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之农妇难为-第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这样的,今早我女儿回来了,说我那外孙跌断了腿,急需一笔钱来医治。她家又是个穷的,这不求到娘家来了。咱们做爹做娘的,总不忍心不管,遂厚着脸皮向你讨工钱来了。”之前攒的银子全放到钱庄里了,轻易不能动用的。
    请他们时,二郎便和他们说好了,十日结一次工钱。现在才四五日,他们不好意思也是可以理解的。与人方便就是与自己方便,罗云初不忍心为难两个老人,当下便笑道,“这个没问题的,我这就给你们结算一下。”
    罗云初折回屋里头,拿了每日的记录,回到东厢,“莫大娘,我数了数,这五日你们总共弹了七十五床棉被。十张五斤重的,五十张十斤重的,还有十五张十五斤重的。可对?”这些不同重量的棉被都是为了适应市场的要求。
    莫大娘看向自家老头,一直没说话的莫大叔点了点头。
    前头她说每张棉被十五文钱一斤是她外行了,二郎特意到镇上问了下行情,得知人家弹棉被全是按斤来算的,一个铜板一斤。若以她这想当然的想法来给工钱,他们这批棉被的成本价就高了。那晚她被二郎笑了好 久:炫:书:网:,直接她不服气追上去要咬他这才完事。
    “按照之前我们说好的价钱,那你们就能领到七百六十文,你们算一下是不是?数目若对了,莫大娘你再找我拿钱。”看着两位老人低头苦思的样子,罗云初也不催促,她知道这里的人懂算数的少。他们有可能要去问一下别人。
    “成,一会算出了结果我再去寻你。”
    “好的。”
    没过多久,他们便找来找她了,说她算的数目都极对。罗云初笑笑,进屋七百六十个大钱给他们。
    罗云初既然要囤粮,自然不会忘了提醒娘家那头。为了能空出一个阁楼来放粮食,上头的棉花都被清出来放在客厅里和饭团的房间里。随着一袋袋棉花渐渐变成一床床棉被,房间里总共能腾出点地儿来站了。
    其实现在的粮食价钱已经有点略微抬高了,只是除了有心人,别人都没太在意。罗云初他们主要囤积大米和面粉为主,黄豆绿豆红薯等也会囤积一些。加上油盐酱醋啥的,都买上一些,这些东西就足足花了十八两。
    大郎那边自然也告诉了,大郎家也是跟着买了一些,面粉和大米各四百来斤吧,不算多。大郎明显不像他们这边那么有魄力,毕竟罗云初他们光大米就买了两千斤,面粉买了一千斤。若只是他们一家四口吃,能吃两三年了。罗云初本想让二郎劝着他们多买点,但知道他们估计也听不进去的,便罢了。
    今年他们二房田间收回的粮食也是以稻谷为主,舀兑成大米,也就三四石,约三四百斤左右,除去平时吃的,也没剩下多少。如今有了这些粮食,即便下半年收成不好,也没多大妨碍了。
    “姐,听了你的话了,咱们家也买了好些粮食,咱们一家四口一两年的口粮尽够了。”阿德对罗云初的话是很信的,一两年的口食也不算多,放在楼阁上不怕潮,留个一两年不成什么问题。若情势好,到时卖掉一部分便是了,若真的连粮食都吃不起了,味道差点又如何,总比吃不上饭强吧。
    “那就好,对了,上回老三说的话你还记得不?有没有回镇上再盘个铺子的想法?”罗云初琢磨着,这么多棉被,该怎么卖,得拿出个章程来了。
    “想是想,但地里的庄稼委实让人不放心啊。”罗德腼腆地笑笑,在他姐面前,有啥不好承认的。
    “愁啥,盘吧,你家那些地改天领着你姐夫去认一下,让他帮着跟理跟理。”反正她家这个就只是个种田的料,不用白不用。
    罗德想了想便点了点头,没什么不行的,待收粮食的时候再给回一些粮食姐姐他们便是。
    “还有哇,开店之时米面等物多买点儿。”她这是防止成本太高,阿德开那店走的本就是平民路线,成本低味道好份量足才有赚头。若粮食的行情真如她所料,那按她说的话准没错。她想,在年前或者明年一二月前都没事,因为有下半年的收成顶着。到了三四月份,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恐怕才是最艰难的时候。
    “晓得了。”现在天气冷了,猪下水和火锅的生意正是好做的时候,希望这回能多挣点钱。
    “对了,买店的银子够不够?”她知道前阵子娘家又添了七八亩地,还盖了新房,这些加起来,少说也要花一百来两。
    “姐,够了,前头花的都是这大半年赚的银子,老本儿没动喱。”
    罗云初想想自己也分到的八十两私房,点了点头,“对了,到时给姐姐空出一点地儿来卖棉被吧,瞧,这么多棉被,正发愁呢。今天让你姐夫到镇上问问李记绣访收不收棉被,也不知道情况如何?”
    “姐,放心吧,据我所知,李记绣访每年都进好多棉被的,会有好消息的。”毕竟在镇上那大半年不是白呆的,对镇上许多店都有了大概的了解。
    79 宋铭承拢了拢身上破旧的棉衣,昨晚下了一场大雪,今天一早,地上的雪积得更厚了,马车的速度慢了许多。
    “宋相公,风雪太大了,前面似乎有个破庙,咱们在那歇一会吧?”赶车的刘老汉呵了口气往车后询问。
    “嗯,天色也不早了,赶紧吧。”宋铭承的声音从车厢内传出。
    “呼呼,宋兄,越往北走,这天就越冷啊。”周墩迟冷得直哆嗦,牙齿开始打颤,“宋,宋兄,多亏了你把棉衣借我啊,要不然这样的天我估计能冷出病来。”他指了指身上穿着的那件簇新的棉衣,这棉衣真厚实真暖和啊。他娘虽然也给他准备了冬衣,但都是往年的旧衣,不暖和。在老家那会还好,如今到了这边,当真不御寒。
    宋铭承瞄了一眼冷得脸色苍白的周墩迟一脸,“没什么,你先穿着罢,待买了新的再还我就行。”两人结伴上京,他总不好见他冷得都快生病了也不管。多亏了二哥二嫂细心,给他准备了两件棉衣,要不然也没法借他一件的。
    罗云初当时给他准备的时候,就考虑到北方那会肯定很冷,新制的棉衣里放足了新收上来的棉花。就是旧的那件,她也放了一些新的棉絮进去,认真地翻新过的。
    马车在破庙外停了下来,车外的刘老汉见了破庙里的情景怔了一下,下意识叫唤宋铭承,“宋相公?”
    宋铭承探出头来,见了此情此景,也不禁倒吸了一口气。入眼所及,破庙里外,瘦得只剩下皮包骨的难民或摊坐在地或挣扎着前行,更有甚者穿着薄薄的单衣躺在雪地上,不知是死是活。瘦弱的孩童坐在地上或哭泣或推搡着地上的大人。没有例外的是,这些难民双眼无神,麻木地看着同伴或走或留。一眼望去,小小的破庙里竟然住了二三十人,没有丝毫生气。
    “这,这都是怎么了?”周墩迟站在白茫茫的雪地上,估计是第一次见到如此的场面,声音透出一股惊讶和同情。
    刘老汉拿出一张简略的地图瞧了瞧,指着图上的一处标声,苦笑道,“宋相公,周相公,我想我们走错路了。这里估计是俞阍附近的一个小县,名叫杨梅镇的。”刘老汉想起刚才赶车经过时一眼掠过的石碑上的刻文。
    看到此处这么多灾民,宋铭承心里也料想到了七八分,“老刘,走吧,这里太挤了。趁时间尚未太晚,折回刚才的岔道往另一条走。兴许能赶到镇上找个店打尖。”不是他心狠,留在这也于事无补,还不如眼不见心不烦。
    “好心的小哥,给点吃的吧?”一位佝偻着背部的老妇人扯着周墩迟的裤脚,哀求着,声音沙哑,显然是许久未开口了。
    “这里没吃的,快走!”周墩迟未尚反应过来,刘老汉就大声喝道。
    宋铭承见了,眉头紧皱,心里有股不祥的预感。
    那老妇人似乎已经习惯了这种结果了,默默低下头,不做争辩。
    “等等。”周墩迟谴责地看了刘老汉一眼,叫住了准备离开的老妇人,“我这里有一袋干粮,你拿去吧。”只见他侧过身子掀开车帘,拿了一袋子馒头包子之类的,全塞到她手里。
    这老妇人让他想起远在老家的老娘,不忍心见绝望染上她的双眼,遂他打算将自己的那份干粮送给她,大不了他在下一个小镇再补上便是了。
    刘老汉惊呼,“不可!”声音里透露出一股说不出的焦急。
    周墩迟推开他横过来的手,一手将那袋干粮塞到那老妇人的怀中,“吃吧,不够车上还有。”
    “你这是害死我们啊。”见阻止不得,刘老汉长叹。
    “刘老汉,这点子干粮而已,至于吗你?等到下一个小镇,我买回给你便是了。”周墩迟同样火气不小。
    “不说了,快上车,咱们得赶紧跑。宋相公,赶紧上车。”刘老汉已经坐了上车,急急招呼宋铭承。
    那老妇人愣了一下,手哆嗦着捧着那袋子干粮,眼睛直直盯着那露出来的半块馒头,干裂的唇一抖一抖的,“老头子,快来,咱们有吃的了,咱们遇上贵人了,不用挨饿了。”
    老妇人的声音不大,可以说得上沙哑难闻,但这声音给安静的雪地里投下了一道雷般。激起那些饿到极点的难民们求生的渴望,原本绝望的眼睛冒出了如狼似虎般的目光,盯着他们那辆马车的眼神让人觉得很可怕。
    动了,四周的人动了。
    宋铭承此时还有什么不明白的,他立即敏捷地往车里钻,中途拉了已经傻了的周墩迟一把,“赶紧上车!”
    “啪,驾!”刘老汉用力在马背上抽了几下,车子飞快地跑了起来。
    可惜来不及了,马车后面被人拉住了,马儿疯狂地嘶叫着,求生的掠夺的本能让这群饿了许久的难民暴发出难已置信的潜力。
    虽然马车在疾行,但车厢后面已经坏了,四五个男人前后挟击,爬上了车厢,宋铭承守着车厢后面的口子,用力将爬上来的人推下去,嘴里喝道,“周墩迟,傻愣着干嘛,赶紧推人呀。”
    刘老汉赶着车,时不时地抽旁边抽一鞭子,帮着周墩迟。
    可惜双手难敌四拳头,最终还是被三个男人上了马车。
    周墩迟被推到一旁,惊恐地看着他们将他们所有的干粮和衣服等都扔了下去。
    “啊,我的书,我的盘缠!”周墩迟痛心疾首地呼叫。
    那两男人见周墩迟穿的一件棉衣甚是厚实,眼中贪婪毫不掩饰,两人对视了一眼。开始拉扯起来。
    “你们想干什么?快放开我!”他的手腿不断地踢打,可惜没用,棉衣最终还是被剥了下来。
    这边宋铭承也是自身难顾,他眼睁睁看着一只眼熟的包袱被扫到地上,接着便把追上来的难民捡了起来。宋铭承发了狠,毫不留情地推搡踢打着那其中的一个男人,人的暴发力始终是有时限的,那些难民能坚持到现在已经是强弩之末了,加上宋铭承在老家也是经常干农活的,力气不差。没两下那男的就被他推下了马车,还有一个男人见宋铭承身旁放了一个开着口子的木箱子,想伸手。
    宋铭承见他竟然向他死命护着的书起意,心里恨极,和他撕打起来,每一拳每一抓都下了狠劲,没一会也被他揣一脚,翻下车。
    在马儿的惊叫狂奔中,刘老汉带着两个书生远远地逃去。
    待到了安全地带,马车才徐徐停了下来。周墩迟仍在那叨念他的书和他的盘缠,看他的表情像悔得肠子都青了。
    可以说,在刚才的搏斗中,除了宋铭承护着的那箱书,几乎全部的家当都被一扫而光。
    “别念了!要不是你烂好心我们也不会落到如此地步!这下好了,你满意了?”宋铭承大声吼道,他很生气很心烦!一百多两的盘缠全放在衣服里面,那包衣服是和姓周的放在一块儿的,甫一开始就被难民扫下了地,当时他恨不得跳下车去捡,可惜马车后面还追着七八个汉子。单打独斗,他不怕,但他还没盲目到以为仅凭着自己一人之力便能放倒十个汉子!尽管他们枯瘦如柴!
    “对不起,我不知道会这样。”周墩厚呆呆地道。若是,若是早知道,他一定不会烂好心地将食物拿出来的,他只是想帮帮那位老妇人而已,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发泄过后,宋铭承一拳狠狠地打在树上。
    刘老汉仍旧坐在马车上,叹了口气,“人性啊。”声音里充满了萧索的意味。
    良久,刘老汉才开口打破了平静,“走吧,老汉把你们拉到镇上,俺就回老家咯,你们自己找马车上京吧。宋相公,别怪老汉现实,实在是。。。”
    宋铭承看了刘老汉一眼,沉默地点了点头。至少人家还肯拉你到镇上,没把你扔在荒郊野外不是吗?
    “你们只给了去京城的路费,老汉也不占你们的便宜,剩下的钱就抵了这马车的车厢修理费吧。”
    周墩迟呆呆的,显然不能适应这种转变,他口一张,一些圣人云的大道理就要出口。被宋铭承横了一眼,张了张嘴,什么也没说。
    “走吧走吧,天色晚了,赶紧到镇上。”
    宋铭承坐在前后透风的马车里,闭上眼养神,对对面冷得直打颤的周墩迟视而不见。他捏了捏衣角才觉得略为心安,心里叹了口气,好在还有这个,多亏了二哥二嫂了!书没有丢,恩师写的推荐信也还在。
    “宋相公,咱们再会!”刘老汉朝他拱了拱手,便驾着马车头也不回地走了。
    周墩厚呆呆傻傻地看着,无措地问,“宋兄,这。。。”
    宋铭承见他那个样子,一阵头疼,自己当初怎么头脑发热和他一起结伴而行了呢?一百多两银子,即便是做官,也是一年的奉碌了。说没就没了,若说不恼恨他,那是假话。
    宋铭承不理会他,摸了摸口袋里还有十来文钱,那是在上个镇补给干粮时随时塞进口袋里的。背起书箱,慢慢朝一家看着不怎么样的客栈走去。
    “客官,打尖还是住店?”小二不甚热络地招呼。
    “住店。”
    “咱们这上房是五十文一间。”
    五十文?宋铭承不动声色地问,“通铺呢?”
    “通铺便宜,五文钱一人。”
    宋铭承掏出铜板,见周墩厚一人打着冷颤可怜兮兮地看着他。他默默地掏出十枚铜板后,又扔给小二四枚,“来四个馒头。”馒头份量足,不容易饿。
    作者有话要说:此章特意说明一下宋老三那边的情形,下面主要就写罗云初这边了。
    “姐,你家种了多少亩地的棉花呀,咋会那么多?”他进了大厅随便瞧了瞧,少说也有二三十亩地才种得出这么多的棉花吧。但姐夫家的地没那么多的,莫不是租别人的来种了?可是,这样不划算。
    罗云初笑笑,也不瞒他,把他们种植棉花的经过简略地说了一下。若说在这里,除了二郎和饭团汤圆等,她最信任的恐怕就是这个弟弟了。
    罗德听了,吃惊地看着她,“还有这样的说法?”
    “对呀,天工造物那本书说的,当时我也不怎么敢信,还是你姐夫咬咬牙,种了十亩地呢。”
    罗德感叹了一声,“还是姐夫够魄力啊,可惜了那本书,里面指不定还有其他的好点子呢。”
    罗云初看着他一脸惋惜的样子,暗笑。
    80 棉被买卖
    “媳妇,家里现在有多少床棉被了?李记绣访说要一百张呢。”二郎甫一到家,洗过手,换了外衣后便抱起汤圆,在他嫩乎乎的脸蛋上吧唧地亲了一下。
    汤圆没反抗也反抗不了,睁着黑溜溜的眼睛直直地看着自家老爹。
    “真的啊?价钱如何?”罗云初在心里算了算,家里现在有一百零八张棉被了。知道他们赶着出货,莫老汉夫妇干起活来挺卖力的,每天都尽量多弹几张。有时忙得晚了,罗云初索性留他们下来吃过晚饭再回去。对此,夫妇两人是感激在心的,干起活来更精细了。
    “价钱每斤四十五文,五斤和十五斤的各要二十张,十斤的要六十张。其实我看呀,还是咱们的棉花好,新棉,又白又暖和。”二郎乐呵呵,今天李记绣访那管事仔细瞧过他们带去的棉被后,一翻讨价还价才确定这个价钱的。二郎也知道若自己开店零卖的话,肯定不止这个价。不过大宗买卖能卖四十五文已经不错了,他知足。
    “还差两床十五斤的棉被,你别皱眉,明个一早我就让莫大叔他们先弹出来。”
    四十五文一斤?三斤籽棉才出一斤皮棉,他们此次棉花的收成是五千斤,去籽后的皮棉也才是一千七百斤左右。古代的种植技术毕竟比不上现代,现代好些地方籽棉平均亩产三四百公斤,如今他们这地方能有五百斤的亩产量已经算是高产了,亏了上半年老天爷赏脸。
    这些天随着天气越冷,棉花价格又涨了,籽棉都卖到十文钱一斤,皮棉则是三十二文钱。现在他们都加工成棉被了,卖四十五文一斤也不算太占便宜,不过还是有赚头的。罗云初暗自乐呵。
    “这回多亏了小舅子帮忙了,要不,还真难牵上线呢。”媳妇的娘家能使得上力,二郎很高兴。
    阿德的能干,她一向是知道的,不过她嘴上也不好多说,“阿德那店装修得如何了?”
    那日他说了要开店后就风风火火地忙开了,昨天又赶来了一趟,把新打的契约拿来给她,照样是四成干股。当时她就推辞了,可人家阿德说了,姐弟俩,有钱一起赚,何必显得如此生分。而且有她小叔在,能免了许多后头的麻烦。她家小叔必然是看在她和姐夫的份上才帮忙的,他不好吃独食,如果她嫌银子烫手,可以把部分给她小叔。
    罗云初寻思着他说得也对,老三这份情她领了,待他成亲时,她送上一份厚礼罢。
    “今天回来的时候跟去看了下,已经差不多了,明儿一早阿德将之前的炉子啥的搬进去就能开张了。”
    “呵呵,手脚挺快的嘛,这才几天啊。”
    “唉,炭贱了啊。最初那段时间的价钱还行,能卖五六文一斤,接着便是四文,现在就只有三文钱一斤了。”大郎看着两三千斤的炭,叹道。
    “好在你早前听了二弟的话早早便卖了一批,若像赵大哥他们等到现在。。。”许氏摇摇头。上批炭卖了十两银子,听他说比不上去年。去年这时候她还没嫁入宋家,就不说什么了,今年仅是他一人之力能赚这个钱,她已经很高兴了。人嘛,要知足。
    “不止赵大哥,黄连生也一样,堆积了上万斤的炭,呵呵。”大郎道,他们比他更急呢。
    “哎,算了,一会给老二扛一千斤的炭过去。对了,去屋里拿二两银子给我,我一并给他送去。”先头二郎就交待好了,卖炭的钱他分多少,让他这做大哥的看着给就成,只是今年要给他留一千斤左右的炭。
    “老二家今年种棉花,似乎收成很好哇。”两家挨得近,有心的话,什么风吹草动都瞒不过对方的。
    “能有多好?棉花的产量本就不高,即便二郎伺候得好了,每亩也不过是多个三四成罢了。”大郎不以为然,在他看来,还是卖炭划算,费点力气,又不要啥投入,就是人累了点,收入还是可观的。
    许氏欲言又止,终于还是叹了口气,回房拿银子。依她看,老二一家子今年挣的钱不比自家少,保不准是自家的一两倍呢。
    “媳妇,我回来了。”声音由远而近。
    罗云初一听,忙抱着汤圆出来。才出房门,二郎已到客厅,“怎么样了?”她的口气里难掩焦急。
    今天一大早李记绣纺便派了马车来拉这一百张棉被,二郎跟着去结账。从他一出门,罗云初就坐立不安,虽说她知道阿德会帮衬着,但没见人回来她的心就总提着。
    二郎见了她,笑而不语,拥着她和儿子进了房,又仔细把房门关好,才从怀里掏出四个十两的银元宝,“全在这了。”
    “怎么才四十两?”不是说好了四十五两的么,难道李记绣纺临时变卦了?
    二郎不好意思地笑笑,扭捏地从怀里掏出一支别致的金步摇递给她,“媳妇,这给你。”
    罗云初惊讶地看了他一眼,这木头,也懂浪漫了?
    或许是她的目光让他觉得不自在,黝黑的脸有点发烫。
    罗云初忍住笑,嗔了他一下,“呆子,还不帮我带上?”
    二郎迎上她含笑的眼睛,心情顿时飞扬起来,疼媳妇有啥不好意思的?他伸出有力的大手,将那金步摇别进她柔顺浓密的发髻里。
    “媳妇,你真好看。”二郎看着十分颜色的媳妇,忍不住在她脸上亲了一口。
    “大白天的,你发哪门子的疯?”罗云初害羞了,脸热热的,但嘴角的笑意藏也藏不住,眉眼弯弯的。
    “呵呵。”被骂了,二郎还一副乐呵呵的样子。双手紧紧地抱住自家媳妇玲珑有致的腰身,低声呢喃。
    罗云初这才知道这支别致的金步摇有一两重,是他许久之前便看上的。这大半年来,靠着打零工打猎等攒了一些私房钱,对了,还有昨天他大哥给的二两卖炭的银子,总共五两银子,全用在这上头了。可是还是不够,于是趁着今天卖棉被,垫了五两银子进去才把这支金步摇拿了回来。
    原来少的五两银子全用在这了,罗云初暗忖。
    其实罗云初也分不清她对二郎这个丈夫的感情,一开始的确有认命的成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