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官家-第5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任市公安局党组成员职务超过三年,级别可以调整到正处级。刘伟鸿那个同学,就是以城区公安分局局长的身份,跻身市局党组,三年一过,就成了正处级。
当然,刘书记这个市长助理,也是可以安排分管工作的。陆大勇主要是考虑刘伟鸿刚刚到任没多久,必须要先熟悉宁阳区的情况,等刘伟鸿基本完成了对宁阳区的全面掌控,陆大勇肯定也要调整市政府各位副手的分工,给刘伟鸿“挤”一块“自留地”出来。
至少刘伟鸿分管的这一块工作,基本就不用陆大勇操心了。
陆大勇和刘伟鸿,分别在自己的位置上坐了下来,刘伟鸿的座位,紧挨着市政府排名最后的钱副市长。另外两名市长助理,坐在刘伟鸿的对面。
“刘书记。”
钱副市长笑眯眯地向刘伟鸿点头示意。钱副市长五十岁左右,身材微胖,略略有点谢顶,他的分管领域,包括环境保护工作。不过这个环保工作只是他众多分管领域之中,最不起眼的一块。
眼下,环保工作全国都不重视,不仅仅是京华市如此。
钱副市长又是个老好人似的脾性,更不会为了几条河流变色以及空气中多了一些不知所谓的有害成分而去得罪同僚的。
“钱市长。”
刘伟鸿也微笑答礼。
陆大勇在主席位置上端正了身躯,眼神环视会议室一周。原本略显嘈杂的会议室,顿时就安静下来。
“同志们,我们开会……”
稍顷,陆大勇说道。
例行会议,陆市长一般不搞长篇大论的开场白,很是简单明了。
本次市政府常务会议需要讨论的议题不是太多,第一个议题就是审议《京华市人民政府关于迅速落实稳增长措施切实做好当前经济工作的实施意见》前不久,国务院下发了一个文件,要求全国各地,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措施,想法设法促进经济发展,保证经济增长维持一个良好的势头。
大家的神色都比较轻松。
这个《实施意见》不过是官样文章,基本上都不用怎么讨论,念完之后,大家举举手,就算是通过了。本来就空洞无物,讨论什么东西?
该怎么做,大家心里有数。
不料这一回,还真的就有了些新的内容,不是《实施意见》里面写的,而是陆大勇嘴里说出来的。
“同志们,现在我们市里的经济建设情况,不容乐观!”
陆大勇沉声说道。
“各个区县的发展规划,都有点乱套。市里面制定的‘八五’发展规划,基本没人都管了,都是各搞各的,自行其是。不管有没有那个条件,都争着上项目,抢资金。重复建设的情况,非常严重。这样不行!”
与会的干部们,情不自禁地坐直了身子,望向陆大勇,眼里流露出一丝惊诧之色。
陆市长要发飙了吗?
这可是一棍子扫倒一大片啊。
按照后世的说法,陆大勇开的是“地图炮”“同志们,大家必须要明白,项目并不是越多越好,争取到的资金,也不是越多越好。我们京华,十二个区,三个县,具体情况各有不同。发展的模式,肯定也要有所区别,不可能一模一样。现在我们有些同志,头脑就不冷静,见别人搞了个商业区,生意比较好,马上就跟风,也不去管自己有没有那个搞商业区的条件。比如锦山区,你们报上来的那个锦城商业小区,离鲤鱼区的羽庭商业区,不到两千米。你搞的规模,比羽庭商业区还要大,有那个必要吗?顾客还是那些顾客,商业区一下子建两个,一个比一个规模大,到时候,就会形成恶性竞争。总的销售额不会增加多少,却要多占许多地方,多养活很多管理人员,行政开支增加一倍都不止。这就是典型的重复建设。”
陆大勇严厉地说道,眼神在与会的锦山区区长脸上扫过。
锦山区区长脸上略略露出尴尬之意,但眼神却明显不以为然。
“当然了,你们锦山的同志,可能是从另一个角度想的问题。你们那个锦城商业小区建起来之后,你们可以增加就业岗位,可以增加不少的税收,财政收入更多。因为我们现在针对个体工商户,主要是征收固定的营业税,和他们的实际销售情况,不挂钩。商铺开得越多,收的税也就越多,对政府而言,确实是有好处的。但你们想过没有,总的营业额增加不了多少,也就是说,蛋糕还是那么大,分蛋糕的人却多了一倍以上,那么最终吃亏的,是谁呢?当然就是那些商业区的经营户,他们的利润会大幅度的减少。同样的营业收入,要增加一倍的开支,一倍的税收。对于那些生意比较好的经营户来说,受的影响还不是那么明显,一些生意本就不那么好的经营户,那就麻烦了。很可能会亏本,入不敷出。同志们,我们是人民政府,政府的职责是服务群众,帮助群众发家致富,不是与民争利。千方百计从这些经营户口袋里往外掏钱,充实我们的财政收入,表面看上去,我们的gdp总值是增长了,税收也增长了,但那有什么意义?不过是玩弄了一个重新分配利益的游戏而已,群众真正的收入,并没有增多,相反还减少了。同志们,这个思路不对啊。我们要做的,是真正发展经济,把蛋糕做大,而不是不断地增加分蛋糕的人。这是我们搞经济建设的基本前提。”
陆大勇严肃地说道。
很显然,他也注意到了锦山区区长不以为然的眼神。
与会同志们便微微点头,似乎很赞同陆市长的言语,锦山区区长也意识到自己的神情不对,连忙换上微笑,冲陆大勇频频点头。
至于他心里到底怎么想的,那就只有他自己才清楚了。
第1288章常务副市长表现抢眼
“这种混乱的局面,必须要改变。市直部门在审批这些项目的时候,必须严格把关。不符合条件的,一律不准批。谁要是批了,谁负责。我这里声明一句,市直部门违规批项目,是要追究责任的。”
趁着陆大勇喝水的空档,坐在陆大勇左侧的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詹学海微笑着插口说道:“市长,锦山那个商业区,已经筹划很久了,一些先期工作也做了不少。”
言下之意就是说,人家都已经万事俱备了,你忽然这么一闷棍敲下去,不大妥当吧?
项目审批,建设,都是很严肃的事情,尤其是锦城商业区这样的大项目,你市长大人不能心血来潮,说给人家否了就否了,未免过于儿戏。
詹学海是前任市委书记郝之旭一力提拔起来的,是郝之旭在市政府制约时任市长龙宝军的“主力”郝之旭调任省委专职副书记,龙宝军顺序接班,出任市委书记,原本大家都以为詹学海必定也会顺序接班,出任市长。
不料却是陆大勇从楚南省万里迢迢的过来,一屁股坐在了市长的宝座之上,詹学海还是常务副。
詹学海心里的郁闷,可想而知。
因此詹学海固然和龙宝军不对路,和陆大勇更加不是一条心。他是老资格的常务副市长,加上以前有市委书记郝之旭撑腰,在市政府和下面的区县,都有自己的一班人马,隐然自成体系,算得是郝之旭的“政治传人”在郝之旭留下的班底之中,极具号召力。
锦山区区长,未必就是他的心腹亲信,但这并不妨碍詹学海站出来为他说话。一来,詹学海要显示自己的存在,告诉大家,京华市政府乃是实行的“集体领导”不是某位同志的一言堂。二来,这也是詹学海一贯的手段,向下属干部示好,笼络人心。
在大伙的眼中,詹市长是个善解人意的好领导。
陆大勇瞥了詹学海一眼,说道:“学海同志,我的意思,并不是说锦山那个商业区不能建,但地方要换一换,不要和羽庭商业区挨得那么近,那样没好处。锦城商业区可以往西再挪一挪嘛,拉开一点距离。一般来说,商业区都有它的最有效覆盖范围。距离拉开一些,可以覆盖更多的居民。蛋糕就能做大。”
陆大勇的语气淡淡的,略带一丝不满之意。
詹学海这个搞法,不是一回两回了,陆大勇比较烦他。
詹学海微笑点头,不再言语。
他该“表现”的,已经表现了,目的达到。
陆大勇回复了詹学海,随即又目视前方,继续说道:“刘伟鸿同志,刚才和我谈到一个思路,就是整体的发展规划。这个思路,我是非常赞同的。伟鸿同志的意见,是要请一些专家学者过来,给咱们京华号号脉,因地制宜,制定不同的发展方案。这个很有必要啊。我们每个干部,都不是万能的,都有知识上的盲区,请专家学者过来,进行深入的调研考察,再做出合理的发展规划。很科学。”
原本刘伟鸿跟陆大勇说的是请专家学者给宁阳区号号脉,到陆大勇嘴里,就变成给整个京华市号脉了。毕竟这是京华市政府的常务会议,不是宁阳区委常委会。邀请专家学者过来考察,也必须先从市里开始。如果先从宁阳区开始,市里面再搞,就有点颠倒了。陆大勇会被人笑话,“抄袭”下属干部的方法。市里面搞过之后,宁阳区再搞,那便十分正常,谁也不会说什么。
陆大勇此言一出,与会干部们便面面相觑。
在某个具体的学科领域,请专家学者过来进行调研考察,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在所多有,不足为怪。但陆市长却说要请专家学者给整个城市号脉,做发展规划。那还要市委市政府干什么?要他们这些在座的领导干部做什么?
可真新鲜。
大家的眼神,情不自禁地往刘伟鸿的脸上瞥去。
陆市长说得明白,这个建议是刘伟鸿提出来的。
年轻人,果然喜欢标新立异。
也有一些与会干部,立即就从陆大勇这番话里,嗅到了“阴谋”的气息。詹学海就是其中之一。
“市长,这个方法很好,我完全赞成。呵呵,刘书记到底不愧是从国家部委下来的干部,思路就是和我们地方干部不一样,眼界更加开阔。”
陆大勇话音一落,詹学海又说话了,满脸笑容,频频点头,似乎陆大勇和刘伟鸿这个主意,简直就说到他心窝子里去了,詹副市长十分惬意。
这也是詹学海的特点之一,通常情况下,说话都是笑哈哈的,绝不轻易作态。类似詹学海这样的“笑面虎”官场之上是最常见的,只是道行各有深浅。
詹学海在大加赞赏的同时,狠狠地捧了刘伟鸿两句。却不免让人觉得,陆大勇这位市长,太没有水平,什么都要问一个年轻下属的意见,刘伟鸿说什么就是什么。
陆大勇毫不在意。
刘伟鸿是他的心腹亲信,人尽皆知。抬高刘伟鸿,并不损害他陆大勇的威望。
想当初,民国初期,直系军阀首领曹锟,打仗的本事稀松平常,却办了一件正确得不能再正确的事情,那就是无条件的信任吴佩孚。有了吴佩孚的鼎力支持,曹锟由直隶督军而直鲁豫巡阅使而四省经略使,直至贿选总统成功,也算是达到了人生的巅峰境界。
当然,陆大勇不是曹锟,刘伟鸿也不是吴佩孚。但内中含义,倒是有相通之处。
詹学海接着说道:“今年是八五规划的最后一年,明年就要开始新的五年规划。我们多请一些专家学者过来,共商城市发展大计,很有必要,可以做出更加合理的九五规划。”
无疑,詹学海已经洞悉了陆大勇的用心,陆大勇是想要借助专家学者的调研考察,按照自己的思路做出一个新的城市发展规划,从而占据理论上的制高点。再依托这个发展规划,施展自己的拳脚,顺带完成一些人事调整,彻底树立市长的权威。
应该说,这是一个很有见地的好主意。让大家明知道其中有猫腻,却也不便公然反对。毕竟这是陆大勇市长职权之内的事情,请专家学者来共商大计,也绝对不能说错了。
詹学海便不动声色地将“九五计划”搬了出来。
要请专家学者过来,可以,欢迎。但这个发展规划,要和“九五发展纲要”并在一起,没必要另起炉灶。是整个京华市的发展总纲,到时候必须经过市委常委会讨论,并报请京华市人大会议通过。是正儿八经的总纲性文件,不是你陆大勇一人的功劳。
不经意间,便将陆大勇的计划给否了。
也是冠冕堂皇,无人能够指摘他的不是。
刘伟鸿嘴角浮起一丝笑纹。
詹学海固然非常机警,智商也很高,政治斗争手腕丰富,但未免过于小家子气。试图时时刻刻表现自己的存在,有些主次不分。这也是他当初未能顺利接任市长的原因之一吧?如果詹学海真的表现出极强的全面掌控能力和大局观,是京华市长众望所归的不二人选,刘成胜只怕也未必会推荐陆大勇过来。
陆大勇微笑点头,说道:“学海同志说的很有道理。”
简简单单一句话,就将这个话题搁置不提。到时候请哪些专家学者过来,怎样进行调研考察,怎样制定发展规划,是不是和“九五计划”并在一起,自然由他陆大勇做主。
詹学海同志,一边凉快去吧!
接下来,又讨论了几个议题,倒是没起什么波澜,一致通过。
陆大勇的眼神一抡,落在列席会议的七星区区长李如军脸上,缓缓说道:“李如军同志,谈谈你们区里面有关造纸企业整改的情况吧。群众的情绪怎么样了?”
七星区位居京华市江北地区,是江北的两个区之一。和宁阳区一样,前两年还叫做七星县,刚改的市辖区不久。
京华市的造纸企业,主要集中在江北地区,其中七星区的造纸厂最多,林林总总加起来,有十二家。全部采用麦草制浆,工厂规模都不大,生产设备十分陈旧落后,基本上没有任何环保措施,直接向河汊排放污水。几年时间下来,给七星区的环境造成了极大的污染。七星区境内的数条主要河流,基本都被严重污染了,而且已经渗透到了地表深处,大量的地下水源也遭到污染。有二三十万群众的生活饮水都是被污染的,人畜因此深受其害,有不少群众和家畜得病。
前不久,七星区爆发了大规模的群众“请愿事件”要求政府关闭造纸厂,还七星区一个干净的环境。有数千群众参加这次请愿活动,实际就是一次“群访事件”造成了一定的不良影响。
此番市政府常务会议,陆大勇点名李如军参加,就是想要听听他们的处置措施。
“是,市长!”
李如军连忙答应了一声,摊开了面前的文件夹。
第1289章刘书记,有何高见?
市政府常务会议的议题,是早就拟好的。都有书面资料,提前几天发给与会的干部。
李如军做了比较充分的准备,写了一个详细的报告。七星区造纸业的起源,发展过程,目前的状况,都罗列了进去,抑扬顿挫地读着报告,足足三十分钟,才算是读完了。
李如军不是七星区的“老干部”前年七星区由县升格为市辖区的时候,从市委宣传部放过去,当时是常务副区长,一年前才正位区长。
所以李如军的汇报,很是“气定神闲”相当的“客观”基本将自己置身事外,用一个旁观者的眼光,在看待七星区造纸企业对环境的污染。
根据李如军的汇报,七星区造纸业,起源于七十年代末期,大约是七八年左右,建起了第一家国营造纸厂。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七星县就是这一家造纸厂,规模也不大,只有几十个工人。七星区的造纸业“蓬勃发展”始于八十年代末期。当时,七星县造纸厂已经连年亏损,入不敷出,濒临破产倒闭的边缘,一直都是靠财政拨款和银行借贷在勉强支撑。
这倒是几年前,大部分中小型国营企业的普遍现象。
八八年的时候,七星县国营造纸厂,正式对外承包,被厂里原先的一个车间主任承包了下来。那位车间主任,倒是个人才,承包之后,对工厂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很快便起死回生,开始有了盈利。
因为七星区麦草资源丰富,造纸厂原料充足,眼见造纸厂有利可图,立即便成了香饽饽,一大堆人跟风而上,不久之后,大大小小的造纸厂就遍布了七星县的好几个主要乡镇。开足马力生产,几年下来,赚了不少的钱。为县里创造了数千个就业岗位和数以百万计的财政收入。
目前,七星区的造纸厂已经成为区里的支柱产业之一。
八九十年代,国人基本没有什么环境保护的概念,但环境污染不会因为群众没有概念就不出现。几年时间过去,七星区的污染,已经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
前不久,忍无可忍的群众终于聚集起来,“围攻”七星区区委区政府,吓得七星区区委书记和区长李如军落荒而逃,在市里躲了一整天。还是市里派了钱副市长亲自前往七星区给群众做工作,才暂时平息了这一事件。
但这种群体性的事件,造成的冲击力也是巨大的。发生一次,党委和政府的威望便直线下降,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渐渐淡化这种影响。而且群体性事件,有惯性。如果处置不好,会引发第二次,第三次。当然,规模也许不会有第一次那么大,但考虑到七星区的群体性事件,有上千人参加,假如真的引发第二次第三次,哪怕规模只有十分之一,那也相当可观。
李如军汇报说,针对这次群体性事件,区里已经在采取措施,对症下药,给群众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群众的情绪,已经得到了缓解,不会再次引发闹事。
至于具体什么措施,李如军没有明言,在座诸君,俱皆是个中老手,谁不是心中有数?
一般来说,就是“擒贼先擒王”把煽动闹事的几个为首者找出来,或动之以情,或晓之以理,或诱之以利,或胁之以威,总归会将他们整治得服服帖帖。后两种手段尤其有效。你乖乖听话不再闹,那就给你些好处,如果不识相,还敢再闹,嘿嘿,人民民主专政的铁拳,也不是吃素的。
发展到后世,甚至直接雇佣社会上的流氓混混,以铁棍代替专政铁拳,似乎效果更佳。
这样的措施,自然不能在报告上白纸黑字写出来,大家心照不宣。
刘伟鸿的双眉,轻轻蹙了起来。
从李如军的报告之中,没有听到半个字谈到治理环境污染,也没有听到半个字要进行整改。基本上就是汇报了一下情况'奇·书·网],和针对事件的处置措施。
只要群众不再闹,上级领导就不会再追究。
整个九十年代,类似这样的事件,在所多有,不说层出不穷,起码也是见怪不怪。地方主要领导干部的官帽子,也从未和大规模群体性事件联系起来。
所谓“一票否决”在当时也是个新鲜名词。
九十年代,基层政权主要领导“一票否决”的真正的雷区,是计划生育。颇有一些乡镇的头头们,因为计划生育搞不好而丢了乌纱。但也仅仅到乡镇这一级为止,很少上升到县级层面。
李如军这个态度,虽然谈不上积极,但按照眼下的官场生态,要算正常。
毕竟不是每个人都和刘伟鸿一样,多了二十年的后世记忆的。
陆大勇的眉头也微微皱起。
实话说,对于造纸厂和环境污染这个问题,陆大勇心里也很纠结。具体到京华市来说,造纸企业环境污染的重灾区就是江北的两个区,其中又以七星区最为严重。真要是下决心将江北两个区的造纸厂全部关闭,限期进行整改,也不是办不到。区里面肯定有反弹,但能压得下去。不管怎么说,国家也有环保局,拿这个做做文章是可以的。
关键在于,站在全省的角度来看,造纸企业的污染,七星区只是“小巫”和江北的其他地市比较而言,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之上。根据最新的统计结果,全省的造纸企业,已经将近两百家。这还是经过政府相关部门正式批准,登记在册的,一些小规模的“地下加工作坊”还不计算在内。
陆大勇在京华市以雷霆手段对付七星区的造纸厂,势必会让省里的领导心里有想法。以为陆大勇是透过整顿京华市的造纸企业,向省里表达某种“不服”的心态。
官场上,很忌讳“标新立异”地位越高,忌讳越重。
心里这么想着,陆大勇的眼神情不自禁地在刘伟鸿的脸上扫过。刚才在办公室,刘伟鸿就明确提出来,市里的经济建设整顿,可以从造纸厂和环境污染这个方面着手。
刘伟鸿微微颔首。
陆大勇缓缓说道:“伟鸿同志,宁阳区引进了全市规模最大的造纸企业,白川纸业公司建成之后,产能将超过全市现有造纸厂的总和。你们打算怎么解决这个环境污染的问题,请你谈谈看法吧。”
大家不由一愣。
陆大勇这个发问,好不蹊跷。
刘伟鸿名义上是市长助理,实际职务乃是宁阳区委书记。七星区的环境污染问题,请宁阳区委书记谈看法,实在有些不妥。陆大勇想让宁阳区和七星区打擂台吗?
“好,我谈谈吧。有不恰当的地方,请陆市长,李区长和同志们批评指正。”
刘伟鸿却丝毫也没有推脱,随即挺直了身躯,朗声说道。
将李区长与陆市长并列,自然是因为此事与七星区有关,点出李如军的名字,也是表示客气的意思。
李如军连忙说道:“请刘书记指示。”
这个话,就是给刘伟鸿戴高帽子了,将他当成市政府的领导来对待。
大家的耳朵,顿时都竖了起来,会议室沉闷的气氛,为之一振。刘伟鸿到京华之后,市政府常务会议和市长办公会议参加了好些回,却很少发言,一般都是光带耳朵不带嘴。他在市政府没有分管工作,“一方诸侯”的身份,也确实不怎么好说话。
大伙很想听听,刘书记到底有何高见。
刘伟鸿年纪虽轻,名气甚大,与会干部们都对刘书记的执政理念比较好奇。
“刚才陆市长说了,宁阳区引进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