刘伟鸿每至一地,往往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就建立起极高的威望,这是最主要的原因。一个肯为下属着想的领导,自能获得衷心拥戴。
王卓立以前对矿业这一块不大熟悉,临时抱佛脚,也算是赶鸭子上架吧。向耘就在一边加以补充。好在眼下只是向吴喜忠介绍基本情况,没有涉及到非常专业的问题,两个“二把刀”勉强也能应付得来。
一谈到正经事,吴喜忠脸上的笑容便收敛起来,听得很是认真,眼神随着向耘的手指在地图上移动,有不大清楚的地方,随口动问。那个漂亮的办公室女工作人员,也拿出了笔记本,纤纤小手握住圆珠笔,在本子上快速记录起来。
刘伟鸿暗暗点头。
他喜欢吴喜忠对待工作的态度。此人四十岁出头就能做到正司局级干部,尽管是企业的司局级,那也是很了不起的,必定有过人之处。若非如此,王禅也不会专程将他叫过来了。
王二就爱个面子,要是叫过来捧场的是个‘二百五’,王二少那可是脸上无光了。
第593章股份制矿业公司
“刘市长,从矿产资源分布的情况来看,贵市的自然条件是很不错的,比较有利于开采。”
王卓立和向耘介绍完基本情况,吴喜忠沉吟稍顷,才缓缓说道。
刘伟鸿脸上浮现出一丝笑意,说道:“吴总的分析和我的想法很一致。实话说,我们也不是完全没有开采加工的条件,先筹集一点资金,成立一个小规模的矿业公司,然后慢慢做大,也是比较可行的办法。”
吴喜忠微微一笑,点了点头,说道:“确实如此,天平矿业二十年前,也就是个草台班子,条件非常艰苦。今天这个规模,也是一点一点做大起来的。”
看得出来,吴喜忠对于自己治下的天平矿业有限公司很是自豪。国家大型企业,职工上万,吴喜忠也着实有自豪的资本。
刘伟鸿说道:“不过这样发展,也是有利有弊。有利的一方面,是我们市里能够掌握完全的主动权。至于弊端,那也很明显,发展速度太慢,短时间内,没办法为全市的经济建设提供太大的帮助。开矿的前期投入比较大,可能三五年之内,我们都只有投入,没有产出。财政上很难见到好处。”
吴喜忠眼神就是一亮,微笑颔首。
这个娃娃市长,还真是比较坦诚,见事亦是非常明白。这样子慢慢发展,刘伟鸿肯定是不乐意的了。如果他在浩阳市做三年市长,那么这个矿业经济,对于他来说就不是助力而是包袱。三年之内,每年都要吃掉财政不少款子,给本就不富裕的浩阳,财政雪上加霜。等真正出效益的时候,也许他已经不是市长了,全给后人忙活,自己什么好处都落不下。一般的领导,是不会干这种蠢事的。
刘伟鸿能够将话说得如此明白足见合作的诚意。
“刘市长想要我们天平公司怎么帮忙就请直说吧。我能够做得到的,必定全力以赴!”
吴喜忠说道。既然是王禅亲口引介的朋友,吴喜忠也不能扭扭捏捏的,得光棍一点。不然就不是送人情,而是找别扭了。
刘伟鸿能够与王禅平起平坐那得是何和身份?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王禅将他介绍过来,不是让他来帮刘伟鸿,而是给他指点一条“门路”从此之后若是能和刘伟鸿把关系处好了,助力也是很大的。
全国那么多有实力的矿业公司,单单就找到了他,谁说不是他吴喜忠的机会?真要是搞不清楚状况,故意拿捏,那就是“不识相”了。
刘伟鸿微笑说道:“好,吴总爽快。我这里有个初步的方案,说出来大家一起商量一下。我希望天平矿业公司能够和整个浩阳地区合作……”
“和整个浩阳地区合作?”
吴喜忠反问了一句。
王卓立和向耘也露出了诧异的神情。难道不是市里和天平公司合作吗?怎么又扯上地区了?刘市长还能给地区“当家”“对,就是和整个浩阳地区合作。这个事情,我已经向地区的朱专员做了汇报,朱专员很赞同。咱们要搞,就搞个大的,不要小家子气。”
刘伟鸿一挥手,很有气势地说道。
王卓立和向耘俱皆恍然。
也是的,怎么就把这茬也忘了呢?朱专员和刘市长那是什么关系?在林庆的时候,大家就戏称林庆县有两个县委书记,区委书记能够给县委书记当家!
朱专员和刘市长,那就是一个人啊!
如今朱专员刚刚到任,刘市长自然要出谋划策,为朱专员搞一个大动作出来,好树立威信。地委书记曹振起,要算是浩阳的“地头蛇”了,又占据着地委书记一把手的宝座,朱建国若是不搞一两个大动作,短时间内怕是难以立足。
嘿嘿,看来刘市长就是刘市长,不但在浩阳市要强势崛起,连地区的事情,也在他的脑海之中转悠。跟着这样强势的领导干,王卓立和向耘都觉得热血沸腾了。
吴喜忠自然不明白这中间的弯弯绕,但他也不用明白。不管是和浩阳地区合作,还是和浩阳市合作,对他来说,都没什么区别。反正是卖刘伟鸿一个人情,只要合作的条件合适就行。
“这个没问题,具体的合作方式怎么样,请刘市长解说一下。”
“股份制!”
刘伟鸿言简意赅地说了三个字。
吴喜忠笑着说道:“那又怎样子股份制呢?”
“要开发整个浩阳地区的有色金属,需要分为几个步骤,具体的操作方法,我不是那么明白。这个方面,吴总才是专家。我谈个大概的意见啊……这个股份制的矿业公司,由浩阳地区和天平公司合作,纯商业运作,不搞行政命令。当然,派驻矿业的干部,要由双方协商。是派行政干部过去,还是在社会上公开招聘人才,这个到时候再说。第一步就是要成立这么个股份制的公司,整个预算方案,请吴总去规划。等方案做出来之后,我们再来协商具体的出资额度。但有一条原则,这个矿业公司,我们浩阳地区和浩阳市一定要占有一定的股份。”
刘伟鸿笃定地说道。
吴喜忠略略有点悄异地问道:“刘市长,为什么贵方一定要占股份呢?”
也不怪吴喜忠诧异。一般来说,这样的合作开发,尤其是纯商业性的合作开发,地方政府是不占股份的。单是税收、就业岗位这一块,地方政府就已经能够大有所获了。这么大一个股份制矿业公司一旦建立起来,几年时间内,起码就能解决上千名待业青年的就业问题。同时会带动一大批下游产业的蓬勃发展,譬如修路,运输业和其他服务业等等,都是好处。
刘伟鸿笑着说道:“因为我也想赚钱。这个大桃子,可不能让贵公司全都独吞了。”
吴喜忠哈哈大笑起来,说道:“刘市长真是幽默。我们天平公司也是国有企业,赚了钱,都要上交国库的,不是放进私人口袋里面……再说了,刘市长那么有信心,这个矿业公司一定能赚钱?现在国际国内的矿产价格,都是起伏不定,搞不好也会亏本啊。”
刘伟鸿笑道:“煤矿这几年也许还会亏,十年之后稳赚不赔。但有色金属的话,这几年都不会亏。国家的经济发展,今后几年就会持续加速,国际上对有色金属的需求也会持续增长。这么美好的前景,我们要是不分一杯羹,太说不过去了。无论如何,这个钱我们一定要赚。有了这笔收入,今后整个城市的发展建设,就有了资金来源。”
吴喜忠由衷地说道:“刘市长真是目光如炬。不过,虽然暂时还没有做出具体的方案,根据我个人的经验来看,搞这么大一个矿业公司,前期投资至少也在一个亿以上,不知道贵方想要占多少股份?”
“百分之四十以上!贵公司可以占到百分之四十九。”
刘伟鸿马上就答道。
“百分之四十九?”
吴喜忠吃惊地反问了一句。他一直认定,就算是合作,他们天平公司也要占据控股权:“那还有百分之十的股份,由谁出资?”
刘伟鸿说道:“这就还需要一些第三方的小资本加入。吴总,请你不要误会,我不是信不过贵公司。不过,既然这个股份制公司,要搞纯商业化的运作,一方独大的格局,就不是那么妥当了。具体的经营管理,肯定是要以贵公司为主的。这个方面,你们才是行家,我们也不会随便干涉。但必要的制度还得立起来。实话说,贵公司也是国有企业,国有企业在经营管理方面的一些模式,确实有点僵化了,跟不上时代的潮流。所以我建议,这个新公司的管理团队,可以采用招聘的方式。吸纳百分之十左右的第三方资本,就是保证这个新公司能够完全实行商业化的管理。吴总,未来的竞争是很残酷的,如果我们不在经营管理上有所改变,有所突破,今后这个新公司的发展,就不会太顺畅。还是要预做准备啊。”
刘伟鸿的语气很是诚恳。
吴喜忠没有马上回答,双眉微蹩,陷入了沉思。
尽管他猜测刘伟鸿来头非凡,但涉及到如此庞大的一笔投资,可以说是涉及到了整个,天平矿业有限公司今后数年乃是十数年的前程,他也不得不慎重其事。可不能轻易表态。多结识厉害的朋友,固然要紧,但天平矿业有限公司却是他的根基,是他赖以立足,赖以“交朋友”的根本所在。天平公司今后若是出了问题,可不得了。
王卓立与向耘,心中所想,却又不同,望向刘伟鸿的眼神,又惊又佩。他们以前只知道刘伟鸿“斗争手段”了得,地方建设也有一手,却不曾想到刘伟鸿脑海里藏着的,远远不止这么一点东西。刘伟鸿说的一些看法,他们以前压根就没有想过。
沉思稍顷,吴喜忠缓缓说道:“刘市长,这个问题,我还得好好考虑一下,不能马上就答复你。请你见谅!”
“这个,当然,对待工作就是应该慎重。”
刘伟鸿微笑点头。
第594章朱建国懵了!
刘市长真的有点谮越了。
朱专员急匆匆赶到大宁之后,住进了维德俱乐部,刘伟鸿才将急匆匆请朱专员前来的目的,原原本本做了汇报!
一个电话将顶头上司从几百公里外叫过来,事先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也就刘伟鸿干得出来。也就朱建国真会赶过来!
什么原因都不问,刘伟鸿只说有个大客户想投资,需要朱专员亲自过来拍板,朱建国就来了。
这样的事情,只会发生在朱建国和刘伟鸿之间。
朱建国有一个,非常非常朴素的观念——刘伟鸿不会害他!
因为刘伟鸿没有害他的理由。
这个世界上,找不到一个下属对上级这么好的,同样,也找不到一个对刘伟鸿这么好的上司。感情已经到了那个份上。
果然,朱建国一听刘伟鸿的解释,马上就切入了技术层面,说道:“伟鸿,整个地区都和天平公司合作,他们有那么大的实力吗?”
朱建国丝毫也不会怀疑刘伟鸿的用意。刘伟鸿也可以用浩阳市的名义,单独与天平公司合作,完全不必要扯上地区。无疑,这是刘伟鸿在帮着朱建国出政绩。
与曹振起相较,朱建国的劣势很明显。有主观上的差距,也有客观上的差距。主观上,朱建国军人出身,性格直爽,虽然并不愚笨,但官场上的手腕,却是难以与曹振起相提并论。曹振起是堪比陆大勇的厉害人物,在二把手的任上,都不落一把手的下风。这一点,朱建国远不如他。说实在的,太焉巴坏的事情,朱建国干不出来。哪怕明知道干了对自己很有利,朱建国还是会固守某些底线。
客观上,朱建国是行署专员,曹振起是地委书记,手里握着官帽子,握着下面干部们的前程,占据着明显的优势。而且曹振起在浩阳地区经营了两年多,自有一套班底。理论上,朱建国是陆大勇的亲信,陆大勇在浩阳地区留下来的班底,也不弱,甚至还强于曹振起的班底。但也仅仅只是在理论上是这样,实际上,情况要复杂得多。
官场上的所谓嫡系,其实是很有区别的。像刘伟鸿与朱建国这种关系,那是真正的心腹,休戚相关。彼此之间,可以完全信任。但这样的上下级关系,在官场上是完全的“异数”可遇不可求。很多官员,陆大勇在地委书记任上的时候,敬畏陆大勇的手段,向陆大勇表示臣服,向他靠拢,是可以理解的。但陆大勇已经调离,这些人自认另有打算。尤其是地委委员、行署副专员这一级的副地厅级干部,就更是如此了。甚至陆大勇在任的时候,他们支持陆大勇也是有条件的。对自己有利,便支持陆大勇,对自己不利,就支持曹振起,压根就谈不上亲信,更谈不上心腹。勉强要形容的话,他们更像是陆大勇的“盟友”如今陆大勇走了,这个“同盟”自然不复存在。今后是支持曹振起,还是支持朱建国,或者干脆“自成体系”都要看实际的情况而定,未可一概而论。
这种情形,刘伟鸿老早就和朱建国分析得比较透彻了,硬碰硬的与曹振起争权,绝非上策。如果有合作的可能,刘伟鸿的意思,还是要尽量争取合作。这样对大家都有好处。尤其对刘伟鸿有好处。刘伟鸿与浩阳地区其他任何一位领导干部,都是不同的。
那些领导干部,平日里有两样东西要关注。第一是靠山,第二是政绩。而毋庸讳言,靠山的重要性远在政绩之上。
你做出了政绩,要给谁看?
如果上边没有人欣赏你,哪怕你干得再出色,也是白搭,就是个栽桃树的命。等桃树栽好了,长大了,要结果子了,那就没你什么事了,上级领导自然会安排合适的人选,在摘这个大桃子。至于种树的人,给你挪个地方,继续种树去。
而对于刘伟鸿而言,第一点并不重要,至少是没那么重要。他主要是出政绩。出了政绩,自然有人给他出面说话,该重用时重用,该提拔时提拔。
所以刘伟鸿想要与曹振起、宋晓卫合作的心思,很诚恳。如果朱建国一上任,刘伟鸿就怂恿朱建国与曹振起争权,那是不明智的,会将可能的合作之道彻底堵死。
但凡事要做两手准备,合作,只是刘伟鸿的希望,还要看对方愿不愿意。万一曹振起或者宋晓卫有自己的小算盘,要在浩阳地区浩阳市一统天下,一言九鼎,那么斗争将是不可避免的。而且就算是合作,也只是大方向上的合作,不可能亲密无间。意见分歧肯定是存在的,小小的交锋,局部的斗争,不必可免。
故此刘伟鸿定下来的策略,就是从工作入手。一切围绕着工作来展开。有了这么个前提,先就站在了理上。再有斗争,再水火不容,也不能拿到台面上去说。迅速展开工作,迅速搞几个有分量的项目,是最好的办法。大项目容易造成轰动效应,受到上级领导和广大干部群众的关注,抢占制高点。曹振起、宋晓卫他们,就算想出幺蛾子,也不能明着来,只能玩袖里乾坤。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他们的“发挥”对刘伟鸿这个策略,朱建国完会赞成。
既然做了领导干部,就应该扎扎实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