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官家-第3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伟鸿忙即说道:“嘿嘿,这个不用担心,专员和我都是体育爱好者,身体怪棒。”
朱玉霞也意识到自己“失口”了,便扭过头去,不再理会他们,挽住了于阿姨的胳膊,笑着说道:“妈,做了什么好菜,我可是饿坏了。”
这叫转移注意力,不愧是学心理学的。
这么多年,女儿头一回如此黏人,于阿姨又是诧异又是开心,笑道:“饭菜都好了,饿了就吃饭……老朱,伟鸿,吃饭吃饭,有什么事,吃完饭再聊。”
朱建国笑道:“好,先吃饭。伟鸿啊,今天搞点酒,就喝你带回来的这个茅台。说好了,三杯,不能再多。再多你于阿姨有意见了。”
“行,一切都听领导安排。”
刘伟鸿笑哈哈的,似乎心情挺好。
来到餐厅,见了满桌的大鱼大肉,朱玉霞不由失笑:“妈,你这是要把我往胖里整啊?全是高脂肪的肉食……”
于阿姨说道:“你爸和伟鸿都要吃肉,他们上辈子一定是属老虎的。玉霞,你也要多吃点肉,补充补充营养,学校的伙食,肯定不怎么好。”
朱玉霞笑着说道:“没事,我一般都是吃蔬菜。你看我现在不是一样的很健康?”
于阿姨打量了女儿一眼,说道:“健康是健康,还是要多吃点肉,吃啥补啥。女儿家,肉多点好看,福相,旺夫。”
于阿姨本身就比较富态,私下说话的时候,总是喜欢和朱建国开玩笑,说老朱就是娶了个旺夫的老婆,这才官运亨通,一路做到了行署专员。
朱玉霞便汗了一个。
老妈不管什么时候,只要逮着机会就要给她上政治课。
当下朱玉霞当做没听见,主动给大伙摆好了碗筷,又给朱建国和刘伟鸿都斟了酒。依旧还是老办法,转移老妈的注意力。
“伟鸿啊,我怎么听说,你要调走了?”
吃着饭,于阿姨忽然问道。
朱建国一愣,他本来打算吃完饭再好好跟刘伟鸿聊聊这个事情的,不料于阿姨就迫不及待的问了起来。说起来,于阿姨其实也蛮关心刘伟鸿的去向。有刘伟鸿在浩阳,老朱这个专员都做得硬气三分。谁都知道朱建国和刘伟鸿的关系最过硬嘛。如今刘伟鸿忽然要调走,于阿姨自然关心。
“于阿姨,干部的调动,从来都是服从上级安排的。”
刘伟鸿笑着说道。
于阿姨顿时就郑重起来,脸色微变,说道:“这么说,是真的了?你真的要去久安?”
连于阿姨都知道刘伟鸿要去久安,可见这个传言的范围,已经很是广泛。
朱建国便说道:“先吃饭,吃完饭再聊。”
于阿姨便不再动问,却明显没了吃饭的心思,嘴里低声念叨,说道:“省里的领导也真是的,久安的事情搞不好了,就把伟鸿调过去,我们浩阳的工作,就不重要……要是以后省里的工作搞不好了,是不是马上把伟鸿调去当省长省委书记?”
朱建国和刘伟鸿面面相觑,朱建国摇摇头,说道:“你啊,说话注意点。”
于阿姨才不买账,怒道:“怕什么,这是在家里,又没有外人!”
在于阿姨心目中,早就将刘伟鸿看做了一家人,在他面前说话,从来都没有什么忌讳的。
于阿姨这一生气,餐桌上的气氛便有点尴尬,大家不再说话,都默默吃饭。朱建国本来胃口甚好,这一回也受了影响,喝了三杯酒,吃了一小碗饭,便闷闷地放下了碗筷。
刘伟鸿倒是一如既往,一口气吃了三大碗饭,这才饱足。
吃完饭,朱建国和刘伟鸿回到客厅就坐,朱玉霞给他们沏了茶水,又洗了些水果摆在茶几上,于阿姨简单收拾了一下餐桌,也坐了过来。原本朱建国和刘伟鸿谈公事的时候,于阿姨一般都不旁听的。今天自然不一样,她也很关心刘伟鸿的去向。
朱建国点起一支烟,抽了两口,才说道:“伟鸿,已经定下来了?”
刘伟鸿点点头,说道:“基本定了。昨天林书记已经征求过我的意见。”
这话牛叉!
省委书记征求小小市委书记的意见。
可是刘伟鸿说出来,却十分理所当然。林启航确实是征求他的意见,如果刘伟鸿自己坚持不去久安,林启航多半也不会勉强。
“那职务怎么安排?”
刘伟鸿说道:“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兼公安局长。”
朱建国便很是不悦,说道:“这个工作,可以安排更加精通业务的干部去做嘛。”
刘伟鸿是党务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全才,如今省委却安排他去做“开路先锋”猛张飞似的人物,难怪朱建国很不高兴了。
刘伟鸿蹙眉说道:“久安的问题,可能不仅仅是社会治安不佳那么简单。还有些工作,也必须推动一下才行。”
朱玉霞担忧地说道:“我怎么听说久安那边很乱的?”
“呵呵,这个倒不用太担心,再乱,他也是我们执政党的天下,几个流氓混混,翻不了天!”
第822章新职务
九三年八月下旬,浩阳宾馆大会议室,全市中层干部会议正在召开。
主席台上,省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杨晓军,地委书记曹振起,行署专员朱建国,党群副书记彭健,地委组织部长方中翰,行署副专员邓仲和,市委书记刘伟鸿,市长刘庆隆等省地市领导俱皆在座。
这个架势,毫无疑问是要宣布浩阳市易帅。
地委书记曹振起亲自主持会议,省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杨晓军亲自宣读了省委的任命文件。
经省委研究决定,免去刘伟鸿同志浩阳市委书记职务,另有任用。
任命邓仲和同志为浩阳地委委员兼浩阳市委书记,同意邓仲和辞去浩阳地区行政公署副专员职务。
随后,地委组织部长方中翰也宣布了任命文件。
因工作需要,免去夏寒同志浩阳市公安局局长职务,另有任用。
经地委研究决定,任命浩阳市委政法委书记龙宇轩同志兼任浩阳市公安局局长。
原本浩阳市的干部任免,虽然涉及到邓仲和这位副厅级干部,也无需省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杨晓军亲自前来宣读文件,地委组织部长方中翰就足够了。
杨晓军此来,乃是省委表示对刘伟鸿的关心。说白了,就是林启航给刘伟鸿的一个脸面。将人家东南军区刘司令员的儿子派去久安“趟地雷”林书记也得有所表示才行。
依照惯例,杨晓军和曹振起分别对浩阳市委原书记刘伟鸿同志在浩阳市的工作,给予了高度的肯定和非常正面的评价。杨晓军例举了刘伟鸿在浩阳和林庆工作时的许多成就,夸奖刘伟鸿同志是一个既懂党务工作又懂经济建设的全方面的人才,是我省优秀年轻干部的代表。
曹振起也是满口赞誉之词。
刘伟鸿此番去职,乃是高升,这样的脸面,是一定要给的。只不过曹振起在夸奖刘伟鸿的时候,心里着实有些感慨。四年前,浩阳地区刚刚成立之时,刘伟鸿不过是地区农业局办公室的副主任,四年时间过去,刘伟鸿的职务,和曹振起竟然就只相差一线了。这个年轻人的升迁速度,未免过于惊世骇俗,就算在世家子弟中,亦是绝无仅有的。今后曹振起再见到刘伟鸿,就要客客气气的了,再不能当做下属来看待。
虽然杨晓军对刘伟鸿的新任职务语焉不详,在座诸人,却全都清楚,刘书记的新职务是久安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书记兼市公安局局长,久安市武警支队党委第一书记,第一政治委员。
甚至连公安厅即将授予刘伟鸿三级警监警衔的消息,亦是无人不知。
原本按照刘伟鸿的资历,一般会被授予一级警督的警衔,这个三级警监的警衔,无疑也是省委书记林启航送给刘伟鸿的“礼物”按照刘伟鸿副厅级干部的级别来授予的警衔。
前不久闹得沸沸扬扬的伍百达案,竟然会是这样一个结果,委实大大出乎浩阳干部们的意料。刘书记管“闲事”管出麻烦来了。在大家看来,刘伟鸿此番调任,级别上尽管上了一个台阶,实在也没落下什么便宜。浩阳市委书记,按照惯例,是会进入地委班子的。刘伟鸿之所以未曾担任地委委员,无非是他的年龄太轻,资历不够,升任正处级干部尚未超过两年。安安稳稳在浩阳市委书记的位置上再待一年,这个地委委员的大帽子乃是囊中之物。
浩阳地委委员兼浩阳市委书记,与久安市委常委兼政法委书记比较而言,丝毫也不落下风。某种意义上来说,话语权甚至更大一些。
毕竟市委书记是块块里的一把手,历来比条条里的一把手分量更重。
最关键的是,浩阳乃是刘伟鸿经营了两年的“根据地”经过一系列的大动作,尤其是撤区并乡建镇的试点,刘伟鸿在浩阳市的威望达到了无以复加的高度,是绝对的一言九鼎。在浩阳市工作,有一大帮忠心耿耿的部下,刘书记何等轻松惬意?去了久安,不说是龙潭虎穴,起码也是个豺狼窝。因为伍百达案件,可以说久安市官场的每一个领导干部,都对刘书记没有丝毫的好感,个个对他戒备万分。加上彭宗明在久安公安系统长达二十几年的经营,那种根深蒂固的关系网,又岂是轻易能够撕破的?
刘伟鸿实在是自找麻烦,估计刘书记这会也正郁闷着呢,早知道会是这么个结果,刘伟鸿应该不会管伍百达那个破案子了?
不过看上去,此刻坐在主席台上的刘书记,并无任何不悦之色,脸带微笑,镇定如恒。
当然,对浩阳的干部而言,刘伟鸿的“自讨苦吃”远不如谁是新任市委书记那样有吸引力。毕竟这个才是和大家切身相关的。刘伟鸿的新职务,大伙早就知道了,但继任者是谁,却一直到最近两天,才终于获得比较确切的消息。
在此之前,几乎没有一个干部会想到邓仲和身上去。
邓仲和不是前不久才担任的副专员么?估计行署那一块的分管工作,也才刚刚步入正轨,怎么可能这么快又异动职务?
谁知道最终的结果,竟然就是邓仲和出任地委委员兼市委书记。
估计坐在邓仲和身边的市长刘庆隆,有一种深深的失落感?
原本市委书记调离,市长是最有希望顺序接班的。虽然刘庆隆的资历有所欠缺,刚刚由副县级升任正县级只有五六个月时间,直接进地委班子不大现实,但和刘伟鸿一样,仅仅担任市委书记,不进地委班子总是可以的?
不料刘庆隆还没来及怎么活动,盘子就定了下来。
据说这一回的异动,基本又是省里定的,浩阳地委没怎么插手,也插手不进。省委书记和省长意见一致,别的人还有多少话语权?
杨晓军和曹振起讲话之后,轮到刘伟鸿同志发表告别演讲。
刘伟鸿还是老样子,没有发言稿,即兴发言。刘伟鸿深情回顾了自己在浩阳工作的两年时间,对地委行署的英明领导表示感谢,对在座各位干部的支持也表示衷心的感谢。刘伟鸿希望,浩阳市的干部们在以邓书记为班长的市委领导之下,将浩阳市的工作做得更好,更上一层楼。
“我很希望,在我再回到浩阳的时候,浩阳市会变得更美丽、更发达、更富饶、更文明!”
刘伟鸿这样说道。
安安静静的会议室忽然掌声雷动,如同暴风骤雨一般,很多干部都涨红了脸,十分激动。无论如何,刘伟鸿主政浩阳的这两年,是浩阳市发展变化最快的两年,实实在在的变化,大家都看得到。
刘书记确实为了浩阳的建设和发展,倾尽了心血!
随后新任市委书记邓仲和与市长刘庆隆相继发表了讲话。
干部大会圆满结束。
用过中餐之后,刘伟鸿与邓仲和在办公室办理交接手续。说是交接,其实就是聊聊天说说话,两人也算是老搭档老朋友了,谈话的气氛十分随意。
“邓书记,请坐请坐!”
刘伟鸿笑着将邓仲和让到待客沙发里,陈凯华紧着给两位领导奉上茶水,眼望刘伟鸿,流露出依依不舍的神情。
刘伟鸿微笑说道:“凯华,你啊,今后就跟着邓书记好好工作。”
这也是刘伟鸿前两天就和陈凯华谈过的,刘伟鸿调走之后,会推荐陈凯华继续给邓仲和担任秘书。陈凯华人不错,刘伟鸿有意要栽培他。
对刘伟鸿这个托付,邓仲和自然毫不犹豫就答应下来。
实际上,邓仲和自己都想不到,地委委员兼浩阳市委书记的大帽子,会落在自己头上。而这肯定不会是曹振起的意思,只能是刘伟鸿向省委书记林启航要来的“福利”浩阳市的各项重要工作,正在轰轰烈烈地展开来,此时调离,刘伟鸿确实不是那么放心。刘庆隆固然个人品德不错,奈何思想不是那么解放,经济建设方面的经验也有所欠缺。想来想去,邓仲和是最合适的人选。
对邓仲和的个人操守和能力,刘伟鸿是不怀疑的。而对刘伟鸿提出来的“条件”林启航均是尽可能予以满足。
“邓书记,关键是修路、发展民营企业和矿山企业的改造。”
等陈凯华退出去之后,刘伟鸿拿起香烟,敬给邓仲和,自己也点上一支,缓缓说道:“我们浩阳不占多少天时地利的优势,在国有企业的发展上,得不到国家太多的扶持,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就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
事实上,这两天刘伟鸿都在与邓仲和探讨有关浩阳市后续的发展道路,取得了很多的共识。两人都认为,这三样工作,是浩阳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抓住了这三个方面,再紧抓干部队伍建设不放松,浩阳的高速发展,就是可以预期的。
邓仲和频频点头,郑重地说道:“刘书记,放心,你给浩阳制定的大蓝图,不会改变的。事实已经证明,这是一条正确的道路。”
第823章大阵仗
九三年九月初,三台小车奔驰在大宁至久安的国道线上。
第一台小车是蓝鸟,车顶装着活动式警灯,挂的是久安市的拍照,算是开路车,新任久安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公安局长刘伟鸿就坐在后排。这是久安市政法委专程派到大宁去接刘书记的车子。刘伟鸿尽管不讲规矩,久安市还得讲规矩。陪同刘伟鸿的是久安市政法委办公室副主任范冰凤。
范冰凤二十几岁,正宗科班毕业,容貌姣美,尤其是笑的时候很迷人。久安市政法委特意派了范冰凤前往大宁迎候刘书记,估计还是从刘伟鸿的年龄来考虑的。
刘书记年轻,刚满二十六岁,应该和年轻人比较有共同话题,而且范冰凤是个漂亮的年轻女孩,相信刘书记这一趟旅途,会比较愉快。
而现在,范冰凤却憋得很难要。
一路之上,刘书记基本不怎么开口,神情平淡之中,隐隐透出威严之意。这是范冰凤来之前不曾想到的。范冰凤本来想要陪刘书记说说话,活跃一下沉闷的气氛。每次话到嘴边,瞥见刘伟鸿平静的脸色,又不得不咽了回去。
这段日子,范冰凤听得最多的名字就是“刘伟鸿”这位邻市的市委书记,成了久安市政法委的热门话题。不热门不行啊,刘伟鸿马上就要成为久安市政法委的“一哥”了,范冰凤顶头上司的顶头上司。
严格来说,在未曾见到刘伟鸿之前,刘伟鸿在范冰凤心目中乃是典型的“少年豪杰”尽管久安市政法机关的很多干部,私下里对刘伟鸿很不感冒,认为此人不守规矩,乱来,刘伟鸿出任久安市政法委书记,将是久安政法系统的一大“灾难”但在范冰凤等年轻干部看来,这位不守规矩的年轻书记十足迷人,简直就是“英雄”与“正义”的化身。
见面之后,范冰凤甚至被刘伟鸿的高大英俊和阳光帅气晃得有点头晕!
如果说,一定要给范冰凤心目中的“白马王子”定一个原形的话,刘伟鸿无疑是最符合标准的,简直就是给怀春少女量身定做的“白马王子”典范!
年轻、英俊、出身高贵、手握大权还有比刘伟鸿更合适的“白马王子”原形吗?唯一遗憾的是,这位白马王子已经结婚了,据说夫人也是世家女身世显赫,眼下在江口做大生意,是身家亿万的富婆,一等一的大老板。
不过身为副厅级干部,有着亿万富婆妻子的刘书记,全部行李就是一个不大的旅行箱,也让范冰凤大为愣怔。
刘伟鸿离开浩阴的时候,数以千计的干部群众,自动自发地来到市委大院门口,为刘书记送行。还有一些年轻干部,自告奋勇要为刘书记“搬家”当大伙看到刘书记的全部行李时,一个个都犯起了愣怔。
许多干部都记得,刘伟鸿出任浩阳市长时,也是带着这个旅行箱,如今两年时间过去,刘书话依旧是带着这个旅行箱离开浩阳。
刘伟鸿是随杨晓军的奥迪车一起去往省城。
奥迪车缓缓驶离浩阳市委大院,干部群众夹道相送,很多群众拿着土特产,想要送给刘书记,以为去思,俱皆被刘书记婉言谢绝,唯独娇娇送给他的一颗糖,刘伟鸿收下了,还从车里下来,抱着娇娇,亲了亲她红彤彤的小脸蛋,告诉她,妈妈的病很快就会好起来的。娇娇紧紧搂住刘叔叔的脖子,不愿意他离开。短短数百米的道路,奥迪车足足开了七八分钟,几乎是慢慢在挪。
刘伟鸿在大宁呆了几天,今天正式赶赴久安上任。
车队的第二部车子,是乌黑铮亮的大奥迪,赫然挂着省委三号车的牌照。此刻端坐在车内的,正是神态威严,不苟言笑的省委副书记邵令红。地级市政法委书记上任,自然无需省委党群副书记亲自相送。邵令红此番赶赴久安,是受了省委的委托,好好给久安的领导干部们上上政治教育课。久安的治安乱到这种程度,现任主要领导,个个都有责任。邵令红是原任久安地委书记,眼下久安的一二三号领导,俱皆是他当年的老部下。邵令红在久安的威望极高,由他出面去敲打久安的主要领导,最为合适。
事情闹到今天这个样子,省委将刘伟鸿调到久安去宁靖地方,邵令红老脸无光,所以一路上都是板着脸,车内气氛沉闷之极。亲自前往省城迎接他的久安市长陆默也和范冰凤一样,浑身都不自在。三四个小时的车程,对于陆默而言,简直就好像三四天那么难熬。
此时此刻,陆默是真希望邵书记说句话,哪怕将他骂一顿都成,绝对好过一言不发。那股无形的压力,令得陆默的背脊都湿透了。
第三台车里,坐着的则是省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杨晓军。
久安市区距大宁近两百公里。国道线路况还不错,早晨八点出发,不到十一点,车队便已抵达久安市与洪阳市的交界处。
宽阔的国道线一旁,早已密密麻麻地聚满了人,大部分穿着洁白的短袖衬衣,黑色西裤,黑色皮鞋,一个个神态伊然。毫无疑问,这是久安市前来迎接邵书记的领导干部们。
此处地势开阔,无遮无拦,阳历九月的太阳,依旧毒辣得很,刚刚从空调车里下来不过短短数分钟,便晒得人皮肤生疼生疼的。秘书们便纷纷为领导打伞张盖,不时为领导递上纸巾和矿泉水,殷勤备至。
前方“侦察”的公安人员已经传来消息,邵书记的车队很快就会抵达。
于是久安的领导干部们便纷纷扰扰地来到国道线右侧,排好队伍,倒是秩序井然。官场上,最讲究的就是个论资排辈的规矩,谁先谁后,丝毫也不会乱的。
排在第一位的,是一位五十几岁的中老年男子,头发花白,国字脸,身材高大魁梧,神情极其威严,眼神更是霸气,顾盼之间,凛然生威。正是久安市委第二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辛明亮。
排在第二位的,是一位四十岁出头的中年干部,神情儒雅,戴着黑色玳帽眼镜,三七分头,像读书人多过像领导,正是久安市委书记王时恒。
这样的排序,在全国都是绝无仅有的。
当然,眼下是欢迎邵书记视察久安工作,不算是特别正规的场合。辛明亮是邵令红一手提拔起来的老部下,和邵书记感情很深,由他领头,也说得过去。如果是开会什么的,还得是王时恒在前,辛明亮在后。上报纸电视的时候,亦是这个排名。
台面上的大规矩,得守。
饶是如此,辛明亮在久安的强势霸道,可见一斑。如今在这公路边上排着的数十名领导干部,除了少数从省里空降下来的和个别从外地调过来的,包括市委书记王时恒在内,几乎全都是辛明亮的老部下,谁没有受过辛主任的“恩惠”又有谁没有挨过辛明亮的训斥?对于辛主任的威风,一个个深自忌惮。
辛明亮站在队列的最前头,昂首挺胸,仿佛他不是带队来迎接邵令红的,而是一位正要率部出征的大将军,威风八面。
终于,车队缓缓驶了过来。
远远看到国道线这边的迎候队伍,开路的蓝鸟车便自觉减缓速度,靠到一边,让省委三号车打头,杨晓军的车子紧跟,蓝鸟缀在了尾巴上。
这个也是规矩。
毕竟蓝鸟不是正宗的开路警车,车里还坐着刘伟鸿。眼下自然要按照职务高低来排好队。
大奥迪慢慢在辛明亮面前停了下来。
辛明亮疾步上前,亲自为邵令红拉开了车门,微微弯腰,将手掌遮在车门上方,恭请老领导下车。
“邵书记,您好!欢迎老领导视察久安工作!”
辛明亮朗声说道。
邵令红满脸不愉之色,伸手和辛明亮握了一下,板着脸说道:“明亮,早就跟你说过多少回了,不要搞这些迎来送往的东西,形式主义,那么注重干嘛?”
辛明亮连连鞠躬,满脸堆笑,说道“是是,老领导批评得对,我们一定虚心接受,下不为例。老领导,不是我们要搞形式主义,实在是同志们太想念您了。早就在盼着您下来看望一下这些老部下。”
刚才还满脸威严,志得意满的辛主任,转眼之间,就像换了个人似的,笑容都在脸上堆不下了,满嘴谀词潮涌,宛如一个在老师面前听话之极的小学生。
“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