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逐鹿大宋-第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酒宴过后,马小知想到自己与王管家已多日不见,就拉他去自己的住处。孙机与五位长老也跟着过来。到家后,看到王管家,云娘与王二王三个个大喜。免不得又是一阵热闹。

夜深了,王管家这才有机会和马小知单独说话。

马小知笑道:“你说我是该叫你雷副指挥使好,还是叫你王管家好?”

王管家一笑:“不必那么见外,随便吧。不过还是叫王管家显得好些。”看了看马小知,又道:“不错,我教你的东西,你都已经学会了。”

正文 第三十九章 太子之位

第三十九章 太子之位

王管家又道:“那我来考校你一下,若是答对了,便算是满师。你说你不过是个江湖人物,可为什么那些朝廷的官员见了你却笑脸相迎?”

马小知心中忽然觉得十分亲切。如果真的要他在那个从来没见过面的老子与王管家之间选一个做父亲,他情愿选王管家,于是笑了笑道:“因为我是朝廷的四品官员。”王管家不做声,只是看着他。马小知接着道:“因此朝廷的官员借着交接同僚的名义,和我交往,一来有个掩饰,二来可以做给我们的刘掌门看。嘿嘿,我们的刘掌门想和他们结交,他们又何尝不想和我们的刘掌门结交呢?”

王管家这才点了点头:“我真的没看错人。同样的道理,若不是我提醒,我们的刘掌门只怕到现在还在糊涂。史书上有一句话,‘当今天下,不但君择臣,臣也在择君。’他希望别人支持他,其实别人又何尝不想在他身上大捞一票?”

马小知问道:“如此说来,皇上的意思已经明确了?太子的人选应该是我们刘掌门了?”刘掌门若是能做上皇帝,那自己和玉卿公主的婚事就有指望了。

王管家点了点头:“谁不想自己的儿子好?不过皇上虽有这个意思,却没有表露出来。他当然是想等到每个人都拥戴赵思睿王爷时才表露。如此一来,就是他顺应大家的意思,而不是大家顺他地意思了。”

马小知苦笑:“原来做皇帝也不自由。也得看大家的脸色。”

王管家摇头:“不是看大家的脸色。而是做事的方法。如果他不顺应大家的意思,将来史书上会说他一意孤行,不是一个好皇上。嘿嘿,只是他暗中将这个意思表露出来,谁又敢违抗?大家都顺应他暗中表露出来的意思,他再顺应大家,这样就叫顺应民意了。这就是办事的方法。”

马小知大笑:“说得粗俗一点。这是不是可以叫脱裤子放屁——找麻烦?”

王管家也笑了:“倒也不是,不过你不知道。当今皇上是有这么一个习惯。他放屁时,真地喜欢脱裤子。”

马小知:“既然楚王知道了皇上的意思,那为何还要出来与刘掌门赵思睿争?难道他不怕日后我们地刘掌门报复?”

王管家解释道:“这里面有一件事你不了解,那就是我们大宋的祖制。按我大宋祖制,任何皇上都不得擅自杀害宗室,赵王爷即位后,顶多将他们贬出京城。嘿嘿。大家的梁子已经结下了,他们现在就是不和赵思睿王爷争,赵王爷即位后,只怕也会将他们打发出京的。结局都是一样,为什么不争?再说,赵思睿王爷即位后,为了安定人心,肯定要和他们和解。说不定那时反而会对他们比没出来争皇位的宗室要好。”

马小知不解:“楚王和他儿子会没事,那些拥戴他们的大臣总会有事吧?为什么他们现在还跟在里面起哄?还不赶紧做墙头草,跑到赵思睿王爷这边来?”

王管家哈哈大笑:“你真的以为皇帝想做什么事就能做成什么事么?民间也许会这么认为,可朝中人就不这么认为。形禁势格,有时他想做一件事时,反对地人要是多。他也只能算了。如今朝中知道我们刘掌门是皇上亲生儿子的没几个。大家都觉得应该按照顺序来,既然魏王的儿子不能做太子,接下来就应该摊到楚王,再接下来才是秦王。再说当今宰相与一班老臣都愿意支持楚王的二王子,皇上又不敢表露赵思睿王爷和他的关系。朝中形势,现在还很难说呢。”

原来做皇帝也不可以胡来,马小知不禁觉得好笑,想起自己穿越前看的书,上面都说皇帝想怎么样就怎么样,看来倒不对。他于是道:“看来你是铁定支持赵思睿王爷了。”

王管家笑了笑:“也不是我支持他。我一到京城。我们的刘掌门立即过来拜望。我自然不好拒他于门外。嘿嘿,老夫一番敷衍。我们的刘掌门就以为我是他地人了。第二天皇上召见我们过后,立即就提拨我做了殿前司副都指挥使。此次一同进京面圣的十四位带兵文官,我任的官职最高。如此一来,我自然明白了皇上的心思。”

马小知暗中笑了笑,赵思睿王爷心机虽深,可和王管家一比,立即就显得嫩了。于是道:“上次你回京,说是皇上生了急病,现在看来,应该没有大碍。不然皇上也不会让你和赵思睿王爷一起离开京城。”

王管家朝外面看了看,确定无人,这才沉声道:“此次倒是挺过去了。不过据太医说,当今皇上顶多只能再活两年多。我大宋以后几十年的格局,就要在这两年内决定。老夫扫平西夏的志向能不能实现,也就看这两年了。至于我和赵思睿王爷一起离开京城,嘿嘿,你以为真地是来看你和高万峰对决的么?”

马小知一楞:“来看棋局,难道还有什么阴谋?”

王管家笑了一下:“此次下江南观看你和高万峰的对决,原是赵思睿小王爷在家宴上提出来的。那时魏王、楚王、秦王都在场。赵思睿小王爷一提,皇上立刻就答应,然后就让楚王领头,带子侄来江南见识一番。楚王不好推辞,只能答应。

老夫当时虽不在场,但事后推测,只怕赵思睿小王爷的这个主意,是当今皇上替他出的,不但如此,皇上设那次家宴,也是事先准备好的,目的就是想让赵思睿小王爷在那次家宴上说出那个主意。”

马小知笑道:“皇上这样做,自然是想让楚王远离京城,这样他才好安排人对付楚王。”

王管家赞许地点了点头:“你果然进步了许多,听话即能知音。不过因你对京城形势不了解,只猜对了一半。皇上的安排,只不过是和吕云起宰相摊牌,说服他支持赵思睿王爷而已。但依老夫看来,皇上想要说服吕相,只怕很难。楚王之所以放心离京,也在于此。”

马小知哦了一声:“这个吕云起宰相究竟是什么人?居然敢不买皇上的帐?”

王管家摇了摇头:“这个吕云起宰相,可谓我大宋第一能相。只是他弄权地手段,也非常人可比。皇上这几年经常生病,这位吕云起大人,将朝政打点得有条不紊,正因为他得力,皇上才能放心养病。只是吕大人在打理朝政时,顺便也将能接替他地人全部除了。如此一来,皇上只能依靠他,不然朝中就会生乱。如今皇上对他,是想除不敢,不除又觉得扎手。嘿

正文 第四十章 京师门

第四十章 京师门

马小知不禁好笑,自己和高万峰的金陵之战,旁边看热闹的人可谓各怀心思。皇上想借此次机会摆平宰相,赵思睿王子想深交各地和永嘉派有旧的官员,各地官员也想结交几位王子,为将来的仕途铺路。只是不知楚王和他的大儿子赵思圣是何想法,难道他们真的是一心来看热闹的?只怕未必。

他于是问道:“王管家,你觉得三位王子,谁胜出的可能大一些?”

王管家摇了摇头:“不知道。里面变化太多,没到水落石出时,我也算不清楚。如今京城里的人按年龄给三位王子排了序,大家都叫楚王的大儿子赵思圣为大王子,叫魏王的二儿子赵思哲二王子,叫我们的刘掌门小王子。

如今的局势,我只知道一点,那就是二王子赵思哲已经出局。据说他已答应皇上一心辅助小王子赵思睿。看来他是没机会成为太子了。

大王子赵思圣虽然不得圣心,可宰相吕云起支持他,他也深得朝中大臣拥戴,大家都说我大宋积弱有年,而大王子赵思圣天性刚毅,若他做了皇上,倒可以重整朝纲,立我大宋之威。

至于小王子么,虽然皇上心中想立他,并且也有我们禁军的支持,可他有一个天生的弱点,那就是他娘亲是辽国公主,这个消息只要走露,朝中所有大臣只怕都不会答应。所以说没到最后,谁也说不清楚。”

王管家说完。又叹道:“掌门,金陵的事一结束,你就去京城吧。一来去朝中见见世面,二来若有可能,可以帮我一下,毕竟我只有你一个徒弟。我已在朝中替你打点过了,你入京后。就可以进翰林院做待诏。”

马小知点了点头,王管家让自己去京城。自然不会害自己地,自己对世上其他所有的人不放心,也会对王管家放心。

这几天他一直想不通他父亲的事,现在遇上王管家,正好请教一下,王管家是朝中大臣,说不定知道自己父亲的事。于是就把整个事情原原本本地说了出来。

王管家就道:“你爹的名字我倒是听说过,只是和他没什么来往。”听完了马小知的话,他笑道:“当年你爹上奏折支持二王子赵思哲,后来不但没事,而且升了官,这事我倒知道原因。二十多年前,东京汴梁的大相国寺旁,忽然出现了一个名字叫京师门地小派。……”

马小知赶紧道:“你能不能直接告诉我原因,不要扯别的事?”

王管家一笑,若是别人打断他,只怕他就没这么好地脾气了,现在马小知打断,他倒觉得亲切。于是他道:“因为只要我把这事说出来,你自己就可知道是怎么回事。”

马小知只好听下去。

王管家道:“这个京师门自然是个棋派了。我大宋京城自古繁华,故而棋派众多,加上我永嘉派和那龙虎门的分堂,大大小小不下几十个。几十个门派中,那京师门可谓最小,不过是个小院子,里面四五个人而已,京师门掌门的名字,江湖上从来没人听说过。在大家眼中。它自然是个不起眼的小派。

那京师门内。掌门几乎很少出现,大家平常就看到一位年轻的执法。带着几个仆人闲谈。大家看他不入流,办棋局时都懒得请他们门人。

可京师门虽小,口气却十分地大,开派不久,京城内的各门各派就收到风声,说那京师门要一统京城内的江湖,大家听了,个个大笑不已,连去坐他们门都没有兴趣,大家都说若是理睬他们,倒中了他们想出名地诡计。

没想到别人没去坐他们的门,他们却去坐别人的门了。那天京师门忽然派出一位十几岁的小孩,去找京城内大派九华帮的麻烦。九华帮虽不能和我永嘉派与那龙虎门相比,但在京城内,倒是数一数二的大派,帮主梁松友乃是江湖上赫赫有名的人物,帮内‘汴梁四友’个个也是好手。

那梁松友忽听京师门派人来坐门挑战,倒也不敢小觑,当即带领‘汴梁四友’杀到门外,可看到那孩子,五人不禁哈哈大笑。只见那孩子不过十三四岁,口里却正在吃糖,那孩子吃糖吃得急了些,撒了一身。

那孩子看到有人出来,不顾嘴里含着糖,奶声奶气道:‘在下乃是京师门的,特来向九华帮挑战。’只因说得急了,那糖呛进了喉咙里,当时就咳嗽不止。九华帮地人越看越是好笑。那孩子见大家只顾笑,也不理他,当时就急得哭了。老夫当时在旁边看了,也不禁莞尔,心想那京师门太儿戏了些。”

马小知一楞:“你当时也在旁边?”

王管家笑了笑:“当时我正在京城内闲逛,只因那时我已入了永嘉派,看到有棋战,这才注意了些。见那孩子哭了,九华帮的人只好一起上来哄,大家当时就不住口地答应,只要那孩子不哭,就和他对决。一听到人家答应和他对决,那孩子立即就不哭了。

九华帮的人只好摆下棋盘。谁知一下场,大家就发现不好。那孩子年纪虽小,功力却十分高深,梁帮主与‘汴梁四友’个个被他杀得手忙脚乱、溃不成军。梁帮主大败后,惊慌失措,满头大汗,那孩子却奶声奶气道:‘日后九华帮须听我京师门号令。’梁帮主当时战战兢兢地问:‘请问小、小大家高姓大名?’那孩子得意道:‘在下任渭南。’ 说完掉头就走。”

马小知笑道:“任渭南?不会是任长老吧?”

王管家却点了点头:“那孩子正是日后我永嘉派的任渭南任长老。”马小知一笑,没想到任渭南任长老小的时候就这么厉害,只是王管家那时已入了永嘉派,为何不认识他?难道那时任渭南长老还没加入我永嘉派?

只听王管家又道:“梁帮主一败,京城中顿时轰动了。没想到过了几天,京师门又派出了一个孩子去挑战五林派。那孩子也是几下就将五林派打垮。开始大家还以为那孩子也是任渭南,谁知那孩子临走时,却报了自己的字号,原来他叫刘子仙。”

马小知疑惑道:“他不会是如今地龙虎门刘门主吧?”王管家哈哈大笑:“正是刘门主了。”马小知吃了一惊,没想到任渭南长老与刘子仙门主都是从京师门出来的,只是京师门有任渭南、刘子仙这样的好手,为何自己在江湖上从来没听说过?

王管家又笑道:“过了几天,京师门又派出了一个娃娃,这次却是我们的萧不疑萧长老了。萧长老出马,自然手到擒来。”马小知越听越不明白了,王管家也不解释,只是往下说:“京城内的各门各派见京师门的娃娃都这么厉害,这才不敢小觑,当即纷纷登门拜访。可那京师门掌门的架子却十分地大,从来不出来见客,只是派那位年轻的执法长老出面。那位执法长老么,嘿嘿,却是和你一个姓。你猜猜看他是谁?这人你应该十分熟悉。”

马小知疑惑道:“不会是我爹吧?”

王管家一笑:“正是你爹马青山。”马小知一听,不禁糊涂了,自己的这个爹怎么跑到京城里做起京师门的执法长老来了?二十几年前,按照岳父说地,他不是考中进士了么?

王管家继续道:“没过几天,那京师门大举四出,去那各大门派挑战。这次,连那掌门也出动了。那掌门四十岁不到,功力倒也高深。京师门一出动,京城内地各门各派纷纷落败,就连我永嘉派和那龙虎门的京城分堂,也吃了他们地亏。没过几天,倒真的让那京师门一统了江湖,京城内的门派,都开始奉京师门的号令行事。

你爹当时别提多威风,一提京师门的马执法,京城内谁人不知,谁人不晓?就连高万峰,当时也不过是替你爹跑腿的。

只是京师门名头虽然越来越响,可那掌门几年内却只出来了三次。闹了几年后,那京师门正如日中天时,忽然自动就关了门。京城内的各门各派个个不解,不过慢慢地就出来了风声,原来那京师门的掌门,正是当今皇上。要不是老夫后来回永嘉派见到了任渭南,问当时永嘉派的周掌门是怎么回事,老夫到现在还不确定呢。”

马小知这时才知道王管家说这件事的用意,原来当今皇上和自己的那个爹,还有这一层关系,怪不得自己的老子后来支持了二王子赵思哲,不但没事,还小小地升了官。皇上成立京师门,自然是闹着玩,把这当做消遣了。怪不得永嘉派与龙虎门后来的高手全在京师门,皇上想扩展京师门在京城的势力,自然是向永嘉派与龙虎门借兵,永嘉派与龙虎门怕派本门在江湖上知名的好手,会引起别人的猜测,只好派未出名的娃娃。

皇上既然派自己的爹做执法长老,两人的关系自然非常好,。马小知本来还有自己的那个爹是怕高万峰身后的后台、这才诈死的想法,现在看来,自己完全错了,既然自己的爹有皇上撑腰,那还怕谁?可自己的爹后来为何要诈死跑到辽国去?并且去了后还当了官,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他知道这里面肯定有秘密,可就是猜不出。

正文 第四十一章 刘姓棋师

第四十一章 刘姓棋师

王管家这时也道:“若说你爹在辽国当官,倒没什么稀奇。我大宋的进士,在哪儿都被人看重,辽国是这样,高丽是这样,就连那西夏也是这样。只要他愿意去这些地方,立即就能弄个官当当。再说,你爹和辽国的国主耶律宏基本是故人。”

马小知哦了一声,这个以前倒没听人说过。王管家笑道:“你可知道那京师门是何时自动关门的?正是二十几年前那辽国公主失踪之后,宋辽两国闹得不可开交之时。当年耶律宏基带着妹妹游历中原,从东京汴梁出来时,妹妹却忽然失了踪。

想来是两人自负棋艺,去那京师门找人对决,结果皇上与辽国的公主一见钟情,她这才偷偷离开了他哥哥,私奔去找了皇上。由此看来,你爹那时就认识了辽国国主耶律宏基。你爹既是大宋进士,又是那耶律宏基的故人,再从他诈死上来看,心机颇深,因此在辽国为官,倒也不出人意料。

只是他为何诈死去辽国,这一节叫人想不通。你爹诈死之前,我在朝中听人说过,当今皇上已准备宣他入朝为官,你爹既在地方上历练过,又得皇上的信任,可谓前途无量。为何他放着大好前途不要,偏偏要诈死去辽国?要知道背弃父母之国,一向为读书人所不耻,他甘冒天下之大不韪,其中定然有外人所不知的隐情。”

说完他又道:“我们知道的有限,凭这些是猜不出来原因来地。既是如此。不如先放下。”又问道:“如今玄武派已中我计,一年不到,派内的高手就会发疯,那时你打算如何处置?”

马小知只好道:“本来我打算静静地等着,但又怕那时金陵势力空虚,龙虎门会派人来与我争抢地盘。龙虎门想染指江南已不是一日。那时机会大好,他们一定不会放过。如今之计。只能是趁龙虎门不知道实情,相机而动。”

王管家点了点头道:“以前我担心你心肠太软。会被人算计,如今看来,你学会我本事后,不但能自保,而且也能算计别人了。老夫这就放心了。”

两人一直说到很晚才散。

眼看着离与高万峰的对决之日越来越近,孙机与五位长老就请掌门搬到金陵城内住。马小知同意了。这天无事,他就最后一次去山中散心。怕人多太吵,只带了带着云娘、王二王三。几人连马也没骑,边走边欣赏沿途风景,倒也不错。

到了一座山下,几人趁兴上山。才到半山腰,就听山上有一大群人正在下来。只听中间有人道:“听说那永嘉派的掌门也在带人寻宝,说不定以后大家会在路上碰到。”又有人道:“若是在这里碰到,我们就一刀将他们杀了。免得和我们争。”旁边人哈哈大笑,似乎都觉得有理。

马小知不想惹事,就带着云娘、王二王三进路边的树林里躲避。

那群人下来后,就听一个苍老的声音道:“众位兄弟,大家走得累了,就在此处歇一会儿吧。到了山下。就不能歇了。为防有人发现,须立刻赶回去。”

一时之间,人声鼎沸,就听有人道:“没想到那姓刘的棋师这么厉害,居然凭一人之力,将那‘血昼谱’解了,若没有他,我们即使有谱在手,也只能抓瞎。”听说有人解了“血昼谱”,马小知又是好奇。又是敬佩。不禁想道:不知这位刘姓棋师功力只怕和我不相上下,他究竟是什么人。以前为何在江湖上为何没听说过?有机会倒要和他比上一比。

有人又道:“什么龙虎门门主、永嘉派掌门,和那姓刘地比起来,只怕差得远了。”马小知听他们一口一个姓刘的,不禁奇怪:刘姓棋师既然如此厉害,为何这些人对他一点也不尊敬?

有人就笑道:“可惜那姓刘地是个乡下人,没什么见识,到了现在,他还以为自己解开的是最普通不过的棋局。想到他一开始没有解开‘血昼谱’时那副自己瞧不起自己的样子,我就觉得好笑,只怕他到现在还以为自己功力不行。”众人听了他的话后,都哈哈大笑。

马小知心中暗想:原来这位刘姓的棋师功力虽深,自己却不知道。

这时就听那个苍老的声音又道:“中原自古就藏龙卧虎,有什么奇怪?大家不要取笑,那姓刘地日后一定会天下扬名。”这人应该是个领头的,他一说话,别人就不作声了。

马小知透过树木的间隙朝那些人看了看,只见二十多人,看上去有一半应该是辽国人。那些辽国人的脖子下都挂着一块布,大概是用来蒙脸的,显然是怕人注意,只因现在没人,他们才将布解了开来。

云娘朝那些人看了一眼后,嘴顿时就张大了,若不是竭力忍住,只怕当场就叫了出来。马小知正奇怪,她指着那个领头的小声道:“小知,那个、那个人就是你爹!”

马小知也吃了一惊,立即朝那人看去,只见他五十岁不到,头发花白,神色显得十分沉稳,左边脸上有一颗大痣,怪不得王义山一眼就能认出来。

这个人就是自己的爹马青山?他居然也来金陵了?是不是专程来寻宝的?

马小知踌躇了一下,就想出去相认,云娘却一把将他拉住。她见这班人语气不善,又想起马青山上次回杭州时对待马小知地样子,就有点担心:荒郊野外的,马青山若真的翻脸不认人,自己这边人又少,那怎么办?马小知只得算了,心想以后认也不迟。

马青山带来的人又议论了一会儿,有的不住地叹息,说虽有了“血昼谱”的正解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