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破围-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咕噜一声咽了下去,问也不问一句。申包胥这才解释道:“这是愚兄精炼的解毒丹,虽不能对症解你体内剧毒,却可延缓毒性发作。”他见这义弟到此关头仍对他由衷敬重,推心置腹没有半点猜疑,却也是好生感激,可这越发令他不忍下手。心中矛盾,脸上便挂不住劲,他怕伍员看出自己神色不对,连忙转过身去仰望满天闪烁的繁星,出神寻思。
象是从星空得到启示,他并不转身,郑重言道:“吾欲教子报楚,则为不忠,教子不报,又陷子于不孝不义。子勉之!行矣!朋友之谊,吾必不漏泄于人。然子能复楚,吾必能存楚;子能危楚,吾必能安楚。(2)”说完他拔出佩剑在身前一挥,裂帛之声传来,转身将一块衣襟抛向伍员,大喝一声:“布阵!”
火把外围的暗处轰然响应,十八条大汉应声跃出,前进到九丈左右停步,将三人围在当中,身前的竹盾齐身,中有一孔,孔中央的箭簇在火把映照下寒芒吞吐,草坪上顿时笼罩上一层杀气。
伍子胥脑际轰地一声,呆呆看着申包胥的衣襟飘落身前,脸上霎时白得没有半分血色。他抬起头望向申包胥,目光中惊疑不定,好半晌才颤声问道:“大哥这是何意?伍员方受你活命之恩,如若翻悔,不妨立时来取,伍员引颈待戮,决不会皱一下眉头!”
申包胥心头滴血,咬紧牙关板住脸道:“适才救你,为全手足之义,现下擒你,为解国家之患。包胥身为楚人,不敢因私而废公!你我兄弟之情已断,从此之后各为其主,往日恩情一笔勾销!”
伍子胥方寸大乱,胸中激愤难平,只觉得丹田一热,那股暴戾之气凭空膨胀了许多,转眼突破他自身真元的封锁游遍全身,令他暴躁不安,喉咙里发出低沉的吼声,双眼血丝陡现,就像一只择人而噬的野兽,咆哮道:“好!兄弟就用这垂死之躯送你一场功名。来来来,我兄弟久未切磋,让伍员领教恩兄绝艺!”
申包胥淡淡一笑道:“伍员你稍安勿燥,包胥再不肖也不至于乘人之危,此刻你伤重未愈,胜之不武,今夜我决不会与你动手相搏。不过你若想踏上灭楚复仇之路,还要先问过我这幻灭神箭。”
伍子胥气得差点儿吐血,他颤抖着将手指伸向喉咙用力一压舌根,胃内翻涌,张口将适才申包胥所赠的药丸吐了出来,沉痛道:“廉者不受嗟来之食!伍员谢过申兄教诲。”他努力平复激动的情绪,指向仰卧在旁的沈尹戍道:“此人与伍员素昧平生,还望申兄将其移出阵外,以免飞矢无眼误伤无辜。”
申包胥看了看地上的沈尹戍,纵声大笑道:“子胥你忒也狂妄,竟敢如此小觑天下英雄!这箭阵花费我十年心血,自出道以来,已有数十名高手沥血阵前,若还能误伤无辜,又怎配得上神箭之名?”他语锋一转又道:“子胥虽然小看于我,我却丝毫不敢看轻子胥呢。子胥天生睿智复又勇武无双,战阵之上智计层出不穷,令人防不胜防。就以今夜而论,我等本意是紧追不舍,逼你择路而逃,合围你于昭关城下,令你无所遁形。谁知你单人只剑主动现身求战,硬是将这一路人马斩杀大半,这等局面若非亲见任谁也难以相信:别的暂且不论,这些高手单是车轮战就可以将你活活累死,可见如论智计,天下无人能与你争锋!老实说,虽然你此刻内伤未愈,我仍然相信你有办法能脱出此阵,因此,”他面带歉意地向沈尹戍点了点头,继续说道:“我才要沈兄留在阵中。他虽与子胥素昧平生,却是因子胥而伤,子胥重义之人,定不会不顾其生死吧?如今汪令君已逝,以我官阶最高,”他举起右手对天盟誓道:“只要伍员能正面决战破我箭阵,沈尹戍与此案再无干系,申包胥定向大王力荐,保其仕途一帆风顺!”
伍子胥拿出十足的耐心听完了这段话,忖道:“怎么跟演戏似的?怎么就没说你留下沈尹戍的真正用意?”不过有一点他可以确定:申包胥很看重沈尹戍,只要他能活过今夜,前途一定没有问题!他不再答话,转身向草坪上的那张古琴走去,弯腰拾起,爱惜地擦了擦,送回到沈尹戍的身边。
沈尹戍将琴紧紧抱在怀中,眼睛瞬也不瞬地看着伍员的一举一动,恨不得将全身的力气都加到他身上帮助他脱险,不为自己,为的是这肝胆相照的朋友!他又想起了师妹月娘,忍不住在心中默默祷告:“月娘,你天上有知,定要保佑你夫婿赢得这最后一战!”
伍子胥又捡起自己的宝剑,只觉得入手沉重,有些力不从心。他不动声色地回到申包胥面前,问道:“以申兄的才智花费十年心血,此阵可想而知!伍员决不敢小觑了神箭的威力,适才单是引弓不发就已领教了这阵势如山的压力,委实非同小可。伍员只有一事不明,这箭阵出道以来,真的从未失过手手吗?”
申包胥面有得色,骄傲地说道:“事实如此,从未失手。你如不信,须臾便知。”
伍子胥哈哈大笑,眉目间意气飞扬,大声道:“倘若如此,一定是从未遇到过高手!”他话音刚落就感到身周杀气加重,这一定是那些射手被激怒,箭在弦上瞄准他的缘故。
申包胥对自己的箭阵极具信心,丝毫不将他的嘲讽放在心上,笑道:“那些箭下亡魂在没动手之前,也都如你这般信心满满。”
伍子胥感到四周的压力越来越重,压得他透不过气来,暗道一声虎落平阳,神色渐渐凝重。这沉重的感觉又激起他骄傲的性子,仰天长啸了一声,豪气干云道:“申兄勿忘先前的誓言!伍员纵然身死当场,尸身也一定会倒在那箭阵之外!”
注:
(1)南宋词人刘克庄《满江红》上阙
(2)此段对话大多引自冯梦龙的演义小说《东周列国志》,为情节需要略有增补改动。
第十四章
伍子胥感到四周的压力越来越重,压得他透不过气来,暗道一声虎落平阳,神色渐渐凝重。这沉重的感觉又激起他骄傲的性子,仰天长啸了一声,豪气干云道:“申兄勿忘先前的誓言!伍员纵然身死当场,尸身也一定会倒在那箭阵之外!”
申包胥脸上的笑容再也挂不住,满是不悦之色。倒不是因为伍员的讥讽,而是因为自己竟然受不住他言语所激将话越说越绝,暗暗自责道:“明知他宁折不弯的性子,干嘛还用言语挤兑他?”毕竟两人兄弟一场,虽然如今分道扬镳,可也不能说翻脸就翻脸吧?他原已打定主意借箭阵困住伍员,逼他知难而退打消复仇的念头,即令自己身受楚王重责也要保全这兄弟的性命,谁料几句话下来竟变成了迫伍员以死相拼。他两难之下只好咬咬牙:“若不动手也是难以交代,待我发动箭阵,看你还死不死心!”他不再言语,狠狠盯了伍员一眼,转身缓步走出阵外。
伍子胥借他出阵之机单足撑地转了一圈,周遭的方位布置尽收心底。可惜看也是白看,什么都看不出来!他立时明白这箭阵的厉害,术数生克竟全凭射手的劲力和速度相互配合,根本难以预测。一瞬间河、洛、干、支,五行、八卦一系列相关流过心头,最后停在了这箭阵的名字:幻灭!他隐隐觉着捕捉到了一线灵机,同时也知道自己绝无可能在片刻间推想出正确的破阵之法。
这啼笑皆非的结论不禁令他莞而。好在他知道任何问题都不会只有一种解决方法,无论黑猫白猫,抓得住耗子就是好猫,眼下这局面也只有摸石头过河——走一步看一步了。闭目想了想劲箭及体时的情形,又看了看二十几步外的射手,他忽然生出奇怪的联想,莫非这段不可逾越的距离就是他人生之旅的最后一段?
阵外传来一声清咳,伍子胥左腕一翻重剑平胸,默运玄功,面上红光闪了两闪,一大口鲜血喷到地上,转眼间精神抖擞,体内真气充沛。他知道必须速战速决,朗笑一声迈步前行。
十八张弓弦只发出一声响,十八只劲箭离弦而出,箭簇上闪着耀眼的寒芒,因其速度和劲力而化为十八道闪电,朝阵中央的目标飞去。
伍子胥清楚地看到身前的每只箭都有不同的颜色,不过速度整齐划一,他知道真正的箭阵绝非如此,对方此举只是在打招呼,他微微一笑,笑容中蕴涵着强烈的自信,看起来甚是豪迈。手中的重剑象是被主人注入了生命,忽然焕发出强烈的光芒,刹那间十八只利箭黯然失色,悄然坠落到草地上。十八条大汉惊得目瞪口呆,连同申包胥也一样。他们几曾见过这等可以使风云为之色变的剑法?他们几曾见过这等可以惊天地而泣鬼神的英雄气概?
但见伍子胥在场中挺身而立,意态豪雄,神色间一片傲然不屈的味道。他身周的草地上静静地躺着十八只各色雕翎,每只箭的前端都没有金属的箭簇——箭簇已经被完全劈碎,残片凌乱地洒在地上,显示着伍员这一剑的力量。
申包胥倒吸了一口冷气。他至此才相信了汪泽民临死时的那些话,对伍员的能力再也不敢轻视,哪怕是伤势再重也不行。他惊讶之下再不犹豫,决心发动箭阵,象这样的对手打着灯笼都难找。
伍子胥的情况却不如他想象中那么好,虽然他举重若轻,外表一如既往地挥洒自如,可是却在微微喘息。适才他一式“道生一”,连续挥剑18次劈落那些利箭,每一箭都带着射手充沛的劲力,等于他跟十八个生力军毫无花巧地硬拼了一次内力,怎么能不喘?若不是他用秘传心法将功力增强了两倍,这第一次交锋根本就吃不消。不过他也有唯一的一点儿收获,就是从箭上所含劲力大约知道了这些射手的内力修为。他深知时不我待,喘息稍定再度举步前行,同时做好了对付连珠箭的准备。
又一轮箭雨射出,果然与前面大不相同。伍子胥清楚地感觉到每枝箭上面各自不同的速度和劲力,从而使每只箭都有独特的风格和威力,这自然与射手的内力和射术有关,并且相互配合起来产生了巨大的威力。
箭刚离弦射手们就发现,那阵中的伍员居然没了身影。这念头还没转过来就感到手中盾牌震动,对面的箭射了过来钉到盾上面,发出嗡的一声箭尾乱颤,奇…书…Qisuu。Com可见劲力非同小可。
只有五枝箭消声匿迹。随即伍员身形出现,再度迫前而来。原来他刚才发现前面地势略凹,他用剑气杀死的两人尸体横在前面,于是一伏身趴在那天然掩体中躲过了这轮攻击,还蒙这两具尸体挡了四箭,另一箭被他挥落。他立即明白这五枝箭是这一轮攻击的灵魂所在,而其他箭手的职责应该是配合着封死他身周的各种角度,并不直接攻击他的身体。
那申包胥也是一愕,随即点头赞叹,自己出阵时也曾从这两具尸体上迈了过去,却不曾想过可以做掩体。尤其是伍员在这等情势下仍能想到加以利用,可见心思之快。这又激得他的求胜心切,当下发出暗号提前变换攻击节奏。
弓弦再响,劲箭如雨,每张弓同时发出两枝箭,二十丈方圆的空间利箭多了一倍,单是那气势就可以压得人窒息。
伍子胥骤然感到压力剧增,一声断喝借力提气,重剑光华再闪,仍是一式“道生一”,瞬间疾劈36次,将魁伟的身形裹入剑光之中。
眨眼剑光收敛现出身形,伍子胥卓然独立,毫发无损。他隐隐想起当年申包胥好象提到过什么双弦三箭的改良方法,他当时评价说虽然威力巨大,可是工序繁琐,兼且对射手要求甚高,不利于军中推广。孰料这义兄求得楚王支持,精选军中高手,辅以奇门术数终成此阵。虽说因其局限不能见诸沙场,可若想射杀个把江湖高手却是易如反掌。
他盘算已定,如此被动挨打委实不利,当下不再步步为营,大步行去。哧哧的步伐声中,正前方的两名箭手和其身后的申包胥立即感到他强大的气势,行过处地面留下三十六枝利箭,每一枝都是完整无缺,只在箭簇尖端留下浅浅的凹痕,显示出所受的力道恰到好处。
前行六步,伍子胥出剑两次,每次都是一式“道生一”,以心为道以己为一,剑光闪处,羽箭坠地,得尽以简驭繁之妙。可是因先前过于谨慎,行到此处内力便见消退。他面上红光一闪吐出一口鲜血,暗道:“倘若这一次不能冲出箭阵,只能饮恨于此。”当下更不迟疑迈步挺进,头顶冒出腾腾白气,身后留下深深的足印,可见他真气弥漫全身,决死之心人人一望可知。
申包胥骑虎难下,心中矛盾异常。斗争了片刻,终于是好胜之心占了上风,他提气大喝一声:“九箭连珠,九九归元!”射手们轰然响应,气势惊人。
顿时弓弦狂响箭如飞蝗,就连那皎洁的月光也为黑压压的利箭所蔽失去了颜色。伍子胥长笑一声手中重剑光芒大盛,剑光闪处,羽箭纷纷坠地,眨眼功夫地面上落了厚厚一层。
射手们也为这白热化的战况变得疯狂。他们阅人多矣,即便是闻名天下的高手也鲜少能逃过“双弦齐响”,即便逃过也会毙命于“三箭连珠”之下,这“九箭连珠”根本就从未得到过机会施展。正因如此,他们一向认为箭壶中的28枝箭过多,保留了两次“九箭连珠”的机会,根本就是多余,应该减少十枝,凑成十八之数,这样的幻灭十八神箭更为名副其实。
可是转瞬间他们就发现,每个箭壶中只剩了一枝箭。取箭上弦的手法都已经练成了本能,可是这最后的一箭虽在弦上却再也发不出去。
箭雨初歇,现出伍子胥孤零零地身影,右肩插着一枝雕翎,脸色白得吓人。他傲然一笑,伸手折断了箭杆,再度举步前行。
申包胥惊怒攻心,哇地喷出一口鲜血,气急欲狂。他扬手发出号令,却没有任何反应,待第二次扬手才有动静。原来那些箭手也已被这不可能的结果震撼了心灵,变得六神无主。只因这箭阵的设计甚是周密,正面突破说来简单,可是根本已经超出了人类体能的极限。
箭阵一阵骚动,随即恢复了平静,射手们再度瞄准了目标。
伍子胥立即察觉锁定的目标竟不再是自己,愤然色变,一个起落退回到沈尹戍身旁,怒目圆睁盯住申包胥。
申包胥忍住羞愧强做镇定,扭头避开他愤怒的目光,暗暗给自己打气:“如果能为楚国消弭一场兵戈之灾,我个人的荣辱又算得了什么?”而事实上并未真向沈尹戍发箭,此举虽然有欠光明却也没什么说不过去。
沈尹戍心中感动,大声道:“尹戍何德何能,得伍兄如此错爱,伍兄速速出阵!沈某今夜得你为友,虽死无恨!”话未说完,声音已渐渐呜咽。
伍子胥暗叹功败垂成,深悔自己这一次弄巧成拙。他与申包胥相交甚久,深知他决非食言之人。而以人性的微妙而论,越是对一个人不信任,他往往越会作出令你担心的事情。人本身并无好坏,只有其行为的好坏(1)。当他看见申包胥眼中的羞怒,更加印证了心中的推测,从而越发不能离开沈尹戍,可是体内激发的真气却一定没办法维持多久。
这真是个奇妙的悖论,一旦钻了进去,想出来不大容易。
注:
(1)引自让。保罗。萨特的观点
第十五章
伍子胥的头脑终于陷入混乱,心情越来越焦躁,他望也不望那沈尹戍一眼,厉声道:“沈兄文采武功,无不令伍员心折,唯有这性格却少磨炼。大丈夫死则死耳,因何效那妇人孺子,婉转作啼?”他体内真气迅速消退,手中剑越发沉重,可是对方引弓不发,不由得万分焦急,忖道:“莫非我今夜毙命于此?”他再次默运玄功激发真气,可是空自喷出口鲜血,丹田中空空荡荡,再没有任何反应。
沈尹戍收住眼泪,断然道:“伍兄负血海深仇,万事当以报仇为念,日后伍兄若能挥师入郢,尹戍虽死犹荣!”说完他提起右掌,朝自己天灵拍去,想要以死明志,断了伍员后顾之忧。
一缕指风袭来,封住他的穴道。他抬头望去,伍子胥面色肃然站在他面前,眼中的狂乱正在消退,代之以果断和坚毅。只见他躬身施礼,满怀歉意道:“沈兄还请恕过伍员失礼!死者已矣,伍员虽不肖也知生命的珍贵,倘若因此无法复仇,父兄在天之灵,定然不会怪我!”他停了停,慨然叹道:“沈兄可还记得月娘?当日乱军之中若能救她,伍员宁愿一死,也胜于为之抱恨终生!”
想到伤心处虎目中隐现泪光,他刚刚为此骂过沈尹戍,自不愿被其看见,霍地转过身子横扫一眼,朗声说道:“今夜伍员连本带利只赚不赔,纵然埋骨于此亦是无憾!若有人想动沈兄一根毫毛,简单得很,只要你踏过伍员的尸首!”他嘿嘿一阵冷笑,接着说道:“只要伍员三寸气在,此事断无可能!”
申包胥暗暗着急,第一他根本不想害了伍员的性命,只想迫他断了复仇之念;第二他甚是看重沈尹戍,可照此发展下去,沈尹戍不但不会为楚所用,反倒会成为另一个伍员,任他事后舌绽莲花也恐怕也说之不动。他急忙开口表明心迹:“伍员你何须如此?只要你立誓不再兴兵伐楚,这就出阵去吧,包胥在此恭送。”
伍子胥皱了皱眉还未开口,沈尹戍抢先道:“士各有志,伍兄切勿以尹戍为念!若伍兄因我而放弃复仇,沈某还有何面目苟活于世?”
申包胥心中甚是不快,强压怒火宽慰自己:“怎么跟两头倔驴拴在了一起?”他游目四顾蓦地发现,手下这些射手竟也被二人义气所动,脸上现出恻隐之色,一颗心登时提了起来,凝神寻思稳定军心的办法。
当时正是春秋末期,各诸侯国都还是奴隶制社会,军人的组成大多是毫无人身自由的奴隶,属于社会的最底层,一向被人瞧不起。更因连年征战不断、戍边之苦,加上严刑峻法,军人的境遇极惨,很少能活过35岁,士气非常低落。而自伍子胥胸怀大志投身行伍,决意凭一己之力重振军心。他与士卒同吃同住同甘苦,更为难得的是真正将其当人看而不是奴隶,军法面前一律平等,提擢下属凭军功不论出身,赏必信,罚必果,从而唤醒了军人神圣的使命感和荣誉感,兼之以宽严相济、恩威并用的驾驭手段,使旌旗所指,大小将士无不用命,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使楚国士卒扬眉吐气,不再以军人的身份为耻,反以能与伍员同在军伍为荣。是以伍员虽年未及而立,但在军中声望之隆、威信之高,实无人可及。若其复仇大旗一张,定然云集响应,楚军立时分裂。正因如此,他出逃之后,楚王和费无极均将其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必欲除之而后快。而申包胥也是因此才不惜自毁声名,迫他打消复仇之念。
草坡上再度陷入沉寂,只有火把燃烧偶尔发出的噼啪声。伍子胥巍然挺立,稳如山岳,可是他清楚地知道自己体内的真气正如潮水一般退去。时间一点一滴地流逝,他非常明白,能生离此地的希望也在一点一点地变小,终会消失,可是面对渐渐迫近的死神,他依然毫无惧色,稳稳地站在那里。
身为将军,他对这样的归宿非常满意。记起有一次和月娘闲谈,他笑言道:“一个军人最好的归宿,就是在最后一场战斗中战死沙场。”月娘立即面现怒容,用手掩住了他的口。他握住月娘的小手哈哈大笑道,这样的事情决不会在自己身上发生,只因他舍不下心爱的月娘,月娘却转过身去不再理他。他从背后探头一看,就发现了月娘眼中的滢滢泪光。那一刻,他胸中爱怜无限,伸臂轻轻地将月娘揽入怀中,温柔地吻上了月娘的脸……
他摇摇头苦笑了一下,如今果然有了这样死去机会,还有什么可抱怨的呢?那柄重剑让他越来越吃力,他依依不舍地弯下腰,将其插在身前的草地上,顺势转身,微笑着,深深地看了沈尹戍一眼,然后回过身来挺起了胸膛,去等待那即将贯胸而入的利箭。
沈尹戍的心猛地揪了起来,泪水再也止不住,如泉涌一般顺着他的面颊流到草地上。他从伍员的目光中读到了诀别的意味!眼看着这不世之雄走上末路,他的心境无比凄凉,只能咬紧牙关,一任泪水无声无息地流淌。
伍子胥缓缓地转头,仔细打量着身前的箭手,目光中一片平静,没有丝毫的怨恨。他目光到处,那些箭手们虽然藏身盾后,却纷纷躲避不敢与之相接,仿佛那目光是无形的利刃,可以直刺他们的灵魂。忽然一声呛咳,他们的眼睛再度聚拢到伍员身上。
伍子胥的真气终于消耗殆尽,到了油尽灯枯的境地。他只觉喉头一甜,屏住气想要将翻涌上来的血强咽回去,可是气息逆乱不畅,忍不住咳了一声,于是这一大口鲜血同时从他嘴角和鼻孔中呛了出来。他身躯晃了一晃重又站定,骄傲地一笑,目光仍然清澈而坚定。
申包胥心如刀割,再也受不了这种煎熬,一跺脚不忍再看,大声说道:“罢了!伍员你出阵去吧!”[奇书网·电子书下载乐园—Www。Qisuu。Com]
伍子胥纹丝不动恍如未闻。此际他已经内火焚心,眼神开始散乱,可是那魁伟的身躯依然站得笔直,有如一尊威武庄严的雕塑。那四周的箭手被他威风所慑,竟也惊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