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官门-第1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假如核潜艇直接就能开动,要运回来可就方便多了。
    塞拉级核潜艇的功能其实还是比较强大的,共青团号沉没,只是因为它跟一艘国外最先进的核潜艇撞上了,导致两艘潜艇同时沉没,并非是说本身的技术和设计有问题。
    “两艘塞拉级的直接就能开回来,那五艘退役的,就比较有问题了,但是如果有水面舰船配合的话,估计还是能开回来的。”张三回答道。
    叶开听了之后,就开始考虑这个问题,最多派遣一个舰队出访俄罗斯,顺便把这几艘潜艇给悄悄接回来不就行了呗。
    突然之间,叶开就有了主意,既然自主创新和人力资源方面都比不过别人,那么自己这边儿也只有玩点儿不同一般的技术了。
    把圣王新区打造成国内第一个军工类高新技术开发区,这个主意应该不错吧?
    就像是美国的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一年的营业额就有两百多亿美元,叶开也想走这一条道路,将圣王新区变成吸纳前苏联科技人才和军工人才的乐园,把华东神韵也吸纳到圣王新区的体系之内,打造亚洲最大的船厂,以此为基础,全面发展海陆空三方面的军工资源。
    到时候,就算是做一个有牌照的军火贩子,也是前途无量啊!
    (未完待续)
第二百八十六章 陪同南巡【三更】
    1992年1月,在整个1月当中,最忙的人,应该是外交部的工作人员。
    1月2日,我国与乌兹别克斯坦建交。
    1月3日,我国与哈萨克斯坦建交。
    1月4日,我国与乌克兰建交,与塔吉克斯坦建交,中亚五国协商建立共同市场。
    1月5日,我国与吉尔吉斯斯坦建交。
    1月6日,我国与土库曼斯坦建交。
    1月20日,我国与白俄罗斯建交。
    此外还有一件事情,是比较引人关注的。
    1月25日,邮电部发行了物种邮票《壬申年》,从此,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邮票的铭记不再使用“中国人民邮政”六字,改用“中国邮政”四字及英文国名“CHINA”。
    这件事情发生之后,引起了社会上的一些争议,“人民”已经被抛弃了吗?
    国内从来都不缺乏认真的人,从任何一件看似很小的小事上面,都能够敏感地察觉到整个政局的变化,从此边有人叹息说,中国又进入多事之秋了。
    另外一件更加引人注目的事情,是在1月18日,方和同志南巡楚省、江口等地,最后去了明珠市,发表了重要讲话。
    这一次的讲话,对整个中国90年代的经济改革与社会进步起到了关键的推动作用。
    而知道内情的人则说,方和同志的这一次南巡讲话,是受叶开之请,去明珠市为叶开的父亲,中政局委员、明珠市委书记叶子平打气去的。
    还有一件事情,跟叶开有关,1月18日,圣王高新技术开发区的组建筹备仪式在圣王新村正式举行,国务院和省地领导均有出席,令人感到蹊跷的是,年仅十九岁的高新区管委会主任叶开同志竟然缺席。
    会后,省长苏定方借机撒泼,指责叶开身份管委会主任,竟然缺席如此重要的会议,是对工作的极端不负责任,提请省委进行处分。
    但是已经被任命为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的谢君玉同志就表示,叶主任是受方和同志的邀请,受中政局委员叶子平同志的委托,前往明珠市参加对方和同志的欢迎仪式去了,省地方面不知情,是出于保密工作的需要。
    苏定方被当中打脸,恼羞成怒,便问既然是保密的行动,为什么省委地委不知道,你一个党工委副书记却知道而不上报?
    谢君玉也不慌张,只是向苏定方出示了一份证件,就让他不再出声儿,更是令众人感到愕然。
    看起来,小小的圣王新区,真的是藏龙卧虎。
    有一个叶开如此妖孽也就算了,此时一个年轻的女党工委副书记,看起来也是大有来头,真的是让人感到形势复杂诡谲,不好把握。
    倒是国务院派过来参加仪式的官员比较淡定一些,作为国务院出来的省部级干部,他们对于叶开的身份,实在是太清楚不过了,老叶家的嫡孙,深受方和同志跟洪正同志重视的年轻人,楚风同志的准孙女婿,中政局会议通过的副厅级干部,这样的身份实在是太牛逼了,没有人愿意跟他争锋,也就是苏定方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对叶开表现得极不友善而已,大家都觉得他是吃饱了撑的,没事儿去得罪老叶家有什么好处?
    别的不说,就是苏定方想要扶正为省委书记,就避不开老叶家的三张票,还有老叶家能够影响到的很多张票。
    很不明智啊,大家都是如此评价苏定方的。
    但是苏定方自己也是有苦说不出,他不可能和老叶家和解的,如今作为学院派看好的干部,他也只能是把自己的态度贯彻到底了,否则更是姥姥不疼,舅舅不爱。
    至少在未来十年二十年当中,学院派的力量会得到大大的加强,到时候他最多也就是六十多岁,还是有希望登上神坛的。
    虽然赶不上叶子平,但是能够笑到最后的话,也不枉他的一度坚持了。
    他看得很清楚,二十年内,没有人能够与叶子平代表的老叶家的势力正面争锋,就算是江城同志牢牢把握了大局也办不到,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就走江中省这边儿纷纷议论叶开的时候,叶开正陪着方和同志视察明珠市的各项市政建设,以及浦东新区的筹建情况。
    陪同方和同志视察工作的还有中办的同志、明珠市委书记叶子平等明珠市委市政府领导同志、浦东新区的主要负责同志,以及方和同志的亲属。
    叶开的位置显得比较特殊,他是距离方和同志最近的人,两手搀扶着方和同志的手臂,有的时候则是推着方和同志的轮椅,看上去就像是家人晚辈一样,只有随行的高级别领导才知道,这位就是叶子平书记的公子,也是这一次方和同志南巡视察活动的发起人。
    去年在叶开的提议下,方和同志在春节期间访问了明珠市,发出了一系列关于改革开放的声音,改变了国内的大势,今年又是在叶开的邀请下,方和同志在春节前来到了明珠市,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要走一走看一看,看看明珠市的同志们有没有偷懒,工作搞得怎么样了?
    本来为方和同志解说的,应该是叶子平本人,不过现在叶开有点儿越俎代庖的感觉了,大家也乐得清闲,事实上对于这个结果,大部分人并没有感到不满。
    正所谓伴君如伴虎,方和同志的威名太盛,在他的面前做汇报既是荣耀,也很担心,一旦哪里说得不对了,那就是政治上的失分,是比较严重的,但是叶开来说就不同了,完全是一副很随意的闲聊式的谈话。
    尤其是在浦东新区视察的时候,叶开就特意向方和同志介绍了区长宁天和。
    “宁区长原本是水利部专家,但是他一专多能,在经济建设方面很有建树,做了很多基础理论方面的研究,叶子平同志经过考察之后,认为宁天和同志很适合浦东新区的领导工作,所以就下了大力气,硬是把他从江中省给请了过来,目前浦东新区的各项工作进展顺利,远超预期,跟宁天和同志的具体领导是分不开的。”叶开在方和同志的面前,毫不吝惜地对宁天和夸奖了一番。
    宁天和听了,却是有些糊涂,不知道叶开对自己怎么这么照顾,居然在众人面前,就向方和同志说自己的好话,虽然说他跟自己家丫头是同学不假,但是好像也没有太多的来往,难道说自己真的有这么优秀,连远在江中的叶开都知道自己的功绩了?
    叶子平在一边儿,却是听得嘴角直抽,心说儿子真是无耻啊,你看上人家丫头了,就这么奉承人家老爹,好话都说到了方和同志的面前了,真是不遗余力啊!
    有同样感觉的人自然很多,就是方和同志也没有糊涂,有些好奇地问道,“我说叶开,你人在江中,怎么对宁区长的工作这么清楚?就好像你是在浦东新区的干部一样?你不是收了人家的好处,专门来讲好话的吧?”
    他这么一说,浦东新区的同志们都有点儿提心吊胆的,而宁天和本人也有点儿不安,心说叶开这牛皮吹得梆梆响,方和同志会相信才怪呢!这不是没事儿找事儿嘛!
    叶子平虽然不知道叶开要搞什么鬼,但是他倒是不怎么担心,因为他很清楚,方和同志对自己儿子叶开是另眼相看,非常器重,而叶开也不是信口开河的人,他既然这么说了,那么心里面一定会有应对手段。
    果然,叶开闻言就笑着说道,“这个也是有原因的,方老您也知道的,我承您的面子,不是担任了圣王新区的管委会主任嘛。”
    “这个事情我是知道的……但是又跟这事儿有什么关系呢?”方和同志反问道。
    “升官儿是好事儿,不过高新区的工作真是不好做啊,尤其是我那里白手起家,什么都要从头开始。”叶开立刻大倒苦水,“用地难,融资难,配套难,招商难,协调更难!这么一大堆的难处,我当然是要头疼了,想到浦东新区这边儿也是刚刚起步不久,所以我就跑到这边儿来取经。”
    “嗯,你们两个区工作相近,是可以互通有无的。”方和同志点头道。
    “就是因为在接触当中,我才发现浦东新区这边儿的工作做得很扎实,也很有前瞻性,所以对我的启发很大啊!”叶开趁机表示道,“这么一来,我们圣王新区就要少走不少弯路,同时也可以认真考虑自己的定位问题。”
    “那你定位了吗?”方和同志对于这事儿比较感兴趣,就问道。
    “初步定位了。”叶开点头表示道。
    “说来听听嘛。”方和同志笑道,“应该不是什么机密吧?”
    “还真是机密,这事儿真不能立刻就暴露出去。不过您老要了解一下,我肯定不能不说。”叶开先唱了高调儿,然后才附在方和同志的耳边,悄悄地讲了几句什么。
    方和同志听得两眼神光湛湛,显然是很感兴趣,旁边儿的人看了,都看向了叶子平,心说叶书记您儿子也太牛逼了,咱们大家都站在这里吃风,人家叶开倒是跟方和同志谈得火热呐。
    (未完待续)
第二百八十七章 方老也是不见兔子不撒鹰
    方和同志听叶开在耳边说了一阵子之后,就点了点头道,“不错,胆子很大,想法很好,是个做实事的同志。”
    “国内现在很有一些人,认为和平时期,没有必要在军工生产上面投入过多的精力,这个看法是很有问题的。”叶开表示道,“科学技术部分军用民用,这是通用的,就像美国人那样,虽然说一直在满世界地贩卖军火,但是人家制造技术的提高,研发技术的提高,对于民用生活都起到了很大的刺激作用。”
    “这个也是要解放思想。”方和同志立刻就指出道,“现在很多人搞不清楚解放思想的意思,上头怎么说,底下就跟着怎么说,不动脑筋嘛。解放思想不是胡思乱想,而是一种创新,创造力的体现。你这个想法就很有意思,我拭目以待。”
    这几句话,旁边儿的众人都听到了,但是不知道他们两个说的究竟是什么事情,只是听方和同志的这两句话,跟去年说过的也有异曲同工之妙,想来还是在强调大力推进改革开放事业的意思。
    下午的时候,两辆大客车徐徐进入位于浦东新区新建设的一家大型合资公司的大门,驶向公司的主厂房硅片制造部。
    车门打开后,方和同志神采奕奕地出现在早已等候在厂门口的干部职工面前。
    在听取了公司情况的介绍之后,方和同志饶有兴趣地开始视察生产线情况。
    当他看到一台首次引进到国内的IC生产关键设备大束流离子注入机时,对这台高科技的设备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他边听边问:“它们姓资还是姓社?”
    片刻之后,他意味深长地说道,“它们姓社,资本主义国家的设备、技术、管理引进为我们所用,就是姓社。”
    紧接着,方和同志又分析了苏联这个原来经济技术较发达的国家,由于闭关自守而导致落后最终解体的例子。他还对为提高公司的程控交换机国产化率而配上大规模集成电路和相关部件生产技术给予了充分肯定。
    按原计划,视察后与公司、仪表局负责人合个影就该上车走了。
    但临上车时,叶开看到大楼前聚集了很多年轻技术人员,就提醒了方和同志一下。
    “方老,这边儿的年轻人很多呢。”叶开对方和同志说道。
    “年轻人好啊,我喜欢年轻人,是要过去看看的。”方和同志说道。
    负责警卫事务的同志说,“怕是不妥吧,这么多人。”
    “怕什么,没事儿。”方和同志摆了摆手,主动走了过去,向大楼前面聚集的年轻人们鼓掌示意,并和前排的人一一握手。
    一名年纪不大的女职员胆子比较大,见到方和同志就热情问候,“方老好!”
    另一名女职员则怀着崇敬的心情说,“您在我们年轻人心目中是最德高望重的。”
    方和同志回头看了看叶开,微笑着说道,“这不好说吧!有一点贡献,做了一点事,很多事情没有做,来不及做,也做不完。”
    叶子平问大家,“你们都是哪个学校毕业的?”
    “华东师大。”
    “复旦大学。”
    “外语学院。”
    年轻人们纷纷作了回答。
    这时,有工厂的管理人员插话介绍说,“他们都是品学兼优的大学生!”
    方和同志听了,高兴地点点头,语重心长地说道,“21世纪全靠你们年轻人了。”
    他的声音不是很大,站在旁边儿的叶开听了,就大声重复了一下,“方老说,21世纪靠我们年轻人了!”
    年轻人们同声回答道,“请放心,我们年轻人会把中国建设好的。”
    当车队在公司旁边的居民区停下时,一个小孩儿摇摇摆摆走了过来,不知是谁说了声“过来让爷爷亲一亲”,陪同的叶子平就抱过孩子,方和同志亲切地上前吻了吻孩子。
    谁也没想到,晚上不到八点,方和同志出现在万家灯火的南京路上,他是来这里逛商场,在文具柜台为他的小孙子买了铅笔和橡皮。
    逛商场是方和同志一到明珠之后,就提出的要求,据他身边的人介绍,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方和同志一直就有逛一次商店、当一回顾客的愿望,今天他终于遂了十三年的宿愿,所以很激动,步履也显得特别轻盈,对商场里的顾客、营业员频频招手,笑容始终挂在脸上。
    在铺面商场时,顾客知道方老来了,都想一睹伟人风采,所以显得比较拥挤。
    有一位三十岁左右的妇女,抱了一个两岁多的孩子,拼命往方和同志身边挤,警卫人员把她挡出去,她刚退出去又往前挤,如此三进三出。
    中警局的负责人被这位妇女锲而不舍的精神感动了,破例网开一面把这位妇女让进了两米圈内。
    这位妇女激动得不知该说什么好,只是抓起孩子的小手拼命向邓小平招手,用这质朴的动作来表达一位普通市民对自己所热爱的领袖的真诚感情。
    倒是方和同志见状,紧走两步,凑上去吻了吻孩子的脸。
    准备离开时,南京路六合路口已站满了市民,当方和同志走出店堂时,市民们热烈地鼓掌欢迎。
    这时,方和同志的心情也很激动,他一边招手一边快步迈下台阶,并对扶着他的叶开说,“让我朝前走几步。”
    “人太多了,不大方便。”这会儿叶开的心情也比较紧张。
    毕竟这是他老子叶子平的地头儿上,万一出了什么岔子,板子可就先打到叶子平的身上了,为了保险起见,而是谨慎一点儿为好。
    方和同志倒是也没有再坚持,被叶开扶上车后,他从开着的车窗向人群挥手告别。
    叶开有幸坐在方和同志的身旁,也算是超级待遇了,他老子叶子平都是跟着后面的一辆车上。
    “你刚才跟我说的那件事情,原则上我是支持的。”方和同志此时回过神儿来,就对叶开说道,“有些同志的思想还是放不开,觉得军工企业不应该放开,这是毫无道理的嘛。你国内不放开军工生产,难道国外就没有人造武器了?所以我认为,常规武器都可以搞,尖端武器叶开而已搞,但是保密工作要做好,可以让有关部门协助。”
    “方老说得对。”叶开听了方和同志的话,顿时也觉得他的胸襟确实广阔。
    说实在的,军工企业不是不能开放,而是因为一旦开放的话,某些人的利益就无法得到保证了,所以很多人坚决反对对民企开放军工企业,这个道理就跟电信类企业,银行类企业以及石油石化类企业的垄断是一回事儿。
    其实以叶开的本事,老叶家的能力,挂一个国企或者央企的牌子,也可以搞这件事情,不是什么难事儿,但是叶开总是觉得挂着国企的名号有点儿不靠谱儿,你老叶家总不可能永远一手遮天的。
    但是对于一家成功的企业而言,政策走向的延续性是非常重要的,为了避免各方面的干扰,为了自己能够按照自己的想法来打造这家大型军工企业,使之成为共共和国的钢铁长城,叶开不得不多动一些脑筋,将它牢牢地控制在自己的手中。
    所以,军工企业私有化也必须提上日程了,至少自己需要在圣王新区里面实现这个构想。
    “不过你说的将一些前苏联的企业整体吸收过来,真的有把握?”方和同志问道。
    “不敢说百分之百的把握,但是百分之九十的把握还是有的。”叶开回答道,“这种事情,他们的政府肯定是不愿意的,不过最近那边儿比较乱,连军队都乱成一团儿了,别说什么企业了,都是见钱就肯走人的,正好给我一个见缝插针的好机会。”
    叶开说的这个确实是实情,不说造船业比较发达的乌克兰了,就是俄罗斯那边儿,叶开也能够从军火库中提出来大量的武器来,这足以说明问题。
    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固然是接受了苏联总统的大部分权力,但是反对派也很多,就连他的总理也虎视眈眈地想要对他下手,他内斗就耗费了大量的精力,又哪里有那么多的额外精力,去面面俱到?
    这两年就是下手的最佳时机,等到叶利钦将反对派们都收拾掉之后,俄罗斯的局面逐渐恢复正常,再想要火中取栗,就不是那么容易了。
    所以叶开对这事儿也赶得很急,甚至跑到了方和同志这里,趁他高兴的时候提了这事儿,无非就是想要得到方和同志的支持而已。
    毕竟,方老对于党内大局的影响力,相当厉害,比之楚风同志要胜出一筹。
    叶开玩的就是逐个突破的把戏,搞定了方老之后,才会去说服楚风同志,然后才是中政局的其他人。
    方和同志想了想后,就对叶开说道,“放手去做吧!如果你真的能够把那几艘核潜艇弄回来,再把人家的船厂整体搬回来,那我没有理由不支持你,实现军工企业私有化!”
    叶开谢了一声,然后就在心中暗想道,方老也是不见兔子不撒鹰啊。
    (未完待续)
第二百八十八章 一年揭过
    在巡视期间,对如今复杂的国际局势,方老当时也讲了三句话:第一句话,冷静观察;第二句话,稳住阵脚;第三句话,沉着应付。不要急,也急不得。要冷静、冷静、再冷静,埋头实干,做好一件事,我们自己的事。
    元月二十一日的报纸上面,几乎整版都是方和同志视察明珠市建设情况的插图和文字。
    在文章中,重点突出的就是一位,浦东新区的区长宁天和同志。
    叶开虽然以搀扶方和同志的姿态出现在图片当中,但是媒体都很有默契地没有对他的身份进行说明,只是将重点笔墨都放在方和同志视察浦东新区上面了。
    这一点也是叶开的要求,毕竟叶开不需要通过媒体来为自己制造声势,他在中政局的圈子里面,可以说是尽人皆知,完全没有必要通过这样的小手段来宣传自己,毕竟老百姓的认知如何,在上层圈子里面,一点儿意义也没有。
    真正说话管用的,还是那进入最高领导圈子的二三十号儿人。
    宁天和的名气倒是打出来了,最近风头很盛,叶子平对于他的能力和人品还是比较看好的,也有重点培养一下的意思,作为老叶家的嫡系人马来关照。
    “既然浦东新区的区委书记打算病退,我看借着这个机会,让宁天和上位吧。”叶开对叶子平说道。
    父子二人正坐在叶子平的办公室里面,一边儿吃东西,一边儿讨论问题。
    秘书何晴让餐厅把午饭送了过来,自己端了一碗馄饨汤在那里喝。
    听到叶开插手明珠市的干部工作,何晴现在一点儿感觉都没有了,这位叶二少实在是有点儿妖孽,不能以普通人来衡量他。
    不说别的,只说他已经是副厅级的实职干部,就足以令人惊愕,更不要说他在方和同志巡视期间,一直是以晚辈助手而出现的情境,更是让何晴震撼到无以复加。
    何晴的运气算是不错了,学历够高,而且成了叶子平的秘书,行政级别被特意提拔成了副处级,也省了很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