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官门-第1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此进行了粗暴干涉,表示乌克兰若向共和国出售,必须将舰载武器装备全部拆除,否则将采取经济制裁。
在美国的压力下,“瓦良格”的舰载武器装备被拆卸一空,除保留上层建筑外,几乎成了一个空壳子。起初乌克兰与共和国方面为其拟定了穿越黑海、博斯普鲁斯海峡、地中海和达达尼尔海峡的航线。然而,当准备启航时,从土耳其传来了禁止“瓦良格”号通过博斯普鲁斯海峡的电报。
土耳其也是受到了来自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国家的政治压力,后来也是费了很大的力气才搞定了土耳其,为使“瓦良格”号航母归国,共和国方面共计花费了3000万美元左右。
所有这些航母在出售的时候都没有遇到太多的问题,唯一的问题就是美国人的干涉,正是因为考虑到了这方面的因素,所以叶开才想及早动手,将这些航母给买回来,尤其是新建中的“瓦良格”号,这一艘作为是前苏联最高设计水准代表的航母,是必须早日弄回来的。
老陈家的插手,使得韩国方面关注到了俄罗斯的航母问题,同时也有可能促使其他国家开始重点关注这方面的问题,这是一个很让人纠结的问题。
不过暂时来看,他们的目光都是放在退役航母上,至于在外界信息中还没有建成的“瓦良格”号,反倒是一个无人关注的对象,叶开想做的就是捡漏儿。
原因也很简单,因为现在黑海造船厂的技术储备基本上都被他给搬空了,现在华东神韵基地那边儿简直就成了乌克兰人的天下,大修甚至是建造航母的技术工人力量已经具备了,设计方面也聚集了相当多的人才,甚至不乏大师级的人物。
只要把这几艘航母搞回来,叶开就能够保证在三年之内让它们恢复原貌,投入使用。
而对于别的国家,肯定是做不到这一点的,就算是韩国,身为造船业的大国,在这方面也并不具备优势,因为他们建造的都是以商船为主,航母这种东西不是他们能够拿得下来的,否则也没有必要对俄罗斯的退役航母产生兴趣了。
黎叔听了叶开的打算之后,这才点了点头,“看来还是你做的功课更多,难得。”
黎叔对于叶开确实是有点儿佩服了,这些信息虽然军情局也能够掌握到,但是综合分析的能力就要比叶开逊色很多,至少在对于国际形势和美国人态度、俄国人态度以及乌克兰人态度等方面的判断,是比不上叶开的。
当然了,叶开也觉得这事儿比较侥幸,因为自己是先知先觉的,所以各方面的姿态把握的比较准确一些,否则的话,他也没有这么淡定。
军情局虽然在信息方面具有优势,但是他们忽略了另外一个问题,就是世界经济的影响,作为足以影响国际大事的隐形财团们的力量,军情局估计是不足的,所以他们无法预料到未来的亚洲金融危机,也预料不到俄罗斯的经济会面临崩盘,卢布会暴跌十万倍以上,这些都是他们的弱项。
不过,第二天见到了叶老爷子,在辞行的时候,就提起了这件事情。
“你不能动陈昭武。”叶老爷子非常明确地表示了自己的态度,“老陈虽然收子孙所累,办了几件糊涂事,但是他在历史上还是有功劳的。”
“以前有功劳,也不能借此倚老卖老吧?他这么做是在对人民犯罪!”叶开表示很不理解,无法接受叶老爷子的意见。
“人老了,又退下去了,脑子会慢慢地不管用的,糊涂人自然会做些糊涂事,被别人利用,办下一些违背了初衷的事情,也是难免的,既然不是造成了杀人放火的大事,能放过就放过吧。”叶老爷子说这话的时候,有一种沧桑的语态。
这让叶开听了之后,心里面觉得有些酸楚,算一算,叶老爷子也是快八十岁的人了,还要为了国家大事而操劳。
“好吧,看在您老人家的份儿上,我不跟他计较就算了。”叶开点了点头道,“不过,若是他们老陈家以后还变本加厉地对付我,那我可就不客气了。”
“这些事情以后再说,老陈也不是那么不知进退的人,这件事情通过其他的渠道,表示我们知道是怎么回事儿就行了。”叶老爷子表示道。
叶开点了点头,再没有说其他的话。
(未完待续)
第三百四十章 行动已经开始了
1992年6月6日,叶开又一次乘坐飞机,直飞莫斯科。
这已经是他一年之内,第三次亲赴莫斯科了,人生之际遇,确实很难说。
要说一年多前,父亲叶子平被踢出宣传部,边缘化地来到莫斯科访问是无奈之举,那么叶开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搅动了这个世界大势,一举将父亲叶子平推向了神坛,就是画龙点睛的神来之笔了。
这一次前往莫斯科,叶开的身边也是带了不少人的。
首先值得一提的就是钟离妤,她这一次跟着叶开过来,是要作为叶开的经济方面代理人,跟莫斯科方面的权贵进行接触,敲定之前就做出的一些资产收购计划,事实上,这些事情已经做了不少了,这一次是要重点收购几个石油公司和油田。
借用卢布即将大规模贬值的机会,叶开显然是打算狠狠地宰俄国人一刀了。
另外就是王洛丹这位海军王司令员的女儿,她是作为舰艇技术专家随同叶开出现的,到时候应该是有她发挥作用的机会的。
另外就是谢君玉,作为大师傅的记名弟子,谢君玉的功夫是极为出色的,所以她是作为叶开的安保人员出场的。
只是叶开对此也感到有些苦恼,圣王新区那边儿没有了他和谢君玉坐镇,党工委书记霍东来可以说是一手遮天了,这让叶开感到有些不开心,有些忧虑,有些不放心,但是也没有什么其他的好办法。
不过有一点倒是可以确定的,就是自己手头上的这几个大项目已经开始落户圣王新区了,这几个分量极重的企业一旦落户,那么圣王新区的发展就没有人能够遏制得住了。
为了确保此事的顺利进行,叶开也特意委托老大叶建欢去了江中坐镇。
有了叶建欢这尊大神坐镇,江中的人是不敢乱来的。
叶开在飞机上,心里面也闲不住,想了很多问题,对于陈昭武的事情,虽然说碍于叶老爷子的命令,不好动手了,但是要说心里面没有点儿意见,那也是不可能。
虽然说陈昭武的年纪确实大了,但是也没有叶老爷子大,现在就装老糊涂,指使着底下的人乱来,将来会成什么样子,谁也不得而知,若是让他活个一百来岁的话,岂不是说还要祸害国家三、四十年?!
叶开对于叶老爷子的宽容政策是有异议的,但是目前来说,他不会动手,否则就太不给老爷子面子了,具体要怎么来弄,还是得着落在他陈昭武的儿子和孙子们的身上。
假如能够把陈昭武的儿子,总政治部的陈建豪副主任给搞下来,估计陈昭武真的会气死的,至于说他的两个孙子,那已经是废人一双了。
“你在想什么呢?”王洛丹坐在叶开的一侧,看到他若有所思,便问道。
国内的航空公司,也开始引入了国外的客舱分级制度,他们是坐在头等舱里面,设施什么的非常完备,几个人坐在里面,该睡觉的睡觉,不睡觉的可以听听歌,或者看看书什么的,叶开的精神很好,一直睁着眼睛。
但是王洛丹可以看出来,叶开的心事比较重,也不知道他年轻的脑子里面,到底都在想一些什么事情?
只是从王司令员命令女儿服从叶开的指挥这样一点来看,王洛丹就知道叶开的身份肯定不一般,而且她已经知道的就是,叶开是正经的少将军衔,同时还是副厅级的管委会主任,这只能说明叶开的能力非常恐怖了。
“在考虑俄罗斯的事情,其实跟上次来俄罗斯,只是间隔了一个多月而已,但是从感觉上来看,似乎已经是离开很久了。”叶开回答道。
王洛丹想了想,终于还是没有想明白叶开话里面的意思。
直到他们在莫斯科机场降落之后,车子开到了大街上的时候,王洛丹才有些明白叶开的意思了,在叶开的描述当中,这里跟一个月之前的区别,实在是很大的。
今年一月份的时候,俄罗斯开始在美国人的帮助下,实行“休克疗法”。
休克疗法的重头戏,也是第一步棋,是放开物价。
俄罗斯政府规定,从1992年1月2日起,放开90%的消费品价格和80%的生产资料价格。与此同时,取消对收入增长的限制,公职人员工资提高90%,退休人员补助金提高到每月900卢布,家庭补助、失业救济金也随之水涨船高。
物价放开的头三个月,似乎立竿见影,收效明显,购物长队不见了,货架上的商品琳琅满目,习惯了凭票供应排长队的俄罗斯人,仿佛看到了改革带来的实惠。
可没过多久,物价像断了线的风筝扶摇直上,到了4月份,消费品价格比1991年12月上涨65倍。政府原想通过国营商店平抑物价,不料黑市商贩与国营商店职工沆瀣一气,将商品转手倒卖,牟取暴利,政府的如意算盘落了空,市场秩序乱成一锅粥。
由于燃料、原料价格过早放开,企业生产成本骤增,到6月份,工业品批发价格上涨14倍,如此高价令买家望而生畏,消费市场持续低迷,需求不旺反过来抑制了供给,企业纷纷压缩生产,市场供求进入了死循环。
休克疗法的第二步棋,财政、货币“双紧”政策与物价改革几乎同步出台。财政紧缩主要是开源节流、增收节支。税收优惠统统取消,所有商品一律缴纳28%的增值税,同时加征进口商品消费税。与增收措施配套,政府削减了公共投资、军费和办公费用,将预算外基金纳入联邦预算,限制地方政府用银行贷款弥补赤字。
紧缩的货币政策,包括提高央行贷款利率,建立存款准备金制,实行贷款限额管理,以此控制货币流量,从源头上抑制通货膨胀。
可是,这一次政府再次失算。
由于税负过重,企业生产进一步萎缩,失业人数激增,政府不得不加大救济补贴和直接投资,财政赤字不降反升。紧缩信贷造成企业流动资金严重短缺,企业间相互拖欠,三角债日益严重。
在这种情况下,俄罗斯政府被迫放松银根,1992年增发货币18万亿卢布,是1991年发行量的20倍。在印钞机的轰鸣中,财政货币紧缩政策流产了。
休克疗法的第三步棋是大规模推行私有化。经有关专家评估,俄罗斯的国有财产总值15万亿卢布,刚好人口是1。5亿,于是每个俄罗斯人领到一张1万卢布的私有化证券,可以凭证自由购股。
可是,叶开知道的是,等到私有化正式启动,已是1992年的10月了,1万卢布原来能买一辆小轿车,到那时只够买一双高档皮鞋。
因此俄罗斯的私有化措施,实际上使大批国有企业落入特权阶层和暴发户手中,他们最关心的不是企业的长远发展,而是尽快转手盈利,职工既领不到股息,又无权参与决策,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生产经营无人过问,企业效益每况愈下。
休克疗法的后果,就是使俄罗斯GDP几乎减少了一半,GDP总量不到美国的1/10,经济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燃料、电力和冶金工业成了民族经济的关键部门,其比重在GDP中约为15%,在工业总产品结构中为50%,在出口中为70%多。
外国投资不愿进入俄罗斯,居民生活水平更是一落千丈,俄罗斯人的健康状况和平均寿命也在恶化。
如今叶开所关注的事情正在发生着,当初外资银行和金融机构通过各种灰色手段以相对高一点的利息和一杯免费的咖啡就吸收了大量苏联民间和企业的卢布储蓄,另外外资银行还通过各种灰色手段向苏联和俄罗斯中央银行、国有银行和国有金融机构大肆套取卢布款项(各种工程项目的贷款等等,类似国内目前的假房产按揭贷款等等)。
在完全是借贷来的苏联储户和苏联国有银行的卢布弹药的数量充足后,一场在市场开始唱衰有价证券(股票)的行动展开。
现在大街上流行的说法都是,“那些债券是没有什么分红能力的国有企业的债券(股票),与其留着无用不如抛出换到现钱!”
这么一来,俄罗斯人信以为真,就开始纷纷卖出债券(股票),债券(股票)暴跌。
同时市场上外资银行开始悄悄的私有化债券收买行动同时展开,就这样整个俄罗斯的国有企业就被大家给卖掉了。
叶开的人,也正在操作同样的事情,只是他们的手法更加凌厉,针对性更强,直接就看准了俄罗斯的能源工业,动用了很多关系来借贷卢布,然后购入俄罗斯的能源工业股份。
如果认真地算一算的话,光是这一年后需要支付的利息,就多达上百亿卢布,就算是把叶开所有的资产都给卖掉,也不可能赔得起。
可以说,如果今年内卢布不会大幅度贬值的话,那么叶开这一次真的是死翘翘了。
当然了,叶开不会傻到赤膊上阵的,他动用了很多布特少校在俄罗斯国内发展的手下,来操作了这件事情。
(未完待续)
第三百四十一章 请来访问我们吧!
张三和李四,这一次并没有现身,他们在俄罗斯这边儿从事的工作,其实是冒着一定风险的,如果频繁地跟叶开接触的话,难保不会被俄罗斯的情报部门给发现。
虽然说如今俄罗斯的情报部门已经不能跟之前的克格勃相比了,但是其中还是有一些精英保留了下来,这些人一旦能够正常运转起来之后,对于外国人的威胁还是很大的,尤其是对于搞情报工作的同行儿们。
身处国外,叶开必须小心行事,省得给自己招来不必要的麻烦。
不过众人来了这里之后,很快就分散了。
钟离妤有自己的去处,她的任务就是搞好经济方面的事情,反正是有了叶开交待的大原则以及操作方案,钟离妤在她的随员帮助下,应付这些事情应该是比较容易的。
反正如今俄罗斯境内的经济形势一团儿糟糕,正是趁乱取利的好时机,如果放过这个机会,那叶开也就不是叶开了。
谢君玉的任务也简单,会同莫斯科本地的同志,搞好安全保卫工作,也就是负责叶开的外围安全,为他扫清有可能存在的障碍。
至于说王洛丹则跟随叶开左右,充当技术顾问,将来跟舰艇打交道的时候,她是可以派上用场的。
其实国内的海军跟苏俄方面的海军有很多相同之处,所以熟悉起来也方便,更不用说王洛丹是专门研究这方面的行家,尤其是对于潜艇之类的东西,都有相当程度的造诣。
值得一提的,就是叶开在莫斯科郊外,会见了黑海舰队司令梅伊洛海军上将。
梅伊洛海军上将年纪大约五十岁,军人气质比较明显,只是肚子有点儿大,而且脸色发红,就像是冬天被冻得发红的颜色,这种肤色在乌克兰这边儿也是多见。
跟男人们不大一样,乌克兰的美女却是很多,而且整体水准相当高。
跟在梅伊洛海军上将身边的女军官就是二十出头的年纪,身材高挑,金色长发,栗色的眼睛,从技术上来讲,身材的数据完全符合黄金分割,确实让叶开感到有些惊讶。
“上将同志你好。”叶开很热情地对梅伊洛海军上将表示了自己的敬意,直接就送上了两箱顶级伏特加。
老头儿看到了这个礼物之后,顿时变得非常高兴起来,态度也热情了许多。
叶开能够跟梅伊洛海军上将会面,还是拖了布特少校的岳父,久安诺夫将军的帮忙,才能够请他出来的。
“叶先生真是客气,送我这么珍贵的礼物。”梅伊洛海军上将收了礼物之后就问道,“不知道叶先生对我有什么要求?”
“要求倒是没有什么,只是想要做一笔生意而已。”叶开很直接地说道。
“说吧,亲爱的先生。”出人意料的是,梅伊洛海军上将并没有拒绝,而是有些感兴趣地问道。
叶开虽然感到有些意外,但是也没有超出他的预期。
因为如今黑海舰队的存在,确实很成问题,梅伊洛海军上将的位置也是非常尴尬的。
黑海舰队始建于1785年叶卡捷琳娜二世时期,由它和波罗的海舰队以及远东鄂霍茨克舰队一起构成的统一的,强大的沙皇俄国海军,在当时名列世界海军第三。
在200多年的历史中,黑海舰队先后参加过克里米亚战争和第一次世界大战。
在卫国战争期间,参加了塞瓦斯托波尔、敖德萨保卫战,逐渐发展成为前苏联四大舰队之一。
冷战期间,黑海舰队的战略任务是控制土耳其海峡,出地中海应对美国海军第6舰队;破坏欧洲的石油航线以及美国至亚洲的海上交通线;过直布罗陀海峡,进入大西洋,从南翼包围欧洲;支援印度洋分舰队。
在前苏联解体时,黑海舰队共有大小舰只833艘,其中大型水面舰只45艘、潜艇28艘,另有飞机150余架、舰载直升机85架及大量岸防和空防设备,总兵力约8万人。
黑海舰队是前苏联海军中唯一不怕冰冻围困的全天候舰队,在苏联解体后,黑海舰队成为俄罗斯和乌克兰争夺的首要目标。
由于直到现在也没有争出一个结果来,导致舰队的地位和归属不明,所以如今的黑海舰队依然是悬挂前苏联海军的军旗。
也就是说,这位梅伊洛海军上将,如今仍是已经不存在了的“苏联”的海军上将,而跟俄罗斯和乌克兰没有任何的法律意义上的统属关系。
这么一来,梅伊洛海军上将的地位就比较尴尬了,他现在甚至都领不到薪水,因为归属国不明,谁也不愿意给黑海舰队发薪水。
其实,在苏联解体后,黑海舰队的归属问题一直是困扰俄乌关系发展的难题。
去年10月,乌克兰最高苏维埃通过决定,将黑海舰队划归乌克兰。
就在今年4月5日,乌克兰总统克拉夫丘克签署了“关于将黑海舰队划归乌克兰国防部行政管辖”的命令。而在两天之后,也就是4月7日,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发布了“关于将黑海舰舰队划归俄罗斯联邦管辖”的命令。
这样相互抵触的命令,自然是让黑海舰队司令梅伊洛海军上将感到无比头痛。
如果黑海舰队只是俄罗斯人或者乌克兰人组成的,也方便了,根据民族归属来决定去留就可以了,偏偏这一向就是一只民族关系负责的舰队,俄罗斯人和乌克兰人都有很多,所以梅伊洛海军上将感到无所适从。
事实上,最让他感到头疼的,就是军费问题,这么大的一支舰队,每天都要花很多钱的啊!不当家不知道柴米贵,梅伊洛海军上将现在一看到军需官的苦瓜脸,就有些挠头。
不过如今梅伊洛海军上将也得到了确切消息,说本月下旬,叶利钦和克拉夫丘克会在达戈梅斯会晤,结束这场“命令大战”,双方将签署了一项进一步发展国家关系的协定。
估计最后的结果,就是黑海舰队成为俄罗斯和乌克兰的联合舰队,由两国联合指挥。
梅伊洛海军上将也清楚,即便如此,黑海舰队还是面临着很严重的形势,一个是资金问题,一个是领土争端,这都不会让舰队安心发展,甚至连维持都会非常艰难。
从资金上来讲,俄罗斯和乌克兰都不富裕,一番扯皮之后的结果,只能是导致黑海舰队的船只得不到修缮费用,将士们得不到及时的薪酬。
而在分割之后的俄舰队与乌海军的驻扎地点问题上,双方也很难达成一致。
分歧的焦点在于俄罗斯坚持俄方舰队应继续以塞瓦斯托波尔为主要基地和司令部所在地,而乌克兰则主张塞瓦斯托波尔应成为本国海军总部和基地,俄方只能租用部分沿岸军事设施,俄舰队可分别驻扎在黑海沿岸其它港口城市。
俄方为了确保具有战略意义的塞瓦斯托波尔市继续作为俄黑海沿岸的海军基地,并使分割出来的俄舰队保持一支完整的海上力量的军事战略作用,在这个问题上寸步不让。俄总统叶利钦多次强调,俄在这个问题上不会改变立场。
乌方则强调,俄舰队与乌海军的驻扎问题已不是“军事问题”,而是“领土问题”。
塞瓦斯托波尔如完全置于俄舰队控制之下,俄罗斯族居民占多数的克里米亚半岛局势发展有可能失控。
俄罗斯与乌克兰围绕黑海舰队发生争执的不断升级,实际上是自苏联解体以来两国在领土、债务和双重国籍等诸多难题困挠之下,双边关系一直难以顺利发展的集中体现。舰队之争本身就直接涉及到原苏联遗留财产的分割、领土纷争、两国的军事战略利益和在乌俄罗斯族人前途等问题。
可以预料,将来的两国会谈,仅仅是两位总统在自说自话,黑海舰队这个当事人的态度,是不会被尊重的,梅伊洛海军上将这一次来莫斯科,其实就是想要拜会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向他陈述一下黑海舰队的现状。
可是自打他来了之后,也没有见到叶利钦的影子。
这让梅伊洛海军上将感到有些愤怒,也有些失望,苏联是垮了,但是大家总还是一同战斗过的同志吧?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