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第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闻人倾从闻人彤的“营地”拿起几杆红色小旗,插到离营地有一段距离的地方,“此旗代表兵马,比如我现在把小旗插到这里,就表示她们到了这里,小旗有一定的数目,不管是大军分兵行事,还是士兵的折损情况等,都能予以显示”。
说着,她又把那几杆小旗重新插回营地。为了以示区别,代表虞翎那支军队兵马的小旗是蓝色的。
待闻人倾解说完,众人心中的赞叹也已经累积到无以言表的程度了,真想敲开她的头看看,到底装了多少奇思妙想?
也许是人们对眼前所见太过惊叹,倒是没人注意到红色小旗和蓝色小旗的数量是不对等的,也就是说,两军人马的数量是不对等的,不仅如此,心细的人是可以通过两色小旗的数量比例,对两军的实际人数有所猜测的。
也不知在场众人中,何人、又是何时,首先察觉?对此,闻人倾倒是有了点儿期待。
再说围着沙盘的众人,不能观战的遗憾已经解决了,就只等前方的消息传来了。
对于两色小旗即将在沙盘上的移动轨迹,大家各有猜测、也有期待,更想亲手把小旗从一个地方插到另一个地方,定是种挥手间指挥千军万马的豪迈!
六名暂无战事的小将,基于与前方两名参战小将同样的身份,在替两人紧张的同时,也不由得对整场战事上了心,她们深知,今日所学,对自己不久后的对战、乃至今后的领兵作战,定有助益!
相对于正围着沙盘、兴致勃勃的一众将领,闻人倾偷得片刻空闲,心中思量着府中的虞无恕可好?舒月一事的进展又是如何?
120、由“赞”到“敬”
两军主将闻人彤和虞翎的分头离去,标示着首场对战的正式打响。
被引入主帐的“武比”考官和观战的将领,见识了一件新奇物什——闻人倾口中的沙盘。
只见数尺长桌之上,高高低低土丘堆出皇家狩猎场的整个地貌,使一众观者犹如临空俯瞰,百里战场尽收眼底。
很快,前方的消息传回主帐。
“报!蓝军主将下令弃下大半辎重,六百兵力轻装开赴关口。”
“报!红军主将点一百先锋前往关口,七百主力携辎重随后,另点四百兵力斜插黔东南方向,欲阻截蓝军。”
这两条消息的传回,也让闻人倾刚刚就两军实际兵力设置的悬念就此揭晓——虞翎所率蓝军兵力六百,闻人彤所率红军兵力一千二。
毫无疑问,这是一场兵力悬殊的对战!
纵观青国历史,与周边三大国进行的战事,限于本国国情,往往都是以少对多的战事。
据此,闻人倾打破以往两军各一千兵力的惯例,设置了两军兵力不等的情形。
加之先前被一众将领看在眼里的逐项设置,无不在说明一个事实——她的考题,极近于真实战事!
这才是出题的最高水平。
再看沙盘上,随着两军军情的传回,两色小旗也分别动了起来。
蓝色小旗从东端营地出来,一路直奔关口方向;红色小旗则从位于北端的营地出来,兵分三路行军。
“蓝军有破釜沉舟之势,依我看,主将已猜到已方处于弱势,毕竟敌方比已方六百兵力还要少的可能性不大,所以才有这般不留后路的举动。”一位将领分析道。
“没错,主将判断出敌强我弱的情况后,便下令放弃大半辎重,集中兵力开赴关口,不乏为将者的果断气魄!”[fsktxt小说网·www。fsktxt。com]
听闻在场将领对蓝军主将虞翎的夸赞,虞副将并未露出笑模样儿,她已看出来,闻人倾设置的这场对战,战局实难预测,一切才刚刚开始!
而另一位主将闻人彤的娘亲——闻人绿荷,也并未因嫡女手握一千二的兵力而轻松,同样百带凝重。
尽管女儿的第一步部署很是周详,先锋开路,大军随后,还另派兵力阻敌,但相比蓝军的破釜沉舟之势,大军气势上落了一成,恐让蓝军先行夺得关口。
同她有一样想法的,在场不在少数。
这时的主帐,以沙盘为中心,围着分析军情的一众将领,以及各有所思的六名未参战小将,一股肃然、紧绷的气息悄然形成,众人已在不知不觉中入了战局!
身处人圈外的闻人倾独坐于一角,双眸紧闭,脑中亦有一座沙盘模型呈现,两军的每一步行动在这里走出清晰的脉络。
此处考核地点与外界的消息暂时封闭,所以她不知道正有一股势力从青国的大小城郡涌向京城!
好在两年前她在南郡收编的小乞丐,在沾衣的训练下,已成长为一个严谨的情报组织,而从国师二徒舒月那儿牵出的这股势力,正被她们严密的监视着。
根据她离府前的交代,沾衣也已把舒月与这股势力的异动,通过隐秘方式透露给了女皇的地下势力,并随即撤了布置在女皇势力周围的人手。
这是闻人倾要求的,因为她深知,皇家的秘密,即便知道了也要装作不知道,更何况她此举不乏借刀杀人的意思。
而在府上,虞无恕也从沾衣那儿随时掌握着此事的进展,在各路大将以及她们的杰出后辈齐聚京城的时刻,这股势力的意图恐怕不小。
为今之计,暂行监视着。
再回到正在皇家狩猎场进行的这场对战,继两军第一步行动的消息传回之后,又有消息陆续传回主帐。
“报!红军先锋到达无回谷,取西南方绕谷而行。”
“报!蓝军深入黑泽林”。
“报!红军东南一路行至小汤山。”
接连传回的战报令沙盘上的战局不时发生变化,也紧紧牵住了观战将领的视线。
“无回谷”和“黑泽林”分别是两军前往关口的险地障碍,蓝军为争得先机,取险地捷径;而红军为求稳妥,取远道而行。
就此,两位主将的领兵风格初见端倪,虞翎敢于兵行险招,闻人彤则是稳扎稳打。
就闻人倾看来,虞翎的表现有些出乎意料,不知这人是被分配到的六百兵力刺激到了,还是被先前“武比”第一项考核的点评点醒了,此战开局的几步行动,颇为大胆;反观闻人彤,依然是缺了那么点儿魄力。
战事在继续,消息不断传来。
蓝军穿过黑泽林,耗时一个半时辰,损兵二十九人,距离关口约有四十里;与此同时,红军先锋也绕过了无回谷,但距离关口却有六十里之远。
蓝军凭着二十里的优势,并派出七十士兵去“拼死”拦截正向北方赶来的四百红军,最终在天黑时分先一步抢占了关口。
随后,红军的先锋,主力大军,第三路军,才先后汇合于关口之下。
至此,蓝军以折损百人的惨烈代价,先一步占据了有利地势;但兵士多已疲惫,加之天色已晚,不便继续行军。
而红军一方,欲拦截蓝军的第三路军反遭对方“拼死”拦截,非但本身任务没有完成,更“伤亡”达一百四;先锋军也落后蓝军一步,丢了关口;不过因为天黑、蓝军不敢贸然行军,红军算是咬住了蓝军,外加目前二倍于蓝军的兵力,不乏翻盘的机会。
夜幕下,两军各自安营,战事暂歇。
主帐内,从沙盘上移开视线的各观战将领,突然觉得口渴肚饿,腰腿发麻,不禁失笑,先前太过投入了。
回顾这一日,何止是外面的战场风云变幻,这主帐内也胜似战场!
到此时,也足以让在场众人体会到闻人倾先前的付出!
要在那百里狩猎场踏上多少遍,方能有眼前这方精确的沙盘呈现?
要花费多少心思,方能将兵力、地势、天气等诸多因素融入考题,设置出这么一场几近真实的对战?
要怎样的细心和耐心,方能连传信的禁军都考虑到,使得禁军在她的训练下做到“传信恰时、传信必重”的程度?
她为此项考题所做的一切,已不单单让人们“赞”她的军事才华,更让人们打心底“敬”她!“敬”她为此付出的才智和辛苦!
就在两军战事因天色原因而暂告以停歇的时候,主帐里的观战将领,有的离开主帐去休息,有的干脆就在主帐吃了点儿东西,靠椅小憩,众人都清楚,两军的再次交战绝不会等到明日天亮时才发生,搞不好凌晨就有动静了。
就连那些离开主帐去休息的将领,也告诉手下亲兵,及时叫醒自己。
果然,快到卯时,红军架上云梯,对关口展开了猛烈进攻,蓝军随之予以反击。
蓝军主将虞翎却也狡猾,反击没多久,前夜派出探路的探子也恰时回来,她留下五十士兵拖住红军,其余四百五兵力则悄然离开关口,往西南方的目的地行军。
为防红军看出端倪,半山腰上的防御工事上,树立了不少身穿兵服的木桩,假扮着士兵,外加天还未亮,红军从下面往上看,人影绰绰,一时也看不出真假。
“妙”! 业已围拢在沙盘周围的将领对虞翎的这步棋颇为赞许。
“裴小将,莫非你有更好的对策?”镇北将军濮阳敬之看到裴正摇头不赞同的模样儿,颇感兴趣的询问。
由此,众将领齐齐看过来,让裴正颇有些尴尬,心下小小腹诽了一下眼尖的镇北将军,不过面上也没有怯场。
“各位且看此处关口的地形,是位于半山腰的一处狭长天堑,只需用山石和树木把这个通道堵死,就可全军离去,再不用留下兵力拖住红军。反观红军,一则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打通这条通道,二则若翻山而过,也是极为耗时且危险的事。”
裴正的番解说,令众人呆了一呆,此法可谓是不留一点儿余地,彻底将红军挡在了关口之外,狠吗?不,这是战场,不对敌人狠,伤亡的就是自己的兵!
若按裴正的法子,蓝军则不伤一员,从容离去;相反,虞翎留下的那五十兵力,要拖住红军,十有八九是“折损”在这里了,此外,依照裴正的法子,红军被拖住的时间将会非常长,极有可能让离开关口的蓝军保持一路领先的态势,最终先一步抵达西南端的增援目的地!可谓一劳永逸!
对此,在场的几位还未参战的小将领顿有所悟,两军对战时,不要因这是一次考核而有所懈怠或是顾虑,而要有身处真实战场、面对敌人的心态!
在场将领也有所悟,唯有接近于真实的对战,方能考察出各个小将真实的领兵能力!
此外,此次的考核方法不仅仅适用于将军继任者竞选,更可以在几路大军内部、大军之间予以推行,是训练将领和士兵的绝好方式!
在场将领大多是征战沙场多年的老将了,所以当这场对战进行到这里,她们也已看出了闻人倾设置的这种考核方式,具备多么大的军事价值了。
当然,裴正的想法只是在主帐内说说,并不能影响前方的战局。
前线,红军于半个时辰后攻下关口,到此也就明白了蓝军先前摆下的幌子,除了“战死”在这里的数十蓝军以外,其余的蓝军主力早已离开关口。
闻人彤不敢耽搁,派出几路探子分头查探蓝军的行军路线,大军则选了一条直指西南端的大道,下令全军急行军!
此时虞翎的蓝军,则兵分两路,一路兵力一百五,同样是这条直指西南端的大道,而另一路兵力三百,走的是一条与大道相比,行程要多上数里的僻道,另外,这路军的行藏十分隐蔽,走过的痕迹都进行了掩盖。
主帐内的将领闻此,也明白了蓝军的作战意图,那大道上的一百五兵力依然是阻挠追上来的红军之用,而另一路的三百兵力,才是留到最后的增援主力。
从开始时的六百兵力,到最后赶到增援地点的一半兵力,可谓是惨死啊!
再观红军,虽然还有千余兵力,但若不能及时察觉蓝军兵分两路的意图,那最终结果很有可能是被前方一百五蓝军再来个“拼死”拦截,再让蓝军的另一路争得赶抵西南端目的地的时间!
两军对战到了关键时刻,胜败就此一举! 主帐内的紧张气氛也一时达到了顶点!
不过可惜的是,大道上的红军主力先是被蓝军布置的陷阱阻了行军速度,接着又被蓝军故意落队的士兵断断续续的阻截,待主将看出大道上的蓝军数目不对,同时,派出的探子也传回蓝军另有一路在别路行军的消息时,为时已晚!
首战历时两天,战场绵延方圆几百里,最终,虞翎所率蓝军以“伤亡”一半兵力的代价取得了惨胜!闻人彤所率红军,虽然“伤亡”不及蓝军,但因握有两倍的兵力反倒败了,是为大败!
参战主将、参战士兵、观战众将领,在这两日的紧张对战中,各有所得!
然,第二场对战即将开始,闻人倾又将给众人带来怎样的惊喜?
121 骑兵决战之前
首场对战结束的次日,两位小将闻人彤和虞翎面显疲惫的返回主帐。
对于亲身经历战事并兼领军将领的两人而言,过去的三日,着实有些漫长。
无疑,这场战事让她们真切体悟到,将领在一场战事中应该具备的高于士兵的全局观和掌控力,将领做出的每一个决策都将影响到手下士兵的生死存亡。
然而,这份体悟得来的过程,却是两军惨烈的“伤亡”!是两人此刻的身心俱疲!
所以对于闻人倾,两人不知是该感谢,还是该哭诉一番,“这种练兵方式,比之那些老将的手段,还要狠呐!
见到两位小将的苦相,帐中的老将们倒是嘴角含笑,她们自然认为,这些年轻气盛的雏鹰们,该当要经历挫折、遭遇高山,才可能飞得更高!
而闻人倾,已然成长为她们的领头者!
两位小将的回归,也引发帐中众将领的询问和论争。
撇下帐中的热闹不提,单说闻人倾。
由于这一日的停歇过后,次日便是第二场对战,所以她趁着这点儿工夫,对第二场对战的诸项军工部署再行检查一番。
不曾想,在第二场对战的主战场遇到了两位旧识。
一位是京郊马场的主事雷岩,一位是雷岩的女儿,兵马卫的最高官员雷恒。
说到这母女二人,闻人倾与她俩还真是有缘。
她初初来到这个世界,就是在京郊的马场喂了一个月的马,雷岩正是那处马场的主事,还曾指点过她骑术,此外,她的战骑泥鳅也是在那里遇到并驯服的。
后来在南郡的新兵营地,五皇女驯服泥鳅不成,反激它冲入新兵人群,后被她制伏,紧随泥鳅之后的雷恒,也就此与她相识。
再后来,她创建狼牙军,数千匹优良战马的配备,就得雷恒的全力相助。
此次两人来到这里,是因为闻人倾设置的第二场对战是一场骑兵对战,她还组建了一只专业的后勤队,其成员,是兵马司分别从京郊马场和兵马卫调来的人员,也就是这母女二人的手下。
听闻这场骑兵对战,两人特请旨观战,寄望通过观战,在战马的潜力、战马与士兵的配合上有新的启示,从而用于今后对战马的驯养上。
两人的敬业让闻人倾心生敬重,殊不知,她的飞速成长和赫赫战功,在两人眼中,是惊叹,更是希望!
正如铸剑师傅希望遇上使剑高手,把自己铸出的剑使出最大威能一样,她们这些养马、驯马的官员,自然希望从她们手中出去的战马能遇上精兵强将,从而神通战敌!
而闻人倾,就是她们所期冀的,甚至做的更好的将领。
一日时间很快过去,次日清晨,阳光穿透云彩,照射在主帐外集结的两支骑兵队伍上。
肃静的现场充斥着杀伐之气,隐隐的战意鼓动着每个人的心潮!
其中的一支队伍,是裴正率领的一千狼牙军,另一支,乃濮阳尹率领的一千镇北军。
也可以这么说,这是一场新生骑兵与老牌骑兵的较量!
位于两支骑兵对面的,便是以闻人倾为首的一众将领,皆是骑于马上、戎装披挂!
因为闻人倾说了,此战我们不在帐中观战,而是随军出征!
两军阵前,一身暗黑软甲着身的闻人倾端坐马上,清冷的声音传抵每个人耳中,简洁的对战规则言毕,一声令下,两军分路出发!
前方宽广大地,两团尘土迅速升腾而起,伴着“响雷”,滚滚而去!
“二位,前方再见!”镇北将军濮阳敬之大笑一声,打马跟上狼牙军,随之而去的有镇东将军宗政飞羽,镇国大军虞副将,六名小将,新来的雷岩母女,及几位将领。
而镇北将军临去时所说的“二位”,就是闻人倾和镇西将军闻人绿荷了,以她们两人为首的几位将领,则是要跟随镇北骑兵行军的。
比之紧跟狼牙军的“观战团”,她们这边明显单薄不少,由此可见狼牙军的吸引力。
此战,闻人倾再次用到了皇家狩猎场,但与上一场对战有所不同,这次两军的行军路线是定好的,两军路线分别横穿狩猎场,一直延伸至西端的主战场。
这次骑兵对战分两个环节,行军较量是一环,决战于主战场是另一环。
她在出发前用寥寥五字来形容前方的行军路线:有些小障碍。
鉴于第一场对战的经验,众人心中自发的把她的话理解为:有些大障碍!
然而,行军途中,真如人们预想的那般吗?
就说狼牙军这一路,以四骑或五骑为一排的纵行马队正飞速奔行在地势起伏较小的平地之上,偶经山坡或低谷,但尚未阻了大军的速度。
一众将领紧随大军之后,迎面而来的劲风混着尘土,却激起老将们心中已有些遥远的豪情!
突然,只听前方传来一长一短的哨音,间隔有序的不断传来。
众将领不明所以,可也猜到前面有情况,手中的缰绳施力,战马减速。
拢目远望,渐渐发现端倪。
四五骑并列的行军队伍,在奔行中改变了队形,逐渐变成两骑一排的长长蛇形纵队,此种变化,正由大军头部向后面飞速推进。
观望间,众将领突然发现自己的战骑与前方队伍拉开一截,于是恍然,听到哨音后,自己几人放慢了脚程,然狼牙军在队形变化期间,行军速度竟没有丝毫减慢!
好快的队形变换之法!
可是,大军队形突然改变又为哪般呢?
转眼间,一条山间小道逐渐进入众将领的眼帘,原来如此!
仅容两骑并行通过的小道,大军唯有变换了队形才能顺畅通过!
哨响、变队、通过,一气呵成!如此的应变能力,狼牙军的行军速度可见一斑!
小道一过,地势又复宽阔平坦,紧接着,两长两短的哨音响起,大军也随之恢复了四五骑并行一排的行军队形!
短短片刻的场景,就让镇北将军和虞副将自叹不如,她们手下各有万余骑兵,但皆是依照口令改变队形,口令从前往后传递的过程费时不说,大军也往往需要放缓子速度才能实现队形的变换,哪有狼牙军这般利落!
再说狼牙军这般不停歇的行军,期间翻过山,穿过密林,也踩过泥地,半日后,裴正传令大军停下歇息,吃干粮补充体力,随后,她与牛娃、宗政澜、唐黎、蓝小毛等各营指挥碰了一下头。
把各自负责的军情汇总一下,发觉一切正常后,几人略略放松。
裴正嘟囔道:“这一路,很轻松嘛!”
唐黎立马翻了个白眼,反驳道:“你待怎样?翻峭壁?过大江?你能过去不?不要好高骛远嘛!”
“俺也觉得不难!”牛娃对裴正和附和,顿时让裴正乐得直拍她的肩膀赞许。
“若非老大以往的训练,你还在山那边爬呢”,宗政澜以她一贯的略带慵懒的声音,表明了她是与唐黎一伙儿的。
“我是站在老大那边的!”看到四人齐刷刷投来的目光,蓝小毛立马表明立场。
擅长侦察的她是几人中容貌最平凡的一个,但机灵劲几人难比,听她嘴里蹦出的话就知道了。
四人一愣,随之扑过去,为了顿“拳打脚踢”。
笑闹过后,大军再行出发,蹄声滚动,一路驰行!
也正如宗政澜的话,若非老大以往的训练,狼牙军此程也不会如此顺利。
因为两军的行军之路,有高坡、低谷、河道、山林、沙石、湿地,有的是自然形成,有的是闻人倾为这次比试临时布置的,这些地形,虽不会让大军的通过艰险万分,但若没有经验或是方法不对,要顺利并且快速通过,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然,骑兵的一大优势就是速度,两支骑兵能否快速、并轻损伤或零损伤的通过这些常见地形,便是闻人倾设置骑兵行军这一环的目的。
可见,众人先前将她所说的“有些小障碍”猜测成“有些大障碍”的想法,无疑偏离了骑兵行军的本意,骑兵不在通过多么艰险的地域,因为遭遇那样的情况可能就要弃马而行了,而在于常境下,骑兵如何做到速度快!
细说这些地形,如盘山而上的山道,若非先行下马处理了道上的滚石,而是直接行军,前方战骑踢到的石头滚落下来,就会直接影响后方的战骑,甚至是马翻人落。
稀软的泥地,若是是直接通行,马蹄很快就会陷进泥地,行军变缓是小事,战马身陷其中就麻烦了。把树皮连带部分树干砍下来,一片片铺垫在软泥上,骑兵也要下马,拉马缓慢通过。
这些小障碍,却是能考校到骑兵的经验、应变能力、以及是否团结。
对此,跟在镇北骑兵之后的闻人倾,也会猜测狼牙军那边会怎么办,再比较看看这边的应对法子。
说到镇北军,她们驻守北疆,那里地势平坦广阔,几乎纵马驰骋便是,然而,闻人倾知道,镇北骑兵并非都是在北疆那处地界作战的。
因为青国兵力有限的缘故,别处发生战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