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惊雷逐鹿-第3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被警告的马或者骡子通常会赶紧把绳套绷直,否则就得挨鞭子抽了。有的牲口性子懒,看赶车人有些懈怠,便会偷懒,眼睛的余光看到赶车人要拿鞭子时,会狡猾地立即拉直绳套,省去一鞭之苦。天长日久,赶车人也知道了每匹牲口的脾性,但凡喜欢偷懒的牲口,其眼睛两侧便会遮上一个物件,牲口不知道何时鞭子会落下,便也使了劲地拉车,不敢耍滑头了。
郑佛儿当年孤身闯荡,在屯垦学校里本着艺多不压身的心态,费了老大的劲,硬是学会了骑马、射箭、打铳、操炮、赶大车等等技艺,虽然也都是及格而已,但却让郑佛儿很快成了屯里的能人,对他树立自身威望还是大有帮助。
晚上在路上赶了大半夜车,困了就在大车上凑合眯了半宿,郑佛儿第二天天刚亮就又赶着大车回到了屯子。
进了屯堡的寨门,大车从屯子中间的戏台街上过,再折向堆放打碾的打麦场,屯里的小孩子就跟在车后面跑,郑佛儿乐呵呵的,也不管他们,这些孩童就是郑官屯的未来了。
郑官屯刚刚在这一带圈地筑堡的时候,是很艰苦的。
且不说番胡与野兽的侵袭,当初刚刚立屯,屯里凿井未成,水窖、雪窖、冰窖、雨窖又未竣工,用水只能靠屯子里的露天涝池。到了冬天,涝池常常就凝冰干涸,屯户便把涝池中的冰块敲碎运回家,化成水做饭或者饮用。最后,当冰块也没有时,就得靠大车一趟又一趟的到很远的地方去拉冰块。冰块码在大车上,出太阳的天,冰块表面融出的水,就顺着芨芨草编的席笆子流下来,在地上划出一道一道的水痕。郑佛儿的赶大车技艺在立屯之初便救了急,他与屯里另外几位车户,轮流带着人去拉冰块,可是立了大功劳,也树立了威信。
冬天,喂养牲口的事就主要由骡马户担起来。羊群每日被吆喝着走向屯外的河滩,用细小的蹄子刨去积雪,刨去积雪下面的浮土,觅食草根。牛、骡、驴、骆驼、马这些大牲口,便都圈养起来,麦草是牲口最主要的吃食,间或喂些豆秸、谷草,给牲口们改善伙食。到了第二年春天,屯里就得弄些豌豆,磨碾成碎粒,拌些油渣,用水泡了喂大牲口。
郑佛儿还记得往年冬天,象囚犯一样圈养的牲口们,每天一早一晚,有两次饮水的时间。从各家各户的牲口圈和屯里共有的牲口栏里赶出来的牲口,都聚在涝池。许多背着粪筐的男孩跟在牲口后面,看那个牲口厥起尾巴,就抢着把粪筐接在牲口屁股后面,看着牲口的粪便一骨碌一骨碌地落在粪筐中。大牲口中,牛极配合孩子们接粪,牛一边拉一边走,步子稳实,或者就站着不动,接粪容易。而马和骡子,便不一定了,有时也会很配合地拉完那泡马粪、骡粪,不高兴的时候便猛地扬起后腿,给人一蹄子,接粪就得眼疾手快了。牛羊粪便都是肥田的好东西,开荒立屯的人们,各家各户都把牛羊粪便当宝呢。穷人家孩子早当家,大多数屯户家子弟本质上都是勤劳勇敢的,他们就是郑官屯将来的顶梁柱,郑佛儿闲着没事的时候倒也常与他们说笑,屯里小孩子倒也还不怕他。
西北幕府治下的村寨屯堡,都编有民壮乡兵,他们与官府正式佥派的‘佥兵’又有不同,是村寨屯堡自身组织的守御力量,绝大部分武器和口粮都是自筹自给,会操训练则由军府就近指派军士督促指导。出于支持屯垦戍守安靖地方的目的,西域地方屯堡的民壮乡兵,其农闲会操训练口粮可以得到长史府的钱粮补贴,核销相当大的一部分开销,这是西北其他地方村寨屯堡难以享受的待遇。
郑官屯的民壮乡兵们每每议论,吃些甚么才好呢?但他们除了想到会操训练时从每日两餐增加到每日早中晚三餐之外,训练中间再来两次点心之外也想不到其他什么了。郑官屯其实是个‘穷乡僻壤’,主要依靠自给自足,那里会买得到好的吃食?
恰巧郑佛儿上县述职,自然每次都要顺便担负采买的任务,这也是他赶着大车进城的原因,否则骑马来回,可要比赶大车快多了。
郑佛儿每次采办回来,也都不运回仓库,而是在打麦场上当众公开点交再入仓库,帐目则交付给乡兵队‘军需’,这也是郑佛儿自己想的一个办法,免得落下口实,钱粮上面还是小心为上——郑佛儿常听老人们说,‘手中无权,放屁不响;手中无钱,说话不灵’,这几年屯官做下来,他倒也领会了这刀把子或者说印把子以及钱袋子的许多厉害,反有许多顾虑,这或者就是所谓的‘江湖越老,胆子越小’了。俗话说‘清酒红人面,财帛动人心’,采买吃用的人难免不落下别人猜疑,如果自个处事再不小心,一旦遇上掰扯不清的事那就糟糕了,西北幕府行的可是军法,别冤枉吃了小人陷害。
郑佛儿这一回来,屯里惯例是敲钟聚齐,除了下地干活和当值守御的,其他人都从四面八方聚到打麦场。
看到各家各户都到的差不多齐了,便点交了采买帐目,郑佛儿又当众将他这次上县述职的一些事情说了说。
郑官屯今年的大事与往年也差不多,就是要应付官府的‘佥兵’、徭役和交纳税粮,再就是增修、翻修水窖、雪窖等蓄水窖池,增修草料青贮窖。
通常来说,土地和劳力就是国家根本。官府要是频繁派征徭役,不恤民力,粮食、赋税必然大受影响,哪怕象西北这样工商之业已经繁荣发达到一定程度的地方,其根基仍然要依靠农耕畜牧。
徭役基本上属于无偿,而且多数时候需要服役者自备口粮或者劳役工具。劳力被派征徭役,田地就未免出现荒芜的情形,所以西北一般不轻派徭役,对于劳力上的缺口,西北眼下基本上是用奴隶来弥补的。西北幕府也不是说就完全不派征徭役,但比较倾向于缩减徭役的种类范围(里甲、均徭、杂泛)和应役者不离乡土。只要条件允许,‘力役’‘杂役’等各项徭役,西北官府通常首选‘募役’(雇佣招募劳工服役)和‘助役’(津贴应役者)的方式,又或者完全调派官奴充役,也允许‘义役’(买田以供役者)、以银代役(兵役除外)形式的存在,尽量不征和少征徭役,即便派征也尽可能就近服役而不使应役者远离乡土,以免扰民累民。历代所谓‘轻徭薄赋’之仁政德政,如果‘薄赋’仅仅指田亩正赋的适量征收,西北幕府基本上是做到了,而‘轻徭’也能大部分做到——帝国朝廷在神宗年间施行‘一条编’之后,百姓本来可以纳银代役,但是西北征派的徭役中,兵役一项却是按户籍逐户佥派,不准纳银代役,违者治以重罪。西北现在的徭役,其实就是以‘佥兵’兵役为主,而且西北‘佥兵’也有数量较少的‘月粮’供给,若调遣则有‘行粮’和一些津贴,并非完全的无偿,应该算是‘助役’的一种。
佥兵和徭役,对郑官屯的移民屯户而言,自然是大事。自古以来纳粮当差,中土百姓对徭役派征的畏惧程度,远远超过纳粮交税,但有风吹草动,心里就惶惶不安。
郑佛儿将他在县城打听到的情形,跟屯里的老少爷们通说了一遍,也花了许多的时间,屯户们听说今年佥兵、徭役的变动不大,都是松了口气。
应役当差的事情既是有了眉目,剩下的重要事项也就是纳粮了,屯户们又都聚精会神,等着郑屯长将今年官府各项征粮课税的律令章程,给大家伙一一分说。
西北幕府的‘官地’,已经陆续包给了各家具备实力的‘总商’耕种,这其中甚至包括了‘元亨利贞大银庄’、‘百鑫大当铺’、‘雷氏总商业协会’、‘孙氏商团’、‘丁氏西北商业协会’这样的西北商界巨头,以及‘慈善福利会’、‘同善总会’、‘西北士兵互助救济总会’等会社在内。西北长史府首开先河,与各家‘总商’签订了极其详细的长期租佃契约,而以竞投扑买方式得到官地租佃权的‘总商’,在契约期限之内,需要以粮食、牲畜等实物向官府缴纳‘田赋’、‘抽分’和双方契约中商定的‘地租’。这些都与郑官屯的屯户没有什么直接关系,也不消多说。
而屯户们现在所有的私人土地,只要过了田赋免征年限,按律是要征收‘田赋’和‘牲畜抽分’等税课的,而且每年的田赋征收多少,也会根据水旱灾荒等情况有所变动。切身利益相关,这就由不得移民屯户们不关心了。另外西北幕府对治下田地牧场的赋税抽分,也区分不同的情况,有的征收,有的不征收或者优免、减免,这些情况也是移民屯户们最为关心的。
譬如西北不征田赋的情况,通常包括了一季收获不足一石粮食(脱壳)或每户人均不足八十斤粮食(脱壳)的情况;鳏寡孤独户;军兵和烈士眷属;大灾荒时的减产绝产户;新辟土地和开荒地,一般三年内免征,特别瘠薄的可延长至五年,最多十年为限;修建水利、道路、城池等,以及从事军队辎重输运、军中杂役的情形,都属于‘以劳代征’,即以徭役代替其应纳田赋,也就是西北俗话说的‘当差不纳粮’。
再如要征收田赋的情况,一般是根据各家各户田亩多少、水旱好坏、人口多寡等划分不同的田赋征收等级,最低等级大略以每亩水田每季交九斤、每亩旱地每季交五斤的标准起征,每户人均粮食收成越多,其田赋税粮交的越多,一般屯户从三十税一到十五税一,田产极多的大地主则是四税一。另外如果土地是租种的,佃户只交纳应征田赋的其中三分之一弱,即田赋假如应征收一百斤粮食,地主出其中七十斤,佃户只要出其中三十斤,大致如此,尽量使大户小户田赋公平。
西域虽然地广,但是近数十年气候寒冷,灾荒频频,耕种放牧也不容易。若不是番薯、土豆、玉蜀黍等备荒作物的种植地域,在西北治下州县迅速扩张增长,移民现在的日子也不会很好过活。郑官屯的屯户们直到郑佛儿将他所知道的消息全部讲完,确信今年的税粮没有什么大的变化,这才心满意足。
郑佛儿也趁着全屯子的老少爷们差不多都在,又宣布新一轮‘团练’兵,五天之后就要在本屯集中驻扎,各家各户要做好借宿搭伙的准备,该打扫的打扫,该铺床的铺床,米面肉蔬也要有个归置,免得到时措手不及。
西北现行军制,佥兵和民壮乡兵都同样施行着一种称为“选锋训练”的制度。
比如佥兵,实际上既是西北野战行营、野战军团的后备兵源之一,同时也是西北的地方守备部队。各地的佥兵守备军团,员额多寡不一,其下辖若干个‘团’,各团分散驻扎在府县城池以及辖区内的各个险要关隘,守备巡逻。而在每个佥兵守备军团,都编有一个选锋营,其兵员完全从佥兵守备军团隶属各团中抽调集中,经过整训之后,参加巡哨,然后解散,再开始新的一轮集中解散过程,周而复始的不断轮换训练‘新’的兵员,通常要求佥兵军团的每一个士兵都要有进入选锋营轮换训练的经历。通过选锋营循环轮换的整训方式,使整个守备军团的战斗实力,始终保持在一个较高水平。
虽然与佥兵的官方性质不尽相同,村寨屯堡的民壮乡兵也同样施行着‘选锋训练’制度,通常在相邻的几个村寨屯堡中设置一个‘团练’,其中的团练兵都从各村屯的民壮乡兵中抽调集中,经过整训、会操、巡逻,然后解散,团练兵仍回各自村屯,再轮换集中‘新’的一批团练兵,而且也象佥兵一样要求各村屯的民壮乡兵都要有进入‘团练’轮换训练的经历。
与佥兵稍微不同的是,‘团练’兵没有较固定的驻扎营地,而是轮流在各个村屯集中驻扎。新一轮的‘团练’兵,集中驻扎地就是郑官屯,所以郑佛儿就要通知屯里各户做好迎客准备,毕竟‘团练’兵在集中期间就是一支精干有力的乡兵武装,一旦有警,首先出动的必定就是‘团练’,而在番胡毕集的西域之地,团练无疑是移民屯户安居乐业可以依靠的保障之一。
等郑佛儿忙完屯里的几件公事,屯户们也就渐渐散去归家,轮值的去当值,有活的去干活,没活闲着的便打熬筋骨力气,操练拳棍把势。在番胡汉夷杂居的西域地面,移民屯户都知道,身上多一分武艺,便多一分保命的可能,平时便不能闲散懈怠。
郑官屯各家各户都有蓄养奴隶耕种放牧的情形,因此屯里的成年男丁大部分都是民壮乡兵。
郑佛儿是从西北屯垦学校出身的人,诸般技击武艺精熟。话说当年在西北屯垦学校里,可以选学的武技门类五花八门,郑佛儿差点都看花了眼,最后还是在武学教师因材施教的指点下,扎下了厚实的基础。屯垦学校最重视传授的基本拳法流派,便有太祖三十二式长拳、弹腿、地趟(躺)拳、跌扑拳、陕拳、劈挂拳、岳家散手、十二短打等等数十种,郑佛儿所学的拳法是以岳家散手为主,兼习弹腿、跌扑拳、地趟拳、劈挂拳。他又在武学教师的指点下,主修护体硬功中的一门‘少林铜人功’, 兼而苦修能练筋骨、增气力的十余种硬功,比如弥勒抱树功(臂膀)、柏木桩(腿)功、铁扫帚(腿)功、千斤闸(臂)、霸王肘、鹰翼功(肘)、石柱功(足),又如少林一脉的铁臂功、铁拳功、铁掌功、铁腿功、铁肘功、铁膝功、铁头功、铁指功、推山掌等拳脚硬功。至于软玄铁腕功、拔山功、拈花功等软功,飞腾术、提纵术、壁虎游墙功等轻功,也都有所成就,而郑佛儿下功夫最深的无疑就是‘铁砂掌’、‘绵掌’以及‘大力鹰爪功’。
郑佛儿与屯里同样出身西北屯垦学校的‘保正’,以及乡兵队的‘队正’、‘什长’等屯官,都是郑官屯乡兵们的当然教头。
他们数人,所学武技各有不同,乡兵们能学的技击武艺就多了,光是护体硬功就有金钟罩、浑(混)元功、少林铜人功、八部架子功几种传承,拳法就有少林五形拳、虎形拳、鹤形拳等真传,枪法有六合大枪、石家枪、杨家枪、峨眉通背六合枪,棍法有大小夜叉棍、太祖腾蛇棍、齐眉棍、崆峒大圣棍,刀法如朴刀劈杀八方式、少林五虎断门刀、崆峒广成道辛酉刀法、峨眉通背白猿刀、单刀藤牌术。总的看去,少林一脉武技占了其中大半,倒不是西北屯垦学校就偏爱少林,而是由于少林寺一脉,深受‘众生平等’、‘普渡众生’等佛理佛法的影响,因此少林寺对武技传授的态度,相对于中土其他流派而言就比较开放、开明,秘技自珍的情形要少得多,乐于与其他流派交流和交换技击武艺,也乐于传授其技击武艺,传习少林武艺者众多,其他各流派的技击武艺或多或少都汲取了少林武艺中的精华,少林武艺的影响自然也就举国第一了。
民壮乡兵毕竟不是游侠江湖客,而是地方自募团练,除了传习技击武艺之外,譬如投掷标枪、投掷石弹,使用弓弩、铳炮,以及如何行军宿营,如何哨探敌情,如何巡逻警戒,如何搜索追捕,如何进行营垒巷战的争夺,如何长短兵结阵野战,如何以步制骑、以车制骑等等军旅技艺,都要操练整训,臻于熟练。
不过,有别于正规的野战部队,民壮乡兵操练最多的还是技击武艺,因为在多数时候,民壮乡兵所遭遇面对的都是小股小伙的番胡盗匪流窜侵扰,通常也就十几人,甚至三两人,军旅技艺少有用武之地,乡兵本身的个人技击武艺才是生死一发之际的可靠倚仗,所以屯里的乡兵都不敢闲荡懈怠。
郑佛儿耐心教导了小半个时辰,虽然身体强健,毕竟昨日车马劳顿,他这时也觉得有点疲累了,便唤过一名平日比较亲信的‘什长’,命他督促乡兵们习武。
这名‘什长’,左手拿着一根鞭杆,断了右臂,其残疾一看便知。郑佛儿却知道这位以前是相当厉害的一位赏金客,虽然体形瘦小,却生具蛮力,善使一对流星锤。他只是在断臂之后才改练的左手鞭杆和独臂刀,就这样郑佛儿也没把握能正面击败他,幸好他不想再到外面闯荡,只想落籍在郑官屯,凭着以前做赏金客赚到的血汗银钱,好好的安度余生。
有这么一位技击武艺厉害,实战搏斗生死格杀经验丰富的‘什长’帮他看着,郑佛儿很放心的回家休憩。
第二章 军议与练兵
西域风猎猎。
蓬勃生发的野草。使劲摇摆着纤细的草茎。
盐碱滩一望无垠,倾颓的城垒呈现出奇异的白色,夕阳返照,熠熠闪光,非常壮观。
盐碱的侵蚀,风雨的冲刷,芨芨草的蔓延,使得古老的城垒一点一点塌落,残存的墙体,岌岌可危。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登临倾颓的城垒,平虏侯世子雷浩眺望茫茫无垠的戈壁荒漠,信口吟来,他此时感念天地之悠悠,而无怆然涕下之情,不过是有一些模糊的感触罢了。
诗人陈子昂那种我以我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一片冰心,拍遍栏杆。只无人会的苍凉、沉郁、孤独、悲愤之情,雷浩也有些感悟,但要说真有多么深刻,以他现在的阅历、心境,又还未到那等境地,毕竟雷浩的身份、地位高高在上,少年不识愁滋味,很难体会为人臣僚者那种有心任事而不得上位者赏识重用,一心进谏反遭斥退的郁闷孤愤。
或许,脍炙人口的诗词,生来就应该被人误会错用、曲解歪释、断章取义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后来者各有缘法,又何必非要强求一律?
金乌西坠,余晖漫天。
雷浩从城垒上一下来,远处戒备的‘世子翊卫司’所隶属的翊卫战驼骑兵、‘世子扈卫厅’所隶属的扈卫随从,也在号角声中变换队形,一拨一拨,纷纷从四周围向城垒靠拢。
骆驼在奔驰时,短途冲锋速度并不比战马差,但在长程上的速度,就远不如马、骡等役畜了。骆驼最大的优势在于它的耐力,作为驮兽能够背负千斤重物日行一百二三十里,在极恶劣的条件下也能够十五天以上不吃不喝负重而行。骆驼天生不惧沙尘,若遭遇沙尘暴,人们可以命令骆驼躺下。为人们挡风取暖,高高的驼峰、厚厚的驼绒,可以遮挡西域的风寒。如果迷路,骆驼的本事也不比识途老马差,它会领着人们顺利返回营地。在西域的戈壁沙漠,什么山沟子、沙窝子、沼泽,就没有骆驼去不了的地方。
骆驼有着这些马、骡所不及的优势,因此征战西域的平虏军,也在军中编有大量战驼和辎重军驼,譬如世子翊卫司旗下就有一千训练有素的战驼骑兵,是直接从平虏侯麾下护卫亲军第一军团中暂时调拨而来的精锐,而隶属于世子翊卫司名下的每一峰战驼也都经过精挑细选,严格训练。
千余驼骑旗帜鲜明,簇拥着雷浩北去,行约二十余里即平虏侯行辕所在,一处无名峡谷。
这处临近沙碛盐泽地带的峡谷,一反西北沙漠的荒凉,峡中溪河湍急,林木青翠,景色迷人,沙滩细软。其北峡两壁中分。其上有湖,飞流直下,水石相击。
峡谷远近,营帐连绵,‘护卫亲军第一军团’隶下三千骁骑,‘近卫侍从北衙’三千侍从(质子及其伴当随扈),三万多匹战马,两千峰战驼,四千多峰军驼,都会集驻扎在此地。
当雷浩回到行辕营地时,已然暮色四合,千帐灯火。
梳洗一番,随从赶忙送上军食。即便是世子之尊,这一餐也不过是热腾腾的手扒肉一盆,灌肠一份,碎切生白菜一份,几个小碗盛着盐水、蒜末、陈醋、酱膏等调料,主食是青稞酥油糍粑。雷浩平日在军中的三餐饭食大抵如此,谈不上精致味美,仅量足饱腹而已,与乃父雷瑾平日里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奢靡做派相比,又是另外一番光景。
草草在自个帐中吃罢了晚饭,雷浩即到主帐请见。等他进到里头一看,却见父亲雷瑾正与幕府参军暨军需总务司总提调蓝廷瑞等几位幕僚、谋士说话。
雷浩行礼已毕,便默然坐在雷瑾的下首随侍听政,揣摩为政治国之道——如果雷瑾在此期间不向他问话,雷浩虽是世子,列席听政之时亦无权对任何西北军政事务置喙。
这时侯,恰是轮到署理军府军马司的幕僚雷山禺在向平虏侯雷瑾禀报他军马司衙门辖下的公事。雷山禺是西北雷氏的旁支族人。但与江南威远公府雷懋这一支的亲缘很是疏远,不在五服之内。雷山禺能够在上一任的军马司都监卸任履新之后,署理掌总这个军府要害衙署,虽说沾了一点姓氏的光,但足够的忠诚、才干与资历,才是他能够胜任此职的根本。雷浩很清楚,军府军马司的公事素称繁、难、疲、多,能够将署中公事打理得井井有条绝非易事;雷山禺已经在军马司任上干满一年,期间并无大的疏失,也算不易,想必不久之后就能正式掌印了。
雷山禺等世子落了座,这才起身向雷瑾面禀直陈其衙中公事。雷浩听去,却主要是关于西北平虏军各部军马役用的一些概况。
在西北,军队粮秣辎重军械物料的输送转运,有相当份额由半官方背景的民间车马船行商号承担了,另外一些份额则主要通过从佥兵守备军团隶下各‘团’抽调佥兵编成‘转运营’押运粮料辎重以及官方驱使官奴、派征徭役等等方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