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官门-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天晚上,苏联副总统“根纳季·伊万诺维奇·亚纳耶夫”亲自会见了叶子平一行,叶开也混了进去,作为叶部长随从人员参加了见面会。
    亚纳耶夫1937年出生于高尔基州彼列沃兹村,俄罗斯人,毕业于高尔基农学院。1962年加入苏联**。1986年起,他先后任全苏工会中央理事会书记、第一副主席、主席。
    1990年7月召开的苏共28大上,亚纳耶夫首次当选为苏共中央委员。在随后举行的苏共中央全会上,他又当选为政治局委员和负责国际事务的苏共中央书记。
    在同年12月召开的第4次苏联人民代表大会上,亚纳耶夫当选为苏联第一任副总统。
    叶开还是第一次面对面地见到这位苏联副总统,作为戈尔巴乔夫之下的苏联第二位大人物,其实他这个副总统的权力并不是很大,更多地是一种象征性存在。
    就比如在大街上随便拉住一个人,问他谁是苏联总统,对方肯定会说,“哦,就是那个脑袋上纹着欧洲地图的戈尔巴乔夫嘛。”而你再问他苏联第一位副总统是谁,他肯定会说,“见鬼,我怎么会知道?!”
    亚纳耶夫个头儿中等,头发稍微有一些秃顶,属于是“地方支援中央”那种发型,不过相对于纯粹秃顶的戈尔巴乔夫来说,头发要茂盛多了。
    只不过对方说的俄语实在是难以领会,叶子平以前学过一些俄语,估计还能够简单地会话,但是叶开就完全是一脸茫然了,而且叶子平的翻译说话声音也不算大,这一场会面,倒像是亚纳耶夫和叶子平在密谈一般,让人听得一头雾水。
    不过大概意思叶开还是听出来了,亚纳耶夫的意思是说苏中人民之间应该加强经贸往来,互利互惠,共度难关,而叶子平则表示中苏人民之间的传统友谊源远流长,应该加以巩固和发展等等,尤其是在宣传工作方面,大家应该加强交流互动。
    叶开认真地观察了这位苏联第一任也是最后一任副总统,就觉得他看起来也不像是什么野心家,却不知道后来为什么会发动政变,软禁了戈尔巴乔夫,弄出了惊动全世界的8。19事件,硬生生地将苏联给折腾解体?
    可是从亚纳耶夫软禁戈尔巴乔夫之后的一系列动作来看,既没有发动军队力量保卫战果,也没有果断处决戈尔巴乔夫,甚至还没有切断戈尔巴乔夫住所的水电及通讯联络,这政变也做得太过儿戏了。
    叶开非常怀疑,这位苏联副总统,是否真的知道政变两个字是怎么写的?
    若是让国内的一些干部来操作的话,政变之后的第一件事情,肯定就是血腥大清洗,先把政敌人道毁灭了再说其他的事情。
    总体来说,苏联人的招待还是很到位的,规格高,待遇高,热情也很高。
    会面之后,召开了新闻招待会和酒会,随后还有舞会。
    叶子平的舞技不错,得到了苏联人的一阵欢呼声,叶开也不遑多让,搂着几位年轻的苏联姑娘,很是秀了几场。
    “苏联的姑娘感觉怎么样?”停下来之后,钟离妤有些吃醋地向叶开问道。
    叶开哈哈一笑道,“不能跟你比,她们皮肤比较粗糙,身形比较壮,属于大洋马类型,不适合咱们中国人。”
    舞会散了之后,叶子平和带队的几位领导谈了谈近期工作安排,然后才跟叶开说起了今天的所见所闻。
    “苏联人好像对于经贸往来非常关切,看起来他们的日子确实不好过。”叶子平有些感慨地说道。
    “那是自然……”叶开深以为然道,“从机场过来的时候,我注意到周围大街虽然戒严了,但是仍然有一些地方排着长长的队伍,那些都是领取生活必需品的窗口,如今苏联人所过的日子,比我们国内可是差多了。”
    “怎么会这样?”钟离妤有些诧异地问道,“苏联的工业基础可是比我们强多了,又有石油出口这项收入,不至于混得这么惨淡吧?”
    叶子平没有说话,倒是叶开站起身来,推开了酒店的窗户。
    一股冷风吹了进来,屋子里面的人,不由自主地都打了个哆嗦。
    虽然已经三月了,莫斯科的春天显然还比较遥远。
    窗外隐约传来了一阵音乐声,仔细听了一下,正是苏联国歌《牢不可破的联盟》,乐曲雄壮浑厚,但是在此时听起来,似乎却有一种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凄凉感觉。
    “牢不可破的联盟,此时已经是千疮百孔,危机重重了。”叶开非常肯定地说道,“伟大的社会主义帝国的阳寿,拖不过今年了!”
第八十章 洗劫苏联计划
    “中国人来了,尊敬的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的办公室主任悄悄地向这位苏联总统汇报近来的情况。
    头上顶着欧洲地图的苏联总统先生,有些不耐烦地摆了摆手道,“随他们去吧,亚纳耶夫副总统太天真了,难道他以为中国人能够对伟大的苏联提供足够的帮助吗?”
    “是的,尊敬的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办公室主任回答道,“副总统先生对于中国人的到来寄予厚望,他甚至想同中国人重新开启全方位的边贸活动,以便让廉价的中国日用品和食品进入伟大的苏联。”
    戈尔巴乔夫挠了挠自己的秃头,很小心地不去触碰那副天然生产的血红色的欧洲地图一样的胎记,语气嘲讽地说道,“中国人怎么可能真心帮助伟大的苏联?就算是重新开启边境贸易,对于如今的苏联也只是微小的益处,想要解决苏联的问题,必须进行全方位的改革!不改革,毋宁死!只有西方才能够帮助苏联走出泥沼,重现辉煌!”
    “尊敬的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我想副总统先生可能不这么认为。”办公室主任耸了耸肩膀道。
    “亚纳耶夫虽然不是一个合格的政治家,但是改善同中国人的关系,也不是什么坏事情。”戈尔巴乔夫又挠了挠头,然后决定道,“找些人看着他们,不要出什么乱子就行。”
    “是的,尊敬的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办公室主任记了下来,然后鞠躬,退了出去。
    “只有同西方合作,才能够让伟大的苏联走出困境啊!至于中国人,嘿,他们怕是自顾不暇吧?”戈尔巴乔夫自言自语地说道。
    对于中国的情况,作为跟中国有长达数千公里共同边界线的苏联总统,自然不可能不了解,虽然中国比较成功地进行了改革开放,使得国民生活水平得到了较大的提高,但同时也出了一些问题,比如说“资产阶级自由化”问题,比如“和平演变”问题,这些问题在戈尔巴乔夫看起来,实际上算不上什么问题,但是在中国人的眼中,可是相当不得了。
    他所推行的苏联改革,实际上就是要将社会主义制度转化为资本主义制度,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戈尔巴乔夫甚至不惜销毁核武器,削减军费,战略收缩,放弃对一些盟国的支持,对美国人忍让,停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研发。
    自然,这样的做法,得到了美国人的赞许,他甚至获得了去年的诺贝尔**。
    将诺贝尔**颁给自己的传统敌人,虽然看起来很可笑,但是这事儿确实发生了,而这样的事情也确实影响到了一向自大盲目且浮夸的苏联总统先生,他在毁灭苏联的道路上,远走越远,事实上充当了伟大的社会主义苏联的掘墓人。
    这位自大的苏联总统在蔑视中国人的同时,叶开也在做着自己的安排。
    “亚纳耶夫副总统还是比较有诚意的。”叶开分析道,“不过重开边境贸易虽然对于中苏关系的改善意义重大,但是经济意义却聊胜于无,借着这一次的机会,我们不妨走的更远一些,步子迈得更大一些。”
    钟离妤听了就表示道,“对于苏联的情况,我真的不是很了解,毕竟中苏关系的非正常化时间太久了,对于他们的一切,我们都是雾里看花,终隔一层。在这样的条件下,你让我做出合理的决定,估计是非常困难的。”
    “我自然会给你一些关键性的指导的。”叶开回答道。
    “什么指导?”钟离妤有些好奇地问道。
    “指导你如何洗劫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叶开笑着说道。
    事实上,叶开所说的洗劫苏联,并非没有可能性的存在。
    今年新年的时候,苏联人通过电视转播收看戈尔巴乔夫的新年致辞。他说,即将过去的1990年苏联面临着很多困难,包括经济中的危机现象、个人安全感的降低、纪律的弱化、国家领导的失误以及其他各方面的不足。他认为,解决国家命运的任务就落在新的一年。并强调说,保存和复兴联盟是比任何事情都重要的任务。在1991年,解决各种尖锐问题的钥匙就落在“保存和复兴苏联的进程之中”。
    在讲话中戈尔巴乔夫没有再谈到改革、新思维等他一贯倡导的内容,而是提到要维护国家和政权的稳定,并且戈尔巴乔夫坚持不会退缩,但实际上,整个国家和它的领袖已迷失航向,越来越糟的经济形势已经不是低速增长或是停滞的问题,而是特别混乱和严重下降。
    1990年是苏联第12个五年计划的最后一年,可是苏联官方没有公布任何有关这个五年计划的消息,甚至连1991年的发展计划和财政预算也没有提交最高苏维埃讨论,制订第13个五年计划的工作被推迟,这一切表明,为期近6年的改革已经崩溃,整个国家茫然不知所措。在1990年的上半年,社会生产持续下降,国家也没有取得财政状况的稳定,日用品和服务业价格猛长,外贸持续逆差。
    1990年下半年的经济形势更为糟糕。货币的发行量已超过人民可承受的极限,苏联老百姓开始抢购各种各样的商品,对外贸易创历史新低——100亿卢布。苏联政府还从国外采购了大量的谷物和烟草制品,这是苏联自1947年以来从来没有过的事情。
    混乱的经济形势自然而然导致社会的动荡,在整个苏联,分裂和离心倾向持续增长,甚至连党的出版物都认为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已经彻底失败。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成果”是“国家在滑坡之中,政权无能为力”、“商店里空荡荡的货架”、“犯罪猖獗,失业严重”等。为了摆脱经济危机,苏联政府开始大量举借外债,国家外债到1990年已达500亿美元,到1990年底,苏联的黄金储备也所剩无几,国家接近破产的边缘。
    为了应付这种严峻的局势,苏联政府开始提高生活日用品价格,随之而来的是数量日益增多的大规模罢工。苏联总理雷日科夫无法承受如此巨大的社会压力,于1990年12月因心脏病发作住院治疗。
    在这样的复杂形势下,手中掌握了充裕资金的叶开,对于苏联的形势有着深刻理解的叶开,拥有强大的国家力量可以借重的叶开,自然有足够的能力来洗劫这个最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第八十一章 中国人来了
    三月的莫斯科街头,有一些热闹。
    叶开起来的时候,已经是当地时间上午十点多了。
    “刷……”地一声,叶开将落地窗的窗帘给拉开,阳光顿时从高大明亮的窗户中穿过,照到了沙俄时代皇家风格的大床上。
    钟离妤眯着眼睛俯卧在大床上,天鹅绒被子随意地搭在光洁的裸背之上,四肢露了出来,一头长发将部分身体给遮住,凭添了许多魅惑之力。
    许是被阳光刺到了眼睛,钟离妤将被子拉了拉,捂住了脸孔,这么一来,裸背倒是露出了更多,上面有很多浅红色的痕迹,正是昨晚上被叶开种出来的“草莓”。
    “美女都喜欢贪睡么?”叶开走了过去,一把将被子给掀开,钟离妤的完美身材立刻完全暴露在空气之中。
    “呀!”钟离妤有些意外地叫了一声,身子在床上翻滚了一下,将厚厚的单子裹住了自己的身体,有些不满地说道,“昨晚上被你折腾惨了,多睡一会儿还不成?”
    “钟离小姐,我们来莫斯科是赚钱来了,不是睡觉来了。”叶开一本正经地说道。
    “不是睡觉,那昨晚上是谁一直要……的……”钟离妤愤愤不平的地反驳道。
    “睡觉很重要,晨练也很重要。”叶开此时心情大好,竟然从后面将钟离妤给拦腰抱了起来,走到了落地窗旁边,把她按在窗台上面,就要从后面进入。
    “啊……怎么能这样子……”钟离妤虽然是学识高深的女博士生,却也没有幻想过,自己会在异国他乡,被人按在窗户旁边,就在这暴露的寒冷空气之中,成其好事。
    居高临下,倒是也不必担心会春光大泄,只是钟离妤迷离的眼神向下看过去的时候,就发现下面的大街上人来人往,这种异样的刺激,使得她很快就春情勃发,不堪叶开的鞑伐,没有一刻钟便软成了一滩泥。
    两人重新躺回大床里面,钟离妤紧紧地倚在叶开怀中,有些慵软无力,一只手却不安分地在叶开的身上,划着小圈圈,偶尔还有些调皮地抓住叶开的小鸟撩逗一下。
    不过叶开的身体反应显然有些敏感,小鸟跳了起来,弹在钟离妤的手背上,吓了她一跳。
    “钟离小姐,还想要再大战三百回合?”叶开笑着说道。
    “你们男人的脑子里面,是不是任何时候都离不开这事儿?”钟离妤娇嗔着说道。
    “呵呵,这很正常嘛。”叶开忽然想起了什么,就对她说道,“男人做事混官场,就当如自己的小鸟儿一般。”
    “怎么说?”钟离妤有些感兴趣地反问道,她知道叶开的口中总会有一些奇谈怪论。
    “首先,它从不对外炫耀自己。其次,关键的时候要撑得住场面。第三,要善于攻击对方,却又不会引起对方的抗拒。第四,虽然在不停地制造摩擦,却能让大家都感到身心愉悦。第五,取得胜利之后就会缩起来,不会被人所嫉恨。”叶开笑嘻嘻地说道。
    “这个说法,真是……”钟离妤听得满头黑线,不过仔细琢磨一下,却又有些佩服,也不知道是哪个淫人想出来的说辞,竟然有些歪理。
    “最重要的一点……”叶开用手搓揉着钟离妤丰挺的翘臀,感受着她那青春洋溢的弹性,有些感慨地说道,“它还要能培养出优秀的接班人啊!”
    对于这最后一点,叶开的感触很深,国内的官场上,大家对于培养接班人的问题都非常重视,但是在这件事情上出的纰漏也是最多的。
    无他,因为大部分官员在培养接班人的问题上,私心严重,只考虑自己的利益,任人唯亲,而不考虑接班人是否有实力挑起担子来?
    如此一来,官场之上的官员质量,可以说是黄鼠狼下崽儿,一窝儿不如一窝儿了。
    两人又在床上腻了一阵子,然后起来吃了午饭,叶开就提出出去走走。
    莫斯科市政府方面也提供了导游,派出一名年轻的女孩子为叶开他们提供服务。
    好在是双方都用英语来交流,倒也没有什么障碍。
    叶开并没有接受这名叫作娜塔莎的女孩子的建议,去参观莫斯科的历史名胜,而是选择了在大街上闲逛,他想亲眼看一看普通苏联人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
    娜塔莎犹豫了一下,却也没有反对。
    主干道上稍微好一些,再往外走,问题就比较多了,到处都是举着牌子的苏联人,有些看上去像是年纪比较大的退休职工,有些则是情绪激动的年轻人。
    只是娜塔莎说那些人都是持不同政见者,并没有提到其他,而叶开和钟离妤对于俄文可以说是一窍不通,也不清楚娜塔莎所说的是否属实。
    不过叶开发现有些牌子上面,除了俄文之外,还画着面包和刀叉的图案,心想这个无论如何,不可能跟持不同政见者扯上关系吧,难道苏联又出了一个“人民饭堂党”不成?
    事实上,在1991年,苏联的国内局势更加日益朝着不利于戈尔巴乔夫的方向发展。
    危机首先从立陶宛开始,在1990年3月的立陶宛最高苏维埃选举中,**的反对派取得胜利,随后立陶宛宣布脱离苏联。但是由于立陶宛政府在国内问题上出现了重大失误,特别是大幅提高食品价格,引起大规模抗议活动,局势进一步动荡。
    1991年1月,在苏联国防部长亚佐夫、克格勃主席克留奇科夫的命令之下,苏军开进立陶宛首都维尔钮斯,但这一事件成为了反对派攻击戈尔巴乔夫和他周围亲信的借口,并且民主反对派举行了大规模示威游行,并呼吁联合国召开紧急会议。
    最终戈尔巴乔夫作出让步,立陶宛举行全民公决,脱离苏联。
    而波罗的海各国、乌克兰相继将苏联企业收归自己所有,格鲁吉亚和摩尔多瓦也不再服从莫斯科的领导,哈萨克斯坦对谷物外运实行封锁政策,乌克兰停止向联盟经济项目拨款。甚至还有人接二连三地提出建立叶尼塞共和国、西伯利亚共和国、远东共和国的建议。
    苏联人对戈尔巴乔夫的支持率从1990年初的60%下降到1991年初的10%,国内的罢工运动在不断增多,以叶利钦为代表的俄罗斯民主派得到越来越多的支持,在民主派的煽动之下,莫斯科在1991年2月4日出现了10万人参加的反对戈尔巴乔夫和苏共的示威游行,其他地方的示威人数超过15万人。
    俄罗斯的某些报纸在自己的版面上登载了西方的讽刺漫画:苏联的大型百货商店商品一无所有,只在靠近墙角的货架上摆着一个个头矮小的戈尔巴乔夫,手中举着一个标语牌,上面写着一个单词,“改革”。
    叶开和钟离妤走在大街上,虽然语言不通,却也能够感受到莫斯科的春天,迟迟未到。
    “看那里,是叶部长的新闻。”钟离妤忽然指着路旁报摊上的一张报纸说道。
    叶开看了过去,就见一张俄文报纸的封面上,赫然是叶子平的大幅肖像,旁边儿还有一行黑体大字,赫然醒目。
    “中国人来了!”娜塔莎向叶开解释了那行字的意思。
第八十二章 双管齐下
    “如果不是亲眼看到的话,我真的无法相信,这个老牌儿的社会主义帝国,终于走到了尽头。”叶子平说话的时候,神情有些复杂。
    对于叶子平他们那一代人来说,强大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几乎是一个不可战胜的庞然大物,即便是在六十年代中苏关系迅速恶化之后,大家对于曾经的老大哥苏联也是心存敬畏的。
    这个横跨亚欧大陆的社会主义帝国,唯一能够同美帝国主义抗衡的庞然大物,随时都威胁着中国的北方边境。
    尽管大家跟着太祖一起,骂他们“苏修”,跟“美帝”相提并论,作为世界上两大邪恶轴心来进行批判,但事实上很多人都清楚,在整个百十年代之前,苏联人的生活水平,远比我们国内的情况要好得多。
    叶子平也无法忘记当时的情况,当年太祖一声“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的号令,举国上下男女老少齐上阵,挥镐抡锄给脚底下较劲,不大工夫儿,大江南北、长城内外、神州遍,如同当年打小鬼子的冀中平原一样,地道网连片的建了起来。
    叶子平心里面也琢磨过这事儿,心想当年咱们忙成这样,全民参战一派紧张,都是为了备战,为了预防那俩混蛋给咱扔原子弹,可咱家也有原子弹啊,况且太祖他老人家能领导小米加步的子弟兵,打败美式装备的政府军,足见是何等雄才伟略,岂能怕了“美帝”和“苏修”?还不知道当时把他们吓得尿过多少条子呢。
    这一次到了苏联,无意当中问及此事,就有一位接待处的官员说,“我们备战?挖防空?笑话,你听说过强者畏惧弱者吗?”
    这位官员颇为自豪地说,“你们应当好好了解一下当时苏联的实力,除了抗击德国法西斯,这几十年中,我们在城里连一米战壕也没挖过。当时是中国在挑衅苏联,苏联根本没打算和中国开战,就是双方开战,中国也不是对手。至于说挖防空洞,你们认为我们有这个必要吗?我们没有必要做战争准备,更没有必要挖防空洞。你们可以到处走走看看,这里有过挖地的痕迹吗?”
    不过,尽管如此,但是叶子平从对方的脸上,也看出了他的落寞,这个老牌儿的社会主义帝国,确实已经发生了很多的问题,不复昨日之荣光。
    叶开微笑着坐在一旁,听父亲叶子平跟他讲今日见闻,同时也想到了叶子平在苏联主要报纸封面上的照片,确实有些国家领导人的气度,不过可惜的是他现在仅仅是一个正部级待遇,距离入局入常,还有很长的一段儿路要走。
    “我有点儿明白你的意思了……”叶子平忽然说道,“苏联的改革,确实出了很大的问题,一旦苏联真的解体,整个社会主义的基础就会被动摇被质疑,而我国的改革事业肯定也会受到极大的打击。所以,你是想让我来这里,调查并总结出苏联改革失败的根由,然后防微杜渐地写出一系列东西来,作为回到国内之后的理论性著作,提交给中央?”
    叶开点了点头,“自然是有这个意思的。但是重点不是在这里,我觉得首先要搞清楚,苏联人搞的改革,跟我们的改革完全是两码事儿,苏联人的改革为什么把国家越改越穷,而我们国内则是另一种情况,这些是要区别对待说清楚的。”
    “你的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