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官家-第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鑫说着,很诚恳地望着刘伟鸿。他觉得,不能再兜圈子了,再兜下去,可能刘伟鸿就要产生什么误会,以为李逸风没有要争取中央领导支持的意思。虽然刘伟鸿只是老刘家的一个小字辈,在这样的大事上不可能有置喙的余地,但起码能起个牵线搭桥的作用。
有个时候,敲门砖也是很重要的。
没有一个说得过去的由头,李逸风凭什么向人家老刘家靠拢?
刘伟鸿笑道:“这个倒是巧了,我小姑父马国平以前就在国家计委工作,后来才调到中组部去的。在国家计委还有些老同事……这样吧,要不我跟小姑父联系一下,看看他能不能帮个忙,李省长到了首都之后,给他介绍一下?”
李鑫不由大喜,马上说道:“如果能这样,那就太好了。”
所谓介绍国家计委的熟人朋友,不过就是个借口。只要马国平愿意与李逸风见面,那就是一个很好的信号,证明老刘家愿意接纳李逸风。
想到刘老爷子的赫赫威名以及在中央的权位,李鑫心中便激动不已。要真是能靠上老刘家,李逸风的前程,将注定是一片锦绣。
刘伟鸿站起身来,走到床边,拿起了电话。
李鑫没想到刘伟鸿会当他的面打这个电话,一时之间,简直不敢相信。刘伟鸿这个动作,意义实在太重大了,那是真正将他李鑫当做了知心的朋友。
但有一点,李鑫自然是不知道的。那就是老刘家已经定下了“自成体系”的总立场。刘伟鸿一心想要赶在老爷子驾鹤西去之前,尽可能多的聚拢一批有能力的高级干部在老刘家的周围。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老刘家近几年在政治上最为紧迫的任务。
时光倒流之前,因为老爷子辞世,刘成胜两次站错队,导致老刘家彻底出局。现在有了刘伟鸿的重生,站错队的可能性,就降到了最低点。第一次站错队,便已经在刘伟鸿的干预之下,完全改变了。下一次的站错队,刘伟鸿也有信心予以改变。
只要不站错队,老刘家彻底出局的危险就不存在。但仅仅如此还不够,要想“自立门户”在老爷子过世之后还能保持强大的实力和影响力,拥有自己的核心团队,是至关重要的。
李逸风的年龄正合适,眼下所处的位置也比较合适。将他纳入老刘家的“核心团队”很有必要。一则能壮大老刘家的实力,二来可以给刘伟鸿今后的发展道路提供一定的助力。只要刘伟鸿今后继续留在楚南省,这种助力是显而易见的。刘伟鸿也想通过这些运作,进一步突出自己在老刘家的地位,以免被“边缘化”按照后世的话来说,这是典型的“多赢”策略。
正是基于这种种考虑,刘伟鸿才决定当着李鑫的面打这个电话,让李鑫和李逸风大大的承自己一个人情,彼此之间的友谊,也就能更上一层楼。
所谓好人做到底,送佛送到西。
第060章通天大道
已经是晚上,刘伟鸿这个电话是直接打到马国平家里去的。
眼下还没有移动电话。
不过刘伟鸿估计,这会儿马国平应该在家里。小姑刘成爱对马国平“管得很严”除了必要的应酬,平时晚上都是不出门的,就算出门,一般也是两口子一块去。
刘成爱也是副司局级干部,很有身份和地位的。
上辈子的时候,刘伟鸿是将小姑家的电话号码记在了本子上,而且除了逢年过节,一年到头也打不了几个电话。现在,刘伟鸿将这些重要的电话号码记在了脑子里,随时都有可能用得上。
刘伟鸿的估计没错,电话打过去没多久就通了。
“你好!”
电话是小姑接的,虽然只是两个字,刘伟鸿也从中听出了一股志得意满的矜持之意。刘成爱就是这样的性格,豪门大小姐的架子端得特别足。尤其是老刘家在此番政治博弈之中大获全胜,刘成胜、刘成家、马国平都更上一层楼,刘成爱的职务尽管没动,但夫贵妻荣,刘成爱自然也是水涨船高,接个电话都是喜气洋洋的。
“小姑,心情不错啊……”
刘伟鸿笑着说道。
对刘成爱的性格,刘伟鸿了解得十分清楚。刘成爱其实就是那种没有多少机心的豪门大小姐,嘴里比较刻薄,或者说就是有点势利眼。所以刘伟鸿每次和她对话,都是比较随意的口气。越是这样,小姑才越会将你当成“自己人”“伟鸿?”
刘成爱显然没料到这个时候刘伟鸿会给她打电话,略有些惊喜。
“是我,小姑。”
“呵呵,怎么想起要给小姑打个电话了?”
刘成爱言语之间,似乎是有点责备之意,但刘伟鸿能听出来,小姑其实还是很高兴的。眼下的刘伟鸿,早已不是以前的刘伟鸿,在老刘家的地位不可同日而语了。除了刘伟鸿为老刘家立了大功,备受老爷子夸奖之外,刘成家升任集团军军长,也是原因之一。
虽然是一家人,“势利眼”总是有那么一点的。
“呵呵,小姑,没有谁规定我不能给自己姑姑打电话吧?我想你了,想听您说说话,教训我几句,不行吗?”
“伟鸿啊,你是越来越会说话了……你可别误会啊,小姑以前对你严厉一点,那也是为你好。”
“那是那是,我心里明白的,要是别人,小姑还不耐烦跟他废话呢。我是你的亲侄儿,你不关心我,还能关心谁去?是吧,小姑!”
刘伟鸿笑嘻嘻的,都有点油腔滑调了。不过“不介意”的意思,也表达得明明白白。
刘成爱益发的高兴起来,笑着说道:“伟鸿啊,到底是咱们老刘家的子弟,我看着你长大的……我每次回家去,一提到你,老爷子老太太都笑呵呵的,很满意啊。说你和伟东一样,都是好样的,咱们老刘家后继有人。”
“小姑,爷爷奶奶身体不错吧?我爸我妈都离开首都了,大伯和伯母也很可能要远行,就您和大姑留在京城了,大姑不喜欢跑动,您可要经常回家去看看,陪老人家说说话。老人家心情愉悦,那就健康长寿。”
“对对,咱家伟鸿越来越懂事了,长大了……”
刘成爱更是赞不绝口。
刘伟鸿说刘成美不喜欢跑动,其实是客气话。刘成美因为工作关系,总觉得自己不够“出息”平日里也不经常回大内看望老爷子老太太。对于刘成爱有事没事跑大内,在老爷子老太太面前“讨好卖乖”嘴里不说,心里还是有意见的。刘伟鸿这番话,算是为刘成爱撑了腰,找到了“理论依据”姑侄俩聊了些家常,刘伟鸿就说道:“小姑,姑父在家不?我有些事情,想要跟他汇报一下。”
“呵呵,伟鸿啊,一家人客气什么?”
“可不是客气,姑父现在正经是干部二局的局长,副部级领导干部,我向他汇报工作,那是理所当然。一家人是一家人,上下级是上下级,这个可不能坏了规矩。”
刘伟鸿很认真的说道。
刘成爱乐得嘴都合不拢来,说道:“那好那好,你等一下,我叫他接电话。”
“伟鸿,你好啊……”
下一刻,电话里传来马国平的声音。马国平年纪只有四十出头,但久在国家部委和中央部委供职,颇有官威,说起话来也是十分的稳重。
“姑父,恭喜啊。”
刘伟鸿微笑说道。
“呵呵,伟鸿,都是一家人,客气什么?”
马国平也笑哈哈的了。他心里明白,自己这个副部级的实职,是怎么来的。从根子上来说,没有刘伟鸿那篇高瞻远瞩的文章,就没有他这个干部二局局长的职务。
当然,这样的事情,要他们长久放在心里,那是不可能的。但现在才过去了一两个月,马国平又是新官上任,一接到刘伟鸿的电话,心里头自然会记了起来。
“姑父,我现在和李鑫在一起。李鑫是我们楚南省李逸风副省长的公子……对对,我们是朋友,我在楚南,李鑫帮了我不少的忙……是这样的,姑父,过几天李省长要上国家计委去跑几个项目,您看是不是能抽个时间,与李省长见个面,给他介绍一下国家计委的同志?呵呵,您也知道,计委那些同志,平时是很忙的,地方的同志去了,有时候还真的找不到人。咱们楚南的经济发展,和沿海省市有一定的差距,您以前也在国家计委上班,还要请您多多支持楚南的经济建设。”
刘伟鸿一番话说得中规中矩,没有丝毫的“家常气息”除了一声“姑父”听上去和普通的上下级之间汇报谈话没有多少区别。
果然马国平一听,心里头对这位侄儿立即又高看三分。政治世家的子弟与普通人家的子弟就是不同,明明是“拉关系走后门”话却说得冠冕堂皇。开口“咱们楚南”闭口“经济建设”神态俨然。
马国平能够被刘成爱看中,选作了豪门的东床娇客,可见也是个有本事的。刘伟鸿嘴里是说跑项目的事情,内里的意思,他焉能不明白?
“没问题,支持地方的经济建设,是我们国家部委的职责。我现在虽然不在国家计委上班了,这个忙我还能帮得上。这样吧,请你转告李逸风同志,若是他方便的话,可以先跟我联系一下,我们商量一下具体的行程,到时候到了首都,就好办事了。”
马国平毫不犹豫,就答应了下来。
老刘家的总立场,他也是清楚的,而且十分赞同。对李逸风的情况,也有多了解。李逸风眼下尽管还是非常委副省长,条件很不错,具备更上一层楼的潜力。在这么关键的时刻,伸手拉他一把,就算还不能将他完全收归麾下,至少也会和老刘家靠得更近。
官场上就是如此现实,谁能帮你戴上更大的乌纱帽,你就是谁的人。
“谢谢姑父。”
“不客气。伟鸿啊,你现在单位上,情况怎么样?工作顺利吗?领导对你关不关心?”
谈完了“公事”马国平又关心起刘伟鸿本身的情况来。这也是马国平与刘成爱的不同之处。能够做到中组部干部二局局长的,谁不是心细如发?身为姑父,关心侄儿乃是分内之事。这个态度是一定要有的。
“谢谢姑父关心,我在单位挺好的,领导对我也很关心,前不久给我解决了副科的待遇。”
“哦,解决副科待遇了?那好那好,大好事。伟鸿啊,一定要紧紧和组织靠拢,争取更大的进步。”
马国平嘱咐道。
“是的,姑父,我一定会记住的。”
“伟鸿,请你转告李逸风同志,他的事情,我一定会帮忙的。李逸风同志一心干好工作,我们都是支持的嘛。”
马国平又特意强调了一句。
刘伟鸿知道,马国平已经完全明白了自己打这个电话的意思。放下电话,刘伟鸿将马国平的言语如实转告了李鑫,说道:“李哥,李省长那里,我就不打电话了,辛苦你回去汇报吧。我姑父办公室的电话是……”
刘伟鸿将电话号码告诉了李鑫。
李鑫顿时大喜过望,连忙找到纸笔,将电话号码记了下来。
其实李逸风身为副省长,要知道中组部干部二局局长的办公电话并不困难。但那没用。没有刘伟鸿这个电话,李逸风不可能冒冒失失的给马国平打电话,就算打了电话,也不会有什么效果。
现在当然是完全不一样了,刘伟鸿等于已经为李逸风打开了一条“通天大道”只要李逸风再好好运作一下,进省委班子不说十拿九稳,相比其他竞争对手,起码是有了很大的优势。
李逸风前程似锦,他李衙内自然也跟着水涨船高。
“卫红,谢谢!”
李鑫情不自禁地紧紧握住刘卫红的手,由衷地说道。
“往后,只要你还留在楚南,有什么事,尽管和我联系,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第061章矛盾总是有的
李鑫本来还想要和刘伟鸿继续深谈一番。他已经明显感觉到,眼前这个年轻人非比寻常。李鑫在首都与许多正宗红三代打过交道。不管对方是什么“路数”李鑫嘴里一律奉承有加,但嘴里怎么说是一回事,心里怎么想,那又是另一回事了。真正让他佩服的世家子弟不多。
一开始,李鑫对刘伟鸿也并不是特别看好。之所以对刘伟鸿十分客气,还主动向童令渊要指标,只是遵循着李鑫自己一贯的“行为准则”而已。李鑫的为人宗旨很简单,那就是在不犯大错的前提下,尽可能将自己手中的权力运用到极限。只要是可能用得上的朋友,尽力帮忙。我们国家是一个讲究人情往来的国家,你帮了人家的忙,人家自然也会投桃报李。
比如现在,李鑫实在没有想到,一个事业单位的职工指标,竟然换来如此丰厚的回报。看来刘伟鸿也是个明白人,对运用某些“规则”的熟练程度,丝毫也不在他李鑫之下。倘若此事办成了,李逸风乃至整个老李家,还不得将刘伟鸿当做“恩人”如同他刚才所言,只要刘伟鸿还留在楚南省,李逸风必定会助他一臂之力。
尤其是刘伟鸿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一副轻松自在的样子,游刃有余,丝毫也不见勉强之意,那就更加了得。很少有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在处理如此大事之时,能如刘伟鸿一样“信手拈来”的。而听他和马国平通话的语气来看,刘伟鸿在老刘家绝不是普通的小字辈,至少马国平很卖他的面子。以李鑫对世家豪门的了解来看,这个很了不起。许多世家子,不过是打着家里的大牌子在外边胡混,回到家里,一点地位都没有,大气都不敢喘一口。
李鑫有心要将这个朋友交牢靠了。
不料有些事情,确实是容不得自己做主的。
童令渊找上门来了。
这倒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既然李鑫到了青峰市,童令渊不可能不前来拜访。童令渊在行署不是风头很劲的副专员,分管的是农口这一块。而李逸风在省里也是分管农口,工作上有较多的往来。而且这一回省里如果进行人事调整,李逸风更进一步的可能是比较大的。童令渊暂时还靠不上李逸风,只能在李鑫身上多下功夫。
不管李逸风是不是能进一步,对李鑫示好都没什么坏处。
现在不花力气,万一李逸风进步了,再想靠上去,只怕不是那么容易。凡事要做在前面,倘若总是慢半拍,哪一道菜都甭想赶上。
尽管李鑫眼下一点都不想和童令渊啰嗦,但人家已经上门了,李鑫就不得不满脸堆笑地站起身来,与童令渊握手寒暄。
“呵呵,说曹操曹操就到。刚才我正和卫红聊到你呢。童专员办事一贯雷厉风行,从来不说没把握的话,不办没把握的事。”
李鑫笑着说道。
童令渊自然明白他话里的意思,也笑着答道:“雷厉风行不敢当。不过李处的事,就是我童令渊的事。别的事能够怠慢,李处的事,是绝对不能怠慢的。刚刚我已经和市环卫局那边打了个招呼,李处的那位朋友,明天就可以去报到了。到时候麻烦他找一下我的秘书小张。”
李鑫虽然知道童令渊会把这事办好,却也没想到会办得这么利索。
环卫局尽管不是什么好单位,却也是事业编制,铁饭碗,旱涝保收的。较之去冶炼厂做个工人,那是强得太多了。
由此可见,童令渊还真是一门心事要和他交好。
不过李鑫并未表现出多少欣喜之意,微笑说道:“童专员果然是雷厉风行……卫红,你觉得环卫局怎么样?”
童令渊就闷了一下。
合着人家对这个安排并不是很满意?自己还巴巴的跑来“表功”呢!
郁闷的同时,童令渊对刘伟鸿更加充满了好奇。在餐厅的时候,还只是感觉李鑫对刘伟鸿很客气,现在则是明明白白地显示出来了。
李鑫在“请示”他。
这到底是什么人呢?何种来头?
刘伟鸿微笑说道:“挺不错的。有劳童专员费心了,谢谢。”
这个倒不是客气话。眼下环卫局确实不是什么吃香的单位,也就是比去企业做个工人略好一点。但刘伟鸿很清楚,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家越来越重视环保工作,环卫局的地位也就会越来越高。按照很世俗的观点来说,那就是只有环卫局向别人要钱,没有别人向环卫局要钱的道理。
单位有钱,职工的福利待遇就好。
对于小市民来说,这个最实在。
见刘伟鸿满意,李鑫暗暗舒了口气。除了铁杆朋友,很多时候,人情往来是讲究“对等”的。刘伟鸿给他帮的这个忙,和他给刘伟鸿帮的忙不在一个档次上。
以后有机会再慢慢补偿吧。
“童专员,费心了,什么时候去省城,一定要提前通知我一声,我请客,大家好好聚一聚。”
李鑫再次握住童令渊的手,由衷地感谢道。
“好好,一定一定。”
童令渊也没有客气,笑着答应了。
“童专员,李处,你们聊,我先告辞了。”
刘伟鸿微笑说道,与两人握手道别。
李鑫知道他不愿意暴露身份,也不强留,笑着和他握手。童令渊心中尽管充满好奇,但人家要走,也没有硬拖着不让走的道理。眼下还是要以李鑫为主的,把这个关系“套牢”了再说。如果刘伟鸿当真是个人物,以后慢慢再找机会接近吧。
刘伟鸿回到自己的房间,拿起电话拨了出去。
这个电话,是打给自家老子的。刘成家调任某集团军军长之后,林美茹已经将新的电话号码告知了。刘伟鸿本打算先去唐秋叶那里,将环卫局的安排告诉她,想想还是先给家里打个电话。时间太晚,刘成家说不定就休息了。
作为职业军人,刘成家的作息是很有规律的。几十年养成的习惯,不好改。
电话打通之后,照例是林美茹接的电话。好像官员家里,都是这么个“规矩”夫人或者是保姆接电话,官员本身,轻易是不接电话的。这也是“预留退步”万一是不想见的人,夫人或保姆就能推了,省得心烦。
“你好!”
电话里传来林美茹雍容华贵的声音。
“妈,是我,还没睡呢?”
林美茹没想到这时候还能接到儿子的电话,不由大为惊喜:“还不到九点呢,没那么早睡觉。伟鸿啊,怎么这时候想起要给妈打个电话了?”
“想你了呗。”
刘伟鸿笑嘻嘻的。
“哟,知道想妈了,好啊,以前你可从来没有这么乖过。”
林美茹刚当上将军夫人不久,心情甚是愉悦。
刘伟鸿和母亲聊了几句,就说道:“妈,爸爸呢?在不在?”
“在书房,写文章呢。就你上回说的那个军事改革的事,你爸可上心了,当做一个课题在研究。说是要好好的钻研一下,为国家的军事现代化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林美茹笑着说道,语气中颇为骄傲。曾几何时,刘成家会对儿子说的话这么重视?
儿子出息了,丈夫升官了,林美茹想不高兴都难。
“那打扰他一下吧,请他接个电话,我有些事要和他说说。”
“好,你等着啊,我去叫。”
林美茹兴冲冲的去了。父子俩多亲近,正是林美茹所乐见的。
不一会,电话里传来刘成家浑厚的声音:“伟鸿!”
“爸,还没休息呢?”
“呵呵,还没。什么事?”
刘成家尽管对儿子的观感已经完全改变,不过说话的习惯却是改不了,没什么寒暄,直接就切入了正题,听得林美茹在一旁直皱眉。心想儿子好不容易打个电话来,你这个做老子的也不关心几句,就这么硬邦邦的问“什么事”不明真相的人听了,还以为是后爹。
刘伟鸿简单地将李逸风的事情说了一下。
刘成家嗯嗯地应着,没有什么特别的反应。
刘伟鸿就有些头痛。老爹在军界呆久了,政治上的敏感度当真不高。这可不行。在我们国家,到了刘成家如今的地位,不可能完全不问政治。
“爸,这个事情,要请你关注一下。李逸风的基础还是很不错的。”
刘伟鸿不得不提醒老子一句。
刘成家就明白了,儿子这是不大信得过马国平。马国平一贯唯刘成胜的马首是瞻,现在刘成胜还在中组部呆着,暂时没有去江南省任职。这样的大事,马国平肯定要向刘成胜汇报。刘伟鸿担心大伯对他还是有成见,那就比较糟糕了。
虽然对外而言,老刘家是一个整体。但是内部并不是完全声音一致的。刘成胜以前看不上刘伟鸿,现在当然不一样了。不排除他刻意打压刘伟鸿的可能性。
“嗯,我知道了。我会跟老爷子汇报这个事情。”
刘成家直截了当地说道。
只要老爷子还健在,刘成家是可以说得上话的。刘成胜在政界,刘成家在军界,算是奉行两条腿走路的政策,刘成家做了军长,地位就不比刘成胜低多少。
第062章做人要厚道
唐秋叶平时是喜欢看电视的。农业学校的条件比较简陋,单身宿舍里不可能有电视机,晚上刘伟鸿有事,不能给唐秋叶“讲故事”的时候,唐秋叶就会去其他同事的家里看电视。
在二十一世纪,晚上专程去别人家里看电视,简直有点不可思议。但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期,这却一点也不奇怪。物质文明的高度发达,确实是可以改变人的行事习惯的。
宾馆的贵宾房里,肯定有电视。
不过唐秋叶却无论如何静不下心来,宾馆的席梦思大床上,似乎也长了钉子,唐秋叶的屁股在上面挨不了多久,便站起身来,在房间里踱来踱去,有点烦躁不安。
刘伟鸿已经出去了很久,还没有回来。她以为刘伟鸿一直都呆在云雨裳的房内。这么长时间,足够做很多的事情了。
他们聊天不会聊这么久吧?云雨裳又不是她唐秋叶,难道也爱听刘伟鸿讲故事?
从见到云雨裳的那一刻开始,唐秋叶就一直心绪不宁,严格来说,应该是有些“气短”双方根本不在一个档次上,没法比。唐秋叶自认自己若是男人,也会毫不犹豫地选择云雨裳,而不是她这个粗壮的乡下丫头。
也不知到了什么时候,终于响起了敲门声。
唐秋叶几乎是扑着去开了门,门外,果然是刘伟鸿高大的身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