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人神-第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皇室之内,禁忌良多,岂是一般人所能触犯的?
  只是,这个结果委实匪夷所思。
  十二只眼睛,看了一遍又一遍,直到把一笔一划都要瞪出huā来了,这才吐一口气,面面相觑,印证彼此都没有看错。
  李逸风忽然觉得额头有些汗流下来,顾不得拭擦,赶紧往下翻,就翻出一首不曾审阅过的词,词牌为《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huā人独立,微雨燕双飞。记得小眉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此词大好,情景交融,意境凄清,将人世情怀,思忆情愫熔于一炉之中,堪称婉约至极,无以复加一一再看后面署名赫然为“叶君生”三字。
  诡异说不出的诡异!
  六位评委,每人现在流露出来的神态都与“诡异”一词密不可分。
  “天寿,你说说看?”
  “子清,你怎不先说?”
  “咳,逸风兄才高八斗,还是你来点评吧。”
  一众人你推我,我推你,始终无人愿意先开口,如此氛围简直前所未见,史上没有发生过。
  最终结果迟迟不揭晓,三大书院的生员们等得有些焦急了,纷纷嚷嚷起来,颇有督促之意。
  黄元启一咬牙,道:“不如我们一起去找公主,说道说道。”
  这也是最适合的作法了,于是六人一起来到公圭所在的帐篷外,自不敢进去,而是候在外面靠丫鬟传话。
  李逸风道:“公主,叶君生所作《临江仙》,确实好词,只是此词似乎与中秋佳节无关,定为头魁,恐怕不合。”
  片刻后丫鬟出来:“公主要问你等三个问题,第一,叶君生此词呈送,可符合规矩?”
  李逸风垂手回答:“符合。”
  “第二本次诗会题眼为‘月”此词可符合?”
  李逸风一想,只得回答:“符合。”题眼这东西,本来就定义很广泛,解读之下,多少都能圆回来。
  “第三,你们让公主定夺谁为诗魁,现在公主旨意已下,做出了选择,你等还有什么问题?”
  李逸风等人为之哑然心道:我们让你从郭南明和柳临渊两人当中选,可没想到你会凭空选出一个叶君生来呀。
  不过这话是不可能说出口的,找死吗?
  话说到这个份上了,他们还能说什么?正如殿试之际圣上点状元,可真是看文才?往往一眼扫下去,见谁长得顺眼,金口一开,他就是状元爷了。
  现在的情况何其相似,倒不是说那首《临江仙》不好,论水平造诣,秒杀郭柳两人的作品毫无问题,只是有些不应景。况且,眼下的情形突然宣布叶君生为诗魁,那后果简直不堪想象,不jī起群愤才怪。
  叶君生呀叶君生,你说他到底是个什么人?本以为他不参加,为之惋惜,可当他以这样的形式出现,却像一块骨头卡在喉咙那里去,呛得几乎要断气。
  再说,他不就是个破落户子弟吗?怎么可能蒙得九公主青睐,一力推荐?
  突然间,李逸风与黄元启对视一眼,却是想起那位爷在独酌斋买字的事情,他们脑海里仿佛放电影般,登时记得当初所购买的那幅字,就是“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之句。
  来龙去脉,豁然贯通。
  深,这水深着呢!
  两个老狐狸对视一眼,额头都有些冷汗冒出来。想到更深一层,也许整件事那叶君生根本不知道,而纯属于歪打正着,莫非正应了那句“傻人有傻福”?但无可否认,他背后突然多了一位九公主,在前程上,已是豁然开朗。
  九公主生性淡泊,不假颜色,如今居然对叶君生青睐有关,可想而知对他肯定非常欣赏的了。
  有贵人赏识,往往是一个读书人飞黄腾达之时。
  杜子美有诗云:“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说得便是一个典故:东晋时代,郁郁不得意的袁弘在中秋之夜,泛舟湖上,高声吟诵自己的作品,不料恰好被同样泛舟赏月谢尚大将军听见了,大力赞赏。袁弘就此名声大振,平步青云。
  诸多青年才俊,抢着去参加各种各样的诗会,搏出位,绝非仅仅是为了名次,更多的是想藉此得到贵人的赏识。
  这才是根本。
  现在倒好,叶君生没来参加诗会,却得到了九公主的力荐,说起来还真有些啼笑皆非的感觉,这让三大书院的生员们如何接受如此无稽的事情?只怕会有人接受不了,当场就跳下孤云峰去了。
  然而这个结果必须要公布,莫说一个地方诗会的头魁,就算九公主钦点叶君生进入国子监当监生,那也是毋庸置疑的事。公主开了金口,这事就已脱离正常的轨道,不再受评委们控制。
  更何况,程序上!切符合,那首《临江仙》亦为难得一见的传世佳作。
  果不其然,当李逸风代表众评委宣布这个结果之后,偌大的〖广〗场死一般静寂,然后就是汹涌的质疑声:“叶君生不是说不参加的吗?”
  “到底是怎么回事?”
  “他的词是谁带来的?”
  “不知道呀,谁能告诉我发生了什么事?”
  “这词虽然好,但只是带个‘月,字,这样也行?”
  “不对,诗会可没规定非要怎么怎么写,扣合题眼即可……”
  帐篷之中坐着一位公主,除了评委们以及少数官员外,普通生员们根本都不知道,自然无从明白。
  疑惑、愤然、质问等等非议将孤云峰变成了噪音的海洋,同样传到了公主的耳朵中。
  她忽而嫣然一笑:“赵峨眉,你任性了……,只是,任性一下也很好玩的呢。”
  依稀间,仿佛卸掉了戴在脸上很久的一副面具,而找回了那一份童真年代的快乐。
  无论多少钱,无论多重的权势都找不回的那种快乐。
  手里拿着《临江仙》的抄录本,郭南明好想哭,却又想笑,哭笑不得的表情拥挤在脸上,煞是精彩。
  而另一边的柳临渊最是憋闷,一口气憋着,像个蛤蟆,脸色几度变幻,幸好他身子骨过硬,没有吐出一口老血来,最后冲出喉咙的是一声咆哮:“我不服!”
  狠多人都不服。
  事情曲折离奇,峰回路转,好像变戏法般,实在令人接受不能。
  “走,我们回冀州,揪叶君生出来,讨个说法。”
  天谷书院和白水书院的生员们不能找评委撒气,他们也不敢,孤云峰之上可有上百精兵维护秩序呢,于是念头一转,干脆去找叶君生。
  一呼百应,群情汹涌,就开始下山。
  李逸风见着这般情景,暗暗为叶君生捏了把汗。不过他知道就算那些生员们再愤怒,也不会动手的。正所谓“君子动口不动手。”大不了找叶君生讨个说法罢了。
  只希望叶君生能顶得住这一番口诛笔伐。
  夜已经深了,热闹了大半宿的冀州城开始变得安静。只有街道两边的饮食摊档还没有收拾,继续做着营生。
  因为他们还想等待孤云峰诗会结束,到时参加诗会的人便会赶回城来,会掀起新一轮的消费热潮。
  一一中秋佳节,普天同庆,今天城门都没有关闭,可〖自〗由出入。
  果不其然,没过多久,一辆辆马车奔驰进城,马车上的标志标明他们属于天谷书院和白水书院。
  孤云峰诗会结束了。
  但当摊主们满怀期待之时,就见到一辆辆马车不作停留,直直地使过去,最后来到南渡巷那边,停在独酌斋面前,围拢起来,个个大喊,叫叶君生出来。
  其时叶君生正睡得迷迷糊糊的,听到吵闹声,不禁眉头一皱,披衣出来,让同样受惊醒的叶君眉待在屋里,自己开门出去看怎么回事?
  当见到黑压压上百人时,不由一怔:这些人吃饱了撑着吗?三更半夜闹上门来,还让不让人睡觉了。
  幸而这时黄超之也赶了回来,口齿伶俐地陈述了事件过程。
  叶君生一听,哑口无言,这情节怎么像存在主义的荒诞呢?
  就听得以柳临渊和赵庆宝为首的两家书院生员,振臂高呼“不服。”说叶君生一定买通了评委,佝私舞弊云云。
  叶君生听得不耐,冷笑道:“你们要怎地?”
  柳临渊愤然道:“反正我们对你那首《临江仙》夺魁不服。”
  “呃,那么我换写一首呢?”事到临头,根本解释不通,只能换个方法解决。
  柳临渊一听,声音徒然提高:“如果你重新写一首能让我们服气的诗词来,我们马上就走。”
  叶君生不再废话,返回屋中,不过片刻就写就一首,拿出来给柳临渊:“你们看这首如何?”
  目光在笔画森然的字句上滑过,先是一阵沉默,然后还是默然,再然后,一架架马车灰溜溜走得无影无踪了…”
  
第一百章:真章
      (不知不觉第一百章了,求订阅,求自动订阅!)
  月圆之夜,发生了一些不可思议的事情——
  比如说孤云峰诗会的诗魁,居然被根本没有来参加的叶君生摘走了;比如说来势汹汹,扑回独酌斋讨个说法的天谷书院与白水书院的众多生员,看完叶君生写就的新作后,屁都不放一声,垂头丧气黯然离去……
  再比如说,叶君生的字,已卖到一贯一幅,堪称一代名家的行情了。
  诸多消息,风一般在整个北方文坛流传着,成为一个热门话题。
  “声名鹊起”,以此来形容毫不为过。
  如果说道安诗会之时,叶君生所引起的热议还只是停留在冀州范围内的话,那么现在的影响,却迅速扩张,在戎州夏州都震起了不小的波澜。
  坊间传闻,越传越玄乎;而真正知道内幕的一干评委们却另有心思,他们反而撇开作品层面,而深入到内部因素去,例如探讨叶君生与九公主的关系到底到了何许地步?
  要知道从古到今,空有满腹才华却落魄潦倒的才子不少,但如果能藉此才名而成为官场新贵的话,意义就截然不同了。
  终归到底,还得看叶君生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以前大家俱把注意力放在叶君生所写出的作品上,现在风向徒然有所改变,而开始聚焦在他这个人身上了。
  满城尽谈叶君生,虽然夸张了些,但也差不多。
  声名真是奇怪的东西,就像飘忽的鸟儿。当你拿着网兜到处抓的时候,却总是捞个空,但当你无意追逐之时,它又会一头撞到你怀里来……
  有些荒诞的感觉。
  整件事对于叶君生来说,就是“荒诞”二字。事到如今,他仍然不清楚拿着那首《临江仙》去诗会的人的身份。
  至于李逸风等,那是绝不可能道破的。
  这两天,独酌斋一共卖出了十幅字。购买者身份来历不明。不过这些字帖,都未曾盖上天地玄黄顽石印,而是用了另一枚普通的私章。
  名利双收,果然密不可分。
  有生意,叶君生当然开心,他更开心的是揽镜自观时,见到顶上灵光的霞光文气,赫然粗了一圈儿。颇有壮大的迹象。
  与此同时,天地玄黄顽石印已破开了第六重禁制,距离十重禁制的阶段战略目标不远矣。
  能运转十重禁制的话,阵法流转,可炼化入体,隐匿灵光气息,作用性非同小可;而假如能破开二十重禁制的话,另一个重要功能随即开启,就是印内乾坤世界。
  先天纯阳之宝,奥妙无穷。各有无以伦比的特性。而天地玄黄顽石印的两大特性便分别是藏匿与镇压。
  印内乾坤世界开启,自称一方洞天,能将人玉与物都收藏于其中,外人无从知晓。
  破解的禁制重数越多,这个世界的空间就越大。
  可以说,叶君生得了天地玄黄顽石印,便等于取得了立身开道之根本。所要做的,便是炼化而已。
  炼化不易,若非有前任的对应炼制功法,就凭叶君生如今的修为。破解第一重都要一、两年功夫才行。
  不过即使有图解,可本身实力跟不上的话,也会遇到瓶颈阻滞,难有寸进。
  这方面,叶君生已感觉到了。
  本身修为,阳关境界早已十分稳固,阴神出窍。夜行日走,吹风淋雨,只要不是太恶劣的气候。他都不怕。然而要想突破至下一境界“法相”,可绝非易事,要收集凝聚大量香火念力才行。
  如此一来,又要读书博取功名,又要修炼,又要炼化法宝,还得进行一些必要的应酬交际……如果会分身术的话就好了!
  哥很忙。
  猪妖近期也很忙——自从牛哥出了事,它倍感孤单寂寞,常常独个儿望着太阳或者月亮发呆,就差那句经典台词“晚晚垂泪到天明”了。
  “老爷,我想牛哥了。”
  这天晚上,叶君生到后院来说话,猪妖做如斯开场白。
  叶君生拍拍它脑袋,道:“它会没事的。”
  经历这一场,对于猪妖还真有些刮目相看之意:本以为它就是个贪吃好色的家伙,胆小如鼠,只是碍于被大圣镇压住才假装服服帖帖,没料到大圣被抓了,猪妖的表现却非常忠实,晚上连偷窥听床都很少去了。
  猪妖仰躺着,四肢朝天地望着明月,忽而一叹:“一日不见,如隔三秋,这都多少日了。牛哥,你在他方还好吗?俺老猪想你都瘦了一圈。”
  叶君生一听,差点就“扑哧”笑了出来,实在不习惯猪妖这般文绉绉的深情告白款。
  干咳一声,问:“夯货,你目前修为如何了?”
  猪妖道:“快要突破法相之境了。”自从受到大圣的指点,它进步神速,领悟得很快。
  “不错,那你们做妖的,要修炼到什么境界才能变化人身?”
  “非散仙不可。”
  叶君生点点头,忽而问:“夯货,我与大圣都不曾在你身上种下禁制,你为什么不走?”
  闻言,猪妖顿时一骨碌爬起来,目灼灼地盯着叶君生,样子非常的严肃:“老爷,你岂能如此看轻于我?俺老猪是那样的人……猪吗?人是人他妈生的,妖也有***。俺老猪生长于天地间,得遇机缘,开启灵窍,学得人文气节,便有三个胆,一是吃胆;二是色胆;三是忠肝义胆!”
  它说得正气凛然,掷地有声。
  叶君生为之哑然,忙一竖大拇指道:“夯货,是老爷说错了话,明天赔你一壶好酒。”
  猪妖随即嘟囔道:“那还差不多……况且,牛哥可是答应传授一门《隐身术》给我的,没学到手,打死俺老猪也不走……”
  心里在想:学得隐身术后,马上就到皇宫偷窥贵妃洗澡去咯……嘿嘿,老爷,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叶君生终于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炼化宝印的瓶颈不期而至,接下来就不是水磨工夫所能解决的了,必须寻找到一个适合的契机才行。
  于是,叶君生顺势结束了闭关,返回书院中。
  如今的观尘书院,叶君生赫然已成为风头人物,势头稳稳压过郭南明一头。而郭南明自从看了叶君生后来写的那首作品后,与柳临渊和赵庆宝等人一样,都出现了长时间的默然,就连合适的评论,都找不到一句。
  此词,当为天授呀!
  心中哀叹之后,郭南明很想来一句“既生瑜,何生亮”的苦逼感言,但想了想,还是算了,直接选择离开观尘书院,离开冀州,开始游学天下。
  “老师说得对,天地何其广阔,自己以前一直在冀州坐井观天了……”
  他的离开,无形中更让叶君生的风头达到极致,一时无两。
  “君生,这一次我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黄超之满面春风:作为叶君生在书院中的唯一好朋友,叶君生这番戏剧性的夺魁,其与有荣焉。心里对于自己的眼光感到非常自豪,一直以来,他都是很看好叶君生的,这才不惜本钱帮叶君生开书帖店。
  做人便是做人情,但这人情的学问太大了。绝不是光凭着精诚,或者钻营就行的了,还必须有眼光。
  “对了,君生,你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黄超之非常好奇。
  叶君生一摊手:“如果我说我也不大清楚,你信不信?”
  黄超之一怔,道:“你说的话,我当然信的了。”
  叶君生道:“事实便是如此。”他确实也不大明白其中的关窍,只隐约猜到了那么一点,但无法确定。
  黄超之搔搔头,干脆不纠结这个了,道:“对了君生,你我就到府衙中办理文书手续,将那独酌斋的产业转过你名下吧,我总是记挂此事,心里不爽。”
  叶君生道:“但我现在还不够那么多钱……”
  黄超之一摆手:“谈什么钱,就当愚兄送你的。”一座大宅子,算得上是一份不俗的大礼了。
  叶君生连忙道:“那可不行,岂有这般道理?”
  黄超之却很认真地道:“君生,这是我心甘情愿送的。我就把话说白了吧,他日等你高中,不知多少人会抢着送房子给你,现在我先送先好,讨个便宜。”
  叶君生看着他:“你就那么肯定我会高中?”
  “呵呵,愚兄读书不济,但还有几分眼光。况且,以你我交情,区区一座宅子又算什么?”
  他说话说得漂亮,干脆利索,摊开了讲。
  一番争拗之下,叶君生坚持不愿白白得了他的宅子,只说手续可以先办,该给多少还得给。
  黄超之急了,便道:“要不你写一幅好字给我吧,钱我一定不会要的。”
  略一沉吟,叶君生便答应下来,铺开文房四宝,凝思写下“祥瑞镇宅”四个淋漓大字,然后掏出天地玄黄顽石印,提气费神地端端正正盖上一个真章。
  这是他第一次用上此先天纯阳之宝,而且不仅仅是单纯盖章,还调动了其中的阵势禁制,堪称“真章”。
  祭起意念,灵眸看去,就见到印章之上有一团淡黄的气息在流转翻动,煞是灵敏。
  从某个角度上,这一幅字就不再是一副普通的字了,而是开过光的,有一定的辟邪功用。
  一幅字,宛如法具,足以抵得上独酌斋的价钱了。
  叶君生自是付出了相关的代价,汗出如浆,精神即刻疲软下来
  
第一百零一章:游学
      又开抽了,以前的更新又一个一个被抽了,所以更新都不带格式先了!抽啊抽的就成习惯了!!
  见到叶君生盖个章后,脸色忽而变得有些苍白,还有汗意渗出,黄超之不由关心问道:“君生,你怎么啦?”
  叶君生摇摇头:“没事。”
  稳一稳神,这才定住状态。
  这方天地玄黄顽石印,还真不能随便动用,费心费神,不可等闲视之。但不管怎么说,都不能白白占了黄超之的便宜。送这幅字帖给他,可备不时之需。至于章印痕迹,经过阵势的变幻掩饰,也不怕被人察觉。
  叶君生就怕黄超之看轻了这幅字,拿回去后随便丢在一边,那就浪费。但这些,可不是他所能操心的,得看个人造化。
  两人随后到府衙办理文书手续,至此,独酌斋就真正属于叶家的产业了,感觉颇有不同。
  在前一世,叶君生欲求一房不得,不管到哪个城市去工作,都是租住,等于外客。
  主客之别,判若云泥。
  当将房契交予给叶君眉之时,少女居然哭了。一直以来,很多纠结虽然她不说,但心底里始终存在——哥妹俩离乡别井,离开彭城来到冀州,在不算长的时间内,打拼下一座大宅子,真心不容易。
  当晚便设宴,请江静儿与黄超之过来,聊作庆祝。
  第二天一大早,有小厮手持请柬,登门来请,却是顾学政派的人,要请叶君生到顾府做客。
  一州学政大人,执掌全州的教育事业,可谓高官大员,眼下让人来请叶君生一介生员,可谓破天荒的事。
  叶君生倒没有受宠若惊的心态,稍微整洁衣冠,便随着小厮前往顾府,到了之后,发现除了他,顾学政还请了冀州两名大儒,正是李逸风与黄元启。
  “学生见过学政大人。”
  叶君生恭敬作揖施礼。
  顾惜朝打量了他一眼,微微笑道:“不必多礼,请坐。”
  坐下之后,即有丫鬟奉上香茶。
  对面的李逸风和黄元启四道眼光嗖嗖地往他山身上瞟,然后对视一眼,了然于心。
  叶君生的外貌谈不上俊美,身材中等,剑眉朗目,全然没有一般书生的柔弱感;关键还在于气度,举止从容,很是淡定,殊为难得。
  要知道一般生员第一次面见学政大人,定然会战战兢兢的,话都不敢多说。
  顾学政抿了口茶,忽道:“叶君生,你干的好事。”
  这话说得有些突兀,好像兴师问罪般。
  叶君生在座位上欠了欠身,问道:“不知大人言下之意?”
  顾学政将他的反应看在眼里,眼眸掠过一抹赞赏之意,这才斯条慢理说道:“本官曾问郭南明,为何选择南下游学,他与我言‘君生在,故远游’。”
  话里的意思,倒像是叶君生逼走了郭南明一般。
  叶君生却知道学政大人不可能会因此而怪罪于他,否则怎会请他来做客,便避重就轻地回答:“其实学生也想出外游学。”
  “哦,为何?”
  “久居之,故远游。”
  叶君生巧妙地套用了郭南明的话,演变出另一种意味来。他并非心血来潮,或者只为了应对才这么说,而是早就有了游学这个念头。
  当然,其实游学只是表面的名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