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在古代打酱油的日子-第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她深知林熙菡的事儿,可大可鞋就看今上夫妇的主意,再看阁老们和陛下的博弈

若是牛阁老一行人舍不得国公府的势力,定是会保全她们一二的,毕竟老林国公再世手握了幽州十三军来着,几十年的老战士将军跟着老林国公打了一辈子杖,心里敬重国公府,怕是比皇家更多国公府不倒,那些军方势力还是倾向于必党来着的

这么多年牛阁老能和楼相这个老狐狸,赵氏这个庞然大物三分天下,还不是依赖地方势力和军方偏护

高氏就曾想,要不是老林国公没遭了暗算,被赵氏楼氏抓住了把柄,让老林国公一下子入了大理寺庭训,也不会在大理寺遭了黑手,一下子没了

老林国公活着,林氏一脉顶梁柱撑着,两林不分家,国公府又是何等势力

她也不至于攀附大房这等子无能无脑之辈,实在是六房还需要借助大房势力以及其母舅牛阁老的势力

可现在大房就是要沉没的大船了,连牛阁老也必是会断尾自保,她们何至于跟着大房找死来着

高氏心中一想,遂道,“娘娘,妾身有证据揭发林国公结党营私残害官僚”

“噢——”

皇后挑眉,似笑非笑地看了眼高氏,倒是个聪明的,知道什么时候做什么事儿

“高氏你个贱人……”甄夫人见高氏打算出卖自己,立马破口大骂

“堵住嘴,让她个掌家太太,好好听听国公府到底干了什么事儿”皇后被甄夫人失态惹怒,让宫人掐着甄夫人扇了几个耳光,才让她安静下来,又将她四周捆绑压在地上,听高氏答话

“高氏,你继续说大胤朝有戴罪立功的条例的”

高氏见皇后感兴趣,心中一喜

她也知道这事儿做了,她们六房就和大房算是撕破脸了,高氏一脉亦是彻底得罪了牛阁老来着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母为子则强她不消自己有了罪身,连累儿子女儿没了前程,再来看如今的情况大房自身难保,就是保全了,指不定牛党也会把大房夫妇干的事儿推到她们身上

与其被害,不如先下手为强保全自己

“娘娘,前几日,国公爷父子参加了大皇子舅家的乌台盛宴有甄季白七家歃血为盟之事……”高氏见说了诸多事情,皇后仍是反应平淡,心中更惊,暗想不是今上皇后早就获悉

高氏这一害怕,脸色发白的咬牙又道“季家大少爷还替大皇子联系了妖后一党,以图谋位……”

高氏提到妖后皇后倒是立马脸色发青,“他个逆子,年纪不大,倒是为金銮殿,什么都干得出来”

“秋白,扶了高夫人起来,给她压压,将刚才记下的都让高夫人签字画押,好去大殿揭发牛党一脉”

皇后娘娘吩咐秋白带着高夫人整理仪表,进大殿揭发甄夫人一脉,一看就是要护住高夫人来着

李氏柳氏周氏亦看到了生路,她们本就得的好处少,受气多,如今怎的愿意和甄夫人大房同死

“娘娘,我揭发甄夫人谋财害命,上次宗姬惊厥症,甄氏便是下了毒的……”柳氏家底子爆朝廷上的诸多事情不曾参与多是不清楚,但她家世代为医,甄夫人好多阴毒的下作手段都是从她娘家拿药好的

周氏和柳氏处境差不多,她跟着点头附和,“还有几年前崔氏有孕也是被她害了去,才一出生就没了的”

“老祖奶奶没了,也是被婆婆和 甄氏下毒的”

周氏和柳氏说了半天不见皇后有反应,最后柳氏一个咬牙恨声道,“老国公爷没了那天,婆婆和甄氏偷偷去了牢里,公公才没了的家和月圆”

甄氏听到这儿,挣扎着想杀了周氏和柳氏,奈何被宫人压得动也动不了,只能恨恨地朝两个出卖的妯娌瞪去

皇后朝身边宫人看了一眼,宫人越发压紧甄夫人,皇后露出很是感兴趣神色,“你是说畔和甄氏谋杀老国公爷”

“这个不大清楚,但是我看了太太给国公爷送的饭菜均是不利于伤口愈合的食材,便是那日不曾害了国公爷,她们对国公爷也是不安好心的毕竟伤口不愈合,伤口必是恶化的,这与给老国公爷下毒无二样”柳氏也不敢保证老林国公是被畔害死的,但是肯定和她们有关系来着

“你去把当时给老国公看伤的太医请了来,顺便通知一下大理寺重审林国公之案”

皇后吩咐宫人,“柳夫人,待御医过来,还请配合大理寺调查”

“是,谢娘娘恩典,谢娘娘恩典”柳氏周氏喜急泪下

皇后看了一眼跪在地上茫然不知所措的李氏,李氏不停喊冤,诉说她不曾参与任何,可就是说不出自救的理由

皇后嘲讽的笑笑的,“李夫人,你说你冤枉却没半点证据,我亦难放了你这样吧,你也说说老太太犯的案子,我让人汇报陛下,好酌情处理”

李氏神色慌张,犹豫,到了皇后脸色大变,让宫人押着她和甄氏一同去大殿,连连磕头道,“娘娘,我揭发,我揭发大房”

皇后挥手,李氏才松了口气,含着泪水,小声哭泣,“娘娘,娘娘,我是冤枉的宗姬的事儿,我真的半点不曾参与来着……”

李氏委屈,甄夫人打杀林熙菡的时候,她还帮着劝了两句来着,怎么她个旁观的倒是受了罪了柳氏周氏这两个煽风点火,高氏那个出尽主意的却半点不碍事来着

皇后不耐烦李氏哭哭啼啼,一看就和宫里几个狐媚子一般,心里腻歪得很,“李夫人,你有什么尽快说,陛下那儿还等着呢?”

皇后说完,李氏还是忙着擦泪,宫人当即上前拉扯李氏,李氏惶恐地躲闪,“娘娘,我说,我说,我知道胶州和幽州兵防图泄密的事儿?还有谁勾结了倭寇和蛮族的事儿?”

皇后亦是被李氏这个话吓了一跳,她还以为不过又是内宅那些妇孺手段,没想到却是兵防图的事儿来着

“是谁?”皇后神色严肃,脸上肃穆,淡淡的威严压得李氏半点不该不说,小声道,“是太太和大嫂,是国公爷他们做的”

众人皆惊

皇后沉吟了片刻,才问道,“你有什么证据?污蔑朝臣也是死罪”

“我亲眼看到十一郎和四娘子商议这事儿的”李氏急切证明道

“国公府的外院和内院是分得清清楚楚的,家里的姐妹和兄弟亦不是时常见面的那天我从静安院走过,却见有男女躲在深处密语,还当,还当……还当有人偷情来着”

李氏脸红忸捏道,“我怕冲撞了出去,面上不好看,就和贴身丫鬟躲在旁边,等了他们出去没想到却听到说什么匪祸兵防图什么的顿时吓得不敢吱声,一直到他们出来,我才看见是大房的十一郎和四娘子”

“后来我心里害怕,浑浑噩噩的回了去,病了一场没多久果真胶州匪祸了,犹豫要不要说出去,我一个犹豫让人查了相关法令才知道按例国公府没分家,十一郎和四娘子是国公府的人,匪祸这么大的事情,都是一干子乾的,更是吓得半点不敢伸张”

第五十九章  恩仇

李氏忍不住呜咽起来,“没想到没几个月,他们就又下手害了国公爷去了……呜呜……”

皇后娘娘半信半疑,这胶州和幽州兵防图,可不是那么好得的,一个不曾出仕的家族子弟,一个闺阁千金怎么会得了去的。

幽州的兵防图和胶州兵防图,便是林国公亲自在,也不见得能得了去的。

林熙棠和林熙蕙常年在京都,就连远门也不曾出去,如何联系倭寇,如何联系蛮族?

皇后娘娘怀疑该不会是李氏为了脱罪,随便找了个由子的。

“你先下去吧。”

皇后看李氏哭哭啼啼的样子,倒像是真的,暗想还是细细查探吧。

李氏见皇后没让她去指证,也没处罚她,更没让她去前殿,只是让她下去梳洗,好生疑惑,只是能活命,她也不敢多想的。

皇后深思,本来就没打算将国公府夫人一锅端,毕竟牵扯前朝世家太多,主要目的就是借着甄夫人和牛老太太打压甄氏和牛氏一脉,没想打一个吓唬,还得了这么多好来。

“郑湖,你将甄氏等人先带到大殿上吧,半响,本宫必是让人送柳氏、周氏其他诸人带了状纸一同上殿的。”

皇后娘娘看了看林熙菡身边几个丫头,又道,“这几个小丫头也是证人,你也带了去吧。”

“娘娘不急。这国公府的案子牵扯的多去了,不仅仅是明献宗姬的事儿和几个商户上告大理寺的事儿?”

郑湖笑嘻嘻地解释道,“刚才牛阁老拿了商贸商会换取国公爷打杀商户的事儿。”

“陛下刚犹豫,没想到就有人敲了登门鼓,告国公府屠杀乡邻,满京城的大老爷们都盯上了这事儿来着。”

郑湖一指南天门,皇后娘娘才想起刚才好像外殿宫人喧哗了一下。转头看向郑湖,郑湖又道,“楼阁老、赵老、宗老都去了大殿,御史台也是结群的弹劾国公府和牛阁老,如今牛阁老是自身难保。”

皇后点点头,“怕是牛阁老下台是稳的。”

“何止稳的。这是有的没完。陛下让等娘娘这儿全了再去,那个案子是要大审的。”

皇后明白陛下的意思,这是要将牛阁老往狠处下手了,听罢更是命令宫人吩咐柳氏、周氏、李氏、高氏将甄夫人和牛老太太以及国公府相关人士所犯案子写清楚。

郑湖见皇后明白意思,笑笑。对皇后透露了点消息, “娘娘,您不知道。这国公府和牛府实在太嚣张了,做事太不留余地了。”

“哦?”皇后扬眉。

郑湖年纪不大,性子有些跳脱,是陛下和皇后刚刚提拔上来的太监总管,对皇帝夫妇忠心耿耿。对向来慈和的皇后更添几分孺慕,说话也是随意了点。

“娘娘,您也知道奴婢出身乡野,家里过不下去才进了宫,得了主子恩典才过上了这好日子。所以一听老汉的事儿就心酸。”

郑湖抹泪感慨道,“这告状的老汉实在可怜。这老汉家境贫寒。年老体衰,无妇无子,膝下就一个傻女。也无横财生计,乡里见他可怜,就谋了个更夫差事,老汉也心存感激,不仅办事无误。还常常不辞辛苦的帮助乡里,得了善良好名。”

“没想到好人没好报。老汉一日救了个富家公子哥,反而遭了罪责。”

郑湖面露愤慨,宫人皆惊,“难不成是国公府的人。”

皇后娘娘亦道,“难不成老汉救了国公府的人,国公府的人得了救,反而害了老汉去了。”

“娘娘圣明,什么都瞒不了您,一猜就中。就是这等子忘恩负义事儿。”

郑湖点头,“老汉是姑苏人,四年前救了前往姑苏家祭的国公府十一公子林熙棠,当时这位公子哥昏迷不醒,躺在路边,老汉将家中银钱米粮都典当出去,救了他一命。”

郑湖愤怒捏拳,正义凌然的样子逗笑了皇后,皇后温和的看着他,他亦再宫人惊呼中,继续说道,“没想到他一朝得救,找到了寻来的家仆,就立马放火杀了老汉栖居之地,烧死了老汉独女。那火可大了,一年烧了三天三夜,和老汉连屋的乡邻均是被烧光了家财,死了好多人来着。”

众人倒抽一口气,实在是忘恩负义太过,你不思回报,何苦毁了人家家园,杀了人家亲人,还是这等子寸瓦不留的手段。

要知道世人重视尸身完整,被杀死的人等同于挫骨扬灰,按大胤民间说法,就是连魂魄也是得不到转世,只能在人世游荡,最后魂飞魄散。

再来老汉得乡邻救助,却因救人害了左邻右舍,不是让老汉连家乡也呆不住了吗?

对于老汉来说实在太过了。

“这还没完。老汉心中愤怒,想找林熙棠讨了说法,摸寻到林熙棠主仆还在姑苏,就求了人一纸状书将林熙棠告上了衙门。”郑湖说一半,刚进来的樱兰听了一半,立马插嘴道,“必是贪官护住林熙棠这个奸贼。”

郑湖一见樱兰讨巧道,“姐姐说得极是。”

“国公府老家就是姑苏,祖上不知道在姑苏经营了多久,可谓是半个土皇帝来着。姑苏知府自是不敢违了林熙棠这个国公府公子哥的令,再来当时老林国公还在,世人敬重着,又有牛阁老的权势压着。姑苏知府只得故作不知,将老汉关了几日,给了些银子,放了老汉。”

“这知府倒是精怪的。”樱兰撇嘴。

皇后娘娘听罢,又道,“这知府也算是仁厚的,没的折腾死老汉,想来也算是不畏权势了。”

众人明白,按照牛阁老的做派,要是知道知府阴奉阳违,怕是仕途到底,小命难保。

皇后示意郑湖接着说,“老汉得了姑苏知府的银子,心里又不甘又无奈。便大病一场。病好了,却没了银子,老汉也是硬气的,一路乞讨乞讨到了京城来告御状。”

“乞讨乞了三年……”樱兰一吓。

“这能怎么办呢?没钱没马车,一路从姑苏走到京城,不要三年要几年,老汉身无分文,打着短工折腾了一翻,才辛苦到了京城。”

“然后告御状,敲登门鼓了。”

郑湖白了樱兰一眼。惹得樱兰直瞪他,他嘻嘻一笑,又道。“哪有那么容易。敲登门鼓,可是有五十杖廷杖的,一个不小心就没命了,还伸什么冤。老汉先是去燕京府报案,燕京府无视不受理。然后又到大理寺投告,大理寺无视,还让国公府得了消息。“

“国公府一下子就派人打杀老汉,老汉差点没命,好在被京郊村人救了回去。村人救好了老汉,老汉也发现这老百姓难告权贵。也死了心。可是……”

“可是什么?”樱兰惯是没耐性,皇后娘娘拍拍她的手,她尴尬笑笑。

“可是国公府和牛家女眷操办什么胭脂铺子。就想买了村人的田宅,养花种草。老百姓都是靠地吃饭的,哪里舍得自己田地,自是不肯。牛家和国公府就捏造了村人患上了瘟疫,将村里好少都抓了起来。活活饿死,然后一把火烧了干净。消了村里人的户籍。田地成了无主之物,自是归到牛家和国公府名下。”

“简直无法无天了。”皇后娘娘暴怒不已,掐着案几,敲断了指甲。

她和陛下夫妇一心想要成为明君贤后,再造盛世,可这些党派却无非作歹,败坏超纲,毁掉他们的江山。

“娘娘,息怒,息怒……”众人跪了一地,皇后收敛住情绪,幽幽道,“养花种草,属于荒废良田,按照大胤律法是犯罪的。可惜这些阁老们贪图权势金钱,早就猖狂得无视律法。”

“娘娘说的是。陛下当时听到这事儿,气得碧玺都砸坏了。”郑湖接着道,“好在老汉户籍不在村里,又躲了出去,才免了这灾。”

“哎——,这老汉二次受恩,才活了过来。满村被屠,老汉心中愤怒,这才拼死一搏,只求能有个机会面圣告御状。”

皇后娘娘心神恢复,“这民告官,就该少了那些子限制,那些子廷杖不是阻碍了老百姓伸冤来着吗?”

“这不是没办法来着吗?陛下也对这类条例不满,怎奈何老祖宗定下来的,就是怕人没事敲了御状,岂不是耽误宫里正事儿吗?再来大臣们均是上书不同意更改此令,陛下这才没改成。”郑湖劝慰。

皇后沉吟又道,“老百姓哪里是敢没事蒙蔽圣听戏弄皇家的,敢的只有那些尸位素餐的贪官污吏,占着位置尽做鱼肉乡邻,坑害百姓的事儿 。没的一个是忠心为百姓、为皇家办事的,都是为了家族、自己捞钱谋权的。”

皇后一干子打死,郑湖不敢插话。

“娘娘,那些状纸、证词以及罪证都收缴上来了。”

秋华进了屋里答道,皇后点点头,又让人传话林国公的御医,以及国公府隐秘事儿画押的一些人,通通交给了郑湖。

“你先将这些人证物证带到大殿,让大厅上的朝臣看看,他们这些人都干了什么事儿。”

皇后娘娘吩咐郑湖,又将一本造册交给他道,“旁的,你告诉陛下,都交给了大理寺和燕京府查探了。不过这些子人牵扯到底多了,还需不需要另外再安排人,让陛下好好斟酌。”

郑湖点头称是。

“将明献宗姬……”

皇后犹豫了一下,想了想,又吩咐道,“还是传唤福慧帝姬妯娌吧,这事儿好歹牵扯了他们家的姑娘,他们总不能不管吧。顺便传唤一下薛家女眷,担了名义,也不能成日里像是不相干的,难不成就是做做样子的。”

“秋白,给我传唤楼家、金家、白家、裴家等这些册子上的命妇,她们这些做媳妇、太太的,夫君为大胤效力,什么事儿该做,什么事儿不该做,她们也该门清的。不然诰命的俸银是给她们白发的,别当诰命就是夫君儿子给她们挣得,皇家不发话,儿子夫君在厉害,也是没门。皇家发话了,就是无儿无女的寡妇,皇家照样看着她的功劳分封。”

宫人连连点头称是。

皇后又转念一想,“去楼贵妃、贤妃、淑妃这些天天念叨对陛下一心一意的妹妹那儿,传话。就道,她们不是一心为了陛下,恨不得以身代死来着的吗?这事儿,就看她们对陛下有多少真心,多少假意来着。”

皇后促狭的作弄,让秋白几个宫人抿嘴一笑,连连称是。

皇后又转动了一下手上的把玩,将一把长剑取了出来,递给秋白唤道,“你让秦护给长公主送过去,说是伍家虎儿是该伸出利爪的时候,不然待久了,与养只猫有什么区别。”

秋白眼珠一转,心中明白,是要联络伍家爷们配合陛下行事来着。毕竟牛阁老手上还是有几个勋贵掌着军权的。

“陛下,那儿……”

“你当我是擅自做主的来着。早几日前,我和陛下就商议好了,没想到这么赶巧,让我和陛下少了一段折腾。想来也是牛党作恶了,常在路边走,哪有不湿鞋的理儿。”

秋白几个宫人这才放心,皇后气势足,为人聪慧,但是这女子厉害了,男子也是不喜的,好在陛下心里不爱皇后这一款,对皇后还是相当倚重和敬爱的。

秋白四个秋都是皇后家里带出来的,对其他宫人对皇后忠心,私下里也对皇后与陛下的关系关心地狠,皇后膝下无子,又无圣宠,若是太厉害,引了陛下猜忌,岂不是糟透了的。

皇后也猜出身边人所想,笑道,“陛下看着有些过于严苛,实则是个有原则,大度的,是不会为了这些子小事儿对付本宫的。”

皇后见几个秋神色不信,又道“莫把朝臣、民间的议论放在心上。那些子散布这些,不过是拿捏这贤明的名声逼迫陛下对他们下手软点。可你看看先帝留下的烂摊子,朝廷上乌烟瘴气,陛下再不狠的,后世子孙如何,大胤百姓如何,大胤江山又如何?”

高处不胜寒,帝心凄苦何人知。

第六十章  来人

林熙菡在国公府养伤不到半日,宫中就颁布明旨,明献宗姬业已是上册的宗姬,姑苏林氏属于其原宗,宗姬与京都林氏一脉无瓜葛,并赐女官、教养嬷嬷诸人教养林熙菡至出阁,令外家崔氏一脉负责宗姬住址,而兰嬷嬷最揪心的婚事,皇家已承诺会赐婚。

兰嬷嬷和安伯是哭天谢地的大赞皇后陛下恩德,林熙菡年纪小,对婚事无感,也对宪帝夫妇感激非常。

林玉煊夫妇过世近五年,林熙菡颠沛流离大胤朝南北多个城市,也寄住多个府邸,却很少有人全心全意的帮助过她,替她做过主。

哪怕崔家,崔外公外祖母,崔舅舅,崔舅母,包括福慧帝姬夫妇,已经算是相当疼爱她了。

但是崔家毕竟是崔家,崔家到底只是林熙菡的外祖母家,林熙菡不姓崔,她姓林,崔家人疼爱她更多是崔诗韵的移情作用,他们的疼爱到底隔了一个辈分的,是相对的。

严格意义上说来,林熙菡在江南崔府过了三年多,还没有白霜霜这个让崔大舅母、崔外公看不上眼的外孙女过得自在。

白霜霜的母亲崔姨妈还在世,外孙女到底是比不上亲闺女。

崔姨妈再不着调,也是崔外祖母夫妇的亲闺女,崔外公不管怎么打骂她,也均是为了她好,怕她犯了错,遭了灾。

崔姨妈母子每次犯了错,崔外祖父罚了她们,崔外祖母和崔大舅明面上不敢反抗,心里反而是怜惜二母子。

崔府的奴才明清的,白霜霜母子不管怎么闹腾都是有人撑腰的,再来崔外祖父看似厉害,也不能对亲闺女下死手,不然当年白霜霜顶替林熙菡的事儿。也没见崔外公真的怎么处置了白霜霜来着。

不过是崔外祖母给林熙菡赔了个不是,赐了些东西,让崔姨妈和白霜霜道个歉,白霜霜母子也是不甘不愿的。

说到底崔姨妈是崔外公夫妻的骨肉,是崔大舅的唯一的妹子,不管犯了什么错,都是一家人。

而林熙菡不同,崔诗韵已经走了,死人争不过活人,崔府看着崔诗韵的面上的余情总是会用尽的。

再来林熙菡年纪小。又是女眷,大胤朝就是亲父女亲兄妹,都不可以随意见面走动。崔家男丁碍于礼教,逢年过节才能一桌吃饭,照看林熙菡到底要避嫌。

崔诗韵在世,崔外婆对长女就多有偏袒,何况崔诗韵已经走了来着。崔大舅母又是无血缘关系的。再疼也疼不过亲女儿。

好在崔大舅母是个厚道,说实在话,林熙菡崔府三年多,真正帮到她,关爱到她的,反而是崔大舅母这个毫无血缘关系的亲舅母。

崔府上下的人照料其。小心,细致,却并没有真正当她是自家人。

林熙菡不能犯错。

她唯有小心翼翼的活着。多学一些,出彩一些,让人欣慰一些,才让不惹人嫌弃。

这也是林熙菡在国公府接她回府的时候没有拒绝的原因,她内心深处还是渴望自己的家人能够疼爱她。哪怕是奢望。

林熙菡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