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官家-第4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车队没有警车开道,但很明显进行了一定的道路交通管制,一路行来,几乎没有遇到过红灯,每到一个十字路口,俱皆绿灯闪亮,畅通无阻。
副省长王建林不但亲自陪同刘伟鸿这个小字辈,一路上还兴致勃勃地亲自充当解说员,向刘伟鸿介绍所经路途上的著名景观,历史遗迹。
从王建林的履历上看,他是百分之百的本土干部,祖籍陇西,在省内完成大专学业,此后一直在本省工作,主要履历都是在工业系统,一步一个脚印,升到了副省长的高位。故此,他对秦关有很深的感情,从他给刘伟鸿介绍时那种不经意间流露出的骄傲之意也可窥见一斑。
事实上,目前整个陇西省的政治格局都是典型的“本土政治”省委省政府两套班子里的主要成员,大部分都是土生土长的陇西人。省委书记,省长俱皆是本土干部。
这种情形,在八九十年代比较常见,尤其是中西部地区,越是经济欠发达,交通不便利的省份,越是本土势力坐大。在此之前,干部队伍缺乏必要的交流,中央机关和地方党政机关之间的互动,进行得很少。为了平衡利益,安抚地方干部,中央在调整各省市主要领导班子时都很是小心谨慎。据刘伟鸿所知,在另一个平行世界,这样的情形,要在三年之后才逐渐改变。
到那个时候,董老和最高首长相继辞世,隋安东同志成功连任,最高层政治格局基本趋于稳定,中央才能腾出手来,大规模的“清理”各省市的本土政治势力,逐渐完成干部交流的经常化建设。这期间,自然也经过了十分激烈的政治博弈和利益交换。
省级层面的政治格局如此,下面地市的政治格局,更加本土化。
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贺竞强如此背景的红三代世家子弟到了平原之后,也缚手缚脚,难以施展,甚至还被人举报。刘伟鸿自己,何尝没有类似的经历?
第1109章云雨裳生气了
车队在一栋巍峨壮丽的巨大建筑物前停了下来。
刚才在车上的时候,老远刘伟鸿就看到了这栋建筑物上方的四个大字——“大唐王朝”据奥迪车的司机介绍,这是目前秦关市档次最高的大酒店,五星级,简称就是“王朝酒店”酒店取名为“大唐王朝”外装修的模样也确实非常复古,就好像是一座巨大的宫殿,红墙绿瓦,壮丽非凡,如果在正门写上“大明宫”的匾额,那就更加有气势了。
奥迪车在酒店门厅一停稳,立时便有宫女打扮的服务员上前来为客人打开车门,伸出纤纤素手,作势要搀扶客人下车。
王建林坦然处之,刘伟鸿却有点不大习惯。
不是刘局长尚未养成“贵族风范”实在他太年轻了,当不起这种“老爷子待遇”一名四十来岁,西装革履的中年人早已在大堂等候着,见到王建林,立即大步迎了上来,向王建林鞠躬为礼,微笑着说道:“王省长好。”
“哈哈,李总,你好啊!”
王建林笑哈哈的,主动向中年西装男伸出手去。
西装男子握住王建林的手,又连声问好,态度不亢不卑,很是挥洒自如,可见也是见过大世面的,一位副省长对他并不能造成太大的压力。
九十年代,官员和商人之间的地位,相对还是比较平等的。因为在此之前,大家都穷怕了,包括官员在内,都是“患贫”而非“患不均”一批先富起来的人,便特别的牛叉,许多官员对这些人也是捧着敬着的,这些商人略微给些好处,官员们便和商人称兄道弟,俨然一家人。
对于商人来说,八九十年代可谓“黄金时代”这十几年,商人地位最高,甚至有商人很牛叉地说,只要甩出一百万,就能彻底搞定某某市政府——该商人生活在副省级城市。
但是好景不长,随着官员“权利意识”的逐渐觉醒,商人们的地位便每况愈下,在官员面前,由平起平坐逐渐向孙子转变,到二十一世纪初期,官员和商人基本上成了两个完全不同等阶的群体。纵算是官商勾结,官员也占据了绝对的主导权。
八九十年代的时候,如果官员收了钱不给商人办事,商人还可以反噬一口,有可能给官员造成巨大的威胁,到了二十一世纪,商人们大多不敢这么玩了,谁敢这么玩,很可能官爷一点事都没有,商人自己先就被玩死了。因为到了那个时候,商人们需要面对的往往不仅仅是一个官员个体,而是要面对整个官员的群体,那张庞大到令人头晕目眩的关系网。关系网里的所有官员,同气连枝,商人得罪了其中一位,还没等商人出招呢,这张关系网里的其他官员,便会纷纷出手,玩不死你丫的!
富不与官斗,自古皆然。
其实这主要还是供求关系的改变导致了这种结果。八九十年代的时候,官员们尚未完全意识到手里权力的巨大发挥空间,而物资财富又相对集中在先富起来的一批商人手里。官员们要弄钱,多数得通过商人来实现目的。其他领域的“经济效用”尚未显现。商人们也便有了在官员面前“傲气”的资本。然而官员从来都是精明的,丝毫也不在商人之下。很快便开发出无数的“捞钱项目”可以索取的对象也多了起来。所谓物以稀为贵,商人渐渐失去了对财富的“独占性”其地位陡然下降,亦在情理之中了。
你小子没了自傲的本钱,你不变孙子,谁变孙子?
因此这位俨然与副省长平起平坐的酒店老总,就让刘伟鸿微微觉得“好奇”李总只是与王建林寒暄客气,并未怎么搭理刘局长,大约他将刘伟鸿直接当成了王建林的随行人员吧。
这个时候,陈剑,贺竞强等人陪同着龙宇轩郑晓燕这些督察局的同志们,一起走进了大堂。大家簇拥在王建林和刘伟鸿身边,等候王建林示下。
王建林微笑着向刘伟鸿说道:“刘局,远来辛苦,请你和同志们先在酒店休息一会……”
说着,王建林抬起手腕看了一下手表,继续说道:“咱们三点半的时候,开个欢迎会吧,你看怎么样?”
完全是平等协商的语气。
刘伟鸿微笑道:“客随主便,我们完全服从王省长的安排。”
“哈哈,刘局太客气了。李总,这位是国务院国资办督察局的刘局长,到我们陇西来检查工作的。今天下榻在你们酒店,请你们务必做好接待工作,不可怠慢了贵客。”
王建林随即转向李总,换上略微严肃的语气,说道。
李总吃了一惊。
合着这年轻人,就是他们酒店在门口水牌上写着的“热烈欢迎国务院国资办督察局领导在本酒店下榻”的那位“督察局领导”这个可真心牛叉!
年纪轻轻,连王副省长都那么客气。
李总尽可以在王副省长面前不亢不卑,却不敢向刘伟鸿托大。他虽然搞不清楚国务院国资办督察局是个什么性质的单位,但既然打着国务院的大牌子,又当得起副省长亲自陪同,必定不是等闲,何况“督察局”这三个字,一听也知道是强力机构。
“请王省长放心,我们一定做好接待工作。”
当下李总不敢怠慢,收起傲然嘴脸,向刘伟鸿鞠躬行礼,又紧紧握住刘伟鸿的手,说了许多仰慕的词语,扎扎实实拍了好几记马屁,算是“将功补过”“刘局长,各位领导,这边请!”
李总亲自引路,将一干官爷领往各自的房间。
在秦关市这边的接待工作,是由陇西省国资办负责的,早已经在王朝大酒店订好了房间。省国资办这边,原本给刘伟鸿龙宇轩柳齐郑晓燕等几位督察局的负责干部定的都是豪华套间,与郑晓燕沟通的时候,郑晓燕转达了刘局长的指示——简单就好!
于是全部改订单间,不过刘伟鸿等几位领导和陈剑贺竞强等平原市的领导一样,都是订的豪华单间,其他同志则是标准间。
领导和普通干部,总归是要有一点区别的。
省国资办出手十分豪阔,丝毫也没有节俭的意思。
他们也确实无须节俭,因为这一切接待费用,俱皆是平原市买单,国资办慷他人之慨,又何必节俭?花别人的钱都小里小气,岂不是丢了国家干部的脸面!
陇西虽然不是富裕省份,秦关也暂时不能与明珠,江口这些沿海富裕城市相比,但官爷视钱财如粪土之慷慨潇洒,全国各地都是一样的。
丢什么都不能丢人!
督察局的同志们和平原市的同志们,分别在房间里安顿下来,刘伟鸿洗了把脸,清爽一下,便在沙发里坐了下来,点起一支烟。
现在是三点十分,还可以略微休息一会。
按照行程安排,他们只在秦关停留一晚,明日一早便要赶往平原。今儿下午的行程安排便比较紧凑,与王建林和省国资办的座谈会,是肯定要召开的。也许陇西省委省政府的其他主要领导同志,还会抽空来和他们见个面,表示一下欢迎之意。
现在的督察局,远不是当初成立之时可比的了。
刚刚抽了几口烟,刘伟鸿的手机便震响起来,模拟机推出了第二代产品,小巧玲珑许多,刘伟鸿自然也换了新机子,第一代大哥大实在太沉了,一点不方便。
“你好,我是……”
刘伟鸿一句话尚未说完,便停止了自报家门。
电话那边,传来云雨裳的声音。
“卫红,你要去平原市?”
云雨裳的语气,略略有些不悦。她早几天去了滨海市,住进了琼海省委大院的一号别墅,在目前杨琴的照料下,安心养胎。
“嗯……”
“到底怎么回事?发生什么情况了?”
可以想见,云雨裳对他前往平原市,与贺竞强面对面打擂台肯定也是不赞成的。
“有人实名举报,反映贺竞强在平原市的一些问题。”
刘伟鸿便简单给媳妇做了解释。
“这是理由吗?”
云雨裳更加生气了。现今的刘伟鸿,早已不是几年前那个只知道打架闹事的纨绔子弟,堂堂国资办督察局实际上的一把手,含金量最高的实权副厅级干部,难道还需要别人教他官场规则?
刘伟鸿倒是没有生气,他理解云雨裳的心态。
云雨裳是为他的前程在担忧。
老贺家这样的庞然大物,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绝不能轻视的强大对手。而且云雨裳认为,刘伟鸿完全没有这么干的必要。
刘伟鸿缓缓说道:“贺市长亲自给我打了电话,希望我能去平原市亲自了解一下真实的情况。”
“……”
电话那边,忽然就没了声息。
显然云雨裳也不曾料到,竟然是贺竞强主动“搦战”完全超出了云雨裳以前对贺竞强的认知。
稍顷,电话里传来一声轻微的叹息,云雨裳低声问道:“那你打算怎么办?”
“我已经到了秦关,明天去平原。等了解过真实的情况之后,再决定吧。”
刘伟鸿沉声说道。
第1110章传经送宝
放下电话,刘伟鸿继续靠在沙发里抽烟,屋子里静悄悄的,暂时也没人再来打扰他。大约十几分钟之后,响起了敲门声,很是恭谨有礼。
刘伟鸿便即起身去开了房门,站在门口的,正是平原市委书记陈剑。
“刘局,可以去参加会议了吗?”
陈剑很客气地问道,丝毫也没有因为自己级别比刘伟鸿高,便露出倨傲之态。
“当然,陈书记,请!”
刘伟鸿也十分客气。
当下两人相偕出门,龙宇轩,柳齐,郑晓燕早已经在贺竞强张培恒等平原市的领导陪同之下,在走廊上等着刘伟鸿。大家一起向酒店的会议室走去。
大唐王朝酒店的会议室,和酒店本身一样,装修得美奂美仑,完全现代化的格局,却是和酒店的复古风格不大搭调了。在国内,这种“混搭”酒店在所多有,不管是复古还是未来风,均不过是酒店借以吸引顾客的一个噱头罢了。
陇西省国资办主任孙昌平亲自站在会议室门口迎候。
孙昌平四十岁出头,个头瘦高,戴着一副黑框眼镜,咋一看上去,像是个教书先生。刘伟鸿了解过孙昌平的简历,貌似他以前是陇西石油化学工业局的办公室干事,与现任陇西省委书记有过工作上的交集。
“刘局,陈书记,贺市长,请!”
孙昌平引领着大伙走进会议室。
王建林早就已经在主席位置上就坐,见刘伟鸿走进来,微笑点头示意。
孙昌平引领着刘伟鸿在王建林右首第一个位置落座,龙宇轩,柳齐,郑晓燕等督察局的同志在刘伟鸿身边一字排开就坐。
孙昌平自己,则当仁不让地坐在了王建林左首第一个位置,随后是陈剑,贺竞强以及省国资办和平原市的其他领导同志。
陈剑的资历和年龄,俱皆在孙昌平之上,又是地级市市委书记,含金量最高的正厅级干部,照理孙昌平应该礼让陈剑在前,眼下这样安排座次,主要还是考虑到这个会议,是以陇西省国资办的名义召开的,孙昌平乃是接待督察局同志的正管,所以居于东道主的位置。
大家分宾主坐定,孙昌平主持会议,微笑着致了欢迎词,对督察局刘局长一行莅临陇西指导国企改制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对国务院国资办对陇西国企工作的重视和支持表示由衷的感谢。
随后王建林代表陇西省政府发表讲话,也一样对刘局长表示欢迎,对国务院国资办表示感谢。
刘伟鸿代表督察局,对陇西省委省政府,省国资办,平原市委市政府的接待表示感谢,再次重申,督察局此行,主要是前往平原市进行调研考察,了解平原国企改制工作过程中发生的一些情况。
刘局长告诉陇西的同志,督察局此行,目的明确,就是冲着平原市去的,陇西的其他同志,可以不必心中忐忑。
陈剑便代表平原市委市政府发表了讲话,也是标准的官方流程。
当然,既是省国资办主办的座谈会,除了这些欢迎和感谢的官话,总也还得有其他的内容,或者说有其他的套话!
孙昌平代表陇西省国资办,对陇西全省这几年国企改制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讲解。根据孙昌平这个发言,陇西的国企改制工作,总体来说是很好的,大方向正确,完全与中央和国务院的相关政策保持了一致,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许多国有企业改制成功之后,迅速扭亏为盈,实现了改制之前确定的战略目标,工厂活了,干部职工们的待遇水涨船高,皆大欢喜。
三年以来,陇西的国企改制工作,成绩是巨大的,前景是光明的。
“当然,也存在着部分的缺点和不足……”
孙昌平话锋一转,语气由激昂振奋转为严肃沉重:“比如说,我们有部分地方的个别干部,错误地理解了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国企改制重组的指示精神和文件政策,片面地将国企改制理解为一卖了之。一段时间以来,省里有几个地市,都发生了这种情况,将部分国企直接拍卖给私人,引起了少数国企干部职工的不满,引发了一些社会矛盾,这个情况,很值得我们重视……”
孙昌平两眼凝视着发言稿,抑扬顿挫地说着,目不斜视。
但会场上却有很多目光,有意无意地落在了贺竞强的脸上。任谁都能听得出来,孙昌平这段话,算是意有所指。尤其结合督察局此行的目的,意思更是相当的明显。
但孙昌平在这个座谈会上发表这样的讲话,到底是何种用意,却破费思量。
贺竞强半年前才从越中省调往平原市担任代市长,孙昌平却是非常正宗的本土干部,工作上应该也与贺竞强没有发生多少交集,却当众将矛头指向贺竞强,不能不引起大家的格外“警惕”一些政治敏感性特别强的干部,不免在心里暗暗揣测,孙昌平这样做,是不是有大人物特别属意的。
不然,孙昌平确实没有公然得罪贺竞强的理由。
倒是此事的两位“当事人”贺市长与刘伟鸿,俱皆脸色平静,不起丝毫波澜,仿佛孙昌平说的压根就是“其他地市”与平原市无关。
一些干部便暗自感叹,这两位不愧是豪门子弟,自幼深受家庭熏陶,年纪轻轻,端的是好定力。
孙昌平对贺竞强的“批评”并未持续太久,点到即止,很快便收了尾,看上去,这也是官样报告的标准格式。形势大好,越来越好的同时,局部地区的个别同志,也会出现一点小小的瑕疵。总不能通篇都是成绩,都是肯定和表扬,那样不客观嘛。只要成绩是主要的,那就错不了。
“刘局,请你也谈谈吧。国务院国资办,可是全国国企工作的指导者,刘局年轻有为,既有实际的地方工作经验,又有深厚的理论功底,我们陇西的同志,很希望刘局能够给我们传经送宝啊。”
待孙昌平发言过后,王建林便转向刘伟鸿,微笑着说道。
事实上,刚才孙昌平发言的时候,王建林的目光,便总是有意无意间在刘伟鸿,贺竞强与陈剑的脸上扫来扫去。无疑,王建林非常清楚,接下来的一段时间,真正的交锋,将在这三人之间展开。王建林虽然与陈剑贺竞强都没有什么直接的纠葛,但毕竟全省国企改制工作,是他分管的,却也不能完全脱掉干系。对此事格外关注,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刘伟鸿忙即说道:“王省长过奖了,传经送宝不敢当。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吧。”
“哈哈,好,好,相互交流,相互学习。”
王建林笑容可掬。
既然参加这样的座谈会,“传经送宝”乃是必不可免的流程,刘伟鸿也没有过分客气,挺直了身子,脸上笑容也收敛起来,变得比较严肃。
出乎大家意料的是,刘局长并没有拿出发言稿,也没有打开笔记本,就这么开了口。
在这样的场合做即兴发言,刘局长果然是自信满满。
世家子就是世家子,确实有与众不同之处。
对于刘局长这种自信爆棚的表现,龙宇轩郑晓燕等人倒是早已经习惯了。刘伟鸿年纪虽轻,工作经验却当真丰富,久安国企改制工作的报告,曾经得到过洪副总理的亲口肯定,作为相关经验,写进了国务院指导全国国企改制的文件之中。方黎他们正在进行的立法筹备工作,其中的一些条文草案也有不少借鉴了刘伟鸿的工作总结,当然,包括辽中的调研考擦报告。
在国企改制工作方面,刘伟鸿很有发言权。
当下刘伟鸿侃侃而谈,将这些年有关国企改制工作的一些心得体会,以及国务院国资办的一些指示精神,结合起来,给陇西省的同志们“传经送宝”一开始,陇西的同志,包括王建林在内,都是脸带礼貌的微笑,眼神却有些涣散。尽管主持召开或者参加各种各样的会议,乃是领导干部必备的基本功,但要他们当真对这些会议产生何种好感,总是那么聚精会神,却也实在难以办到。
领导干部也是人嘛,又不是输入程序的机器。
但随着刘伟鸿的发言逐步深入,陇西干部的神情渐渐发生了变化,眼神不再涣散,而是开始专注地望着刘伟鸿,听到精彩之处,不少人情不自禁地微微颔首,似乎“我心有戚戚焉”郑晓燕嘴角便浮起一丝笑容。
刘二就是这么牛皮,总能在不知不觉间便抓住别人的注意力。
貌似很多在政治上大有作为的领袖人物,俱皆有这种天赋或者说有类似的本领,能够将自己的思想,潜移默化地影响到越来越多的普罗大众。
与王建林一样,郑晓燕也特别关注陈剑,贺竞强和其他平原干部的神态变化,她发现,陈剑贺竞强张培恒顾铁成等平原市的主要领导干部,自始至终,都对刘伟鸿的发言非常关注,听得很是认真,不曾有丝毫的走神。
毕竟刘伟鸿此来,与他们都有密切的关系,不关心不行啊。
第1111章“候补”省委书记
座谈会过后,陇西省国资办在王朝大酒店为督察局的同志们准备了接风宴。
出门的时候,孙昌平的秘书急急过来,与他耳语了几句,孙昌平顿时脸露紧张之色,连忙去到王建林身边,低声说道:“王省长,袁东平书记要过来看望督察局的同志。”
王建林微微一惊,随即便脸露笑容,轻轻点头,回首对身边的刘伟鸿说道:“刘局,袁东平书记要过来看望督察局的同志,我们一起酒店大堂吧。”
“好,感谢袁书记和省委领导的关心。”
刘伟鸿微笑说道。
当下大伙便中途转向,去往酒店大堂。部分国资办的干部和平原市的同志,脸上俱皆露出又是紧张又是兴奋的神情。
袁东平,以前是陇西省委常委兼秦关市委书记,现任陇西省委副书记兼省委政法委书记。不过袁东平在省委的排名,仅次于省长,尚在党群副书记之前。这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党委班子之中,都要算是比较罕见的情形。
近来更是传出风声,说现任省委书记因年龄到站,马上就要退二线,现任陇西省长也有可能调往中央,不会留在陇西顺序接班,袁东平极有可能会接任陇西省委书记职务。
这个消息传得有鼻子有眼的,陇西很多消息灵通的干部,都比较相信。
刘伟鸿也相信。
他的消息来源,自然比陇西省的地方干部们更加确切,他大伯是中组部长。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估计就在这一两个月之内,袁东平将接任陇西省委书记。
这么一名位高权重的高级领导干部,亲临王朝酒店,来看望刘伟鸿和督察局的同志们,自然是面子给得十足了。
郑晓燕却至始至终在观察着平原市干部们的神态。实话说,对于刘伟鸿此番的平原之行,郑晓燕比刘伟鸿还要紧张。她总担心刘伟鸿与贺竞强之间的纠葛,会导致老刘家与老贺家的彻底决裂。原本老刘家老贺家彻底决裂,也不与郑大小姐关系不大,老郑家与这两家的关系,都只能说是过得去,以前也没有太多的瓜葛。但谁叫她喜欢上刘伟鸿了呢?
她满心爱着这个男人,自然也不愿意他吃半点亏。
而且,贺竞强主动向刘伟鸿搦战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